李尔

  • 论《李尔》对《李尔王》在现代视域下的经典改写
    。他的悲剧作品《李尔王》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历来对于《李尔王》的改写层出不穷,在当代英国戏剧舞台上,爱德华·邦德以其惊世骇俗的暴力政治描写闻名,他对于《李尔王》的改写《李尔》更是在现代时域下对经典的大胆创作。邦德通过激进的暴力和极端的政治描写,表现新时代下突出的社会问题与人性危机,迫使我们对日益加深的非正义社会道德与政治暴力统治进行思考。一、人物形象邦德将原剧中的主副两条线索简化为李尔王一条主线,着重描绘了李尔以及由其性格行为分化而来的两个方向的人物形

    戏剧之家 2023年5期2023-03-22

  • 论《李尔王》与《窦娥冤》的喜剧结尾被历史淘汰的几大原因的异同
    剧中的经典剧目《李尔王》和《窦娥冤》都因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被载入史册。由于自身强大的影响力,这两出剧目在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多次再创作,只不过二者的再创作历程刚好相反。《李尔王》的故事情节并非莎士比亚的独创,而是源于古老的传说和他人的著述。莎士比亚之前的关于李尔的作品基本上是大团圆式的结尾,考狄利娅和丈夫联手挫败英军,帮助李尔恢复了王位;然而莎士比亚却是以悲剧作结,考狄利娅被缢死,李尔沉浸在考狄利娅一息尚存的幻觉中离开人世。自从莎翁经手这一戏剧题材之后,其他所

    黄河之声 2022年3期2022-11-22

  • 自体、客体与文学形象 ——从心理发展视角重读莎士比亚《李尔王》
    100081)《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1],从面世以来就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主要从神话原型和宗教性的主题学探索、文学理论和戏剧理论解析、人物形象和心理历程剖析、文本自身的意象和语义批评、情节和人物性格二元对立模式下的结构主义分析等角度进行[2-8]。对李尔王形象的研究已就环境对其性格畸变和命运悲剧性的影响达成共识[9],但尚未有研究从心理发展视角分析环境对其性格畸变和命运悲剧性影响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心理发展的视角切入,分析环境对作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8

  • 传统的继承 打破与追寻 —— 新编京剧《李尔在此》
    □ 郑 烨《李尔王》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与他的《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合称“四大悲剧”。在该剧中,国王李尔由于年老昏聩,误信了大女儿与二女儿的花言巧语,将最大的领土分给了她们,反而将不善言辞却真的最爱父亲的小女儿赶走,最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该剧在数百年中已被世界各地不同的导演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搬演过无数次。首演于2001年的台湾新编京剧《李尔在此》,是对《李尔王》这一经典文本所进行的又一次创编。吴兴国集该剧的编剧、导演与演员于一身,将

    黄梅戏艺术 2022年4期2022-02-22

  • 考狄利娅的“心”
    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写作日期约1605—1606),一开头就隐藏了一个问题:为了把他的国土作为嫁奁分给他的三个女儿,老国王向她们提出:“告诉我,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朱生豪译文)可是,“爱”是可以强求的吗?爱只能发自内心。对父王的这种要求所做的唯一忠实的回答是小女儿考狄利娅:“我没有话说。”但“我的心却是忠实的”。考狄利娅了解父亲的习气,他一向喜欢奉承,又十分任性;也深知两个姐姐的自私和虚伪。面

    世界文化 2021年11期2021-12-16

  • 毕格奇幻文学作品叙事视角和人物形象研究
    色“独角兽”和“李尔”因叙事视角不同,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和形象,表达了彼得·毕格奇幻文学作品的深层主题。(一)阿玛尔忒亚《最后的独角兽》讲述世上最后一只独角兽为找寻同伴来到人类世界。当独角兽成为人类口中的传说,真实也被看作虚妄。旅程中,独角兽误入女巫的囚笼,得到魔法师救助,厨娘加入他们一起拯救其余独角兽。在前往国王城堡的途中,独角兽遭到天敌红公牛的追捕,魔法师情急之下将她变成美丽的少女,骗过了红公牛。少女和同伴来到城堡,与王子相爱,渐渐遗忘自己身为独角兽的一

    戏剧之家 2021年36期2021-11-13

  • 从“我考砸了”说开去 当我们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在读什么?
    们共同进步。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百年前写的,写的是一千三百年前一位名国王的故事,这个故事这样遥远,我们还要读吗? 《李尔王》说的是国王李尔老了,要把土地分给三个女儿,于是他让三个女儿分别表述她们有多爱他,李尔按她们爱的程度来分给她们国土,大女儿和二女儿说她们给李尔全部的爱,但小女儿只说给他一半的爱,因为另一半要留给自己的丈夫和家庭,李尔勃然大怒,把小女儿驱逐出境。后来李尔受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虐待,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悲痛而亡。 在李尔的故事里,我

    小天使·初中版 2021年5期2021-09-10

  • 奥尔巴尼,《李尔王》最后的发言者
    代云芳《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四开本(Quarto)与对开本(Folio)两版出入最大的作品。①“我原以为陛下喜欢奥尔巴尼公爵,胜过康沃尔公爵”来自《李尔王》开场肯特的台词,预示全剧的最终结局,引自莎士比亚著,彭镜禧译:《李尔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第12页。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注引文将不再另注。四开本发表于1608年莎士比亚在世期间,被视为“更贴近莎士比亚手稿”②本文引用学者观点的翻译均为笔者自译。Howard-Hill,

    东吴学术 2021年2期2021-04-15

  • 疫情之下读《鼠疫》
    于鼠疫,于是医生李尔向行政当局反映。在犹疑中,行政当局宣布封城。之后,李尔记录了他身边的人同鼠疫的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小说是供人阅读的,也是供人认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加缪告诉我们,我抗争,所以我存在。这种抗争首先是接受,平静地接受人性。灾难就是灾难,在灾难中人性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犹豫、举措不定是正常的。记者兰伯为了回到巴黎的妻子身边而想潜离,李尔接受。卑微的职员格兰想给离开他的妻子写点儿东西,想写下他的思念,李尔一直

    旗帜文摘 2020年4期2020-06-09

  • 李尔王》的反讽艺术分析
    摘  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高峰时期的悲剧之一,被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它将社会伦理和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反讽艺术的运用,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莎士比亚作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文风诗体自成一派,独具特色,精用各种修辞技巧,这也是莎士比亚戏剧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以《李尔王》为例,对莎士比亚的反讽艺术进行探究。关键词:《李尔王》;反讽艺术作者简介:龙雪(1996.11-),女,侗族,贵州省岑巩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2020-04-01

  • 疫情之下读《鼠疫》
    于鼠疫,于是医生李尔向行政当局反映。在犹疑中,行政当局宣布封城。之后,李尔记录了他身边的人同鼠疫的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小说是供人阅读的,也是供人认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加缪告诉我们,我抗争,所以我存在。这种抗争首先是接受,平静地接受人性。灾难就是灾难,在灾难中人性的各種反应都是正常的。犹豫、举措不定是正常的。记者兰伯为了回到巴黎的妻子身边而想潜离,李尔接受。卑微的职员格兰想给离开他的妻子写点儿东西,想写下他的思念,李尔一直

    啄木鸟 2020年3期2020-03-18

  • 李尔公司携未来前瞻技术亮相2019日内瓦国际车展
    子电气系统供应商李尔公司近日宣布,在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展示其在电气化、互联技术、共享出行等领域的一系列创新科技,包括逸途IntuTM智能座椅系统。瑞士汽车制造商Rinspeed AG设计的自动驾驶概念车MicroSNAP搭载这款智能座椅系统将亮相日内瓦车展现场。李尔公司所展示的核心技术包括:(1)逸途IntuTM智能座椅系统由李尔座椅和电子电气技术工程师联合研发,汇聚多项智能科技,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充满趣味的驾乘体验。(2)李尔ConnexUsTM互联技术

    汽车零部件 2019年3期2019-11-25

  • 北汽李尔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简单背后,并不简单
    朱辉杰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下简称“北汽李尔”)的厂房矗立在北京南六环外,和北京奔驰的工厂仅相隔一个街区。作为北京奔驰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北汽李尔为北京奔驰C级乘用车、SUV-GLK、新一代E级车和北汽自主品牌绅宝、C50系列车型提供座椅系统配套集成。这家只有不到800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年销售额高达39億元。众所周知,流水线式的工业化、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模式涎生于汽车行业,汽车制造业每次都是整个工业体系变革的主要推动领域之一。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智能制造 2019年7期2019-03-23

  • 从《李尔王》看莎士比亚的“王者建构”
    文艺复兴时期。《李尔王》是莎翁的巅峰期所作,被后世称为“四大悲剧”之一。它之所以为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当时的创作背景,1601 ~1607 年的大不列颠国,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短暂联盟步步趋向瓦解,政治经济已经举步维艰。新君恶行更是让世人哀声怨道,反抗迭起。从《李尔王》开始,莎士比亚渐渐进行以悲剧为主的创作,基于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创作内容转变得更加具有社会批判性。一、君权统治下的“王者建构”王者,是君权的象征。建构,是王者统治意识形态的体现。《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2019-01-12

  • “边缘情境”下的启示—《李尔王》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国内外三百年来关于《李尔王》的评论,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但凡崇高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会承受褒贬不一的看法,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主观看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同样,好的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角色,都是在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时,才会顿悟,才会去感受灵魂深处真正的诉求,去探索人这一生命体更为深远的意义,其实这就是存在主义所阐述的“边缘情境”[1]。《李尔王》这部作品,深刻揭露了在资本

    艺术家 2019年3期2019-01-12

  • 精神分析视野下李尔王的疯癫心态
    学(华东)文学院李尔的精神状态可分为三个时期:从剧本初始的国土分割赶走科迪莉亚,到被里甘、戈纳瑞背叛虐待,再到荒野黑夜狂风暴雨中的疯癫;从疯癫后对世界认知的清醒到被俘后神志的清醒;第三阶段则为清醒后的李尔在三个女儿都已死亡的情境下最终走向死亡的过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李尔疯癫原因,主要是对李尔内在精神变化的分析,这主要集中于第一阶段,其中包括对这一阶段的主要情节及人物言行的分析。在第一阶段,李尔主导参与的情节就是剧本开端的国土分割,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一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2018-10-24

  •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道德伦理探讨
    1605年写成《李尔王》,围绕着国土划分、权力交替、老人赡养等道德上问题进行争辩,斗争最后以血腥战争结束,其中充满背叛、献媚、尔虞我诈、拍马溜须。权力把人的恶激活了,诚实、单纯连连被背信弃义打败。马基雅维里曾说过“一个君王总是不乏正当的理由为背信弃义涂脂抹粉,那些深知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成功。但是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君主论,84)因为人们受到这样那样的需要所支配,因此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某些人上当受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10-24

  • 李尔王》的政治哲学
    治局势便可看出,李尔王其实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国家领袖,他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权衡利弊,一婚姻制度来巩固地位统治。在教育子女方面,李尔王是一个失职的父亲,但在治理国家上,他却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一、李尔王的政治人们普遍认为莎士比亚视君主制为最好的政体,在英国历史上,君主制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苏格兰的安定统一。在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中,李尔王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李尔王统治期间,国家内部社会安定,举世承平,对外注重和平邦交。虽然在剧本开篇李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昏庸自负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2018-09-16

  • 封建制度与“刑不上大夫”
    到位莎翁的名剧《李尔王》,讲李尔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这个做法,中国观众很容易觉得他是年老昏聩。但联系他“古代不列颠的国王”这个身份,李尔也有他不得不然的道理。李尔的大女婿,是奥本尼公爵,至少在莎士比亚心中,这里就是苏格兰北部。李尔的二女婿,是康沃尔公爵,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康沃尔是指威尔士和西部边陲。这两个地方都很偏远,以英格兰为基本盘,控制起来非常困难。根据剧中描写,李尔王年轻时极具王者风范,他是靠个人威望而不是制度保障统治着这辽阔的

    南方周末 2018-07-192018-07-19

  • 论一个博物画家的养成
    旅行作家爱德华·李尔逝世一百周年。这套邮票展示了李尔那些奇思妙想的水墨画,包括一幅长着小翅膀的长胡须艺术家的自画像,以及他那首著名的谐趣诗《猫头鹰和小猫咪》中的两位游船主角。个性害羞、人很有趣的李尔一定会对国家邮政部门给予的关注感到开心——甚至是感到惊讶——但可以肯定地说,他对照片的选择会有那么一丢丢失望。李尔认为,谐趣诗只是他严肃的博物、风景绘画工作之外的副业,尽管最终是谐趣诗为他赢得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诗人角的一席之地。起初,李尔非常担心他那些天马行空的

    新民周刊 2018年26期2018-07-13

  • 皇上胸肌好伟大
    头一回遇见皇帝,李尔看得呆了。明黄色的龙袍罩在皇帝的身上,包裹着她健美的体态,凸显出她胸前伟岸傲视群雄。他听到旁边有人耳语:“看,皇上厉害吧,那副好身材,连久经沙场的卫将军都在自愧不如呢!”李尔目光暗了暗,迟疑地开口:“当朝皇帝……是女的?”肯定是女的。那双眸水润,红唇香艳,肤若凝脂,较之其他女性更为健美,虽然一身男装打扮,但性别不言而喻!李尔敢拿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打包票,这个皇帝是女的。李尔笑笑地想着,完全没注意到身边的小太监早吓得魂飞魄散:“休得胡说!”

    桃之夭夭B 2017年12期2018-01-25

  • 爱德华·李尔的博物之旅
    位作家——爱德华李尔的奇思妙想。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李尔的作品或许可被划归到超现实主义的范畴。但是在当时,他的作品却因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被冠上了荒诞的头衔。但不管怎样,李尔刻画出的这些生物栩栩如生,令人动容。它们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很多年来我都以为这就是李尔唯一有名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足以奠定他在文坛中的地位。后来我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从20多岁开始制作有关自然史的纪录片。在我的早期作品中,其中有一部是到圭亚那(拉丁美洲国家)的热带雨林里拍摄

    全国新书目 2018年7期2018-01-19

  • 老外的中国梦
    不做技术跟随者的李尔,已经为中国汽车技术的变革做好了准备。一名在亚洲工作近30年的美籍德裔,一名从汽车主机厂转移到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专业汽车人,一名酷爱飙车的人,一名在赛车道上长大的人,一名来自汽车世家的人,一名热衷工作的人,一名将业务不断增长的掌门人……到底是谁身上会聚集如此之多的标签?他如何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增长业绩的秘籍又是什么?他,就是李尔公司亚太区总裁、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时而深思,时而活跃。在一个温暖的午后

    汽车观察 2017年12期2018-01-06

  • 博世、Cooper标准、霍尼韦尔、现代摩比斯、李尔、LG电子和NXP半导体公司为网络安全加入Auto-ISAC
    尔、现代摩比斯、李尔、LG电子和NXP半导体公司为网络安全加入Auto-ISAC博世、Cooper标准、霍尼韦尔、现代摩比斯、李尔、LG电子和NXP半导体公司已经作为原始设备供应商会员加入汽车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Auto-ISAC)。Auto-ISAC是由汽车制造商于2015年8月成立的一个全球信息共享社区以促进汽车网络安全。Auto-ISAC作为一个共享中心枢纽,跟踪和分析潜在的网络威胁、漏洞和相关网联车辆事故的情报而运作,其安全情报共享门户允许成员以匿

    汽车电器 2017年4期2017-12-09

  • 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正式奠基
    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正式奠基2017年5月7日,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在上海市杨浦区正式奠基。李尔规划建立一个占地面积达2.8万平米的全新的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该中心将包含行政办公区、产品和研发中心、产品开发设施、工程和测试中心,以及未来之家暨李尔在亚洲的创新工作室,并将容纳1 300名员工。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Jay KUNKEL先生在奠基仪式上表示,作为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系统供应商,李尔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154位,公司于19

    汽车零部件 2017年5期2017-12-05

  • 百年李尔的新布局
    的开工,可以预见李尔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将更加深入。当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业务增长主要支柱的时候,提升中国市场的区域地位就变成李尔海外市场布局的重中之重。2017年5月7日,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奠基仪式在上海举行,开启了李尔加速推进中国本地化策略的进程。现场,李尔公司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Jay Kunkel)、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谈兵、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等各界嘉宾、李

    汽车观察 2017年6期2017-07-18

  • 李尔王》是否适于上演?
    。托尔斯泰认为《李尔王》是所有莎剧中最糟糕的一部,兰姆认为它是所有莎剧中伟大到了最不能上演的一部:假如是看《李尔王》演出,见舞台上有个老人拄着拐杖颤悠悠地走来走去,在风雨之夜被女儿们扫地出门,除了令人感到痛苦、厌恶,什么也看不出来。只会在心里想着赶紧把他领到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以减轻他的痛苦。这就是舞台上的李尔王带给我内心的全部感受。可是,莎士比亚的李尔是不能演的。正如任何一个演员都演不好李尔一样,那些舞台上为表现李尔出走遇到暴风雨而使用的模拟道具,简直不

    书屋 2017年4期2017-04-28

  • 翻番的底气
    王兰李尔在全球共有240个基地,其中81个基地在亚洲。不仅有自適应巡航智能汽车,还有自适用智能汽车座椅。不仅在财富500强当中排名第154位,而且品牌额远远超过星巴克、雅诗兰黛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不仅是所有汽车零部件中仅次于发动机成本的第二大零部件,还是汽车中最重要的安全件之一。不仅全球350款车型中使用了其产品,还能在一辆车中占比2万美金的成本价格。这就是,全球领先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李尔共有汽车电子电气与汽车座椅两大事业部,全球共有13.

    汽车观察 2016年12期2017-04-22

  • 疯癫与救赎 ——酒神与基督精神在李尔王身上的重生隐喻
    酒神与基督精神在李尔王身上的重生隐喻段庆艳(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此剧的多种母题和隐喻数百年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本文主要围绕李尔王身上的疯癫与救赎展开分析,探讨李尔王这一形象具有的希腊酒神和耶稣基督的双重隐喻,给该剧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同时,李尔王这一角色身上具有的酒神式疯癫与基督式救赎的双重隐喻,对自身、对读者观众也是一次强烈的精神洗礼与重生。《李尔王》 疯癫 救赎 重生一、引言《李尔王》是莎士比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2017-03-12

  • 论《李尔王》中的他者和主体在镜子中的重新认知
    50063)论《李尔王》中的他者和主体在镜子中的重新认知郑小媚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笔者尝试运用拉康的心理学理论,即镜像阶段理论,研究《李尔王》中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拉康的理论,人的自我是动态的,是随着他者这面镜子对自我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且很少有人能逃脱镜像的魔力。一开始,他者在主体的世界里是缺席的,然后随着他者的出现,主体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成长:由无知走向了成熟;由刚愎自用走向了理性、睿智。李尔王;拉康;镜像阶段;他者

    文化学刊 2017年2期2017-03-11

  • 麦格纳接替李尔为宝马提供座椅
    道,麦格纳将代替李尔公司,为宝马X5和X6提供座椅,麦格纳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建造新工厂为宝马生产座椅。2016年12月8日,李尔首席执行官Matt Simoncini告诉《汽车新闻》记者,该结果“有点不幸”,并表示李尔将不再为宝马新一代X系列汽车提供座椅。Simoncini指出:“李尔和宝马生产设备比较齐全,雙方之间的关系良好。很遗憾出现这种结果,但是由于跟宝马的业务并没有带来利润,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理智的决定。” Simoncini称宝马的预期

    世界汽车 2017年1期2017-03-02

  • 李尔健康瘦身法
    经过了13年,但李尔(Lear)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昌宏顺还是能脱口而出他在浦东那家汽车门板制造厂协助处理问题的时间:37天。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的李尔,在它的历史上,这37天恐怕是难以忘却。或许这也是后来其业务调整的一个注释。故事是这样发生的。2002年10月,上海通用别克君威投产,李尔是其门板供应商。3个月后,售往华南地区的一些车辆开始出现门板脱胶现象。汽车门板的基板一般是由塑料粒子注塑而成,上面喷胶、加热,通过真空吸塑粘上皮革,这次脱胶是皮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年7期2017-01-05

  •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的影响,创作了《李尔》等一系列史诗剧,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和探讨改变的途径,发挥戏剧作品的社会功能,传递其社会意义。关键词:布莱希特式;政治问题;史诗剧;社会功能作者简介:邵倩(1989-),女,安徽宿州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在西方戏剧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英国理论家麦考娄将后来继承和借用布莱希特戏剧观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2016-12-23

  • 败给与爱无关的繁华
    泥沼之中。那个叫李尔的男人,有暴烈的脾气,和让她恐惧的专一。彼时他们在上海,已经各自有了安稳的工作,并刚刚买了房子,准备年底就通知各位亲朋,参加他们的婚礼。也就是在这样本应相安无事的时候,她与李尔个性上的冲突,开始像一条攀爬的蛇,越过昔日层层被遮掩住的沙石、砖瓦、枯草,悄无声息地,跃上高高的墙头。起因是一袋被丢在门口的垃圾,蓝桑忙着赶一个公司的策划,打算放在门口,下楼的时候,随手提下去丢进垃圾箱的,不想忙起来就给忘了。等到她想起来的时候,李尔早已在门口很凶

    家庭生活指南 2016年9期2016-12-20

  • 李尔》和《李尔王》的互文性解读
    爱德华·邦德的《李尔》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之间的文本借鉴关系,尤其是对暴力主题的重构以及暴力在人物身上的蔓延。通过探究《李尔》对于《李尔王》的颠覆性改写,找出邦德为解决社会问题所指明的道路。关键词:《李尔》 《李尔王》 互文性 改写一.引言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1934年7月18日—)是英国当代最重要也是具有争议的剧作家之一,同时他也是导演、诗人及理论家。他认为戏剧是一面镜子,通过它人们可以评判社会。《拯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开创了暴

    文学教育 2016年7期2016-05-14

  • 李尔》和《李尔王》的互文性解读
    袁媛《李尔》和《李尔王》的互文性解读袁媛本文将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爱德华·邦德的《李尔》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之间的文本借鉴关系,尤其是对暴力主题的重构以及暴力在人物身上的蔓延。通过探究《李尔》对于《李尔王》的颠覆性改写,找出邦德为解决社会问题所指明的道路。《李尔》《李尔王》 互文性 改写一.引言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1934年7月18日—)是英国当代最重要也是具有争议的剧作家之一,同时他也是导演、诗人及理论家。他认为戏剧是一面镜子,通过它人

    文学教育 2016年19期2016-04-04

  • 李尔王》与《约伯记》比较研究
    475001)《李尔王》与《约伯记》比较研究陈 会 亮(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莎士比亚《李尔王》和圣经《约伯记》在人物形象、人物所经历的磨难、戏剧结构等方面皆存在相似之处,通过这些考察,我们能发现二者在神学内涵上也有着共同的思考。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和圣经编撰者对人的灵魂有着相通的认识。《李尔王》;《约伯记》;诗学;亚里士多德;原型;意象;主题正如有评论家所指出的:“《李尔王》整体上可以看作是约伯的模式和他的适用性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03

  • 李尔
    李尔王——不列颠国王,他是一位很专制的人物,他对他的女儿们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他的失败。肯特——伯爵,李尔的忠臣,后被李尔驱逐,但他扮装为仆人继续为李尔服务,只是不让李尔知道他是谁。弄人——一个忠于李尔的宫廷小丑。第三幕第一场 荒野暴风雨,雷电。肯特及一侍臣上,相遇。肯特 除了恶劣的天气以外,还有谁在这儿?侍臣 一个心绪像这天气一样不安静的人。肯特 我认识你,王上呢?侍臣 正在跟暴怒的大自然竞争;他叫狂风把大地吹下海里,叫泛滥的波涛吞没了陆地,使万物都变了样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8期2015-08-18

  • 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解读《李尔王》的悲剧性
    200125)《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发生在都绎王朝终结、斯图亚特国王加冕、资本主义日益扩张、宗教矛盾特定的历史时期,“希望与绝望共存、向善与做恶互补、进步与野蛮并立、人性与兽性相辅……这一系列对照鲜明而又彼此渗透的人类价值观,用一种令人动情的又催人反省的和声,奏响了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调”[1]。本文将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分析《李尔王》,深入解读其悲剧性。一、情节的二元对立结构在第一个情节中,李尔从执权到无权,最终得以复位却死去。在第二个情节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2015-08-07

  • 浅谈《李尔王》中的悖论
    等。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从情节、意象、语言多个层面成功运用悖论这一手段。下面仅从意象角度,就剧中两个最具悖论色彩的人物——李尔和傻子,来谈谈这个剧本悖论手法的运用。作为剧中主角,李尔是不列颠国王,是至高无上权力的化身。在李尔生活的时代,“世界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上,这种观念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平民处于底层而贵族和国王处于顶层。这是一个有差异与尊敬的法则,以及一定的风格化了的语言程式,法典化了的称呼模式和区分贵贱的头衔所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4期2015-05-11

  • 再论李尔王悲剧根源和悲剧意识
    3083)。在《李尔王》中,李尔王是高纳里尔和里根的生身之父,高纳里尔和里根也是李尔王的亲生女儿,李尔的“国王身份”和“父亲身份”不存在疑点。然而,“身份混淆”一直被认为是李尔悲剧根源。显然,“身份混淆”的表述存在问题,原因有三,第一、“父亲身份”是一辈子的,“国王身份”是有时效性的,一旦交出政权,“国王身份”就终结,李尔王就不是李尔王,而是李尔李尔悲剧发生在其完全交出政权以及国王身份终止之后。也就是说,悲剧发生时,李尔没有国王身份。第二、即使“父亲身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19

  •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李尔王的形象
    亚四大悲剧中的《李尔王》中主要人物李尔的形象,探讨李尔作为君主和父亲双重身份的丰富形象内涵,并结合情节的发展透析李尔的表现、经历、结局以及对于现实的创新意义。[关键词]李尔;莎士比亚;戏剧;形象一、导言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创作主要是用无韵体的戏剧三十七部,囊括了喜剧、悲剧、历史剧、冒险剧、爱情故事与童话,从文学的每道门登堂入室,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色。四百年来,这些故事在全世界各地一再上演,受欢迎程度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4期2014-11-24

  • 李尔的启示
    文 路英竹李尔,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在全球财富500强中位居189位。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以座椅及电子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企业格局。李尔,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在全球财富500强中位居189位。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以座椅及电子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企业格局。在全球36个国家拥有221个分支机构,雇员人数为11.34万人。2012年实现总销售额146亿美元,相对前一年增长3%,其中汽车座椅产品所占的比例为76%,24%的销

    汽车观察 2014年7期2014-07-25

  • 剧本剖析剧作原理及技巧(续)
    弄人的反讽揭示出李尔内心的微妙与隐幽。同时我们看到,弄人对李尔所秉持的许多观念与做法是否定的。不仅如此,弄人对他所寄身的世界,大体上也是否定的。而这恰恰是反讽的一个主要艺术特征和哲学命题。有批评家指出:“反讽诗学的核心质素是指向否定和颠覆的。在西方,它是共同价值观与象征体系崩溃与轰塌之后,人们为了救赎自己而采取的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见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引言,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当然,这是指现代而言。但是当李尔的世界崩溃

    剧作家 2014年5期2014-04-16

  • 李尔王》戏剧冲突中的“王位”与灵魂
    陈会亮《李尔王》被评论家们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戏剧,同时也是最悲惨的戏剧。说其悲惨,乃因为老王李尔悲惨的遭遇和结局,也因为主要人物的相继喋血。相较于身体乃至内心承受苦痛,幽怨而亡是一种更加悲惨的归宿。人们在哀叹故事中人物不幸的同时,也在埋怨促成悲剧发生的李尔的“分国”举动,并据此认定李尔为一虚荣、愚蠢、轻率且肆心的形象。直至雅法文章①问世,这一谴责李尔的评论声调方得以扭转。本文意在延续雅法的思路,对剧本进行新的审视。我们在阅读莎士比亚悲剧时会注意到,《李

    江汉论坛 2014年3期2014-04-16

  • 莎翁笔下的社会现实 ——《李尔王》中的权力关系解析*
    310018)《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更是有许多学者认为《李尔王》是莎翁所创作的最伟大的悲剧。对于悲剧《李尔王》,早期莎学评家的主要切入点为人物性格的分析。而在分析作品主题时对于作品的社会意义通常避而不谈,将悲剧归于没有阶级观念的抽象的善恶对立,将《李尔王》归于“子女不孝”的伦理主题,也有将之归于宗教教义范畴。近代以来学者们着眼于心理分析角度、结构主义角度、解构主义角度、女性主义角度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对《李尔王》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大都在于该剧对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12

  • 零符号在《李尔王》中的意义及作用
    11)零符号在《李尔王》中的意义及作用李兵(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655011)零符号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被人们大量使用,其能指形式在《李尔王》中主要有三种:数字0、货币和女性身体私处,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悲剧的成因。但综合来看,零符号的主导作用是勾勒戏剧的结构和轮廓,并形成了以“nothing”为核心的元语言,与另一个以“nature”为核心的元语言构成“解释的漩涡”。莎士比亚的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使该剧显得抽象而难以理解。零符号;莎士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1-22

  • “谁能够告诉我我是什么人?” ——悲剧《李尔王》中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变化
    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①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William Shakespeare, The Tragedy of King Lear. New York: Airmon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66. 参考的译本是朱生豪译,方平校的莎士比亚:《李尔王》;载《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被誉为“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戏剧之一”,[1]﹙Px﹚在20世纪,其甚至“逐渐取代了《哈姆雷特》的地位,被普遍认为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12-08

  • 论《李尔王》中的秩序观
    30079)论《李尔王》中的秩序观张巧(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李尔王》反映了时代剧烈风暴,展现了主人公内心巨大的精神骚乱。在总体意义层面上,《李尔王》表述了秩序的颠倒与重建。剧本起因于“言”与“意”语义秩序的错位,在剧情发展过程又遭遇了“君-臣”、“父-子”伦理秩序的僭越。甚至主人公们只有在“疯癫”、“失明”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之下,才看清楚了一点他们正常状态下所没有看清楚的一些事实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从创作视角看戏剧《李尔王》中的双重结构
    的四大悲剧中,《李尔王》的地位十分重要和特殊。其伟大与魅力究竟何在?笔者认为,《李尔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而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该剧在看似简单的表层结构之下潜藏了富于更深层意义的双重结构或未知结构,此种双重结构是使得包括《李尔王》在内的经典文学作品具备丰富阐释空间的重要原因。一、情节上的双重结构《李尔王》在故事情节上包含了两条相近的线索,两条线索里都有一个轻信的父亲、一个孝顺的孩子和一两个忘恩负义的子女。《李尔王》的情节是沿着李尔家庭为主的主线

    戏剧之家 2012年7期2012-08-15

  • 李尔王》的情节再探析——李尔故事的陌生化
    730070)《李尔王》的情节再探析 ——李尔故事的陌生化马粉英(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围绕沙士比亚擅长用借来的情节作为创作的基础来造就他的伟大文本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指出莎士比亚对李尔故事的艺术改造过程正是他对原材料陌生化的过程,并认为这种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故事结局的悲剧性处理;对葛罗斯特次要情节的安排;对李尔愤怒起因的改造;暴风雨一场的设计。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莎翁创造的一个混乱不堪、混沌一片的艺术世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2010-08-15

  • 败给与爱无关的繁华
    泥沼之中。那个叫李尔的男人,有暴烈的脾气,和让她恐惧的专一。彼时他们在上海,已经各自有了安稳的工作,并刚刚买了房子,准备年底就通知各位亲朋,参加他们的婚礼。也就是在这样本应相安无事的时候,她与李尔个性上的冲突,开始像一条攀爬的蛇,越过昔日层层被遮掩住的沙石、砖瓦、枯草,悄无声息地,跃上高高的墙头。起因是一袋被丢在门口的垃圾,蓝桑忙着赶一个公司的策划,打算放在门口,下楼的时候,随手提下去丢进垃圾箱的,不想忙起来就给忘了。等到她想起来的时候,李尔早在门口很凶地

    中外文摘 2009年11期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