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

  • 早熟棉花品种中棉所9B02 选育及栽培技术
    改良,最终培育出中棉所9B02。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9B02 亲本组合为中945/ 中964。 其中,母本中945 为自育早熟、丰产、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系,父本中964 为自育早熟、优质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系。 2009 年以中945 为母本,以中964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同年F1送海南进行南繁加代。2010—2012 年采用多生态点选择, 通过早代纤维品质测试、 抗病虫鉴定等常规育种方法进行筛选,并进行冬季南繁加代;2013 年,对F8开展株行比较

    中国棉花 2023年12期2024-01-13

  • 甲哌与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对棉花内源激素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55000;2.中棉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安阳 455000)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调剂)调节棉花内源激素含量水平,进而调控棉花生长发育,是实现棉花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手段[1-2]。在我国棉花生产中,植物生长延缓剂甲哌(又称缩节胺)已普遍用于防止棉花徒长、塑造合理株型、优化成铃结构和促进早熟等方面[3-4]。 同时,为进一步改善棉花叶片功能、增加结铃数和提高铃重,一些植物生长促进剂如芸薹素内酯、胺鲜酯和复硝酚钠等被用来与甲哌配合使用[5-

    中国棉花 2023年10期2023-12-11

  • 棉花种子萌发期耐盐机理初探
    ,其中优质丰产的中棉9001[11]、丰产多抗的中棉所49[12]以及盐敏感型棉花品系中J0102[13]均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优质高产宜机采的塔河2 号[14]和新陆中82 号[15]由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设计种子发芽试验采用纸上发芽法。以200 mmol·L-1的NaCl 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S),以加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选取大小均匀且饱满的棉花种子用10%(体积分数)的H2O2浸泡消毒15 min,

    中国棉花 2023年5期2023-06-29

  •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9711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9711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品种。母本P521A 是以中棉所16优系作为轮回亲本,与优质材料P521 进行回交转育而成,父本GKz 中杂A49-668 是从中棉所17×GK1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2009 年配制杂交组合,2010-2012 年进行小区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4年在黄河流域棉区(河南、河北、山东)的多点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2015 年和2020 年先后获得有效区域为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

    中国棉花 2023年3期2023-05-10

  • “宽早优”模式棉花纤维品质优势探究
    包括新陆早50、中棉所641、中棉所92、中棉所70 F2。试验小区行长10 m,宽2.28 m,小区面积为22.80 m2。 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大田。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收获前每个小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棉株5 株,分下(第1~4 果枝)、中(第5~8 果枝)、上(第9 及以上果枝)3 个部分收获,5 株混合为1 个样品。 轧花后取不同部位棉纤维15~20 g 送原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 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 校准棉花标准校准)纤维

    中国棉花 2022年10期2023-01-09

  • 早中熟常规棉中棉所96A(中棉所116)选育及栽培技术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96A(中棉所1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49[1]为母本,以自育品系中221 为父本,杂交后通过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和生态选育而成的早中熟常规棉品种。1.1 亲本材料母本中棉所49 为2004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棉花品种。 父本中221是采用生态育种、 穿梭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手段,从三9757×中298 后代若干优系中筛选出的具有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的自育品系。1.2 选育过程2005

    中国棉花 2022年2期2022-11-23

  • 中熟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9708 选育及栽培技术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9708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利用自育优质、高产材料P851A 为母本,以转抗虫基因材料GKz 中杂A49-668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全程性状鉴定和系谱法选育而成。 2003 年在河南安阳配制杂交组合,2004―2005 年混收混种,同时进行抗病虫性鉴定;2006―2012 年,通过筛选优良单株、加代、株系比较试验,优中选优;2013―2015 年进行多年多点品系比较试验,中棉所9708 表现突出。

    中国棉花 2022年8期2022-11-08

  • 档案见证历史 承载“中棉所精神”
    档案室(以下简称中棉所)举办了为期10天的档案展览宣传活动,共展出12个展架,内容包括文件、图片、实物等档案材料共计200余件。目前,中棉所档案室保存档案共计1.3万多卷,主要包括文书档案4860卷、科技档案4130卷、基建档案3150卷、成果档案970卷,档案记录和见证了中棉所从建所初期条件艰苦到今天取得丰硕成果的发展历程。档案宣传展览是挖掘利用档案资料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展示档案资源、加强档案宣传、提升档案价值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档案宣传展览活动,总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2期2022-11-01

  • 抗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43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143(原代号为中1619)是以中棉所49[1-2]为母本,以中棉所12×库车-6 的F1为父本,杂交后通过南繁加代和逆境筛选,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棉花品种。2006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配制杂交组合中棉所49×(中棉所12×库车-6),同年将杂交F1种子进行南繁加代;2007 年在河南安阳种植F2种子, 同年年底在海南种植F3种子;2008—2009 年混收混种;2009 年从F5中进行单株选择,共选出37 个单株;2

    中国棉花 2022年7期2022-10-08

  • 高温胁迫对棉花叶绿素的影响
    上用的棉花材料“中棉92”、“中棉60”、“新海54”、“新海45”。于4月21日播种,种植密度1.5万株·667m-2,按照常规栽培方法管理。1.2 高温处理模拟大田种植的自然高温胁迫环境,并保证非处理期间处理组与对照组种植条件无差别,参照小麦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类似的方法[3],于棉花盛花期直接在试验田中设计增温棚对处理组棉花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增温棚用0.1mm厚无色透明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长2m,宽0.8m,高1m,并在里面放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在6月27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6期2022-09-01

  • 早熟抗虫棉品种中棉所141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14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早熟棉花新品种。2010年以中棉425[1]为母本,以自育的结铃性强的品系中619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以及抗病、抗虫、丰产性、生态适应性鉴定,得到早熟、大铃、稳产的决选系中棉EB003。2016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6)第145号],准许在黄河流域生产应用,有效期为2016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续申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

    中国棉花 2022年5期2022-07-18

  • 早熟棉花品种中棉EB001
    为母本,与父本中棉425[1]杂交;在海南加代繁殖,从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 经多年株行、 株系的抗病、抗虫、丰产性鉴定,得到决选系中棉EB001。 2014-2017 年,该品系参加多点品种比较试验,表现出早熟、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 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区域试验和黄河流域棉区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河南省夏棉生产试验和黄河流域棉区早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 2016 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

    中国棉花 2022年4期2022-06-29

  • 棉花品种中棉所135 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135(原代号:中MB146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共同培育的优质转基因棉花新品种。母本是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9 号[1],父本是在sGK9708×0-153 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品系69307系[2]。 2008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东场(河南省安阳县)试验地配制杂交组合,2008―2010

    中国棉花 2022年1期2022-04-06

  • 中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中棉EB005
    棉花研究所选育出中棉EB005。 下面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该品种是2010 年以高产的育种材料102732为母本,与父本中棉425[1]杂交,后经海南加代扩繁,并进行抗病性、抗虫性、丰产性鉴定,通过多年多代系统选育,2012 年进一步提纯而选育出的新品系。该品系在2013―2017 年所级品系比较、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中,抗病性、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优良。 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

    中国棉花 2022年12期2022-03-16

  • 中棉所139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的重要环节之一。中棉所139 于2021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 国审棉20210021, 区域试验代号: 中棉所99007)。 本研究以2018―2019 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基础, 利用GGE 双标图对中棉所139 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品种推广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研究数据来自2018―2019 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棉组(D 组)区域试验的皮棉产量数据(表1)。 2018 年参试品种13 个,

    中国棉花 2022年11期2022-02-14

  • 国审早中熟常规棉新品种 ——中棉所96B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96B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98-119 为母本,以(新陆中36 号×29-1)为父本,采用多基因聚合育种系统选育而成的早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 2008 年在海南三亚配制杂交组合,2009年将F1种植在新疆进行抗病性鉴定,2010―2013年在新疆、海南两地不同生态环境进行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鉴定与筛选,于2014 年选育出产量高、纤维品质优异、抗逆性较强、适于机采的新品系中棉所96B。 2017―2018 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

    中国棉花 2021年4期2021-12-05

  •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冠层温度分布特点
    (0 Shi)、中棉所50(CCRI 50)、中棉所60 (CCRI 60)、冀棉研228 (Ji 228)、中棉所3799 (CCRI 3799)、通骞一号(TQ No.1)。 播种时间为4 月19 日,种植密度为10.5 万株·hm-2,每个小区10 行,行距0.8 m,行长8 m,小区面积64 m2。 试验地为冬季休闲的长期棉花连作地块,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均施基肥速效氮225 kg·hm-2,P2O5150 kg·hm-2和K2O 225 kg·hm

    棉花学报 2021年2期2021-04-14

  • 机采棉品种中棉所131 选育及栽培技术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131(原代号:中MB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主培育的优质转基因机采棉新品种。 其父本MBI9915[1]是利用中棉所36[2]与海1杂交、 回交, 系选出的优质非抗虫品系,CRI70-92是利用国审优质棉中棉所70[3]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选育出的优质品系。 2012 年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育品种中棉所112(中MB9029)[4]为母本,以MBI9915 和CRI70-92 分别为父本,在河南安阳配制中MB90

    中国棉花 2021年12期2021-03-23

  • 早熟优质陆地棉品种中棉11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要目标[2]。 中棉113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牵头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机采的早熟优质陆地棉新品种,2019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棉20190003),并通过同一生态区引种, 在新疆中试示范, 成为2021 年新疆兵团第六师、第七师棉花主栽推荐品种。 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审核,中棉113 获得进出口种子经营许可证和海关报关登记证书,允许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2019—20

    中国棉花 2021年1期2021-01-03

  • 不同硒源叶面肥对棉花的生长效应
    材料供试棉花品种中棉所65、中棉所76、中棉所71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晶华棉113、晶华棉116、锦红棉15由湖北省荆州市晶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供试硒肥亚硒酸钠(分析纯,AR≥98%)为山东西亚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EDTA Se为山东省曹州农用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生物有机硒为湖北华龙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2 试验设计采用裂区设计,以硒源为主区、品种为裂区。主区设4个处理:①Na2SeO4(A1);②生物有机硒(A2);③EDTA Se(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20年5期2020-09-28

  • 206份棉花资源的优选鉴定及聚类利用研究
    ,黄河流域棉区的中棉所58的生育期为102 d,是该批优选棉花资源中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种。总之,该批优选资源的生育期适中,是中早熟或早熟棉花新品种培育的理想亲本材料。表2 优选棉花资源生育期棉区生育期/d资源/份占比/%黄河流域≤110.0(早熟)110.1~125.0(中早熟)123516.046.7长江流域≤110.0(早熟)110.1~125.0(中早熟)2192.725.3西北内陆≤125.0(早熟)125.1~140.0(中早熟)304.00.0

    种子 2020年6期2020-07-09

  • 1985―2019 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审定和利用情况概述
    50002;5.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450001)1993―2003 年, 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2,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16年来,由于植棉费工、价格低迷等原因,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明显[1]。 2019 年,河南省棉花面积为3.38 万hm2,降至全国第8 位。 从历史角度看,品种在棉花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兴衰与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目前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不利形势,如何从品种入手

    中国棉花 2020年5期2020-06-08

  • 2018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早熟组(运城点)区域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602的皮棉产量较对照中棉所50号增产极显著,可以在山西省运城市进一步示范种植。关键词    棉花;品种;早熟;黄河流域;2018年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34-02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6期2020-04-23

  • 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共计6个,分别为中棉所75号、鲁棉研36号、中杂7号、中棉所57号、中棉所88号和中棉所60号,播期为4月10 ~ 17日,播种密度为15.25×104株/hm2。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1膜6行,每区5膜,9 m长,行距配置为(66+10) cm,小区面积102.6 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高产棉田。表1 新疆南疆阿拉尔地区气候特征Table 1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Alaer Region in

    新疆农业科学 2020年4期2020-04-07

  • 早熟、高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中棉所94A2941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94A2941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10 年以丰产、 长势强的育种中间材料055428 与055423 的F1为母本,以中棉425[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海南加代,从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 经株行株系的抗病、 抗虫、 丰产性鉴定,750513 品系表现突出,2012 年进一步提纯,决选系为中2941(系名中棉所94A2941)。 在所级品比、多点生态适应性试验中,表现早熟、稳产,综合性状优良。 2017―2018 年参

    中国棉花 2020年12期2020-01-08

  • 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126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126(原代号:中棉所EM170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机采棉品种。中棉所126 是2012 年以自育早熟、优质、非转基因育种中间材料071239 为母本,以早熟、丰产、抗棉铃虫材料中棉所94A182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海南加代,从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经株行、株系的抗病性、抗虫性、丰产性鉴定选育而成。 2018 年12 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8)第370 号

    中国棉花 2020年10期2020-01-08

  • 适合油(麦)后种植的高产优质抗虫品种中棉所115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115(区试代号CRIZ1402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虫棉花杂交种(ZB1A×GKz 中杂A49-668)。 母本ZB1A 是以中棉所12 优系作轮回亲本, 与优质早熟亲本ZB1 进行回交转育而成; 父本GKz 中杂A49-668 是中棉所17 与GK1 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2009 年配制杂交组合,2010―2013 年在黄河流域连续开展多年多点评比试验, 表现突出,2015 年获得国家农业

    中国棉花 2020年5期2020-01-08

  • 中棉所99001在湖南省机采棉品种试验中的主要结果
    德415101)中棉所99001 是以自育的常规高产抗病陆地棉新品系中9018 为母本, 以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2015 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5)第 187 号],有效区域:长江流域。 2019 年5 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 20190009)[1]。1 特征特性1.1 形态性状中棉所99001 植

    中国棉花 2020年4期2020-01-08

  • 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 ——中棉425
    阳455000)中棉425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2015 年4 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4) 第055 号],2019 年7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90013。中棉425 在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生育期98 d,纤维品质类型Ⅱ型,兼具早熟和优质的特点,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蒜)后直播,实现粮棉一年两熟。1 选育过程中棉425 是2007 年以自育早

    中国棉花 2020年6期2020-01-07

  • 不同棉花品种棉叶螨的发生动态
    料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37、中棉42、中棉43、中棉47,种子从当地种子公司购买。中棉47、中棉43是当地常栽的棉花品种,中棉37 和中棉42 是新栽种的品种。1.2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6—2017 年连续2 a 在7 月上旬到9 月下旬在阿克苏柯坪县启浪乡(东经78°02′~79°57′,北纬40°02′~40°57′)棉田进行。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夏季多干热风,年均气温11.4 ℃,年均降水72 mm,7—9 月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8期2019-08-17

  • 中棉所100免整枝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培技术进行管理。中棉所100 是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早熟性好、抗病性好等特点[5]。2016―2017年对中棉所100 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和免整枝栽培措施的试验,以期对中棉所100 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和材料田间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中棉所试验农场东场(河南省安阳县)进行,试验地为多年连续种植的棉田,中等肥力,有良好的排灌条件。播种方式为机器开沟,人工撒播,然后机器覆

    中国棉花 2019年7期2019-08-03

  • 中棉所41”棉花月球生长培育成功
    棉花研究所提供的中棉所41的棉花种子产生的。据悉,作为嫦娥四号创新之一的生物科普試验,对生物物种的筛选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除了种子要能够适应月球表面的极端条件外,还要能耐高温、耐冻,并且能抗辐射、抗干扰。之所以选中棉花种子,是因为棉花具有良好的抗逆境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盐碱旱地的“先锋作物”。经棉花所对多个棉花品种进行比对和筛选,最终确定由“中棉所41”种子完成此次科研使命。“中棉所41”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其丰产性好,在国内

    农村百事通 2019年10期2019-05-29

  • 中棉所109在浙江金华植棉区油后直播对比试验初报
    转基因抗虫杂交种中棉所109 进行油后直播对比试验,为该品种在金华地区示范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金华棉花传统产业的振兴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储备。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农业农村部棉花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花园村和青阳郑村,试验田为多年连作棉田,前作油菜,土壤均为沙壤土。早熟棉品种中棉所10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生育期99 d,适于油后直播;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中棉所63,由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场

    中国棉花 2019年4期2019-05-15

  • 4个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在九江地区的比较试验
    000)为了验证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1]在九江地区的适应性,示范和推广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的标准化杂交棉品种,2017年在九江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集成新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在九江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九江市柴桑区马回岭镇刘家村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油菜。供试棉花品种共5个:中棉所55、中棉所63、中棉所66、中棉所71、赣杂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期2019-01-28

  • 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棉 ——中棉9101选育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9101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丰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组合为中278 系×中 201 系。 母本中 278 系来源于冀棉616×中棉所 49, 父本中 201 系来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12。 母本和父本选育经过:2007年以冀棉616×中棉所49 和中棉所25×中棉所12 分别配制杂交组合,2008―2010年采用冬季南繁加代,河南安阳、山东东营等多生态区选择[1],早代进行纤维品质测试,抗病虫性鉴定利用DNA 分

    中国棉花 2019年12期2019-01-04

  • 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 ——中棉所109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109(区试参试代号CRIZ1401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父本为高抗棉铃虫的优良品系GKz 中杂A49-668,选育经过:2007年收集优良种质材料,配制组合中棉所17[1]×GK1 并南繁加代,在杂交后代各世代群体中选择大量单株并对各项农艺性状进行鉴定,通过优中选优的评比筛选培育而成。母本为丰产、抗病品系L28A,选育经过:通过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早熟丰产抗病品种中16 选系作为轮回亲

    中国棉花 2019年4期2019-01-04

  •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分析
    试品种及种子处理中棉系列品种有中棉32号、中棉43号、中棉46号、中棉49号、中棉50号、中棉66号、中棉72号和中棉88号。均从新疆中棉有限公司购买。新陆早系列品种有新陆早21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38号、新陆早40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6号、新陆早48号、新陆早49号、新陆早51号、新陆早53号、新陆早57号和新陆早61号。均从昌吉国际种子市场购买。种子处理方法为3% 次氯酸钠液浸种1 min。1.2 方 法1.2.1 接种致病菌的人工接种均采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8年6期2018-08-30

  • 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0]。本文通过对中棉所63及父、母本在高温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分析,为中棉所63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处理试验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东场高温生长箱进行。供试材料中棉所63、中棉所63母本(9053)和中棉所 63父本(sGK907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提供。供试材料于4月25日播种,5月15日定苗。中棉所63及父、母本各选择长势均匀、发育正常的盆栽20盆,每盆3株。7月5日,中

    中国棉花 2018年3期2018-04-09

  • 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的新收获 ——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棉》
    法,真实地记录了中棉所近60年的发展历史。作者在以不小的篇幅介绍了棉花的复杂坎坷的种植历史后(这部分即可使读者获得丰富的关于棉花的知识),即以此为背景,开始了对中棉所发展轨迹的勾勒。从周艳丽的笔下,我们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充分意识到棉花不仅是农业经济作物,同时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因此高度重视棉花生产,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须把棉花抓紧”。即使在文革那样的特殊岁月,毛泽东主席也从未放松对于棉花生产的关注。

    殷都学刊 2018年2期2018-01-23

  • 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103
    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103(原代号新石K2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的早熟棉花新品种。2007年以早熟、丰产品系05-13-50为母本,优质、抗病品系06-2-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南繁加代;2008―2010年先后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枯萎病、黄萎病混生病圃以及枯萎病选择圃进行连续定向选择,提高育成材料的抗病性。2011―2013年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内株行、株系、品系预备试验。中棉所103于2014

    中国棉花 2018年7期2018-01-15

  • 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中棉所94A1822
    0)1 选育过程中棉所94A182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以早熟、结铃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502165为母本,以长势强、抗病虫材料中棉42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F1海南加代,2006年从其F2中选育优良单株,后经株行、株系的抗病、抗虫、丰产性鉴定,以早熟、丰产为前提,兼顾株型、结铃性与衣分诸因素的协调与配合,进行后代纯化与提高,其中决选品系051822综合性状优良,定名为中棉所94A1822。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

    中国棉花 2018年4期2018-01-14

  • 中棉所50在鄂东棉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探究
    um L.)品种中棉所50在鄂东棉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分别设置6个播期和6个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短季棉中棉所50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获得较高水平的产量,应在6月上旬之前完成播种,适宜种植密度为7.50万~9.00万株/hm2,最适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当播期为5月25日,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其皮棉产量最高为1 445.29 kg/hm2。关键词:棉花(Gossypium hirsu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2017-12-25

  •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激素含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830052)以中棉所4l号和中棉所4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激素水平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6%NaCl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叶片中ABA含量增加,CTK、GA和IAA含量减少,在0.05mmol·L-1SA浸种+0.2mmol·L-1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下,中棉所 41号和中棉所 49号幼苗中ABA含量分别降低了 59.14%和 76.71%,CTK、GA、IAA含量分别提高了 55.39%、2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5期2017-12-18

  • 略论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与推广
    广,美棉取代传统中棉成为棉花种植的主体。河南引进美棉品种是为适应近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地方农政机关大力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铁路开通等多种因素也为美棉的引进、推广起到推动作用。美棉的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了棉花生产的商品化。但美棉的推广也使粮食作物种植受到挤压,造成区域农业畸形发展。〔关键词〕 近代河南;美棉;中棉;三农〔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5-0193-

    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5期2017-11-01

  • 陆地棉种质资源萌发出苗期耐盐性鉴定
    疆自治区16个、中棉所26个、湖北省7个、辽宁省4个、北京市4个、山西省3个、江苏省2个、陕西省2个、四川省2个、安徽省1个、云南省1个、上海市1个、海南省1个,以及美国16个、前苏联4个、其它外国地区6个 (表3)。试验用种产自2013、2014年在山东泰安种植收获的正常成熟棉花。1.2发芽率测定先对种子进行浓硫酸脱绒,然后选取饱满一致的种子用0.1% HgCl2消毒15 min,洗净晾干备用。处理设置盐浓度为0.4%(盐浓度为NaCl质量占干石英砂的重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9期2017-10-17

  • 中棉所品种在新疆的推广转化历程及未来展望
    阳455000)中棉所品种在新疆的推广转化历程及未来展望黄殿成 孙君灵 赵 翔 张西岭(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000)通过查找文献,结合作者自身实践,简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成就,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对于新疆棉花生产做出的贡献,总结中棉所在新疆推广转化品种采取的举措,展望中棉所品种未来在新疆推广转化的前景。品种;推广;举措;展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棉花生产的独特有利生态条件。但是在新中

    中国种业 2017年8期2017-02-02

  •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无膜棉”
    功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实现了不用薄膜也能种植棉花的重大突破。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产棉区,但残膜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截至2016年,新疆的地膜覆盖面积已近333.33万公顷,地膜总使用量达15亿千克。本次培育成功的无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可以晚播种10多天,正好躲过了春天播种时的低温;由于具有早熟的特点,又巧妙地躲过了秋天收获时遇到的低温霜冻等不良气候。通过这些特点,实现了不再需要覆盖地膜的目标。(蒋建科)

    今日农业 2017年9期2017-01-31

  • 品种质量改进与农业生产率提高 ——基于近代棉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进;农业生产率;中棉;美棉一、引言农业是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截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仍高达60%左右[1]272。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细致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学界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趋势做出清晰的定性判断。然而,近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究竟是处于长期停滞状态,还是经历了一个温和但真实的增长过程,学界并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近年来,通过大样本微观历史数据的详细整理,现有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具有开创性的实证研究工作。通过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6-07

  • 中棉所87
    中棉所87编者按:农谚说“谷雨前,好种棉”,很快就是棉花的播种季节了。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多位专家为读者朋友推介新品种、解答棉花栽培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问题的读者也可致电0372-2562251、2562289进行咨询。“中棉所87”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于2013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棉区种植。该品种为中早熟品种,植株筒形、较紧凑;茎秆柔软,叶片中

    乡村科技 2015年5期2015-08-15

  • 中棉所3013与中棉所49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勒 841503中棉所3013与中棉所49品种比较试验初报王瑞军1,罗巧2,马冬梅3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库尔勒 841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库尔勒 841506;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库尔勒 841503以中棉所3013、中棉所49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地处新疆塔里木地区的三十一团、三十四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均适宜作为机采品种,中棉

    种子科技 2015年7期2015-05-24

  • 7个杂交棉品种在金衢盆地的试种表现
    棉新品种有7个:中棉所87,国丰棉12,金杂棉3号,中棉所63,南抗9号,湘杂棉21号,鄂杂棉10号;还有慈抗杂3号。1.2 处理设计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慈抗杂3号为对照(CK)。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2.70 m2,重复3次。小区行长473 cm,平均行距120 cm,株距43 cm。田间四周设置保护行。采用塑膜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4月15日播种,5月8日移栽。移栽时基肥667 m2沟施45%氮磷钾复合肥15 kg,钙镁磷肥25 kg。追肥5月20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8期2015-03-11

  • 中棉所60』麦、棉高效套种模式
    中棉所60』麦、棉高效套种模式“十二五”以来,国家对粮食采取了最低收购价格保护政策,相对棉花而言,单作棉花并没有种植粮食的效益高,因而出现了粮食与棉花争地的局面。“麦、棉套种”既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又能解决棉花供求关系,还能解决春棉单作带来的冬春季棉田闲置问题,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种植模式。2010—2011年,笔者所在团队在河南省扶沟县开展了“中棉所60”与小麦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包括五一式、四一式、六二式),结果表明“六二式”栽培效益更优。现将其主要技

    乡村科技 2015年3期2015-02-21

  • 中棉所87
    中棉所87编者按:农谚说“谷雨前,好种棉”,很快就是棉花的播种季节了。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多位专家为读者朋友推介新品种、解答棉花栽培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问题的读者也可致电0372-2562251、2562289进行咨询。“中棉所87”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于2013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棉区种植。该品种为中早熟品种,植株筒形、较紧凑;茎秆柔软,叶片中

    乡村科技 2015年3期2015-02-21

  • 耐盐差异性不同棉花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及SNP/InDel分析
    耐盐性息息相关。中棉所35 与中棉所12 亲缘关系较近而耐盐性差异显著[8],其耐盐差异性机理值得探讨。本研究旨在揭示盐胁迫下棉花抗氧化酶体系的生理活性变化,深入了解棉花耐盐性生理调节机理;同时,以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 为参考,对中棉所35 和中棉所1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初步鉴定,为棉花耐盐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耐盐材料中棉所35、盐敏感材料中棉所12 和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 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

    江苏农业学报 2014年5期2014-12-23

  • 不同棉花品种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的比较
    :选用陆地棉品种中棉42和新陆早36为材料,测定了开花后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纤维发育过程中两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开花后7~21 d急剧下降,其中中棉42在开花21 d后趋于平缓,新陆早36在开花21 d后仍下降明显,在开花后28 d才趋于平缓;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后7~14 d下降,至开花后14 d又急剧上升,开花后21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开始快速下降, 开花后35 d时可溶性糖含量最小,此后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4期2014-05-04

  • 不同杂交棉二代种子产量对比试验
    .1 参试品种:中棉所48号F1、鲁棉研15号F1、鑫杂0836 F1、中棉所 48 号 F2、鲁棉研 15 号 F2、鑫杂 0836 F2,对照为常规品种中棉43号。1.2 试验方法:试验地位于阿克苏市西郊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肥力中等,土地较平整,路渠配套。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每个品种重复3次,共7个处理,共有小区21个。采用145 cm宽膜,一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 (30+50+30+60)cm×12 cm。试验点的栽

    种子科技 2011年7期2011-11-15

  • 亩产过千斤的优质棉种中棉所63
    中棉所63是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2007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中棉所63在湘北地区表现中熟偏早,生育期125天。植株塔形,株高130厘米左右。中部铃重6.8克,衣分41.5%,籽指9.8克,霜前花率88.6%;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红铃虫。2004~2005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试,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量分别为237.8、98.6和87.4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0.1%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2期201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