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

  • 史记·萧相国世家
    前202年),汉高祖已灭了项羽,平定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定下来。汉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他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也有十来个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反倒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何?”汉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汉高祖又问:“知道

    领导月读 2022年10期2022-12-23

  • 我国的招聘制度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书:“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卷一下)。”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

    华声文萃 2022年7期2022-07-06

  • 我国的招聘制度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书:“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卷一下)。” 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21期2022-06-02

  •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
    也很难。陈平帮汉高祖去做所谓間谍,做外交官,要游说敌人的部队投降,汉高祖很慷慨,拿黄金50镒给他支配,不要报销。陈平拿到钱放在家里,汉高祖的老部下就有点眼红,来说小话,告诉刘邦,这个家伙靠不住,人格卑鄙。世界上攻击人、毁谤人,只有两件事,古今中外一样,都是财、色二字,不是说他贪钱,就是说他男女关系乱。有人就在汉高祖前攻击陈平,这个家伙靠不住的,穷小子,他跟嫂嫂男女关系搞不清楚。陈平是有嫂嫂,但年纪比他大很多,早就分居了。所以当领袖的人就要注意,要以“来说是

    领导文萃 2022年17期2022-05-30

  • 起底汉高祖
    陈兵清人拟想的汉高祖刘邦画像。《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即《张迁碑》)中,有“诗云旧国,其命惟新”字样。刘邦本人知不知道自己名叫刘邦?未必。《史记·高祖本纪》开篇仅谓高祖“姓刘氏,字季”,并不言名,后文亦但以刘季相称,直至攻下沛县被推为首领,始改称其自封之沛公。究其实,“季”乃排行,亦非父母为这位家中老幺专起的字。汉高祖是中国古代数一数二的开国大帝;汉代官修正史有三部:《史记》《汉书》《后汉书》,按理说,高祖的生平事迹,早该一清二楚,题无剩义。然而事实似非

    南方周末 2021-08-052021-08-05

  • 汉王庙的故事
    千年古寺———汉高祖庙。又称之为汉王庙,庙旁的村落称之为汉王庙村,汉王镇的镇名亦由此而来。据传,汉高祖刘邦灭楚称帝不久,即把家乡徐州作为封地,封给了他的四弟刘交。刘交为了给其兄刘邦歌功颂德,更为了维护其刘家的统治地位,待刘邦死后,在当年刘邦大难不死逢凶化吉的风水宝地———拔剑泉附近,大兴土木,建起了汉高祖庙。汉王庙坐北朝南,庙门上书“宝珠寺”,门西旁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门迎曲水龙蛇动,户对环山虎豹藏”,为明朝洪武年间徐州知府杨节仲题写。走进庙门,迎

    华人时刊 2021年4期2021-05-27

  • 《大鹏扶摇:国学选人用人智慧》系列之三十副手:至柔者至刚
    当了皇帝,就是汉高祖,下属的许多行为让他难以再像从前那样去充分信任他们。汉十一年,陈豨谋反了,汉高祖十分恼怒,亲自带兵前去镇压。陈豨这摊事还没完全摆平,那边韩信又反了,弄得汉高祖焦头烂额。后来,还是副手萧何得力,他向吕后献计,成功诛杀了淮阴侯韩信。副手立了大功,老大当然要表示一下啦,汉高祖专门派出使者,封萧何为相国,再加封了五千户。除此之外,汉高祖还加大了关爱力度,特令一个都尉带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专门护卫相国萧何。周围人士一看这么大的阵势,纷纷前来给萧何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01-13

  • 我和《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就开始阅读了《汉高祖刘邦》这一套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刘邦四十八岁举兵反秦。原本他是沛县泗水亭长,有一次奉命运一批民夫去服役,中途却跑走了许多人,眼看无法交差是死罪,刚好传来陈胜、吴广起义反秦。面临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正好碰上农民大造反,他马上起兵积极响应。我觉得刘邦真是太幸运了,如果他不反秦,就没有历史上的汉高祖了。换成我是刘邦,我肯定把人全部放了,隐居山林之中。 后来刘邦去了项梁的部队,被他的贵人——项梁所器重成为一名大将。项梁陈亡,项羽与刘邦奉楚怀王

    江苏广播电视报·少儿文学 2021年42期2021-01-08

  • 张良拜师
    书,果然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助汉高祖开创了历史上的大汉王朝。仔细想来,礼敬正是黄石公教导张良的第一课,从礼敬老师到礼敬芸芸众生,从礼敬学业到礼敬泱泱文化,尊师重道,礼乐相传,或许这正是拜师礼存在的真正意义。(选自《小演奏家》2018年第9期)素材解读张良给黄石公捡鞋、穿鞋,提前等候,用恭敬与耐心,完成了礼敬老师的第一课,得到黄石公的兵法书,后来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尊师重道,就要对老师礼敬有加。适用话题尊师 礼仪 精诚所至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17期2020-12-14

  • 张良拜师
    书,果然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助汉高祖开创了历史上的大汉王朝。仔细想来,礼敬正是黄石公教导张良的第一课,从礼敬老师到礼敬芸芸众生,从礼敬学业到礼敬泱泱文化,尊师重道,礼乐相传,或许这正是拜师礼存在的真正意义。(选自《小演奏家》2018年第9期)素材解读张良给黄石公捡鞋、穿鞋,提前等候,用恭敬与耐心,完成了礼敬老师的第一課,得到黄石公的兵法书,后来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尊师重道,就要对老师礼敬有加。适用话题尊师 礼仪 精诚所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17期2020-12-09

  • 从《鸿门宴》窥探草根天子刘邦的过人智慧
    关键词:刘邦;汉高祖;秦;鸿门宴一、对信息的判断力,《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楚汉相争最为胶着的时候,刘邦的谋臣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一个计策,「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郦食其的意思是让刘邦分封六国王室后裔,刘邦觉得可行,就叫郦食其去办,郦食其刚走,张良就到了,刘邦便把郦食其的计策说给张良听,让张良再给拿捏拿捏,最终听信了张良的话,改变了主意。太史公曾在《史记》中记载「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期2020-10-21

  • 故事中的筷子
    江山社稷,始于汉高祖刘邦,在这里,刘伯温把自己比作张良,那他朱元璋岂不就是汉高祖?正和太祖的想法相得益彰。由此,可以看出刘伯温的政治抱负。事实证明,明太祖的赏识没有错,刘伯温也一直被视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后来这首诗流传至民间,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筷子诗》。冯骥才与《咏箸诗》作家冯骥才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这首诗集中体现了筷子的作用及文化传承。正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35期2020-10-15

  • 该用谁时就用谁
    ,抽剑砍屋柱,汉高祖担心这样下去不行,想制定一个办法,管教一下。叔孙通看出这层意思,就向皇帝建议,利用那些儒生制定朝会的礼仪,皇帝恩准。叔孙通带着皇帝征召的三十多人,加上皇宫中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在野外编排、演习一个多月,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让皇帝检验。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诸侯、臣子们参加朝会。按照新制定的礼仪,整个朝会和宴会的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气派、威严。汉高祖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任命叔孙通做太常,赏赐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6期2019-12-13

  • 河南荥阳出土《汉高祖斩蛇图》灰陶罐考析
    图》。图1 《汉高祖斩蛇图》灰陶罐图2 《汉高祖斩蛇图》灰陶罐展开示意图荥阳出土的陶罐画面内容,反映的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2]347大意是,汉高祖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11期2019-12-11

  • 该用谁时就用谁
    ,抽剑砍屋柱,汉高祖担心这样下去不行,想制定一个办法,管教一下。叔孙通看出这层意思,就向皇帝建议,利用那些儒生制定朝会的礼仪,皇帝恩准。叔孙通带着皇帝征召的三十多人,加上皇宮中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在野外编排、演习一个多月,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让皇帝检验。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诸侯、臣子们参加朝会。按照新制定的礼仪,整个朝会和宴会的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气派、威严。汉高祖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任命叔孙通做太常,赏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9年8期2019-09-25

  • 该用谁时就用谁
    ,抽剑砍屋柱,汉高祖担心这样下去不行,想制定一个办法,管教一下。 叔孙通看出这层意思,就向皇帝建议,利用那些儒生制定朝会的礼仪,皇帝恩准。叔孙通带着皇帝征召的三十多人,加上皇宫中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在野外编排、演习一个多月,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让皇帝检验。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诸侯、臣子们参加朝会。按照新制定的礼仪,整个朝会和宴会的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气派、威严。 汉高祖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任命叔孙通做太常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42期2019-09-10

  • 我国招聘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 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中也说,汤聘伊尹,“此征聘之始也”。也就是说,商汤聘用伊尹,是我国招聘制度的开始。

    科教新报 2019年43期2019-09-10

  • 韩信造就的成语
    韩信后来投效了汉高祖刘邦,但刘邦却不觉得韩信有何过人之处,不予重用。而后,萧何发现韩信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便又多次向刘邦说起韩信,希望刘邦重用韩信,但是刘邦仍没有理会。韩信心想这里恐怕不是施展抱负、一展才华的地方,便想要回故乡淮阴去。一天夜晚,韩信骑马逃出汉营,萧何得知此事后,并没有马上跟刘邦报备,就赶忙骑马连夜去追韩信。终于在一条河边追到韩信,经过萧何的一番慰留,韩信最后还是跟萧何返回了汉营。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多多益善有一次,当

    小读者之友 2019年12期2019-09-10

  • 刘邦的秩序
    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被边缘化的叔孙通突然求见汉高祖刘邦。原来,他发现了刘邦体制的一个漏洞。这个漏洞是:没有人知道皇帝是什么。皇帝是什么刘邦心目中的秩序是秦朝式的,由一个君主(皇帝)统治中国所有的土地,在皇帝之下都是听从皇帝指挥的中央官吏和地方派出官吏。这些官吏都不是世袭的,必须由皇帝任命。在击败项羽后,刘邦随即称帝,就是为了建立这样的新秩序。但无奈的是,刘邦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不得不求助于许多诸侯和将领,为了安抚他们,必须保留若干个诸侯国家当作犒赏

    党员生活·中 2019年8期2019-09-10

  • 释“汉高祖
       要: “汉高祖”是由司马迁开始大量使用的不规范的称谓。他以“高祖”指代刘邦是根据董仲舒的《公羊》学特起的称呼,反映了“三代改制”的思想。关键词: 汉高祖    《史记》    三代改制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及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开篇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①杨树达《汉书窥管》曰:“然则称庙号当云太祖,称尊号当云高帝。高祖乃汉人习称,史家沿用。”②也就是说,今天习称刘邦为“汉高祖”,应该是一种不准确的称呼。对汉代人来说,按其谥号,刘邦当称为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2019-08-24

  • 该用谁时就用谁
    ,抽劍砍屋柱,汉高祖担心这样下去不行,想制定一个办法,管教一下。叔孙通看出这层意思,就向皇帝建议,利用那些儒生制定朝会的礼仪,皇帝恩准。叔孙通带着皇帝征召的三十多人,加上皇宫中有学术修养的近臣和他的弟子,共一百多人,在野外编排、演习一个多月,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让皇帝检验。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诸侯、臣子们参加朝会。按照新制定的礼仪,整个朝会和宴会的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气派、威严。汉高祖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任命叔孙通做太常,赏赐

    领导文萃 2019年11期2019-06-14

  • 张良功成身退
    勋!他精心辅佐汉高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使刘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夺得天下。张良虽被汉高祖称为“人杰”,但他却没居功自傲,而视功名利禄为鸿毛;他也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及后果。汉高祖曾以齐地三万户封赏张良,都被他婉言谢绝,表示只愿被封为不毛之地的留侯。他随即以体弱多病、假托神道为由向高祖告假,表示从此不问时世,愿从赤松子游,修炼导引辟谷之术。从此,他归隐山林闭门不出,始终遵守了不再过问政治的诺言尽管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5期2019-05-28

  • 汉高祖颁布《求贤诏》谈起
    外,概莫能外。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布衣崛起而得天下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从小小的泗水亭长起家,最后取得天下,除了他豁达大度、宽仁爱人等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他善于识人用人。他在去世的前一年,发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书《求贤诏》,求得天下贤才辅助自己,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他深知,打天下靠人才,坐天下更要靠人才。《求贤诏》从周文王、齐桓公谈起,既指出了贤才对于伟大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又立足现实,肯定了贤者对开创汉王朝的历史功绩。“今吾以天之灵、贤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6期2018-11-20

  • 鸿门宴前的小宴
    后来威震四海的汉高祖,对地诅咒对天发誓,自己一心一意扶保项氏,绝无二心。又捧出美酒摆上宴席,热情款待项伯。饮到酣处,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许诺世世共享荣华富贵。项伯回到楚军营地,在项羽面前,百般替刘邦求情。于是第二天项羽罢兵,有了千古传奇鸿门宴。项羽内心犹豫,没有杀掉刘邦,才有后来的四面楚歌、垓下之败。镜头再回到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又是叔父项伯挺身而出,挡在项庄剑锋之前。鸿门宴前后,刘邦在鬼门关上走过一回又一回。他感念张良恩德,厚赏张良一百镒

    特别健康 2018年10期2018-11-08

  • 鸿门宴前的小宴
    后来威震四海的汉高祖,对地诅咒对天发誓,自己一心一意扶保项氏,绝无二心。又捧出美酒摆上宴席,热情款待项伯。饮到酣处,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许诺世世共享荣华富贵。项伯回到楚军营地,在项羽面前,百般替刘邦求情。于是第二天项羽罢兵,有了千古传奇鸿门宴。项羽内心犹豫,没有杀掉刘邦,才有后来的四面楚歌、垓下之败。镜头再回到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又是叔父项伯挺身而出,挡在项庄剑锋之前。鸿门宴前后,刘邦在鬼门关上走过一回又一回。他感念张良恩德,厚赏张良一百镒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年10期2018-10-15

  • 黄皇帝这样学偶像
    唐太宗李世民是汉高祖坚定的崇拜者。他隔三岔五就跟群臣说:“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朕最服的就是汉高祖高超的用人本事!汉高祖用人确实有本事:他老婆吕雉差点儿遭到仇家雍齿的毒手,自己更是被项羽的大将季布追得入地无门;待到汉高祖君临天下,他却先给雍齿封了侯,又给季布封了官——整我整得越惨,越说明这是好员工,当然得重用!唐太宗不仅佩服,更把对汉高祖的学习成果运用到了实践中:王珪早年鞍前马后地跟在李建成身边,好几次把唐太宗算计得

    百家讲坛 2018年1期2018-08-29

  • 汉高祖颁布《求贤诏》谈起
    外,概莫能外。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布衣崛起而得天下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农家,从小小的泗水亭长起家,最后取得天下,除了他豁达大度、宽仁爱人等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他善于识人用人。他在去世的前一年,发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书《求贤诏》,求得天下贤才辅助自己,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他深知,打天下靠人才,坐天下更要靠人才。《求贤诏》从周文王、齐桓公谈起,既指出了贤才对于伟大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又立足现实,肯定了贤者对开创汉王朝的历史功绩。“今吾以天之灵、贤

    共产党员·下 2018年3期2018-04-19

  • 漂母一饭之恩
    协助汉高祖称霸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家境十分贫寒。那时候,他经常去乡下钓鱼,希望能够碰到好运气,可以钓到许多鱼,以补贴家用。但这终究不是可靠的方法,因此,他经常都会餓着肚子。幸而在他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其中有一个善良的漂母,她很同情韩信,便不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时,受到了那位漂母的恩惠,很是感动,便告诉她,将来必定会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只希望他能帮助更多生活条件差的人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8年9期2018-03-29

  • 皇帝这样学偶像
    唐太宗李世民是汉高祖坚定的崇拜者。他隔三岔五就跟群臣说:“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朕最服的就是汉高祖高超的用人本事!汉高祖用人确实有本事:他老婆吕雉差点儿遭到仇家雍齿的毒手,自己更是被项羽的大将季布追得入地无门;待到汉高祖君临天下,他却先给雍齿封了侯,又给季布封了官——整我整得越惨,越说明这是好员工,当然得重用!唐太宗不仅佩服,更把对汉高祖的学习成果运用到了实践中:王珪早年鞍前马后地跟在李建成身边,好几次把唐太宗算计得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1期2018-03-29

  • 西汉的和亲政策:用女人换和平
    谁为辅佐臣?与汉高祖刘邦同时代的单于是头曼,头曼的太子叫冒顿,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头曼后来宠爱冒顿的弟弟,企图废长立幼——这是大多数宠爱小女人的糊涂老爹最爱干的糊涂事——头曼就把冒顿作为人质派往月氏。等冒顿到了月氏,这位狠毒的父亲下令攻打月氏,希望月氏一怒之下把他的儿子杀了,以便顺理成章地立小儿子。冒顿却在紧急关头从月氏巧妙地逃回了本国。头曼大概也有些羞愧,同时觉得儿子算个人物,于是分给他一万余骑人马。死里逃生的冒顿无法原谅他的父亲,他发明了一种能发出声音

    中外文摘 2018年5期2018-03-08

  • 我国招聘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中也说,汤聘伊尹,“此征聘之始也”。也就是说,商汤聘用伊尹,是我国招聘制度的开始。 (文/刘鹏飞)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2期2018-01-02

  • 我国招聘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中也说,汤聘伊尹,“此征聘之始也”。也就是说,商汤聘用伊尹,是我国招聘制度的开始。 (文/刘鹏飞)齐风)(邮箱:chenjianxin1

    文史博览 2017年12期2017-12-29

  • 评唐太宗
    a 汉高:指西汉高祖刘邦,他通过楚汉战争,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新的王朝,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b 孝文:指西汉孝文帝刘恒,汉朝的第三代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在汉文帝与后来的汉景帝时期,国家得到大治,史称“文景之治”。c 武:指西周的建立者周武王。 成:即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年仅12岁,由周公摄政。周公辅政七年,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周成王满20岁时,周公还政于成王。 康:即周康王,周成王之子

    月读 2017年12期2017-12-15

  • 文言文阅读
    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闻吾过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翻译:(2)为上在军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0期2017-06-20

  •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师说:“那谁是汉高祖?他与谁抗争了多长时间?历史上称为什么?”老师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惊呆了,他们都认为我回答不上来,可我却轻而易举地一一回答:“刘邦是汉高祖。他与项羽抗争了5年,称为楚汉相争。”“哇!你太厉害了。”老师赞叹道。听了老师的赞叹,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并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多看一些书。后来,因为我看了许多书本,我的成绩也芝麻开花 ——节节高,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指导老师:祁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6期2017-02-16

  • LONG ROAD TO ABOLITION
    f Han (汉高祖), ordered the emancipation of prisoners-of-war forced into bondage and people who had been sold into slavery due to poverty.Perhaps part of Emperor Gaozu’s decision was a desire to distance his rule from that of his Qin

    汉语世界 2016年6期2016-12-16

  • 论功行赏
    行赏◎ 王其增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要论功行赏,但群臣对于谁该得最高奖赏这件事争论不休,一年多还没定下来。汉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赏赐他最多的食邑。功臣们不服气,汉高祖为了说服大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他问大家:“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都答知道。汉高祖说:“打猎时,追逐猎物的是猎狗,而让它追逐猎物的是指挥它的猎人。你们就好比猎狗,萧何正是放开绳子让你们去追逐猎物的人。萧何的功劳如猎人,你们是不能与之相比的。”汉高祖这么一说,群臣才安静下来。接下来

    爱你 2016年17期2016-11-26

  • 宋太祖的白条与汉高祖的空头支票
    条相媲美的,是汉高祖所开的空头支票。汉高祖还在做光棍亭长时,一次参加沛令的贺宴,分文皆无却在通剌上写下了“贺钱万”。不仅引得吕雉老爹的青睐,高居上座,还借此机会脱单将吕雉娶到了手。宋太祖的白条偏重于权术,汉高祖的空头支票则带有明显的欺诈。而权术加欺诈正是帝王们的统治之术,几千年的运作使这种统治术形成了体系并上升为所谓智慧与才干。联系到帝王们的一贯作为,不得不说,统治者其实一直在向人民打白条或开空头支票——凡有利于民的东西,只要被认为对皇权有妨碍,几乎都被屏

    杂文月刊 2016年8期2016-11-05

  • 徐悲鸿与《田横五百士》
    家也加入进来。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 统一天下后 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 同他的五百多士兵困守在一个孤岛上 现为田横岛 在山东 。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 而且人品高尚 带兵打仗也是将帅之才 因此担心日后成患 便下诏令说 如果田横来投降 可封他王或侯 如果他不投降 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权衡良久 为保存岛上五百战士的生命 毅然做出决定带着两个部下离开海岛 向汉高祖所住的京城进发。到了离京城30里的地方 田横便自刎而死。他死前曾嘱咐两个部下拿他的人头去见汉

    侨园 2016年6期2016-10-22

  • 我国招聘始于商代
    人之力也”。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书:“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卷一)秦汉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也是争相“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其中燕昭王黄金台求贤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唐诗为证:“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子

    中老年健康 2016年8期2016-10-17

  • 论功行赏
    王其增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要论功行赏,但群臣对于谁该得最高奖赏这件事争论不休,一年多还没定下来。汉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赏赐他最多的食邑。功臣们不服气,汉高祖为了说服大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他问大家:“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都答知道。汉高祖说:“打猎时,追逐猎物的是猎狗,而让它追逐猎物的是指挥它的猎人。你们就好比猎狗,萧何正是放开绳子让你们去追逐猎物的人。萧何的功劳如猎人,你们是不能与之相比的。”汉高祖这么一说,群臣才安静下来。接下来是排位次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9期2016-07-06

  • 汉高祖刘邦的“用间”
    21004)汉高祖刘邦的“用间”盛秦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4)秦末,汉高祖刘邦高举反秦大旗,历经坎坷,最终建立汉帝国,并为帝国的治理劳心劳智。“用间”是汉高祖刘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认真分析他 “用间”的可能性、必然性;“用间”的类型和形式;“用间”成功的原因,对正确解读他的一生极有裨益。汉高祖刘邦;“用间”起身细微的汉高祖刘邦,年近五旬,树起反秦大旗,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建立起汉王朝,并殚精竭虑地治理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3-06

  • Long Road to Abolition
    f Han (汉高祖), ordered the emancipation of prisoners-of-war forced into bondage and people who had been sold into slavery due to poverty.Perhaps part of Emperor Gaozus decision was a desire to distance his rule from that of his Qin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6年6期2016-01-10

  • 招聘制度始于商代
    格一律刷掉。到汉高祖时,为了招到“茂才异等”之士,汉高祖不惜亲拟诏书。明清时期,虽然复行科举制度,但所取人数与招聘的人数相比,简直是九牛之一毛。用法上也只能“与招聘之士同登并用”。可见招聘一直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当然,招聘制度最早还是始于商代。《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中也说,汤聘伊尹,“此征聘之始也”。也就是说,商汤聘用伊尹,是我国招聘制度的开始。(文/刘绍义 据《羊城晚报》)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4期2015-10-18

  • 唐太宗点醒尉迟恭
    地说:“朕对于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后肆意诛杀功臣,一直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希望能与各位功臣共享荣华富贵。但是,作为大臣,你有违法的行为,让我联想到韩信和彭越被汉高祖刘邦杀掉,应该也有我们不知道的理由。国家的治理讲的就是赏罚分明,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排在你前面的人,肯定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一个有功之人,不要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要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功劳,都不要鄙视别人。这次事件,朕念你酒后失言,不予追究;但是,非分的恩典是不可能常

    做人与处世 2015年4期2015-09-10

  • 略论明代皇帝的尊汉之道
    璋一介布衣,与汉高祖刘邦有着同样的出身背景。清代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卷32 言,“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1]生活背景的相同,增加了明太祖对汉高祖的亲切感,而夺取政权的方式相同则树立了汉高祖在明太祖心中光辉的形象。据《明太祖实录》卷34 载“壬午以克元都表至群臣上表称贺,礼毕侍臣复进曰,自昔革命之际以臣取君者多,惟汉高祖取秦起自民间,今陛下不阶尺土一民以定天下”[2]P619。自上而下夺取政权的方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其中多为王侯将相率领夺权,而真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8-15

  • 浅谈雎景臣《高祖还乡》的创作手法与产生条件
    高祖还乡,是写汉高祖刘邦在平息了黥布的叛乱后,班师回朝途中经过家乡沛县,在宴饮中作《大风歌》以鸣其志。他在《大风歌》中唱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充分表达出刘邦内心的雄心壮志,以及渴望战乱就此平息、国家安定的美好愿望。后人对《大风歌》推崇备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南宋大儒朱熹说《大风歌》是:“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其壮丽而奇伟者也。呜呼,雄哉!”所以与其说后

    参花(下) 2015年8期2015-06-11

  • 《大风歌》赏析
    格豪放的古诗为汉高祖刘邦即兴而作。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击败反叛的淮南王黥布)班师回京,回归途中,经过沛县,他邀集家乡旧友和父老兄弟饮酒,席间由120人歌唱助兴。在宴席上他百感交集,唱起这首大风歌,既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矛盾心情。全文只有三行诗,用极有限的字数,简洁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可谓微型诗的代表作。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5年7期2015-05-30

  • 大老粗们的歪诗
    诗。有一首模仿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叫《俺也写个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此诗脱胎于汉高祖的《大风歌》,张宗昌本人很有些汉高祖的痞子气质,这首诗气势上不输《大风歌》,最后一句更是豪气冲天。又有一首《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说它不通吧,却还有些押韵,让人忍俊不禁。军阀中颇具传奇色彩的韩复榘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在任山东省主席时,却到处发表演讲或吟诗。有一天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4年11期2014-11-10

  • 读《史记》《汉书》札记三题
    “强听而食”在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即汉惠帝即位之年。问题是“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是说汉高祖十二年还是汉惠帝元年?笔者认为,“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可以是汉惠帝元年。《词诠》:“会,时间介词,值也。”[4]126“会高帝崩”当是说高帝崩年或高帝崩不久。《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1]392检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汉高祖十二年四月庚辰朔,甲辰为二十五。汉初《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从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到汉惠帝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论桂北地区商业发展和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 ——基于大圩祭祀圈的考察
    集中在关帝庙、汉高祖庙等寺庙,并且由于这些信仰的普遍认同性,进而在大圩及其周边村落形成了一个共有的“祭祀圈”。外省商人及本地“坐贾”在大圩开展商业活动,更多的是依赖中国传统社会的“熟人网络”,而民间信仰在这种网络的构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且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地方商业活动的秩序。桂北商业圩镇的民间信仰发展,主要由商人、地方士绅与移民等三种主要力量来推动。桂北地区;商业发展;民间信仰目前学界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著述宏富,国内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

    广西民族研究 2011年4期2011-12-27

  • 汉朝那次房改
    李开周汉高祖刚建国那会儿,全国人民不愁没房住,因为政府手里早就攒够了公房,正要一套一套地分给大家,您只需耐着性子排队就是了。那时候,彻侯能分到150宅,关内侯能分到95宅,大庶长能分到90宅,公士能分到2宅,庶人能分到1宅。庶人是平民,彻侯、关内侯、大庶长、公士都是爵位。这些名词今天念起来很拗口,那时候却像说科长、局长一样自然,不太恰当地类比一下,彻侯相当于部级领导,公士相当于小科员。另外,“宅”是面积单位,约等于1700平方米。也就是说,像彻侯那样的高干

    幸福·悦读 2009年3期2009-04-08

  • 酒席上的礼仪
    有什么不同呢?汉高祖刘邦刚坐稳皇位,众大臣在朝廷上喝酒争功。叔孙通劝汉高祖制订了一套“酒礼”,不准大家喝酒后乱讲话。汉高祖死后吕后主政,外戚当权,许多大臣都反对外戚干政,,总想找机会干掉他们。正巧有一天,吕后请客,派刘章做酒史(主持喝酒的人)。刘章本人极力反对外戚乱政,于是他趁机说服吕后准许他用军法来对付不守酒礼的人。酒过半旬,一个外戚喝醉发起酒疯来,刘章果真拔出宝剑,二话没说就把他杀了。三国时期,一次孙权宴请宾客,逐一敬酒,到了虞翻面前时,虞翻倒在地上假

    百家讲坛 2008年11期2008-06-26

  • 汉朝那次房改
    李开周汉高祖刚建国那会儿,全国人民不愁没房住,因为政府手里早就攒够了公房,正要一套一套地分给大家,你只需耐着性子排队就是了。那时候,彻侯能分到150宅,关内侯能分到95宅,大庶长能分到90宅,公士能分到2宅,庶人能分到1宅。也就是说,像彻侯那样的高干,大概可以分到25万平方米,关内侯可以分到16万平方米,大庶长能分到15万平方米(想来都是连田连宅的大庄园)。与这些领导相比,庶人的房子小得可怜,不过也有1700平方米,够宽敞的啦。之所以有这么多房子可以分,是

    意林 2008年23期2008-05-14

  • “大风歌”的由来
    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天下虽然统一了,但对楚汉战争中立有战功的大将。汉高祖不得不封他们为王。其中要数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战功最显赫,实力最强大了。他们都想割据一方,甚至进一步取刘邦而代之,汉高祖对他们委实不放心。他先后用计除掉了韩信和彭越,英布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干脆扯起了反旗。英布对部下说:“皇上老了,一定不能前来。如果派诸将来,只有韩信、彭越有本事,现在他俩已经死了,别的将军都不是我的对手。”英布起兵后,果然打了几个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地方,

    知识窗 1997年6期199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