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

  • 中国五加属(五加科)一新记录种——太白大刺五加
    130-701)五加属EleutherococcusMaxim.(又名Acantho‐panaxMiq)属于五加科(Araliaceae)[1],迄今为止全球共记录有77 种,我国约66 种[2]。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长江流域最多[3],陕西记录有15 种,分别是离柱五加、单叶离柱五加、太白山五加、红毛五加、毛梗红毛五加、长梗匙叶五加、蜀五加、糙叶五加、藤五加、吴茱萸五加、长梗刚毛五加、倒卵叶五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3-10-21

  • 短梗五加反季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18103)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Maxim.Seem)为五加五加属小灌木,又名刺柺棒、绿参。短梗五加主要分布于辽宁省东部及南部山区(凤城、岫岩、宽甸、本溪、新宾、清原、西丰等)、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主要在牡丹江地区)等地,是珍贵的药膳两用植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短梗五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开发短梗五加资源,现将短梗五加反季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7期2023-09-03

  • 基于GC-MS分析刺五加和短梗五加不同器官的代谢差异特性
    150040)五加属(Acanthopanax)植物在全球大约有37种,我国拥有26 个种18 个变种。东北地区比较常见的有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短梗五加(A.sessiliflorus)。刺五加作为药用植物,在史料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其根部、茎部及叶均可入药[1],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刺五加列为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无害的上品[2]。短梗五加虽未被列为我国药典中药材,但其在2008 年被原国家卫生部批准为

    植物研究 2023年3期2023-05-21

  • 短梗五加保育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34400)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又名无梗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Miq.)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常生于阴坡的林缘、林下、灌丛间及溪流附近[2]。短梗五加嫩茎叶可作为山野菜食用;成熟果实风味独特,营养物质及活性成分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是长白山地道药材之一[3],为药食两用植物。目前,关于短梗五加

    南方农业 2022年17期2022-12-13

  • 闪式提取法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
    rms]又名亨利五加,为五加五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山西、四川、甘肃、浙江等地,是中国特有的植物[3]。五加皮(Acanthopanacis Cortex)作为传统中药使用历史悠久,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的五加皮为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4],但民间也会以糙叶五加的根皮入药,如收载于湖南省中药材地方标准的糙叶五加根皮,也称“五加皮”[5],其性味温辛,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化淤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2-08

  • 短梗五加保育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摘 要 短梗五加为药食两用珍贵木本经济植物,是新型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优质原料,市场前景广阔。综述短梗五加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压条繁殖)与栽培技术、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苷类、色素类)及药理活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短梗五加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主要有野菜、挥发油、饮品、药品等开发产品。分析研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理分布多局限于大尺度描述,光合生理特性缺少系统研究,繁育技术体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9期2022-05-30

  • 短梗五加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特异性代谢特征
    50040)短梗五加Eleutherococcus sessiliflorus,又称无梗五加,民间俗称“乌鸦子”,是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Eleutherococcus药用植物,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丛生或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中。短梗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地区及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1]。由短梗五加的根、茎、叶、果等部位提取分离出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关功能各不相同。短梗五加的根、茎中富含黄酮类、木脂素类活性成分,

    经济林研究 2022年1期2022-04-12

  • 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初生代谢的发育特异性调控研究
    rms,)、短梗五加((Rupr. et Maxim.)Seem,)均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植物,是东北地区五加科仅有的两种同属药用植物,均属落叶灌木植物,常丛生或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刺五加在中国作为中药材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其根和根茎可入药为五加皮,并被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短梗五加在药理方面也有相似作用。目前,刺五

    植物研究 2022年2期2022-03-02

  • 糙叶五加根皮和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活性
    10208)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为中国特有的五加五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安徽等地[1]。其根皮(也称五加皮)收载于《湖南省中药材地方标准》,具有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理气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筋骨痞软、水肿、跌打损伤、疝气腹痛等[1-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糙叶五加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3-5]、抗神经炎[6]、抗菌[7]、抗脂肪蓄积[8]、抗肿瘤[3,9]、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2022-02-18

  • 墨江县紫五加发展的思考
    654800)紫五加原为墨江县野生蔬菜品种,于2005年开始经人工驯化规模化栽培,2013年墨江紫五加被普洱市定为“高原特色养生蔬菜”。发展至今,推广种植面积仅133.33 hm2。一、存在问题(一)品牌发展滞后,市场知名度低紫五加没有树立品牌,仅是墨江本地叫法。与《中国植物大全》里的五加风植物近似,但它的嫩叶颜色及口感有别于五加风,回味甘甜、无苦味,且为墨江独有,虽销往省内的昆明、玉溪、西双版纳等地,但数量太少,扩大宣传难。(二)资金投入支持不够,发展劲

    云南农业 2021年2期2021-11-30

  • 三加皮及其近缘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30001)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Miq.)约有35 种,分布于亚洲。中国有26 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该属在医药领域应用较少,目前该属三加皮[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 Maxim.)Harms]、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 Maxim.)Seem]、细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9期2021-11-15

  • 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在五加属植物中含量较为丰富。药理学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具有潜在开发应用价值。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从化学结构特征、植物来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对天然来源的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及五加属植物药用资源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生物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五加属;抗炎;抗肿瘤羽扇豆烷型三萜的结构类型可分为

    中草药 2021年6期2021-03-16

  • 以“五加”促进“双减”落地见效
    ”政策,还要从“五加”出发,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融为一体,多听一听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声,才能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因反对教师给孩子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贵州某小学一名家长与教师发生了冲突,并遭到全班39名家长中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该家长为孩子转学。对于此次“双减”政策目标,家长、教师两大群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家长对“双减”特别是对作业的“减少时长”“控制总量”是不是“买账”?是不是会出现新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如有的家

    江西教育A 2021年12期2021-01-10

  • 细柱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述△
    418000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为五加五加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西自四川西部(天全、屏山)、云南的西北部(维西),东至东部沿海,北至山西西南部(永济)、陕西北部(延安),南至云南南部(蒙自)和东南沿海,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有限[1]。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为中国传统中药五加皮,习称“南五加皮”,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除风除湿、补益肝肾、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痹病、筋骨萎软、小儿行迟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4期2020-06-10

  • 7种低毒药剂防治五加异个木虱试验
    阳110122)五加异个木虱Heterotrioza acanthopanaicis属半翅目(Hemiptera)个木虱科(Triozidael)异个木虱属(Heterotrioza)[1-2]。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辽宁省分布于抚顺、本溪、清原、北镇、西丰等地,是危害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的专食性害虫[2]。目前辽宁省短梗五加种植面积已超过1 300 hm2,其中菜用和果用五加约各占50%[3]。五加异个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5-09

  • 庄浪县五加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全国各地。庄浪县五加科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其药用资源并未得到保护和有效的利用,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庄浪县五加科植物数量多,有许多种类在医药上有重要经济意义,如楤木、三七等是著名的药材,红毛五加、刺五加、常春藤等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有些种类如刺揪、刺五加等其种子含油脂可榨油供制肥皂用。有些种类如刺揪、五加、食用土当归等的嫩叶可供蔬用。乔木的种类其木材具有种种用途,刺揪可制家具及铁路枕木,鹅掌柴适宜于制作蒸笼及筛斗。1 种质资源1.1 五加属 Acanthopan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6期2020-02-28

  • 五加参归芪精改善睡眠功能的时效关系研究
    134001)五加参归芪精由刺五加、黄芪、当归3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扶正固本、补气固表、补血养血的功效,用于久病衰弱、失眠自汗、腰膝酸软、气短心悸等。近年来,对五加参归芪精的研究报道仅有质量标准研究,如李春实等[1]建立五加参归芪精质量标准,尚未见有关于五加参归芪精改善睡眠功能时效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催眠模型开展本品在改善睡眠功能方面的药效学研究,依据产品说明书用法与用量要求,选取每日服用10 mL、20 mL的低、高两组剂量,设置3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0期2019-11-11

  • 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
    ●孙宝俊(凤城市五加研究所 辽宁 丹东 118000)●郭 军(丹东市农科院 辽宁 丹东 118000)●田 甜(丹东五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 丹东 118000)短梗五加又称无梗五加[Acan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与刺五加(老虎撩子)、细柱五加五加皮)同为五加属植物。短梗五加嫩茎俗称“刺拐棒”,是辽东山区人民传统食用的野蔬珍品。辽东是短梗五加野生资源的主产区,吉林次之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5期2019-01-08

  • 短梗五加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疲劳作用
    30033)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 l orus (Rupr. et Maxim.)Seem)又名无梗五加,是五加五加属(Acanthopanax Miq.)植物。2008年短梗五加茎、叶、果被国家卫计委公告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短梗五加果中含有多糖、花色苷、金丝桃苷、槲皮素、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等成分[1]。近年来研究表明短梗五加果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肿瘤、保肝等多种生理功能[2-3]。研究发现短梗五加果中提取的黄酮

    食品科学 2018年22期2018-11-28

  • 短梗五加茎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降糖作用初步研究*
    000)主题词 五加 糖尿病,2型/药物疗法 生物黄酮类/药物作用 糖尿病,实验性 模型,动物 小鼠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Seem)又称五加参、无梗五加,系五加五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1-2]。原产地主要是分布于我国的东北黑龙江密山市完达山支脉-青梅山、吉林省安图市和抚松县、辽宁省千山以及俄罗斯和朝鲜[1-2]。短梗五加中的主要活性成由黄酮类、皂苷、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等组成[3]。2008年国家卫生部已经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9期2018-09-15

  • 安徽省五加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41000)五加五加属AcanthopanaxMiq., 《中国植物志》载有27种[1],广泛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多数品种均作为五加皮或者刺五加药用。安徽分布五加属植物10种3变种,除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系引种栽培外,其余均系野生。五加属各种植物形态的特征非常相近,植株大多数是灌木或者是小乔木,而且有刺;掌状复叶;花两性,有的是杂性;伞形花序单生或排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萼5齿裂;花瓣5(4);雄蕊与花瓣同数;子房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年4期2018-03-19

  • 短梗五加复合果糕配方研究
    18003)短梗五加复合果糕配方研究孔硕1,刘芳2,刘娥1(1.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凤城118109;2.丹东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宁丹东118003)以短梗五加果和蓝莓为试材,通过原料质量比、柠檬酸、白砂糖、卡拉胶、海藻酸钠5个因素的L16(45)正交试验,确定短梗五加复合果糕的最佳工艺配方:原料质量比为1∶2,柠檬酸为0.2%,白砂糖为60%,卡拉胶为1%,海藻酸钠为5%,制作的果糕产品酸甜适宜,口感细腻,组织柔软,富有弹性,具有短梗五加果和蓝莓特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年3期2017-03-03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无梗五加果中3种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化合物的含量
    D法同时测定无梗五加果中3种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化合物的含量吴高松,王知斌,杨春娟,刘华,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无梗五加果中22-α-hydroxychiisanogenin(1)、chiisanogenin(2)和(1R, 11α)1, 4-epoxy-11-hydroxy-3,

    中医药信息 2017年1期2017-01-13

  • 短梗刺五加食药用现状分析
    十分广阔。短梗刺五加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极具药用功能,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功效较为突出。因此,加强短梗刺五加食药用试验,提取有效部分,发挥出其药用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研究短梗刺五加食药用的现状,深刻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促进短梗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为保健食品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关键词:短梗刺;五加;食药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为食药用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食药用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梗刺五加作为新型的药食同源食品,含有丰富的活性成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5-14

  • 短梗五加各部位活性成分及其食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16600)短梗五加各部位活性成分及其食药用价值研究进展李 鹤,胡文忠*,姜爱丽,刘程惠,白 雪,李晓博,于 雪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Seem)属于五加五加属头序五加组植物,各部位因其活性成分的差异而均具有不同的食药用价值。本文分别对短梗五加的根、茎、叶、果中的黄酮类、苷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等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04-04

  • 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的化学组成及药用价值研究
    )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的化学组成及药用价值研究李健,谢晶,刘宁,黎晨晨(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短梗五加是药食两用的新资源食品,具有镇静安神、降压、降糖等多种功效。研究表明,其根茎部分能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并且有抗肿瘤作用等,药理活性极其显著。通过综述短梗五加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及其研究进展,以促进短梗五加在食品、医学等领域更深入的开发利用。短梗五加;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梗五加

    农产品加工 2016年18期2016-03-28

  • 响应面法优化短梗五加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短梗五加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李 健1,谢 晶1,刘 宁1,李廷利2(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以短梗五加茎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短梗五加中总皂苷。研究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四个因素对短梗五加中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以总皂苷得率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并由此得出四个因素最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24期2016-02-17

  • 五加芪粉对鸡免疫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471003)五加芪粉对鸡免疫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潘贵珍,周德刚,高艳艳,李召斌(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洛阳 471003)研究了五加芪粉对鸡免疫新流二联灭活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180只20日龄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分别为五加芪粉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免疫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0、17、24、31和38天检测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水平、禽流感抗体水平、IL-2含量,并于免疫后第38天检测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16年3期2016-02-07

  • 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效果评价
    34000)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效果评价邵信儒1,2,孙海涛1,2,姜瑞平1,徐 晶1,于 淼1,朱俊义3,*(1.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长白山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工程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0;2.通化师范学院 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0;3.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为探索短梗五加果花色苷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其稳定性,以短梗五加果花色苷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

    食品科学 2015年22期2015-12-20

  • 倒卵叶五加多糖的羧甲基化工艺及抗氧化性
    2046)倒卵叶五加(Acanthopanax obouatus Hoo)属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植物,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调节机体免疫、抗氧化性等生物活 性[1-3]。目前对于倒卵叶五加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纯化、药理活性等方面,而对其进行衍生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对于多糖进行衍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利用化学的方法对多糖的分子结构进行修饰,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甚至赋予其

    化工进展 2015年1期2015-07-25

  • 无梗五加果实抗疲劳活性研究
    6600)无梗五加果实抗疲劳活性研究管美玉,刘玉强,才 谦*,刘禹彤,曾申磊(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目的:研究无梗五加果实各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为无梗五加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力竭游泳实验,考察连续灌胃无梗五加果实提取物2周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并对给药后小鼠体内血乳酸、血尿素氮、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无梗五加果实提取物能够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运动后的乳酸堆积和血尿氮的生成,增加肝糖原、肌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9期2015-04-26

  • 短柄五加果实多糖对果蝇非特异性刺激下生存函数的影响
    45000)短柄五加果实多糖对果蝇非特异性刺激下生存函数的影响李东波,周天林,肖朝霞,张博(陇东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庆阳745000)目的研究短柄五加果实多糖对果蝇非特异性刺激(冷、热和重金属)下生存函数的影响。方法用短柄五加果实多糖(0.00%、0.01%、0.05%、0.20%、1.00%)饲喂果蝇,然后分别置于冷(3℃)、热(35℃)和重金属(Cd、Cu、Pb)胁迫下,统计其不同时段死亡数。用Kaplan-meie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5期2015-01-02

  • 细柱五加叶中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实验研究
    8-10]。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是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安徽、湖北等地,以根皮入药,历次《中国药典》均以“五加皮”收载,具有祛风除湿,强壮筋骨,活血去瘀,利水消肿的功效[11]。近年来国内外正全方位开发该属植物,包括根、茎、叶和果实等,研究发现该属植物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12-18],被广泛的作为香料和医药品开发。然而在提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4-01

  • 五加参冲剂(浸膏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研究Ⅱ*
    阳712000)五加参冲剂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选用陕西地产五加—倒卵叶五加茎为主要原料,配以麦冬、五味子研制而成的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保健功能食品。该产品可明显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乳酸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消除疲劳状态,具有明显地抗疲劳作用。本研究是在五加参冲剂的经口急性毒性、30d喂养试验毒性、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五加参冲剂的毒理

    陕西中医 2013年5期2013-12-23

  • 五加参冲剂抗疲劳作用研究*
    阳712000)五加参冲剂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选用陕西地产五加—倒卵叶五加茎为主要原料,配以麦冬、五味子,研制而成的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保健功能食品。该产品主要原料倒卵叶五加[Acanthopanax obovatus hoo]为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等地区,具有扶正固本、补肾健脾、益智安神功能[1][2],近年药理研究表明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的作用[3]。本实验旨在研究倒卵叶

    陕西中医 2013年8期2013-07-20

  • 倒卵叶五加对胃肠功能的实验研究*
    2000)倒卵叶五加具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补肾健脾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及神经衰弱患者。近几年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该药对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阐明临床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1 实验材料1.1 实验药物 倒卵叶五加粉(暗褐红色粉末)由陕西利威尔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三九胃泰,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44020705。1.2 实验动物 动物:KM 小鼠体重18~22g,雌雄兼

    陕西中医 2013年9期2013-07-20

  • 五加参冲剂抗缺氧作用研究*
    的保健食品较少。五加参冲剂是选用陕西地产五加—倒卵叶五加茎为主要原料,配以麦冬、五味子研制而成的具有多种调节作用的保健功能食品,具有扶正固本、抗疲劳的作用[2]。本实验旨在研究五加参冲剂的抗缺氧作用,为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1 材 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陕)2007-001。1.2 样品与试剂 五加参冲剂呈棕色颗粒状,由陕西利威尔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以蒸馏水

    陕西中医 2013年5期2013-04-25

  • 糙叶五加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0-701)糙叶五加根皮化学成分研究刘恒言1,金钟焕2,刘向前1*,陆昌洙3(1.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生药研究部,韩国 忠清北道 363-700;3.韩国庆熙大学药学院,韩国 首尔 130-701)目的 基于抗炎活性研究糙叶五加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XAD-4、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常规柱色谱技术结合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DART-MS)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2012-12-26

  • 基于ITS2条形码的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的鉴定△
    ITS2条形码的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的鉴定△曾旭1,2,李秋实1,王钤1,谢丽芳4,张亚兰5,罗焜1,刘志华1,3*(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89;3.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4.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730;5.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北京 100083)目的:对五加皮基原植物及其易混品进行分子鉴别,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en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2期2012-11-07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谱法测定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李艳丹,黄艳菲,丁 玲,左 旭,刘 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目的:建立5种藏羌五加菜中金丝桃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金丝桃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定性鉴别红毛五加、糙叶藤五加和蜀五加中金丝桃苷。金丝桃苷提取物通过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05min制得;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A)-0.5%

    食品科学 2012年16期2012-10-28

  • 冬季蜜源植物——八叶五加
    速的常绿乔木八叶五加,它是冬季难得的一种蜜粉俱佳的蜜粉源植物。八叶五加大约在入冬后的“小雪”节前后开花,1周后即近盛花期,花期前后交错,近1个月时间,大致在“小寒”节后结束。向阳山坡日照充足的植株中上部首先开花,花呈总状花序,花细小,呈浅黄白色,灿烂地簇拥在高高低低的树冠上,随着山区地形的高低错落,上上下下一片花的天地。八叶五加蜜腺显露,蜂容易采;粉润滑细腻,营养充足,蜂消化利用好;蜂儿生长发育好,巢内常见脾周封盖蜜压着子脾。八叶五加蜜足粉丰,开花时节,林

    中国蜂业 2012年5期2012-01-25

  • 四种五加果实的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比较分析
    410208四种五加果实的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比较分析冯 胜1,刘向前1,2*,朱晓东1,郑礼胜11中南大学制药工程系,长沙410083;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沙410208首次系统地对短梗五加、糙叶五加、藤五加、窄叶藤五加四种五加属植物果实中的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山奈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紫丁香苷等6种活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比较。采用RP-HPLC测定各个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ODS C18柱,各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均选择最优的色谱条件和供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年3期2011-11-23

  • 短梗五加叶形态结构
    34002)短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rusSeem)为五加科落叶灌木[1],其嫩茎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东北山区被人食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人们多采用反季栽培,具体过程是将短梗五加植株体移栽于温棚内,夏季让其充分营养生长,秋季进入休眠,冬季平茬,扣棚升温,从茎基部萌发大量不定芽,形成嫩茎,收获上市.在北方冬季2月份开始收割,可连续收割3~4茬,效益非常可观[2-5].本文研究其叶片结构,对指导其反季栽培管理有重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2011-06-07

  • 细柱五加叶中抗HMGB1总三萜活性物质的闪式提取工艺
    ,410208)五加五加属植物大都具有很强和广泛的药食用价值,如滋补、抗风湿、抗应激、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中、日、韩三国都已把它列入各自国家的药典中,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软弱等病症[1-6]。倪娜等[6-7]对细柱五加叶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出了多个lupane型三萜成分,并对它们进行了抗 HMGB1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五加苷元acankoreanogenin A和五加皂苷acankoreoside A均有较强的抗HMGB1活性,有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7期2011-05-29

  • 龙牙楤木、短梗五加、大叶芹混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Seem.,五加科楤木属落叶小乔木;短梗五加(刺拐棒)拉丁学名Acanthopanax sessiliforus Seem.,五加五加属落叶灌木;大叶芹(短果茴芹)拉丁学名 Spuriopiminella brachycarpa(Kom.)kitag.,伞形科假茴芹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随着人们副食品消费习惯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质量、无污染、新口味的新特蔬菜已成为一种时尚。近年,龙牙楤木、短梗五加、大叶芹的需求量剧增,再加上产区

    中国蔬菜 2011年9期2011-02-17

  • 短梗五加内果皮结构研究
    34002)短梗五加[Acanthopanaxsessiliflorus(Rupr.etMaxim.)seem]属五加五加属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本属药用和食用价值较高,由于野生资源被过度采收,自然分布区正日益缩小,个体数量在不断减少,目前短梗五加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3].主要依靠种子繁殖,但自然状态下种子后熟时间长、出苗率低[4-5].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其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为种子鉴定、提高种子萌发率、微观分类提供依据.1 材料和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1-23

  • 倒卵叶五加的药理作用研究初探
    较广,资源丰富的五加五加属刺五加组植物倒卵叶五加做较系统的药理研究,以确定其药用价值;同时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对其几个项目进行了药理研究)。1 材 料 1.1 来源 本品采自陕西黄龙,经厦门大学曾论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朱兆仪副研究员共同鉴定为五加五加属刺五加组植物倒卵叶五加 Acanthopanax obovatus Hoo植物分类学报增刊1 162 1965-AcanthoPanax Lencorrhizus au

    陕西中医 2010年10期2010-04-25

  • 响应面法优化无梗五加果多糖超声波、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无梗五加果多糖超声波、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冯 颖1,陈巧红1,孟宪军1,王建国2(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2.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辽宁 沈阳 110003)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对无梗五加果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功率175W、提取温度为60℃,实际测得

    食品科学 2010年22期2010-03-23

  • 广西蒙山县冬蜜减产
    部的山区县,八叶五加(又称鸭脚木)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从立冬到冬至是八叶五加开花泌蜜期,这段时间生产的蜂蜜当地人称之为冬蜜。蒙山人饲养中蜂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活框饲养中蜂,是广西最早推广活框饲养中蜂的县。2000年以来,我县中蜂饲养发展很快,每年蜂群数量均在万群以上,定地饲养为主。正常年份冬蜜生产期,每群蜂可取蜜4~5次,平均每群产蜜12~15千克。2009年立冬以来,北方强冷空气频繁南下,阴冷天持续时间长,高于20℃的天气连续多日没有出现,而八

    中国蜂业 2010年3期2010-02-11

  • 短梗五加花器官发育过程探研
    34002)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为五加五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2~5米.顶生圆锥花序为数个球形头状花序组成,花多数,浓紫色.果倒卵球形,长1~1.5厘米,黑色,花期7月,果期9~10月[1].短梗五加2009年已由辽宁省向国家申请为药食同用植物,目前主要进行冬季人工栽培山野菜开发和以果实为主的果酒、果饮料开发[2-4].短梗五加的研究主要侧重有性繁殖技术研究[5-6],开花规律,花粉形态等方面研究[7-9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2010-01-25

  • 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良80例临床分析
    棋摘要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4月人工流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五加生化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再次清官术的发生率。结论: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五加生化胶囊人流术子宫复旧不良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良表现为宫腔残留胚胎组织,阴道流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18期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