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

  • 構築學術交流平台彈指之間閱讀澳門探索新版“澳門虛擬圖書館”
    展、系統呈現澳門學術發展動態、促進城市閱讀氛圍,澳門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澳門虛擬圖書館”,成為本澳首個網上閱讀平台,為各地讀者提供免費、便捷的澳門圖書網上閱覽服務。澳基會善用網絡時代的傳播契機,一方面持續優化“澳門虛擬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另一方面推出“澳門記憶”文史網,分別在學術研究與人文普及兩方面,共同助力“澳門學”發展。筆者試從本地閱讀風氣及文獻電子化兩方面(分上下篇,本文為上篇),探討澳基會如何透過電子資源平台推動和強化澳門的學術根基。疫後電子閱

    澳门月刊 2023年7期2023-07-17

  • 文人史觀(下):中國文人創造中國近代史
    個“坐井觀天”的學術視界,以及與此視界密切相關的天然的民族關懷(而不是普世關懷),同時,也賦予了它在文化上“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卻能不忘“自家父母”的天然的感情免疫力和親疏免疫力,從而使它在文化建設上能做到拜神與學習井水不犯河水,能做到開放性與保守性的圓滿統一。而這,在十七世紀以後“世界的戰國時代”裡,是民族立世所需要的最佳的文化構造。另外,長期的武士亂鬥,為日本釀造出了一種尚武文化,而尚武文化的重要精神特徵是敵人意識、戰鬥意識、勝負意識——一個社會集團的

    澳门月刊 2022年10期2022-05-30

  • 文人史觀(上):辨理與煽情
    義上說,把文人、學術、思想等軟性因素在近代歷史上的特殊作用,單立一個歷史哲學話題加以專門的討論,管它算不算是“創造歷史”,都應當是有學術價值的一件事。反過來說,假如有這樣一個民族,這樣一個大民族,這樣一個世上最大的民族,它的知識階級,不但不去履行上述第一使命,反而打著普世價值的招牌,以批判狹隘民族主義為使命,把本國人民的民族親疏意識、民族自豪意識、人民團結力、國家戰鬥力,一一瓦解掉,從而把自己祖國的生機一一堵死,這,對歷史的“創造性”,那就更大了。文人史觀

    澳门月刊 2022年8期2022-05-30

  • 文人史觀(中):日本文人為日本創造歷史
    史的影響。從思想學術對國家命運產生影響的角度,可以說日本也有過“新文化運動”,而且,較之中國的新文化運動,起步早得多,歷時久得多——江戶-維新三百年。但它那“新文化運動”的用力,與中國正相反。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是以“德”“賽”兩位洋先生為偶像的文化自戕運動,文化投降運動,文化洩氣運動,文化自卑運動。而日本的“新文化運動”,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運動,是一場民族學術整合運動,民族精神激發運動,民族意識覺醒運動,民族文化自強運動,一場純日本的運動,一場以日

    澳门月刊 2022年9期2022-05-30

  • 《南國學術》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
    訊]近日,《南國學術》編輯部收到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寄來的證書,自2022年始,《南國學術》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參見封底)。據悉,此次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的澳門特區出版的期刊有四種,分別是:《南國學術》《經濟管理學刊》《教育發展學刊》《數學建模研究與應用》(Mathematical Model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國家哲學社

    南国学术 2022年4期2022-03-23

  • 《南國學術》二〇二一年分欄總目錄
    0-549)中西學術書寫倫理中“抄襲”的演化 江寶釵(4·550-558)Frontier Focus前沿聚焦移民時代的中國城市治理轉型 周大鳴(1·61-68)“網絡生命體”視域下的網絡治理術 闕天舒(1·69-77)重構社會共同體:理想類型與歷史邏輯 袁年興(1·78-87)新媒介技術對審美體驗的重構 周麗昀(2·177-186)授權式治理:中國鄉村治理的基本模式 劉金海(2·187-195)跨文化學視閾下的文化同尚 王一川(3·308-317)哲學的

    南国学术 2021年4期2021-12-29

  • 《南國學術》再度入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依據2017—2019年度複印報刊資料學術刊的全文轉載和評價資料,對外發佈了“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20版)”即第三版名單。這是《南國學術》繼入選第二版(2017年版,依據2014—2016年度資料)之後,再度入選,並收到了頒發的榮譽證書(參見封底)。《南國學術》是澳門大學於2014年創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季刊,始終以“大人文、跨學科、超界域”爲發稿理念,以標杆性、旗幟性、

    南国学术 2021年2期2021-12-28

  • “複印報刊資料轉載率(2020)”《南國學術》排名第三
    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共同研製的“2020年度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正式發佈,並且向各被轉載期刊發來賀信(見封三)。由於澳門大學主辦的人文社科期刊《南國學術》屬於“高等院校主辦的學報”類別,該類別在2020年度涉及的學報有1150種。從該類別被全文轉載的348種學報排名次序看,《南國學術》以發文量59篇、被全文轉載21篇、轉載率35.59%,由去年的第四位升至第三位(參見下圖前六位排名)。期刊名稱轉載量發文數轉載

    南国学术 2021年2期2021-09-29

  • 《中華文史論叢》約稿啓事
    社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刊物,自1962年出版第一輯至今,已有五十餘年歷史。辦刊的宗旨是: 遵循國家文化大政,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爲海内外高質量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含中西文化比較研究)成果提供發表與交流的平臺,促進學術繁榮。《中華文史論叢》從2006年第一輯(總第八十一輯)起已恢復刊號出版,國内統一刊號: CN31-1984/K。恢復刊號出版的十餘年來,得到了學界同仁與讀者的多方關心、支持,本刊編委會與編輯部謹表示深切的謝意。自2009年第一輯始,本刊

    中华文史论丛 2020年3期2020-12-01

  • 編 後 語
    學”爲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已達七次之多,由大陸而至港臺,由國内而至海外,“新子學”的影響力不斷得到提升。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則以《諸子學刊》爲依託,陸續於歷次會議成果中擇其要者進行刊發,以呈學界同好。2018年10月24日至26日,由華東師範大學、浙江省浦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浦江縣社科聯、浦江縣文聯共同承辦的“首届諸子學博士論壇——‘新子學’專題”在浦江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

    诸子学刊 2020年1期2020-11-30

  • 《敦煌吐魯番研究》稿約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合辦。每年出版一卷,編輯部設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本刊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魯番及相關地區出土文獻的中文論文爲主,也發表英文論文和書評。内容包括歷史、地理、藝術、考古、語言、文學、哲學、宗教、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傳統學術問題。本刊的特色是追求學風嚴謹、創新有據,倡導發表新史料、新書評和相關學術信息。本刊爲國際性學術輯刊,園地公開,歡迎海内外學者賜稿。但書評采用編委會約稿形式,一般不接受投稿。本刊只登載未曾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20年0期2020-11-30

  • 儒學之生機
    學與儒學選邊站的學術市場格局,更有了“砸爛孔家店”的極端負面態度。所欲砸爛者,實則非僅孔家一店,也非僅儒家一學,而是整個中國文化,胡適魯迅傅斯年等相當一批學術頭面人物,主張廢除漢字,就是證明。這些本來對科學一竅不通的人,頭一次見到那一堆堆的科學公式,晃花了眼,這玩藝兒用中文怎麼寫,於是就主張廢掉中文。就這麼簡單。這就是百年前大師們的思維方式。漢字若廢,中國三千年典籍作廢,五千年文明也就難尋蹤跡了,如此毀滅性的文化自殺戰略竟有這麼多大人物去具體設想和公然鼓吹

    澳门月刊 2020年9期2020-09-15

  • 告別博士“通脹”
    中旬,一位演員的學術造假問題引起社會關注。起因是這位演員在網絡社交媒體曬出自己的北京大學博士後錄取通知書。然而,在網絡直播回答粉絲提問的時候,他卻脫口而出“知網是什麼東西”?不知“知網”為何物的博士後,果然有問題!有關部門調查一周後,不僅北京大學對他做出退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處理,就連他的博士學位也被授予方北京電影學院取消了。事情發展到這裡,圍觀群眾紛紛拍手叫好。如同許多人調侃那般,“自己人生的知識巔峰就在高考前夕”。對許多博士來說,學術研究熱情的巔峰,也

    澳门月刊 2020年1期2020-02-07

  • 2014—2018年臺灣地區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録
    敦煌、吐魯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12,1—22頁。王三慶《敦煌文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佚名注本再探——以天理大學圖書館イ183—293爲中心》,《成大中文學報》47,2014.12,135—180頁。王三慶《釋應之〈五杉練若新學備用〉上卷與敦煌文獻等“法數”編輯之比較研究》,《敦煌學》33,2017.8,17—32頁。玄幸子《關於P.2668裏面的數種雜寫》,《2013敦煌、吐魯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國文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2019-12-15

  • 《子藏》編纂與諸子學的當代發展 ——2017年5月19日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講演
    構建出了我現在的學術格局。所以這裏很像一個起點,現在回到這裏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的研究狀況,頗有做“述職報告”的意思,也算是紀念那兩年的美好時光,來感謝褚先生的栽培之恩和諸位中文系前輩、同事的支持、幫助。我們現在要説的諸子學,它是一個既傳統又新興的學科。説它傳統是因爲它的源頭可上溯至先秦諸子的時代,是我國傳統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説它新興,則是因爲它在近現代中國學術、文化轉型的過程中得到了全新的發展,被賦予了不同於古代的理論價值和研究範式。這種狀態下的諸子學有

    诸子学刊 2019年2期2019-12-14

  • 東西文化視野中的“新子學” ——韓國“第六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届‘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以及韓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100餘位學者,針對“新子學”的發展以及中國學研究諸問題,進行了討論。東亞語境與“新子學”的國際意義成爲本次會議的一個亮點。韓國中國學研究會顧問池在運教授指出,韓國文化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特别是朱子學的影響。朱子學對於古代朝鮮具有深刻促進作用,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新子學”作爲一種新的學術思潮,對韓國學術界的中國學發展有重要意義。江陵原州大

    诸子学刊 2019年2期2019-12-14

  • 國學“運動”主流意義的闡釋 ——謝桃坊國學史研究述評
    或將它等同於中國學術,或認為它以研究儒學為主,將琴棋書畫等技藝也作為國學研究的内容,等等。面臨此種紛繁複雜,實有必要認真考察國學運動的歷史經驗,進行正本清源的工作,回歸一份純粹與精深。謝桃坊先生少年時代曾從劉杲新先生學習傳統文化,20世紀50年代在西南師範學院中國語文系學習時,自學中國思想史,泛觀博覽中國古代典籍,廣泛涉略,從《周易》到《宋元學案》、從《四書》到《諸子集成》、從《廣韻》到《新訂六驛館叢書》,以及地方志與筆記雜書等國學基本典籍。他在多年從事古

    国学 2019年1期2019-12-13

  • 稿約
    為國學研究之大型學術集刊,刊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學術問題考證、文史公案評議、歷史文獻研究、國學運動史及國學家研究等研究論文,亦刊載國學運動重要史料及國學新著評論,由巴蜀書社出版。三、本刊倡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探求真知的學術態度、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遠大廣博的學術視野。鼓勵學術創新,要求來稿務必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持論及觀點,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據。四、來稿請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杜絶抄襲與敷衍。文章篇幅長短不限,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宜;行文風格亦不拘泥,文言與白話均

    国学 2019年1期2019-12-13

  • 清代考據學的理論與方法檢討
    法整理國故,得到學術界的響應,使國學運動出現新的傾嚮。此年傅斯年也認為“研究國故必須用科學的主義和方法”。1926年顧頡剛在回答某些學者對用科學方法整理國故的質疑時説:“國學是科學中的一部分(如其是用了科學的方法而做研究),而不是與科學對立的東西。”①胡適:《新思潮的意義》,《胡適文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7—81 頁;傅斯年:《毛子水〈國故和科學的精神〉 識語》,《傅斯年全集》(1),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2

    国学 2019年1期2019-12-13

  • 總結澳門研究成果 開闢學術自主道路 社科評獎推動澳門學學科建設
    的發展藍圖,需要學術界總結歷史發展規律,探索未來發展路徑。由澳門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於9月圓滿舉行,主辦機構希望透過評獎鼓勵學術界對社會發展現象作更深入的研究,為特區的現代化進程出謀劃策,並推動澳門學的學科建設,彰顯澳門獨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影響力。澳門研究碩果漸豐澳門基金會與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於2004年首次合辦“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作為澳門基金會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周年特別計劃

    澳门月刊 2019年11期2019-12-04

  • 金維諾先生學術思想及學術研究的影響
    典大會、“金維諾學術思想研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美術史論文集》首發式兩個大會。八十歲是耄耋之年,對很多普通人來説已到頤養天年之時,但對先生來説,却是新的學術生涯的開始。在這兩次學術會上,金先生的學術歷程、治學特點、學術貢獻、學術方法、著述目録等得到闡釋和編撰成文,學術論文集《中國美術史論集》三卷本出版。三卷本的學術論文集上卷爲綜論、中卷爲佛教美術,下卷爲史籍與鑒評。佛教美術佔了整整一卷,上卷和下卷中有不少道教美術和民間宗教美術等宗教美術的論述,因此李松濤先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2019-11-25

  • 方法與實踐: 域外漢籍研究的新天地* ——評張伯偉教授《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
    理論主張,在東亞學術圈中已引起較爲熱烈的反響。*參見日本九州大學靜永健《中國學研究之新方法》,載日本《東方》第348號,2010年;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堀川貴司教授《作爲方法的漢文化圈》書評,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文學報》第八十二册,2012年;韓國延世大學國文學系許敬震教授《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全編》書評,載韓國延世大學《冽上古典研究》第三十五輯,2012年等。令人振奮的是,日前張伯偉教授出版的新著《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華書局,2017年。以下簡稱“新

    中华文史论丛 2018年2期2018-09-06

  • 藥企IPO 學術推廣OR商業賄賂,如何界定?
    ,其中,「發行人學術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等行為」曾多次出現在發審委的回饋意見中。在被詢問上述問題的企業中,聖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華曦藥業」)、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弘製藥」)等藥企未通過IPO審核,而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聯藥業」)等藥企最終獲得通過。為何「學術推廣活動」屢被監管部門質疑存在商業賄賂行為?下文,將從部分藥企已披露的IPO招股說明書等相關公開信息中,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並針對如何依法合規開

    台商 2018年4期2018-07-06

  • 編 後 語
    “第二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滬隆重召開,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及新加坡、韓國等海内外專家學者共12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就莊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前沿問題和最新發展等進行熱烈討論。本次會議是繼2008年“第一届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後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的又一次盛會,會議繼承了首届莊子學术研討會的豐碩成果,並進一步凝聚力量,搭設平臺,把莊學研究推進到了新階段、新水平,在莊學研究史上必將産生深遠影響。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60餘篇,内容豐富,論題涉

    诸子学刊 2018年2期2018-01-23

  • 稿 約
    為國學研究之大型學術集刊,刊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學術問題考證、文史公案評議、歷史文獻研究、國學運動史及國學家研究等研究論文,亦刊載國學運動重要史料及國學新著評論,由巴蜀書社出版。三、本刊倡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探求真知的學術態度、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遠大廣博的學術視野。鼓勵學術創新,要求來稿務必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持論及觀點,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據。四、來稿請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杜絶抄襲與敷衍。文章篇幅長短不限,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宜;行文風格亦不拘泥,文言與白話均

    国学 2018年1期2018-01-22

  • 從晚清國粹派看中國知識人建構國族認同的早期努力*
    晚清知識界對傳統學術衰亡的普遍憂慮。“舊學”“中學”“國學”,其實研究、關注的對象是一致的,均指嚮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學術。但“舊學”是相對於“新學”而言的,“中學”是相對“西學”而言的,而“國學”則强調本土學問的民族國家屬性,與傳統意義上特指“國子監”的“國學”已無甚干係,是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影響下的産物。從“舊學”到“中學”再到“國學”,對本土文化傳統的價值判斷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遷起伏,但這三種説法均為中國知識人打破天朝上國迷夢、面嚮西方世界之後回觀傳統的新判

    国学 2018年1期2018-01-22

  • 學術、政治與元明理學史的重建 ——朱鴻林教授“孔廟從祀”系列研究讀後
    政治史、文化史、學術史和思想史上重要問題的探討卻長期處於缺席狀態。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朱鴻林、黃進興等先生在此領域不斷推出相關論著,這一狀況纔大有改觀。作爲孔廟從祀研究的兩位現代學術開創者,黃進興先生研究孔廟和孔廟從祀的著作——《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和《聖賢與聖徒》,已有繁體和簡體字等多個版本在中國臺灣和大陸問世。①如前者的繁體字本有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994年),簡體字本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西安,1998年)和中華書局(北

    中华文史论丛 2017年4期2017-01-30

  • 《敦煌文書與中古社會經濟》出版
    浙江學者絲路敦煌學術書系》。全書分爲四章,從敦煌文書著手,論述了隋唐之際的社會變化、敦煌寺院與社會生活、階層與階級、經濟與社會四個專題。書中對敦煌“唱衣”、唐五代音聲人、“隨身”、“單身”、晚唐五代的“地子”、歸義軍土地問題、唐五代“税草”、敦煌棉花種植等問題的研究,均圍繞著敦煌文書與中古經濟社會這一主題,全面展示了作者在這一領域中的學術成就。本書還收録了《我與敦煌學》和《我所瞭解的朱雷先生點滴》兩篇介紹作者自身的敦煌學研究之路以及導師朱雷先生學術貢獻的文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7年0期2017-01-27

  • 稿 約
    研究諸子學的大型學術專刊,目前已進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録集刊。本刊每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二輯,16開本繁體横排,每輯50—60萬字。二、 本刊以追求學術品位自期,文必原創,務去陳言;言必有據,不尚空談。同時積極倡導争鳴之風,希望藉此發展學術。三、 本刊歡迎一切關於諸子學研究的學術文章,無論研究子學之思想、文學、歷史、版本、校勘、訓詁、音韻者,宏通高論或精微研究,皆可投稿。也擬適量刊發有關諸子的書評,但不刊發只是一味美言而不肯指陳缺點的書

    诸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01-27

  • 回憶沙知先生
    雅。沙先生在各種學術活動中的表現是不顯山不露水。遇到不同學術看法的爭論,沙先生多數情況下是靜聽别人討論,不發表意見。當然,如果對討論的問題有看法,他也會細聲慢氣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無論他的意見被接受還是被否決,他一般不會再提出反對意見。他不會爲堅持自己的意見與别人進行激烈的爭論。我那麽多次、那麽長時間和沙先生交往,包括觀察他和别人交往,從未見過他大聲説話,更未見過他發火。他永遠是彬彬有禮,説話細聲慢氣,即使是發表不同看法或是批評他人,也是輕聲慢語,充分展现了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0期2017-01-27

  • 《敦煌吐魯番研究》稿約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合辦。每年出版一卷,編輯部設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本刊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魯番及相關地區出土文獻的中文論文爲主,也發表英文論文和書評。内容包括歷史、地理、藝術、考古、語言、文學、哲學、宗教、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傳統學術問題。本刊的特色是追求學風嚴謹、創新有據,倡導發表新史料、新書評和相關學術信息。本刊爲國際性學術輯刊,園地公開,歡迎海内外學者賜稿。但書評采用編委會約稿形式,一般不接受投稿。本刊只登載未曾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0期2017-01-27

  • 深切懷念馮其庸先生
    。馮老對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傳承的巨大貢獻,舉世公認。本文僅簡述他在敦煌吐魯番學研究上的獨特貢獻以寄托深切的懷念之情。馮其庸先生曾自道他對於敦煌、吐魯番乃至整個大西北可謂“情有獨鍾”,且緣於自青年時期起就對祖國奇異山川和文化寶藏的熱愛。他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爲自己治學的一個目標,喜做田野調查、古跡考察,這絶非常人所道之“遊山玩水”,而是細心研讀山川,力求融匯古今、貫通人與自然。一九八六年九月,他應邀赴新疆大學講學,首次接觸西域風物,三周多時間,除在四所高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7年0期2017-01-27

  • 稿 約
    為國學研究之大型學術集刊,刊載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學術問題考證、文史公案評議、歷史文獻研究、國學運動史及國學家研究等研究論文,亦刊載國學運動重要史料及國學新著評論,由巴蜀書社出版。三、本刊倡導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探求真知的學術態度、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遠大廣博的學術視野。鼓勵學術創新,要求來稿務必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持論及觀點,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有據。四、來稿請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杜絶抄襲與敷衍。文章篇幅長短不限,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宜;行文風格亦不拘泥,文言與白話均

    国学 2017年2期2017-01-25

  • 優秀學術領導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2015年8月15日在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節選)
    都師範大學)優秀學術領導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2015年8月15日在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節選)郝春文(首都師範大學)做好學術領導人的基本素質和品質學會的主要任務是做好與國内外敦煌學學者和愛好者的聯絡與協調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除了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一批優秀的學術領導人負責組織和協調。考慮到未來70後、80後的敦煌學者終將擔負起領導學會的責任,我想和在座的70後朋友們談談做一個學術領導人應該具有的素質和品質。要做好一個學術領導人,要求可以有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6年0期2016-02-03

  • 霞浦摩尼教學術研討會綜述
    學院)霞浦摩尼教學術研討會綜述李曉燕(蘭州大學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由敦煌研究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館聯袂主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福建絲綢之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福建福壽宫管委會共同承辦的“霞浦摩尼教學術研討會”於2016年3月16日至2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霞浦縣和屏南縣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敦煌研究院、新疆大學、塔里木大學、華僑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西北民族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6年0期2016-02-03

  • “嘉道的主體性”與“在清朝發現歷史” ——評張瑞龍《天理教事件與清中葉的政治、學術與社會》*
    與清中葉的政治、學術與社會》*高 波一 “嘉道的主體性”對二十多年來的清中葉及以後時段的歷史研究,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一語,恐怕是引用頻率最高的幾句話之一。①具體見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柯文原作出版於1984年,中譯本出版於1989年。這句看似明確但其實含義頗不清楚的話,與該領域的元問題之一“現代中國從何時開始”緊緊纏繞在一起,刺激着每一位在這一領域內探索的學人的思考。張瑞龍的新著《天

    中华文史论丛 2016年2期2016-02-02

  • 《敦煌吐魯番研究》稿約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合辦。每年出版一卷,編輯部設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本刊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魯番及相關地區出土文獻的中文論文爲主,也發表英文論文和書評。内容包括歷史、地理、藝術、考古、語言、文學、哲學、宗教、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傳統學術問題。本刊的特色是追求學風嚴謹、創新有據,倡導發表新史料、新書評和相關學術信息。本刊爲國際性學術輯刊,園地公開,歡迎海内外學者賜稿。但書評采用編委會約稿形式,一般不接受投稿。本刊只登載未曾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6年0期2016-02-02

  • 編 後 語
    波及了大陸以外的學術界。2012年10月27日華東師範大學召開“‘新子學’學術研討會”,12月1日上海大學、寧夏銀川市文聯《黄河文學》雜誌社聯合主辦“新媒體時代民族文化傳承——現代文化學者視野中的‘新子學’”研討會,2013年4月12日—14日華東師範大學主辦“‘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三次學術會議所收論文(部分發言經整理後成為文字),連同此間發表的其他討論“新子學”的文章,分别被編入《諸子學刊》第八輯“‘新子學’論壇”欄目和《諸子學刊》第九輯(“‘新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新子學:幾種可能的路向 ——國内外學者暢談“新子學”發展
    在實質上就反映了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的實質。我認為,當代中國哲學研究與諸子學研究,可以從蕭萐父先生的子學思想中吸取思想的啓示,活化熊十力先生“以平等心究觀百家”學術平等精神,平視西方哲學各流派的思想,並要有批判的眼光對待西方哲學中的諸觀點與方法,做到為我所用,而不是亦步亦趨。晚年的蕭先生,在發表的文章與私下的談話中,多次提到要敢於參與世界範圍内的“百家争鳴”,將中國傳統的“子學”概念加以泛化,用以描述當今世界範圍的諸子百家争鳴的現象。在《世紀橋頭的一些浮想》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三論“新子學”
    “新子學”方 勇學術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課題,積極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元典精神,解決當代文化發展中的矛盾衝突,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根本上講,“新子學”所關心的正是傳統文化研究如何創新的問題。2012年10月,我們在《“新子學”構想》中全面論述了對當代諸子學發展的看法。2013年9月,又通過《再論“新子學”》集中探討了“子學精神”。經過數年的思考,我們進一步認為,從“新子學”角度觀照傳統文化創新,具有其獨特的可行性與挑戰性,並關聯到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一系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新子學”穩步推進 ——“諸子學現代轉型高端研討會”紀實
    學”的國際、國内學術研討會接踵而至,學界持續熱烈討論這一嶄新的學術理念,形成了一股强勁的“新子學”思潮。2014年4月12日—13日,“諸子學現代轉型高端研討會”在上海召開。這次研討會又是一次深入探討“新子學”的學術盛會。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一百三十多位諸子學專家、學者彙聚一堂,為“新子學”建言獻策,扎實推進了“新子學”建設與發展的進程。本次研討會開幕之前,舉行了《子藏》第二批成果發佈會。與會學者一致認為: 《子藏》為

    诸子学刊 2016年1期2016-02-01

  • 學問吟詠之間:《文字同盟》與中日學術交流(1927—1931)*
    京(北平)主辦的學術文化刊物。橋川時雄(1894—1982),字子雍,號醉軒,别號曉夫、待曉廬主人、采菊詩屋主人等,日本福井縣人。1918 年來華,先後任職於共同通訊社、《順天時報》,並曾在北京大學聽講。1927 年3 月,創辦《文字同盟》。1928 年1 月,任職于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1933 年起,署理該會總務委員,以後長期爲實際負責人,直至日本戰敗,該機構被中國政府接收爲止。1946 年返日,先後任教於京都女子專門學校、大阪市立大學、二松學舍大學,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5年0期2015-10-29

  • 澳門智庫需要補“鈣”
    府決策機構,還是學術界、輿論,乃至於智庫局內人,對於目前澳門專以公共問題之實際研究為指向的智庫的狀況,不很滿意,甚至是很不滿意。研究經濟問題的大多數智庫,去年預言賭收將於今年“止跌回升”已成笑談,而政府作出的很多決策包括立法,也明顯讓人感到,政府沒有充分地理解社會的狀況,其方案也十分粗糙,甚至常有明顯疏漏與自相矛盾之處。問題出在哪兒?抱怨智庫缺乏資金?這種理由如果在十五年前拿出來說,也許還有點道理。但今天,相對其他社會群體,學術與政策研究的群體收入已居社會

    澳门月刊 2015年7期2015-08-26

  • 翻譯出版與中日學術交流——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爲中心(
    大概,對當時中國學術界無疑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直至今日仍對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僅從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譯《南北戲曲源流考》等可以看出,他要借助日本學者的研究狀況開啓我國學者以科學整理學故之風氣。他在《先秦經籍考》序中寫道:吾人未用科學以考古。古代之書。多由傳説和假託。因之不能不考證其著作時代之背景。及其變化之原因。欲考證之。不能不利用科學。——而吾國學者以科學整理學故者。其風氣尚未展開。當時我國學界正處於由傳統向近代轉型,他將西方先進的學術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5年0期2015-08-15

  • 稿 約
    研究諸子學的大型學術專刊,每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二輯, 16開本繁體横排,每輯50—60萬字。二、 本刊以追求學術品位自期,文必原創,務去陳言;言必有據,不尚空談。同時積極倡導争鳴之風,希望藉此發展學術。三、 本刊歡迎一切關於諸子學研究的學術文章,無論研究子學之思想、文學、歷史、版本、校勘、訓詁、音韻者,宏通高論或精微研究,皆可投稿。也擬適量刊發有關諸子的書評,但不刊發只是一味美言而不肯指陳缺點的書評。本刊並特設“新子學”論壇欄目,歡迎契合主題者暢所欲言

    诸子学刊 2015年2期2015-02-07

  • 老莊研究的開拓之作 ——評陸永品先生《老莊新論》
    精神、老而彌堅的學術追求所感動,更為書中科學求實的治學方法、歷久彌新的學術觀點和鮮活的學術生命所鼓舞,讀之讓我們深受啓發。自改革開放以來,老莊研究蓬勃發展,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特别近些年來,論文專著層出不窮,在哲學、美學、文學、文化學、社會學、文獻學、考古學等方面皆出現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推動了道家研究的深入發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老莊研究存在着大量問題,特别是在一些學術管理機構急功近利,學者心浮氣躁,學術研究不求品質但求數量等因素影響下,老莊研究魚龍混

    诸子学刊 2015年2期2015-02-07

  • 學術研討,還是開Party聚會?
    零一四年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在本澳舉辦。據說這一研討會由澳門行政公職局、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澳門大學和澳門基金會聯合主辦,每兩年舉辦一屆,今年已是第六屆,算來,這一研討會已有十多年的舉辦歷史。但在這十多年裡,“研討會”對澳門的“提升公共管治能力”產生了那些影響?發揮了哪些作用?為什麼到了去年,特首崔世安還會認為,“人才、土地、政府的施政水平,以及博彩業一業獨大,是明顯制約澳門長遠、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果一方面是行政公職局、澳門大學、澳門基金會

    澳门月刊 2014年12期2014-12-26

  • 學問吟詠之間:《文字同盟》與中日學術交流(1927—1931)*
    文字同盟》與中日學術交流(1927—1931)石 祥《文字同盟》是日本學人橋川時雄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在北京(北平)主辦的學術文化刊物。橋川時雄(1894—1982),字子雍,號醉軒,别號曉夫、待曉廬主人、采菊詩屋主人等,日本福井縣人。1918年來華,先後任職於共同通訊社、《順天時報》,並曾在北京大學聽講。1927年3月,創辦《文字同盟》。1928年1月,任職于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1933年起,署理該會總務委員,以後長期爲實際負責人,直至日本戰敗,該機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4年0期2014-12-24

  • 翻譯出版與中日學術交流 ——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爲中心(下)
    蕊翻譯出版與中日學術交流 ——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爲中心(下)郝 蕊二前面提到,據陳玉堂《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中記録,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有鄭震節譯本和王古魯全譯本之外還有一個譯本,即江俠庵(1875—1951)譯《南北戲曲源流考》。因爲青木的《中國近世戲曲史》是將他1926年所作《自昆曲至皮黄調之推移》和1927年所作《南北戲曲源流考》兩篇文章加以整合,在此基礎上用了一年時間寫成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稱江譯本爲《中國近世戲曲史》雛形譯本也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14年0期2014-11-14

  • 關注澳門政治與社會的良知學者
    這就要求大學要有學術自由、政治自由、對各種問題進行探討與辯論的氛圍……”郝教授接著說,“最近的仇國平、蘇鼎德二位被解聘的事件,對其個人來說,是很痛苦的遭遇,對大學而言,也是挺頭疼的事情。事件引起社會上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也是對本澳學術自由問題的警示。”郝教授進而強調指出:學術自由的定義是什麼?美國的學術自由是怎麼發展和實踐的?美國的大學並不是在百分百的情況下都有學術自由,教授們也都感受到了大學商業化、公司化對學術自由的威脅。即便如此,美國大學的教授治校、學

    澳门月刊 2014年9期2014-09-15

  • 編後記
    眼睛。很久以來,學術界流傳着一種觀點:中國人的書評和西方人的不同,後者以批評爲主,前者則以表揚爲主。西式書評有助於學術進步,而中式者則不然。也許正因爲出於這類考慮,我們屢次約稿,無人響應:既不習慣西式的書評,又怕中式的書評導致不必要的誤會。其實,中式書評一樣能夠起到推動學術進步的作用,關鍵不在於採用表揚還是批評的形式,不在於表揚爲主,還是批評爲主,到位的表揚一樣會彰顯論著存在的問題,由於委婉,反而容易接受。真正到位的表揚和恰如其分的批評,一樣不容易做到。這

    丝瓷之路 2014年0期2014-04-10

  • 澳門學術研究發展的反思
    研究會成立與澳門學術研究發展的契機”一文,瞭解到澳門學術界的真實情況。文章既對現今澳門學術研究作了肯定,同時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下澳門學術研究所存在的問題,褒中有貶,貶中又帶褒,但批評得實在,也批評得很到位,筆者翻讀數遍不厭,更有拍案叫絶的衝動。特別是文中有提到:“部分學者做研究過於空泛,往往沒有瞭解到港澳社會的情況下,就非常積極地‘出謀劃策……長此以往,不僅研究成果大折扣,甚至貽笑大方。”作者如此不客氣的諫言,相信全國港澳研究會的學者專家能聽得見!文中又

    澳门月刊 2014年3期2014-03-20

  •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與澳門學術研究發展的契機
    及港澳學者參與的學術團體,其致力於推動內地與港澳地區的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開展港澳研究,以及增進三地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等工作。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前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任該會會長。據報道指,該會將有高達200位內地及港澳的專家學者加盟,當中包括澳門基金會行政會主席吳志良、澳門立法會議員蕭志偉、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副所長楊道匡、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等十多名學者獲邀擔任不同職務。前不久該會吳志良副會長亦透過媒體表示,有了全國港澳研究會這個全國性的平臺

    澳门月刊 2014年2期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