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

  • 1950—1970年代中国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郭金海哥德巴赫猜想是解析数论的中心问题之一,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 1690—1764)于1742年在与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通信中提出[1]。当时欧拉刚离开俄国圣彼得堡到了德国柏林,哥德巴赫是在俄国。此前的一段时间内欧拉和哥德巴赫是圣彼得堡科学院的同事和朋友。欧拉回信说他认为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给出证明。由于欧拉的鼎鼎大名,此后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不少数学家的关注和兴趣,尽管如此,直至1920年代才有了一些好的结果

    科学 2022年6期2023-01-10

  • 质数、积数及“哥德巴赫猜想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一直无法证明.现就质数,积数和偶数等进一步分析研究如下.3.1 偶数与两个质数之差由以上可得:3.1.1 在QN中,对于任意两个数Ax,Ay;此两数之差为Xn,在其所在的等差数列中,此两数同时加,减相同数量的公差,其相对应的两数之差均满足此条件,即两数之差同样为Xn;所以在QN中有无数组数满足此条件.即Xn=Ax-Ay=qn!nAx-qn!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0期2022-11-03

  • 哥德巴赫猜想两解
    要迷信,哥德巴赫猜想并不是那么古奥和高深莫测.只要用递减的除法和乘法就能步步逼近和有效剖析(1,1)的存在和分布.(1)所以64至少可表为2个(素数与素数之和)(对称),所以52至少可表为2个(素数与素数之和)(对称).所以198至少可表为2个(素数与素数之和).所以290至少可表为2个(素数与素数之和).所以76894534至少可表为2个(素数与素数之和)在解法1中,偶数≥10都适用,而偶数8可论证如下:偶数8没有复合数,共有4项(1、3、5、7),除去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1期2022-08-01

  • 黎星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联系?
    曼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至少现在应该没有什么定理可表明二者是等价的),不过在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过程中黎曼猜想确实扮演了类似“敲门砖”的角色.最后一个便是大名鼎鼎的黎曼猜想.需要指出的是,黎曼承认自己证不出猜想三,且认为猜想一、二都是比较简单的,但他并没有给出完整证明过程.猜想一直到黎曼的论文发表46年后才被证明;猜想二直到现在也没被证明.五、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Problem)在1742年给欧拉的一封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两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3期2022-06-21

  • 哥德巴赫猜想两解
    ,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域(区间);复合数密度;步步逼近;递减;解法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1-0050-02请不要迷信,哥德巴赫猜想并不是那么古奥和高深莫测.只要用递减的除法和乘法就能步步逼近和有效剖析(1,1)的存在和分布.为什么22n-1(2n-3)其值为最大?需减去.为什么用递减的办法就能使用除法.从而解答哥德巴赫猜想?这都还要详细解说和举例说明,仰望贤达能与之互磋互论是盼!在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2年7期2022-05-30

  • 百年中国现代美学的两个“哥德巴赫猜想
    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之一:“以美育代宗教”在我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与“生命/实践”,堪称百年中国现代美学中的两个 “哥德巴赫猜想”。一个是百年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美学命题,一个则是百年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美学问题。百年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美学命题。众所周知,也无可争辩,当然应该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1]美育问题,是20世纪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可以被看作20世纪中国美学的第一美学命题。近年习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7

  • 不能颠倒认识的正常秩序:哥德巴赫猜想是勾股定理中的特例
    理1”.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上述“形式公理1”中的特例.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以“偶数”和“素数”的形式出现的“形式公理1”.传统的研究方法“颠倒了”认识的正常秩序,所以根本不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数学不是象牙塔尖中的“纯精神游戏”.关键词:“形式公理1”;哥德巴赫猜想;勾股定理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3-0056-031 引言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思想方法:(1)计量产生数,这数那数总得有个“物”.(2)“为兵之事,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2年1期2022-03-15

  • 论徐迟“十七年”创作中的科学转向
    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十七年”文学;徐迟;报告文学以1978年1月《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为重要标志,徐迟的创作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在“科学的春天”里,徐迟围绕着科学题材创作了大量科技报告文学,取得巨大成功。这段创作历程是他文学创作生涯成就最辉煌的时期。现今,大多数对徐迟的关注,多集中在“科学的春天”里,聚焦新时期科技报告文学的创作中,却恰恰忽略了徐迟“十七年”期间创作的潜在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徐迟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科技书写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除了时代的召唤

    当代文坛 2022年2期2022-03-07

  • 不能颠倒认识的正常秩序:哥德巴赫猜想是勾股定理中的特例
    引言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思想方法:(1)计量产生数,这数那数总得有个“物”.(2)“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九地》)(3)基于上述的思想方法,我将哥德巴赫猜想与勾股定理统一起来,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4)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偶数”及“素数”,有名无实则名不正,所以传统方法始终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从认识论的根本上就错了.2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2.1 一个数学形式公理一个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期2022-02-24

  • 中医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记张丰强和他的“泛控激活医学”理论及实践
    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的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性数学难题所体现出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印刻在那代人的心中。笔者今天要讲述则是我国中医界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1999 年12 月,时任北京弘景中医研究院院长、年仅37 岁的张丰强大夫在中医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泛控激活医学初探》的论文,并未引起中医界和新闻界的多少关注。时至2001 年1 月16 日,《科技日报》报道:“张丰强近二十年的

    上海商业 2022年1期2022-02-17

  • 话说哥德巴赫猜想
    无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其难度可想而知。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众多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然而,在随后的100多年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都没有任何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人用计算机对大于4的偶数逐个进行了检验,一直算到100万亿,发现这个猜想都是对的。可是偶数有无数个,因此这个猜想对于全体偶数来说是否正确还不能确定。为了证明这个猜想,多年来,很多数学家都在进行研究,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在1966年,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2年2期2022-02-16

  • 数学文化视角下品读“哥德巴赫猜想”课例研究
    题赏析“哥德巴赫猜想”一课为例,从数学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去品味“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设计基于云班课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流程“布置学习任务—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内化感悟—课后学以致用”,从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养、思维提升、精神培养和性情陶冶,为学生建构数学史观、文化观、思想观。【关键词】数学文化 哥德巴赫猜想 课例 致善精神【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92-0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2021-12-08

  • 地球物理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获重大进展物探界迎来了“陈景润”
    物理界“哥德巴赫猜想”的横波勘探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线。“相对于纵波地震资料,横波资料具有更强的分辨地层的能力。九分量多波地震勘探技术是全球最新的勘探技术纵横波的联合应用,可以更清晰和准确地看清地下的地质问题,得到更精确的地质解释。”东方物探首席技术专家曹孟起指出。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东方物探配合青海油田,强化横波勘探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优选台东试验靶区开展横波地震勘探工作。目的是利用纵横波处理成果,解决气云区纵波成像差构造畸变的问题,清晰地刻画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8期2021-10-16

  • 哥德巴赫猜想的Python验证
    丁大为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1966年,华罗庚的学生陈景润在对筛法做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或为质数或为两个质数的乘积,被称为“陈氏定理”,这在当时影响很大,但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研究进展了。一、哥德巴赫猜想

    电脑报 2021年30期2021-08-11

  • 趣味数学
    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就是题面简单易懂,但是内涵深邃,影响了一代代的数学家。其中前两个猜想已经被证明,但是哥德巴赫猜想目前尚未解决,当前取得最好成果的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猜想:任何不小于3的奇数,都可以是三个质数之和(如:7=2+2+3,当时1仍属于质数)。但是哥德巴赫自己也无法证明它,于是他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数学家欧拉来帮忙证明。欧拉在回信中提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偶数,都可以是两

    电脑报 2021年14期2021-06-28

  • 探究偶数与素数之间的联系
    布特点,哥德巴赫猜想告诉人们: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用两个素数之和表示.本文阐明了可以用不等式描述一个大于4的偶数由两个素数之和表示的不同情况的个数.【关键词】素数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素数;偶数一、引 言素数表面看上去很简单,但当你深入了解它的时候,你会感到它其实神秘而深奥. 有关素数的性质非常少,但应用它的地方却很多.如果你把你的猜想赋予给它的时候,它会让你高兴一会儿或很长一段时间,在你认为它正确的时候,它会给你迎面泼一盆冷水. 对于命题“大于4的偶数一定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期2021-02-22

  •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方法
    经断言:哥德巴赫猜想只能用高等数学方法来证明,不能用初等数学方法来证明.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看法.数学证明的检验标准是证明结果而不是证明方法.证明方法是否正确取决于证明结果是否正确.不管证明者使用了什么方法,只要由此产生的证明结果是正确的,这种证明方法就是正确的.哥德巴赫猜想问世两百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证明,也许就与这种错误看法有着密切关系.从这种错误看法出发,不仅会把某种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法强加于人,而且也无法找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方法.要想找到证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9期2021-01-31

  • 哥德巴赫猜想的定义证明法
    法就是与哥德巴赫猜想有关的写法.只要证明了这两种写法的存在,就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偶数;奇数;质数;哥德巴赫猜想有人曾经断言:哥德巴赫猜想只能用高等数学方法来证明,不能用初等数学方法来证明.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看法.数学证明的检验标准是证明结果而不是证明方法.证明方法是否正确取决于证明结果是否正确.不管证明者使用了什么样的证明方法,只要由此产生的证明结果是正确的,这种证明方法就肯定是正确的.哥德巴赫猜想问世两百多年一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2期2020-12-24

  • 引领小学生品味“哥德巴赫猜想”的途径
    目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的途径,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游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感悟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运用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关键词】小学数学 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文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9-0118-03“哥德巴赫猜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你知道吗?”栏目的一个数学文化内容。如果教师只按课文文本来品读“哥德巴赫猜想”,会导致教学停留在表层,未能突显教材编写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8期2020-10-20

  •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探讨
    现在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仍然是数学领域未解决的一个难题。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先生都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过论证。陈景润先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得出了“一个偶数可表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的论证,即“1+2”的论证,这被后世称为陈氏定理。后来,陈景润又证明了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但最终真正的两个素数之和的分割公式并未找到。现有人在4×1018的数值范围内验证了哥德巴赫猜想,但并没有做出更广泛的论证,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6期2020-08-19

  •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第三种证明方法
    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2016 年1 月,笔者在《中华少年》第3 期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两种证明方法》的文章。在该文,笔者根据哥德巴赫猜想表达的内涵,找到了破题的关键点,寻求到既能反映奇素数共同特征、又能被偶数所接受的两个表达式,进而寻求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能够成立的两种方法。证明方法1:任何一个大于4 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笔者研究结果表明,任何一个大于3 的奇素数均可表示为“一个小于其的素数+(2×n)之和”,又任何一个大于4 的偶数均可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1期2020-08-12

  • 数学让步证明法
    :对照“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质数猜想”的证明过程,介绍让步证明法。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孪生质数猜想,让步证明法。参考文献[1]  [加]R.K.盖伊.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34.[2]  [加]R.K.盖伊.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7-140.[3]  洪伯陽.整数的性质及其应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31-39.[4]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M].北京:人民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期2020-02-07

  • 素数公式及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必由之路,哥德巴赫猜想的本质是确定对称素数对。根据素数的定义,素数的公式可以写成:素数=n+a(n+a>0),其中,n是大于1的自然数、a是整数。素数公式的使用,使两个素数之和所表示的范围等价于两个偶数之和或两个奇数之和所表示的范围,即哥德巴赫猜想的解转化为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并且由于两个素数的n可以不同,可以把对称素数表示成形式上不对称的形式,即在不对称中确定对称的证明,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提供了新思路。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关键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期2020-02-07

  • 让步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证出“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1+1”。参考文献[1]  [加]R.K.盖伊.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7-140.[2]  洪伯阳.整数的性质及其应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31-39.[3]  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94-198.[4]  熊全淹.初等整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6-27.[5]  张奎福.速证“Gold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期2020-02-07

  • 素数递进筛及初步应用
    ,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同時取得了偶数用两素数和表示的组数计算式.【关键词】素数分布;素数递进筛;哥德巴赫猜想【主题索引号】MR(2000) 11N05素数一直是数论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研究课题,素数除了它的定义之外,我们还知道的性质就是算术基本定理,而且它的性质都是从基本定理中推导出来的.为研究素数,建立了非常有效的Eratosthenes筛法,并且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这些成果为了解素数分布奠定了基础.而关于素数许多有趣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1期2020-01-11

  • 无穷大树法解析哥德巴赫猜想
    法”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1+1”。【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无穷性;随机性;无穷大树法一、引言陈景润论文[1]称证明了“1+2”,文献[2]证明了“1+1”,本文意在解析猜想的“1+1”。二、定理定理1: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表达式:2n=p1+p2(11)定理2: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且当偶数大于12时这样的两素数存在一对以上,偶数越大这样的两素数越多(波浪式增多)。表达式:2n=p11+p21=p1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2019-11-27

  • 浅谈哥德巴赫猜想的某一名篇论文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无穷性;随机性;准则;定律1.引言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名篇論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1]”称证明了“1+2”。学生对此提出了一些疑问,我们做了一些回答,现在把回答的内容公布出来与数学工作者商榷。3.数论定律3.1数论第一定律3.1.1定义:未证引用,主要是指把一个没有经过证明是正确的猜想直接写进定理,作为定理的组成部分,或者是把它直接写进论文作为论文的其他成分。显然,未证引用错误。以猜证猜,主要是指把一个没

    高考·上 2019年11期2019-09-10

  • 陈景润的“陈氏定理”
    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

    科学导报 2019年37期2019-09-03

  •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采用了偶数裂项分析法,把一个偶数分裂为两个部分,再把这两个部分逐步变换成为两个素数,而且这个偶数的大小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在偶数裂项分析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盈亏平衡,偶数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另一种是盈亏不平衡,使偶数与两个素数的和不相等。依据两个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立兄弟素数定理,用来平衡在偶数裂项分析中出现的盈亏不平衡,解决了盈亏不平衡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成立,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两个

    知识文库 2019年9期2019-06-11

  •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的新思路以及因数分解的一个多项式算法
    】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有四种,这四种思路分别是:例外集合,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几乎哥德巴赫问题,殆素数。本文提出了不同以往的第五种思路,创建出了α数集和β数集,成功地将哥德巴赫猜想拆解成为两个更基本的猜想。此外,给出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证明途径以及因数分解的一个多项式算法。【关键词】孪生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第五种思路;α数β数;因数分解多项式算法史上和素数有关的数学猜想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了。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

    文理导航 2018年11期2018-08-27

  • 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
    摘 要:哥德巴赫猜想是200多年来数学界皇冠上的明珠,它吸引着国内外一代代数学家前赴后继地去研究和探索,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科研之路上艰辛、执着的精神和卓越成就令世人崇拜和尊敬。他的成果“陈氏定理”不仅是数学史上一项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数学界辉煌的成果。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科研精神中图分类号:K8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1引言我们从小听过的关于寒门出志子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数学

    中文信息 2018年12期2018-02-18

  • “新哥德巴赫猜想” ——任一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差系列新猜想
    数论中,哥德巴赫猜想有两条:(1)任一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2)任一大于等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简洁易懂、有趣无穷,中外数学家为此展开过精彩的证明接力赛。一、新猜想论述作者曾在手工推算素数表时,发现素数有趣的一点。例如:2=5-3=13-11…=883-881… 4=7-3=17-13…=773-769…0=2-2=3-3=5-3-2… 1=5-2-2=13-7-5=17-13-3…参照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据上述及类似例子可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期2018-01-26

  • 哥德巴赫猜想引思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大偶数;素数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8期2018-01-02

  • 哥德巴赫猜想双无解定理的表证法
    000)哥德巴赫猜想双无解定理的表证法叶雉鸠(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不缺项的双无解定理。若这个不缺项双无解定理成立则哥德巴赫猜想成立,若这个不缺项双无解定理不成立则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这个不缺项的双无解定理可以用同余数表进行表示。用同余数表进行递推证明的方法比较直观,而且没有悬念。本文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哥德巴赫猜想;不缺项双无解定理;同余数表;数学归纳法首先定义几个集合:{奇素数}={3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6-21

  • 解析“哥德巴赫猜想”方法综述
    】对于“哥德巴赫猜想”,通过我们研究团队共同讨论,最终得出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种思路.其中主要是利用筛法公式Y=m(1-d1÷p1)(1-d2÷p2)(1-d3÷p3)…(1-dt-1÷pt-1)(1-dt÷pt),其中di=1或2(i=1,2,3,…,t),m为任意给定的一个比较大的正整数(m≥3);p1,p2,p3,…,pt均为不大于2m的全体奇素数(pi【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奇素数;奇合数;顺筛;顺轴;逆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1期2017-06-20

  • 哥德巴赫和孪生素数猜想
    以此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关键词:奇数;奇质数;因子循环分布;奇数正逆组合;哥德巴赫猜想背景:德国教师哥德巴赫于1742年6月7日提出。1 自然数组成自然数:大于0的整数如1、2、3、4、5、6、7、8、9、10、11……n,它是由奇数(单数)和偶数(双数)组成。奇数和偶数各占自然数集合的二分之一。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如2、4、6、8……也叫双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如1、3、5、7、9、11……也叫单数。质数:在大于1的整数中,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

    新农村 2017年2期2017-05-20

  • 孪生素数及素数分布的思考
    生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 数论 数学中图分类号:O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01-03素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会被其他任何整数整除(正因数只有1和其本身)的自然数。很明显,除了2都是奇数。“孪生素数”则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例如3和5,5和7,2003663613195000-1和2003663613195000+1等。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认为存在无穷多对相差2的素数,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及存在无穷多素数P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7期2017-04-15

  • 法官员额“哥德巴赫猜想”之破解 ——以L中级人民法院、S县法院为实证分析
    官员额“哥德巴赫猜想”之破解 ——以L中级人民法院、S县法院为实证分析温云球*梁 源**法官员额制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司法改革试点地区法官员额占比问题,“围墙”外的一些法学家认为“法官太多”,“围墙”内的一些法学家认为太少。对此,以L中级人民法院、S县法院为实证进行了探究法官员额“哥德巴赫猜想”。而法官员额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立足于我国各级法院人员情况不同的现状,立足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现状,又须以准确充分、科学严谨的各类数据

    司法改革论评 2016年2期2016-06-01

  • 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鉴生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广东省郁南县政府办公室 余鉴生根据已被证明的奇数哥德巴赫猜想引出素组、素对、配素等概念及几个引理,使偶数哥德巴赫猜想得证。奇、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素组;素对;配素偶数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以来先后难倒了欧拉、黎曼等伟大数学家。下面以得证的奇数哥德巴赫猜想为基础,通过“构造”素组、素对、配素及三个引理,使其得到证明。一、若干定义根据奇数哥德巴赫猜想,有:M=m1+m2+m3,(1)其中M是大于7的奇数,m1,m2,m3 是大于或等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2期2016-04-11

  • GXG之“哥德巴赫猜想
    季明前段时间,一条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LVMH集团旗下私募股权L Capital Asia寻找1.3亿美元(约8.32亿元人民币)贷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收购GXG 70%股权。消息指出,L Capital Asia融资收购GXG 70%股权,管理团队将保留剩余30%股权。贷款平均期限为3.58年。在读者看来,这消息似乎是铁板钉钉,千真万确的事情。但GXG公司却极力否认。“收购消息”一出便彻底触动了GXG高层的神经,公司公关部四处打电话,要求媒体删稿,说

    中国纤检 2016年2期2016-03-12

  • 为了那个温暖的拥抱 ——看话剧《哥德巴赫猜想》有感
    看话剧《哥德巴赫猜想》有感刘 平写现实题材的戏难,写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戏更难,而写以科学家为题材的戏尤其难。可看了厦门大学创作演出的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却使我眼前一亮。想不到,高校的话剧主创者们把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写出了光彩,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一、“我要打败维诺格拉多夫”看《哥德巴赫猜想》(编剧王晓红,导演王根)的第一个深刻感受是,该剧写出了陈景润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深沉的爱国之情。该剧通过陈景润的生活、人生经历和科研成就,写出了他爱国、奋斗和执着

    艺术评论 2015年6期2015-12-23

  • 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景润的科研精神浅论
    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文章主要分析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景润的科研精神。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科研精神一、陈景润的生平经历陈景润(1933年—1996年),福建福州人,当代著名数学家。他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短期做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他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2015-05-30

  • 课程基点融合: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于西方课程史的视角
    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基于西方课程史的视角单中惠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摘要:在西方课程领域,先后出现了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这四种课程理论。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科为基点的,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生为基点的。从西方课程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理论始终在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点上来回摆动。但是,这种摆动不仅呈现出一种波浪形向前发展的轨迹,而且凸现出课程理论上的一种心理学趋向。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基点融合是课程领域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8

  • 辉煌与重生
    次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在初中时的一节班会上。印象颇深,女教师叫张利琴,她往黑板上写下“1+1=?”,转身说出了一个我们从未听过的新词儿——哥德巴赫猜想。那节课上,她给我们讲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讲了我们似懂非懂的“哥德巴赫猜想”。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已过去二十年。而在我们那个籍籍无名的乡镇中学,却刚刚拉开“向陈景润学习”的序幕。张利琴老师讲着陈景润的故事,哽咽了。现在想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她的内心深处一定充满了对前辈无比

    时代报告 2014年12期2015-01-17

  • 陈景润:向科学进军
    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坚持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十几个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1966年5月,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7期2009-11-03

  • 陈景润:向科学进军
    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坚持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十几个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1966年5月,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09年7期2009-11-03

  •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他说:哥德巴赫没有证明出来,便给大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为之努力,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2008年6期2008-10-22

  • 哥德巴赫猜想:你能骑自行车上月球吗?
    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推出了一个“民族英雄”——陈景润。但谁也没料理,这篇文章煽起了无数中国业余数学爱好者的狂热,20年来不时有人宣称自己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这颗明珠。然而,事实却告诉人们:业余选手最好不要枉自费力。因为——今年3月,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逝世两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没有消蚀人们对陈景润的怀念。恰在今年2月,他的(1+2)数学手稿被发现,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已将其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份手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具有文物意义的。同时,《陈景润文集》也由

    中国青年 1998年5期199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