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欲

  • 青春语录
    ——朱熹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盡头当然更困难。——苏格拉底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中庸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6期2022-06-30

  • 青春语录
    ——朱熹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苏格拉底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中庸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2期2022-06-28

  • 火红年节思“俭素”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此处之“见”“抱”,不是普通接触,而是入心入肺地领悟到“素”“朴”的真意。此处之“素”“朴”,也是俭素,就是清新之致;而真正回归到了俭素,也就是返回质朴状态、纯洁本性,还本心以清明。司马光在《训俭示康》文中还列举了历史上和当时一些“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事例,指出“俭则寡欲”“侈则多欲”。此言与老子之意一脉相承,有位者若动贪念,就会不按正道办事,招致祸患;老百姓若贪,也会败家丧身。“侈,恶之大也”,西晋文学家傅咸也说:“奢侈之费,甚

    中外文摘 2022年10期2022-05-17

  • 年轻干部要常破“心中贼”
    关键还取决于去私寡欲。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寡欲以清心。”少一点私心杂念,则多一份大公大我;少一点个人欲望,则多一份超然洒脱,不要让心灵成为欲念深重的泥潭,而是清静自在的乐园。去私寡欲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炼,更是破“心中贼”的重要法宝。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肩有千斤担,胸有千丘壑,定能踔厉奋发,变难为易,走稳走好每一步。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5期2022-05-09

  • 妙联佳对中的养生智慧
    飨读者。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为明代郑成功写的自勉聯。上联说明了“寡欲养生”的健身之道,下联表明了“读书至乐”的养生之道。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此联为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所写。上下联分别阐明了“为善乐”和“读书香”的养生之道。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此联为清代著名书画家代表郑板桥在他兴化故居的厨房门两侧自撰自书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他日常以食素为主,深知饮食清淡有益健康。静亦静,动亦静,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履于

    保健与生活 2022年6期2022-03-15

  • 难持之心与易染之欲
    臣愿陛下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则圣心清明,可以通性命之理,可以达道德之奥,治天下之操术,未有不由此也。”吕希哲意在告诉皇帝,要谨记伯益、召公的话,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达到“圣心清明”“通性命之理”“达道德之奥”的境地。朱熹引用这句话,是对孟子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的一种注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的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但一个人如果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6期2021-11-15

  • 读『训俭示康』有感
    很深刻:“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显然,司马光对“俭”“侈”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俭不仅指生活的节俭,侈不仅指生活的豪华奢侈,而是涉及以此为基础的一个人的作风和思想品质问题。在他看来,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境界。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2期2021-11-15

  • 在此间
    间是袖珍瓦房,是寡欲天堂是二十七平方的摆设,受尽宠爱此间是我,正襟危坐,眉眼出窍不见墙屋四壁,门窗紧锁此间是雪中野马,沙漠骆駝此间是原上牦牛,汀边白鹭此间是我二十二岁的叛逆是三千二百公里的执着此间是天空之镜不为人知的部分云稠密的白,云稠密地排把蓝天的蓝描得忧伤星月同辉时月任性的白,星任性地排把黑夜的黑搅得惆怅我逢人便炫耀在此间的见闻比如一冬不化的雪比如原野散漫的羊比如一群人围观菜市场门口被剥干净的马我时而像外来客,时而像此间人我出窍的眉眼跃上回家的车穿过一

    散文诗世界 2021年9期2021-09-23

  • 难持之心与易染之欲
    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的一种注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方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的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就算善性有所保存,也不会保存下来多少。欲源于心,即为心欲,心欲若壑,深奥莫测,一旦洞开,便永无填满之日。可以说,一个人的欲望,是由心性左右,由内在去把持和主宰的。为什么说“心”为“难持之心”?是因为一个人要保持内心的纯净或是守住心

    党员文摘 2021年6期2021-06-11

  • 难持之心与易染之欲
    臣愿陛下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则圣心清明,可以通性命之理,可以达道德之奥,治天下之操术,未有不由此也。”吕希哲意在告诉皇帝,要谨记伯益、召公的话,留神孟子寡欲之法言,达到“圣心清明”“通性命之理”“达道德之奥”的境地。朱熹引用这句话,是对孟子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的一种注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的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但一个人如果

    共产党员·下 2021年3期2021-03-28

  • 从周敦颐的《养心亭说》想到故宫里的“养心殿”
    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也;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接着,文章后半部道出了写此《说》的原委。他说,张宗范是个有一定学识和德行的人,他的居所背山面水。在山麓构筑一亭,很是清净雅致,我偶尔去看看却十分喜爱,因此为之题名“养心”;张宗范为之很感谢,并请求为该亭写一篇文章,于是我便写下这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读『训俭示康』有感
    很深刻:“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显然,司马光对“俭”“侈”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俭不仅指生活的节俭,侈不仅指生活的豪华奢侈,而是涉及以此为基础的一个人的作风和思想品质问题。在他看来,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境界。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

    共产党员·下 2021年1期2021-02-07

  • 老子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启示
    践观,主张不争、寡欲、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关键词:无为;不争;寡欲;祸福相依;知足常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与资产阶级对自然资源攫取的数量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当今生产力愈加发达的社会同样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需求数量更多、需求种类更丰富的基础上的。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速度远大于自然界自然资源的生成速度,人类朝自然界排放垃圾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09-14

  • 摄养诗
    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参考译文】珍惜元气,保存精力,更需调养内在精神。少一些思虑,少一些私欲,不要多劳心。吃饭只吃半饱,不必食多種菜肴。喝酒只需喝三分量,不要过于频繁。要乐观,常含笑意不生怨怒。世态炎凉、怪诞变化、虚伪欺骗全都不管,任我自在悠闲地度过百年岁月。【赏析】全诗共四联。首联“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讲的是:若欲延年益寿,首先要敛气保精,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9年44期2019-12-30

  • 期待美好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你所追求的,往往取决于你所想的,你所收获的,往往取决于你所选择的。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主动一点,多想一点,你就有了思考力和主见;多问一点,多学一点,你就有了知识和经验。我们都是人生中的一名过客,在时间的长河中,赤条条而来,孑然一身而去,你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9年2期2019-03-18

  • 期待美好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你所追求的,往往取决于你所想的,你所收获的,往往取决于你所选择的。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主动一点,多想一点,你就有了思考力和主见;多问一点,多学一点,你就有了知识和经验。我们都是人生中的一名过客,在时间的长河中,赤条条而来,孑然一身而去,你

    青春期健康 2019年3期2019-03-07

  • 多读点“ 养心”的书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读来不禁想到,人的欲望太多太大,不免招致祸患,因此,自觉控制欲望,做到清心寡欲,方为正道。有人爱生气,且难以排解,久而久之,于人于己皆有害无益。但读了作家毕淑敏的几句话,可能就会有雾消霾散、柳暗花明之感。她说:“你可以生气,但不能让它成为常态。你要做生气的马背上的好骑手。生气的时候,拉紧缰绳,小步策马,徐徐前进。让火气渐渐消弭于无形,让理智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12期2018-12-29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子超“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养护民众良心是社会的大事,是国家的职责,同时养心又是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内容。养心最好的方法是减少欲望。做人欲望不多,良心即使有所丧失,也丧失得很少;做人欲望很多,良心即使有所保存,也保存得很少。关键词是“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食欲关乎生命维持,色欲关乎后代延续,都是根本性的欲望。食色之欲是人的自然生理需求,本来无可厚非。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21

  • 孟子的养生之道
    学的必修课。少私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孟子认为人不能没有欲望,但有些欲望属于形而下,比如吃喝玩乐这种外在量化的成就;但有些欲望是往上走的,比如念书的人希望成为贤者。因此应该减少的是负面欲望。减少欲望后,还要能够知耻,《孟子》中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思是人不可以不知羞恥,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那才真是不知羞耻。寡欲、知耻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期2018-05-14

  • 王弼《老子指略》梳理与批评
    即是“素朴”、“寡欲”,“末”即“名”“行”。《指略》言:”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息末之谓也”。“本末”之分显然是一个二元对立。“素朴”、“寡欲”可理解为“无名”、“无为”(“无为”与“行”对立)。二、论证过程的批评下面,我将对以上《指略》中的论证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辨析,挖掘出论证中潜藏的一些论点,并指明和批评其中一些命题的错误和推理的跳跃,进而作出自己的评论。(一)P1:万物之宗?P2:若温则不能凉?P系列推理缺少一个关键命题:P0:万物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2018-04-02

  • 庄子的养生观
    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他终生不仕,一直过着贫困生活,有时甚至以编织草鞋为生。但他84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少私 庄子认为,人对物欲的“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有私心,必然会伤身害命。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无为而治”,没有私欲,那么邪氣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劳成疾。清静 庄子特别重视修心养性,认为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一个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2期2018-02-09

  • 寡欲则心静
    贫寒家庭。他自幼寡欲,勤奋读书,颇有才华,左邻右舍无不夸奖。步入仕途后,律己严明,不谋更大官位,勤政清廉,一心一意为百姓解难事,谋利益,深得朝廷器重和人民爱戴。在况钟秩满离开苏州的时候,苏州百姓恋恋不舍,郡民二万余人,纷纷上书,乞求让况钟留任苏州府。读来这则轶事,确实耐人寻味。何谓欲?先贤有说:“人生在世,皆有七情六欲。”欲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需求。然而,欲望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积极合理的欲望,能够成为进取之基、动力之源;负面非分的欲望,乃是事功之敌、人生之祸。

    红土地 2018年4期2018-01-22

  • 养身无非寡欲
    素说:“养身无非寡欲。”人生天地间,至少拥有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还会追求生活质量更好一些,无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文化生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若没有追求没有欲望就会失去生命的动力,所以说没有欲望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一旦被过度的私欲淹没,那必定是扭曲的世界观。总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利己思想的驱使下,不但可能做出有悖于社会公德、社会行为规范的举动,而且内心世界也会缺乏平静、安详、愉悦,常常充满失望、失落、失败的阴影和忧烦、焦躁、紧张的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1期2018-01-09

  • 难得简单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贪欲之谓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取舍,方可轻松;懂得珍惜,得以幸福。也就是所谓的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简单人生,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解放。就如一幅简洁明快的中国画,黑白相间,看似简单,色彩自在其中。大道至简。简单的生活是一种美丽,简单的人生是一种清新淡泊。一个人,若真能做到簡简单单,其实最不简单。endprint

    百姓生活 2017年12期2018-01-09

  • 可乐吧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心是生命的根本生活之美在于品:朋友之美在于诚:学习之美在于悟:工作之美在于乐:社会之美在于公;做人之美在于舍;修炼之美在于空:人性之美在于善。——美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快,脚会迷路;脚走得太快,人会摔倒;心走得太慢,会苍白了现实: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人生的精彩,是心走得好,腳步也刚

    妇女 2017年11期2017-12-05

  • 庄子养生四法
    养生规律。●二是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一个人如能抑情欲,就不会欺男霸女,损肾伤身;节食欲,就不会谋财害命,贪吃伤胃;寡权欲,就不会投机钻营,逢迎伤神。“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身,图其志,创其业”,洁身自好,才能堪称大丈夫。“寡欲多寿”,是庄子推崇的养生要诀。●三是清静庄子认为:“静默祛病。”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会心力交瘁,百病丛生。他提倡,凡有志于养生者,都应当磨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于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2期2017-09-15

  • 简单悟语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心是生命的根本第一次接吻以后,女人会把这个吻当做一笔放出去的投资,男人却会把它当做一笔收回来的贷款。——接吻定律对男人一知半解的女人,最后做了男人的妻子;对男人什么都了解的女人,最后做了单身女。——女人定律

    女士 2017年8期2017-08-08

  • 智趣丝语
    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趣窗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凈,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青少年日记 2016年12期2017-07-04

  • 常用“三寡”助康寿
    人告诉我们说:“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是养精、气、神的根本,做到这“三寡”也就守住了我们的三宝。明代养生家陈实功说:“毋摇尔精,毋劳尔形,皈心静默,可以长生,此皆远世俗、忘名利、无贪嗔、却疾病,此唯修身保命之士所能,今人岂能及哉!”人能做到“三寡”就有助于健康长寿。寡欲养精 所谓的寡欲,并非提倡独身去做苦行僧,不食人间烟火。寡欲即是让人不要纵欲。欲多就会损精,纵欲不但耗损过多的精液,同时也会伤及五脏之精气。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6期2017-06-29

  • 医贯明·赵献可
    医贯明·赵献可寡欲论尊生之士,不须服食,不须导引,不须吐纳,能大明生死,几于道矣。生、死之门户,不生则不死。上根顿悟无生,其次莫若寡欲,未必长生,亦可却病。反而求之,人之死由于生,人之病由于欲。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已病矣,绎其致病之根,由于不谨,急远房帏,绝嗜欲,庶几得之。世人服食以图长生,惑矣!甚者日服补药,以资纵欲,则惑之甚也!震本坤体,阳自外来交之,有动乎情欲之象,是以圣人于卦中,凡涉乎震体者,取义尤严,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在复则曰先王以至日

    养生月刊 2017年6期2017-03-23

  • 自题联赏析
    ●张斌礼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明·郑成功【注释】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作者】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明末福建南安人。南明唐王朱聿键赐姓朱,更名成功。为收复台湾名将。【内容简析】想修身养性的话,最好莫过于节制自己的欲望; 想寻找最为快乐的事情,只有看书学习。上联说明了『寡欲养性』的健身之道,下联表明了『读书至乐』的养生哲理。同时,此联也是郑成功注意修身养性、好学上进、不断完善人格的概括与写照。【对仗简析】『寡』在这里作动词

    对联 2016年12期2016-11-26

  • 山水
    动底色蔚蓝清静而寡欲,仿佛玄学。注:“万物得一以生”引自《道德经》第三十九章。2雨落于虚处。你,放浪形骸从渐渐散去的光晕里认同流水。鸟群,凝固甲骨衍生的巢穴,似谶纬。我们能再次成为自己的轴心吗?我们仍在迷途之中。山水,为之动容的山水开始摇摇欲坠。3再次被预言证实,一起被证实的还有赖以为生的园林。我们有着共同的忧郁占卜,“明夷于飞,垂其翼”。那洒下诅咒的女巫,黑暗的掌控者,如此惬意在其所迷恋的巫术里。山水,一处残存的山水,宛若她蛇一般的腰身。注:引文出自《周

    诗潮 2016年7期2016-05-14

  • 龙栖之所
    》:「养心莫善于寡欲。」所谓「养心」,就是培养、修养本心。而「欲」,朱熹言:「如口鼻耳目四支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以「养心」二字名殿,既寄托了帝王培养本心的愿望,又包含了对耽溺于欲望的劝诫。带着这种希望与劝诫,养心殿经过明清两代至今数百年的风云变幻,留下了历代帝王的印记。明代嘉靖皇帝在这里修玄,万历皇帝在这里藏银;清代顺治皇帝在这里病逝,康熙皇帝在这里学习,雍正皇帝在这里理政,乾隆皇帝在这里欣赏书画……如今,养心殿开始为期五

    紫禁城 2016年12期2016-02-04

  • 万全养生观的研究进展
    生四要》中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种养生观,至今已有多名学者对此做过研究,本文兹其研究作一综述。万全;养生观;寡欲;慎动;法时;却疾万全,号密斋,明代著名医家。据有关学者考证,其生卒年应为1499—1582年,享年83岁[1]。在那个时代能有如此高龄,足见其养生方面必具有独到的见解。其著作虽有很多,但养生方面著作首推《养生四要》。至今已有多名学者对此做过研究,本文基于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对其所谈的养生内容作一综述如下:1 “寡欲”的养生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7期2015-12-21

  • 网闻摘录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心是生命的根本当你意识到自己错了,你还是对的。——生活的辩证法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不会这么好吃;没有可口可乐,百事也不会这么壮大;没有狮子,羚羊永远也跑不快。——真正激励一个人不断成功的,是对手黎 青/图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2期2015-10-29

  • 悟“空”与养生
    说:“养生莫过于寡欲。”寡欲和空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欲望多了,必然空不起来,欲望少了,自然就空了,身体也就健康了。有些人为一些蝇头小利东奔西跑、大吵大闹,弄得神魂颠倒、寝食不安;有些人从职位上下来,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失落感,牢骚满腹,悲观沮丧,把自己折磨得半死不活。大凡这种人,都是欲壑难填,心里的东西装得太多太满,舍不得放弃,空不起来,又怎能活得安宁自在,又怎能延年益寿?要放下欲望的包袱,真正做到“空”,切实把人生的机器开动起来,对一切事情都应顺

    祝您健康 2015年7期2015-07-29

  • 万密斋“寡欲”养生思想管窥*
    046)万密斋“寡欲”养生思想管窥*文颖娟(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寡欲是我国历代医家与养生家所提倡,尤为道家所推崇的养生方法之一,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密斋则荟萃诸家之长,认为“寡欲”养生就是要抵制各种美色、美食的诱惑,控制性欲和食欲,固守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即生殖之精与水谷之精,并指出节制性欲就要远色断想、涵养德性,戒色节欲、惜精守精,损益得当、调血固精;控制食欲重在谨和五味、护养五脏、固护脾胃。明清医家;万密斋;寡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1-24

  • 闲说烦恼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这段话于我们,至今仍有足够积极的教化意义。 烦恼也是一种情感,一种纠缠不清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解脱与他人无关,只与个体的超越性有关。处理得好,走向高级,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处理不好,滑向低级,只能沦落为脾气和情绪。人的一生是可以归属到管理学范畴的,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身体、钱财,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1期2015-01-20

  • 可乐吧
    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多欲与寡欲的不同1.起点低不代表终点低。2.等上帝给你运气,不如自己给自己勇气。3工作是天堂还是地狱,看你怎么选择。4.一次行动胜过一千次空想。5.最大的破产不是财务破产,而是精神破产。6.记住挣钱是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为了挣钱。——洛克菲勒的六大创富圣经编辑/李文勇endprint

    妇女 2014年1期2014-03-07

  • 浅谈老子“寡欲”思想与中国梦的联系
    要的一部分就是“寡欲”。“清新寡欲以净身”的思想深深地埋植在中国人的心中。现代的中国,人们逐渐梳理出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虽然每个人中国梦的具体细节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知足、寡欲”。关键词:老子 ;“寡欲”;中国梦作者简介:刘昊,女,1990出生,黑龙江省甘南县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曾这样表述:“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2014-02-25

  • 养生对联拾趣
    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以“寡欲养心,读书至乐”阐明养生之道理。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是脑子的运动场。脑子越用越灵活,读书可推迟大脑衰老,利于身心,保健延年。清代名士翟公奕也有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此联道出了动静皆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费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是很好的告诫。摘自《广东老人报》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4年2期2014-01-27

  • 庄子“八字养生法”堪称为官法宝
    的养生规律。二是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一个人如果抑情欲,就不会欺男霸女,损肾伤尊;节食欲,就不会谋财害命,贪吃伤身;寡权欲,就不会投机钻营,逢迎伤神。“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身、图其志、创其业、洁身自好的人,才堪称大丈夫、伟男人。“寡欲多寿”,是庄子推崇的养生要诀。三是清静。庄子认为静默祛病。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会心力交瘁,百病丛生。他提倡,凡有志于养生者,都应当磨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

    西部大开发 2012年7期2012-12-22

  • 庄子“八字养生法”堪称为官法宝
    的养生规律。二是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一个人如果抑情欲,就不会欺男霸女,损肾伤尊;节食欲,就不会谋财害命,贪吃伤身;寡权欲,就不会投机钻营,逢迎伤神。“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身、图其志、创其业、洁身自好的人,才堪称大丈夫、伟男人。“寡欲多寿”,是庄子推崇的养生要诀。三是清静。庄子认为静默祛病。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会心力交瘁,百病丛生。他提倡,凡有志于养生者,都应当磨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

    西部大开发 2012年7期2012-09-27

  • 浅淡《养生四要》中的养生观
    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养生学的 4个要点,至今对于养生学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寡欲《养生四要·寡欲第一》中记载:“夫食色,性也。故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寡欲之意,实有两方面含义:“佳丽之色,利于刃也;膏粱之味,毒于鸩也”,故在养生上需注意这两个方面。1.1 三十而娶,二十而嫁“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大衍之数五十,天地之中数也,阳数二十五,阴数二十五。男子三十而娶,因其阳常不足,故益之以五;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期2010-02-11

  • 养生益寿佳联
    等联,分别阐明了寡欲养生、善于施乐、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它是郑成功写的自勉联,充分道明了“寡欲养生”和“读书至乐”的养生之道。“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清代名画家郑板桥写在厨房上的门联,此联高度概括了吃粗粮,常饮天然水,饮食清淡有益于身体健康。“静一静,动一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此联为清代名人翟公栾自题,谈的是动静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清代名僧苏曼珠的“乾坤容我静,名利任

    祝您健康 2009年6期2009-05-26

  • 浅论周敦颐“无欲”“主静”的人生修养论思想
    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亭说》)“或问:‘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通书·圣学》)这里寡欲即节欲,灭人欲、存天理是儒家的人生价值理论的一贯主张,要

    群文天地 2009年3期2009-04-06

  • 人往低处走
    是,无为,不争,寡欲,善为下。无为不是不为。社会需要进步,个人也要进步,该为还得为,只是不要为得功利。不争不是放弃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有生命的地方,这句话就适用,不争的是身外之物。寡欲不是无欲。正因为人类有对光明的欲望,才有了电灯。寡欲是懂得适可而止。善为下不是不上。上了,才知道高处不胜寒;上过,才能真正知道下的好处。善为下不是装孙子,是不装牛充雄。在低处,不是恐高,不是怕摔,是高处的风景已无诱惑,是“一览众山小”后选择返璞归真、平淡祥和。商品社会,真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09年1期2009-01-20

  • 养心为先 必获大寿
    “少私多寿”、“寡欲多寿”、“清静多寿”的养生主张。后人便把“少私”、“寡欲”、“清静”誉为养心三法。庄子始终把精神调理作为养生的重要支柱。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疾之根。最大的思想之患奠过于患得患失,最大的精神负担莫过于名利枷锁。私欲熏心、追名逐利、斤斤计较,必致神劳精亏。积怨成疾,“殆而已矣”。如果剔除求名贪财之心,不以外物累其心,物质财富“取之有道”。心地坦荡,知足常乐,必获大寿。据现代医学资料统计,在21岁至46岁年龄段中,乐观开朗者与精神抑郁者

    祝您健康 2000年11期2000-12-31

  • 石成金的几首养生歌诀
    心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方,孟子之言真足训。莫将嗜欲累心思,富贵功名皆幻境。知幻境,即知命,行止快乐偏无病。注:《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了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此处指孟子的这些话足以为训。四、乐学歌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自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于乎!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注:①良知:《孟子·尽心

    祝您健康 1991年4期199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