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

  • 吴稚晖的『三不』
    祁文斌吴稚晖与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四人一起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吴稚晖学识渊博,但为人处世却与众不同,特立独行。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于重慶,蒋介石力邀吴稚晖接任新主席,但被其推辞,理由有以下“三不”:1. 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领结,我觉得不自在。2. 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3. 我这个人爱笑,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说不定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会不由得笑起来,不雅。此后,吴稚晖就根据这三点,不任任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3期2021-03-09

  • 近代中国的两种“国语”观 ——以读音统一会为中心
    度来讨论的有:吴稚晖:《三十五年来中国之音符运动》,庄俞、贺圣鼐编:《最近中国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罗常培:《国音字母演进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陈望道:《中国拼音文字的演进》,《陈望道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社,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4期2020-12-01

  • 现代中国语言变革的文化逻辑之争
    张力。关键词:吴稚晖;章太炎;语言变革;文化逻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15ZDB080)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8-0097-071908年前后,中国同盟会的两员大将吴稚晖与章太炎,分别在《新世纪》和《民报》上向对方发起了多回合论难。此次论战原因复杂,内容也比较驳杂,有个人性情相乖之原,也不乏人事纠纷之因。实际上,论战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语言

    江汉论坛 2020年8期2020-08-31

  • 人间无师问鬼神:民初国语运动中吴稚晖扶乩问音韵考
    2016年。和吴稚晖参与的扶乩问音韵事件了。徐班侯灵魂照相事件,是因传统扶乩与现代新技术的结合而备受社会关注,而扶乩问音韵事件则是因为主角是著名人物吴稚晖而轰动一时。陈大齐在《辟“灵学”》中提到,在上海灵学会之盛德坛中:某日“圣贤仙佛”临坛时,各有题诗,周末诸子居然能作七绝诗,孟轲且能作大草。又李登讲音韵,能知Esperanto(世界语)之发音,此真荒谬离奇之尤者也。答吴稚晖先生音韵三篇,该会中人自谓惑人之力最大,足以使科学家信服者。②陈大齐:《辟“灵学”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19年3期2019-12-16

  • 稚晖豪言:“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
    这一件民国书家吴稚晖先生的篆书立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据说当年这件吴稚晖大作挂在广东路上海文物店的店堂内许久,当时藏友多热衷海派名家,而对渡海的近世名家认识不足,故而看上的人不多,即便感兴趣,再侧目端详一下轴头价签,也多会惊然怍舌。这笔可观的银钿当时足可买入一对上好的馆阁体进士对联,谁还会收进这种民国大佬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清故纸呢。我犹豫再三,幸好博闻多识的藏家好友目光深邃,一再开导我打开眼界,吴稚晖是民国名人,四大书家之一,而上款为冯自由,也是民国名

    海燕 2019年12期2019-12-10

  •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爱“恶搞”
    1945年,吴稚晖八十寿辰,知名教授卫聚贤在他主办的《说文杂志》上出了期吴稚晖八十大庆专集。吴稚晖不大赞成,托人给卫聚贤带话:我的人生是偷来的,我出生前,祖母托梦给外婆,说我是从阴间奈何池里用秤钩勾上来的孩子,趁阎王爷打瞌睡时逃出了鬼门关,并说我长大后千万不能过生日,因为我是阎王的逃犯,如果阎王知道后必然要捉拿我归案。卫聚贤本想讨吴稚晖的欢心,结果对方不仅不领情,自己还无端受到愚弄,心中不悦,却无处诉说。吴稚晖于1925年创办海外预备学校后,蒋经国曾在此就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12期2019-09-10

  • 吴稚晖是个怪老头
    戌变法失败后,吴稚晖远赴英国留学,经常召开留学生大会,宣扬反清思想。一次,吴稚晖又在发表演说,清朝驻英国大使馆派人来要拉他下去,他不愿意,双方起了争执。吴稚晖的裤子被拉了下来,台下一片哄笑。但他毫不在乎,光着屁股继续骂:“清政府早就被列强扒光了裤子,难道我还怕不成?”作为蒋介石的老师,吴稚晖一开始对他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可到了后面越来越看不惯他,因此经常和冯玉祥一起,大白天提着灯笼去开会。有一次,蒋介石问他为何白天点灯笼,他模仿蒋介石的宁波腔说:“这里太黑

    百家讲坛 2019年6期2019-07-13

  • 吴稚晖谈生活
    □ 蒋梦麟吴稚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当时国民党高官子弟,蒋经国就是其中之一。据蒋经国回忆,有一天,有人送老师一辆人力车,老师要他拿一把锯子来,把这辆车子的两根拉杠锯掉。他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不敢动手。后来老师说:“我要你锯,你就锯。”锯了以后,老师看看杠子锯断,哈哈大笑。就同他把这辆没有拉杠的车身,抬到书房里。一边坐上去,一边对他说:“你看舒服不舒服?我现在有了一张沙发椅了!”接着又说:“一个人有两条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

    中外文摘 2018年3期2018-11-22

  • 吴稚晖谈生活
    ◎ 蒋梦麟吴稚晖,江苏省武进县雪堰桥乡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1905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同盟会。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国民党内的高官子弟,蒋经国就是其中之一。据蒋经国回忆,有一天,有人送老师一辆人力车,老师要他拿一把锯子来,把这辆车的两根拉杠锯掉。他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不敢动手。后来,老师说:“我要你锯,你就锯。”锯了以后,老师看着被锯断的拉杠哈哈大笑,同他把这辆没有拉杠的人力车抬到书房里。老师一边坐上去,一边对他说

    爱你 2018年4期2018-11-14

  • 蒋介石不骂吴稚晖吴稚晖不骂蒋介石
    羽戈【吴稚晖为何爱骂人】蒋介石好骂人,不过不是嘴上骂(其口头禅“娘希匹”属后人杜撰),而在日记里骂。收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公开之后,学者纷纷前去查阅,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教授是先行者之一,据他说,一开始大家关注的问题是蒋介石骂了谁,后来发现他骂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只好把问题反转:蒋介石没有骂过谁?他的答案,一是蒋经国,二是吴稚晖。蒋介石对他的“经儿”,一来厚爱,二来厚望,加之蒋经国的确争气,有些才具更胜乃父数筹,不挨

    同舟共进 2018年10期2018-11-06

  •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水1945年,吴稚晖八十寿辰,知名教授卫聚贤在他主办的《说文杂志》上出了一期吴稚晖八十大庆专集。吴稚晖不大赞成,托人给卫聚贤带话:我的人生是偷来的,我出生前,祖母托梦给外婆,说我是从阴间奈何池里用秤钩勾上来的孩子,趁阎王爷打瞌睡时逃出了鬼门关,并说我长大后千万不能过生日,因为我是阎王的逃犯,如果阎王知道后必然要捉拿我归案。卫聚贤本想讨吴稚晖的欢心,结果对方不仅不领情,自己还无端受到愚弄,心中不悦,却无处诉说。吴稚晖和章士钊同为反清斗士,而且两人私交不错。章

    百家讲坛 2018年6期2018-08-23

  • 杨昌济四次致函吴稚晖
    12年间先后给吴稚晖写过几封信。这些信主要是围绕杨毓麟蹈海和辛亥革命胜利而展开的。昌济毓麟,亲如兄弟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二者均为湖南长沙人。后者在年龄上比前者只小一岁,但在族中却小两辈,所以后者称前者为“叔祖”。辈分虽然不同,但却情同手足。他们曾在长沙城南书院同学,又都参加过戊戌时期湖南的一些变法活动。变法失败,先后赴日本留学。杨毓麟是1902年4月初抵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法。但他“见国势日危,

    世纪 2018年4期2018-08-06

  • 吴稚晖谈生活
    蒋梦麟吴稚晖,江苏省武进县雪堰桥乡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1905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同盟会。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国民党内的高官子弟,蒋经国就是其中之一。据蒋经国回忆,有一天,有人送老师一辆人力车,老师要他拿一把锯子来,把这辆车的两根拉杠锯掉。他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不敢动手。后来,老师说:“我要你锯,你就锯。”锯了以后,老师看着被锯断的拉杠哈哈大笑,同他把这辆没有拉杠的人力车抬到书房里。老师一边坐上去,一边对他说:“

    爱你·心灵读本 2018年2期2018-08-04

  • 吴稚晖的可爱
    吴稚晖是蒋经国的老师,一次,蒋经国给老师送来了一辆人力车,吴当即令人拿来锯子,将车子的两根拉杠锯掉了,又叫人把这辆没有了拉杠的车抬到自己的书房里,然后,他便懒洋洋地往上一坐,说:“现在,我终于有一张沙发椅了!”接着他又说道:“一个人有两条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拉?”又,吴善隶书,然不喜在墻一日长贴字画。他尝说:“装饰墙壁与其挂字画,不如挂锯子、斧子,因为这些东西是机器的简单代表,是可以用来制造物质文明的。”

    北广人物 2018年20期2018-06-27

  •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水1945年,吴稚晖八十寿辰,知名教授卫聚贤在他主办的《说文杂志》上出了一期吴稚晖八十大庆专集。吴稚晖不大赞成,托人给卫聚贤带话:我的人生是偷来的,我出生前,祖母托梦给外婆,说我是从阴间奈何池里用秤钩勾上来的孩子,趁阎王爷打瞌睡时逃出了鬼门关,并说我长大后千万不能过生日,因为我是阎王的逃犯,如果阎王知道后必然要捉拿我归案。卫聚贤本想讨吴稚晖的欢心,结果对方不仅不领情,自己还无端受到愚弄,心中不悦,却无处诉说。吴稚晖和章士钊同为反清斗士,而且两人私交不错。章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3期2018-06-23

  • 催生抗战文化的吴稚晖
    国家危在旦夕。吴稚晖和于右任、戴季陶、丁惟汾、朱培德等人,立即向正在南昌指挥“剿共”的蒋介石发出急电,催促其速回南京,商讨相应的紧急对策。但蒋介石并不主张马上以武力解决东北问题,而希望国联出面阻遏日本侵华。洞若观火的吴稚晖深知希望国联阻遏日本是靠不住的,中国早晚要和日本拼命。拼命靠什么?军事是一方面,用文化舆论作为武器,从精神道义上克敌制胜,也是一方面。早在1906年,在法国旅法华人中享有“三剑客”之誉的吴稚晖、张靜江、李石曾,在巴黎创立“世界社”,创办《

    钟山风雨 2017年5期2018-01-04

  • 吴稚晖谈生活
    吴稚晖,江苏省武进县雪堰桥乡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当时国民党高官子弟,蒋经国就是其中之一。据蒋经国回忆,有一天,有人送老师一辆人力车,老师要他拿一把锯子来,把这辆车子的两根拉杠锯掉。他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不敢动手。后来老师说:“我要你锯,你就锯。”锯了以后,老师看看杠子锯断,哈哈大笑。就同他把这辆没有拉杠的车身,抬到书房里。一边坐上去,一边对

    百年潮 2017年11期2017-11-27

  • 孙中山与吴稚晖
    了中国国民党。吴稚晖 (1865.3—1953.10),江苏武进雪堰桥人。原名朓,又名敬恒,字稚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革命家、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辅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智囊人物,中华民国的开国元老之一。孙中山是广东人,吴稚晖是江苏人。广东江苏相距一千多公里,素昧平生的孙中山和吴稚晖,怀着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现民主共和的宏大抱负而相识相知,成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结下了始终不渝的革命情谊。

    读书文摘 2017年10期2017-10-16

  • 让拒绝开一朵花
    识与思想自由的吴稚晖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有位画家登门拜访吴稚晖先生,想请他为自己的一幅图画题字,以增加作品价值。吴先生不喜其阿谀逢迎之态,端详画作之后,以写实的笔调题了两行字:“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画家以为吴先生看不懂他的“抽象画”,便解释说:“这是一幅风景画,而且好在……”吴先生不慌不忙接着题写了两行字:“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几行打油诗似的题字彰显了吴稚晖先生的人品,他用“接受”的方式严拒了媚俗的世风。一天下午,我在书房上网,邻居大嫂来我家借用

    幸福 2017年15期2017-07-04

  • 蔡元培的“上海朋友圈”
    的那些人。先说吴稚晖。蔡元培是在1901年12月结识吴稚晖的。当时是好友张元济请客吃饭,蔡、吴在宴会上相识。两天后,蔡元培赴吴稚晖住处拜访,两人就此成了好朋友。吴稚晖于1865年生于江苏武进雪堰桥镇一小商人家庭,幼年的他终日在自家开的小茶馆里嬉戏。茶馆招待文人墨客、三教九流,接触久了,吴稚晖也就颇通人情世故。吴稚晖是个奇才。18岁即自设学馆授徒,26岁参加乡试时,主考官很赏识他的经学。他的诗写得一般,但能别出心裁,用篆字写就,深获主考官青睐,遂中举。吴稚晖

    读书文摘 2017年6期2017-06-12

  • 让拒绝开出一朵花
    识与思想自由的吴稚晖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有位画家登门拜访吴稚晖先生,想请他为自己的一幅图画题字,以增加作品价值。吴先生不喜其阿谀逢迎之态,知其造访动机不纯,于是端详画作之后,以写实的笔调题了两行字:“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画家以为吴先生看不懂他的“抽象画”,便解释说:“这是一幅风景画,而且好在……”吴先生不慌不忙接着题写了两行字:“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几行打油诗似的题字彰显了吴稚晖先生的人品,他用“接受”的方式严拒了媚俗的世风。这样的拒绝可能会给那

    心理与健康 2017年3期2017-05-30

  • 北大:毕业生大跃进
    列出考核细则。吴稚晖:康有为是天神下凡王开林撰文:吴稚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1897年12月17日,他去北京南海会馆拜访康有为。谈及时政,吴稚晖问:要改新中国,哪件最要?康有为的回答并不高明:应去三之害,鸦片、八股、小脚。吴稚晖对康有为的回答相当满意,笑道:那就省便,鸦片只要大家不吸,八股只要大家不作,小脚只要大家不缠。康有为怪诞,吴稚晖迂腐,两人竟一唱一和,康有为双手竖起大拇指,狂呼道:好极了呀,好极了呀!据说,那一刻,吴稚

    当代工人 2017年9期2017-05-26

  • 枪炮未响先打笔战
    山进行责备外,吴稚晖也亲自出马,给阎锡山发去了措辞极为严厉的电报。蒋阎正式撕破脸,乃是冯玉祥最乐意看到的。蒋介石和西北军一度势不两立,但现在大家毕竟可以谈条件了。倒是曾经关系不错的蒋阎之间却越搞越僵,双方开始互相攻讦,电报措辞也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在笔战中被蒋介石弄得灰头土脸的阎锡山卖弄机巧,在仍想给自己留后路的同时,又有意为冯玉祥招仇恨。果然,潼关的讨蒋通电一发,蒋阎笔战马上延伸至蒋冯笔战。吴稚晖致电冯玉祥,称冯虚悬爱民之志,实质不过做了阎锡山的傀儡,同

    特别文摘 2017年10期2017-05-16

  • 布衣大佬吴稚晖
    秦 晋布衣大佬吴稚晖秦 晋国民党尊之为元老, 蒋介石待之以师礼;蒋梦麟称之为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章太炎称之为“康有为门下之小史,盛宣怀校内之洋奴”;冯玉祥斥之为“变节为一人之老狗”;既有人吹他、捧他.也有人骂他、恨他……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他是生活在特殊时代的一个独特的人物。国民党元老吴敬恒(字稚晖)早在上世纪初就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且,还不应该忘记他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写的篆

    艺术品鉴 2017年4期2017-05-15

  • 吴稚晖借神灵谢绝祝寿
    沈 淦吴稚晖借神灵谢绝祝寿沈 淦吴稚晖1945年农历二月,是民国元老、著名教育家吴稚晖的80岁生日,于是在陪都重庆的著名学者如卫聚贤等,前一年就开始张罗着为他祝寿了。他们准备在《说文月刊》上发一则启事,届时出一期专刊,为吴老80大庆增添光彩。吴稚晖闻讯,急忙给卫聚贤写了封信,坚决谢绝,声言“万万不可”。有趣的是,这封信通篇并没有“国难当头”“共赴时艰”等大道理,只将自己的家事、私事娓娓道来,而谢绝的理由却又“颇多鬼话趣怪之处”,读之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忍俊不禁

    文史博览 2017年3期2017-03-28

  • “粗人”吴稚晖
    王开林称吴稚晖是“粗人”,并非确认这位民国元老的特质如此单纯,而是特意摘出其鲜明醒目的一面,以区别于同时代的各路英豪。这位“粗人”的“粗”,既见诸粗率的言行、粗鲁的文字,也见诸粗放的信仰(无政府主义)和粗朴的生活方式。“动粗能力”出众吴稚晖原名朓,后改名为敬恒,字稚晖,出身于小商户人家,五岁失恃,由外祖母抚养长大。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在码头附近玩耍,市面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江面上商船如梭,桅杆林立,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层出不穷,能够充分满足其好奇心。时隔多年,

    同舟共进 2017年2期2017-03-24

  • 吴稚晖的长寿秘诀
    后,年过八旬的吴稚晖辞去了本兼各职,只保留了中央监察委员一职,长年隐居在沪上。因光靠监察委员的有限津贴,在物价飞涨的大上海难以维持生活,老先生就在吕班路20号楼下的“寄舲”裱画店里贴出润格,给人书写中堂、对联、墓志铭,妙笔生花赖以自给。政府无偿提供的高级公寓他不去住,宁可自己掏腰包租住在简陋的民房里,他晚年长居的上海吕班路20号就是小万柳堂主人廉南湖的房产,底层住着廉南湖的遗孀吴芝瑛与家人,二楼则租给吴稚晖居住。吴芝瑛是女中豪杰,当年与徐自华一起冒死收埋了

    钟山风雨 2017年1期2017-03-12

  • 史林散叶(八十九)
    没有辜鸿铭了。吴稚晖何以称怪人国民党“四大元老”中的吴稚晖,有“怪人”之称。吴稚晖的第一怪,是一生不做官。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时,曾邀吴出任教育总长,吴稚晖回答说:“我愿任奔走之劳,做官是做不像的。”蒋介石掌权后,多次请吴稚晖出来做官,他回答说:“我是无政府主义者,脾气也不好,不是当官的料。”看似吴稚晖一生官衔多得数不清,但都只是挂个虚衔。终其一生只领一份中央监察委员薪水,也从不去办事,监察院有紧急公文,由秘书长亲自送去,他连摘要都不看,胡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0期2016-12-30

  • 翰墨烟云—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一)
    发展的新纪元。吴稚晖吴稚晖题字吴稚晖题字“圆融豁达 清劲绝伦”—记民国元老吴稚晖的书法艺术吴稚晖(1865—1953),原名眺,后名敬恒,江苏武进人。光绪举人,1901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次年参与创办上海爱国学社,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与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1921年,出任里昂中法大学校长,自1942年起,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常委。1949年去台

    艺术品 2016年4期2016-11-04

  • 章太炎与吴稚晖:跨越五十年的恩仇
    子”,章太炎和吴稚晖都榜上有名。前者一生,傲岸不群,如猛虎下山,横扫千军;后者一生,却精灵古怪,雅好以恶作剧取乐,似乎总是童心未泯。在好斗使气,懒得理会人情世故方面,两人却又很是相似。他们的言行,多放纵不羁,特立独行,或“大逆不道”,得饶人处不饶人,常常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没有一点中庸气象。偏偏这两个人,在人生观念、文化见解、政治信仰上针尖对麦芒,不可调和,而时代和命运又一度把他们安排到一起,其间,私事公事天下事,一齐迸发—— 疯子对疯子,免不了大演“龙虎斗

    读书文摘 2016年8期2016-05-14

  • 吴稚晖嘲讽海归如油条
    吴稚晖是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的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1902年加入了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出版《新世纪》报,鼓吹无政府主义。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1953年卒于台湾。他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吴稚晖曾如此讽刺“五四”时期的“海归”:“就像面饼,拿去国外炸一炸,回来后就变成了蓬松硕大的油

    北广人物 2016年12期2016-04-15

  • 吴稚晖夭折的编译事业
    2年8月27日吴稚晖亲笔写给李石曾的一封信,目前在吴稚晖全集及文集中尚未见到,在其他地方也无人提及。在这封信里吴稚晖提到了他的编译计划,可惜尚未实行就遭遇流产,笔者拟对此事件做一详细介绍。这封信写于吴稚晖出任中法大学校长时期。吴稚晖(1865~1953)是近代中国政治界、思想界、文化界极其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一生经历丰富,曾饱读诗书,考中举人,后为甲午战败所刺激,又崇尚维新。在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他积极鼓吹反清革命,以致被迫流亡欧洲;于欧洲时又逐渐

    北京档案 2015年6期2015-05-30

  • 谁起草了孙中山《总理遗嘱》
    大钊、陈友仁和吴稚晖为委员,全权处理国民党的日常事务。随着孙中山病情加重,不时进入昏迷状态,政治委员会开始为其准备后事。首先是起草孙中山的遗言,当时讨论热烈,因为孙中山已经不能亲自书写,只能口授由他人执笔。当时讨论这个遗言叫什么为好,有人说叫“遗诏”,有人反对,清朝帝制是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的,“遗诏”有帝王思想,有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人主张用“遗训”,但多数人也认为不妥。正在争论时,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一语破的,他说:“我们是信仰三民主义,‘遗诏‘遗训都不妥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3期2015-04-29

  • 吴稚晖妙论做官
    吴稚晖既是民国时期的学术伟人,更是行为怪诞的文化名人。他一生以西汉的张良为榜样,居于世而不入世,甘为士而不入仕。“作为无政府主义者,官是一定不做的,但国事是一定要过问的。”洞悉官场习气的吴稚晖,论及官场,常常是妙语连珠,令人捧腹。1935年,71岁高龄的吴稚晖在北京与人谈起做官妙诀,大发高论说:“现代做官,确有妙诀。未登仕版之先,必须善于用气,用之得当,遂能做到大官。盖气分数种:曰耐气、忍气、下气、使气,甚至大发脾气。同时应当小气地方,虽一碗残羹,也要小气

    钟山风雨 2014年5期2014-11-03

  • 民国学人无官瘾
    泊境界。教育家吴稚晖有很多头衔,如中央监察委员、中央评议员、总统府资政等,但这些头衔都不是真正的官职,而是挂名的虚衔。因为吴稚晖有一个原则:可以接受虚衔,但官场的实职是坚决不做的。他经常说:“官是一定不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其实,吴稚晖有很多做官的机会,而且都是主动送上门来的机会。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决定任命吴稚晖为教育总长,但被他拒绝了。他对孙中山说:愿任奔走之劳,但官是不做的;1927年,吴稚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文史月刊 2014年7期2014-10-31

  • “自成为一种白话”:吴稚晖与五四新文学
    文贵良吴稚晖(1865—1953)于1930年代断言:“文学是胡说八道,哲学是调和现实;科学才是真情实话。”轻视文学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张狂地宣言“文学不死,大盗不止”。把如此一位对文学大不敬的文学逆子与五四新文学联系起来,是否是对五四新文学乃至对文学的亵渎呢?他声称自己不愿也不配做“乌烟瘴气的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自然可以把他排斥在外,绝大多数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者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如果对新文学发生发展的理解不能忽略其内含的文言白

    文艺争鸣 2014年6期2014-09-18

  • 国民党元老管教“官二代”
    唐宝民吴稚晖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政治家、教育家,在国民党政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孙中山、蒋介石等国民党政要对他都特别尊敬。作为政治家的吴稚晖,其功绩早已为人所熟知;其实,作为教育家的吴稚晖,其贡献也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孙中山曾委托吴稚晖在北京南小街创办了一所海外补习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国民党政要的子弟,比如孙中山的孙子、蒋介石的儿子、汪精卫的儿子、朱执信的儿子等,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高干子弟学校,学生都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因此,在管理上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但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6期2014-08-14

  • 民国前半期的吴稚晖(1912—1927)
    陈清茹摘要:吴稚晖在1927年前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极盛。他之所以在当时获得如此盛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形象,二是作为鼓吹科学、反对国故的代表形象,三是作为鼓吹海外留学的留学开辟者形象,四是作为普及平民教育、提高民智的教育家形象,五是作为反对北洋军阀,为国民革命呐喊的政治家形象,六是作为不做官、淡泊名利的文人形象。关键词:吴稚晖;民国前半期;影响吴稚晖(1865~1953)是近代中国政治界、思想界、文化界极其重要的一位历史人

    山东青年 2014年4期2014-06-30

  • 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
    影响最大的当推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他们在民国书法界有“民国四大书家”之誉,也有“真草篆隶四大家”之称。在清末民初,一批仁人志士跟随孙中山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这批仁人志士中有四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并以精湛的书法享誉书坛,这四位书法家就是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谭延闿。其中吴稚晖精于篆书,胡汉民工于隶书,于右任长于草书,谭延闿善于楷书,他们四位在当时可谓各领风骚,并被誉为“民国四大书家”。精于篆书的吴稚晖吴稚晖(1865-1953年)

    检察风云 2014年6期2014-06-12

  • 吃肉喝汤,风雨无阻
    安东吴稚晖其貌不扬,身材矮胖,圆脸秃顶,加之不修边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他一生性格怪异,特立独行,无视舆论,我行我素。同大多讲究排场的同时代人相比,吴稚晖衣、食、住、行都很简朴,不以寒酸为耻,且以节俭为荣,算是一个异类。吴稚晖是个直肠子,见到不平事,不管对方是谁,都会出言相讥,甚至破口大骂。与他的性格一样,吴稚晖在吃上也绝非食不厌精的婉约派,而更似大快朵颐的豪放派。无锡拱北楼,是当地名店,1935年,吴稚晖偕朋友到此品尝

    饮食科学 2014年3期2014-03-10

  • 官二代的另类教育法
    民孙中山曾委托吴稚晖在北京南小街创办了一所海外补习学校,学生都是国民党政要的子弟——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吴稚晖是举人出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因此,他规定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用毛笔。孙中山的两个孙子不肯用毛笔,理由是:“用毛笔写文章是秘书做的事。”吴稚晖听后很生气,但他没有立即发作,而是命人取来毛笔和纸,抄了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然后让他们抄写一遍,并带回家给父母看,意在告诉他们不要以为他们是总理的孙子

    百家讲坛 2014年20期2014-02-11

  • 吴稚晖对新文学家的影响
    210046)吴稚晖生平做过许多事,且影响都不小,如鲁迅说:“想起来就记得,吴稚老的笔和舌,是尽过很大的任务的,清末的时候,五四的时候,北伐的时候,清党的时候,清党以后的还是闹不明白的时候”。[1]他在政治、思想、国语运动等领域的作为常被谈起,吴稚晖的文学,却谈者寥寥,①谈吴稚晖文学,台湾主要有梁容若《吴稚晖先生与文学》(《新时代月刊》1961年1月15日),汤承业《吴敬恒评传》(世界书局,1987年)等。大陆主要有余斌《吴稚晖的“邪乎”文风》(《民国春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4-13

  • 伤不起的“骂人精”
    聂东甲吴稚晖是民国时期顶有名的“骂人精”。在国民党内,他属于元老级的人物,但他素有“疯狗”的雅称,逮着谁咬谁,大家都怕他三分。骂起人来,他话匣子一开就关不住,莊谐杂出,格外喜欢在脐下三寸左右徘徊,脏话连篇,口味相当重。据说吴稚晖如果骂人是“猪狗”,那都是最客气的脏话,如果他骂了谁,那谁把他“烧成了灰再踏上亿万只脚”也解不了恨,仅凭骂就能把人刺激成这个德性,也算是能耐了!吴稚晖一生骂人无数,生就天不怕地不惧的性格,使得他谁都敢骂,只要看谁不顺眼,谁就难逃他的

    幸福·悦读 2012年2期2012-05-08

  • 民国奇人吴稚晖
    他就是民国奇人吴稚晖吴稚晖是民国名流中的大佬级人物。他平日里一件旧布袍,马褂常缺少扣子;穿布鞋,裤腿塞在袜子里;外出住小旅店,一把油纸伞不离身,活生生一乡下土老头。吴稚晖为人偏激,好奇谈怪论,人称“吴疯子”。吴稚晖虽然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但学问是压根没法和梁任公、章太炎这些人比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动辄向学术发难。他说:“宁做没世无名小卒,不愿做乌烟瘴气的文学家。”1935年,他在一次演讲中又说:“文学不死,大难不止。”他断言“文学是胡说八道,哲学是调和现

    领导文萃 2012年3期2012-05-08

  • 民国大师的“恶搞”
    曲同工之妙的是吴稚晖。某年在一次语音读法统一会上,副会长王照发明的注音字母不被采用,当面骂会长吴稚晖“老王八蛋,只知嬉皮笑脸,胡说八道,何尝懂得注音字!”剑拔弩张时,吴稚晖则轻言慢语回敬道:“王先生,你错了,或是气昏了头吧?稚晖敝姓吴,并不姓王,绝非贵本家也。”引得全场大笑。是真名士自风流,大师的这些“恶搞”虽有戏谑之处,但无不是他们真性情的流露!摘自《每日新报》

    幸福·悦读 2012年11期2012-05-08

  • 民国“怪人”吴稚晖
    他就是民国奇人吴稚晖吴稚晖是民国名流中的大佬级人物。他平日里一件旧布袍,马褂常缺少扣子;穿布鞋,裤腿塞在袜子里;外出住小旅店,一把油纸伞不离身,活生生一乡下土老头。吴稚晖为人偏激,好奇谈怪论,人称“吴疯子”。吴稚晖虽然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但学问是压根没法和梁任公、章太炎这些人比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动辄向学术发难。他说:“宁做没世无名小卒,不愿做乌烟瘴气的文学家。”1935年,他在一次演讲中又说:“文学不死,大难不止。”他断言“文学是胡说八道,哲学是调和现

    人民周刊 2012年4期2012-01-10

  • 吴稚晖的书法
    蒋赴台,无锡人吴稚晖以其丰富的社会实践映现了中國近代社会的天崩地析之变。186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阳湖县雪堰桥的吴稚晖,本名胱,稚晖是他的字,也是后人对他的常用称呼。由于他出生在农历二月底,而中國古书上曾将农历二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称之为“朓”,故其家人将他取名吴朓。后来他才改名敬恒,字稚晖。吴稚晖7岁时在无锡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天资颖特,学习极为刻苦。由于家境贫寒,在他18岁那年,吴稚晖应聘担任了私塾教师,以缓困境。以后,他白天在私塾教书,晚上便常到无锡崇安

    文物天地 2011年11期2011-12-31

  • 吴稚晖:拍马有术的老智囊
    □左玉河吴稚晖:拍马有术的老智囊□左玉河早年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声称要反对一切权威的吴稚晖,对政治并不是非常感兴趣的,对当官也没有太大的“瘾”,但却能为蒋介石奔走呐喊、出谋划策,真是令人不解。1925年,吴稚晖听说自己的老朋友李石曾要去做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便去信劝告说:“官是一定不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不问国事,那是吾民之大劣点,一问国事,便同做官连起来,又是吾民之一大谬点。必要倡出一种做官是万不得已,只去吃苦的风气来才好。……因为尽有许多人不做官,

    领导文萃 2010年4期2010-09-19

  • “一个坏透了的好人”
    一言难尽者当数吴稚晖。他怀揣中西文化,脚踏政治、文化两条船,复杂而独特。他是孙中山的朋友,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却为无政府主义张目。他爱国,抗战时,在寓所壁上作诗明志:“国破山河在,人存国必兴。倭奴休猖獗,异日上东京。”他反共,口诛笔伐过共产主义。他雄辩滔滔,刊布过振聋发聩的宏言阔调;又信口雌黄,发表过令人作呕的奇谈怪论。冯玉祥斥他“变节为一人之老狗”;章太炎说他是“康有为门下之小吏,盛宣怀校内之洋奴”;共产党指他为“小丑”;而蒋梦麟说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

    领导文萃 2009年17期2009-10-14

  • “一个坏透了的好人”
    榇上刻着亡名:吴稚晖。这是台湾当局遵照吴氏遗嘱举行的海葬仪式。主持者是他的学生蒋经国。品评民国名流,一言难尽者当数这位吴稚晖。他怀揣中西文化,脚踏政治、文化两条船,复杂而独特。他是孙中山的朋友,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却为无政府主义张目。他爱国,抗战时,在寓所壁上作诗明志:“国破山河在,人存国必兴。倭奴休猖獗,异日上东京。”他反共,口诛笔伐过共产主义。他摇唇鼓舌,刊布过振聋发聩的宏言阔调;又信口雌黄,发表过令人作呕的奇谈怪论。冯玉祥斥他“变节为一人之老狗”;章

    读书文摘 2009年6期2009-07-04

  • 国民党内的四大书法家
    大书法家分别为吴稚晖、谭延闿、于右任和胡汉民。吴稚晖作为四大书法家之首、国民党的四大元老之一的吴稚晖,不仅在政治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其书法造诣也是当时很多人所推崇的。吴稚晖,1865年出生于江苏阳湖县(今属武进县)雪堰桥,自七岁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天资聪明,学习刻苦。1887年考取秀才,后进江阴南菁书院读书,27岁时参加乡试并中了举人。努力学习的同时,他也练就了一手好字,这为他以后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稚晖的书法,兼备各体,篆、隶、行、

    党史文苑 2009年1期2009-02-16

  • 吴稚晖呼吁抗日斥奸贼
    刻,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忧心如焚,焦虑万分,立即和于右任、戴季陶、丁惟汾、朱培德联名给蒋介石发去急电,催促其速回南京,商讨相应的紧急对策。电文曰:日军强据辽宁,情势急迫。内外应付,诸待裁决。顷经商定拟请同志即日返京,以便共议方策。当日下午,蒋介石便回到南京。据程思远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所述,此时,蒋介石公开表示,无意武力抵抗,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调解中日之间的武装冲突。他说:“我意按照《国际盟约》及《非战公约》与《九国公约》,诉之国际公论,中国将听命于国

    钟山风雨 2008年1期2008-05-14

  • 吴稚晖
    掌故新知之二吴稚晖郁达夫曾记敬恒(稚晖)一件事,时间大概是民国十五年,地点是北京大学。吴稚晖和达夫等几个人正在高谈阔论,学校的一位门房(门口传达人员),有事要找吴稚晖,一进客厅,两手向吴一拱,口称“吴先生”,大家便停止谈话,谁知吴稚老却也站起来,拱手一揖,连说:“久仰!久仰!”郁达夫在记下此事后说:“大约和吴稚老认得的人,都该晓得此老的‘久仰久仰,是他的无锡八股,凡遇见生人时,一辈子也不会去口的。”郁达夫写吴稚晖的怪癖,令人捧腹。吴稚晖早年和黎锦熙一起提倡

    读书文摘 2008年1期2008-02-02

  • 一种假设
    假设,即这人是吴稚晖。理由有两个。一,吴稚晖祖籍江苏武进,幼年随外祖母归养无锡,这两地古属吴地,第一绝第二句用《世说新语》“满奋畏风”古典,又切吴稚晖地望和姓氏,诚可谓工且巧(“权门奔走”指吴氏追随蒋介石而言)。理由之二是吴稚晖有个外号就叫“刘老老”,他本人也居之不疑,这一点广为人知,不必再引资料。至于“水浒传里王婆婆”,查《水浒》,实有两个,一是为宋江、阎婆惜撮合的郓城王婆,一是居间让潘金莲、西门庆勾搭成奸、后又唆使二人杀害武大郎的阳谷县王婆。陈先生诗当

    读书 1997年4期199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