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 秋燥、秋乏与秋愁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三大主症,对此,人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应对。秋燥:细辨温凉分而治之入秋后,可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主要是多进食含水量多的水果、蔬菜。此外,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麻辣火锅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秋乏:四招加以消解缓解“秋乏”,首先,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夏天晚睡早起,秋凉后应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其次,在饮食上

    养生月刊 2022年11期2022-12-04

  • 秋天到,防秋燥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即秋燥综合征。孩子更容易出现秋燥初秋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凉,若感受秋燥之邪,则多表现为温燥;而晚秋时节,天气逐渐由凉转寒,发病后则多出现凉燥。不论哪种燥邪,本病多为邪气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发病后多邪在肺卫,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行气未充,皮肤娇嫩,因而更易于丢失水分,而生活起居上如果失于调理,则更易被燥邪所伤。秋燥的表现咳嗽、口渴秋燥伤人,多自口鼻而入,初起侵袭肺卫可出现咳嗽少痰、鼻燥咽干等症状

    父母必读 2022年9期2022-10-21

  • 药食同调防秋燥
    季节,但也带来了秋燥的问题。秋季燥气当令,不论是初秋的温燥还是秋末的凉燥,都会有燥邪犯肺、导致伤津的表现。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当天气干燥且湿度较低时,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受损,会出现干咳、咽炎、鼻出血、眼睛干涩等症状。同时肺主皮毛,肺部津液不足,会导致皮肤瘙痒、脱屑、毛发干枯无光泽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功能不足时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出现大便干结甚至便秘等情况。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秋燥呢?只需要做到两个

    人人健康 2022年22期2022-03-07

  •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霜降节气补“四白”秋燥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皮肤、口舌等部位干燥;二是容易伤肺。所以霜降节气防秋燥不仅要多补水,还要进行食补。中医认为,白色归于肺,“白色食物”一般都性凉,所以能缓解秋燥。1.莲藕:润燥止渴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性温,可补肺、养血,多吃莲藕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对于有咳嗽、黄痰、气喘和气管发炎的人,莲藕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2.山药:健脾养胃

    祝您健康 2021年10期2021-09-27

  •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霜降节气补“四白”秋燥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皮肤、口舌等部位干燥;二是容易伤肺。所以霜降节气防秋燥不仅要多补水,还要进行食补。中医认为,白色归于肺,“白色食物”一般都性凉,所以能缓解秋燥。1.莲藕:润燥止渴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性温,可补肺、养血,多吃莲藕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对于有咳嗽、黄痰、气喘和气管发炎的人,莲藕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2.山药:健脾养胃

    祝您健康 2021年10期2021-09-27

  •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霜降节气补“四白”秋燥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皮肤、口舌等部位干燥;二是容易伤肺。所以霜降节气防秋燥不仅要多补水,还要进行食补。中医认为,白色归于肺,“白色食物”一般都性凉,所以能缓解秋燥。1.莲藕:润燥止渴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莲藕性温,可补肺、养血,多吃莲藕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对于有咳嗽、黄痰、气喘和气管发炎的人,莲藕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2.山药:健脾养胃

    祝您健康 2021年10期2021-09-27

  • 基于《温病条辨》探讨吴鞠通论治秋燥思想
    《温病条辨》中对秋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说了秋燥的证候特点、传变方式。认为燥属次寒及分温燥和凉燥,在治法方面强调温燥宜辛凉清解、凉燥宜苦温甘辛和法。若深入下焦,前者宜滋养阴液,后者结滞者宜温下,虚羸者宜温补。继承并发扬秋燥的正化及对化、胜气及复气,用药强调味质轻清,入下焦则以厚腻有情之品滋补,对临床诊治秋燥病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 秋燥;吴鞠通;温病条辨;正化对化;胜气复气【中图分类号】R254.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1期2021-05-19

  • 基于《温病条辨》探讨吴鞠通论治秋燥思想
    辨》中,吴鞠通对秋燥病的辨治有颇多心得。他继承前贤观点认为燥属次寒,有温燥凉燥之分,对秋燥的病因病机病性、传变趋势、病症特点,治法方药等作了详尽叙述,并且从运气角度阐释了燥邪的来源发生。现代中医药教材和临床对秋燥的分类和治法不是特别完善,笔者以《温病条辨》为基础探讨吴氏治疗秋燥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中医临床辨治秋燥提供一些启发。1 概念秋燥,是感受燥邪发于秋季的外感病。《内经》中没有记载秋燥病名,但有关于燥病的记载,如“燥者濡之”“燥胜则干”等论述了燥邪致病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期2021-03-28

  • 顿顿有点汤水防秋燥
    明入秋后,各种秋燥症状纷纷显现。防秋燥,除了注意皮肤保湿外,建议大家每顿饭都有点液体类食物,比如牛奶、粥、鸡蛋汤等。身体缺水自然会引发秋燥,但有些人表示,自己明明喝了很多水,为啥还总是口渴呢?其实,纯水的补水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曾有研究发现,牛奶和橙汁的补水效果比白开水好。这是因为,少量亲水化合物(比如蛋白质、糖、淀粉、糊精、植物胶质)、电解质等能够吸附大量水分子,从而有助延缓水分的吸收速度,延长其在体

    农家参谋 2020年10期2020-12-08

  • 秋季防燥郁护津敛神气
    季尤其要重视预防秋燥及秋郁。防秋燥,护阴津“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会见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身体症状,甚至秋燥亦易引动心火,而致心神不安,神无所归,表现为心情急躁,烦躁不安。因此,秋季养生,当注重“防肺燥,护阴津”。秋季饮食上除了滋阴润燥外,还需清泻肺热,可食百合粥、银耳粥、莲藕排骨汤、

    养生月刊 2020年9期2020-12-04

  • 无花果煲排骨调理秋燥咳嗽
    尤其害怕过秋天。秋燥以温燥为主,肺气不足时,温燥更容易伤肺,损耗人体津液,而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咳嗽、痰多甚至咯血等。因秋燥問题引发咳嗽的人,不妨试试用无花果煲排骨。取猪排骨500克,沙参20克,无花果(干品)30克,陈皮3克,南杏仁20克,生姜2~3片,精盐适量。将上述材料洗净,猪排骨切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然后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5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10期2020-11-19

  • 秋燥也要分体质
    陈宁秋燥容易让人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瘙痒、眼睛干涩等症状,但因为人的体质不同,有时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体质来润燥才能事半功倍。如阴虚体质者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会伴有手足心热、易心烦、傍晚脸红等症状,在食补方面应多吃雪梨、橙子、百合、玉竹等;而气虚体质者除有“秋燥”症状之外,还伴有气弱、脉弱的现象,可以用西洋参、党参、五指毛桃、玉竹等进行调理;燥热体质者容易肺胃燥热,表现为鼻子、咽喉干燥,大便干结,可以多吃淮山、银耳等食物。值得一提的是,秋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10期2020-11-06

  • 月落乌啼霜满天
    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加大了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对于秋燥的认识,很多人应对的方法都以补水和食疗为主。但是,有的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润燥。◎ 秋燥感觉各不同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这个“燥”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便成了致病因素(邪气),中医称之为“燥邪”。有的人秋燥的感觉很明显,而有的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差别主要与秋燥产生的3个客观条件有关:第一,有的地方虽然到了寒露节气

    祝您健康 2020年10期2020-10-12

  • 秋燥来袭, 女性养生用“五汁饮”
    张世中秋燥来袭,以润为贵。进入仲秋后,干燥变得越来越明显,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问题层出不穷。中医认为“天气通于肺”,最易受秋燥影响的便是肺部,肺燥除了会导致干咳、喉干舌燥、流鼻血等呼吸道毛病外,同时由于“肺主皮毛”,继而令毛发干枯,失去弹性,出现瘙痒。女性朋友体质相对较虚弱,更易受到秋燥影响,此时可适当食用养阴润燥的食物来调理身体机能,而“五汁飲”为秋季女性养生首选。“五汁饮”的做法为,选用梨100克,荸荠50克,鲜芦根60克,鲜藕100克,均去皮后洗净并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9期2020-10-09

  • 应对秋燥,须分温凉
    秘、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你是否知道,不同体质的人群遇到秋燥会有温和寒的不同症状?应对秋燥带来的烦恼,是否有针对性的办法呢?“秋燥”还分温和寒中医认为,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多发于初秋时节,临床上表现为口舌干燥、舌苔偏黄、舌质红;口渴,喜欢冷饮,大便干燥;咳嗽容易出现气粗、气急。如果是温燥之象,可以多吃梨、銀耳、苦瓜等偏寒凉食物。凉燥多发于深秋,主要表现为身痛、头痛、恶寒无汗、口干、喜热饮等。燥邪除了和季节变化有关,和人体本身体质也有关系。热底的体质被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9期2020-09-12

  • 夏末秋初做个“水娃娃”
    不适症状,这就是秋燥。想要预防和缓解秋燥,家长们不妨从宝宝的饮食入手,从根本上改善宝宝因秋燥引发的不适症状,让宝宝清清爽爽过秋天。在饮食安排上,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魏维老师给了一些建議:首先,建议宝宝多饮水,保持整个呼吸道的湿润。一般来说,2~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喝1300~1600ml的水,但是该饮水量包括牛奶以及饮食当中的一些汤汤水水。其次,要给宝宝多吃滋润黏膜的食物,提高呼吸道黏膜抵抗力。比如,给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主要为胡萝卜、南瓜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0年8期2020-07-04

  • 夏末秋初做个“水娃娃”
    不适症状,这就是秋燥。想要预防和缓解秋燥,家长们不妨从宝宝的饮食入手,从根本上改善宝宝因秋燥引发的不适症状,让宝宝清清爽爽过秋天。在饮食安排上,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魏维老师给了一些建议:首先,建议宝宝多饮水,保持整个呼吸道的湿润。一般来说,2~5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喝1300~1600ml的水,但是该饮水量包括牛奶以及饮食当中的一些汤汤水水。其次,要给宝宝多吃滋润黏膜的食物,提高呼吸道黏膜抵抗力。比如,给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主要为胡萝卜、南瓜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2020年8期2020-06-29

  • “多事之秋”养生有术
    尽快排解。补水防秋燥俗话说,长夏防湿,入秋防燥。秋季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干燥。不仅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同样缺少水分。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等症状变得常见,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秋燥秋燥容易伤肺,伤津液,使得津液耗损,肺阴不足。秋燥症是人们在秋季里因感受燥邪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症。防秋燥应该遵循燥则润之的原则。在饮食方面,要保护人体津液,多喝水是补充水分的基本。要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开始喝水。秋季大量的鲜果上市,它们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

    金秋 2019年20期2020-01-19

  • 蜂蜜配伍防治秋燥
    的作用,又能减少秋燥对身体的伤害。下面介绍3 款蜂蜜药食同用的防治秋燥方。1 蜂蜜雪梨水雪梨1~2 个,蜂蜜2 勺。雪梨削皮去核切块,放入炖盅内,加少许凉开水,置锅内用小火隔水炖约1 小时,取出待凉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喝水吃梨肉,每日1 剂,连服3~5 剂。可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症。2 藕粉蜂蜜糊藕粉30 g,蜂蜜30 g。藕粉用滚开水冲搅成糊状,再加入蜂蜜拌匀后温服。每日1 剂,连服5~7 剂。有消除虚热、润肺止咳作用。3 川贝蜂蜜汤川贝5

    蜜蜂杂志 2019年10期2019-12-28

  • 喝温润粥防秋燥
    可去秋寒,又能防秋燥。补脾可喝点薏仁山药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即可。通便可喝点黑芝麻粥。将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即可食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对秋燥便秘有防治功效。滋阴可喝点粳米玉竹粥。先将新鲜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再煮沸即可。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11期2019-12-20

  • 多饮水就能防秋燥吗?
    杨璞寒露之后,秋燥越来越明显,即便偶尔的台风过境带来短暂的降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反而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对于秋燥,很多读者朋友应对的方法大都以补水和一般的食疗为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有的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徐大成介绍说,秋燥雖然是自然现象,但是这个“燥”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便成为致病因素,中医称之为“燥邪”。很多预防秋燥的科普文章中都会有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10期2019-11-18

  • 入秋先把水喝足
    更加神清气爽,但秋燥的困扰也随之而来,皮肤和嘴唇脱皮、咽喉干、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或换季感冒,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其实,秋季合理饮食可以预防秋燥。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需要提醒的是,最好是喝白开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饮”或等口渴了再喝。睡前喝點

    妇女生活 2019年9期2019-09-24

  • 睡觉醒来嗓子干“秋燥”惹的祸
    状,很有可能是“秋燥”惹的祸!秋燥来临,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秋天来临,由于雨水较少,天气干燥,加上太阳猛烈,人体很容易因脱水而出现“秋燥综合征”,如唇干舌燥、咳嗽少痰、声音嘶哑、鼻燥出血、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1:唇干舌燥秋燥入侵时,人体呼吸系统会随之“遭殃”,秋燥不仅会引起唇干舌燥、口渴咳嗽、咽干喉痛,而且还会令呼吸系统免疫力下降,易引发感冒。症状2:大便干结秋燥还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引起大便干结症状,给人排便造成痛苦。症状3:皮肤瘙痒天气变干了

    饮食保健 2019年18期2019-09-20

  • 煮熟的莲藕健脾开胃御秋燥
    已是秋天,秋燥明显,吃什么能帮助御秋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介绍,煲一道“藕山菇栗两脚汤”有助于御秋燥—— 食材:莲藕500克,铁棍山药、栗子仁各250克,香菇6只,猪脚两只(约750克),鸡脚6只,适量调味品。 做法:豬脚洗净斩块,连同洗净的鸡脚一齐放进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冲洗干净血沫;香菇用温水泡发后,去除硬梗,洗净;莲藕、铁棍山药分别削皮洗净,滚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栗子仁一齐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43期2019-09-10

  • 喝温润粥防秋燥
    可去秋寒,又能防秋燥。补脾可喝点薏仁山药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即可。通便可喝点黑芝麻粥。将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即可食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对秋燥便秘有防治功效。滋阴可喝点粳米玉竹粥。先将新鲜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再煮沸即可。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33期2019-07-20

  • 怎么吃才能躲开“秋燥
    逐渐变得干燥,“秋燥”随之而来。那么,怎么吃才能躲开“秋燥”呢?1、多吃橙色蔬果。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富含(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2、燕麦、小米、高梁、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富含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有利于皮膚健康。建议多吃些杂粮粥、杂粮豆浆,每天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占1/3~1/2为宜。3、多喝牛奶、豆浆。牛奶、豆浆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质,每天喝上300毫升,对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03-08

  • 秋燥应用中成药
    季天气干燥,易患秋燥证。治疗秋燥证除可使用中药煎剂外,还可选用中成药。读者用秋燥感冒颗粒治疗秋燥感冒,是对症的。秋燥感冒颗粒由桑叶、北沙参、麦冬、杏仁、川贝母、桔梗、前胡、山豆根、菊花和竹叶组成,具有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上用于秋燥病、咳嗽无痰、口唇干燥等,以及秋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见上述症状者。口服,每次1~2袋,每天3次。小儿酌减,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辛辣厚味,宜清淡饮食。此外还可用二冬膏口服,每次9~15克,

    家庭医学 2019年11期2019-02-05

  • 如何调理秋燥带来的不适
    ,这就是常说的“秋燥”。秋燥有哪些症状?中医上讲,燥邪入侵后,人体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咳嗽时,伴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在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鼻敏感 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会出现便秘。秋燥上火怎么办?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保证人体健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7期2018-01-27

  • 雷少逸辨治秋燥病浅析*
    值[1]。雷氏对秋燥病的治疗颇具特色,现将其辨治秋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 秋燥病机秋燥病名首见于清·喻嘉言的《医门法律》,认为秋燥为秋季燥热病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2]。雷氏总结前人的经验后认为,秋燥属凉性,“推六气之中,燥金主令,自秋分而至冬至”,秋分以前有白露、处暑、立秋四十五日,犹是湿土主气,秋分以后,阴气盛过阳气,天气开始转凉。“深秋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皮肤干槁而燥,乃火令无权,故燥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3期2018-01-21

  • 关于秋燥之邪温凉属性之争的探究
    50014)关于秋燥之邪属凉还是属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燥属火热、燥属次寒、燥分温凉等多种观点。笔者从秋燥实质的角度,尝试对古代的两种观点做出了解释,如下。1 秋燥的概念及内涵1.1 原指病邪,延伸为病名《说文解字》云:“燥,干也”[1],凡津液不润者便为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西方生燥,燥生金”,燥作为六气之一,为秋金当令之气,故又名秋燥。若感秋燥之气而为病,则此时的秋燥便为病邪。明清医家在提及“秋燥”一词时,多将其作为六气之一或病邪来

    中医药信息 2018年1期2018-01-19

  • 秋季来碗“疗妒汤” 吧
    常会提醒:“小心秋燥哦。”那么,长辈们常说的秋燥到底是什么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在秋季,自然界湿度较低,环境干燥,便有了秋燥秋燥会导致人体产生相应的一些以“干”为主的体液丢失的症状和疾病。而“秋气内应于肺”,因此秋燥所带来的病症多集中于呼吸系统,表现出如鼻燥出血、咽干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在中医学中又有“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之理论,因此,秋燥还会影响皮肤、黏膜、毛发的情况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出现如皮肤干痒、口干唇裂、发须毛躁、大便干结

    健康人生 2017年11期2017-11-24

  • 秋燥感冒的治疗药方二款
    县中医院 胡献国秋燥感冒的治疗药方二款文/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胡献国燥为秋季的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从而出现燥邪为病的症候。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而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的病变。秋燥感冒有温燥、凉燥之分,中医辨治,一般分为以下二型:温燥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嗽不爽、舌红、苔薄黄干、脉浮数。当以清宣燥热、凉肺润肺为治,方选桑杏汤加减:取桑

    长寿 2017年9期2017-11-07

  • 秋燥分温凉,对症预防才有效
    …不少人被恼人的秋燥折磨得心烦。对付挥之不去的秋燥,只是滋润就可以吗?中医专家可不这么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王铸介绍说,秋燥分温凉,对症预防才有效。秋燥不简单 分为温与凉王主任解释,秋分之前暑热未散,导致不适的多半是温燥;而过了中秋节,气温疾速下降,早晚寒凉渐重,惹病的多是凉燥。不过,虽然以时间来区分秋燥看似简单,但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分不开,像儿童、老年人以及体弱者,即便在并不是很冷的初秋,早晚若没有及时加衣,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10期2017-10-20

  • 秋燥分温凉,对症预防才有效
    ⊙张 昭秋燥分温凉,对症预防才有效⊙张 昭眼涩、鼻干、嗓子痒……不少人被恼人的秋燥折磨得心烦。对付挥之不去的秋燥,只是滋润就可以吗?中医专家可不这么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王铸介绍说,秋燥分温凉,对症预防才有效。秋燥不简单 分为温与凉王主任解释,秋分之前暑热未散,导致不适的多半是温燥;而过了中秋节,气温疾速下降,早晚寒凉渐重,惹病的多是凉燥。不过,虽然以时间来区分秋燥看似简单,但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分不开,像儿童、老

    家庭医药 2017年20期2017-03-25

  • 秋燥 孩子身体稚嫩伤不起
    文/杨 峰秋燥 孩子身体稚嫩伤不起文/杨 峰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气候变得干燥,“燥”成为秋季气候的显著特点。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婴幼儿来说,是多事之秋。若父母照看不周,保健不当,孩子极易受到秋燥的侵扰,影响健康。秋燥有哪些危害伤害皮肤头发婴幼儿肌肤稚嫩,如果不注意对皮肤的呵护,干燥气候很容易使皮肤变得干涩不适、瘙痒,甚至发生皲裂。天气干燥也会影响血液循环,濡润营养头发毛囊的血液减少,孩子的头发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口舌生疮气候干燥易

    启蒙(3-7岁) 2017年11期2017-02-25

  • 秋季谨防干燥综合症
    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的症状。如果总是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则要当心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由医生确诊后予以治疗。口干舌燥是秋燥的表现天气变凉了,有的人却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这些都是秋燥症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秋燥与内分泌失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体质阴虚、气虚

    青春期健康 2016年20期2016-11-29

  • 秋燥药汤两款
    季天气干燥,受到秋燥的影响,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解秋燥的方法很多,而每天喝一些适宜解燥的汤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冬瓜薏仁瘦肉汤用料:冬瓜500克,猪瘦肉200克,蚝干3粒,薏苡仁25克,橙皮1小块,盐适量。做法:1.将冬瓜洗净,连皮切成大块,去瓤待用;蚝干和橙皮用水洗净,凉水浸泡30分钟,捞起沥干待用;薏苡仁用水洗净,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捞起放入凉水中浸泡片刻,沥干待用;猪瘦肉用滚水煮5分钟,捞起洗净待用

    饮食科学 2016年10期2016-11-19

  • 健康养生月历(九月)
    阴平阳秘,预防秋燥9月是秋天气候最为明显的时候。九月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精神调养在秋天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了,登山使自己身心愉悦,心旷神怡。九月养生防秋燥也非常关键。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中老年健康 2016年9期2016-11-18

  • 想要赶走“秋燥君”,你得这么做
    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秋燥秋燥最容易伤人津液,会经常引起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作为中医侵犯人体的“六淫”外邪之一,秋燥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变化,不能掉以轻心。知晓篇:秋燥不是病,难受起来真要命秋天地气下降,所以空气中的水分也逐渐减少了。夏天炎热出汗,导致人体营养及水分相对不足,因此产生了秋燥。那么怎样来判断你身上是否有了秋燥呢?1.声音沙哑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

    爱尚生活 2016年9期2016-10-21

  • 畅达气血抗“秋燥
    ,其实这就是由于秋燥上火引起的。如果仅仅是鼻子干,还未出现有血丝的症状,可以通过多食用莲藕、白茅根、柿子等果蔬凉血润燥,其中以白色蔬果尤佳,因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所说,肺对应五官中的鼻、对应五色中的白,即白色水果可润肺养鼻。同时,鼻子所对的穴位是迎香穴(鼻翼两侧),通过局部按摩此穴,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还可以在办公室或家里放置加湿器,对全身皮肤和外环境起到保湿的作用。●嘴唇干燥脱皮:阴虚肺燥○抗干法:涂抹润肺滋阴的烧伤膏或润唇膏网络上有个段子,“怎么判

    祝您健康 2016年9期2016-08-19

  • 燥则润之 舒爽一秋
    这很可能是着了“秋燥”的道。祖国传统医学很重视天人相应,强调自然界气候与人体疾病的相应关系。秋季五行属金,在气候与燥邪对应,在五脏与肺对应。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燥邪”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燥胜则干”,即燥邪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临床根据其寒热性质不同,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除干燥外还可有头痛身热、心烦口渴、咽喉肿痛、咳

    妇女 2016年9期2016-05-14

  • 滋阴润燥四良方
    多人容易出现 “秋燥”。“秋燥”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等。轻者吃点梨、蜂蜜、芝麻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则需中药调理。常用的缓解秋燥的药物有百合、玉竹等。百合:秋燥合并失眠、多梦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方法: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此粥不仅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还可

    老友 2016年11期2016-04-02

  • 少辛多酸防秋燥
    化,人們常称为“秋燥”。秋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咽干、音哑干咳、皮肤干燥等症状。如果秋燥伤及胃肠,则会有心热烦渴、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等现象。一般健康人是能适应各种气候变化的,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的确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由于老年人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机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使老人发生感冒或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秋季老人的饮食原则是以预防秋燥为关键。饮食以清润为宜。多吃些具有养阴、润肺、生津及清燥的食品,如萝卜、银

    新天地 2016年9期2016-02-20

  • 小儿秋季防秋燥
    ,小儿在秋季出现秋燥的情况就变得非常常见。秋燥在小儿可表现为咽喉干燥,嘴唇干裂,鼻燥衄血,干咳无痰,手足心热,口渴欲饮,汗出减少,皮肤瘙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一、小儿秋燥常见病1.口角炎、口唇皲裂由于秋季干燥,小儿口唇、口角周围皮肤及黏膜干裂,病菌乘虚而入造成局部的感染,医学上称之为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另外由于感觉口干舌燥,小儿常不自主地舔口唇,加重口唇干裂。2.咽喉炎秋天气候由热转凉,由于空气中的湿度下降,小儿咽喉

    科学生活 2015年8期2015-08-20

  • 一碗甜汤润秋燥
    tomato秋燥伤人秋燥伤阴耗津:中医学认为,秋天燥气当令,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致口干、唇干、鼻干、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症状出现。秋燥伤肺:肺为娇脏,与秋令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从秋天开始,或复发或逐渐加重,常常就是因为感受秋燥之邪而诱发。应季的润燥食材有哪些?秋藕:秋冬时节熟吃莲藕,清热生津,补身又润燥。梨:生津润肺,煮着吃润燥效果更佳。橘子:理气调中,止渴化痰。荸荠:益气安中,滋阴润肺。白果:滋阴润燥,养肺补胃,镇

    金色年代 2014年10期2014-12-28

  • 温病古籍中的秋燥辨治规律数据分析
    0)温病古籍中的秋燥辨治规律数据分析李钰蛟 刘思鸿 安 欢 佟 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目的:探讨中医温病古籍中秋燥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将古人对该疾病的认识加以提炼,为秋燥病中医医者的临证辨治与用药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温病古籍内秋燥的病因、病位、症状、治法、方剂、中药,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结果:14种古籍文献中,论及秋燥病因共21种。排在前三位的是燥邪(28.57%

    世界中医药 2014年4期2014-02-05

  • 秋天多喝蜜,少吃姜
    水也就成了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人们的负面效应。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总结出了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水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人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09年10期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