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朗

  • 李敦白,一个“中国的美国人”
    采访的美国作家斯特朗当翻译,还常应邀到毛泽东住处谈论美国。到延安没多久,由李先念、王震为介绍人,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直接批准,李敦白成为中共早期唯一的外籍党员。正当李敦白全心全意为中国革命工作的时候,不料卷入了所谓的“斯特朗国际间谍案”。1948 年底,斯特朗取道苏联重返中国。途中,她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革命是自主的胜利,并不是搬用苏联模式。不想这惹来了祸端。她刚抵达莫斯科,就被克格勃逮捕并驱逐出境。由于李敦白曾给斯特

    金秋 2023年9期2023-09-13

  • 延安时期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中国共产党观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是美国进步女记者、作家,一生致力于妇女运动和儿童福利事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1946年来华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国民党的封锁包围之中,在许多人看来中国共产党已敲响“失败的警钟”。斯特朗离开延安后,通过新闻报道、演讲和出版著作的方式将红色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境况带到了世界众多国家,使国内外民众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与希望。斯特朗曾先后六次访华,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特别是第五次延安之行,所见所感使她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3

  • 《纽约时报》对斯特朗关于苏联与中国西藏报道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她在苏联生活近30年,最后定居中国,直至去世。她曾写过大量关于苏联和中国的报道和书籍,为西方世界了解苏联和中国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上世纪20年代起,她多次访问中国。1946年夏天,斯特朗在延安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同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P1911)。毛泽东与斯特朗在延安的谈话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标题为《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1

  • 《纽约时报》对斯特朗关于苏联与中国西藏报道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20世纪美国记者,写过大量关于苏联和中国的报道和书籍,并因此闻名于世。《纽约时报》曾刊登过多篇斯特朗关于苏联的报道。1959年斯特朗在西藏进行了一个月考察采访,依据第一手材料撰写了《百万农奴站起来》等涉藏报道和书籍。但《纽约时报》对斯特朗关于中国西藏的报道却只字不提。文章在介绍斯特朗的涉苏报道与涉藏报道①内容基础上,分析《纽约时报》对斯特朗的涉苏报道与涉藏报道采取不同态度的原因及当代启示。[关键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纽约时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6-03

  • 莫里·斯特朗:可持续发展的先驱
    琰2012年,斯特朗在里约+20会议上发言莫里·斯特朗(也译作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F.Strong)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从一位联合国普通保安管理部门人员经不懈进取最终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从一个没有条件上大学的青年靠个人的杰出贡献获得全球几十所大学的荣誉博士,他虽然生长在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有着深切的同情,并投入全身心的支持。斯特朗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投身于国际事务,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可持续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3期2022-03-21

  • 买猫粮的老妇人
    ]威廉·布里坦斯特朗是一个高中科学老师。每天中午12点15分,他站在教室窗前,都会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准时走过学校门口,去附近的一家食品店买东西。平德里克小姐90多岁了,她曾经是这所高中的历史老师,退休后就隐居在镇子角落的一座小木屋里。她有时会来学校拜访老友,但不欢迎任何人到她家里去做客。这个周三的中午,斯特朗却没有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出现。他担心她可能生病了,于是,在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后,斯特朗找到了她家。这是一幢年久失修的房子,斯特朗敲了很久的门,屋里始终没人应

    民间故事选刊 2021年3期2021-11-13

  •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美国友人安娜·斯特朗曾5 次访华。1946年,61 岁的斯特朗第5 次访华,此行目的地是她认为的“理想的归宿地”——延安。在延安,她深深地被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愫震撼。她说,在延安与中共领导人的大量谈话中,“最常听到的词汇是‘人民’,中国人民,最后往往总是提到世界人民。他们的口号是‘到人民中间去’‘向人民学习’”——天下情怀、人民至上,这便是斯特朗敬佩的中国共产党。今天,有些人弄不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基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2期2021-11-13

  • “纸老虎女士”六次访华记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努力,“纸老虎女士”的绰号也由此而来。1925年、1927年和1937年,斯特朗三次访华并根据所见所闻写下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人类的五分之一》等作品,向全世界披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叛变和对工农运动的镇压,热情赞扬了工农运动犹如星星之火,将来势必燃成革命的大火。排除万难,向世界揭露皖南事变真相1940年12月底,55岁的斯特朗第四次踏足中国的土地。这一次,她继续追随着革命的火种,来到战时陪都——重庆。重庆此时的形势比外界了解的更

    华声文萃 2021年9期2021-09-05

  • “纸老虎女士”六次访华记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努力,“纸老虎女士”的绰号也由此而来。1925年、1927年和1937年,斯特朗三次访华并根据所见所闻写下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人类的五分之一》等作品,向全世界披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叛变和对工农运动的镇压,热情赞扬了工农运动犹如星星之火,将来势必燃成革命的大火。排除万难,向世界揭露皖南事变真相1940年12月底,55岁的斯特朗第四次踏足中国的土地。这一次,她继续追随着革命的火种,来到战时陪都——重庆。重庆此时的形势比外界了解的更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5期2021-08-06

  • “纸老虎女士”六次访华记
    “纸老虎女士”斯特朗的努力。众所周知,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武装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中国人民的胜利信心,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起了极其伟大的作用。其广泛传播离不开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和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努力,“纸老虎女士”的绰号也由此而来。1925年、1927年和1937年,斯特朗三次访华并根据所见所闻写下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人类的五分之一》等作品,向全世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叛变和对工农运动的

    新传奇 2021年20期2021-06-22

  • 美联储的大萧条创伤后遗症
    掌舵人本杰明·斯特朗是个小镇青年。他1872年出生在纽约的哈德孙河谷,尽管家族里有很多商人和银行家,但高中毕业时家境衰落,经济困难,所以没读大学就直接去了华尔街,混得其实很一般。1905年他妻子产后抑郁自杀,两年后斯特朗再婚,却娶了美国信孚银行董事长的女儿,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斯特朗虽然学历不高,但高大健壮,浑身一股精英范儿,靠着岳父的关系,斯特朗很快就爬到了信孚银行总裁的位子上,挤进了华尔街核心圈子,结识大佬无数。1907年,当金融皇帝J . P .

    世界文化 2021年4期2021-05-25

  •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
    白。美国女作家斯特朗曾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相对于黑暗这样的黑色,蜡烛之光是白色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黑暗中,即把白与黑放在一起,就不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它们创造了一种新的颜色:运动之色。1938年1月经过艰难的旅行之后,斯特朗到达了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记的一个村落,这里驻扎着八路军总部。她发现,这支军队还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教育。令她惊讶的是,在这个边远的偏僻的村庄内,竟然有两个剧团。尽管演出条件简陋,演出效果却十分好。官兵们聚精会神地观看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5期2021-05-18

  • 买猫粮的老妇人
    威廉.布里坦斯特朗是一个高中科学老师。每天中午12点15分,他站在教室窗前,都会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准时走过学校门口,去附近的一家食品店买东西。平德里克小姐90多岁了,她曾经是这所高中的历史老师,退休后就隐居在镇子角落的一座小木屋里。她有时会来学校拜访老友,但不欢迎任何人到她家里去做客。这个周三的中午,斯特朗却没有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出现。他担心她可能生病了,于是,在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后,斯特朗找到了她家。这是一幢年久失修的房子,斯特朗敲了很久的门,屋里始终没人应答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21年2期2021-03-10

  • 买猫粮的老妇人
    威廉·布里坦斯特朗是一个高中科学老师。每天中午12点15分,他站在教室窗前,都会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准时走过学校门口,去附近的一家食品店买东西。平德里克小姐90多岁了,她曾经是这所高中的历史老师,退休后就隐居在镇子角落的一座小木屋里。她有时会来学校拜访老友,但不欢迎任何人到她家里去做客。这个周三的中午,斯特朗却没有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出现。他担心她可能生病了,于是,在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后,斯特朗找到了她家。这是一幢年久失修的房子,斯特朗敲了很久的门,屋里始终没人应答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年8期2020-08-18

  • 谁管洪水滔天
    银行家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1872年出生在纽约哈德孙河谷的一个小镇,从小家境优渥,但踏上社会后发展得很一般,一直在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里搬砖。1905年他妻子得产后抑郁自杀,两年后他再婚,娶了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董事长的女儿,从此平步青云。斯特朗高大健壮,英俊帅气,浑身散发着常春藤名校体育明星般的气质[1]。他的岳父也举贤不避亲,很快就把斯特朗提拔到了信孚银行总裁的位子上,挤进了华尔街的顶级圈子。1907年,当

    第一财经 2020年8期2020-08-09

  • 买猫粮的老妇人
    钱的愿望》等。斯特朗是一个高中科学老师。每天中午十二点十五分,他站在教室窗前,都会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准时走过学校门口,去附近的一家食品店买东西。平德里克小姐九十多岁了,她曾经是这所高中的历史老师,退休后就隐居在镇子角落的一座小木屋里。她有时会来学校拜访老友,但不欢迎任何人到她家里去做客。这个周三的中午,斯特朗却没有看到平德里克小姐出现。他担心她可能生病了,于是,在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后,斯特朗找到了她家。这是一幢年久失修的房子,斯特朗敲了很久的门,屋里始终没人应

    故事会 2020年10期2020-05-19

  • 我所拍摄的一组外事活动新闻照片
    谈话的美国记者斯特朗重访延安。接待斯特朗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带她去了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枣园、王家坪、杨家岭等地。在杨家岭,她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与主席谈话的那个窑洞以及窑洞对面的石桌凳,喜悦万分。1966年6月,胡志明主席来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到了延安机场就给迎接他的孩子们分发糖果,还给他们教唱越南歌曲,延安地委也为迎接胡志明主席准备了盛大的文艺晚会。1981年5月15日,杰出的中泰友好使者——泰国公主诗琳通访问西安,我是随行采访的记者之一。1984年4月30日

    金秋 2020年19期2020-03-09

  • 延安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这个小石桌边,迎着阳光,见证了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过程,并赞叹道,“这是个时代性的伟大真理”。今天,已离开那段历史渐行渐远,见证的人也已一个个驾鹤作古,可这理论的光芒随岁月增加而更加熠熠生辉。杨家岭、毛泽东、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小石桌。小石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毛泽东、杨家岭。我们用记忆还原历史,我们用历史昭示未来。

    散文诗 2019年19期2019-11-20

  • 剧院建筑
    出版、朱迪思·斯特朗(Judith Strong)编辑的《剧院建筑设计指南》(Theatre Buildings: A Design Guide)一书,是其继承者。这本书使读者了解了剧院的规划和设计的全过程。它在建筑物的每一个区域都有详细的注解,包括房子前面、礼堂、后台和行政办公区域。它聚焦于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音响、舞台工程、灯光、声音和视频,礼堂和舞台的尺寸等等。餐饮、会议和教育使用等方面也包括在内。书中涵盖了28座剧院的案例,《歌剧》杂志将编译其中精

    歌剧 2019年7期2019-08-21

  • 美国记者斯特朗眼中的八路军
    信念的灵魂。”斯特朗在山西战场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政府军中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同日本人作战”。山西各地的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等人都集中在这里。眼前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令她意识到,共产党人在过去1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背叛他们的信仰在政府军中获得高官要职,“然而谁也没有这样做”。她看到这些中共高级军事将领“全部过着艰苦的生活”。为了进一步了解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的关系,斯特朗采访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你们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作

    新传奇 2019年10期2019-08-04

  • 人在天涯(短篇小说)
    这不是我的前夫斯特朗吗?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他好像也认出了我,禁不住愣在那里,灰蓝色的眼睛显得惊讶和迷茫。坐到这里来吧。我发出了邀请。他激动得手有些颤抖,当他把酒杯放到桌子上的时候,马提尼从杯子里洒出来一些,我连忙用餐巾纸擦干凈了桌子。他坐下来以后,喝了一口酒,然后对我说,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他的灰蓝色的眼睛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神采,透出看破一切的神情。丽莎呢?我想你们早已经结婚了吧?我问。我没有和她结婚,我和你离婚后不久,就发现她有些行为异常,后来才弄明白她

    红豆 2019年6期2019-05-28

  • 异国情缘的悲欢故事(评论)
    我”与美国男人斯特朗,以及横插一杠的丽莎。丽莎是个衬托“我”与斯特朗的次要人物,不能没有,又无须着墨很多的人物,姑且算她半个。至于其他人物都是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过渡人物,不在作家描写、塑造之列。从小说的结构看,作者用了前呼后应的套路。开笔写“我”在尔湾附近的一间酒吧与前夫偶遇,再用倒叙的手法写“我”在国内不幸的婚姻,与丈夫冷战十二年后,终于离婚。离婚后离开伤心之地,去了美国。然后进入正题,前面他姐姐的异国婚姻等可视为引子,只是稍嫌长了些。整个故事的主

    红豆 2019年6期2019-05-28

  • 美国记者斯特朗眼中的八路军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专赴山西访问了八路军司令部。通过近距离观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的一系列抗战活动,她发现中国共产党是一群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有卓越的领导人,以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紧密联系广大群众的行为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继而迅速发展壮大,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斯特朗,著名美国女记者、作家、伟大的革命观察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她一生6次访问中国,并于1958年定居中国,直至1970年过世,她的一生与中国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结。1937年12月,斯特朗

    党史文汇 2018年11期2018-12-10

  • 毛泽东谈原子弹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的采访。当谈到原子弹这一话题时,他们有以下的对话:斯特朗问毛泽东美国是否会使用原子弹从冰岛、冲绳岛及中国的基地轰炸苏联?毛泽东:“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在场的陆定一将纸老虎翻译成Scarecrow,毛泽东示意让陆定一稍停,问斯特朗:“他翻译的是什么意思?”斯特朗:“Scarecrow是稻草人,是农田里吓唬鸟的……”毛泽东说:这样翻译不好,这不是我的意思,纸老虎不是待在田里赶鸟的,而是吓

    读书文摘·经典 2018年11期2018-11-16

  • 毛泽东的“纸老虎”论断及其影响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他们坐在窑洞前果树下的一张石桌周围,娓娓而谈。当谈到人们闻之色变的原子弹时,斯特朗问:“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呢?如果美国从冰岛、冲绳岛以及中国的基地轰炸苏联呢?”毛泽东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中国的陆定一在现场翻译,他们在翻译“纸老虎”一词时,将它译为“稻草人”(scarecrow)。

    领导文萃 2018年18期2018-10-30

  • 周恩来巧借外媒披露“皖南事变”真相
    交给斯特朗的26页材料,在美国媒体刊登后引起国际社会强烈震动在重庆期间,“皖南事变”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里,周恩来晚上经常会见各方面人士特别是一些外国著名人士,不仅同他们谈团结抗日,而且一起谈哲学、谈文学、谈经济,结交了许多朋友。1940年年底的一个深夜,周恩来秘密会见了在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周恩来对斯特朗详细介绍了国共合作的情况,揭露了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却百般刁难和钳制新四军的政治阴谋。会见结束时,周恩来郑重地递给斯特朗一份2

    百姓生活 2018年3期2018-03-26

  • 宝拉·斯特朗
    日报道,宝拉·斯特朗是一名来自美国华盛顿的艺术家,不过在很多孩子和家长的眼中,宝拉更像是一位“救世主”。这一切,还得从14年前说起。宝拉的朋友发现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因为睡姿不正确,而患上了“扁头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孩子视神经的发育,而且若非及时治疗,甚至会对宝宝的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医生表示只要孩子戴上特制的白色头盔,四个月左右应该就能恢复。但因为孩子太小,对戴这种头盔非常不习惯,平时戴上一会儿都不停哭闹,更别提每晚都必须要戴着睡觉了,而且这一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4期2017-05-04

  • 美联储和大萧条
    储备银行的总裁斯特朗不是恰好在1928年英年早逝的话,或许就不会爆发1929年的金融危机。他评价斯特朗去世之后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系统)的表现,说美联储“无能”,并且厌恶之情显现在纸上。米尔顿·弗里德曼心目中的这位英雄斯特朗中学毕业后就直接到了华尔街,41岁就成为美国信孚银行的总裁。1912年,斯特朗参加了一次神秘的聚会。这次聚会只有6个人参加,产生的“格拉斯计划”建议成立多个地方自治的机构,叫联邦储备银行,同时再成立一个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监管整个联邦储

    爱你 2017年10期2017-04-14

  • 周恩来的语言魅力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著名美国女记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两次来华,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抗战事迹。1965年11月1日在上海为她举行的80岁生日宴会上,周恩来的祝词十分诙谐:“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贺40‘公岁’诞辰。”在座的听到“40公岁”这个新词,都有点奇怪。周恩来解释说:“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市斤。因此,40公岁,就等于80岁。”听完他的解释,大家开怀大笑,斯特朗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4期2017-03-02

  • 周恩来的语言魅力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著名美国女记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两次来华,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抗战事迹。1965年11月1日在上海为她举行的80岁生日宴会上,周恩来的祝辞十分诙谐:“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贺40‘公岁诞辰。”在座的听到“40公岁”这个新词,都有点奇怪。周恩来解释说:“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市斤。因此,40公岁,就等于80岁。”听完他的解释,大家开怀大笑,斯特朗听了更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10期2017-03-02

  • 周恩来的语言魅力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著名美国女记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两次来华,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抗战事迹。1965年11月1日在上海为她举行的80岁生日宴会上,周恩来的祝词十分诙谐:“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贺40‘公岁诞辰。”在座的听到“40公岁”这个新词,都有点奇怪。周恩来解释说:“在中国,‘公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40公斤等于80市斤。因此,40公岁,就等于80岁。”听完他的解释,大家开怀大笑,斯特朗听了更

    共产党员·下 2017年2期2017-03-01

  • 毛泽东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谈时的翻译是谁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杨家岭采访毛泽东。斯特朗是美国著名的进步女作家和女记者,这是她第五次到中国,也是第一次到延安采访。在这次与毛泽东的谈话过程中,斯特朗向毛泽东提问了国际和国内的诸多问题。在谈到中国战后的前景时,斯特朗询问道: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如果发动内战,以及如果拥有原子弹的美国进攻苏联,其前景将会如何?于是,毛泽东在回答中用了一个他所发明的词:纸老虎。不过,翻译在翻译纸老虎时用了英文的scarecrow。毛泽东当时通过自学听得懂若干英文单词,

    党史博览 2016年12期2017-01-19

  • 莫里斯·斯特朗(1929-2015)
    /编译莫里斯·斯特朗(1929-2015)吕吉尔/编译1971年9月15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创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右)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U Thant,1909-1974)(中)出示大会的官方海报的设计图样,牙买加大使兼筹备委员会主席基思·詹森(Keith Johnson,1921-2009)见证了这一时刻加拿大石油和矿产商人、环境问题专家、环境保护先驱、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任执行主

    世界科学 2016年2期2016-11-30

  • 纸老虎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为了表示礼貌,毛泽东特意穿了一件稍好一些的蓝布衣服。毛泽东和斯特朗坐在窑洞前果树下的一张石桌旁,娓娓而谈。当谈到人们闻之变色的原子弹时,斯特朗问:“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呢?如果美国从冰岛、冲绳岛以及中国的基地轰炸苏联呢?”毛泽东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中共的陆定一在现场翻译。他们在

    中外书摘 2016年5期2016-05-24

  • Athos FO:出售家族企业之后,德国医药大亨的抉择
    走过弯路的德国斯特朗格曼家族二代,2005年将旗下赫素制药出售给诺华制药,获得53亿欧元现金,却在投资中遭遇了银行和创业公司的背叛。痛定思痛的他们在全球飞行了百万公里学习考察,最终选择成立家族办公室Athos FO。如今,65岁的斯特朗格曼两兄弟分别以33亿美元资产并列2015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34位,并计划用10年时间将FO平台转交给下一代。自2013年开始,中国家族企业及家族财富的传承浪潮开始迅猛加速,但是,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及中国民企的现况来看,家

    新财富 2015年8期2015-11-20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六次中国行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著名的进步作家和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特朗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她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热衷妇女组织运动,性格独立,用她的话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小时候的斯特朗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智力水平很高,阅读和书写突出,但待人接物能力差一些。斯特朗早期受她母亲的影响比较大,15岁之前斯特朗的生活就是在母亲的安排下接受各种各样的语言教育、阅读写作培训。斯特朗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父亲的支持最后拿到了芝加哥大学

    百年潮 2015年1期2015-09-10

  • 要博弈,但更要求共赢
    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心潮澎湃,这比他主持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开幕式时的心情还要激动,有那么一瞬间,脑海里出现了40多年前的自己,一个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贫穷铁路工人家庭的少年……面对代表数十亿人的各国领导人,他说到:与在座各位案头上一堆重要甚至急迫的工作比,今天在此我们商讨的话题更为重要。若干年后,今天的国家大事或许将被遗忘或者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一个注脚;然而,此时我们面对的主题事关全人类未来,关乎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物种包括我们人类自己能

    世界环境 2015年6期2015-04-08

  • 伯克希尔全球80多个子公司,总部却只有23人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伯克希尔全球80多个子公司,总部却只有23人文 | [美]罗伯特·哈格斯特朗今天,伯克希尔旗下拥有80多个子公司,超过27万名员工,但公司总部仅有23名员工。处在于,可以让巴菲特集中100%的精力,专注于资本配置的工作,这正是他天才所在之处。巴菲特的管理宣言可以总结为:“聘请最好的管理团队,别再为管理操心。”今天,伯克希尔旗下拥有80多个子公司,超过27万名员工,但公司总部仅有23名员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组织结构比单一公司结构更有

    中国机电工业 2015年6期2015-03-03

  • 关于一九四六年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的日期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的日期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发表了时文生同志写的《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时间新考》一文(以下简称《时文》),对《毛泽东选集》第2版将《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日期定为8月6日,提出质疑。《时文》经过考证,认为毛泽东和斯特朗1946年8月的谈话,共两次,分别为8月21日和31日,“绝非‘1946年8月6日’”,8月6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时文》为了考证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

    中共党史研究 2015年5期2015-01-30

  • 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时间新考
    毛泽东在延安和斯特朗谈话时间新考时 文 生众所周知,1946年8月,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提出了“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反动派,而在于人民”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参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91—1196页。关于这次谈话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和斯特朗本人都没有作过明确的记载,当时的新闻媒体也未见有实时报道,而目前公认为“1946年8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

    中共党史研究 2015年2期2015-01-30

  • 斯特朗携旗下明星试验机亮相橡塑展
    斯特朗——全球领先的材料和构件物性测试试验机制造商此次将携旗下明星产品:5960 双立柱电子台式万能材料试验系统,2013年最新推出并申请多项专利技术的AutoX 750全自动接触式引伸计和CEAST 9300落锤试验机亮相2014年国际橡塑展览会W1美国馆W1G71展台,与行业用户面对面交流互动。英斯特朗5900万能材料试验机加全自动引伸计AutoX750黄金组合,打造完美试验体验。英斯特朗5900 系列万能材料试验机是英斯特朗旗下电子材料试验机的高端

    塑料制造 2014年6期2014-05-30

  • 胜利属于人民(下)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经宋庆龄安排,再度到延安进行采访。8月6日,斯特朗搭乘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一辆大卡车,来到了毛泽东的驻地——杨家岭。2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和在延安的马海德医生,陪同斯特朗一道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快步走出窑洞,到小院里欢迎。他们围着一张石桌坐了下来,毛泽东对斯特朗不辞辛苦来到延安表示欢迎,对她访问华北解放区所写的一些公正的报道表示赞赏。

    连环画报 2014年2期2014-03-26

  • “红星照耀中国”之斗争篇
    胡劼斯特朗曾说:“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她用一生诠释了这一箴言。在对真理和光明的追求中,她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不衰的激情。作为一名进步记者和作家,她的一生都在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从革命发源地收集革命信息,再把这种革命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1885年11月,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费德兰,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妇女。十九岁时她在奥柏林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深造,成为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年轻的一位女性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3期2013-07-04

  • 斯特朗:一个革命观察家的中国往事
    ○ 丁晓平说起斯特朗这个名字,或许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是很熟悉了。但一说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大家都知道这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句话就是毛泽东当年对斯特朗说的。斯特朗全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人。1885年出生,一生六次来到中国。斯特朗是一个脾气古怪、个性鲜明的人,被西方报界认为是一个“固执己见的新闻记者”。她一生撰写了七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和大量文章。从1927年到1970年,斯特朗以其“强烈的思想动力和个性鲜明的评论”,“清晰明朗地展望世

    党史博览 2011年9期2011-06-09

  • 那个美丽的新世界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问道。村民们指向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他正坐在土堆上,在暖和的阳光下纺毛线。“他是怎样当选为村长的?”“我们是去年选他的。”几个人回答。接着,一个村民以明显带着骄傲的语气说:“我们随时可以罢免他,现在我们有了民主的政府。”斯特朗对眼前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议。她后来写道:“这群仿佛生活在石器时代的人,夸耀起自己的权利,却和美国人炫耀他们最富有的民主生活一样。”“我们需要这种自由”杨步浩已经是选举老手了。当斯特朗1946年见到他时,他已经选了三

    读者·校园版 2011年19期2011-05-14

  • 爱我的间谍(一)
    界上最大的富翁斯特朗博格秘密地建造了海洋战略控制中心和巨大的核潜艇,妄图一举毁灭人类,重新建立他自己的所谓新世界。他的这一阴谋引起英、美、苏的联合抵抗。在对斯特朗博格的斗争中,英国特工007和苏联克格勃爱莫佐娃化结怨为友谊。他们互相支持,配合密切,克服了种种艰难风险,最后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一举摧毁了斯特朗博格的核潜艇和海洋战略控制中心。

    连环画报 2011年4期2011-01-06

  • 1959年斯特朗赴西藏采访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也是记者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中共中央很关心斯特朗,周总理再三诚恳地劝她不要去西藏,但斯特朗坚持要对西藏的平叛和民主改革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以自己的亲眼所见,客观公正地向世人报道。为了保证记者团的平安和健康,中央有关部门通知他们都要进行体检。经过检查,斯特朗的血压和心脏完全符合要求,医生在体检表上写道:“在有特殊的安排情况下,可以进藏,切忌过度疲劳。”据此,中央最终同意了她的要求。为保证斯特朗安全,中央有关部门特地为她配备了一名叫曹芳芳

    百年潮 2009年6期2009-07-28

  •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问世记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从美国的旧金山辗转抵达延安。这时,国民党依靠美国的支持,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之初,从兵力、装备、财力和所占地区来看,国民党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共产党处于劣势。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有430万左右,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只有120万,双方兵力对比是3.37:1;国民党军队拥有先进的装备,有飞机和坦克,人民解放军只有小米加步枪;国民党政权占据着全国76%的面积,控制着占71%人口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大部分铁路交通线都在其手中。当时

    文史月刊 2009年6期2009-07-23

  • 毛泽东:我就不信,偏要再出个太阳给他看看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采访,在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谈到了蒋介石。斯特朗问道:“主席,你除在重庆谈判时见过蒋介石外,过去见过他吗?”“见过。”毛主席回忆着说,“那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924年1月20日,由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了。165名代表和6位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出席大会。代表对号入座,第39号席上,坐着30岁的湖南代表毛泽东。蒋介石也坐在会场里,但他不是代表,只是列席会议。这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

    报刊荟萃(上) 2009年3期2009-05-04

  • 《父亲的秘密》导读与训练
    林边闲逛,看见斯特朗太太家养了很多鹅,便偷了一只架在篝火上烤。因为父亲的养牛场就在附近,大家便派我去偷些盐来当佐料。我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那鹅肉一点也不好吃,加盐也于事无补,我们啃了几口就失去兴趣,把剩下的鹅肉都埋在树林里。本来以为这件事干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人会发现。但几周以后,斯特朗太太找到了我,和蔼地说:“里克斯,我对你非常失望。你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她知道了你偷鹅的事儿一定会伤心死的。”看我一脸羞愧的样子,斯特朗太太又说:“我不想让你父母把你当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 2008年8期2008-08-26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回忆毛主席和她的谈话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这个论点,武装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加强了我国人民的胜利信心,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起了极其伟大的作用。在现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毛主席的这个英明论点继续起着极其伟大的作用。趁着《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的时候,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访问了现在居住在北京的斯特朗博士,请她——这位中国人民熟悉的朋友,谈谈她对《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编选了毛主席和她谈话的那篇文章的感想。十月十二日,

    中国青年 1960年22期196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