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种

  • 剧种: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
    李创民间小剧种的保护与研究,对抢救与保护传承民间稀有剧种、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文化和旅游部与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其中“中国戏曲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研究”的选题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此之前,濒危剧种“抢救行动”早已在全国多地陆续开展,但具體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这些濒临失传的剧种多数属于小剧种类型,由于演

    中华瑰宝 2023年7期2023-07-12

  •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七个影响比较大的剧种,其中又以白剧、壮剧、傣剧和彝剧的影响最为突出,所以被称之为云南少数民族四大剧种。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大剧种相继成立了专业的剧团,剧种更是获得了蓬勃发展。总结四大剧种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经验,总结科学、有效的民族剧种传承和发展对策,这对于发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戏曲文化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一、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概述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多的一个省份,拥有世界罕见的文化多样性。就目前的资料统计来看,全省的25 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七个影响比较

    戏剧之家 2022年17期2022-11-12

  • 稀有剧种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教改新探
    康建兵稀有剧种是传统戏曲和地方戏剧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稀有剧种大都历史悠久,有的堪称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充满浓郁的原生态性,是乡间民俗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多以乡村演剧形态流传,“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唱腔以及灵活的表演形式”。然而,由于大多数稀有剧种的流布范围狭窄,从业剧人和观众稀少,传播力和影响度弱,鲜为人知。以笔者所在的重庆为例,即便是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梁山灯戏和酉阳土家面具阳戏,在对其传承、传播和研究等方面仍存

    剧影月报 2022年5期2022-11-07

  • 河南稀有剧种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途径
    艺术学院河南稀有剧种具有悠久历史,且具有十分珍贵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和信息化浪潮影响,我国传统戏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地方戏曲发展与传承困难重重。河南作为戏曲大省,一方面是因为有豫剧、曲剧、越调等这些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剧种;另一方面,还因为有众多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稀有剧种,如大平调、大弦戏、宛梆、怀梆、柳子戏等。据统计,目前河南省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稀有剧种

    艺术评鉴 2022年16期2022-11-05

  • 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剧场艺术
    术;后戏剧剧场;剧种;戏曲流派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854X(2022)03-0058-07“随着网状阅读和书写的经由1993年后实施的全开放的网络的实现,数码技术已将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引向一种无产阶级化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超工业化的时代,造成了系统性的愚昧的时代。”① 面对如今已被数字化技术高度渗入和支配的社会,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对我们做出了如是警示。在斯蒂格勒的理论框架中,技术本质上

    江汉论坛 2022年3期2022-03-11

  • 地方戏曲发展的三个意识 ——观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后的几点思考
    内的辽宁地方戏曲剧种先后亮相,演出了28部小戏作品。这次展演活动也首次集齐了辽宁地域内所有小戏剧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笔者近段时间正好参与了《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海城喇叭戏》一书的撰写工作,所以有幸获得主办方辽宁省文旅厅的邀请,观摩了此次地方小戏的展演。在省文旅厅组织的本届辽宁地方戏曲小戏研讨会上,笔者总感觉当小戏展演的帷幕落下之后,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有所思考,有所反思,有所警醒,尤其是作为从事多年地方戏曲研究的笔者来讲似乎更应如此。展演中,全省各个

    新世纪剧坛 2022年1期2022-02-25

  • 商洛两大剧种简述
    陕西省商洛市内的剧种和数十种,唯花鼓和道情最肯地方特色,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本文从起源、艺术特色、代表剧目等几个方面对这两个剧种作了简述。关键词:商洛、剧种、花鼓、道情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商洛花鼓和商洛道情是流传于商洛市的两大剧种,其中商洛花鼓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洛道情于2011年6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就这两在剧种简述如下。一、商洛花鼓商洛花鼓民间又称花鼓子、地蹦子,盛行于陕西省商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2021-09-10

  • 江苏戏曲概述
    多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囊括了昆曲、梆子等四大声腔及十多个剧种。江苏戏曲对中国戏曲乃至世界戏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吴语区,流行的剧种有昆曲、苏剧、锡剧等。在南京、镇江、扬州、盐城、淮阴等江淮方言一区,流行的剧种有扬剧、淮剧等;在南通、如皋等江淮方言二区,流行的剧种有南通童子戏(也称通剧)。在苏北连云港、徐州等北方方言区,流行有柳琴戲、梆子戏及丁丁腔等剧种。(节选自2020年第4期《剧影月报》,本刊有改动)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1年3期2021-05-14

  • 剧种大舞台
    王长宗小剧种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不被某些文化部门的领导所重视。他们无非是认为小剧种舞台小、观众少、形象土、难登大雅之堂。诸多偏见和误解造成小剧种式微,剧目逐渐消失,演员后继无人,许多小剧种被观众忘却。其实,只要抛弃偏见和误解,文化部门和地方领导重视起来,辅之以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措施,小剧种都可以红红火火地演起来,小剧种可以形成大舞台。小剧种和大剧种相辅相成,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行内人士所言,某些小劇种的历史比徽班进京带的京剧历史还悠久。小剧种

    杂文月刊 2021年1期2021-04-01

  • 江苏戏曲概述
    多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囊括了昆曲、梆子等四大声腔及十多个剧种。江苏戏曲对中国戏曲乃至世界戏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吴语区,流行的剧种有昆曲、苏剧、锡剧等。在南京、镇江、扬州、盐城、淮阴等江淮方言一区,流行的剧种有扬剧、淮剧等;在南通、如皋等江淮方言二区,流行的剧种有南通童子戏(也称通剧)。在苏北连云港、徐州等北方方言区,流行有柳琴戏、梆子戏及丁丁腔等剧种

    初中生世界 2021年9期2021-03-15

  • 论地方剧种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镇化建设中,地方剧种戏曲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城乡矛盾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地方剧种戏曲如何把握发展的契机,化解危机,实现传承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笔者在当前地方剧种传承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剧种传承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方剧种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及几点对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地方剧种;传承;发展;重要性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到2020年底,地方戏曲剧种有360多种,有近千年的演剧历史。这是戏曲史上有关剧种存量第一次完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2021-01-10

  •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宝,现存348个剧种。其中,106个剧种由非国有院团承担,这其中又有46个剧种只有一个民间班社或一个民营剧团支撑,只要他们出现风吹草动,我们就将失去值得骄傲的“348”。剧种的兴衰与生命的生老病死同样都有其自身规律性。“守望濒危剧种”的初衷是,在文化高度自觉、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保护好“348”这样一个难得的文化生态,不要让“濒危剧种”的羸弱小花因“饥饿”而死亡,因“贫困”而香消玉殒。一、哪些是“濒危剧种”全国共计10278个剧团,国营院团1524个,占1

    人文天下 2020年21期2020-12-23

  • 山东梆子腔剧种起源综述
    山东梆子腔系三个剧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的文章和书籍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于山东梆子诸剧种的起源研究进行了梳理,综述如下。关键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剧种;起源;综述我国的梆子腔系统历来地方音乐色彩浓厚,剧种众多,山东境内梆子也是如此,比较大型的梆子剧种各有特色,笔者选取了其中三个剧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进行部分文献的起源综述1 关于山东梆子的起源说法1.1 起源于山陕梆子孙文明在《“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山东梆子研究》一书中对山东梆子的

    卷宗 2020年19期2020-10-26

  • 戏曲小剧种传承发展的学术基础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序
    最新一轮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情况及成果。普查显示,至调查数据截止之时 (2015年8月31日),全国共存有348个戏曲剧种。这是戏曲史上有关剧种存量第一次完整的统计,意义深远。现存的这348个剧种,京剧、昆曲、豫剧、秦腔、越剧等传播范围相对较广的剧种只是其零头,绝大多数剧种的传播范围都比较小,其中分布区域仅限于某一个省区市内的剧种,竟达300个之多。而在这300个剧种里,又有一大部分的分布范围,只限于几个县、几个村甚至某个村庄。通常我们把这些剧种分布范围较小的

    人文天下 2019年12期2019-12-23

  • 剧种传统元素的保护与创新
    为耀眼,三百多个剧种就好似三百多颗明珠一般,汇聚在一起,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正因为各剧种各放异彩、五光十色,才使得这光芒愈发夺目、长久不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剧种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对于创新的呼声不断高涨,对于传统的保护不断下降,剧种发展之路何去何从成为了众多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一阐述,希望可以对于各戏曲剧种的积极发展起到一点微薄之力。二、保护剧种传统的意义下保护剧种传统的意义。在戏曲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保护各剧种的传统元素对维护戏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2019-04-08

  • 漫谈高甲戏《陈三五娘》
    ,从艺术性上强调剧种风格化表现。关键词:戏曲   高甲戏   《陈三五娘》   剧种   创作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147-03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等,发源于明末清初的福建泉州府。该剧种如果自萌芽初期算起,即明末清初迎神赛会的“宋江阵”雏形,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它是闽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传播区域最广、戏迷最

    艺术评鉴 2019年24期2019-01-19

  • 非物质文化背景下河南濒危剧种的发展与保护
    格的特色的的戏曲剧种,可以被认为是当地文化特色、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的最好体现。戏曲在河南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沉淀和历史渊源,这里戏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曾经将近有十多个戏曲种类在此起源、盛行以及发扬壮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崛起,这些新兴事物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剧种现在已经濒临灭绝,大部分戏曲的发展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状态。例如,河南曲剧、四平调、花鼓戏以及河

    长江丛刊 2018年8期2018-11-14

  •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腔;西皮;二黄;剧种;继续发展一、皮黄腔的来源皮黄腔是西黄和二皮相结合的产物。根据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书中说到,西皮来源于秦腔,清初经湖北襄阳流传到武汉一带,并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化而成,据称湖北人称唱词为“皮”,故称陕北传来的唱调为“西皮”)。二黄则产生于江西和安徽一带,是在弋阳腔的传统影响下渐渐形成的。这两种声腔一个来自于我国的北方,一个出自我国的南方。清初时汉调的主要腔调“西皮”和徽调的主要强调“二黄”在长期的流传演变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声腔系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试析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何保护传承好地方剧种,已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深刻分析了张家界市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护传承对策,旨在推动地方剧种的良性发展。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身份。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保护、开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

    卷宗 2018年17期2018-07-09

  • 湘北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渊源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中图分类号:J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21-01一、湖南戏曲艺术的历史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组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戏曲艺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最大众化的文艺品种之一,戏曲来自民间,是经过历代戏曲艺术家千锤百炼,辛勤创造,逐步形成了唱念做打结合、技艺精湛的中国特有的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2018-02-22

  • 从茶文化角度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河南濒危剧种为例
    ,河南曾有几十个剧种产生流行过,如:“罗戏”、“花鼓戏”、“怀调”、“四股弦”等剧种。改革开放以来,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再加上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河南很多剧种已经濒临灭绝。由此,茶文化和河南濒危剧种丰富的历史积淀赋予了现代人传承传播这一文化的使命。1 河南濒危剧种概述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孕育了辉煌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十几种濒危剧种,如: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罗戏”、“大弦戏”;“落腔”、“花鼓戏”等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2018-01-19

  • 河南省稀有剧种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为例
    河南省稀有剧种保护工作调研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表现形式的地方传统戏剧,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是地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映射,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地方戏曲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基层群众,在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凝聚力,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2017-11-14

  • 强调“剧种意识”提高剧种责任心 ——关于戏曲振兴的一点新想法
    曲振兴的具体化是剧种振兴,而多年来我们剧种振兴的整体感、整体行动上是不够的。每个戏曲院团都是整个剧种的一分子,每个剧种都应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有院团都应是荣辱与共的兄弟战友。尤其是剧种各单位的主导和艺术骨干们,更是必须要有由剧种意识而引发的高度的剧种责任感。当代中国的戏曲艺术需要振兴,我记得首先是由四川省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呼声,离现在约有30多年了。川剧提出后,许多剧种随之而起,一直到庞大的京剧也感到自身的衰落,“振兴”就成为整个戏曲界的一种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2017-11-14

  • 甘肃省庆阳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
    皮影戏、木偶戏等剧种在新时期以来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宏观梳理这一阶段本地区戏曲发展的脉络和走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庆阳戏曲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庆阳戏曲;剧种;普查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5-0099-08甘肃庆阳戏曲在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水乳交融,陇东文化和关中文化交相辉映,孕育沉淀出极具庆阳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如陇剧、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和木偶戏等。其中,陇

    三峡论坛 2017年5期2017-10-20

  • 南阳地方代表剧种述略
    者就目前南阳代表剧种做出阐述。[关键词]南阳;剧种;传承一、曲剧曲剧,曾名“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50年代改称曲剧。曲剧南阳流派,是在南阳大调曲(鼓子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发展形成。各类剧团遍及南阳城乡,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广泛,东至许昌、漯河、周口、郑州、开封、山东省及安徽省;北至河北及山西和内蒙;西至陕西、甘肃、青海及新疆;南至湖北、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都有南阳曲剧演员参加的曲剧团体和演出活动。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2017-10-09

  • 论浙东地区非遗濒危剧种生态中的“一树两花”现象
    5年到如今,濒危剧种似乎有了第二春的趋势:一些被边缘化的剧种再次得到一定的关注与扶持;解散的剧团也纷纷重新成立;早已流散四方的艺人再次回到久别的舞台;众多传统剧目得以恢复排演,大量珍贵的资料得到及时抢救……然而,这些已经被“保存”下来的非遗剧种该如何继续发展,成了有关机构、各大院团的新难题。头顶非遗申请数量“四连冠”光环的浙江省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承载着更重大的责任。根据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提供的资料统计,浙江省非遗剧种共40个。其中,没有剧团只有传承人的剧种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2017-09-09

  • 浅谈福建省小剧种四平戏的戏曲风格
    【关键词】福建;剧种;四平戏;戏曲风格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31-02一、四平戏的地域风格特色历史悠久的四平戏在唱腔和唱词上都极具乡土特色,不同时期的四平戏在舞台表现上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显现了它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四平戏曾在福建等地广泛流传,如今只有屏南和政和还仍然保留着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保留最好的要属屏南的四平戏。四平戏是一种乡土气息浓重的剧种。它作为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与宗教民俗有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2017-05-04

  • 重视梆子腔剧种的全局性保护
    谭静波梆子腔剧种是北方广大民众喜爱的剧种,长期流传,影响深远,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域的民众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迅速进人到一个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包括梆子腔在内的戏曲艺术遭遇到生存环境的突变和现代文化、时尚文化的强烈冲击。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整个戏曲事业更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梆子腔体系的多数剧种亦出现了许多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和关注。一、一些剧种没有充分固守传统,致使特色减退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2016-11-20

  •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造角色形象、体现剧种特点、表现行当特征三大理论层面,对扬剧老生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扬剧老生表演艺术,具有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关键词】扬剧;老生;表演;角色;剧种;行当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30-02老生是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扬剧老生的生命。然而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与艺术创造工程。为此,本文结合笔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2016-08-15

  • 河北梆子发展历程及舞台表演艺术浅略研究
    北省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比较灿烂的表演艺术。带着客观、尊重的态度去研究河北梆子剧种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同时剖析和简单研究河北梆子的演唱特点及整体表演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简单对河北梆子的剧种表演进行浅略分类研究有益于挖掘、传承河北梆子的艺术风采。【关键词】河北梆子;艺术表演;剧种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旧称“直隶梆子”、“京梆子”等等,主要形成和流传于河北及周边地区。一般意义认为河北梆子形成于1850年左右,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在漫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2016-06-21

  • 论浙东地区非遗濒危剧种生态中的“一树两花”现象
    浙东地区非遗濒危剧种生态中的“一树两花”现象徐雯怡(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上海 200000)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令的颁布,濒危剧种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是,在热烈的“关注”的背后,相关人士仍然缺乏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视野探索这些剧种的长期发展。本文以浙东地区为田野调查范围,试图通过对浙东地区濒危剧种生态的展示、“一树两花”剧团发展模式的分析,来探讨非遗濒危剧种的发展问题,并通过详细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4期2016-02-20

  •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河北戏曲发展策略研究
    河北梆子、评剧等剧种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为在我国戏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其他剧种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影响,而且河北也诞生了大量的戏曲名家,作家有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等,演员有荀慧生、白玉霜等名家。现在的河北戏曲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为了促进河北戏曲更好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的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来自互联网端和移动媒体端,传统的演出传播方式显然是落后,在此河北戏曲的发展要各级剧团重视演

    魅力中国 2016年17期2016-02-05

  • 戏曲艺术的当下与未来
    而是目前被称为“剧种”的各具体戏曲样式的总和。换言之,戏曲在整个中国民族文化构成中并不居于底层。在戏曲和剧种的逻辑关系中,“戏曲”是一个属概念。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在现实中看到具体的“戏曲”,而是通过“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秦腔”、“越调”等诸多“剧种”而感知“戏曲”的存在。显然,“剧种”不等于“戏曲”,则戏曲命运也不等同于剧种命运,就如个人生命终结并不等于人类灭绝。但探讨“戏曲”命运,不能离开对“剧种”命运的考察。因为“剧种”是“戏曲”的

    社会观察 2015年1期2015-12-02

  • 怀集“贵儿戏”参加全省珍稀剧种汇演
    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中,演出非常成功,深受专家、观众的好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汇演由广东省文化厅、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参加这次汇演的有来自广东省肇庆、汕尾、河源、韶关、湛江、梅州等6个市10个“珍稀剧种”表演团队。其中,肇庆市怀集县“贵儿戏”是全省10个“珍稀剧种”之一,该县组织了贵儿戏剧团一行15人参加了汇演。该县贵儿戏剧团在广东粤剧院大舞台表演了自编自演的贵儿戏《乞丐与状元之占命》剧目。演员们以当地独特的方言和独特的曲调,演绎了丁氏

    源流 2015年5期2015-06-17

  • 辽宁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001)辽宁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萧忠伟 (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辽宁 鞍山 114001)在国家推行保护和扶持地方剧种的政策背景之下,辽宁四大地方剧种要想摆脱生存的窘况和发展的困境,需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各地应研究制定针对地方剧种的总体保护规划,并进行人才的梯队构建,加强表演与创作人才的培养、观众群体的挖掘、剧目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地方剧种自身的发展路径。地方剧种;发展;对策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全国共有地方戏曲三百余种,每个省、地区都有自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方言与曲调是区别地方剧种的重要依据
    、自治区。有的大剧种一个省市就是一个,并以该省市的简称为剧种之称谓。比如,上海的沪剧、广东的粤剧、福建的闽剧以及河南的豫剧、四川的川剧等等。此外,有些剧种的影响也可能辐射到相邻的省份。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湖北省亦有,江苏的扬剧安徽的天长同样有。有的省拥有好几个剧种,比如福建省除了闽剧还有高甲戏,浙江有越剧、绍剧,而剧种最多的省份则非文化大省江苏莫属,不仅有扬剧、锡剧、淮剧三大剧种,而且还有淮海戏、梆子戏、柳琴戏,更有被文艺圈戏称为“天下第一团”的丹剧,等等。

    剧影月报 2013年2期2013-11-21

  • 论地方剧种趋同与文化生态保护
    10053)地方剧种是中国戏曲继元杂剧、明清传奇后的又一新演剧样式,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的文化特征为大众喜闻乐见。据统计,我国的地方剧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到368个。各个剧种因其所在区域的地方语言、文化传统、审美欣赏习惯、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而形成各自特色,也因各自特色而并存争胜,这可以说是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戏曲最大的特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地域文化为依存的地方剧种悄然发生各种变化,如剧种数量缩减、演出市场

    文教资料 2013年8期2013-08-15

  •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再版前言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再版前言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首先是因为这是第一本全面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专著。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地理分布区域的不同,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呈现形态的独特性,使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生成、发展与流变,以及艺术呈现的面貌,便存在更多的差异。从戏曲艺术的基本创造原则来讲,同汉族戏曲剧种一样,“以歌舞演故事”是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基本发展规律。在它们的生成与发展过程

    艺术评论 2013年12期2013-03-15

  • 大力保护昆曲、京剧等古老剧种
    昆曲、京剧等古老剧种赵小鲁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主任支持扶持古老剧种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和北京的文化大使,通过到世界各地演出,传播中华文化,做中外交流的文化桥梁。昆曲《西厢记》加强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和抢救。对古老剧种既要整旧出新,又要保留古老剧种的艺术精粹。一方面,要对优秀传统剧目抢救和继承;另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其中,特别要抓好编剧、剧本和演员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对艺术家的特殊保护和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以确保传统

    北京观察 2012年4期2012-10-31

  • 地方戏发展莫忽视剧种个性
    地方戏发展莫忽视剧种个性日前在京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上,专家呼吁,尊重并张扬剧种个性,实现各剧种共同发展,迫在眉睫。“地方戏创作不仅要把握戏剧艺术基本的风格,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编织与整合,才能形成戏曲多样化的局面,地方剧种的发展才能够千姿百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方戏的繁荣离不开各剧种多样而鲜明的创作个性。然而在当下戏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来自日本丽泽大学的孙玄龄教授以戏曲音乐举例说:“现在的一些地方戏新编剧目,在伴奏上追求中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