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霉

  • 曲霉豆豉和毛霉豆豉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豆豉分为四类,即毛霉型豆豉(如太和豆豉)、曲霉型豆豉(如浏阳豆豉)、根霉型豆豉(如印度豆豉)和细菌型豆豉(如日本纳豆)[2]。曲霉豆豉起源最早、分布最广,以浏阳豆豉和阳江豆豉为主要代表,毛霉豆豉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以永川豆豉和潼川豆豉为主要代表,两类豆豉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域,具有代表性,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曲霉豆豉和毛霉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微生物代谢产生β-葡萄糖苷酶,该酶将糖苷异黄酮转化为发酵豆制品中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苷元,此外

    中国调味品 2023年11期2023-11-22

  • 腐乳中雅致放射毛霉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微生物如放线菌、毛霉和根霉固态发酵制成[1],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2]。腐乳中的风味物质与脂肪酸和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将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成肽、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腐乳的营养[3]。根据腐乳发酵剂种类可以将腐乳分为细菌发酵(微球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腐乳、霉菌发酵(放线毛霉毛霉和根霉)腐乳及其他发酵(自然接种)腐乳[4],其中霉菌发酵腐乳是最普遍的类型。在发酵过程中,发酵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年20期2023-11-08

  • 不同光照条件对卷枝毛霉生长发育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的理想菌株。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属于接合类霉菌,具有较强的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且生长速率快,拥有清晰的遗传背景和完善的分子操作体系,常被用作真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模式菌株[3]。光照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对微生物的生长昼夜节律、形态发育和生理代谢过程均起到调控作用[4]。但在不同微生物中,光照的调控作用和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的光应答由蓝光触发,构巢曲菌(Aspergillu

    江西农业学报 2023年5期2023-07-31

  • 毛霉病现状分析及PCR技术在其诊断中的应用
    00467]1 毛霉病的现状分析1.1 毛霉病介绍毛霉曾归属于接合菌亚门,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毛霉病(mucormycosis)以及虫霉目真菌引起的虫霉病(entomophthoramycosis)合称为接合菌病[1]。Hibbett等[2-3]基于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对真菌界进行了重新分类,接合菌纲包括多种真菌类别,毛霉和虫霉是进化距离远、各自独立的两类真菌。毛霉和虫霉均被独立划分为毛霉亚门和虫霉亚门,由毛霉引起的疾病也被称为毛霉病[3]。毛霉目下毛霉科中的根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6期2023-01-23

  • 不同光质条件对毛霉型豆豉前发酵品质的影响
    分为曲霉型豆豉、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和根霉型豆豉。其中,毛霉型豆豉作为川渝等西南地区的特色发酵食品,颜色呈现黑色,质地油光润滑,粒粒成型,色泽饱满,香味浓郁,具有入口即化的良好口感。在拥有独特风味的同时,其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特殊的医学价值。以成都“太和豆豉”、三台“潼川豆豉”和永川“永川豆豉”为代表的毛霉型豆豉尤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毛霉型豆豉的发酵过程是在微生物与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重组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最终代谢

    中国调味品 2023年1期2023-01-13

  • 艾沙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对我国多中心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评估
    侵袭性肺曲霉病和毛霉病发病率逐渐增高[1-2]。目前,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OR)是被推荐用于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主要抗真菌药物[3],然而对VOR耐药的烟曲霉感染患者的报道越来越多[4]。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被推荐用于治疗毛霉病[5],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如肾毒性等[6]。因此,目前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药物十分有限。国外已有研究报道艾沙康唑(isavuconazole,ISA)对大范围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有较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12期2023-01-12

  • 鼻脑型毛霉病2例及相关文献分析
    恶性疾病的鼻脑型毛霉病患者。病例1,男,63岁,因“乏力半月,血尿1周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2010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血尿,伴发热,血常规提示三系低,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占95%,POX强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后予患者维A酸+砷剂诱导化疗,住院2周后出现左侧鼻腔黑痂,进展迅速,伴疼痛(见图1)。于病灶处取材进行真菌镜检、培养,考虑毛霉可能大,给予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静滴抗真菌治疗。同时复查血常规、骨髓涂片,血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5-09

  • 毛霉目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523808)毛霉病(mucormycosis)是由毛霉目(Mucorales)病原真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侵犯免疫受损患者,可引起局限性和播散性感染。近年来,随着各种激素、抗菌药物、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毛霉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该病的全因死亡率为40%~80%[1]。毛霉病早期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进展迅速。因此,实现毛霉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尤为重要。然而,基于传统形态学对毛霉目真菌进行鉴定的要求较高,部分种属形

    临床检验杂志 2022年11期2022-02-03

  • 毛霉型豆豉的研究进展
    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曲霉型豆豉、根霉型豆豉等四大类[1]。其中,毛霉型豆豉是川渝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发酵豆制调味品之一。毛霉豆豉经过微生物与酶的作用后不仅能够保留大豆中的绝大部分营养,同时还能生成新的活性物质或者抗氧化物质,如大豆异黄酮、γ - 亚麻酸、大豆抗氧化肽等,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等生理功能[2]。对毛霉型豆豉发酵工艺、微生物菌群、活性成分及相关性安全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毛霉型豆豉的深入开发及研究提供参考。1 毛霉

    农产品加工 2021年3期2021-12-06

  • 毛霉病的防治策略与研究进展
    袭性真菌感染——毛霉病(mucormycosis),已累计1万余例,死亡逾200例。毛霉病是由传统真菌分类中接合菌门(Zygomycota)接合菌纲(Zygomycetes)毛霉目(Mucorales)病原真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主要侵犯免疫受损患者,可引起局限性和播散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侵袭性毛霉病亦有报道,但相对少见[5]。1 流行病学毛霉目真菌是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嗜热性真菌,通常存在于腐烂的有机物中,患者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或受损的皮

    微生物与感染 2021年5期2021-12-05

  • 过表达酰基蛋白硫酯酶促进产油真菌卷枝毛霉脂肪酸合成
    55000)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接合菌纲毛霉毛霉属,通过孢子和接合子进行繁殖[1],因其具有高产油能力而被关注,特别是其油脂中含有的γ-亚麻酸(GLA)使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卷枝毛霉已经被作为研究丝状真菌脂质积累机制的模式生物。本实验室筛选到一株野生型高产油卷枝毛霉菌株WJ11,其油脂产量能够达到细胞干重的36%,卷枝毛霉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酶学已经被深入研究以探索脂质积累机制[3]。酯酰基硫酯酶(thioeste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3期2021-06-18

  • 基于GC-MS和感官评价筛选蛋腐乳的最适菌种
    责任公司;五通桥毛霉(W4)、米根霉(M4)、藤黄微球菌(M.luteus),鲁氏酵母菌(S 酵母)均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后酵汤汁(主要成分为红曲米膏、黄酒、面曲),北京市昌平区永旺超市。MT50 嵌入式蒸汽烤箱,佛山市雷哲电器有限公司;HDGDSJ-500 型恒温恒湿试验箱,上海衡鼎仪器设备厂;57328-U 顶空固相微萃取头(Gray,50/30 μm DVB/CAR/PDMS),美国Supelco 公司;7890A-5975C 气相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5期2021-06-07

  •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两种毛霉型豆豉风味分析
    大消费者的喜爱。毛霉型豆豉的生产往往受季节、温度、湿度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工业化生产进展较慢[2]。近几年来,国内毛霉型豆豉的研究主要在豆豉的品质研究、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鉴定、酶类物质及成分的变化、豆豉生产工艺等方面[3-5]。豆豉的风味主要是受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等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活性肽等物质影响,而豆豉的后发酵过程对豆豉中的有机酸、醇类、酯类、醛类等化合物的形成又有很大的影响[6-7]。所以豆豉的风味形成与豆豉的后发酵过程关系密切。本试验选用经过优化的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5期2021-03-15

  • 卷枝毛霉苹果酸转运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值。产脂真菌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是研究脂质积累机制的模式生物,也是全球首次商业化生产微生物油脂的菌株,其生产的油脂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5-6]。目前关于产脂丝状真菌柠檬酸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来源于卷枝毛霉的MT蛋白的理化特性、空间结构及功能位点进行预测,为后续探究该转运蛋白的三维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1 实验方法1.1 卷枝毛霉MT蛋白序列根据JGI数据库公布的卷枝毛霉CB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3-08

  • 永川毛霉型豆豉传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态演替规律
    可分为米曲霉型、毛霉型、根霉型、脉孢菌型及细菌型五大类,其中尤以毛霉型豆豉最富特色[1]。永川豆豉是毛霉型豆豉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疏松散籽、油亮发黑、味美化渣、清香回甜”的品质特点[2],还富含大豆多肽、豆豉纤溶酶、类黑精及大豆异黄酮等功能性物质,对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降血压及抗氧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3-5]。豆豉独特的感官风味以及营养价值与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密切相关[6]。然而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法仅能获得少数优势菌群,不能真实反映发酵样品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23期2020-12-22

  • 特香型大曲表面毛霉对大曲与基酒质量的影响
    殖的时期[8]。毛霉与根霉相似,在阴暗潮湿低温处随处可见,主要着生于大曲培养的低温培菌期,特别是温高湿大、两曲相靠时,更易生长,是制曲时常遇到的污染菌。毛霉能糖化淀粉及生成少量乙醇,且蛋白质分解能力强,少量的毛霉可能对大曲的综合能力有益,但生长过多对大曲的外观和质量都将产生不良影响[9]。冬春季制曲,外界环境温度低,曲房水泥地板易传热导致热量散失,使大曲发酵前期升温缓慢,利于毛霉的大量着生[10]。另外,重复利用前一轮使用过的稻草和竹片,稻草和竹片上有大量

    中国酿造 2020年6期2020-08-02

  • 不同霉对腐乳及全豆腐乳前发酵影响的研究
    腐乳;前期发酵;毛霉;根霉;条件优化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species, pre-fermentation strains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fermented beancurd are described,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of fermented beancurd and whole be

    现代食品·下 2020年3期2020-07-14

  • HS-SPME/GC-MS和电子感官技术分析毛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风味品质
    传统发酵调味品。毛霉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在以毛霉为主及其他微生物多种酶的作用下[1],发生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降解和后发酵期间复杂的分解合成等反应,产生了醇类、酯类等多种风味物质及风味成分前体物质[2-3]。不同发酵阶段的挥发性成分有差异,不同阶段挥发性成分对毛霉型豆豉香气、滋味影响较大。目前评价豆豉的品质风味仍以人为感官评价为主,该方法无法避免个人喜好等缺陷,不能客观有效地对豆豉风味品质进行评价。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豆豉进行了研究,

    核农学报 2020年7期2020-07-01

  • 豆腐乳发酵4法
    低,色香味欠佳。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养毛霉,使白色菌丝长满豆腐胚表面,形成坚韧皮膜,积累蛋白酶,为腌制装坛后期发酵创造条件。毛霉最适生长温度为16℃,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冬季生产毛霉腐乳。传统工艺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种,需培养10~15天。人工接种纯种毛霉菌,在15℃~20℃的条件下培养2~3天即可。根霉型腐乳:采用耐高温的根霉菌,经纯菌培养,人工接种,在夏季高温季节也能生产腐乳。但根霉菌生产的腐乳,其形状、色泽、风味及质量都不如毛霉腐乳。混合菌种型腐乳

    农家之友 2020年3期2020-05-15

  • 卷枝毛霉SN2017发酵产银杏黄酮条件优化
    的内共生真菌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SN2017为研究对象,总黄酮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产黄酮的发酵工艺条件,以期提高银杏黄酮产量,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1.1.1 菌种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SN2017:实验室保藏菌种。1.1.2 试剂麦精:山东天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玉米浆:金克隆(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麦芽糖、糊精(均为分析纯

    中国酿造 2020年1期2020-03-28

  • 辣木叶毛霉固态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
    研究切入点】鲁氏毛霉(Mucorroxianus)为毛霉科鲁氏毛霉属真菌,它能产生大量蛋白酶,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的能力。蛋白质分解可产生多肽、小分子短肽及氨基酸。辣木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目前,利用毛霉发酵辣木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辣木叶为原料,通过鲁氏毛霉进行固态发酵,检测发酵过程中发酵物的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多糖、多酚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测定蛋白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活力,探讨发酵物的抗氧化能力,为利用辣木叶开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8期2019-10-08

  • 油腐乳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分析
    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毛霉型腐乳、根霉型腐乳和细菌型腐乳[4-5],由于毛霉具有丰富且有益的酶系,赋予了毛霉型腐乳柔糯细腻的口感,因此国内90%~95%腐乳菌种为毛霉[6-8]。目前腐乳常用的毛霉菌种有总状毛霉、雅致放射毛霉和五通桥毛霉[6,9]。3 种毛霉分布在不同的腐乳产地,目前尚鲜见对比其对腐乳的品质、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影响的研究报道。油腐乳是云贵地区特色发酵食品。该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利于油腐乳发酵的独特微生物菌群,使得所生产的油腐乳品质优异而香

    食品科学 2019年14期2019-07-26

  • 苯并[a]芘对毛霉EPS 特征的影响
    的性质的影响,以毛霉(Mucorsp.)为研究对象,以BaP为目标污染物,用加热法提取毛霉EPS,研究PAHs对毛霉EPS主要成分和特性的影响,探索在BaP作用下毛霉EPS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完善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机理。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用菌及培养毛霉(Mucorsp.)菌种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污染生态组提供。培养基配方:斜面培养基(PDA):马铃薯去皮后洗净,称取200 g切成小块,加1 L水煮沸20 min,滤去土豆块,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4-22

  • 毛霉40899和毛霉M/T混合发酵腐乳的研究
    0关键词:腐乳;毛霉;混合菌种发酵;蛋白酶活力摘要:从腐乳毛坯中分离得到毛霉M/T,以毛霉40899和毛霉M/T为混合发酵剂,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研究混合菌种发酵腐乳的前发酵工艺,并在最优前发酵条件下考察混合菌种发酵过程中腐乳的氨基酸态氮、質构特性和色度的变化,得出如下结果:经鉴定,毛霉M/T为放射毛霉属;腐乳前发酵最优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毛霉40899与毛霉M/T质量比1GA6FA1,乳酸pH值3.5.在此条件下,腐乳的蛋白酶活力达到最大值48.0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4-12

  • 腐乳毛霉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及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由基法分别对腐乳毛霉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然后以人肝细胞L-O2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其损伤,观察它们对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和细胞腐乳和新鲜豆腐购自宜昌市西陵区大明菜市场.1.2 细胞L-O2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1.3 试剂PDA 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DPPH、ABTS、2,4,6-三吡啶基三嗪、Vit C、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嗅盐(MTT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3-08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鼻脑型毛霉病1例
    人民医院肿瘤科。毛霉病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获得性感染,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2017年11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鼻脑型毛霉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急性上腹痛十余天伴呼吸困难1 d,于2017年11月17日由外院转诊至我科。十余天前患者于餐后出现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县医院诊断“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型)”,予禁食、插胃管、抗感染(亚胺培南)等治疗,不适症状改善,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年5期2018-09-22

  • 毛霉型豆豉发酵菌株分离鉴定与酶活分析
    的优势霉菌是总状毛霉[5],豆豉中纤维素酶、蛋白酶等酶活性决定了粗纤维、蛋白质等降解速度,影响豆豉的色泽变化、质构变化[6]。毛霉型豆豉采用自然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没有一种优良而稳定的发酵剂。张雨浩等[7]发现酶通过催化蛋白质降解,为黑色素形成提供底物。孙森等[8]分析了天然发酵豆豉中的微生物菌相及关键酶酶活变化。目前对毛霉型豆豉微生物区系、黑色素形成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多,但对毛霉菌株发酵能力的评价较少。本文从永川豆豉和三台豆豉中分离得到2株总状毛霉

    中国调味品 2018年1期2018-01-23

  • 雅致放射毛霉添加量对牦牛霉菌奶酪品质的影响
    -4]。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elegans)作为制作中国传统食品腐乳的优良菌种,具有较强的蛋白分解能力和一定的脂肪分解能力,符合霉菌奶酪发酵剂的要求,应用于牦牛霉菌奶酪的研究尚未见报道[5]。本实验以牦牛乳为原料,以雅致放射毛霉为发酵剂,研究不同毛霉添加量对霉菌奶酪品质的影响,为青藏高原牦牛乳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牦牛乳 采自四川省红原县哈拉玛村麦洼牦牛,密度1.035 g/cm3,滴定酸度18 °T,蛋白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24期2018-01-22

  • 腐乳毛霉SH12生长性能及产酶特性研究
    44000)腐乳毛霉SH12生长性能及产酶特性研究袁华伟1,2,闵小兰3,陆巧玲1,杨泽刚1,兰著玺1,徐洲1,2,尹礼国1,2*(1.宜宾学院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宜宾 644000;3.四川省钟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宜宾 644000)研究了腐乳毛霉SH12的生长性能及产酶特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6 ℃、pH为7.5时,生长速率最大。Ca2+,Mg2+浓度低于0.2%时,对毛

    中国调味品 2017年11期2017-11-17

  • GC-MS分析毛霉型、细菌型、曲霉型豆豉中脂肪酸组成
    )GC-MS分析毛霉型、细菌型、曲霉型豆豉中脂肪酸组成谢艳华1, 谢 靓1, 李 跑1, 陈淼芬2, 蒋立文1,3, 陈力力1,3(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长沙 410128; 2.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3.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8)采用正己烷提取大豆、毛霉型豆豉、细菌型豆豉和曲霉型豆豉中粗脂肪,通过氢氧化钾-甲醇和硫酸-甲醇对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

    中国油脂 2017年7期2017-09-16

  • 毕节市七星关区臭豆腐质量检测
    选取贵州毕节市区毛霉长约1 cm的臭豆腐,利用平板法从臭豆腐菌落中分离、纯化得到优良毛霉菌落。利用正交分析,对毛霉产蛋白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在培养温度51 ℃、培养基pH值7.3、培养时间50h条件下,是毛霉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有利于快速水解蛋白质。分离纯化;发酵;正交试验;毛霉产蛋白酶毛霉产蛋白酶是蛋白酶中的一种,蛋白酶是作用于蛋白质、催化肽键水解的一类酶,是工业酶种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酶,约占酶总量的60%,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制革等

    山东化工 2017年15期2017-09-16

  • N-钙黏蛋白抗体对毛霉菌丝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钙黏蛋白抗体对毛霉菌丝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何 伟1徐升强2刘少平3王永涛2王月芹2苏斌涛2胡志敏2,#目的:观察毛霉菌丝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分泌凝血因子的影响及N-钙黏蛋白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增殖期HPMVEC,分为毛霉菌丝感染模型组(毛霉菌丝组,用1×104CFU毛霉菌丝与HPMVEC在37℃、5% CO2饱和湿度下共培养12h)、人N-钙黏蛋白单克隆抗体干预组[N-钙黏蛋白抗体组,在HP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8-30

  • 双霉菌混合发酵腐乳前发酵条件优化及酶活研究
    重要影响,在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单独发酵腐乳的基础上,探索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和米根霉(Rhizopusoryzae)混合发酵腐乳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蛋白酶活力和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混合比例为影响因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状毛霉和米根霉混合发酵腐乳的前发酵条件,比较最优条件下混合发酵和总状毛霉与米根霉单独发酵的前发酵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状毛霉和米根霉混合发酵的前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6 h、发酵温度28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22期2017-01-13

  • 中国原发性皮肤毛霉病32例回顾性分析
    ·中国原发性皮肤毛霉病32例回顾性分析吕红莉 李澄 李燕 谭娟 许人超 汤劲辉(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800)目的 总结我国报道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致病菌种及治疗策略。方法 检索文献并回顾分析我国32例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检索全文27篇,病例32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9.97岁,男女比例为9∶7,临床多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可缓慢扩展形成浸润性斑块伴溃疡坏死。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学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12-24

  • 总状毛霉对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肟的生物转化
    物科技学院)总状毛霉对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肟的生物转化谢春清1,佟国军2,葛文中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庆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了获得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或结构新颖的羟基甾体肟衍生物,利用总状毛霉对合成的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肟进行转化研究。转化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后鉴定为7α,17α-二羟基-20-肟-孕甾-4-烯-3-酮(3)和11α,17α-二羟基-20-肟-孕甾-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2-01

  • 一株抗真菌毛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检测
    2)一株抗真菌毛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检测程群仙1,孙褔琴1, 吴方方1, 张玉1, 王雅1, 杨成2(皖南医学院1.临床医学院;2.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2)【摘要】目的:分离和识别一株抗真菌毛霉菌,并测试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分离土壤中真菌;以杯碟法初步测定发酵液抗真菌活性;通过菌落及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以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分离检测抗菌活性成分。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F1,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7-23

  • 富硒对雅致放射毛霉菌丝化学成分的影响
    究富硒对雅致放射毛霉菌丝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Na2SeO3制备富硒菌丝,研究富硒对雅致放射毛霉菌丝主要化学成分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总灰分、矿物质元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富硒明显提高菌丝中总糖、总灰分、主要常量矿物元素和必需微量矿物元素的含量 ,并能抑制有害元素的吸收。关键词:富硒、雅致放射毛霉中图分类号 TS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42-02雅致放射毛霉,是我国传统发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3期2016-05-30

  • 培养条件对毛霉胞内代谢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3)培养条件对毛霉胞内代谢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史碧波(西昌学院 轻化工程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试验初步探讨了毛霉培养条件对其胞内代谢产物稳定性的影响。以单一菌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培养基、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瓶速度等因素对菌株胞内代谢产物HPLC图谱的影响,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建立了规范化的培养流程:选用马铃薯制作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按每支18×180 mm试管装载30 mL进行分装,灭菌后接种2 mL的孢子悬液,在温度设为20℃的恒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2-16

  • 毛霉发酵豆粕工艺条件的优化
     524048)毛霉发酵豆粕工艺条件的优化潘进权,刘玉婷,刘夏婷(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524048)为探讨豆粕固态发酵同步制备多肽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选用雅致放射毛霉AS3.2778为发酵菌株,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了影响发酵工艺的若干因素,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由此确定了最佳的毛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豆粕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3%木糖、0.3% KH2PO4、0.1%吐温-80、0.39% CaCl2,含水量52

    食品科学 2015年23期2015-10-29

  • 中药材天南星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病的主要致病菌是毛霉属的卷枝毛霉。关键词:天南星;根腐病;毛霉中图分类号: S435.6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153-02收稿日期:2014-02-25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3CQ019);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3010)。作者简介:袁孟娟(1990—),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研究。E-mail:yuanmengjuan1990@163.com。通信作者:陈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期2015-04-17

  • 航天诱变毛霉ZY-3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001)航天诱变毛霉ZY-3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马丽,魏海霞,汪倩倩,后来旺,张宗舟*(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01)航天诱变毛霉(Mucor)ZY-3菌株是一株能够耐高温的菌株,产酶适宜温度较高,在38~42℃的条件下ZY-3的生长状况最好,蛋白酶活性达到较高范围。用ZY-3代替原始高大毛霉(Mucor mucedo)菌种接种豆腐坯,结果表明,腐乳发酵阶段抗污染力强、长势好,成品滋味鲜美。毛霉ZY-3生产的腐乳符合商业标准SB/

    中国酿造 2015年4期2015-01-26

  • 毛霉QS1对贵州油菜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
    修复;贵州油菜;毛霉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282-04目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废物的不合理处理[1,2]。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镉污染已达到高峰程度,成为国内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之一[3]。含有镉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了土壤中的富集,且因具有长期滞留性和难降解性使镉通过作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害人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8期2014-11-20

  • 三种霉菌产纤维素酶能力分析与培养条件优化
    均能产纤维素酶,毛霉能产较多的纤维素酶。毛霉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为:pH 5.0,转速 220 r/min,发酵时间47 h,发酵温度 35 ℃,纤维素酶活为6.99 U/mL。毛霉、青霉、曲霉均产纤维素酶,毛霉能降解玉米芯纤维素。霉菌 纤维素酶 培养条件 优化节约粮食和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减少农业废弃物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将农业废弃物转为可利用能源成为大家研究的课题。我国北方每年都有大量玉米芯被焚烧,如能加以利用,将节约原料成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1期2014-03-17

  • 产凝乳酶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其中主要包括米黑毛霉(Mucor miehei)、微小毛霉(Mucor pusillus)、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等[4]。1.1.1 米黑毛霉米黑毛霉凝乳酶由于凝乳活力与蛋白水力的比值较高,广泛应用于乳品工业[4]。已报道的产凝乳酶米黑毛

    中国酿造 2014年4期2014-03-04

  • 毛霉高产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滨150076)毛霉高产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刘莹莹,刘 颖,张 光,孙冰玉,王金凤,石彦国*(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以雅致放射毛霉和五通桥毛霉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对两种毛霉高产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雅致放射毛霉产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最佳成分为:蔗糖添加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2.5%、KH2PO4添加量为0.4%、CaCl2添加量为0.1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6期2014-02-27

  • 腐乳毛霉培养条件及工艺探讨
    25003)腐乳毛霉培养条件及工艺探讨朱立雄,蔡欣(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扬州市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扬州225003)腐乳质量关键取决于腐乳毛霉的生长,但目前稳定控制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影响腐乳毛霉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比对影响程度和效果,拟定温度、干坯水分、供氧量、杂菌控制等四个方面为主要影响条件,并对工艺范围、控制方法、预防措施、改进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思路。腐乳毛霉;蛋白酶;温度;水分含量;供氧量;杂菌控制腐乳又

    中国酿造 2014年10期2014-02-24

  • 一株以腺嘌呤高效合成ATP的毛霉菌的鉴定
    高效合成ATP的毛霉菌的鉴定朱家荣,杨善岩,杨光辉,裘娟萍(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2)为确定一株ATP高产毛霉菌ZGB1在分类学上的地位,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8S与ITS r DNA序列比对,对该菌进行鉴定.ZGB1形态上与放射毛霉属相似.最适生长温度为28℃;在PDA培养基中生长对数期为6~36 h;最适pH为6.5;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膏.18S r DNA序列(Accession No.JN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8-24

  • 鱼糜固态发酵工艺与其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研究利用绍兴腐乳毛霉进行海产低值鱼糜固态发酵的条件,及其发酵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毛霉固态发酵鱼糜的最佳工艺:鱼糜初始水的质量分数65%,氯化钠质量分数1%,葡萄糖质量分数2%,玉米淀粉质量分数5%,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10%,蒸汽加热后接种,固态培养48 h后酶活达60 U/g以上,感官评价值为43.5.通过测定固态发酵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pH、总酸、ANN、TVB-N、蛋白酶活力和质构变化,揭示固态发酵过程中的机理.腐乳;鱼糜;毛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8-24

  • DMSO对一种毛霉生长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DMSO对一种毛霉生长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刘 雅,郁 彭,赵东方,丁 芳,刘文敬,林鑫磊,郭 娜(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一种溶解性能良好的溶剂被广泛用于微生物转化,对多数微生物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考察了DMSO对16种自有毛霉的生长代谢的影响。薄层色谱显示,加入DMSO后,10#菌株可产生多种新的代谢产物,且这些代谢产物是逐渐产生并累积的。研究表明,DMSO对10#毛霉的生长代谢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5期2013-08-16

  • 卷枝毛霉发酵产壳聚糖酶的条件优化
    诱导物,诱导卷枝毛霉产生壳聚糖酶,并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1 实验1.1 试剂pH 值为7.2的 Tris-HCl缓冲溶液:50.0mL 0.1mol·L-1Tris+44.7mL 0.1mol·L-1HCl。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1%、苯酚0.2%、亚硫酸钠0.05%、氢氧化钠1%、酒石酸钾钠20%,贮存于棕色瓶中,一周后稳定。1.2 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称取马铃薯200g,去皮,切块,煮沸0.5h后用纱布过滤,加2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年12期2012-10-15

  • 毛霉发酵法制备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伍惠敏,陈雨钿毛霉发酵法制备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潘进权,伍惠敏,陈雨钿(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以豆渣为原料,采用毛霉发酵方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析因设计、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因素:培养基含水量、起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发酵工艺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相对较合适的发酵工艺条件:每支250mL三角瓶装干豆渣10g,加水调节其含水量为56.7%

    食品科学 2012年15期2012-06-01

  • 毛霉AS3.2778脯氨酸氨肽酶的部分纯化及性质研究*
    ,524048)毛霉AS3.2778脯氨酸氨肽酶的部分纯化及性质研究*潘进权(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524048)毛霉蛋白酶对大豆蛋白有较高的水解效率并对蛋白水解物有良好的脱苦效果,因此在大豆多肽的制备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开发这一蛋白酶系,实验中P采用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及凝胶层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雅致放射毛霉AS3.2778的发酵麸曲中部分纯化得到一氨肽酶组分,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探讨。纯化的毛霉氨肽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年4期2011-11-28

  • 微小毛霉发酵制取凝乳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30033)微小毛霉发酵制取凝乳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张丽红1,2,王 昕1,朴姍善1,郑 丽1,2,杨贞耐1,2,*(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33)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小毛霉的发酵培养基,提高微小毛霉凝乳酶的凝乳活力。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3种因素与凝乳酶活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加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9期2011-10-25

  • 对硝基苯酚法对雅致放射毛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
    苯酚法对雅致放射毛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李 蓓,李晓晖,衣杰荣*(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以不同碳链长度的对硝基苯酚酯为底物对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AS 3.27)脂肪酶的酶学特性和其发酵的腐乳在发酵过程中脂肪酶活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对硝基苯酚正辛酸酯(pNPC)和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NPP)为反应底物所测得的脂肪酶酶学特性有所不同。以pNPC和pNPP为反应底物时,雅致放射毛霉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11期2011-10-24

  • 表面毛霉成熟干酪制备工艺优化
    50040)表面毛霉成熟干酪制备工艺优化张 娜1,2,郭庆启3,赵新淮1,*(1.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2.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3.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利用从毛豆腐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毛霉属菌株,制备得到表面毛霉成熟干酪,并在干酪生产过程中采用乳酸预酸化的方式避免了常规乳酸菌发酵剂对毛霉干酪成熟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确定牛乳预酸化 pH为 5.7,氯化钙

    食品工业科技 2010年1期2010-11-02

  • 大曲中毛霉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yzae)、微小毛霉(Mucorpusillus)等[3],其中毛霉含有非常丰富的酶系,仅就蛋白酶而言,可产生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以及碱性蛋白酶,既能合成端肽酶,又能分泌内肽酶,因此,毛霉蛋白酶本身是一种天然的复合酶系[4].毛霉蛋白酶特别适宜于各种发酵食品及大豆多肽的制作,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5,6].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 毛霉:河南某酒厂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斜面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7];固体发酵培养基:250 mL的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6-06

  • 一种毛霉表面成熟干酪的蛋白质水解作用评价
    50076)一种毛霉表面成熟干酪的蛋白质水解作用评价张 娜1,2,赵新淮1,*(1.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从毛豆腐中分离出一株毛霉,并应用于表面成熟干酪,以研究干酪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在90d的成熟过程中,干酪的pH值增加;蛋白质水解作用的评价指标,如干酪外层的水溶性氮-总氮比、pH4.6水溶性氮-总氮比、12g/100mL三氯乙酸可

    食品科学 2010年15期2010-03-21

  • 浅谈腐乳的制作
    一种丝状真菌——毛霉,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有多个细胞核,进行无性繁殖。毛霉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与选材自然发酵中的菌种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的孢子,由于空气中有各种微生物的孢子,所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孢子往往在毛坯上生长青霉、曲霉等其他真菌。为提高腐乳质量可采取下列措施: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

    中学生物学 2009年4期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