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

  • 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茜,周希彬,陶海泪道疾病以泪道阻塞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约占眼科门诊患者的3%,较为常见[1-2]。泪道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3-4],对明确泪道阻塞的部位、范围、性质及对判断泪囊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有较大帮助,特别是对泪道复杂外伤、肿瘤及复发性泪道阻塞,较泪道X线造影检查优势明显,但由于生理状态下人的骨性鼻泪管向后下方倾斜,传统的泪道CT造影检查通常只能显示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的轴位和冠状位,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2023-12-12

  • 新型RS泪道引流管和环形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
    ]。有调查显示,泪道系统损伤患者中,泪小管断裂占比达70%[2]。若临床未及时对泪小管断裂采取适当治疗手段,患者可能出现泪道堵塞、眼睑外翻、溢泪或者瘢痕带形成等各种后遗症,对其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当前,泪小管断裂常规治疗手段为吻合术+置管术,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最大程度恢复局部受损组织功能以及解剖结构,基本不影响美观,故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该手术方案治疗成功的关键不仅需要对患者鼻侧泪小管断端处进行快速且精准识别,同时支撑物类型与植入方式亦非常重要

    国际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2-12-07

  •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431602)泪道是排泄眼泪的通道,由内眼角的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泪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阻塞都会使泪液无法经过泪道流入鼻黏膜,使泪液在眼表蓄积,导致溢泪的症状及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可引发慢性泪囊炎[1]。Nd:YAG 激光泪道探通术常被用于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中[2]。单纯对泪道阻塞患者进行Nd:YAG 激光泪道探通术,很难彻底地疏通其泪道,术后其病情复发的几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对泪道置管术进行了改良,并尝试联用此改良术式和Nd:YA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2021-12-09

  • 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
    5061)先天性泪道阻塞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症状为溢泪,多发于鼻泪管下端[1]。足月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可达5%~6%[2]。传统方法常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对于泪道探通失败的患儿可多次行泪道探通术,但再阻塞率较高,远期疗效不佳[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进行治疗,然而因患儿年龄对手术的影响与术后并发症,使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具有用时短、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既往的研究中证实线锯

    广东医学 2021年9期2021-09-25

  • 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
    5061)先天性泪道阻塞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症状为溢泪,多发于鼻泪管下端[1]。足月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可达5%~6%[2]。传统方法常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对于泪道探通失败的患儿可多次行泪道探通术,但再阻塞率较高,远期疗效不佳[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进行治疗,然而因患儿年龄对手术的影响与术后并发症,使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具有用时短、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既往的研究中证实线锯

    广东医学 2021年9期2021-09-25

  • 新型RS-1泪道插管在治疗儿童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探讨新型RS-1泪道插管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先天性泪道阻塞的78例(82只眼)患儿,在常规施行泪道探通手术无效后,采用新型RS-1泪道插管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新型RS-1泪道插管手术治疗78例(82只眼)患儿,治愈71例(75只眼),好转5例(5只眼),无效2例(2只眼)。治愈率91.5%,好转率6.1%,无效率2.4%。结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期2021-04-02

  • 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应用效果分析
    731500)泪道阻塞,临床上常采用泪道探通术为治疗方案,但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有研究指出,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阻塞后使用典必殊眼膏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对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康乐县人民医院住院的66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中女性17例,男性16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68+4.31)岁,病程0~11个月,平均病程

    黑龙江科学 2021年4期2021-03-05

  •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观察
    残留膜状物堵塞,泪道不通畅,泪囊区泪液潴留,继发感染所致[2]。患儿临床表现为出生后5~10 d 即开始出现溢泪,伴眼部分泌物增多,按压泪囊区可见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至泪点溢出,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出现角膜炎、急性泪囊炎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上有泪囊按摩、局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目前临床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尤其是泪道探通治疗的时机仍存在争议,现收集东莞光明眼科医院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接诊的331 例(363 眼)新生儿泪囊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4期2020-08-04

  • 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
    刘园珍新生儿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的新生儿眼病,足月儿发病率约为6%[1],主要原因是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或留有膜状物阻塞导致泪道不通,继发感染时则形成新生儿泪囊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以及继发其他很多眼部疾病[2]。对于出生时间较短发现的新生儿泪道阻塞,可予行泪囊区按摩及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泪道探通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3],泪道探通术是临床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手段,在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治疗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2020-07-09

  •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
    治疗,若无效则行泪道探通。如经历1~2次泪道探通后仍未好转,则行泪道置管、泪道球囊管扩张术等方法。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作为其他治疗方案无效时的最后选择。分阶段治疗体现了微创的理念,但仍未明确CNLDO治疗的最佳时机和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1保守治疗1.1保守治疗时机目前对于21月龄的CNLDO患儿泪道探通的成功率仍然高于80%[9]; (3)保守治疗中自愈的患儿,可避免行泪道探通从而规避手术并发症。围绕此争

    国际眼科杂志 2020年8期2020-03-04

  • 三种置管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比较
    张 玲0引言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泪道阻塞主要存在于泪小管、泪小点、鼻泪管以及泪总管等部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溢泪,甚至是溢脓,严重影响患者的眼部美观[1-2]。而泪道阻塞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易引发泪囊炎,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溢泪,有些患者还会引发湿疹性皮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3]。有文献研究指出,泪道阻塞患者约占眼科患者的3%,女性居多,且高发群体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高达70%以上[4]。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09

  •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管术;泪小管炎;泪道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9.032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9-0104-02Effect of Retrograde Catheterization of Anterior Wall of Lacrimal

    医学信息 2019年19期2019-11-15

  • 泪道CT 多平面重组联合泪道内窥镜诊断泪囊内炎性息肉1 例
    ,近期我们应用了泪道CT 多平面重组联合泪道内窥镜诊断一例泪囊内炎性息肉,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8 岁,主因“右眼流泪流脓2 年”于2016 年2 月16 日以“右眼慢性泪囊炎”收住院。泪器检查:按压右眼泪囊区可见粘脓性分泌物返流。上下泪点位正,形圆。冲洗泪道:上泪点进针距离泪点5 mm 处可触及软性抵抗,加压突破遇软性抵抗,冲洗液原返,伴大量脓性分泌物返流,冲洗液不入咽,下泪点进针达骨壁,冲洗液原返,冲洗液不入咽。泪道CT+三维重建:右侧眼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5期2019-11-13

  • 泪道置管后反复鼻眼出血病例1例
    窦CT回示:左侧泪道走行区管状高密度影,左侧上颌窦外侧壁局部粘膜隆起(图1)。追问病史,7年前曾因“左眼流泪”于某医院行泪道置管术,具体不详,术后未复查;近两年来反复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鼻塞等症状,仅行止血等对症治疗,近来反复出现左眼流泪症状。考虑患者左眼出血为泪道引流管所致,请耳鼻喉医师协助检查。鼻镜示:左鼻腔粘膜糜烂,鼻道狭窄。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纤维鼻内镜见下鼻道内一直径约1.5mm乳黄色泪道引流管下端,暴露部分长约5mm,夹住暴露引流管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4期2019-06-14

  • 泪道塞置入术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症患者至关重要。泪道塞置入术通过部分封闭泪液排出管道,以增加眼表面的自然泪液,进而缓解干眼症状,最早泪道塞置入手术中使用的泪道塞具有可降解性,但大多用于重度干眼症患者的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泪道塞,使泪道塞置入术的适用范围逐渐拓宽,然而各种并发症也相继出现,影响手术疗效,引起临床眼科医师的高度重视[2]。现对泪道塞置入术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1 泪道塞种类及特性泪道塞是指可成形材料制成的塞子,置于泪道系统中用于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2019-03-01

  • 401例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通或重建鼻腔与泪道的引流通道,常见方式包括泪囊按摩联合滴眼、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国外的研究多强调了泪囊按摩的简单性和易用性,然而,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患儿的持续溢泪症状,增加患儿父母的焦虑,他们更积极寻求尽早、彻底治愈的方法。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干预时间,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有争议。因此,文章主要对不同月龄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择2016年7月1日—2017年8月1日在厦门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先天性泪囊炎患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2019-02-15

  •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泪道阻塞检查中的应用
    435200)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眼睛结构复杂且易受伤害,故治疗前应准确知道泪道阻塞的位置与泪囊大小[1-2]。治疗泪道阻塞一般采用探通置管、阻塞切开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易使眼睛受到伤害,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精确、安全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水成像(MRH)技术检查正常健康者与泪道阻塞者的影像表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33例(58侧泪道)泪道阻塞患者作为泪道阻塞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期2019-02-13

  •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200065)泪道阻塞性疾病(la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 LDO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泪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溢泪,可伴视物模糊、眼分泌物增加、鼻泪道周围皮肤不适等[1-4]。不可控制的溢泪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妨碍社交。鼻泪管置管术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LDOD的微创治疗方式。但临床上应用的传统置管粗细固定,长期应用易形成无功能腔,拔管后数周泪道易再次发生狭窄引起溢泪,其远期疗效具有不确定性[7-9]。因此,研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6期2019-01-11

  • 新型可舒缩泪道支架组织相容性研究
    200065)泪道阻塞性疾病(la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 LDOD)为临床常见眼科泪器疾病。LDOD主要临床表现为溢泪,可出现视物模糊、眼分泌物增加、鼻泪道周围皮肤不适等[1-2],有学者研究表示不可控制的溢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交活动[3]。慢性LDOD本身虽非致盲性疾病,但若长时间未经治疗,可引起角膜病变等甚至失明。目前LDOD治疗以泪道支架微创疗法为主,一般置入鼻泪道后2~3个月取出。传统泪道支架置入鼻泪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期2018-11-13

  • 泪总管阻塞患者泪道再通管植入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
    215004)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而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是眼科治疗室针对该类患者普遍护理工作[1]。泪道再通管植入手术是泪道阻塞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2-4], 该术式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日常护理过程中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经过对中心治疗室处置过的110例(128眼)经泪道再通管植入术的泪总管阻塞患者回顾,探讨围术期护理对泪道再通管植入手术成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泪总管阻塞患者110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2018-05-11

  • 手术显微镜下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效果
    、按摩泪囊部位,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泪道探通,婴幼儿具有较小的泪小点,具有较大的辨认难度,进而增加了探通时间。为对探通时间进行压缩,提升探通成功率,本文应用眼科手术显微镜开展先天性泪鼻管堵塞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受保守治疗失败的先天性鼻泪管堵塞患儿460例(564眼)进行研究,其中包括184例女、276例男;年龄5~19个月,平均(8.0±2.1)月。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7期2018-04-23

  • 泪道探通联合典必殊眼液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静 向 勤先天性泪道阻塞(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CNLDO)是小儿眼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6%~12.5%[1]。早期的标准治疗指的是局部滴抗菌眼液、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2]。大部分患儿通过标准的保守治疗得以自行缓解,但是少部分患儿保守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复诊的患儿可考虑泪道探通术[3]。泪道探通是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标准治疗,其成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54.7%~97%不等[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0

  •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局部按摩或冲洗泪道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但无法自愈或无效治疗后应当进行泪道探通术[3⁃4]。泪道探通术是一种常见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明显的优点[5]。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394例420眼,分别采取泪囊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分析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394例(420眼)患儿,其中男180例(198眼),女 214例(222眼);单眼364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4期2018-03-17

  • 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
    330800)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溢泪是泪道阻塞引起的主要症状。目前针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⑴泪道探通术;⑵泪道激光成形术;⑶泪道探通置管术;⑷泪囊鼻腔吻合术[1,4,6]。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针对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并与同期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作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6月行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的泪道阻塞患者共5

    江西医药 2018年10期2018-02-12

  • 泪道探通术联合氧氟沙星凝胶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眼部药物治疗和泪道冲洗治疗等。研究表明,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而泪道探通术被认为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16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将泪道探通术和氧氟沙星凝胶联合使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0例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12个月,平均5.17±0.78月;病程0.5~5个月,平均

    交通医学 2018年4期2018-02-12

  • 小儿泪道探通术88例护理体会
    驻马店市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多由于鼻泪道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所致,多数患儿在出生后3 d,少数6个月内发生溢泪[1]。资料与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先天性泪道阻塞伴泪囊炎患儿88例,年龄3个月~2岁。其中双眼6例,单眼82例,合计94眼。临床表现:患儿均为出生后数日家人发现患儿眼部溢泪、溢脓。门诊检查发现内眦结膜部红,按压泪囊区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自下泪点行泪道冲洗,冲洗液反流或自上泪小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期2018-02-01

  • 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分析
    224400)泪道探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分析沈 薇(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阜宁 224400)目的:探讨联用泪道探通术和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48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泪道探通术。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典必殊眼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0期2018-01-07

  •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泪道塞置入后继发泪小管炎诊断中的应用
    生物显微镜检查在泪道塞置入后继发泪小管炎诊断中的应用白芳,陶海,王朋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泪道塞置入后继发泪小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武警总医院泪器病中心诊治的泪道塞置入后继发泪小管炎的7例患者(涉及12眼,14根泪小管)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合并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泪小管UBM检查,观察病变泪小管的形态,探测泪道塞的形态、是否有移位及定位。之后接受手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10眼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7-21

  • 丝裂霉素在眼科泪道探通术的临床应用
    究丝裂霉素在眼科泪道探通术的临床应用●曾纪凯目的:对丝裂霉素在眼科慢性泪囊炎患者泪道探通术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毕直接采用生理盐水液冲洗,而观察组合理加入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通过荧光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着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泪道通畅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2017-02-01

  • 丝裂霉素C应用于手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C应用于手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观察李德山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KTP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各种泪道阻塞的患者70例(共84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共84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A组43眼,B组41眼)。泪道阻塞的患者施行KTP泪道激光术以后,A组向泪道内缓慢注入4 mg/ml丝裂霉素药液3 ml,在3分钟时注入完,之后向泪道内置入Fr-2泪道引流管;B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7期2017-01-28

  • 3.0T MR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3.0T MR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研究*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广东 深圳 518036)郭学军1高 敏2戚玉龙1王成林1成官迅1石 桥1目的探索磁共振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并优选最佳扫描方案。方法选择30例无如何眼疾的健康志愿者(60侧泪道)进行泪道MRI检查。检查前向双侧结膜囊内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采用颈动脉线圈,30例均行3D-CISS(结构干扰稳态进动成像)、3D-SPC(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和2D-TSE(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11期2017-01-18

  • 改良泪道按摩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远期效果的影响
    月 庄丽芳改良泪道按摩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远期效果的影响关彩霞梁伟亮余剑佩朱素月庄丽芳目的:探讨改良泪道按摩干预对婴幼儿泪道探通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146眼)泪道已探通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予传统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在泪道探通术后第3天开始予改良泪道按摩的护理干预。术后1周、1个月、2个月予泪道冲洗,观察两组泪道畅通率。结果:1周及1个月时两组患儿泪道通畅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0期2016-10-20

  • 别把宝宝鼻泪管阻塞当成上火
    予抗生素眼药水、泪道按摩等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病情反复,还需进行泪道探通。什么是鼻泪管阻塞泪腺分泌的眼泪可以清洁眼睛、滋润眼球,泪液进一步通过上下眼睑内眦角处的泪小点进入泪囊,然后经过鼻泪管下端排入鼻腔。当宝宝发生泪道阻塞时,泪液无法流入鼻腔,引起持续性或间断性泪溢,泪液溢出流至睫毛、眼睑及脸颊,使得上下眼睑、睫毛之间沾粘在一起,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宝宝患有结膜炎或上火。眼睑的正常菌群无法通过阻塞的鼻泪管流入鼻腔,细菌在眼部聚集,就会引发黄色的眼屎。严重

    健康博览 2016年9期2016-05-14

  • 泪道探通术和妥布霉素滴眼液冲洗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效果评析
    目前,临床上多用泪道探通术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研究发现,为此病患者在使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的同时,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冲洗治疗的效果不错。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疗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共134只患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妥布霉素滴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67只患眼。在生理盐水组中,有男性患儿32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2016-01-10

  • 磁共振成像技术3D FIESTA序列对溢泪病因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应用MRI泪道成像技术3D FIESTA序列对明确溢泪病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溢泪患者50例(溢泪64侧、正常36侧)行泪道MRI检查。检查前分4次向双眼结膜囊滴入0.9%的NaCl注射液,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平衡稳态序列(3D FIESTA)、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FRFSE)和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 T2WI),并将3D FIESTA、3DFRFSE序列的原始图像做后处理及三维重建,观察溢泪患者泪道显示情况,并分析泪道阻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2期2015-10-15

  • 天冷泪道病高发
    发外,剩余的通过泪道流进鼻腔。若泪道狭窄或阻塞,眼泪就只能流出体外。而泪道阻塞是慢性不可逆的眼病,不及时治疗,将终生流泪。老人或多或少都患有泪道阻塞,一旦天气转凉或迎风吹过,流泪现象会加重。如果泪液无法引流出,易导致泪囊内发炎,发展成慢性泪囊炎,并因此导致化脓性感染。提醒老年人,如果在天气转凉后发现眼睛流泪、流脓的情况加重,宜尽早就医。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5年1期2015-05-14

  • 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
    0009)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鄢 涛,姚 芳(南昌市第三医院眼科,南昌 330009)目的 探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7例(91眼)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91眼中治愈83眼,治愈率91.21%;8眼泪道冲洗不通后改行泪道探通术。结论 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可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规范的操作能有效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新生儿泪囊炎; 改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3期2015-04-03

  • 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观察
    21200)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观察徐 雷(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睢宁221200)目的:评价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209例(248眼)新生儿泪囊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9例(248只眼)一次性探通治愈240眼,二次探通治愈6眼,治愈率为99.19%(246/248);发生皮下水肿4眼,无窒息、泪道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2-20

  • 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基础与临床研究·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应小洁(缙云县中医医院,浙江 缙云 321400)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观察98例131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再行泪道探通,探通后注入融化典舒眼膏。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结果经6个月随访治疗后,131只眼中78只眼获泪道疏通,治愈率59.5%(78/131);51眼好转,有效率38.9%(51/131);无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5期2015-01-30

  • 泪道探通联合鼻内窥镜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 晶泪道探通联合鼻内窥镜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李 晶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联合鼻内窥镜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资料43例(51只眼),患者均行泪道探通联合鼻内窥镜下硅胶管植入治疗,观察其泪道恢复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均泪道探通成功并在鼻内窥镜下植入硅胶管,硅胶管平均留置时间(3.6±0.3)个月,拔管时51只眼中,总有效率为96.1%(49/5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9期2015-01-30

  • 浅谈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
    的婴幼儿患者使用泪道清洗的方式,如果经过2次的泪道清洗仍然泪道不通的,在采用探通泪道的方法实施。结果 采用泪囊按摩并辅之以添加滴眼液的方式,婴幼儿患者的痊愈率高达13.4%,但采用此种方法的,婴幼儿出生的时间越久,则痊愈率越低;采用单纯的泪道清洗的方法痊愈率高达20.8%,采用探通泪道的方法的则痊愈率达到了100%。结论 出生月龄越小的婴幼儿治愈好泪囊炎的机会越高,效果越显著。婴幼儿;泪囊炎;治疗方法在婴幼儿的常见病中,泪囊炎的发生频率很高,一般在婴幼儿出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2015-01-24

  • 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00))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刘萍,易佳胜 (湖南省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五官科教研室,湖南 湘潭 411100))目的观察采用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月龄阶段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有泪囊炎的新生儿按月龄将其分为3~6个月组、7~12个月组、12个月以上组三个月龄组。采用5号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后注入复方妥布霉素眼膏。随访观察2~6个月。结果3~6个月组一次治愈率为93.3%,7~12个月组为7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12-26

  • 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48例
    慢性泪囊炎进行鼻泪道逆行置管,手术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观察鼻泪道逆行置管治疗老年患者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我院确诊的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49例(49眼)为研究组,其中男15例(15 眼),女34例(34眼),年龄60~74(平均66)岁;随机选取同期慢性泪囊炎患者43例(43眼)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18眼),女25例(25眼),年龄30~44(平均37)岁。病程0.5~10年,其中病程5年以上者28例2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3期2014-09-13

  • 螺旋CT对骨性泪道骨折的诊断价值
    00011)骨性泪道(泪囊窝、骨性鼻泪管)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但由于骨性泪道解剖结构细微,深埋在上颌骨内,常伴随面中部尤其是鼻-眶缘内侧骨折,故易漏诊而导致患者长期溢泪。CT的普及,特别是螺旋CT扫描后重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骨性泪道骨折的诊断率,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骨性泪道骨折的螺旋CT影像表现的报告尚少见。为此,本研究收集我院近年来确诊为泪囊窝、鼻泪管骨折的65例患者的16层螺旋CT扫描数据,采用后重建技术重组图像后加以分析,以探讨16层螺旋CT在泪囊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6期2014-09-07

  •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6%[1]。由泪道发育先天性异常引起的,主要是由于鼻泪管下端被Hasnes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碎片堵塞,泪液及细菌在泪囊内潴留, 继发感染引起,但也有少数是由鼻泪管骨性狭窄或鼻部畸形引起。选用滴抗生素眼液、泪囊区按摩等保守医治方法及泪道冲洗治疗,疗效常欠佳。我科采用泪道探通术对36例(37眼)新生儿泪囊炎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科用泪道探通术对36例37只眼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7期2014-04-05

  • 泪道内镜与Nd-YAG泪道激光机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610081)泪道阻塞性疾病常见于眼部炎症,因其炎症阻塞泪囊管导致泪道不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炎症扩散、感染加重等严重的后果[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虽然成功率较高,但是因为创面较大,可能对外观造成较大的影响[2]。近年来,不断研究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激光治疗以及内镜下置管治疗,均能很好地减少对外观的影响,而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为此,本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探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铁

    医学综述 2014年24期2014-03-26

  • 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按摩泪囊部位、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及泪道插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一些残膜较厚、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即使行泪道探通术后,部分患儿仍有溢泪和(或)分泌物,冲洗泪道仍有冲洗液全部或部分反流。对此类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我们采用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至10月就诊于我院66例8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其中男30例38眼,女36例48眼;年龄4.5~42个月,平均年龄 8.20个

    河北医药 2013年3期2013-08-15

  • 泪道插管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时机选择
    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障碍引起,在先天性鼻泪管闭锁自行开通前被细菌等病原感染所致,指压泪囊部可见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亦有些患儿出生时在泪囊部即有一囊性肿物,表面略发青,用指轻压按摩后有黏液性分泌物从泪点溢出,肿物变小或消失,但不久又隆起。多于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而发现本病,甚至出生后患眼即有溢泪及分泌物。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是传统治疗方法。我院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河北医药 2013年4期2013-04-08

  • 骨性泪道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
    518020鼻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泪溢、冲洗泪道不通。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最理想的治疗途径是通过解除鼻泪道的狭窄或阻塞,恢复生理通道。泪道逆行置管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开展。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手术成功率低,易复发[1-5]。我们采用CT 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分析其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效果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2002年~2011年原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2012-12-23

  • 泪道CT检查的研究进展
    王婷婷 陶 海泪道阻塞可以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道阻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溢泪,多是由于泪道慢性炎症、外伤、肿物等原因导致[1-2]。目前应用于泪道疾病诊断的常用影像检查方法有传统泪囊造影检查、数字减影泪囊造影检查、CT、MRI、超声等,其中泪道CT检查具有检查方便、迅速,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等特点,并且利用计算机及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近

    眼科新进展 2012年4期2012-12-09

  • 64层螺旋CT骨性泪道测量研究
    18101)骨性泪道上起泪囊窝,下达鼻腔下鼻道,结构细微,毗邻复杂,常规CT显示不佳。64层螺旋CT可以实现各向同性,辅以后处理软件,能更好地显示骨性泪道。本研究旨在获取骨性泪道各项CT测量数值,并分析性别、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进行鼻窦CT检查的被检者中符合以下条件者共88例,(1)年龄≥18岁;(2)既往无溢泪病史;(3)CT检查骨性泪道骨质结构完整,无骨折、骨质破坏等异常征象。其中男4

    海南医学 2012年4期2012-06-21

  • 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Ritleng泪道插管术的时机选择
    及Ritleng泪道插管术的时机选择封秀蓉,韩立坡*,王凤仙,王 争,刘秀平(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眼科,河北保定 071051)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1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4-08

  • 泪道探通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治疗泪道阻塞
    要求的提高,由于泪道阻塞病导致的溢泪症状常给患者造成身心的痛苦,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前来就诊。针对泪道阻塞,主要治疗手段是:①泪道探通,②激光泪道成形术,③泪道再通管植入术等。但是单纯的泪道探通术治愈率低、疗效不满意[1],泪道激光成形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炎症、肿胀,引起管腔狭窄粘连成为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2],泪道再通管本身的阻塞,使得再通管必须拔出导致治疗失败。上述的任何一种方法的疗效都不是很满意,泪道阻塞性疾病仍然是目前眼科的疑难杂症[3]。宁夏医科大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5期2012-01-25

  • 先天性泪道阻塞综合治疗分析
    1000)先天性泪道阻塞是婴幼儿见病,约占新生儿的1.75%~6%[1],原因有先天性泪点闭锁,泪小管闭锁或缺如,常鼻泪管闭锁等,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为常见,通常为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或主要是流泪、大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合并急性泪囊炎甚至造成泪囊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按摩、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现将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128例152眼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先天性泪道阻塞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2011-02-11

  • 泪道再通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
    10月采用一次性泪道再通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3例(3只眼),女25例(25只眼),年龄47~63岁,平均47岁。术前按压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液体自泪小点返流。术前行泪道碘油造影确定阻塞部位及泪囊大小。鼻科会诊排除鼻息肉、鼻甲肥大等鼻部疾病。1.2 手术器械 一次性使用泪道再通管及配套用品。泪道再通管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头端形如箭头,顶部及箭头下有3个引流孔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2期2010-08-15

  • 浅谈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探通治疗时机
    6000)婴幼儿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眼科病,主要表现为患儿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出现溢泪,或伴分泌物增多。大部分是由于患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破引起[1],由于部分患儿的Hasner瓣膜可自行破裂从而临床症状消失,故而对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和时机存在不同意见[2~4]。我科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8月门诊确诊为婴幼儿泪道阻塞136例152眼,联合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法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

    中外医疗 2010年10期2010-02-10

  • 掺钕钇铝石榴石泪道激光加甲基纤维素留置治疗泪小管阻塞
    ,Nd:YAG)泪道激光加甲基纤维素留置治疗泪小管阻塞56例(56只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泪小管阻塞患者56例(56只眼),其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6.5年。临床表现为溢泪,伴或不伴溢脓。单纯泪小管阻塞29例,其中单纯下泪小管阻塞18例,合并上泪小管阻塞11例;泪总管阻塞11例;泪小管合并泪总管阻塞16例。1.2 方法 设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6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