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伤

  • 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对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疗效对比*
    402560)蜂蜇伤好发于山区及农村地区,常见于夏秋季,94.5%的人一生中会被蜜蜂、胡蜂及大黄蜂等膜翅目昆虫蜇咬[1]。蜂蜇伤病死率约为5.1%,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致死的首要原因[2]。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蜂蜇伤所致MODS的重要手段,常用于蜂蜇伤所致MODS的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等[3]。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CRRT的重要方式之一[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21期2023-11-16

  • 海蜇蜇伤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危险因素探讨
    66003)海蜇蜇伤是由于海蜇刺丝囊小管刺入人体,囊内毒素释放引起机体内组织或器官损害的一种动物致伤。海蜇的肩板、吸口周围的触手和丝状体内的刺丝囊里富含毒液,包括类蛋白毒素、5-羟色胺、组胺、多肽和酶类等[1-2]。海蜇刺丝囊在与人体皮肤接触后迅速释放刺胞毒素进入人体血液,局部皮肤逐渐出现条带样或片状皮疹,部分甚至呈鞭痕样改变,瘙痒明显[3],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4]。报告显示,1983—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共发生2 200多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8-23

  • 黄蜂蜇伤死亡56例临床分析
    死亡[1]。黄蜂蜇伤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黄蜂蜇伤致患者死亡已不是孤立事件。文献报道近年来在中国,黄蜂蜇伤造成了相当大的死亡率,威胁人民健康,并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遵义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多山地及丘陵。辐射人口1 200万,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 300米,平均气温在12~13℃时,相对温度在60%~70%时,适宜黄蜂生长活动。关于黄蜂蜇伤造成死亡的信息少而不完整,有必要提高对死亡病例的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25

  • 胡蜂蛰伤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突发不可预知,被蜇伤后局部皮肤迅速出现红肿热痛,短时间内可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随着蜂毒的吸收,还会序贯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肝功能损伤、急性溶血、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31期2022-11-28

  • 61 例驻岛礁官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分析
    入侵地区,红火蚁蜇伤比较常见,红火蚁毒液注入皮肤后,随之有剧烈的瘙痒、灼痛感,继而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水疱、脓疱,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过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3-4]。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9 年3-6月随医疗队至我国南海某岛礁执行医疗保障任务期间收治的61 例红火蚁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3-6 月在我国南海某岛礁医院收治的61 例被红火蚁蜇伤的驻岛礁官兵,均为男性,既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11-25

  • 胡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振忠 徐伟*胡蜂蜇伤是胡蜂的尾刺蜇伤人体皮肤后释放毒素,毒液侵入人体引起的,其实质为生物毒素中毒。胡蜂蜂毒成分复杂,可引起广泛人体组织器官损伤,且蛰伤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多为群蜂蜇伤,轻症以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心肌损伤、急性溶血、凝血功能及急性肝肾功能损伤[1],尤其是AKI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21%[2],胡蜂蜇伤引起AKI 的死亡率约5%~50%[3]。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探讨胡蜂蜇伤后发生A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2期2022-02-28

  • 蛇伤胶囊联合三草汤治疗蜂蜇伤的临床观察*
    生中会被各种蜂类蜇伤,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蜂属节肢动物门,有毒刺能蜇人,已知的就有十万多种,常见的有蜜蜂、马蜂、土蜂、虎头蜂等,多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部,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为山地及丘陵,且因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使福建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蜂蜇伤高发省份,蜂蜇伤在祖国医学属于“毒虫咬伤”的范畴,蜂蜇伤后出现蜇伤处疼痛(刺痛、胀痛或灼痛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2期2021-12-30

  • 胡蜂蜇伤的紧急处理与预防
    如果不小心被胡蜂蜇伤应该怎么处理,又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胡蜂蜇伤呢?胡蜂蜂毒中主要包含三大类物质,其一为多肽类:蜂毒肽、托肽平、心脏肽、蜂毒明肽;其二为酶类:透明质酸、酶、磷脂酶、酶抑制剂;其三为非肽类物质:组织胺、儿茶酚胺以及缓激肽等。其毒液主要呈碱性,容易被酸性溶液中和。被胡蜂蜇伤之后,患者的皮肤会立刻出现红肿、疼痛感甚至是皮肤坏死的情况,随着蜂毒穿透皮肤,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在体内的蔓延,患者会逐步出现眼睛剧烈疼痛、流泪甚至角膜溃疡的症状;引发患者心律不齐、

    康颐 2021年4期2021-09-10

  • 清热解毒类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蜂蜇伤的临床观察*
    230031)蜂蜇伤是指被蜂尾蜇伤,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内所致局部出现红肿刺痛,或有头晕恶心等症的中毒性疾病。被少数蜂蜇伤,一般局部症状较轻,如果被毒蜂蜇伤可产生较大面积的肿胀疼痛,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蜂的种类众多,较常见的蜇人蜂是胡蜂和蜜蜂。蜜蜂蜇伤为尾刺刺入皮内,胡蜂蜇伤为尾刺有概率被刺入皮内。蜜蜂蜂毒以酸性毒汁为主,主要成分是盐酸、蚁酸、正磷酸等;胡蜂蜂毒以碱性毒汁为主,主要成分为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类、肽类等[1]。蜂蜇伤最主要的临床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4期2021-05-12

  • 蜇伤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637000)蜂蜇伤是我国夏秋季常见急诊之一,随着全球气温变暖,蜜蜂、黄蜂等昆虫繁殖增加,蜂蜇伤呈逐年增多趋势[1]。蜂蜇伤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2]。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亦较为突出,Xie等[3]对湖北省蜂蜇伤患者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发现,22.5%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闫云云等[4]对贵州遵义地区181例蜂蜇伤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76.24%的患者存在凝血障碍,其中APTT延长更为显著。因此,监测蜂蜇伤患者凝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4-21

  • 外出赏花 谨防蜂蜇伤
    的途中被一只蜜蜂蜇伤。郑先生被蜇时有短暂的疼痛感,但無其他的异常,便没有及时处理患处。10分钟后,郑先生突发胸痛、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到达医院时,已经有低血压以及冠心病等症状,经过及时的抢救,才保住了郑先生的性命!接诊医生说,郑先生本来患有冠心病,被蜜蜂蜇伤后发生过敏反应,加上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蜜蜂蜇伤后诱发心肌梗死的情况很罕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被蜂蜇后,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被蜜蜂蜇后,局部皮肤可能会有红肿不适,虽

    保健与生活 2021年8期2021-04-19

  • 基于蜂蜇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0 引言临床中蜂蜇伤事件经常出现,尤其在每年的4 月到10 月属于此事件的高发期。被蜂蜇伤后患者的发病十分急,而且病程相对较短[1]。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甚至还会对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威胁。所以在临床的急诊中,蜂蜇伤已经成为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2,3]。因此为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对蜂蜇伤的急救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蜂蛰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蜂蛰伤患者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2020-12-25

  • 毒蜂蜇伤的救治
    击“入侵者”。蜂蜇伤是被蜂(如蜜蜂、大黄蜂等)蜇伤后出现的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属于临床急症之一。当蜂尾部毒刺刺入人的皮肤后,可将蜂毒(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注入人体,引起生物性中毒,导致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蜂蜇伤的临床表现被蜂蜇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毒刺蜇伤所致的淤点,严重者可形成水疱。少数可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受蜇皮肤立刻红肿、疼痛。被成群的蜂蜇伤后,

    中老年保健 2020年10期2020-12-10

  • 不要小看蜂蜇伤
    5.2020.蜂蜇伤是不容小觑的,因为蜂蜇伤较为严重时,会引起人体发生肝功能、肾功能受损,出现呼吸困难、全身性过敏等不良的后遗症问题。当出现蜂蜇伤之后,需要及时地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避免身体发生后遗症等严重的问题。1 什么是蜂蜇伤?蜂蜇伤指的是胡蜂蜇伤,人体的皮肤被胡蜂尾针刺破,通过毒素释放,人体被毒液侵入引起中毒,蜂蜇伤在我国的山区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尤其是夏季、秋季两个季节,蜂蜇伤的发生较为频繁,病死率高,目前对于蜂蜇伤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为胡蜂的

    康颐 2020年16期2020-11-10

  • 被马蜂蜇了怎么办
    情况。那么,一旦蜇伤了该怎么办呢?被马蜂蜇伤,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所以及时自救尤为重要。马蜂蜇過的伤口会呈黑色,是因为马蜂毒素主要为碱性毒素,处理碱性毒素需用弱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1.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用冰块敷在蜇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2.可用柠檬、橙子等水果汁涂抹,单味马齿苋治疗马蜂蜇伤效果较好,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3.此外,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5期2020-06-28

  • 蜇伤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
    00)昆虫叮咬、蜇伤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上,胡蜂蜇伤并不少见,全世界大概有5%的人曾被黄蜂或蜜蜂蜇伤过[1]。我国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蜂蜇伤事件发生,丘陵地带尤为突出[2]。我国大约有200多种胡蜂,胡蜂的螫针无倒钩,所以胡蜂与蜜蜂相比,胡蜂可以反复蜇人,而多处蜇伤以及群蜂蜇伤更容易引起机体的严重反应。一般来说,单蜂或少量的蜇伤导致较轻微的局部症状比如疼痛、肿胀或是相对较轻的全身性症状,而群蜂或多处蜇伤可以导致严重的全身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3-17

  • 对《蜂蜇伤的急救措施》一文的商榷
    位同志撰写的《蜂蜇伤的急救措施》一文,萌发本人意见。我今年78 岁,是基层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业余定点饲养土生土长的中蜂已有49 年,开始养蜂怕蜇,以后不知蜇了多少次,蜇多了身体有了抵抗力,还与本地廖子俊同志学习蜂针疗法,帮几个病人治愈了病痛。蜜蜂毒素呈酸性,可用肥皂水或苏打水来外用中和毒素,黄蜂、土蜂蜇伤毒液是碱性,用醋来中和,也可用大量清水冲洗,这是非常正确的,纠正了既往某些报刊的误导,可喜可贺。根据我的养蜂实践,该文有的提法值得商榷。黄蜂、土蜂,这是

    蜜蜂杂志 2019年10期2019-12-28

  • 黄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康 岩,张维金蜂蜇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被蜂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的临床急症[1]。部队野外驻训演练期间,黄蜂蜇伤发生蜂毒过敏较常见,但蜂毒高敏者引发过敏性休克则较为少见,若处置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笔者就1例黄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训练时被黄蜂蜇伤头部,2 min后被战友搀扶来门诊就医。查体:神清语利,步态尚稳,面部皮肤发红,颈项、前胸、腰背等部位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风团,痒感明显;左上额可见一黄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12-04

  • 被蜂蛰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伤,其指的是被蜂蜇伤后出现的系统与局部中毒症状。蚁酸、神经毒与组胺等为蜂毒的主要成分,蜂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可向人体内注入毒素,导致生物性中毒情况发,引发全身或局部反应。严重者则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及溶血等情况。那么如何处理被蜂蜇伤情况呢?1 被蜂蜇伤后会怎么样当皮肤被蜂蜇伤后,其局部会出现明显痒痛感或灼烧感,四周有肿胀潮红情况出现,中央位置会有一个因被蜂刺蛰而形成的淤点,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则会出现水泡。部分患者则还会出现全身中度情况,皮肤受蛰后马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09-24

  • 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性多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林 牧 陈委平蜂蜇伤属于季节性外科损伤性疾病,患者因蜇伤处数量及毒蜂种类不同损伤程度不同,对于单个蜇伤伤口以及毒性很弱的蜂蜇伤患者经局部常规消毒处理便可快速康复,但对于多处蜇伤及毒黄蜂蜇 伤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变态反应,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毒蜂蜇伤患者被蜇伤后病程较短,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及呼吸性抑制,随之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针对毒蜂蜇伤的治疗目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但通过及时发现并清除毒素对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8期2019-09-04

  • 儿童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文君,曹汴川蜂蜇伤是指蜂类昆虫的尾部毒刺蜇入皮肤后,释放出含有组胺、5-羟色胺、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物质的毒汁,这些毒汁成分可以引起局部刺激,并可能引起溶血、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严重溶血可致急性肾衰竭。由于儿童脏器发育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健全,更易受到伤害,故儿童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均较高。蜂蜇伤已成为目前儿童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为探讨儿童蜂蜇

    西南军医 2019年4期2019-07-22

  • 被马蜂蜇了怎么办
    情况。那么,一旦蜇伤了该怎么辦呢?被马蜂蜇伤,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所以及时自救尤为重要。马蜂蜇过的伤口会呈黑色,是因为马蜂毒素主要为碱性毒素,处理碱性毒素需用弱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1.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用冰块敷在蜇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2.用柠檬、橙子等水果汁涂抹,单味马齿苋治疗马蜂蜇伤效果好,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3.此外,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皮

    特别文摘 2019年14期2019-07-20

  • 604例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
    41400老年蜂蜇伤病人往往存在基础性疾病,再加上蜂毒的作用,病情比较复杂,疾病进展快,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或治疗,会极大程度的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老年蜂蜇伤患者大多数入院时间晚,相对病情比较严重,因为目前农村大多为空巢老人,对疾病造成危害程度评估不足,故蜂蜇伤后到入院时间较长,往往病情较重。本文主要选取资阳市三所三级综合医院肾内科于2010—2017年收治的604例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

    系统医学 2019年9期2019-07-04

  • 刺血拔罐配合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轻症蜂蜇伤疗效观察
    400021)蜂蜇伤属于恶虫叮咬中的一类,以接触蜂螯毒液或虫体的毒毛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炎性反应,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之一[1]。皮肤被刺伤后即有灼痒及刺痛感,不久局部红肿,发生风团或水疱,中央被蜇伤处有一瘀点[2]。为及时改善患者难忍的自觉症状及局部症状,减少出现更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对轻症蜂蜇伤必要有效的处理尤为重要[3]。笔者采用刺血拔罐配合金黄如意膏封包治疗轻症蜂蜇伤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1期2019-02-16

  • 蜇伤致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研究
    陈南山 姜立志蜂蜇伤在农村及山区屡屡发生,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死亡率高,救治困难,蜂蜇伤常见死亡原因有过敏性休克、肺水肿、多脏器功能损害(MODS)。目前,蜂蜇伤缺乏理想的预测预后的指标。在临床上,笔者观察到蜂蜇伤患者血淀粉酶(AMY)水平明显升高,为探讨蜂蜇伤患者AMY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85例蜂蜇伤患者AMY,并将其与门诊80例健康体检者AMY进行比较,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2019-02-08

  • 马齿苋可疗蜂蜇伤
    。鲜品马齿苋对蜂蜇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因其取材方便,民间多有应用。曾在外游玩时遇一患儿,8 岁,玩耍时不慎被蜜蜂蜇伤手臂,以蜇伤为中心四周红晕,肿胀鼓起,疼痛难忍,因见旁边有马齿苋生长,遂嘱其家人用新鲜马齿苋洗净捣烂取渣敷其蜇伤之处,每隔30 分钟更换1 次。第二天随访其家人,于敷后1 小时内就不疼痛,红肿也渐渐地消退了。蜂蜇伤是一种常见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蜇人蜂主要有蜜蜂、黄蜂和马蜂。蜂毒素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和组胺。蜂蜇伤是蜂尾部毒

    中国蜂业 2019年12期2019-01-07

  • 轻中度蜂蜇伤救治体会
    外活动的增多,蜂蜇伤[1]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逐渐成为皮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研究显示,蜂毒内含有的组织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引发局部剧烈疼痛、麻木、水肿甚至溶血、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等而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尚无蜂蜇伤的规范化诊治指南及特效治疗方案,若处理不当,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因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27例轻中度蜂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了部分救治经验,以期为蜂蜇伤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4

  • 黄蜂蜇伤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黄蜂蜇伤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方法:收治蜇伤重症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中,2例出现重症过敏性休克,1例死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高达4%。结论:黄蜂蜇伤的死亡率较高,在了解患者临床特征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关键词 蜇伤;护理;休克;临床症状;器官资料与方法2012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蜇伤患者112例,男70例,女42例;年龄16~ 66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2018-11-13

  • 西黄胶囊外用治疗蜂蜇伤52例临床观察
    100075)蜂蜇伤是由于胡蜂、蜜蜂、土蜂等蜇人蜂将蜂毒通过毒刺注入人体,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发的一系列毒性反应,好发于每年的4—10月份。蜂毒的主要成分为组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透明质酸酶、蚁酸等[1]。这些成分可以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引起水疱、坏死,轻者数小时后可自愈,而重者可引发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来自国外的一些调查显示,蜂螫伤有关的死亡率约为每年0.3/10万~4.8/10万[3],而国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0期2018-02-09

  • 小偏方对付虫蜂蜇伤
    野外郊游,被虫蜂蜇伤是常有的事。被蜜蜂蜇伤,可用柿子蒂擦拭蜇伤的地方,不长时间疼痛感就会消失。青涩的柿子蒂中富含类丹宁酸物质,具有消炎、收敛之功。也可以在野外寻找铁角凤尾草,清洗干净后捣碎,敷在伤口处,能止痛、消肿,对于被叮咬之后没能及时处理而出现的肿胀有非常好的效果。被蚊虫蜇伤后,可以摘些毛蓼叶子,捣烂之后敷在被叮咬的地方。毛蓼全草有抗菌之功,它的根部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揉搓其生叶,直接涂抹在被蚊虫叮咬的地方即可。如果将其根采摘下来,清洗干净,晒干,然

    特别健康 2018年7期2018-01-27

  • 秦皇岛市2 577例海蜇蜇伤流行病学分析
    2 577例海蜇蜇伤流行病学分析霍书花1,田英平1,张玉坤1,苏小云1,刘纪强2(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河北 秦皇岛 066100)目的分析海蜇蜇伤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的2 577例海蜇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 577例患者中儿童1 313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2017-10-19

  • 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新君·论著·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魏炯 何敏 胡爱琼 刘新君目的探讨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12例)和非MODS组(156例)。2组均给予补液、激素等一般对症治疗。病情较重溶血明显者及时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6期2017-08-08

  • 蜂蛰伤的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
    36)目的探讨蜂蜇伤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方法整理我院救治蜂蜇伤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留观12小时症状好转后离院回家,18例患者在急诊科急救处理后收入肾病科住院,均康复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救治,1例重症患者死亡。结论蜂蜇伤发生后应实时采取正确的处理及急救护理方法,病情严重患者尽早采取血液透析,增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至关重要。蜂蜇伤;急救护理;健康宣教蜂蜇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即蜂尾部毒刺刺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2017-01-16

  • 早期间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群蜂蜇伤横纹肌溶解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量血液滤过对群蜂蜇伤横纹肌溶解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陈洪流,丘 瑛△,宁 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南宁 530021)目的 探讨早期间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群蜂蜇伤后出现横纹肌溶解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19例群蜂蜇伤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蜂蜇伤24h后接受血液滤过;B组:蜂蜇伤后进行早期血液滤过(蜂蜇伤24h内),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肾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重庆医学 2016年29期2016-12-19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蜂蜇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皮质激素对重症蜂蜇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麦超1,简华刚2△(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南充 63700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部400010)目的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蜂蜇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蜂蜇伤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糖皮质激素用量分为甲强龙冲击组(观察组,27例)与常规剂量甲强龙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与尿常规指标,观察并记录住院时间、

    重庆医学 2016年25期2016-11-01

  • 胡蜂蛰伤187例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胡蜂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近5年来接诊救治的187例胡蜂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胡蜂蜇伤后的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 ① 18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43.8岁,多数(51.3%)患者蜇伤部位在3~5处,且多数(70.1%)患者在1~3h内就诊。留院时间为5~13d(平均7.6d)。② 常见临床症状为剧烈疼痛、焦虑、烦躁不安、心悸、胸闷。37.4%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③治疗方案主要为激素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4-05

  • 群蜂蜇伤家畜16例临床治疗体会
    55802)群蜂蜇伤家畜16例临床治疗体会徐关才(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罗平 655802)我县是国家油菜籽生产基地,每年春天2、3月份80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放蜂人到我县放蜂采蜜,乡村道路边摆放了很多蜂箱,放牧的家畜离蜂箱较近时不断甩尾拍打蚊蝇触引群蜂攻袭蜇伤中毒。另我乡属湿润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境内草木茂盛,非常适宜野蜂生存。野蜂常筑巢于灌木及草丛中,当家畜放牧时触动蜂巢,群蜂被激怒即飞出袭击,蜇伤家畜皮肤注入毒液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2016-02-21

  • 蜇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体会
    蜂蜇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体会刘丽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132011)蜂蜇伤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急外伤害。蜂蜇伤是指蜂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其毒素引起的局部皮肤明显症状或全身反应[1]。蜂蜇伤部位多见于头面部、上肢、下肢及皮肤外露部位,伤死率因蜂的种类、进入体内毒素的量及临床表现不同而异。对蜂蜇伤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3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2016-01-30

  • 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收治的22例重症蜂蜇伤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 22例群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累及脏器为心脏(22/22,100%)、造血器官(21/22,95.5%)、肝脏(20/22,90.9%)、肾脏(12/22,54.5%)。其中4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蜂蜇伤后出现心肌酶谱异常(22/22,100%)、血象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21/22,95.5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6期2016-01-29

  • 马蜂蜇后怎样治疗
    每年均有人被马蜂蜇伤,送往医院救治,少则几百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少数人被蜇,需抗过敏治疗,甚至血液透析,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因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亦有之。我是一名基层外科主治医师,也是一名业余养蜂爱好者,2015年养了27群本地土蜂(中蜂),治疗过被马蜂蜇过的患者,自己与马蜂战斗中也有一次蜇伤3处。我看过不少报刊和养蜂杂志,现就医治马蜂蜇伤,谈几点疑惑和建议。蜜蜂蜇伤与马蜂蜇伤有很大区别,众所周知,蜜蜂的毒刺有倒钩,蜇人后毒刺留在皮肤上,可用手

    中国蜂业 2016年2期2016-01-29

  • 临床上对入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预防
    床上对入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预防郭小平(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 皮肤科,广东 佛山 528100)目的分析临床上对入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预防。方法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为对照阶段,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为预防阶段,其中预防阶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入侵红火蚁蜇伤。对两阶段入侵红火蚁蜇伤患者情况比较,同时对蜇伤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阶段,预防阶段中入侵红火蚁蜇伤患者较少,且蜇伤程度更轻,P<0.05。结论入侵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2015-12-26

  • 马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候变暖等因素,蜂蜇伤患者逐年增多。蜂毒成分复杂,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4]。本地区蜂蜇伤中毒以马蜂(亦称胡蜂)多见,马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是否更易导致MODS,马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病死率是否更高,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马蜂蜇伤中毒老年患者MODS、预后转归等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9期2015-04-28

  • 群蜂蜇伤临床治疗52例
    西安文理学院群蜂蜇伤临床治疗52例陕西省商洛学院 (商洛726000)任秀梅 路来社▲目的:分析总结群蜂蜇伤的早期临床救治经验。方法:以救治的52例群蜂蜇伤患者的门诊就诊资料、留观病历和转诊后的住院资料为依据,对群蜂蜇伤的就诊时间、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2例患者临床治愈50例,死亡2例。未行转诊血液净化的15例患者,留院观察时间3~8d ,平均5.7d;结论:群蜂蜇伤常伴有过敏性休克,及早就诊,积极抗过敏抗休克,严密观察尿色尿量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4-03

  • 季德胜蛇药治疗蜂蜇伤23例
    季德胜蛇药治疗蜂蜇伤23例冯仲贤 叶琴妹(福建省军区福州第四干休所卫生所,福州 350025)蜂蜇伤是夏秋季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诊疾病。蜂的种类很多,常见有马蜂(也称黄蜂或胡蜂)、蜜蜂、蚁蜂等。马蜂体大,毒性强,危害性大,如群蜂蜇伤很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我所10余年来用季德胜蛇药治疗23例单蜂蛰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3例均为我所门诊患者,5例蜜蜂蜇伤,18例胡蜂蜇伤,均为单蜂蜇伤。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85岁。蜇伤部位:头面部3例,颈部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2期2015-01-24

  • 桑叶汁治疗蜂蜇伤
    附属龙华医院)蜂蜇伤指的是被蜂(蜜蜂、黄蜂、马蜂等)蜇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缓解,严重者可导致恶心、心慌等,更甚者可危及生命。在民间,桑蚕业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常用桑叶汁来治疗蜂蜇伤。笔者曾亲自试用,屡试不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鉴于使用桑叶汁治疗蜂蜇伤的案例临床还未见报道,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其在民间的应用,笔者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在被蜂蜇伤后立即前往种植有桑树的地点,将桑叶在叶柄处从桑叶枝桠上取下,叶柄处会流出乳白色液体,将乳白色液体立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2014-01-24

  • 蜇伤战士血清相关蛋白分析
    勇近年来,被毒蜂蜇伤而导致伤亡的病例越来越多。据报道,在美国每年至少有50人因为昆虫叮咬死亡,但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因为很多突然死亡的病例被误认为是其他原因引起的[1]。蜂蜇伤多发生于山区,夏秋季较为常见。毒蜂尤其是黄蜂蜇伤可并发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性损害,表现为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心脏损害(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神经系统损害(脑梗死、脑炎、神经病变、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2013-10-08

  • 马蜂蜇伤致急性荨麻疹1例
    一种医学昆虫。蜂蜇伤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蜇伤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在临床上一般轻者只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瘙痒,几小时后可缓解,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2-4],甚至在短时间内丧命。2012年9月,我院收治了一例被马蜂蜇伤的战士,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2012年9月8日晨上山时不慎被马蜂蜇伤胸部,当时感局部疼痛明显,未在意,1 h后感双手皮肤瘙痒,起红斑,逐渐蔓延至面部、全身,大片风团,红斑,瘙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2013-08-15

  • 胡蜂蜇伤致肾脏损伤四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芦蓉,张祥文胡蜂蜇伤是山区、丘陵地区夏秋季的 常见疾病,重症者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中肾脏损伤较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1]。临床处理得当肾功能常可恢复正常,但亦有部分患者因延误治疗,演变成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上,肾活检并不推荐为中毒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常规检测项目,且蜂蜇伤多发生在偏远地区,因此有关蜂蜇伤肾脏损伤的病理资料缺乏。2006年7月—2011年6月我院对4例胡蜂蜇伤致肾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肾活检,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8期2013-06-22

  • 蜇伤的治疗及护理
    264422)蜂蜇伤的治疗及护理初 强 于 娟(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264422)蜂蜇伤尤其是野蜂蜇伤可导致局部红斑、水肿、疼痛等一系列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应积极抢救。外科治疗上应先用针、刀尖挑出蜇刺,再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方法:将鸡蛋打一个小孔,将全守宫(又名壁虎)塞入蛋内,将小孔封固,埋于阴凉土内(暑热天埋20cm深),20d后取出备用,敷于患处,包扎固定。护理方法: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情。保持患处清洁卫生,预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4期2013-01-24

  • 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姣,夏敬彪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张祥文,徐双双,杨芦蓉,刘晓姣,夏敬彪目的探讨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确诊的急性黄蜂蜇伤患者133例,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分为3组:WBC≤10×109/L(A组,25例)、10×109/L<WBC≤20×109/L(B组,66例)、WBC>20×109/L(C组,42例)。检测所有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35期2012-01-04

  • 获准上市或用于新适应证的药物 抗蝎毒药物Anascorp
    首个刺尾蝎属蝎子蜇伤特异性治疗药物。本品曾被FDA授予罕见病用药资格,并获得了优先审查权。Anascorp为马抗刺尾蝎属蝎毒免疫球蛋白F(ab')2注射液,由蝎毒免疫的马血浆制成。本品可能会导致对马蛋白敏感的人群发生早期或迟发性变态反应。此前,一项共15名具有蝎子蜇伤所致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儿童参加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本品的有效性。结果显示,Anascorp组中8名受试者在治疗后的4 h内症状消失,而安慰剂组的7名受试者中仅有1名。最常见

    药学进展 2011年8期2011-12-09

  • 一例蜂蜇伤飞行员的急救护理体会
    徐晶 于娜一例蜂蜇伤飞行员的急救护理体会710054 解放军第451医院 刘蕊 徐晶 于娜目的探讨蜂蜇伤飞行员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方法对1例蜂蜇伤飞行员的急救处理及一般护理、局部伤口护理、病情观察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例飞行员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痊愈出院,安全放飞。结论蜂蜇伤急救护理除了做好伤口局部处理外,还应积极预防过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对症治疗等。蜂蜇伤;急救;护理蜂蜇伤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蜇伤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在临床上一般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2期2011-08-15

  • 遭遇马蜂千万别顺风跑
    马蜂。如果被马蜂蜇伤了,应注意以下几点: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搽抹伤处。2.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3.用冰块敷在蜇伤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4.如果伤处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5.被蜇后无论症状轻重,都最好到最近的医院治疗。(四川 李敏)

    农村百事通 2009年24期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