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坡

  •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
    分明显存在下坡>中坡>上坡的坡位差异[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乔木林地土壤含水量先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稳,灌木林地土壤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而撂荒草地和农地土壤含水量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6];农耕地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撂荒地,同时其土壤含水量增量和响应深度均随降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7];在太行山区南麓,降雨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降雨量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决定因素,对应0~10 mm、10~25 mm、25~50 mm、>50 mm 的4 个降雨量级,

    干旱区研究 2023年4期2023-05-29

  • 金银花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分异特征
    坡位(上坡US、中坡MS、下坡BS)和剖面层次(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欲研究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壤剖面层次的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对坡位与土壤剖面的响应规律,揭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影响金银花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主要因子。旨在为西南喀斯特山区金银花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地区的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5期2022-10-15

  • 不同坡位米老排人工林生长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地死亡株数最多,中坡样地最少,上坡样地死亡株数相比中坡样地接近两倍;而三个样地的保存株数均分布于900~1000株/hm2范围内;不同坡位对米老排的保存率有所不同,中坡位米老排保存率最高,下坡位次之,上坡位最低,可见该试验林中坡位土壤、光照、水肥条件等更利于米老排的生长,上坡位次之,下坡位最差。造林时一般选择土层较厚的立地,现有林分中不同坡位的米老排均可正常生长,若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则以中坡或下坡位的立地造林较好。2.2 不同坡位生长性状分析各样地生长性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7期2022-10-13

  • 不同坡位对米老排生物防火林带生长的影响
    防火林带的上坡、中坡、下坡均设置 3个样地[4](样地 A、B、C),共计 9 个固定样地。 样方面积为 300 m2(15 m×20 m)。1.2.2 造林技术。①苗木质量。选择一年生合格裸根苗,具体如下:一年生米老排Ⅰ级苗,苗高>115 cm、地径>1.10 cm;一年生米老排Ⅱ级苗,苗高80~115 cm、地径0.75~1.10 cm[5]。②造林。1999年12月,采取全面劈杂进行林地清理,清除杂灌,挖除管茅头,保留阔叶树活立木。采用块状整地方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7期2022-09-14

  • 坡位对不同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有机碳储量略高于中坡位;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坡位均略高于上坡位。高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略高于中坡位;20~30 cm和0~30 cm土层中坡位略高于上坡位。注:不同大写字母表示不同坡位相同密度样地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2.3 不同坡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从表4看出,低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处理Ⅰ和处理Ⅲ的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236.69 t/hm2和2

    贵州农业科学 2022年7期2022-07-19

  • 杉木林下套种雷公藤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上坡(处理1)、中坡(处理2)、下坡(处理3),每个处理设置取3个土样为3个重复,共12个小样,每个土样地取0~20cm、20~40cm。取样时,因雷公藤属于浅根性藤本灌木,大量根系集中在0~10cm,而且林地有坡度,所以首先取样时先要表土锄平,接着采用100cm3的环刀取土样带回实验室(注意,此处所取的土壤的量一定要够下面的检测实验),于阴凉处风干,除去枯枝和石块、雷公藤根系。2.2 持水量计算[9]最大持水量(mm)=0.01×土层厚度(cm)×土壤密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2期2022-02-12

  • 杉木品种‘洋020’无性系生长对比分析
    平均树高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两者在中坡位的平均树高分别为17.1 m和18.4 m,在上坡位分别为15.5 m和16.5 m,其中,‘洋020’无性系平均树高在中坡位显著优于上坡位,下坡位则与上坡位及中坡位的差异不大;2代实生苗平均树高在各坡位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并不显著。‘洋020’无性系在各坡位上均高于2代实生苗,从上坡位至下坡位,分别高出1.0 m、1.3 m及1.0 m,总体上两者存在差异,但在各坡位差异并不显著。胸径性状上,2代实生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6期2022-02-09

  • 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分析
    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中东金花茶嫁接苗与扦插苗生长效果差异显著,嫁接苗生长效果较好,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生长量分别达76.1%、70.0%、2.44 cm、168.6 cm、92.2 cm;在毛竹林中坡位、下坡位种植中东金花茶的生长效果与上坡位差异显著,中坡位和下坡位生长效果较好。其中,中坡位的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平均冠幅生长量分别达74.2%、68.8%、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2022-02-04

  • 黄土高原坡面土壤水分特征及时间稳定性 ——以延安市九龙泉沟为例
    、U3、U4)、中坡位(M1、M2、M3、M4)、下坡位(L1、L2、L3、L4)各4个监测点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坡面地表植被全部为天然次生灌木林及荒草地,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土壤水分监测点布设如图1所示。土壤水分采用TRIME-PICO TDR进行定位监测。观测深度为0~100 cm,测量深度间隔为10 cm。分别于2017年的5月9日、6月14日、8月12日、9月18日进行4次土壤水分测定,每次测定重复3次。图1 研究区位置及监测点布设Fig.1 Loc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1年6期2022-01-06

  • 迭山北坡云冷杉林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坡位分为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中坡位正中地段属于险坡(≥45°),故在设置样地时,下坡位至中坡位约50 m,中坡位至上坡位约80~100 m。采用典型抽样法在不同坡位处设置2个面积大小为20 m×20 m(闭合差表1 火烧迹地样地的基本信息1.3 数据分析采用R语言[15]、SPSS和Excel 2010进行群落的重要值计算、方差分析、群落组成与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1.3.1 重要值计算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16-17]。1.3

    西部林业科学 2021年5期2021-09-26

  • 坡位对人工混交林生长研究
    6.34%,也比中坡位这种地理条件下的杉木生长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增加了7.42%和3.62%。对于火力楠来说,3 个不同的坡位,也是以下坡位这种地理条件对其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影响最为明显,并且也是在这种条件下为最高,分别为6.28cm 和6.49m,分别比上坡位生长的混交林中的火力楠胸径和树高分别提高了8.61%和25.61%;比中坡位混交林中生长的火力楠的胸径和树高分别增加了7.99%和16.47%。以上数据结果显示,杉木和火力楠在下坡位这种地理条

    花卉 2021年18期2021-09-18

  •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A.上坡、B.中坡、C.下坡,每个坡位设置5个重复,共设置调查面积为20 m×20 m的标准地15个,每木检尺并记录标准地内所有南方红豆杉与檫树的成活率、树高[8],计算混交林的总体成活率[混交林总体成活率=(南方红豆杉成活率+檫树成活率)/2]、混交林的总体树高[混交林总体树高=(南方红豆杉树高+檫树树高)/2]。2.4 计算方法数理统计方法。3 结果与分析3.1 坡位对1年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的影响根据15个标准地调查结果(表1、表2),1年南方红

    绿色科技 2021年15期2021-09-03

  • 摘蕾和采收期对桓仁山参品质的影响研究
    年参龄(上坡位、中坡位)和15年参龄(上坡位、中坡位)的桓仁山参100株,三次重复,于开花前摘去花蕾。各处理于9月下旬随机采挖3支,测定鲜重、干重,并按照《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2105)的方法测定总皂苷含量。1.2.2 不同采收期对桓仁山参品质的影响。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四平中心村桓仁山参基地选择15年参龄桓仁山参1000株,分别于8月26日,9月20日,10月15日,11月10日随机采收3支。分别测定单支鲜重,测定并计算主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4期2021-08-19

  • 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微环境及生长变化研究
    理,分别为上坡、中坡、下坡。每个处理不安排重复,每个小区的面积为50 m×60 m左右。2.2试验方法各处理油松林间的管理同常规。造林3年后(2019年)选择春季刚开始进入生长季(4月)、生长旺季(7月)、生长季末期(10月)作为测量的时间点[5,6]。主要测量3年生油松林间表层土壤的温度(将温度计插入的深度在15 cm左右,每日10:00测量)、土壤含水量等。在每个处理内随机选择20个10 m×10 m的样方,每个样方内随机取5个点,共计100个测量点,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6-10

  • 岩溶断陷盆地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抗蚀性研究
    0°~35°)、中坡(H4–H6, 坡度为 33°~41°)、下坡(H7–H9, 坡度<10°)、坡底H10四个部分。各点取3个环刀样用于测试土壤容重, 并用方形塑料盒采集原状土并小心放置于泡沫箱中, 带回实验室处理,分别用于测定土壤团聚体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团聚体采用 Yoder法, 机械性团聚体筛选采用 LN-200振荡器, 水稳性团聚体采用日本产的DIK2011湿晒仪, 测试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实验室测试完成。有机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加热氧

    地球学报 2021年3期2021-05-22

  • 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生长比较
    个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两因素处理,共15个处理组合,每个处理组合有3个试验小区分别代表3个重复,每个试验小区面积400 m2。2006年底采取炼山清理采伐迹地,随后挖穴整地,整地规格50 cm×50 cm×40 cm。2007年2月采用1年生优良种苗造林,初植密度3450株·hm-2,施基肥回表土,每穴0.5 kg复合肥。造林后头3 a每年进行2次除草抚育,2014年11月进行强度40%的间伐。2.3 调查方法分别于2008年3月、2009年3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1期2021-04-12

  • 33年生不同坡位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生长效应分析
    坡分别在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沿着等高线并排设置标准地3个,每个标准地面积为400 m2(20 m ×20 m),在标准地内分别每木检测杉木、乳源木莲活立木树高、胸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数据统计处理利用 Excel2003计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采用DPS专业软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杉木、乳源木莲单株材积分别采用福建省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计算:V杉=0.0000942941D1.832223553H0.8197255549(1)V莲

    绿色科技 2020年21期2021-01-08

  • 杉木乳源木莲异龄复层林的生长效果分析
    大小均是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的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比上坡位的分别高出22.61%、23.01%和80.89%;下坡位的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比中坡位高出11.18%、4.45%和27.56%;中坡位的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比上坡位高出10.29%、17.77%和41.81%;表明下坡位的乳源木莲生长最好。表2 不同坡位的乳源木莲生长比较分析2.3 不同坡位的杉木生长比较分析通过不同坡位的杉木生长

    防护林科技 2020年11期2020-12-30

  • 坡位对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楸的树高和胸径在中坡位表现出最高值(分别比坡下高出4.1米和5.3厘米),说明胡桃楸适合生长在中坡位,而下坡位水曲柳的树高和胸径分别比上坡位的高1.4米和1.5厘米,因此水曲柳适合生长于下坡位。水曲柳、胡桃楸等树种的树高、胸径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下坡位生长最优,上坡位生长最差。但小叶杨在不同坡位的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研究指出坡位对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且下坡位的材积量最大。但是坡位对冠幅和枝下高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下坡位土层厚度

    新农业 2020年15期2020-12-19

  • 采煤沉陷区林地优先流现象下的土壤特性分布特征研究
    底部划分为上坡、中坡和下坡3个采样区域。采样点的布设见图1。在上坡(Ⅰ)—中坡(Ⅱ)—下坡(Ⅲ)的位置处布设采样点,利用环刀(容积为500 cm3)在5~15 cm土层内采集原状土壤,每个位置随机采集6个,共计18个原状土壤样品。采集的原状土壤利用示踪剂亮蓝(brilliant blue)进行染色试验,亮蓝溶液具有无毒、溶解度高和不易被土壤物质吸附的优点[3]。配置质量浓度为5 g/L的亮蓝溶液,将100 mL亮蓝溶液通过脉冲式输入方法均匀灌入原状土壤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01

  • 立地条件对檫树人工林早期生长的影响
    脊、山谷、山底、中坡阳面、中坡阴面等6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设置3个重复样地,共计18个样地,每个样地含檫树单株约60株,于2020年9月每木调查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性状,建立数据库。2.2 数据分析方法檫树单株材积按照福建省阔叶树二元立木单株材积公式计算:V=0.000052764291D1.8821611H1.0093166。方差分析采用固定模型:式中,Yijk表示第i立地条件在第j重复中的第k个观测值,μ表示群体平均值,Fi表示立地条件效应,B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1期2020-11-27

  • 坡向与坡位对枫香生长的研究
    坡向(统一坡位:中坡位)各设置3个20 m×20 m样地;在选取的样地内,实测每株枫香的胸径和树高,并统计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坡向对枫香生长的影响不同坡向对造林5年枫香生长的影响如图1、2所示,同时分别对胸径和树高作方差分析。不同坡向对枫香胸径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南>西>东>北,其中南坡向胸径最大,北坡向胸径最小,南坡向与西坡向不存在显著差异,西坡向与东坡向存在显著差异,东坡向与北坡向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方面:不同坡向对枫香树高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南>西>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2020-11-20

  • 黄河三角洲农田排水沟边坡土壤水盐和养分分布特征
    沟东坡面表现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即农田侧渗土壤水分在农沟中坡位显现,由于非雨季,农田表面及上坡位得到补给较少,所以土壤含水量较其他两个坡位低。处在阴面的南坡,上坡位土壤含水量在深层较表层增加了11.6%,在中坡位和下坡位则分别减少了21.4%和26.6%,且中坡位和下坡位各层土壤含水率均较上位高,最大值含水率为30.1%出现在下坡位0~10 cm 土层,这可能是由于南坡的植被根系在根区捕获了大量的土壤水分,使得土壤水分在坡面上的分布规律与植被丰富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19

  • 30年生江南油杉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排列顺序为上坡>中坡>下坡,上坡位小根生物量最大,为7.22 kg/株;下坡位最少,为5.05 kg/株;在20~40 cm土层,不同坡位间江南油杉小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大小排列顺序为中坡>下坡>上坡,分布生物量数值相差不大,在1.09~1.25 kg/株之间。在40 cm以下土层,不同坡位江南油杉小根生物量大小排列顺序为下坡>中坡>上坡,上坡生物量与下坡、中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图2还可以看出,江南油杉小根生物量均主要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上、中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8期2020-09-02

  • 茶园土壤速效钾及全钾评价*
    分别于茶园上坡、中坡、下坡各设置3个点。每个采样点按五点取样法,采集0~10 cm、10~20 cm、20~30 cm等3个深度土层样品,带回实验室风干、磨碎、过筛备用。速效钾测定方法参照《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GB 7856—1987);全钾测定方法参照《土壤全钾测定法》(GB 9836—1988)。评价方法参照《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53—2004)。2 研究结果2.1 正岩区速效钾及全钾评价按标准的检测流程,得到不同区位、坡位、深度、品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1期2020-07-23

  • 坡位对芳樟矮林生物量空间分配和精油产量的影响
    件的影响很大,其中坡位为主要的影响因素[4]。前人在不同坡位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油松生物量积累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5],木荷[6]、水曲柳[7]、毛竹[8]等林木表现相同的规律,且木荷上坡的单株生物量只有下坡的41.9%,各器官生物量在其他坡位均明显低于下坡[6]。在生物量的空间分配上不同树种存在差异。不同坡位杉木及樟树混交林的研究表明:杉木和樟树的单株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不同坡位杉木生物量分配率为主干>叶片>侧枝,而樟树表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4-26

  • 毛竹林下不同坡位种植黄花倒水莲生长效果分析
    地,分别在上坡、中坡、下坡各设置3个样地。于2017 年冬季前完成林地清理和整地,在2018 年2 月上旬栽植,按株距80~100cm 规格,密度为12000 株/hm2。栽后每年3-11 月份抚育4 次,按每半年追肥1 次,时间在夏、冬季,以草木灰或有机肥为主,施复合肥量约30g/株。2.3 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在2019 年10 月中旬,在每块样地内沿等高线中心线的上部、中部、下部各设置3 个2m×2m 的小样方,每个样地共设9 个小样方,调查黄花倒水莲

    花卉 2020年4期2020-03-16

  • 坡位对杉木桉树混交林生长效应的影响
    内。分别在上坡、中坡、下坡设置试验样地,各3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20 m×20 m。造林株行距2.5 m×2.5 m,造林密度约1 590株/hm2。造林后采取的抚育措施一致。2.2 试验林调查造林后每年年底进行生长量调查。2020年1月,对试验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测量试验地内每株活立木的树高、胸径,计算林木保存率,并求算平均单株材积。V杉木=0.000 058 061 860D1.955 335 1H0.894 033 04V桉树=0.000 035 4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4期2020-03-16

  • 不同坡位对秃杉生长的影响
    定了其在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生长指标,分析了与生长环境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期为优化秃杉引种造林中的林地分配和促进林地生物量增收提供参考。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连城县邱家山国有林场大洋地管护站,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地理坐标为116°57′38″E,25°41′16″N. 该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8 ℃,年平均日照1 915.9 h,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2 200 mm,年无霜期282 d. 试验地位于35林

    山西林业科技 2020年4期2020-03-09

  • 喀斯特坡地拉巴豆地埂篱根及根-土复合体力学特性
    T)显著大于上、中坡,同一坡位0.0全根指标除RT外均于中坡出现最大值。根长(Root length,RL)和根表面积(Root surface area,RSA),下坡大于上坡;RT呈现下坡>中坡>上坡的特征。径级指标显示:0.0中坡>上坡;0.5下坡>上坡。各坡位RL、RT最大值均出现在0.01.0 mm各径级。0.0结合采样情况和随机选取的根系灰度扫描图2和表1、表2可知:拉巴豆侧根发达(尤其是上坡)、大部分向土层深厚的区域延展,主根较短且深度小于1

    生态学报 2019年16期2019-10-14

  • 贺兰山不同坡位油松林的土壤呼吸特征
    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中坡和下坡分别减少了5.94%和10.96%;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坡位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中坡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上坡和下坡分别减少了24.78%和39.36%。全氮含量以中坡最高,下坡最低,中坡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上坡和下坡分别增加了4.99%和5.92%;而土壤容重则随着坡位升高逐渐增大,土壤容重范围在0.52~0.56之间,pH值在8.19~8.42之间,土壤呈碱性。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在各坡位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可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09-05

  •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下坡46.26、中坡48.97、上坡40.98 g/m2)。短暂的沉默过后,乐乐妈妈主动举手:“我给乐乐打8分,因为他的自觉性还有所欠缺,回家以后很多事情自己都不愿意做。”表3 各样地的植物种类组成Tab.3 Plants species in the grass community of each plot3.2 地上生物量的坡位差异阳坡不同坡位草本地上生物量几乎所有时间都是下坡>中坡>上坡(图1),4次测定均值(g/m2)为下坡365.76>中坡268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年3期2019-07-12

  • 不同坡位对格木生长影响与嫁接成活的相关性分析
    坡之间的部分划为中坡[21]。在造林地上、中、下坡(东南坡,坡度15°)分别随机设置3 个20 m × 20 m 的样地,共9 个样地,每个样地有100 株格木(包括未成活的)。在每个样地内对所有格木进行每株检量,分别量测每株的树高、地径、冠幅(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枝下高、一级分枝数、枝条长度(选择3枝在树干上分布最低的一级分枝,测量其长度)、枝条粗度(选择3 枝在树干上分布最低的一级分枝,在基部往上10 cm 处测其粗度)、分枝角度(选择3 枝在树干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7期2019-07-09

  • 杉木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林分改造及不同坡位的响应
    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坡位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并对林分的生长发育和生态效益产生影响[6-7]。尽管已有坡位对森林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8-10],但是几乎未见林分改造后不同坡位间土壤养分变化的报道。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一种在亚热带地区常用的用材和造林树种,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长期采取纯林、连栽、短轮伐期和皆伐等经营方式,存在树种单一、生态功能等级较低、地力衰退等问题[11],阻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6-12

  • 微地形对大西沟新疆野杏萌发层土壤因子的影响
    个坡向,在下坡、中坡和上坡3个坡位上有野杏生存的林地内分别设置1个20 m×20 m的样地[30],共设置9个样地,在每个样地内按照品字形布设1 m×1 m小样方3个,共布设27个样方,用UniStrong G128BD GPS定位,测定记录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每个地形因子测定3次,记录平均值。在每个小样方内,按照品字形采集3份0—15 cm的土样,自封袋封装,实验室测定土壤因子。研究地点概况如表1所示。1.3 土壤因子测定将土样带回实验室

    生态学报 2019年6期2019-05-13

  • 不同坡位对4种阔叶乡土树种叶片养分的影响
    坡面分别在上坡、中坡、下坡各设置面积为20 m×20 m 的3 个样地。各样地幼苗规格见表1。表1 4种阔叶树种幼苗的基本情况Table1 General status of seedlings of four broadleaf tree species 1.2 试验方法2018年的3月份采集幼树叶片带回实验室进行叶片碳、氮、磷的测定。在各样地内采摘4 个树种完整且有代表性的成熟叶30 枚,放入密封袋保鲜并拿回实验室。将叶片放入烘箱,105 ℃杀青2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05-13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茶油脂肪酸组成
    (MY1)、东坡中坡(MY2)、东坡下坡(MY3)、南坡上坡(MY4)、南坡中坡(MY5)、南坡下坡(MY6)、西坡上坡(MY7)、西坡中坡(MY8)、西坡下坡(MY9)9个油茶林样地,采用蛇形采样法多点取样,每个样地均匀分散采集成熟油茶果5~8 kg。油茶果采后室内堆放3~4 d,再翻开摊晾至自然开裂后取出油茶籽,经55℃烘箱干燥后去壳,直接用榨油机低温压榨,经过滤后得到茶油毛油,装入具塞锥形瓶中置于冰箱4℃保存备用。1.2.2 指标测定方法1.2.2.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期2019-01-26

  • 杉木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9年间伐的上坡、中坡、下坡和未间伐的对照区各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三个标准地,标准地面积10 m×10 m,在标准地中对杉木测量调查其胸径和树高、枝下高、冠幅及郁闭度,并在每个标准地四周和中央各设1个1 m×1 m的小样方,调查样方内林下植被的高度和盖度、植被和凋落物层鲜重、干重,郁闭度调查采用抬头法,郁闭度=被树冠遮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2.2 统计分析 各标准地分别计算杉木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立木材积按福建省林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式中:V为单株材

    江西农业 2018年15期2018-11-23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ergii)等。中坡样地林分以甜槠为优势种,而坡顶以甜槠和青冈栎为优势种,中坡坡度为29.8°~30.8°,海拔为280 m;坡顶坡度为5°,海拔为480 m。1.2 研究方法1.2.1 样地设计与处理在中坡和坡顶各设置9块15 m×30 m的固定样地(表1),每个样地间至少设置10 m缓冲带,以防止相互干扰,试验设置3种处理,即对照、氮添加、氮磷添加。其中 1~9号样地设于中坡,10~18号样地设于坡顶,1~3、16~18号样地为对照样地(CK),4~6

    生态环境学报 2018年8期2018-09-03

  • 土贡松采种母树林土壤物理特征分析
    最高,下坡次之,中坡最低;其他2个土层的土壤容重均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除了下坡20~40,40~60 cm土层之间的土壤容重差别不明显外,上坡和中坡土壤容重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图 1)。2.2 土壤持水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坡位、土层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土贡松采种母树林3个土壤持水量因子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表2)。Duncan多重比较表明,上坡的毛管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明显低于中、下坡;最小持水量在中坡和上坡间差异显著,下坡介于二者之间。0~20 c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8期2018-08-17

  • 香樟林冠下不同坡向和坡位对黄花倒水莲生长的影响研究
    、半阴坡的上坡、中坡、下坡各重复设置样地3个[14-15]。于2015年秋冬季节进行林地清理及整地,沿等高线开挖种植穴,长×宽×深规格为40 cm×40 cm×30 cm。初植密度13 950 株/hm2。于2016年2月上旬栽植,栽后每年生长季节4—10月人工松土、抚育、锄草3次。2.3 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于2018年10月中旬,按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规定的灌木类药用植物调查要求[16],在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试验样地内,沿等高线中心线的上部、中部、下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6期2018-02-19

  • 黄土高原不同坡位苹果园土壤生物学特征 ——以陕西省淳化县为例
    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0~20、20~40、40~60 cm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Biolog-ECO平板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且不同坡位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土壤酶、土壤微生物量在坡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过氧化氢酶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均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为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5期2017-12-18

  • 我在城市当山民
    报到地点是“城北中坡路5号”。嗯,不错啊,科研单位,城里上班,很理想。可是报到的时候我却傻了眼。穿过城北的背街小巷,走上一条又陡又弯还硌脚的石子路,进入看不到尽头的山林。一个旧院子窝在山脚下,那就是办公室和宿舍。原来所谓的林科所,就是中坡国有林场。这意味着我以后,将眼巴巴地看着城市繁华,在大山里钻来钻去。望着“中坡路5号”这个很有城市味道的门牌,我哭笑不得:这哪是在城里上班,分明是来当山民的啊!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坚定了下来。这件事,就与那条

    林业与生态 2017年9期2017-10-16

  • 龙眼茶栽培林地选择试验
    坡、阴坡的上坡、中坡、下坡部位进行油茶容器苗种植。造林后每年5~6月和9~10月进行锄草松土,造林后第二年起每年施肥2次,并采用相同措施进行整形修剪和抚育管理。2.2 调查及统计分析于2016年11月上旬,在每块不同海拔试验地的阳坡、半阳坡、阴坡的上坡、中坡、下坡部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25.82 m×25.82 m的标准地1个,对每个标准地内的油茶果进行分别采摘标号,标号时注明海拔、坡向、坡位,并对不同的标号油茶果进行重量统计。实验数据采用DPSV7

    林业勘察设计 2017年4期2017-07-06

  • 闽北山地坡位对湿地松生长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生长有显著影响,中坡和下坡湿地松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上坡;不同坡位上湿地松幼林的林分生物量为下坡(9 522 kg·hm-2)>中坡(7 137 kg·hm-2)>上坡(6 266 kg·hm-2);不同坡位上湿地松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其中中坡对氮、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上坡和下坡,下坡对钾、钙、镁、铁的利用效率高于上坡和中坡。闽北山地;湿地松;养分利用效率立地因子可影响林木生长发育[1,2],其中坡位作为重要的立地因子之一,与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

    防护林科技 2017年5期2017-06-15

  • 马尾船政护厂中坡炮台始建时间考证
    寿榕马尾船政护厂中坡炮台始建时间考证朱寿榕(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福建福州350015)晚清;船政;福建马尾;中坡炮台;始置时间位于马尾马限山上的中坡炮台是晚清福建船政护厂炮台之一,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时间学术界有1868年、1884年、1885年三种说法。经查证有关文献资料,并与老照片相结合,文章认为中坡炮台的始置时间应是1887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内外交困,形势岌岌可危,一些有识之士开始

    文物春秋 2016年2期2016-12-15

  • 杉木林凋落物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相关关系
    为上坡高于下坡,中坡最低;全P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养分元素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凋落物的全P与土壤表层的全N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凋落物的C∶P、N∶P与土壤表层的全N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杉木林;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凋落物; 土壤作为由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结合而成的生态化学计量学,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和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元素平衡对生态交互作用影响的研究当中,也是当前生态学中研究的热点[1]。生态化学计量学不仅是生态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4期2016-11-16

  • 贵州喀斯特森林三种植物对不同坡位环境的光合生理响应
    速率。相对来说,中坡位的朴树具有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对中坡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光滑悬钩子主要利用大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中坡位的光滑悬钩子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效率,并表现出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光滑悬钩子对中坡位同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该研究结果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重建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及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植被恢复,碳酸酐酶,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贵州碳酸盐岩面积达13 × 104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

    广西植物 2016年10期2016-11-11

  • 山地不同坡位对锥栗产量的影响
    影响,结果表明:中坡锥栗单株产量最高,为5.66 kg;其次为下坡,单株产量为5.09 kg。锥栗;山地坡位;产量;性状锥栗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木本粮食树种之一,素有闽北瑰宝之美誉。锥栗树全身是宝,秋后的落叶可以改良土壤,成熟种苞是生产活性炭的原料,根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上等药材,树干是工业原料用材; 坚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富含17种氨基酸,对人体有很好的补肾、健脾、强筋、活血的功用。“建瓯锥栗”糯性强,蛋白质和水溶性总糖含量高,外观亮丽,风味独特,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10-20

  • 不同坡位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差异研究
    松生长情况最佳,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等三个因子均值都随着坡位的上升而下降,其中单株材积均值随坡位的上升而下降的幅度远大于树高和胸径均值的下降幅度;下坡位种植的马尾松胸径均值为22.81cm,中坡位与上坡位分别为19.94cm和18.11cm,分别比下坡位下降12.62%和20.61%;下坡位种植的马尾松树高均值为13.28m,中坡位与上坡位分别为12.75m和11.97m,分别比下坡位下降4.01%和9.87%;下坡位种植的马尾松单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2015-11-15

  • 不同坡位8年生黑木相思地上生物量及分配
    ,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黑木相思人工林地上部分草本、乔木及林分总生物量均为下坡最高,上坡最低,中坡居中;不同坡位8年生黑木相思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率均为干部>枝部>叶部>皮部。黑木相思;坡位;生物量;分配率生物量是反映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积累有机物质的能力,是描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1]。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全球森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力及养分分配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针叶人工林生态系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阔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09-16

  • 我的美好生活
    思茅,他的学校叫中坡小学。中坡小学很小,只有两间教室,23个学生和两位老师。因为学校离家远,他们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学校里没有饭堂,同学们都是自己做饭。上完课后,同学们上山砍柴、准备食物。山坡很陡,可他们却很快乐。大一点的同学抱多一点柴,小一点的同学就抱少一点,在欢声笑语中回到学校做饭。做好饭后,同学们蹲在教室门口或者操场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虽然没有肉,每餐只吃洋瓜这一种菜,但他们都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一点儿都没有浪费。看到这里,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

    创新作文(3-4年级) 2015年8期2015-09-15

  • 不同坡位对福建柏生长影响的研究
    坡位增长95%;中坡位平均树高生长达6.83 m,平均胸径生长达11.30 cm,单位面积材积生长达24.198 m3,单位面积材积比上坡位增长55%;上坡位平均树高生长仅为6.25 m,平均胸径生长为8.98 cm,单位面积材积生长仅为15.651 m3。福建柏在下坡位生长最佳,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因此,福建柏商品林造林地最宜选择下坡位,较宜为中坡位。福建柏;坡位;生长;树高;胸径;枝下高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属于柏科,福建柏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2014-12-27

  • 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顺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下坡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6.5 cm、13.2 m、207.4416 m3·hm-2、161.55 t·hm-2,分别比上坡杉木米老排混交林高出34.1%、25.7%、111.3%、89.0%。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坡位;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生物量杉木(Cunninghamlanceolata)是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集中连片、多代连栽现象普遍,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14年3期2014-09-16

  • 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林生产力的影响
    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劈条带处理有利于提高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龄期林分生产力,但炼山处理有利于提高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幼龄期林木生长量。杉木马尾松混交林; 林地清理方式; 林分生产力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均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地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纯林连栽经营引起的地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内林业工作者的密切关注[1,2]。营造杉木混交林能更好发挥森林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2期2014-08-29

  • 坡向、坡位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坡位(上坡、中坡及下坡)各设置3 个20 cm×30 cm 样地,共18 个样地,并测定样地坡度、海拔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基本指标。采取每木调查,分别测量各样地杉木马尾松胸径及树高,并依此计算林分蓄积量(表1)。确定每一样地平均木2 株(杉木与马尾松各1 株),伐倒后分别测量其鲜枝叶重,并取部分鲜枝叶带回室内测定持水量。在每块样地内设置4 个2 m×2 m 小样方用于收集林下灌木,同时设置4 个1 m×1 m 小样方用于收集林下草本层植物样品及凋落物样品;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4期2014-07-23

  • 扰动地表及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坡位上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别不大,差异不显著。我国南方紫色土区关于坡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极少。本研究拟探讨重庆紫色土区人为扰动地表后不同坡位的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为以后农业开发、开荒等人为活动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106°18′2.46″—106°25′0.5″E,29°

    水土保持研究 2014年2期2014-02-11

  • 坡位对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分配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而叶的生物量则是随着坡位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油松人工林分的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分别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92.2%~95.1%,3.5%~6.3%,1.2%~1.5%;各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上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坡位;土壤有机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适应性强,抗瘠薄,其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在山地植被恢复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9期2012-12-29

  • 坡位对杂种落叶松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
    位;生长季中期,中坡位的表层土温低于上、下坡位;生长季末期,中、上坡位的表层土温高于下坡位;随着坡位的降低,土壤容重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中坡位的非毛管孔隙度低于上、下坡位,而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高于上、下坡位;杂种落叶松适合生长在上坡位,且其高生长受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较大。杂种落叶松;坡位;土温;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用材树种。由于生长迅速、轮伐期短,目前许多地区已经营造出第 2代落叶松人工林。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