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

  • 柞水洋芋糍粑
    田家声柞水洋芋糍粑是陕西商洛的特色名小吃之一,香软柔韧,开胃提神,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要得生活来改善,洋芋糍粑稀巴烂。”这是流行在柞水红岩寺一带的民谣。洋芋糍粑从网上查不出多少资料,一般食谱里也不见记载,但在柞水,随便走到哪个村,只要你提出想吃洋芋糍粑,厚道的山里人就会热情地为你打上一盘。据说,柞水最好吃的洋芋糍粑在九间房,这里是柞水糍粑的起源地。九间房靠近秦岭,属高寒山区,这里的洋芋生长期长。将这里的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5期2023-06-30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柞水木耳管理策略
    栋梅(1.陕西省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站,陕西 柞水 711400;2.北京水木元一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199)0 引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一个地方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本质上就是一个地方产品与服务的总体体验。良好的区域公用品牌,是一种市场信用资产,是地方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基石,也是一张助力城市招商引资的无形名片[1-2]。如何打造好、保护好、使用好柞水木耳品牌,使其真正成为规范地方企业行为、提升地方产品形象、增强市场认知度的管理“利剑”,是柞水木耳品

    农业工程 2023年2期2023-06-03

  • 柞水木耳”品牌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虹 戴巧珍(1.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站,陕西 商洛 711400; 2.北京水木元一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199)“柞水木耳” 产于素有“天然氧吧、 城市之肺”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目前,柞水县黑木耳产业不仅成为柞水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陕西省内具有领先地位和特色优势的产业之一[2~5]。 本文总结了“柞水木耳” 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2年2期2023-01-04

  • 乡村振兴战略下柞水木耳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代农业产业体系。柞水县金米村、西川村等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利用旅游聚集人气,促进人流带来消费,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撑,实现由旅游业带动木耳生产和木耳加工联合发展的带动模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柞水木耳产业是柞水县乡村具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多元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为了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柞水木耳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现实意义。1 柞水木耳产业发展现状1.1 柞水木耳产业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期2022-12-01

  • 乡村振兴背景下柞水木耳产业发展分析
    业是重要的手段。柞水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发展优势,柞水因“柞树”多而出名,而柞树正是生产木耳的主要原料,木耳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习近平在陕西省柞水县考察了金米村木耳联栋大棚、地栽木耳、晒场,称赞了“小木耳、大产业”。然而,木耳产业在发展中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不足与挑战,深入研究柞水县在发挥自身优势的条件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辐射带动全县40余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对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10-31

  • 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曲艺的美学研究 ——以柞水渔鼓为例
    鼓声腔派别。1 柞水渔鼓的发展状况柞水地处秦岭深处,被世人冠以“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南北交界线的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当地艺人许多创作灵感,历史上人口多次迁徙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与语言,南北不同文化在此处碰撞与交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种语言冗杂交汇,将南方的细腻温婉与北方的豪放粗犷有效平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腔调与地域文化。柞水渔鼓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它源于《九真》《承天》《踏踏歌》等道士曲。据地方志史料记载,李唐王朝时期大兴道教,柞水境内当时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23期2022-09-03

  • 电商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探析
    飞速发展。陕西省柞水县利用本土木耳产业等农产品优势,抓住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机遇,积极出台激励举措,制定了《柞水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培训方案》等政策对电商发展加以引导,抢抓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机遇,切实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其中,柞水县盛产木耳的金米村在2021年依靠电商销售木耳38万斤,创收1200万元,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运营网店和直播带货也成为“新农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柞水县柞树众多,因而得名柞水,柞树木耳依托柞树而生,

    当代县域经济 2022年7期2022-07-15

  • 走进柞水 感受美好
    ”融合服务区——柞水服务区升级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正式建成运营。柞水服务区坐落于G65包茂高速陕西段柞水县以南约6公里,以“醉美秦岭、南山首驿”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入了极具柞水特色的“名山名镇名洞”元素,是一座集绿色环保、智慧科技、秦岭文化、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吸引型、开放式、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在满足服务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柞水服务区呈现出六大特色。绿色环保的“应用场”。服务区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助力实现“双碳”

    中国公路 2022年8期2022-06-25

  • 柞水木耳”品牌创建纪实
    者 崔明理陕西省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商洛西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木耳产业是柞水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是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木耳”。如何推动木耳产业升级,以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木耳走出柞水、叫响全国,是柞水县一直聚焦的问题。“柞水木耳”将走一条怎样的品牌发展之路?元一智库是“柞水木耳”品牌战略规划服务团队,智库创始人铁丁认为,柞水木耳品牌建设决不能陷入以下几个误区:不能“顾头不顾尾”,而不考虑“产加销”产业链整合;不能只有一时的销量,而不考虑产业的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2年7期2022-05-20

  • 柞水木耳”品牌创建纪实
    崔明理陕西省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商洛西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木耳产业是柞水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是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木耳”。如何推动木耳产业升级,以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木耳走出柞水、叫响全国,是柞水县一直聚焦的问题。“柞水木耳”将走一条怎样的品牌发展之路?元一智库是“柞水木耳”品牌战略规划服务团队,智库创始人铁丁认为,柞水木耳品牌建设决不能陷入以下几个误区:不能“顾头不顾尾”,而不考虑“产加销”产业链整合;不能只有一时的销量,而不考虑产业的优化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2年7期2022-04-27

  • 镇安本地话声调的接触层次
    本地话,跟其附近柞水凤镇、山阳城关及商州方言进行了一些比较。本文从两方面对镇安本地话声调的接触层次进行研究:一、镇安本地话单字调的接触层次,二、镇安本地话连读变调的接触层次。一、镇安本地话单字调的接触层次(一)镇安本地话单字调的基本语感由孙立新《关于陕南方言的接触层次问题》之表1及古入声字的分派特征可以看出镇安本地话具有四个特征。其一,由于语言接触,导致镇安本地话阴平调值跟关中方言有明显差异[1]。如柞水城关乾佑镇、瓦房口、凤镇本地话及镇安本地话阴平都是4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9

  • 陕西省柞水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睐。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辖内山清水秀,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d 以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柞水黑木耳质地软嫩、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柞水黑木耳栽培历史久远,市场久负盛名[1]。近年来,该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以推进黑木耳工厂化、产业化为主线,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以生态高效为根本要求,全面提升黑木耳产业发展水平。2020 年4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夸赞当地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2]。文章

    南方农机 2021年2期2021-12-27

  • 柞水:“穷山沟”里的高质量发展
    文|柞水县科学技术局“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曾为柞水点赞。“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柞水县围绕《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紧抓科技部定点帮扶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完善县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柞水市区全景(资料图)科技扶贫与创新驱动2021年2月25日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11期2021-12-03

  • 柞水县文化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2021年柞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100周年之际,柞水县文化馆于6月6日至7日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為主题举办非遗展览和展演活动。6月6日组织了柞水非遗进景区活动。柞水渔鼓传承人魏绪明、赵新民为观众带来了原生态的渔鼓演唱,惠达乐团表演了柞水民歌演唱,让大家体验到了柞水文化特色。6月7日组织了柞水非遗集中宣传展出和展演活动。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组织部、县文旅局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县电视台对活动进行全程宣传报道,让柞水市民了解非遗的保护过程,吸引大家共同参与非遗传承,享受文化

    百花 2021年6期2021-10-07

  • 饮食遗产卷——传承饮食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htm陕西商洛柞水历代老百姓在传统宴席八大件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待客盛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主要流传于柞水县营盘镇药王村、朱家湾村、乾佑河沿线的石镇村、石瓮村、车家河村、马房子村、沙坪村等地,并辐射到乾佑河流域的镇安、旬阳、商南以及与柞水相邻的山阳等地。“柞水十三花”本源为唐朝药王孙思邈创制、用于治疗柞水当地小儿痢疾时疫的药膳,后世为纪念药王普济众生的功德,当地便仿制药王“养生十三法”,做出了以“十三”为制式的宴席,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宴请等重要待客

    餐饮世界 2021年6期2021-08-05

  • 吴根:从三大体系着手打造柞水木耳品牌
    提到陕西省柞水县,大部分人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如果提到“小木耳、大产业”知道的人就多了。这个品牌的提出是在去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去陕西视察,在柞水县木耳生产基地提出来的,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为柞水木耳做了最好的代言,从此柞水木耳成了区域性的品牌。柞水县怎么做小木耳大产业的?柞水县地处秦八山区,在秦岭的深处,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它的自然生态条件非常优秀。基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县里经过多年的选择和探索,摸索出来发展木耳这个产业。通过引进全国知名院校院士团队、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10期2021-07-06

  • 从“柞水木耳”看“竹山香菇”
    熊飞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通过依靠发展木耳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柞水县地处秦巴山区秦岭南麓,境内山大沟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1亩。由于位置偏远、山多地少,多年来贫困人口比重较大。2014年初,柞水县的贫困发生率还高达44.04%,因此被确定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深度贫困县。从2017年开始,柞水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柞树资源,把木耳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培植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

    科学种养 2021年3期2021-07-01

  • 基于Interbrand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量化评估研究 ——以柞水木耳为例
    价值评估模型,以柞水木耳为例,对其品牌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效益的有效建议和措施。1 研究现状杨旭东[1]结合“施恩雨露”茶叶案例,采用Inter⁃brand评估方法对农业品牌进行研究,探讨实现农业品牌成长路径的方法;蒋婷等[2]采用Interbrand分析方法,结合伊利、蒙牛、光明3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农产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升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的路径;胡瑞冬[3]提出地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06-25

  • 柞水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
    11月25日,由柞水县文化和旅游局、柞水县高级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主办,柞水县文化馆、柞水县图書馆承办的“守护传统根脉,传承经典文化”非遗进校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上午10时许,30余个非遗展板和数十件非遗产品在校园内亮相展出,近千名师生争先恐后参观展品,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件件珍稀的非遗产品,让同学们驻足停留,十分好奇,操场上顿时一片沸腾。晚7时整,在铿锵有力的鼓乐声中,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在柞水职专多功能厅激情上演。古老质朴的柞水渔鼓、柞水汉调二黄、传统经典诵

    百花 2021年12期2021-05-29

  • 柞水县文化馆:柞水非遗保护传承又出新招
    统文化,全力推进柞水县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柞水县非遗保护中心在全力实施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的同时,近日和柞水县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西川木耳小镇金盆研学行实践基地打造柞水非遗陈列馆。由柞水县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馆舍,配套相应辅助设施,精心设计装修,县非遗保护中心全方位提供非遗文字图片资料、相关视频和部分非遗实物。该陈列馆的建设,既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也是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重大舉措,将为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服

    百花 2021年11期2021-05-29

  • 新业态 收获人气
    馨怡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湖南省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点赞柞水木耳,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3期2021-03-29

  • 柞水县探索“三点一线”科技创新驱动脱贫产业发展机制
    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执行团编者的话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夸赞这里“小木耳大产业”,强调“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是科技部定点扶贫县。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大沟深、田地稀少、产业基础薄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革命老区县和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0期2021-01-11

  • 科技扶贫的木耳院士 ——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
    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称赞柞水木耳是“小木“脱贫攻坚后,还要平滑地过渡到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需要产业,食用菌产业就非常合适。”耳,大产业”。李玉院士和柞水的缘分,始于2017年。那年,吉林农业大学在柞水县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李玉院士和他的团队经过多次调研,针对柞水区域不宜、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柞水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充分发挥团队在食用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优势,全面助力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12期2021-01-03

  • 商洛市耕地资源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南、山阳、镇安、柞水共1区6县,山阳、镇安面积较大,商南、柞水、丹凤面积较小。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各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于近几年陆续脱贫。但因受地理条件所限,商洛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耕地保护对保障商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2.1 数据准备数据来源:国土调查二调、三调数据源自商洛各县三调初始调查成果导出的二级类流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4期2020-12-26

  • 陕西柞水: 小木耳成了增收致富“金耳朵”
    初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忙碌是村民们的主题,这一轮的采收虽已进入尾声,但秋季木耳马上将要“安排”上了。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来到柞水县金米村,一句“小木耳,大产业”点赞柞水木耳,极大地激发了柞水人民种植木耳的热情,为柞水木耳的电商之路铺下了“金光大道”。盛名之下无虚“耳”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基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素有“山珍”之称。柞水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11期2020-11-23

  • 陕西柞水:小木耳成了增收致富“金耳朵”
    初的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忙碌是村民们的主题,这一轮的采收虽已进入尾声, 但秋季木耳马上将要“安排”上了。今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来到柞水县金米村,一句“小木耳,大产业”点赞柞水木耳,极大地激发了柞水人民种植木耳的热情,为柞水木耳的电商之路铺下了“金光大道”。盛名之下无虚“耳”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基材。 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素有“山珍”之称。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21期2020-11-09

  • 习近平点赞大同黄花菜产业 各地脱贫成效吸引舆论目光
    在兹,从点赞陕西柞水木耳到调研山西大同黄花,小作物里含著大方略,地方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之路,才有可能发展壮大,也才能让农民积极投身于产业脱贫之中。央视网说,柞水木耳、云州黄花成了脱贫致富的关键“抓手”,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出了品牌,有了名气和口碑,也就有了销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搭建数字农业新模式,才能让产业扶贫走得更稳健。还有舆论说,“黄花菜”热了是好事,持续热下去才更有意义,把这盘黄花菜“炒”好,关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关部门还需再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6期2020-09-03

  • 全民带货时代
    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间,与准备直播的村民亲切交谈。他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还表示:“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这是直播带货一次史诗般地被“正名”。第二天,柞水木耳就登上了淘宝热榜榜首,总书记也被称为“史上最强带货员”。直播带货开启于2016年,在4年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网红主播们造就了不少销售奇迹,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经济的无限可能性。而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8期2020-08-20

  • 电商扶贫按下快进键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成了“最强带货员”。他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8万多包、12.2吨柞水木耳,瞬间售罄连日来,柞水木耳成为新晋网红。4月21日,人民日报直播间上线8万多包、12.2吨柞水木耳,瞬间售罄。柞水木耳也成为淘宝等电商平台最热销的商品。不少网友称:“抢得刺激,买得上头,收得开心”“电商+农副产品+扶贫攻坚,必須支持”。总书记点赞柞水木耳,更被称为“史上最强带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5期2020-07-23

  • “史上最强带货”带出新思路 “为湖北拼单”掀起“吃”援热潮
    。1.习近平点赞柞水木耳,“史上最强带货”带出新思路。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称赞当地脱贫主导产业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并强调电商在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大有可为”。总书记对柞水木耳的点赞被舆论称为“史上最强带货”,柞水木耳迅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中的爆款农产品,“2000万人一夜买光24吨柞水木耳”“12.2吨柞水木耳瞬间售罄”等消息接连出现,新浪微博相关微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亿次。随后,“史上最强带货”的引领效应持续扩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5期2020-07-23

  • 科学技术部:线上销售助力消费扶贫
    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柞水木耳在“人民优选”上热卖,短短一周已销售5 000多单,销售额接近14万元。这次线上销售是科学技术部对定点扶贫县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一场重要活动。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按照科学技术部党组统一部署,将消费扶贫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专项研究专项推进。以“爱心扶贫、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助力定点扶贫县消费扶贫行动,旨在通过线上推介,号

    河南科技 2020年14期2020-07-07

  • 跨越千里牵手院士科技造就“最强”柞水木耳
    货”的幸运儿——柞水木耳,火了。“小木耳,大产业”。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时的点赞,让柞水木耳声名鹊起。曾几何时,这个位于秦岭腹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木耳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却一直呈“肌无力”态,难以解决长久稳定脱贫难题。与科技部结对帮扶8年间,柞水县委、县政府调整思路,将木耳确定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并建起集中连片产业带。向科技要发展,柞水人正阔步走出一条产业脱贫之路。“总书记考察陕西首站就到柞水来,我由衷地自豪

    科学大观园 2020年10期2020-06-08

  • 习总书记“史上最强带货”:带的更是一种思路
    4月21日,陜西柞水木耳一跃成为全网新兴热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柞水木耳”成功登上热榜,热销全国。当天晚上,2000万网友冲进淘宝,三个淘宝直播间同时开售,24吨木耳秒光,相当于柞水县2019年全网4个月的线上销量。小小的木耳,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飞”向全国,帮助柞水县的农户们摆脱贫困。木耳为什么爆火?原来,就在前一天,一场史上最强带货引爆了网络。2020年4月20日,陕西柞水小岭镇金米村的村民网络卖货直播间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那就是这两天正在陕西考察调研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0期2020-06-03

  • 商洛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促经济发展
    、渐成产业规模的柞水木耳等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人的悉心培育下,持续为经济发展产出绿色动能,趟出一条秦岭山区特色城镇化发展新路子。形成扶贫产业镇安县云盖寺古镇是秦楚古道的一部分,那时,该古镇繁华堪比“小上海”。褪去喧嚣,云盖寺古镇作为当地的旅游景点也深显古朴自然。古镇内,一些铺子门口挂着一帘帘挂面,阳光照在上面,把古镇衬得愈发明亮。56岁的马照友就是古镇上云盖寺挂面的制作者之一,几年前,因妻子生病、孩子上学等原因,他家被列入了贫困户行列。在当地扶贫政策以及他

    食品界 2020年5期2020-06-01

  •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助力柞水食用菌产业发展
    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柞水县因柞树而得名。柞树,正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材料。柞水县具有木耳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自古以来,柞水木耳就以质地脆嫩、肉厚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从秦岭野生到家庭作坊种植再到大规模产业化引领带动,柞水木耳的产业化过程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2018年8月起,陕西省科学院主持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秦巴山、吕梁山主要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在秦巴山区的工作以柞水县为示范县展开,进行以木耳为主要品种的食用菌产业提质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2020-02-07

  • 蒋佃水: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时代使命
    食用菌产业发展暨柞水‘小木耳大产业’招商大会”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举行,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前方)所长蒋佃水在会上发言“创建柞水木耳中试城”,提出食品工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大产业,也是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联度最大的产业。就在这次会议期间,本刊编辑特别邀请蒋佃水介绍中科前方多年来在“双中试”即技术中试与市场中试所进行的探索与努力。“中国中试城”落户柞水蒋佃水讲述了“中国中试城”落户柞水的过程。在全国“小木耳,大产业”展会上,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2020-02-07

  •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李玉院士和他的食用菌团队
    期间,前往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看着当地黑木耳、玉木耳喜获丰收,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硬核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柞水木耳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小木耳,大产业!”柞水李玉院士工作站柞水木耳与李玉院士有着“千里之缘”—柞水木耳产业正是李玉研究团队在当地对口科技帮扶的精准扶贫产业。秦岭南麓大山腹地,因柞树多而出名。柞树又叫“耳树”,顾名思义就是生长木耳的树,这种树上生长的木耳品质高,也很珍贵,当地农民也一直有种植黑木耳的习惯。然而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2020-02-07

  • 立足资源禀赋的创新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考察脱贫攻坚时,点赞这里是“小木耳,大产业”。在脱贫攻坚征战中,“柞水‘小木耳大产业’模式”已成为主导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典范。柞水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田地稀少、产业匮乏,脱贫任务村曾一度达79个,贫困发生率44.04%。科技部第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执行团牵线联系国内食用菌领域领头人李玉院士,使得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柞水。李玉院士一直致力于食用菌产业脱贫,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食用菌“五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1期2020-01-09

  • 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助力柞水脱贫“摘帽”
    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执行团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辖9个镇办81个村(社区),总面积2332平方千米,总人口16.5万,既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境内地理条件差、发展底子薄、贫困程度深,有贫困村51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3010户38264人。2016年以来,科技部科技扶贫团陕西团柞水县执行团在柞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脱贫目标,紧扣精准方略,下足功夫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10期2019-12-10

  • 柞水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保护建议
    郭力宇 刘叶落柞水国家地质公园拥有溶洞、峡谷、瀑布和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具有独特的地质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对其地质遗迹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对景区进行开发和保护,在让更多人领略柞水国家地质公园的同时不对其产生破坏,从而加强对我国地质遗址特征的保护。引言地质遗迹是板块挤压碰撞、地壳受力作用后经过漫长的历史而遗留下来的产物,具有珍惜性和不可再生性。柞水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柞水县,距离柞水县城6 km,距离陕西省省会西安市76 km,具有古生物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2期2019-05-15

  • 柞水县以发展黑木耳产业为抓手实现精准脱贫
    近年来,陕西省柞水县以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打造菌业立县、推动农民增收,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关键词 柞水;木耳产业;精准脱贫柞水县地处陕西南部、商洛西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地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一个区位比较优势明显、后发潜力巨大的地区。为助推当地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早日摘掉贫困县帽子,柞水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理念,立足资源稟赋,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将木耳产业作为全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03-23

  • 柞水四大课堂立体学
    用,在党建红云、柞水先锋、微柞水开通十九大精神“在线课堂”,设置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在线考试等板块,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利用远教站点、基层文化站、农家文化大院等开设“农家课堂”,将十九大精神编成通俗易懂的快板、秧歌、小品、顺口溜等,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领会十九大精神。目前,全县已开展主题宣讲90余场,7900余人参加在线学习,组织考试88场,举行十九大文艺演出51场,使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2018-11-17

  • 乾佑河柞水段生态流量分析
    流基本生态流量。柞水县城位于乾佑河,县城的供水、旅游及中药材的发展是柞水的主导产业,也离不开水。乾佑河是柞水工业、农业、旅游及县城生产生活重要的取水水源。为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又能确保乾佑河生态不受影响,本文分析了乾佑河的生态流量,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准确决策批复河道取用水方面提供技术依据。1 乾佑河概况乾佑河发源于海拔2568.7 m的秦岭主脊南坡的陈家沟脑,河源段称太峪河。为旬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504.8 km2,河长148.3 km,比降1

    陕西水利 2018年3期2018-06-13

  • 陕西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在柞水站预报的应用
    、单位线法等试做柞水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均因预报方案精度低而未能完成。2017年,陕西省中小河流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本文以陕西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为方案编制平台,编制了乾佑河柞水水文站洪水预报方案。1 概况柞水水文站位于乾佑河上游河源段,乾佑河发源于秦岭南麓海拔1500 m以上的高山区。柞水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457 km2,呈扇形,河长30.5 km,比降17‰,流域内山峦叠嶂,谷深沟峡。两岸主要支流有黑沟、西沟、老林头河、安沟等。流域水系及水文站

    陕西水利 2018年1期2018-04-02

  • 创新
    1月21日获悉,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已具备通车条件。作为陕西省首条在建设中应用BIM+GIS多维可视化技术的高速公路,该项目融合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不仅打造了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还优化提升了项目管理决策的质量,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基于3D 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的周边环境、整体样貌、路段施工等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全线进度。同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将形成高

    中国公路 2018年23期2018-01-28

  • 镇安县县河云镇水库坝址处洪水分析
    径流分析以乾佑河柞水水文站作为径流计算参证站。1.1 年径流特性县河流域的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县河的径流在汛期主要靠降水入渗补给,枯水季节靠地下水补给。径流具有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根据乾佑河柞水水文站1981~2011年31年实测年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7亿m3,年径流量最大为3.70亿m3(1983年),最小为0.42亿m3(1997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8.81倍;7~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51.5%,而12~2月径流量仅占

    陕西水利 2017年6期2018-01-15

  • 山中日月光
    唐代诗人贾岛路过柞水时写下的诗句。另一位姓贾的商洛本土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柞水,对柞水作了七个字的总结:“九山半水半分田”。足见柞水山多,山高,以山见长。而我便生活在这个被大山环绕的柞水县。我是在九岁那年走进柞水县城的。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将我带去了他工作着的县城,让我在柞水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城关小学读书,也就在那天起,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我一直生活着的村庄——下梁镇王坪村,当时的行政建制不叫“下梁镇”,叫“下梁乡”。走进县城,我才发现,县

    雪莲 2017年15期2017-10-18

  • 山中日月光
    唐代诗人贾岛路过柞水时写下的诗句。另一位姓贾的商洛本土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柞水,对柞水作了七个字的总结:“九山半水半分田”。足见柞水山多,山高,以山见长。而我便生活在这个被大山环绕的柞水县。我是在九岁那年走进柞水县城的。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将我带去了他工作着的县城,让我在柞水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城关小学读书,也就在那天起,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我一直生活着的村庄——下梁镇王坪村,当时的行政建制不叫“下梁镇”,叫“下梁乡”。走进县城,我才发现,县

    雪莲 2017年17期2017-09-25

  • “三大会客厅”提升柞水旅游品质
    三大会客厅”提升柞水旅游品质◎文/程 娟 陈永辉“三大会客厅”是柞水继“西安后花园”“西安第二生活区”之后对自身的再定位,提出打造精美城镇、精品景区、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目标。柞水凤凰古镇 李念//摄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柞水位列其中。2017年,柞水又荣获“2016旅游风云榜陕西分榜·全域旅游推进奖”,旅游已成为促进柞水县域经济转型、拉动县内消费的支柱产业,为柞水绿色崛起开启了一扇大门。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

    当代陕西 2017年9期2017-09-16

  • 烟柳一座城(外一篇)
    作家贾平凹。说到柞水,有多少人知道,我不确定。柞水是陕西省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位居秦岭腹地,群山环绕,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是一处休养生息的好所在。有山必有水,有水好长树。因而柞水的地面上植被丰盈,而柞水人尤喜柳。以前,家家门前的院子里喜欢栽植一棵柳树,风吹柳动,丝丝飞扬,总让人有说不出的美妙。春看柳花飞舞,夏观绿柳垂条。正午之际,一把竹椅,一壶清茶,三五个人闲话,男人们大讲三国、西游、三侠五义,女人们家长里短,一坐便是三两个小时。后来,高速公路开通了,来柞

    吐鲁番 2016年1期2016-12-06

  • 陕西柞水:“三学三比三争当”活动激发远教工作活力
    “三学”提素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惠农政策等知识。“三比”激活力。在党组织中开展党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及演讲比赛,比素质提升和服务意识;在远教管理员中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比业务提升和服务水平;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积极引导他们发展产业,比致富增收和带富能力。“三争”促转化。各级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组织,各站点管理员争当优秀站点管理员,广大党员群众争当致富带头人。 (张华 孟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5期2016-04-27

  • 为美丽的柞水植树添绿
    潮,3月11日,柞水县委书记和600名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在乾佑街道办车家河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植良种核桃示范园651亩;全县植树节工上千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全县植树造林的高潮。县林业局局长鲁家春告诉我们,当天的植树活动是第二天3·12植树节的揭幕战,县级领导和县级干部职工600人在3月11日这天要完成651亩良种核桃的栽植任务;加上乾佑镇街道办和各镇参加义务植树的职工,总共有上千名职工参与了义务植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带领县

    新西部 2016年2期2016-03-25

  • ◆陕西柞水:强化“一线课堂”,增强远教服务实效性
    ◆陕西柞水:强化“一线课堂”,增强远教服务实效性柞水县利用远教终端站点开展集中播放、个性点播、上网查询等服务,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科教片、实用技术片和政策理论片,引导党员群众寻找创业致富门路。2015年以来,共有三万余名党员群众利用远教平台开展学习。同时,把教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开展手把手的现场辅导,向农民党员传授现代种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本领。目前,全县举办各类农业技术现场培训40余场次,有2400余人参训。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2期2016-03-19

  • 村里的饭场
    编者的话: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与古都西安相邻。境内的秦楚古道、天佛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的文化及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素有“终南首邑、山水画廊”的美誉。柞水作协最早与《辽河》携手联姻,热心关心、支持《辽河》的文学事业。同时,把《辽河》视作可信赖和依靠的平台和园地,极积鼓励本地作家加入‘辽网,参与网上交流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创作成果。本刊特别开设《柞水文苑》专栏,借以展示柞水作家的优秀作品和群体风采。在此本刊向柞水作协及贺晓祥主席、明晓东版主表示感谢和敬意。

    辽河 2015年7期2015-08-14

  • 柞水
    李惠芳柞水是喧闹的,也是浪漫的;是现代的,也是古老的;是前卫的,也是质朴的。初见时,有一种似曾相识、清新而又陌生的感觉,与心有了一点交融。靠近她,慢慢品味,似乎找到了唇齿间熟悉温馨的乡情味道。走在窄长清幽却不失现代气息的柞水街头,心里很安静,很宽阔。对面的山与身后的山彼此呼应竞美:秋黄的季节,有红绿相衬;初春季节,有七彩相映。虽然称不上美轮美奂,也依然感觉身处仙境。四季风景不同,人却是一样,善良、质朴、勤劳、祥和。即使是阴霾或细雨蒙蒙的日子,雨水也过滤了阳

    辽河 2014年8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