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曲

  • 那是水墨留白的清晨(组诗)
    着花篮将小春天的谣曲,带到我梦的枕边这些小小的尤物,束着细腰它们其实已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民间自由歌唱者的一部分我已不能将诗意完全说出一个梦,就是一双眼睛写意的点染,没有阴暗黑色幻影命我追随在高空轻歌曼舞在近处一折身划出一道闪电呢喃的精灵演绎人世没有的轻快讓一颗冰霜的心仰望这精灵煽起的悸动啊,四射的箭簇快为她收回所有波涛吧即使激荡可以止住但血液已经飞旋与天空一起将黑色焰火瞬间燃放是的她在燃烧在照耀,在冲刺用一次又一次闪电来击溃这寒冷风走不出自己的声音海的谣曲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6期2023-07-28

  • 奇幻的变创 —— 歌德叙事谣曲中的侨易现象
    王 微一、谣曲与歌德德语中叙事谣曲(Ballade)的概念源自法国南部奥克斯塔尼语(Okzitanisch)中的“balade”,即一种跳舞的歌。①Winfreid Freund, Deutsche Phantastik, München: Wilhelm Fink Verlag,1999, p.16.该词从词源学考察又可追溯至晚期拉丁语的“跳舞”(ballare)一词。它的初始形式是由游吟诗人创作、为宫廷队列舞蹈伴唱的一种舞蹈歌曲。后来又在诗歌形式中加进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1期2022-11-21

  • 与熟知的植物比邻而居(三首)
    的季风吹过,一段谣曲打开时光按钮爆裂的荚,让所有的诗意释放密封的心需要呈现。豆荚张开嘴巴一瓣瓣撑起整个秋天,怀揣卑微的憧憬如盛大的启幕,献出饱满与热爱这些有序的植物,彼此相依相挽借着秋色,向灰雀借来成熟的喜悦单薄的豆荚点燃人间骨与肉分离之后,真实与虚妄的两极只剩质朴而纯粹的念想这些有灵魂的庄禾,高过我的头颅血肉、筋骨、呼吸,连着大地的心跳流淌的光阴在烟火中奔跑木质的躯体有着金属的光泽与摇晃的影子互动,在鸟雀的碎语里生长这些庄禾与大地比肩浩瀚与安身立命的土地

    诗林 2022年3期2022-05-13

  • 20世纪初俄罗斯诗歌中叙事谣曲体裁的特点 ——以阿赫玛托娃诗歌为例
    的记忆。一、叙事谣曲的定义及其特征叙事谣曲(бaллaдa,简称谣曲)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学体裁,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但至今仍未对其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定义。原因主要在于,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叙事谣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经历了许多与地理、历史和民族特征等相关的重要变化。在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将叙事谣曲理解为不同性质的现象,因而使“叙事谣曲”一词具有了多义性。有学者认为,“叙事谣曲”一词源自普罗旺斯语,是指14—15世纪流行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一种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3期2022-02-03

  • 进入内部(外二首)
    承载的惊悸在一支谣曲中,让幻想移動的高车不断抵近传说。也就是说抵近她隐秘的内心如同寂静我慢下来就是为了把梦留住当我濒临荒芜时,一只蝴蝶恰好已落在青苔上朝前延伸的花轿慢下来但远处雪落无声。如同寂静挽起的玫瑰发髻当我从侧面看过去光与影交替上升。在河水沉潜的低洼里彼此问好——也只是看见了风,缓缓地把谋略说出来在黎明前启程,直到两鬓斑白穿过他迅速离开,仅用声音完成。他的侧面堆积飓风,在特定情况下打开含羞草所以他穿越的隧道无比漫长就像时间本身。可他期待的人迄今还没有

    诗歌月刊 2022年1期2022-01-28

  • 七星河,丹顶鹤背负的传说
    三江平原的腹心,谣曲穿越大地在这里停驻,并点亮两草一水七分苇。星罗棋布的泡沼目光明亮,凝视着,漫无涯际青草、芦苇,一群群起起落落的鸟植被,绿色的外装,遮天蔽地向外绵延,向着大地深处,向着遥远的落日,追逐那梦想的目的地水是湿地的灵魂。在水一湄片片植物肆无忌惮内心,有水,从高远的云层滴落,成招摇的水草自己,是否幻化成一只白色的精灵化作那白头鹤或东方白鹳或者白琵鹭、白枕鹤、白额雁背负一首歌谣和美丽凄婉的传说一只昂首挺胸的、白色的鳥在这里永生

    延河·绿色文学 2021年11期2021-11-29

  • 论叙事谣曲《手套》的韵律情节及其国内译介
    8)一、引言叙事谣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典型的民间文学体裁,它的原始形式是罗曼语系国家行吟诗人创作的、为宫廷队列舞蹈伴唱的一种舞蹈歌曲。据《杜登大百科全书》的解释:“谣曲是一种简短的叙事歌谣,在欧洲形成于中世纪后期,典型的谣曲叙述紧凑的小故事,大多数是押韵的由几个段落组成的诗歌,以简明的形式叙述了一个情节起伏、常常性命攸关的事件经过。”民间叙事谣曲在十四、十五世纪传入德国、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地并且给每个国家都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例如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2021-01-28

  • 等 待(外二首)
    会晴的那支久别的谣曲会漂泊回来的把纸鸢和信笺准备好吧把收秋的仓库准备好吧所有渴念的日子会如期到来所有开花的意愿会结出沉甸甸的果实左手握住阳光早晨一片片光亮闪动我握着阳光用左手穿衣,吃饭,写诗端起酒杯,将绝望与灰色的日子一起饮尽汽笛与飞机轰鸣的早春复活的阳光开始漫延、萌动以新的能源开启我劳作的双手梦中的棕榈树在故乡和南方以南我种植许多棕榈树棕榈树不停生长我不停砍伐岁月如棕榈树葱绿落日的余晖穿过棕榈树的林子鸟鸣衔来的黄昏,一次次敲击我的窗棂那些看得见的事物,不

    长江丛刊 2020年19期2020-11-20

  • 论中古英语谣曲与“中世纪式”传统英国民谣
    为准确的译法是“谣曲”。它起源于古法语ballade(“跳舞歌”)一词,是法国13至15世纪最常见的配乐诗体之一。学界一般认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在14世纪晚期将它从法语引入中古英语,使之成为在后世(尤其是15和16世纪)英格兰广受欢迎的诗体。虽然以中古英语写就的谣曲(Middle English ballads)对后世英语诗歌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但其原始手稿的匮乏、口头传唱的特质和随之而来的文本不稳定性

    文艺理论研究 2020年4期2020-11-17

  • 在人间 [外三首]
    家婴儿车空空春夜谣曲雨滴在叶片上花瓣上摇摇欲坠像极了我儿时在桂花树下荡秋千的样子此刻春夜幽深肃静我倚窗眺望星空星空无言我亦无语我倾听无言,孤独,苦涩我倾听爱,倾听你那些花儿我的那些花儿开在保安湖的湖面上开在保安湖旁一处僻静的林子里开在外婆门前的那棵枣树上开在夜晚外婆的怀抱里如今开在老爸手掌的老茧里开在老妈疼痛的胃里开在外婆佝偻的躯体里開在我的脚步里扶 桑时间回到四月或者以前嘴唇与嘴唇的相遇回到四目相惜爱恋回到相知熟悉回到陌生在背后一尺在胸前隔耳呼吸

    诗潮 2020年5期2020-06-03

  • 论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班牙文学;影响;谣曲[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一、西班牙文学的创作背景约1300多年前,在阿方索十世的统治下,卡斯蒂利亚地区流行的文学语言是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文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地理位置较敏感,连续多年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事不断。而也因为他国入侵,不同的民族文化被带到了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文学主题在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演变。这一时期,西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2019-04-16

  • 吴堡有佳人
    》对照着读。吴堡谣曲之情深中国的谣曲是按水系分布的。长江以南,以吴地民谣为胜,得人文底蕴。云贵高原平分长江源头之余绪,有高山与急流之美。岭南的珠江,则与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对参。黄河一系,在北方的几字湾上分为两途,西边的河源味道的花儿和东边黄土塬气息的陕北谣曲。张天恩的代表作品《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戴上了的那个铃子哟噢,哇哇的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朝南了的那个咬,哎哟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哟噢,过来的那个了。你若是我的哥哥哟,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3期2019-04-04

  • 谣曲
    离开此刻是慢慢暗下來的夜。是墙上挂钟的响如墨的树在后退,不能再退了。后面是深渊灰鹡鸰和三道眉草鹀也都安静下来它们不会在夜里暴露自己。只有蝉和蛙一呼一应,比声调。不顾危险已经来临玄衣人在夜间行走,他戴着黑色面具你无法看清他的脸,他也不告诉你要去哪里消失已久的人还在疾走,走不出夜的边界你拉不住他瘦弱的手,无法指出晨曦在哪里盲人按摩师技法娴熟。你是第几节骨椎在痛他内心清澈,安放一池山泉水他眼中的黑早已溃不成军,隐于江湖他知道萱草和金链花已经开了都鲜艳无比,都可入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7年7期2017-07-29

  • 在“野外”抒情
    郭 静民歌与谣曲可算是诗歌最早的前身,中国自古便有其根源。以《诗经》整体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来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风”即是天然朴素回荡着自由之声的地方民歌。民歌传统的传承不是偶然,因为诗歌真正的核心,永远是对真实自我的不断追寻和对自由的本能渴求。当代诗歌这种民歌式吟咏,与《诗经》国风之不同在于,其书写往往不以诗歌意象与内涵的密度取胜,也不以日常农耕生活场景为背景,而是以“野外”的空阔自由和在寂寥空间中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更为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5期2017-02-18

  • 河对岸是灯火(组章)
    李需谣曲所有的淡都淡成了水。而,谣曲还在。而,水流还在。有一种蓝,依然温暖,像水一样漫漶、渗透。春天的草,还会和她的柔软的小情人唱歌、做爱;冬天了,远处的远处,是谁,还会唱起那让人心潮起伏的牧羊曲?我喜欢这样一种谣曲,那嵌在我们骨血里的悠扬呀,美丽如故事,如传说,如爱情。在黄河岸边,就让这样的谣曲,从一辈人、一辈人的站起、匍匐,匍匐、站起里响起来,响起来。朝着更远处飘去。之后,我会和那些“坎坎伐檀兮”的祖先站在一起,和一位水一样的女子站在一起,聆听:谣曲

    天津诗人 2016年4期2016-11-26

  • 时间以远(八章)
    都淡成了水。而,谣曲还在。而,水流还在。有一种蓝,依然温暖,像水一样漫漶、渗透。春天的草,还会和她的柔软的小情人唱歌、做爱;冬天了,远处的远处,是谁,还会唱起那让人心潮起伏的牧羊曲?我喜欢这样一种谣曲,那嵌在我们骨血里的悠扬呀,美丽如故事,如传说,如爱情。在黄河岸边,就让这样的谣曲,从一辈人、一辈人的站起、匍匐,匍匐、站起里响起来,响起来。朝着更远处飘去。之后,我会和那些“坎坎伐檀兮”的祖先站在一起,和一位水一样的女子站在一起,聆听:谣曲缠绵,缠绵谣曲。再

    散文诗世界 2016年1期2016-11-21

  • 吴堡有佳人
    》对照着读。吴堡谣曲之情深中国的谣曲是按水系分布的。长江以南,以吴地民谣为胜,得人文底蕴。云贵高原平分长江源头之余绪,有高山与急流之美。岭南的珠江,则与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对参。黄河一系,在北方的几字湾上分为两途,西边的河源味道的花儿和东边黄土塬气息的陕北谣曲。张天恩的代表作品《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戴上了的那个铃子哟噢,哇哇的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朝南了的那个咬,哎哟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哟噢,过来的那个了。你若是我的哥哥哟,

    延河 2016年10期2016-11-18

  • 普罗大众的呐喊 ——德国叙事谣曲《莱诺勒》解读
    喊 ——德国叙事谣曲《莱诺勒》解读⊙李琦[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 003006]德国诗人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毕尔格所创作的诗歌《莱诺勒》堪称德国叙事谣曲创作的里程碑。全诗借平民女子莱诺勒之口,为身处德国七年战争时期的普罗大众呐喊,勇敢向传统向宗教向皇权挑战,可视为狂飙突进的代表作。叙事谣曲 战争 传统 亵渎《莱诺勒》(Lenore)是德国诗人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毕尔格1773年(也有的版本作1774年)创作于格尔恩豪森的一首叙事谣曲,是毕尔格除了故事

    名作欣赏 2016年30期2016-08-15

  • 天下黄土(组章)
    都淡成了水。而,谣曲还在。而,水流还在。有一种蓝,依然温暖,像水一样漫漶、渗透。春天的草,还会和她的柔软的小情人唱歌、做爱;冬天了,远处的远处,是谁,还会唱起那让人心潮起伏的牧羊曲?我喜欢这样一种谣曲,那嵌在我们骨血里的悠扬呀,美丽如故事,如传说,如爱情。在黄河岸边,就让这样的谣曲,从一辈人、一辈人的站起、匍匐,匍匐、站起里响起来,响起来。朝着更远处飘去。之后,我会和那些“坎坎伐檀兮”的祖先站在一起,和一位水一样的女子站在一起,聆听:谣曲缠绵,缠绵谣曲。再

    星星·散文诗 2016年12期2016-04-10

  • 歌声随风
    类的白天女儿已在谣曲中入睡我确信她甜美、清澈的梦占据夜晚的绝对篇幅此时,我并非两手空空,惟有爱才能让滑行的幻想停顿从墙角乌龟初醒的眼睛里我又一次看清生活粗糙的表面渐渐安静下来把穿戴于世俗的虚伪逐一解开让火去拯救躯壳的燃烧吧这不是毁灭,歌声随风星光的缝隙飘满闪电的骨头选自《诗中国》第17期《诗民刊》诗选主编:孙梧创刊时间:2013年5月出版周期:半年刊出版地点:山东临沂代表诗人:芦苇泉、尤克利、辰水、鲁芒、李洪光、杨子、卢绪祥等

    中国诗歌 2015年12期2015-11-17

  • 故乡的黄花菜(外一首)
    门黄花不会黄像小谣曲打着灯笼寻找风的河流,我热爱的田野一片金黄一片金黄的唢呐,齐声合奏出故乡,合奏出夏日的谣曲如果欣喜可以把手帕不小心弄丢的话,那最好丢在黄花菜茂盛的田头,擦去露水,露出一尘不染黄花的脸像反复擦拭后的蜜蜡饰品,渗出了没被雕刻的纹理一群叫不出名字的大鸟,突然的鲁莽就让黄花闪了腰像是唢呐柄底吹出的一个音符,因为太用力而走了腔调正午赶着马车来凑热闹,卸下了阳光最猛烈的嘲笑故乡的村庄、遍地的黄花菜,就在一片热浪中保持沉默不问愿不愿意,必须赶在盛开之

    星星·散文诗 2015年1期2015-10-27

  • 月河小谣曲(二章)
    永红 河南月河小谣曲(二章)耿永红 河南月河之美在月河,一些光阴如雾如电迅疾,如露珠如流星璀璨。在月河,身披悲悯,心怀深恋,月河流水,润物无声。月河是轻软的。小羊的毛发,清流的潺潺,青箬笠,绿蓑衣,官舫贾船,酒旗古风。这些美好的词语,瞬间擦亮眼睛,点亮天空。翻滚的热血渐趋平和。匣里宝剑作别山河。天空低垂着眼睫。在月河,一些故事静静栖息着。你慢慢幻成了一枚词语。静静地。呼吸里有花香。菜圃青青。老祖母打着盹。油菜花开得像个小闺女,活泼,清纯。鸭鹅们慢慢地老,红

    星星·散文诗 2015年24期2015-10-27

  • 谣曲里的光
    王志国(藏族)谣曲里的光王志国(藏族)“灯杆山上立灯杆,灯杆顶上把灯点,灯火照亮灯杆山……”一曲古老的谣曲在嫘祖故里口口相传,把嫘祖栽桑养蚕的美丽故事,从历史深处传说到今天。一座灯杆山,把历史的高灯点燃;五千年不远,乡民的记忆恍若一根颤动的琴弦,一头连着黄帝轩辕,一头牵着西陵的河山,琴弦上弹奏着民间的王凤、华夏的母亲——嫘祖蚕神仙。那些传说,在茂盛的密林里生长;那些敲梆赶鸟的“梆梆梆”声,在乡民的耳畔回响;那些栽植的桑树,在时光里开枝散叶长满了起伏的山丘

    星星·散文诗 2015年36期2015-10-26

  • 蓝色谣曲
    目主持:大卫蓝色谣曲文 _ 麦克 栏目主持:大卫你是月亮,贴紧了溪水你有蔚蓝的呼吸,蔚蓝的海伤放进心里,哭不出一滴泪水你在贝壳里种风暴,收割羽毛种下夜,星星下课后回到各自的家里梦褪去衣裳,又穿好早晨你是睡眠的镜子,黎明抱着你最初的婴儿,无家可归是谁生下了你,浑身散发着乳香诗的题目是“蓝色谣曲”,诗人可以这么落笔,但我们的双手不能触摸到蓝色。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蓝?蓝墨水一般的蓝,蓝月亮一般的蓝。蓝是大海的一次失恋,蓝是燕子的一次转弯,蓝是心跳被长夜浪费,蓝是花

    读者·原创版 2014年5期2014-01-13

  • 歌德谣曲中的自然哲学思想
    00092)一、谣曲与歌德的自然哲学歌德的自然魔幻题材谣曲多创作于狂飙突进运动的后期,此时亦是其转向古典主义的过渡期。在狂飙突进时期,作家们反对启蒙运动对于理性的过分强调,转而关注那些无意识的(das Unbewußte)、感觉深度(Gefühlstiefe)、幻想力以及人类灵魂的力量[1]。歌德的此类谣曲依然延续了狂飙突进时期对于“生命感受(Lebensgefühl)”的重视,但作品风格已渐趋于平和冷静,显现出古典主义的特质。诗中的大自然也不再是人心境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8-15

  • 顾城诗歌的意象之域与“谣曲”风味
    天籁般的韵律与“谣曲”风味与古城诗歌意象之域相对应的,是顾城诗歌自然天籁般的韵律。顾城并没有刻意于诗歌的韵律,但随着他的诗歌童话世界的建立,他取自于大自然的意象和萌于童心的天然韵律也就形成了,就像沿着童年的催眠曲,走向了与生俱来的自然天籁之音。程光炜认为顾城这可能是受到洛尔迦、惠特曼的影响;……[9](P269)顾城自然天籁般的韵律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情感的内在节奏;二是民歌色彩的歌谣体式。为了依从于自然情感的内在节奏,顾城常常采用自然压韵法自然压韵主要是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7期2013-02-18

  • 江山万里心
    陇南,拾取丢失的谣曲。不是鸣笛,是一串磨坏的钥匙一扇门,将今生今世的日光掩闭。不是鸣笛,是云朵的尸衣内心的狂雪在包扎世上缄默的兄弟。不是鸣笛,是一双筷子、一只碗却不见了黑黑的嫂子。不是鸣笛,是一只空空的书包再也捞不起黑板上的孩子和金鱼。不是鸣笛,是父亲的铁锨、母亲的木梳用了慈悲的半旗殓下你们清贫的骨殖。不是鸣笛,是一只疯狂的电锯送我在悲伤的高地辞别亡灵。不是鸣笛,在墨水和鲜血中我能分清爱与哀愁的距离。不是,一切都不是这是一辆载满泪水的专列,横越江山终点:天

    作家 2008年7期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