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

  • 情与理的冲突 ——戏剧《紫钗记》与《被盗走的幸福》比较
    燕尔,当朝权臣卢太尉欲招李益为婿,从而展开了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力量的“情”与卢太尉的“权即是理”的“理”之间的情理冲突,最后以情胜理,李益和霍小玉喜结连理大团圆。《被盗走的幸福》讲述的是安娜为兄弟所欺骗,被迫嫁给米科拉,但安娜爱的是米哈伊洛·古尔曼,她兄弟就把古尔曼送去当兵,并扬言他已死亡。她只好和自己不爱的丈夫米科拉生活在一起,日久也就习以为常、相安无事。但不久古尔曼忽然回来了,安娜就和古尔曼公开了他们彼此相爱的关系,于是三人都处于不幸遭遇中,米科拉感到

    西部学刊 2023年19期2023-11-01

  • 袁门变
    有那么一阵子,袁太尉的世界变小了。年轻气盛时的他,放眼所至,看到的是汉室,是天下,是大河南北;而如今,他不再开口闭口谈论天下,忧存社稷,他的目光缩小,拉回,最终集中在袁府家事上。确切地说,他把目光更多地投放在自己的三个儿子身上。是啊,人都是会老的,英雄总会迟暮。他也会一天天老去,这原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朝纲倾倒,中原逐鹿,豪杰并起,未来的天下,姓刘姓袁,未知其可!可是,袁家的天下,终归要有一个人坐上大位的。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少子袁尚,各有所长,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3年6期2023-06-17

  • 东汉三公任期问题研究
    相的政治模式,将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该制度是汉儒以汉制附会周制的产物。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大司马卫将军王根去将军号,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御史大夫、大司马并升秩为万石,形成了“鼎足而立”的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三公制。虽后有反复,但经新莽补充和润色,东汉王朝几乎完全继承了三公制。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大司马刘隆罢,以太仆赵熹为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并去“大”字,东汉三公的称谓就此确立为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三分政事”的模式由此出现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8-01

  • 穿堂风
    多,曾为村后通往太尉庙的茶培岭捐赀修葺,也为义学、寺庙、修桥竭力捐输。早年,我曾在铁匠铺听鞠余闷父亲讲古,说那村前的河埠即码头,河流便是水路,上游的鄣山、清华、沱川、浙源一带的茶商、木商,都要经过这里,去往鄱阳湖与长江。木桥头呢,是关帝庙。清末民初,庙的两边聚集着四十多家店铺,有“同心堂药店”“祝华堂药店”“仁泰杂货店”“义隆屠店”“成泰布店”“同泰烟店”等等。连接上下街的,还有戏台。所谓“台上三五步,走尽天涯路”,还有什么街巷如此幽深呢。而这样的印记,是

    西部 2021年6期2021-10-18

  • 生活无处不水浒,牧笛声声小天师
    吹响,渐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只见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太尉看那道童时,但见: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只见那个道童,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横吹着那管铁笛,正过山来。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采,只顾吹笛。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來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3期2021-09-10

  • 帮闲也要赏识者
    再一脚踢给小王都太尉。高俅被踢到这里,落了地,就差临门一脚。也算这厮有运气,小王都太尉是驸马爷,偏偏是个喜欢帮闲的人,把他留在了身边。一日,高俅替小王都太尉送礼物给端王。端王正踢球,球落到高俅身边,高俅忍不住露了一手。端王叫好,十分喜欢,当即从小王太尉那里把人要了去。高俅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不多久,皇帝驾崩,没有太子,候选人倒有好几个,皇族和大臣一比较,端王才是合适人选。为啥?理由是端王“仁义孝悌,风流蕴藉”。后一句其实就是说他会玩。端王做了皇帝,得到赏识

    杂文选刊 2021年5期2021-05-17

  • 帮闲也要赏识者
    再一脚踢给小王都太尉。高俅被踢到这里,落了地,就差临门一脚。也算这厮有运气,小王都太尉是驸马爷,偏偏是个喜欢帮闲的人,把他留在了身边。一日,高俅替小王都太尉送礼物给端王。端王正踢球,球落到高俅身边,高俅忍不住露了一手。端王叫好,十分喜欢,当即从小王都太尉那里把人要了去。高俅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不多久,皇帝驾崩,没有太子,候选人倒有好几个,皇族和大臣一比较,端王才是合适人选,为啥?理由是端王“仁义孝悌,风流蕴藉”。后一句其实就是说他会玩。端王做了皇帝,得到赏

    领导文萃 2021年5期2021-04-02

  • 东汉三公考 ——以明、章两朝为中心
    ,实为天子副贰。太尉时置时罢,建元二年罢后,元狩四年以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诸将军冠大司马号就成为了外戚居中朝辅政的标志。御史大夫居宫中,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外督部刺史,既有监察职权,也有皇帝秘书的身份,可号为“副丞相”。绥和元年,成帝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大司马卫将军王根为大司马,大司马、大司空并升秩为万石,大司空府迁出宫中,似乎鼎立的三公制度已经形成,但此时的三公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职责并不明确。王莽以大司马篡汉祚,进行了更加极端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4-01

  • 高俅升迁的阶梯
    皇帝后,他就成了太尉!王晋卿,《水浒传》称之为“小王都太尉”;苏学士,《水浒传》称之为“小苏学士”;端王,《水浒传》称之为“小舅端王”。施耐庵都给他们扣上一顶“小”的帽子。这些人其实都还挺本分啊,怎么就成了小人呢?董将仕并不是善恶不分的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让他区分善恶。但他的精明让他更能区分利害。在判断了自身利害之后,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也一样,其学问见识,足以让他辨明忠奸。但是,他又出于一己“小”利害的考虑,放弃了“大”原则。于是,把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1期2021-03-24

  • 《水浒传》
    “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得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32期2021-01-15

  • 廉洁是立命之本
    常清廉,一直升至太尉。他的清廉也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儿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官职都做到三公的位子,被世人称为“一门四太尉”。历史上,大凡像杨震这样的清官都会被民间永世传颂。比如子罕、公仪休、刘宠……他们的清廉美名万古流芳。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当代共产党人,更是把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理应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要大力弘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21期2019-11-19

  • 高俅升迁的阶梯
    了皇帝,他就成了太尉!王晋卿,《水浒传》称之为“小王都太尉”;苏学士,《水浒传》称之为“小苏学士”;端王,《水浒传》称之为“小舅端王”。施耐庵都给他们扣上一顶“小”的帽子。这些人其实都还本分啊,怎么就成了小人呢?董将仕并不是善恶不分的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让他区分善恶。但他的精明让他更能区分利害。在判断了自身利害之后,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也一样,其学问见识足以让他辨明忠奸。但是,他又出于一己小利害的考虑,放弃了大原则。于是,他又把高俅推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10期2019-10-21

  • 大宋棋匪
    管天下兵马的殿帅太尉马斌智,率领大军救援。由于宋朝此时要面对西夏与辽国两个北方劲敌,且已与西夏进行过三次大的战役,均战败,损失惨重,基本无兵可派。马太尉想尽一切办法,冒险从拱卫京师的禁军中抽出一万人,再加上地方杂牌,勉强凑了三万军队,号称五万大军,前往渭州城救援。李元昊自称帝以后,与北宋三大战、辽国一大战,均取得了胜利,帝国根基基本稳定。特别是与北宋三大战大胜以后,他信心大增,想一举灭了北宋,将国土延至长江以南,成为可比秦皇汉武的大帝。他这次亲自率领二十万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9年5期2019-10-11

  • 高俅升迁的阶梯
    了皇帝,他就成了太尉!王晋卿,《水浒传》称之为“小王都太尉”;苏学士,《水浒传》称之为“小苏学士”;端王,《水浒传》称之为“小舅端王”。施耐庵都给他们扣上一顶“小”的帽子。这些人其实都还本分啊,怎么就成了小人呢?董将仕并不是善恶不分的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让他区分善恶。但他的精明让他更能区分利害。在判断了自身利害之后,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也一样,其学问见识足以让他辨明忠奸。但是,他又出于一己小利害的考虑,放弃了大原则。于是,他又把高俅推荐

    领导文萃 2019年15期2019-08-16

  • 高俅升迁的阶梯
    了皇帝,他就成了太尉!王晋卿,《水浒传》称之为“小王都太尉”;苏学士,《水浒传》称之为“小苏学士”;端王,《水浒传》称之为“小舅端王”。施耐庵给他们都扣上一顶“小”的帽子。这些人其实都还本分啊,怎么就成了小人呢?董将仕并不是善恶不分的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让他区分善恶。但他的精明让他更能区分利害。在判断了自身利害之后,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小苏学士也一样,学问见识足以让他辨明忠奸。但他又出于一己之私的考虑,放弃了大原则,又把高俅推荐给了小王都太尉

    百家讲坛 2019年10期2019-07-13

  • 廉洁是立命之本
    常清廉,一直升至太尉。他的清廉也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儿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官职都做到三公的位子,被世人称为“一门四太尉”。历史上,大凡像杨震这样的清官都会被民间永世传颂。比如子罕、公仪休、刘宠……他们的清廉美名万古流芳。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当代共产党人,更是把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理应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要大力弘

    共产党员·上 2019年11期2019-02-11

  • 高俅升迁的阶梯
    了皇帝,他就成了太尉!王晋卿,《水浒传》称之为“小王都太尉”;苏学士,《水浒传》称之为“小苏学士”;端王,《水浒传》称之为“小舅端王”。施耐庵都给他们扣上一顶“小”的帽子。这些人其实都还本分啊,怎么就成了小人呢?董将仕并不是善恶不分的人,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让他区分善恶。但他的精明让他更能区分利害。在判断了自身利害之后,他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蘇学士。小苏学士也一样,其学问见识足以让他辨明忠奸。但是,他又出于一己小利害的考虑,放弃了大原则。于是,他又把高俅推荐

    读者 2019年3期2019-01-28

  • 将军有点怂
    缴匪我袖手站在胡太尉身后打瞌睡。刚困得点头,便听有人奏报说北方延城出现匪患,几次三番侵扰百姓,地方官苦不堪言,请求支援。此等大事,势必跟我这个挂职闲人无关。我调整姿势,打算继续闭目养神,却突然被点名:“杜将军,朕记得,你领大将军衔迄今十年了吧?”我一个激灵,连忙跨出队列,躬身揖手:“陛下好记性。正是。”说来好笑,我这大将军的头衔是平白继承来的。十年前我爹和兄长双双战死沙场。圣上为表体恤,力排众议把这顶大帽子扣在了我这位小女子身上。可怜我那时还只是个六岁奶娃

    桃之夭夭A 2018年8期2018-11-13

  • 入木三分
    王羲之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他们家族中去选女婿。王家的子弟纷纷精心打扮,希望能中选。 只有王羲之躺在竹榻上一手拿着烧饼吃,一手继续在破了的衣服上划着。郗太尉很欣赏王羲之的镇定和执着,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木匠拿去雕刻。木匠在雕刻时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竟然已经深入木头达三分,赞叹道:“右军(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8年7期2018-10-16

  • 高俅和鲁智深
    把他荐到了小王都太尉府内。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就把他要到自己身边听候差遣。从此以后,高俅平步青云,从一介布衣升为掌管军政大权的太尉。再说鲁智深。他一开始也不叫鲁智深,叫鲁达。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郑屠,然后跑路了。幸得赵员外帮衬,推荐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可五台山的和尚们都不欢迎他,是智真长老力排众议才硬把他收留了下来,并为他剃度,赐名智深。鲁智深没待多久就惹出了

    爱你·心灵读本 2018年6期2018-09-10

  • “乱自上作”自于谁
    本中的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只是整个内容的一个楔子,而正真故事的开端是从第二回开始的,此回的第一人便是高俅。对于“乱自上作”的见解我是赞同的,但对于将“乱自上作”的主体只归于高俅的见解我并不完全认同。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清人唐甄说“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国之兴衰的关键在于君主而非人臣。在我看来,把《水浒传》中梁山聚义作乱的始作俑者只落在高俅身上是片面的,而以宋徽宗为中心的上层统治集团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6期2018-08-13

  •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可是他不愿做官。太尉邀请他来自己身边任职,夏统婉言谢绝了。太尉不甘心,调来整齐的军队和华丽的车马,吹着响亮的号角,从他面前走过,但夏统对眼前豪华显赫的场面视而不见。太尉又叫来一群风姿绰约的美女,在夏统面前轻歌曼舞,但夏统木然而立,毫不动摇。太尉看到这些全然打动不了夏统的心,不理解地说:“天下竟有这样的怪人!真是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后来就用成语“木人石心”来形容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人。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华。耐得住寂寞,方能内心平静、宠辱不惊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23期2018-07-06

  • 高俅和鲁智深
    把他荐到了小王都太尉府内。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就把他要到自己身边听候差遣。从此以后,高俅平步青云,从一介布衣升为掌管军政大权的太尉。再说鲁智深。他一开始也不叫鲁智深,叫鲁达。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郑屠,然后跑路了。幸得赵员外帮衬,推荐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可五台山的和尚们都不欢迎他,是智真长老力排众议才硬把他收留了下来,并为他剃度,赐名智深。鲁智深没待多久就惹出了

    爱你 2018年16期2018-06-21

  • “乱自上作”自于谁
    本中的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只是整个内容的一个楔子,而正真故事的开端是从第二回开始的,此回的第一人便是高俅。对于“乱自上作”的见解我是赞同的,但对于将“乱自上作”的主体只归于高俅的见解我并不完全认同。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清人唐甄说“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国之兴衰的关键在于君主而非人臣。在我看来,把《水浒传》中梁山聚义作乱的始作俑者只落在高俅身上是片面的,而以宋徽宗为中心的上层统治集团才

    文学教育 2018年17期2018-06-14

  • 甚于“莫须有”者
    ,变成后来的堂堂太尉,在赵宋王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逆袭。一个过去什么权力都没有的人,因偶然的机会,突然有了权力,这非常可怕。能够约束权力的,只有法律。但在所有的权力之中,有一种叫做合法伤害权,因其“合法”,所以使用起来,比“莫须有”之类的罪名要省事,而且光明正大。合法伤害权这一说法,是吴思先生提出来的,指的是有些人利用自己的管辖权,在他可以做主的范围里,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伤害其治下的民众,而一切都是在合法的名义之下进行的。掌握权力的人一旦借合法的名义来伤害别

    领导文萃 2018年3期2018-03-12

  • 陈桥兵变:一场精心策划的夺位秀
    而劝诫士兵们:“太尉对皇帝忠心耿耿,怎么会造反呢?你们造反,太尉必定不会宽恕你们。”然后劝大家散去。回去的路上,士兵们越想越觉得不对:“今天一冲动都说了什么啊?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经犯了死罪,没有退路了。”于是士兵们纷纷又回来了,并且拔出刀剑,情绪激动:“按军规,谋反者灭九族,太尉如果不从,我们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这正是赵普所要的,让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这件事从赵匡胤想造反当皇帝,魔术般地变成了士兵们逼赵匡胤做皇帝。面对刀光剑影,赵普倒成了“淡定哥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1期2018-01-13

  • 《水浒传》里的官职与真实历史(上)
    主要是武职),如太尉、虞侯、提辖、中书、制使、知寨、都监、团练使等等在宋代的真实情况。太尉是下级军官对高级武官的尊称,并非实任太尉。所以水浒传中太尉称呼比较多。“殿帅”乃殿前都指挥使的尊称,如同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称“马帅”、“步帅”。“殿帅府”即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俗称。宋徽宗政和时,规定三衙长官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为正五品,而殿前都指挥使为从二品,且资序在节度使之上。所以高俅被尊称“太尉”。需要指出的是此“太尉”为政和时所定武选五十二阶的最高阶,正二品,并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11期2017-11-30

  • “东床快婿”王羲之
    “令坦 ”。當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有才有貌,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

    旅游世界 2017年11期2017-11-29

  • 甚于“莫须有”者
    ,变成后来的堂堂太尉,在赵宋王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逆袭。一个过去什么权力都没有的人,因偶然的机会,突然有了权力,这非常可怕。能够约束权力的,只有法律。但在所有的权力之中,有一种叫合法伤害权,因其“合法”,所以使用起来,比“莫须有”之类的罪名要省事,而且光明正大。合法伤害权这一说法,是吴思先生提出的,指的是有些人利用自己的管辖权,在他可以做主的范围里,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伤害其治下的民众,而一切都是在合法的名义之下进行的。掌握权力的人一旦借合法的名义来伤害别人,

    读者 2017年23期2017-11-11

  • 太尉被绑票之后
    ◎赵 炎太尉被绑票之后◎赵 炎《水浒传》中,史进为王画匠出头,鲁智深为史进出头,双双失陷华州,宋江率众营救,遇到了难题。华州为关中军事重地,“濠沟深远”“城池厚壮”,如果不能里应外合,根本救不出人。正当宋江等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奉旨出行的殿前太尉宿元景到了华州地界,于是,吴用排兵布阵,宿元景沦为“肉票”。吴用的设计,无非浑水摸鱼,借刀杀人,似无其他居心。在计策实施中,借太尉的行头仪仗,成功迷惑了庙宇主事和华州上下官员,利用他们没法判断真假这个条件,最终达成救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2期2017-09-06

  • 太尉被绑票之后
    ,奉旨出行的殿前太尉宿元景到了华州地界,于是,吴用排兵布阵,宿元景沦为“肉票”。吴用的设计,无非浑水摸鱼,借刀杀人,似无其他居心。在计策实施中,借太尉的行头仪仗,成功迷惑了庙宇主事和华州上下官员,利用他们没法判断真假这个条件,最终达成救人、血洗和掠财三个目的。但宋江的目的就未必单纯了,他先是告诉宿元景:一、只借行头用用,无须赎票;二、不必担心撕票,保证安全;三、事后可以撇清,后顾无忧。事毕宋江又设宴款待、赠金送银。宋江软硬兼施而能礼数周全,消除对方顾虑却又

    百家讲坛 2017年4期2017-05-22

  • 汉代臣子承天变之责的理论基础与转折事件*①
    灵帝时因日食策免太尉近乎定制,是宦官权势达到顶点的一种表现。汉代;异常天象;臣子之责;理论基础;转折事件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1.012学界对于古代异常天象等灾异的责任分配问题多有论述,顾颉刚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天象的信仰与天变的负责者”一章中阐述了从商至汉天变的负责者的演变过程。②顾颉刚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 :群联出版社,1955年。于振波的《汉代“天人感应”思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30

  • 贾诩拜太尉考释
    6100)贾诩拜太尉考释林梦龙(大连大学 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116100)贾诩以非曹氏旧臣之身份,于曹操时代未能得到重用。而及至曹丕即位魏王,贾诩却又转而受到极尽尊崇,被拜为太尉。贾诩在曹氏两代治下,地位具有强烈反差的原因,历来多被视为其对曹丕的拥立之功所致。笔者经考证认为贾诩并非导致曹丕“太子遂定”的关键人物,而贾诩在魏文帝朝被升格的主要原因是贾诩对势族代表身份的充任。借由曹魏开国的三公人员罗置,曹丕宣示了:已完成皇权更替的曹魏政权,对曹操时代霸府政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3

  • 上枢密韩太尉
    ]苏 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北宋]苏 辙太尉执事①: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领导月读 2017年10期2017-03-12

  • 论《水浒传》中的太尉 ——以洪信、高俅、宿元景为主
    论《水浒传》中的太尉 ——以洪信、高俅、宿元景为主宋金民(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怀化418008)《水浒传》虽所写及十几名太尉,但从写作内容所占的比重及安排上,作者重点还是刻画洪信、高俅、宿元景三人。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构造,作者在总体构思及逻辑或抽象意义的表达上,也实倚重此三太尉。三太尉在《水浒传》所写太尉中明显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三太尉形象塑造成功,视角新颖,丰富了《水浒传》的美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0

  • 何灌传
    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辽人常越境而汲(取水)B.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退缩,收缩)C.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穿透)D.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运送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36期2017-03-04

  • 率性而动崇尚袒露
    放达的惬意生活。太尉郗鉴与丞相王导是世交,他膝下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因为王家子弟众多,风流倜傥,郗太尉欲在王家选婿。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要选女婿,都精心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寻来觅去,却发现少一人。到了东跨院的书房里,看见靠东墙的床上仰卧一袒腹的青年人,正在边喝茶,边欣赏蔡邕的书法,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管家回去一禀报,郗太尉便认定此人是他要挑选的女婿。“东床坦腹”“东床快婿”流传至今,东床也成了女婿的代称。郗鉴为什么会选中王羲之呢?他大概认为这个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年3期2016-08-17

  • “位列三公”吉语花钱
    卿表》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时三公,主持国政,号称万石之官,是朝廷官员中的中枢,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礼仪、赋税、司法、财政、警卫等事。汉承秦制,各级组织结构及职官名称虽多更改,但基本体制与秦相同,只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后汉书·百官志》:“汉之初兴,承继大难,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乱,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做。”汉代的最高政务决策机构主要是“三公府”及御用的尚书台(西汉以丞相或大司徒、太

    收藏 2016年6期2016-07-16

  • 太尉被绑票之后
    》58回所虚构的太尉被绑案件,不难发现,宿元景于敬畏上缺乏大智慧,于自省自律上亦相当差劲儿。案件起因有一定的偶然性,史进为王画匠出头,鲁智深为史进出头,双双失陷华州,宋江率众营救,遇到了难题。华州,关中军事重地,“濠沟深远”,“城池厚壮”,如果不能里应外合,那就好比苍蝇围着鸡蛋转——没门。正当宋江等人无计可施着急上火的时候,奉旨出行的殿司太尉宿元景到了华州地界,于是乎,吴用排兵布阵,宿元景沦为“肉票”,华州城在劫难逃。吴用的设计,无非浑水摸鱼,借刀杀人,似

    华声 2016年8期2016-05-30

  • 青雀几时裁锦字
    到这场雪飘尽了,太尉家的嫡长女程宛终于及笄了。及笄了,就预示着可以嫁人了。整个盛京的世家贵族都在张望,哪家的公子会有这样好的运气可以娶到程宛。程宛享誉盛京,还是在朝花节的时候,那是惠文皇后第一次宴请各大世家嫡长女的宴会,程宛也去了,这些身份显赫的世女用绣帕掩住唇淡笑着互相寒暄,不着痕迹地恭维主座上最尊贵的女子,惠文皇后噙着淡淡的笑意,眼光一扫,却在这些人群里注意到了程宛。她除了请安后一句话都没有说,穿着月白的锦服,端庄素雅,微垂着头在斟茶,眼睫极长,侧脸娴

    飞魔幻A 2016年4期2016-04-14

  • 一枕美梦
    象。官高位显的赵太尉热情地将他迎到客厅里,和他谈笑风生,接着,赵太尉又相中了他做女婿,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他也做了大官,家财万贯。妻子如花似玉,温柔贤惠,给他生下了6个儿子。这6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事。杨林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身边又有妻儿相伴,过得快乐极了。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一点都不想回家。忽然,杨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庙里,躺在玉枕上。梦中那美好的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身边没卖完的货物还在原地,不禁十分惆怅。幸福的生活,不是可

    数位时尚(幼儿教育) 2016年1期2016-04-10

  • 《霍小玉傳》與《紫釵記》的創作流變
    大變動是加添了盧太尉的角色,也是故事中的衝突人物,代表著大臣專權的封建傳統,其作用是諷刺時弊。盧太尉於第十五出〈權誇選士〉中先自我介紹:「自家乃盧太尉是也,盧杞丞相是我家兄,盧中貴公公是我舍弟,一門貴盛,霸掌朝綱。」足見他的威權勢力。其後也有在第四十八出〈醉俠閑評〉借韋夏卿之口提及到:「你不知盧太尉當朝權勢,出入有兵校挾著,分付有說及霍府事者,以白梃推之,且盧家刺客佈滿長安,好不精細哩。」同時亦交代了李益的處境,是受制於強大的政治勢力底下。作者湯顯祖刪去了

    人间 2015年35期2015-12-08

  • 弥罪
    的公文。 当朝太尉被圣上赐了千两黄金回乡养老,而这位权势滔天的大人物却偏偏选了这块地方颐养天年,如今浩浩荡荡的队伍即将到达,他身为县长,少不得要去接风洗尘。 时嗔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就该如此,在庙堂之上叱咤风云,晚年能够安享荣华,于是看向太尉的眼神里不由得带了几分向往。 谁知太尉到来后不过半月,衙门口的大鼓便一声声响了起来。 在阳荣县,击鼓鸣冤实在太少有,时嗔面前跪着的百姓哭丧着脸,只是不断磕头:“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太尉初来乍到,请了风水师选地建

    男生女生(金版) 2015年1期2015-04-16

  •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三公制度的研究综述
    三公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研究综述一、总述三公制度卜宪群在《秦汉官僚制度》一书中对周、秦、汉制的演变,两汉之际建制的考证,皇权与官僚制的关系等,都作了认真的探讨。李孔怀在《中国行政制度史》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及其官吏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专题叙述与分析皇帝制度、中央中枢机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与制度、行政监察制度以及官吏选拔与管理制度。李玉福在《秦汉制度史论》一书中论述了战国秦代的宰相制度、西汉前期丞相职权强化、

    黑龙江史志 2014年9期2014-11-25

  • 《通典》“晋太尉进贤三梁冠”小札
    9)《通典》“晋太尉进贤三梁冠”小札孙正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通典》记载晋世太尉著进贤三梁冠,与《晋书·职官志》《晋百官表注》《晋公卿礼秩》等不合。《通典》这一错误记载本自《晋书·舆服志》,后者则因糅合《续汉书·舆服志》和晋令而成,故保留了一些与晋制不符的记载。汉魏时期,太尉著进贤冠,至西晋初年改著武冠,并为南朝所尊承。太尉首服的这一变化,除以八公制的设立及公分文、武为契机外,还得益于复古改制思潮对秦汉旧制典范意义的消解。通典;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9-19

  • “浅斟低唱” 考释
    陶穀为学士,得党太尉家姬,遇雪,陶取雪水烹茶,曰:党家有此风味否?对曰:彼粗人,安有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儿酒耳。”仔细斟酌以上四种辞书的解释,都不太准确。首先,《中文大辞典》的书证就不妥当。《中文大辞典》谓第二条书证出自《宋长编》,《宋长编》是南宋李焘(1115—1184)《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简称(也简称为《长编》)。如果此书记载有党太尉“浅斟低唱”之事,应是较早的文献;然而笔者用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反复检索,却没有在此书中找到这条记载

    文史杂志 2014年4期2014-08-08

  • 汉唐间礼仪体系与行政体系中官职的关系及其变化 ——以封禅礼中封玉牒仪执事官身份的变化为中心
    断变化着,由汉代太尉、尚书令和太常的组合变成了唐代太尉、中书令和侍中的组合。礼仪事务中执事官身份的变化滞后于其它日常政务运行中官僚体制的变化。因官僚体制变化而产生的行政体系与礼仪体系中职官地位不对称的矛盾,既反映了礼仪体系的调整滞后于行政体系的调整,也是中国帝制时代权力运作的一种协调与制衡。玉牒;玉册;执事官;权力仪式化封禅是帝王功成告天之礼,因此对于封禅礼的研究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丰硕。①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14

  • 浅析《霍小玉传》与《紫钗记》的不同——以叙事结构为主
    增加了反面人物卢太尉,卢太尉在第十五出上场自报家门:自家卢太尉是也、卢杞丞相是我家兄。卢中贵公公,是我舍弟。一门贵盛,霸掌朝纲,可见其家族权倾天下。因李益得罪了卢太尉,欲招其为婿,被派往玉门关外任参军。李益与小玉灞桥伤别。后卢太尉又改李益任孟门参军,更在还朝后将李益软禁在卢府,派人监视李益,使其不能与妻子相聚。主人公李益不再是无情负心的人,他的不归是因为卢太尉的阻挠。同时戏曲中把霍小玉改写成良家女子,并更加突出了她对李益的痴情。《霍小玉传》中的卢氏女是一个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2期2013-12-12

  • 《紫钗记》中李益形象的矛盾性
    致,但也有新增卢太尉等,保留旧剧《紫箫记》的成分不多,大致情节是陇西书生李益来京待试期间求鲍四娘为媒,鲍四娘为李生与小玉牵桥搭线,在元宵灯会上李益与小玉相遇,两情相悦,鲍在两头一说即合,选定吉日后小玉母亲郑氏为两人举办隆重婚礼。婚后李益与小玉十分恩爱,游园之际小玉悲从中来,担心李益日后移情别恋,李益为安慰她写下誓言“水上鸳鸯,云中翡翠,日夜相从,生死无悔,引喻山河,指诚日月,生则同衾,死则共穴”。李益赴试喜中状元,但因没去卢府参拜,卢太尉恼羞成怒把他发配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7

  • 高俅曾为苏轼打小工
    知道宋徽宗时有个太尉叫高俅,而且知道他是被“小苏学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王诜的,而后因为善于踢球,被端王赵佶看中。不久端王当了皇帝,高俅跟着发迹。但是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宋史》中居然没有传。根据史料中的零星记载,我们只知道他确实是宋徽宗的“幸臣”,后来的罪名主要是“败坏军政”——因为他主管军事,却没能阻挡金兵入侵。但他没有被列入“宣和六贼”,可能与蔡京、童贯等比起来,并不算大奸大恶。而且,史书上并没说高俅善于踢球。倒是有个因善于踢球而受宋徽宗知遇的人,名李邦

    初中生·博览 2012年7期2012-08-30

  • 本能到自觉
    直超唐迈宋。北宋太尉党进,泉下有知,亦当艳羡不已。就说那党太尉,兵痞出身大老粗,趣味自然浊,他以饕餮名世。寒冬独坐帐内,叫一队肥婢女环列成“肉屏风”以御寒,而他猛喝火酒,大嚼嫩羔,听唱淫词艳曲。既醉且饱,抚拍大肚,满意告之:“我对得起你了,嗯!”侍姬掩唇笑说:“太尉对得起它,它对不起太尉,没有给太尉挤出半滴墨水来。”放眼今日,宴聚酒楼比党进更浊的我都见过。书崇见过的应该更多。他虽隐忍不发,心实忧之。此书之著,盖欲以文化醒世,俾使其从动物本能跃向文化自觉。何

    文学自由谈 2012年6期2012-03-20

  • 高俅求职的智慧
    《水浒传》中的都太尉高俅是个反面角色。他阴险狡诈,善于玩弄權术,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他把另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个高俅原本出身贫寒人家,他为人乖巧,头脑灵活,还读过几年私塾,擅长舞文弄墨,抄抄写写。可是,他肚子里尽管有点墨水,却一直找不到事干,整天无所事事,成了街头上一个小混混。大学士苏轼身边当时正缺少一个小吏,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他张贴告示,要招聘个小

    公务员文萃 2012年4期2012-02-11

  • 高俅求职
    良旭《水浒传》都太尉高俅是个反面角色。他阴险狡诈,善于玩弄权术,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还把另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沖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个高俅原本出身贫寒人家,为人乖巧,头脑灵活,还读过几年私塾,擅长舞文弄墨,抄抄写写。可是,他肚子里尽管有点墨水,却一直找不到个事干,整天无所事事,成了街头上的一个小混混。小学士苏轼身边当时正缺少一个小史,也就是当今小秘书一类的角色。他张贴告示,要招聘

    知识窗 2011年12期2011-05-14

  • 秦国太尉
    柳君君秦国太尉柳君君“太尉”是始自秦的一种重要的古代职官。但在太尉是否是秦官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相伴随的另一个问题是,“太尉”又是否是最高军事长官。相关的资料也很少,本人就现在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浅析,望学者们能指正。“太尉”,国尉一、释“尉”关于“尉”之称呼由来已久。古时“尉”通“熨”,据许慎《说文解字》载:“尉作尉,从尸,又持火,以尉申曾也。”指代“用火熨烫缯布使之平展”之意。应劭注:“自上安下曰尉。”后来,“尉”字逐渐被附载到了古代官名上来。如: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4期2010-08-15

  • 语词笔记·城市故事 坦腹东床
    修饰。一年夏天,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府来挑选女婿,王家的公子们听说太尉来选女婿,都精心打扮一番,争先恐后出来相见。来人发现王家公子都不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犹豫不决之际,发现少了一个人,便走到东厢房窗下,发现一人坦胸露腹、旁若无人地躺在床上吃东西。来人回去后就如实向太尉汇报。结果郗鉴恰恰选中那个不修边幅的王家公子,这个人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太尉郗鉴“慧眼识英雄”,在众多仪表堂堂的王家子弟中唯独挑中了王羲之,事实证明王羲之的确不同凡响。他不仅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

    新语文学习·初中 2009年6期2009-07-16

  • 曹操求名术
    君者也)。乔玄是太尉,近似国防部长,知名度很高,有这个名人来捧曹操,曹操也跟着成了名人,成了名人的曹操一眼就被地方官注意上了,于是他被顺利地举荐为孝廉。《资治通鉴》第五十八卷则说,曹操虽被乔玄力捧,仍然名气不大,在乔玄的建议下,曹操又去请另一个名人许劭来捧自己。许劭鄙视曹操,不愿捧他,曹操就把刀搁在了许邵的脖子上,许邵只好违心地夸了他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来这句话流传开来,曹操才声名鹊起,得到了地方官的举荐。两种史料说法不同,我觉得《魏志

    幸福·悦读 2009年11期2009-01-29

  • 逼上梁山都是女人惹的祸?
    上校,跟贵为殿军太尉的高俅比,实在是无名小辈。诸君想一想,在京城天子脚下,那做官的随便一抓就是三品四品,别人都无福消受,林教头一个普普通通的丘八却能娶到天仙般的美女,人家心里能平衡得了吗?高衙内不光是垂涎林娘子的美色,更是心中对林冲不服啊,凭什么如此绝色美人竟做了你林冲的老婆?偏偏林冲又是个死心眼,对于上级领导的要求,竟然抵制不执行,他自然要倒霉。说林冲死心眼,主要是说他太单纯,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太尉是多大的官?你林冲是多大的官?以林冲的身份,别说进白虎

    百家讲坛 2008年14期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