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波

  • DR-GAN: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探地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can数据中存在杂波杂波和真实目标的回波信号在时域和空域上难以分离,对目标信号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增大了地下目标检测和特征提取的难度。在GPR目标检测和特征提取之前,必须进行杂波抑制处理。GPR B-scan回波数据是2维数字矩阵,通常用一幅灰度图像来表示。GPR B-scan图像杂波抑制一直是GPR信号处理中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最简单的方法是均值减法(M ean Subtraction,MS),即GPR B-scan图像的每一行减去这一行的均值。这种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3年10期2023-11-18

  • 水域雷达的软件化杂波处理
    94引言水域雷达杂波主要包含海杂波和雨雪杂波,是影响目标录取、航迹跟踪能力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杂波抑制处理是水域雷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杂波由于产生的机理不相同[1],因此处理方法也不同。海杂波主要分布在雷达近区,强度随距离而减少,可以使用增益控制的灵敏度时间控制(Sensitivity time control,STC)。雨雪杂波是以一个较为均匀的方式分布的,使用快速时间常数(Fast Time Control,FTC)处理。统计分布特性的恒虚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4期2023-03-09

  • 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设计与实现
    备的模拟训练。地杂波回波模拟是雷达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杂波是雷达波束遇到地面而形成的回波,传统的地杂波回波模拟是根据杂波分布模型来生成,该方法计算复杂,而且并不能与真实的地形相匹配。本文在地杂波散射面积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地形高度数据,改进地杂波散射面积计算模型,根据雷达方程和相干视频回波模型生成地杂波回波,在某型雷达模拟器上实施验证,得到的地杂波回波更逼真,使得雷达模拟器起到了真实的模拟和训练作用。1 地杂波回波的设计与实现方法1.1 地杂波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3期2022-10-12

  • 基于零陷展宽的空域海杂波抑制算法*
    ,这些干扰称为海杂波.探测海洋时,HFSWR接收到的海洋反射波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一阶海杂波的强度一般会比目标信号强[5].由于海洋面积很大,海流一直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海杂波会有一定程度的展宽,这也会淹没许多目标,因此海杂波抑制问题已经成为雷达目标检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6].国内外抑制海杂波主要有对消、子空间分解、神经网络抑制和斜投影(oblique projection, OP)[7]等算法.关于海杂波的对消方法主要有时域和模型对消法等,基于时域的对消方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7-28

  • 机载双基地雷达空时二维杂波建模与特性分析
    测过程中,面临强杂波的影响,微弱目标回波可能会被淹没在杂波背景中而无法被检测到。并且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特性比单基地雷达杂波特性更加复杂,其空时二维分布特性与双基几何构型参数(收发平台的载机速度、飞行高度、阵面轴线与飞行方向以及双基基线的夹角等)相关,加剧了杂波分布的不规则性和距离非平稳性,进一步增加了杂波抑制的难度。因此,构建准确的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模型并深入探讨杂波空时分布的一般性规律,可为后续开展双基地机载雷达系统杂波抑制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基

    空天防御 2022年1期2022-05-24

  • 远距无线通信系统中杂波信号的抑制方法研究
    干扰等影响,产生杂波信号。杂波信号通常采用光通信传输,可利用光蜂窝网络传输数据和码元,杂波信号的传输速率能达到1 bp∕s,杂波信号的传输容易导致多径干扰,造成通信误波特率较大。因此,需要有效抑制远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杂波信号[1-2]。为实现对杂波信号的抑制,国内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一些学者采用线性调频均衡抑制方法,多径测量远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实现杂波信号的反信道抑制,但该方法抑制能力较差、抑制环节较多;部分学者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抑制方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9期2022-05-10

  • 雷达杂波建模与评估方法研究
    能不断提升,包括杂波抑制性能。因此,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评估阶段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将雷达置于杂波、干扰等背景中。问题在于实际雷达杂波采集势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若要得到不同地理环境完整的杂波数据,势必延长雷达研发周期,不符合软件化雷达提倡的从“使用寿命长”向“研制周期短”转型的研制思想。为此,本文针对两种有效的杂波模拟算法,即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Zero Memory Nonlinearity,ZMNL)及球不变随机过程法(Spherically Invar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1期2022-04-27

  • 雷达海杂波频域特性分析及目标检测方法
    的散射回波,即海杂波。海杂波对海面或低空探测雷达的工作性能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提升海杂波背景下低空弱目标的性能,本文分析了海杂波的特性,提出了海杂波抑制的方法,为雷达系统的设计和雷达信号的优化提供依据,提高目标的检测性能。1 杂波特性分析海杂波处理的难点在于其信号变化快,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首先,海杂波与海域相关,有些海域杂波小,而另一海域杂波明显强;其次,海杂波与气象相关。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甚至是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海杂波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8期2022-04-06

  • 基于自适应分区的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
    离模糊的情况下,杂波多普勒频谱严重展宽且近远程杂波相互交叠,其中近程强杂波分布具有严重的非平稳性,而远程杂波相对平稳,同时还存在清晰区。传统STAP方法大多是对全部的多普勒通道数据进行自适应处理,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杂波抑制效果,但同时也会引起清晰区目标的信杂噪比损失,不利于弱目标的检测。此外,近程杂波引起的杂波非平稳分布,均匀训练样本数严重不足,导致传统STAP方法在近程杂波区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首先基于先验知识,对机载雷达回波在距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2年1期2022-03-29

  • 一种杂波实时仿真方法*
    击状态时总是处于杂波环境之中,导引头发射的功率信号都会通过地面的或海面的反射、散射经过天线的主瓣和旁瓣进入接收系统,形成背景杂波。大面积的杂波区使得导引头内部杂波电平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导引头接收系统饱和阻塞,直接降低了导引头对信号目标的正常跟踪与截获能力,或由于信杂比的降低在跟踪阶段增加了角度跟踪的随机误差,直接影响到导引系统的精度[1~2]。因此,选择适当的模型,利用杂波的性质对其进行有效的模拟尤为必要。2 杂波仿真模型2.1 杂波仿真的特点及要求杂波

    舰船电子工程 2022年1期2022-02-12

  • STAR2000型空管一次雷达杂波抑制浅析
    述雷达信号处理中杂波抑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处理过程,其核心是杂波抑制方法的设计,同时设计方法的工程实现也至关重要。雷达杂波有许多种分类:根据产生杂波的物体不同可分为地杂波、海杂波和气象杂波等;根据雷达杂波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主瓣杂波和旁瓣杂波等;根据有无信号源可分为有源杂波和无源杂波;根据反射回波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面杂波和体杂波等;根据杂波相对于雷达有无速度可分为地杂波(无相对运动)和动杂波(有相对运动)。杂波抑制器是用于避免一次雷达形成初始虚假航迹的重要工具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30期2021-12-24

  • 雷达P显气象杂波模拟的一种实用方法∗
    地仿真出雷达气象杂波,对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来说是一项关键技术[1]。目前气象杂波有三种较为经典的建模方法有杂波统计建模、散射机理建模和杂波非线性建模,而最常见的建模方式是杂波统计模型[2]。在雷达模拟系统中,如何建立合适的气象杂波模型,并能逼真地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且不影响系统速度,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对气象杂波的模拟存在的问题是对距离衰减和亮度调制考虑不够周全,导致模拟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在分析气象杂波的特性后,通过ZMNL方法来生成相应的气象杂波序列,再按电磁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8期2021-09-09

  • 一种雷达强杂波区副瓣对消技术
    时,雷达面临强地杂波的影响,在杂波区,传统的副瓣对消性能会受地杂波影响而大幅下降,导致雷达在杂波区难以对抗有源干扰[2]。地杂波的空间特性复杂,平均功率高,导致副瓣对消的权值求解条件被破坏,权值计算产生偏差,副瓣对消效果变差[3]。文献[4]、文献[5]分析了地杂波的幅度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对地杂波的模型和产生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献[6]对副瓣对消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仿真试验,文献[7]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地杂波对副瓣对消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强杂波区副瓣对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2期2021-07-21

  •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杂波环境PRT组优化方法
    面、云雨、箔条等杂波环境下,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探测,现代雷达一般会利用目标与杂波径向速度的区别,通过引入MTI或MTD滤波器实现杂波的抑制。但是由于雷达发射期间一般不能接收目标回波、杂波改善因子受限等因素,某些处于距离-多普勒速度盲区的目标无法检测,影响雷达的发现概率。为减小雷达检测盲区,文献[1]研究了常规机载PD雷达的波形设计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文献[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局寻优能力更强的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文献[3]针对地面中重频PD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9期2021-07-20

  • 一种基于地表类型的地杂波快速仿真方法*
    用实测或仿真的地杂波数据对杂波抑制、目标跟踪等性能进行验证。为了验证机载多通道雷达技术,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美国相继实施了Mountain Top 计划和MCARM计划[1-2],实际录取了大量机载雷达数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和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一起利用L 波段多通道机载杂波测量雷达及地面有源校准设备,获得了丘陵、山地、平原、城镇、黄土高原等地形的杂波数据[3]。但获取大量雷达实测数据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所以需要优先考虑如何对机载雷达地杂波进行高逼真度仿真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1年5期2021-06-26

  • 一种杂波分类辅助的近海岸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力,其无模糊主瓣杂波抑制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在对临近海岸区域进行观测时,波束照射范围内除了平静海面外,往往还有临海的陆地和岛屿等强散射分布目标。此时,陆地杂波的方位模糊分量的能量明显高于平静的海杂波,如果不对其进行区分和抑制,则近海岸区域内的慢速运动目标的检测能力将急剧恶化。在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体制下,对近海岸方位模糊杂波的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后处理。数据预处理技术以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4-30

  • 基于K-均值聚类的SVD杂波抑制算法
    04)0 引言强杂波环境下慢速运动目标的检测一直是雷达探测的重点之一[1]。由于雷达实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目标回波信号易受到强地杂波干扰,使得运动目标很容易被淹没在杂波中难以检测[2]。此外,由于运动目标的速度低,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处在零频附近,与强地物固定杂波及慢速杂波存在严重交叠[3],传统的基于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ion,MTI)和动目标检测(Moving Target Detection,MTD)的杂波抑制算法性能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6期2021-01-13

  • 基于信道多普勒特征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直达波和零频多径杂波(统称为零频杂波),且在复杂电磁环境(如城市、丛林、海洋等)下,也会接收到由散射体波动所引起的非零频杂波,这些零频和非零频杂波会掩盖目标回波,进而影响目标检测[9-12]。现有时域杂波抑制方法,如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归一化LMS(normalized LMS,NLMS)算法以及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算法等,虽可同时抑制零频和非零频杂波,但存在收敛速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年1期2021-01-05

  • 一种改进的基于背景自适应的杂波图算法
    目标信息。[1]杂波为常见的非目标信息,由于其在空域分布上的变化明显,而在时域周期扫描上却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依靠对时间采样估计背景杂波功率水平可以有效进行杂波抑制,改善目标的检测性能。[2]杂波图技术即是基于杂波时域平稳的特性,将天线扫描到的空间分为若干个杂波单元,然后再把杂波信息处理后按照划分的单元进行存储。它能实时地对雷达杂波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更新,从而方便分析杂波的特性,及时改变雷达信号处理的过程,提高雷达整机的性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杂波环境。杂波图按照

    雷达与对抗 2020年2期2020-12-25

  • 基于近程杂波协方差矩阵构造的俯仰滤波方法
    相控阵雷达,引起杂波非平稳的因素主要有2个:一种为环境因素,例如地面起伏不平、比较强的杂散点和孤立干扰等因素;另一种为阵面因放置不同导致的非平稳,例如主杂波的多普勒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变化导致非平稳性,这种非平稳性在非正侧面阵雷达中的表现尤为突出[1]。对于二维面阵,在俯仰向的天线阵元具有区分来自不同俯仰方向回波的能力,即具有区分不同距离的回波信号的能力。依靠阵列天线俯仰向的阵元或俯仰向自由度可以分辨不同模糊距离的杂波[2]。近程杂波距离近,衰减相对远距离杂波

    舰船电子对抗 2020年5期2020-11-26

  • 一种自适应双参数杂波图检测方法
    失的前提下,抑制杂波是目前研究热点。杂波图恒虚警检测技术是一种使用于抑制杂波的技术[1],被许多雷达广泛使用。传统的杂波图技术使用一阶递归的方法对多次扫掠的同一杂波单元平均幅度进行估值,然后存储每个杂波单元幅度均值,从而建立起幅度均值杂波图,并利用幅度均值作为杂波图恒虚警检测门限,这种杂波图也叫均值杂波图[2]。传统杂波图是简单的幅度均值杂波图,为单参数杂波图,它只利用了杂波的均值信息,传统的杂波图技术适合空域上变化比较剧烈、时域上比较稳定的杂波环境,对于

    火控雷达技术 2020年2期2020-10-16

  • 基于时空相关性的雷达杂波滤除方法
    引言当前雷达抑制杂波的思路是在雷达信号处理分系统上,常见采用的方法是动目标显示技术(MTI)、动目标检测技术(MTD)、数字脉冲压缩技术以及恒虚警检测(CFAR)等。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工作环境特别恶劣时,用这些方法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时数据处理分系统工作不正常,计算机饱和。参考文献[3]提出了利用回波宽度判断、幅度判断、多普勒速度判断、滑窗法判断等处理所出现杂波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适应杂波特别强的时候。参考文献[4]提出了建立杂波图网格,计算各单元

    火控雷达技术 2020年3期2020-10-13

  • 基于杂波聚类与贪婪策略的电离层杂波智能处理方法
    电台干扰、电离层杂波、海杂波等的影响。其中,电台干扰来自于各种短波通讯电台,地波雷达的工作频段在短波通信最拥挤的频段之中,空间中的短波电台信号进入到雷达接收机中被当做目标回波处理,污染了雷达的检测背景;海杂波是雷达发射信号由海面的后向散射所形成的杂波,由于海浪的运动是多方向的,因此在多普勒谱中呈现出两个位置对称的Bragg峰,其存在会淹没实际目标引起雷达漏警;高空中的气体分子受太阳辐射影响发生电离,游离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了一种称为电离层的特殊等离子结构

    雷达学报 2020年4期2020-09-05

  • 子空间干扰非高斯杂波的抑制
    电磁环境[1],杂波抑制滤波器权值的设计往往不能在信号处理器设计阶段就确定下来,而通常采用在线的方式[2],即利用当前数据估算杂波的统计特性,如杂波协方差矩阵或杂波功率谱,再计算相应的滤波器权值,实现对当前杂波的抑制。自适应处理依赖于获得的杂波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在非均匀杂波场景[3],杂波数据统计特性有可能偏离了待处理单元杂波统计特性,那么杂波统计性能会受到影响。杂波数据数量太少[4],会导致杂波统计特性估计误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严重影响杂波的抑制能力

    雷达学报 2020年4期2020-09-05

  • 端射阵机载雷达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杂波抑制的问题,由于端射阵通常呈前视阵放置,因而与传统侧射阵机载雷达一样,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杂波的距离非平稳问题[4-5]。常规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6](STAP)虽然对平稳杂波有着良好的抑制效果,但杂波的距离非平稳问题则会导致其无法在待检测距离单元杂波处形成深而窄的凹口,使得杂波抑制性能大幅下降而无法正常检测运动目标。针对传统侧射前视阵的杂波距离依赖性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杂波距离依赖性补偿方法主要有角度多普勒补偿方法[7]、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2020-06-06

  • 某雷达杂波数据分析及杂波图技术研究
    53)0 引 言杂波表示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不需要的回波。通常杂波的功率比回波强得多,扰乱了雷达工作,使得对目标回波检测困难。杂波是雷达永恒的话题,包括来自地面及地面建筑物、海洋、天气、鸟群以及昆虫等的回波。常规的杂波抑制手段采用频域处理MTI或者MTD等方法,并利用动目标改善因子衡量动目标效果。动目标改善因子考虑了杂波衰减以及目标增强的效果。[1]但是,仅从频率维考虑杂波抑制手段单一、效果有限,并且需要平衡雷达威力覆盖和时间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杂波

    雷达与对抗 2020年1期2020-06-05

  • 球载雷达多杂波自适应抑制
    难点:一是面临的杂波环境与常规雷达有所区别[3],波束俯视导致杂波强度大,雷达平台的移动使固定的地杂波频谱发生移动和展宽,难以确切知道杂波的频谱特征[4]。二是低空低速目标受到强大的地杂波的干扰[5],由于速度较慢,其特性在多普勒域与杂波非常接近,导致传统的频域滤波方法难以处理。对于低空低速目标的检测,能否精准的去除杂波,保留低速目标是关键。这就要求滤波器的阻带要与杂波的频谱展宽相匹配,通带要尽可能的平坦以保留目标信息。传统的延迟线对消器是现役球载雷达采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年10期2019-12-23

  • 一种改进的球载雷达气象杂波建模方法
    达平台的漂移会使杂波频谱展宽,所以球载雷达工作时面临着很强的地海杂波[2]。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球载雷达的探测性能还会受到以云雨杂波为主的气象杂波影响,尤其对于S、C和X波段的雷达,气象杂波对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更为严重[3]。特别是在探测低慢小目标(如无人机)时,由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很小,而且与气象杂波运动速度相近,很容易被杂波淹没,给检测带来了困难。杂波建模是进行杂波抑制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4],因此,有必要对球载雷达工作模式下的云雨杂波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9年3期2019-06-28

  • 基于CUT自身先验知识的STAP
    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杂波和干扰抑制方法,并广泛应用于雷达、声呐、地震探测和通信领域[1-3]中。在这些领域,通常由于干扰或杂波在时空域中与目标信号耦合,所以需要进行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需要准确估计CUT的杂波协方差矩阵[4-12]。在当前的STAP中,CCM完全通过与CUT相似的训练样本[8-10]或者与CUT的CCM相似的样本[11-12]来估计。其中,文献[9]选择和CUT具有较大相关系数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来估计CCM。文献[10]选择与CUT的时域波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2019-02-13

  • 机载非正侧视阵雷达杂波分布特性研究
    实现对机载雷达强杂波的有效抑制,显著改善机载雷达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1973年,Brennan和Reed首次提出了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的概念,将阵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推广到脉冲和阵元采样的二维数据立方中。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STAP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美国新一代“先进鹰眼”E-2D预警机雷达中[1-3]。STAP技术的基础是机载雷达杂波的建模,机载雷达通常处于下视工作,由于机载平台的运动,主杂波中心频率将产生多普勒频移,偏离杂波谱的中心,不再位于零频处,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4期2018-10-23

  • 修正的星载PD雷达杂波仿真模型
    191)0 引言杂波仿真在雷达仿真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一些目标检测的算法验证、雷达性能指标的验证都需要有较为精确的杂波仿真。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对于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杂波仿真的相关研究[1]。随着技术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机载雷达探测范围小、留空时间短等弊端逐渐暴露。星载PD雷达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新方向,文献[2-4]阐述了各国的研究现状。文献[5-7]介绍了PD雷达杂波仿真的相关方法,由于PD雷达仿真需要模拟杂波在距离—多普勒域对目

    无线电工程 2018年9期2018-08-23

  • 基于杂波背景分割二维恒虚警检测算法研究
    07)0 引 言杂波对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一直是雷达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地波雷达和天地波雷达,强烈的海杂波和电离层杂波严重影响目标检测和识别[1]。如何建立杂波模型,提高检测性能,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继提出了基于Rayleigh分布,Weibull分布[2]以及K分布[3-4]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方法。然而实际中杂波的来源随着雷达波束的扫描而快速变化,不仅分布类型未知,而且分布参数也是快速变化的。由于最佳检测器只能在特定分布的杂波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28

  • 一种场监雷达杂波图算法及工程实现
    他固定反射物均为杂波。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这类特殊杂波对目标正常检测的影响,需要进行杂波抑制处理,而杂波抑制需要先获取机场周围地物环境的二维轮廓杂波图。文献[1]对场面监视雷达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文献[2]对机场场面监视雷达抗杂波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献[3-4]对基于雷达杂波图的典型CFAR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文献[5]研究了一种针对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区域约束目标跟踪方法,文献[6]研究了一种基于非相参积累的杂波图检测方法。本文以场面监视雷达杂波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7年3期2018-01-12

  • 舰载雷达海杂波的抑制方法探究
    辉舰载雷达海杂波的抑制方法探究兰 慧,程占昕,杨 辉(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信息作战系,辽宁大连 116018)舰载雷达在工作时采用抑制海杂波技术,能有效的减小海杂波对海上目标检测带来的干扰。本文以海杂波的数学统计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情情况下适用的抑制海杂波的方法。自适应海杂波滤波器和恒虚警检测主要针对各海情的海杂波抑制,提高分辨率和MTI技术适用均匀分布的海杂波抑制。通过系统分析各种海杂波抑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条件,为舰载雷达海杂波背景下的信号处理领

    船电技术 2017年11期2017-12-14

  • 雷达海杂波与气象杂波模拟方法研究
    0003)雷达海杂波与气象杂波模拟方法研究黄向清1,林新党2(1.海军92932部队,广东 湛江 524016; 2.海军驻南京地区雷达系统军事代表室,南京 210003)雷达海杂波和气象杂波可采用多种仿真数学模型产生,但其信号模拟逼真度不高,难以满足雷达操作使用人员在近于实际海洋环境中的训练要求。利用海上试验和训练中采集的实际雷达杂波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海洋自然环境条件,采用电磁波传播模型和自然环境模型对杂波回波数据进行调制处理以更加逼真地产生所需要的杂

    雷达与对抗 2017年3期2017-10-09

  • 一种利用DDR3建立五维立体杂波图的实现方法
    处理系统实时记录杂波、分析杂波的存在、强弱和变化,从而及时改变处理系统以适应时变的杂波环境[1]。杂波图是是用于检测具有极低多普勒频率运动目标或者抑制杂波的一种技术[2]。杂波图实时地记录下雷达阵地周围环境的杂波分布及其强度变化,使动目标显示系统始终处于线性工作状态,进而获得良好的动目标显示性能[3]。传统的杂波图是最简单的二维平面杂波图,平面杂波图要求存储量小,易于工程实现,但是平面杂波图不能区分高低空区域,高波束的高空杂波必将影响低波束干净空域的目标探

    火控雷达技术 2017年4期2017-04-19

  • 基于低秩杂波子空间的杂波对消器
    54)基于低秩杂波子空间的杂波对消器王 凯,王明海,张海波,吴 俊(西安测绘总站,西安 710054)提出了一种利用低秩杂波子空间(LRCC)的杂波对消器,该方法利用相对较少的杂波子空间正交基构造出原杂波,然后再对消相邻脉冲间的杂波回波,所需要的杂波信息矩阵维数相对于原二维脉冲杂波对消器(TDPC)来说明显减小,而杂波滤波性能没有损失。空时自适应处理;杂波子空间;杂波抑制;预滤波0 引 言机载相控阵预警雷达在飞行过程中,在接收目标信号时也会接收来自地面的

    舰船电子对抗 2016年3期2016-12-13

  • 机载MIMO雷达空时杂波块对消器
    布式接收,可获得杂波抑制、参数估计,抗干扰等能力的大幅提升[1-3]。将MIMO雷达应用于空中平台,结合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来检测动目标成为近几年的热点[4-7]。但由于发射波形分集的缘故,机载MIMO雷达STAP将传统的空域-时域二维处理扩展到发射-接收-时域三维空面,数据维数的急剧增加将导致运算量和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所需样本过大。传统的降维技术[8-11]虽能缓解这一问题,但实际雷

    电子科技 2015年6期2015-12-18

  • 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新型海杂波抑制方法
    中,通常包含雷达杂波信号和目标信号。如果没有杂波的干扰,雷达会很容易完成探测任务。同时,如果有杂波的存在,就会存在信杂比,这会影响到对目标信号的检测。尤其是在一些强海杂波背景中,由于目标信号很微弱,会淹没在海杂波中,所以对雷达杂波的抑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达杂波抑制处理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目前,杂波抑制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未尽善尽美。因此,找出一种简单又实用的杂波抑制方法很重要[1]。在雷达杂波中主要有四种杂波:海杂波、雨雪杂波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5年11期2015-11-10

  • 机载雷达空时二维海杂波分析
    载雷达空时二维海杂波分析熊昭华,欧阳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为了给机载雷达海杂波的STAP处理提供自由度信息和功率分布信息,以脉冲多普勒相控阵雷达为基础,分析了正侧阵、斜面阵和前向阵3种阵面下机载雷达空时二维海杂波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K分布海杂波生成方法,实现了3种阵面下海杂波特征谱和功率谱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机载雷达空时二维海杂波的自由度比地杂波大0.6~2.5倍,因此,海杂波滤波器的阶数需增大相同倍数;同时,海杂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6-21

  •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OTHR 海杂波抑制方法∗
    的关键在于抑制海杂波从而显出目标信号。由于慢速目标回波信号靠近强大的海杂波频谱,容易被海杂波谱峰掩盖,使海杂波抑制非常困难[1-3];此外,从理论上看,长相干积累时间(Coherent Integration Time,CIT)可以提高多普勒谱分辨率,有利于慢速目标的检测。然而,实际工程中,长CIT会导致雷达探测范围和数据率降低,同时会加剧电离层的不平稳性引起的谱展宽效应,从而严重制约雷达对慢速海面目标的检测,因此,目前天波雷达多采用短CIT[4-5]。而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年4期2015-01-22

  • 基于最小功率准则的自适应MTI滤波器的设计
    人施放的金属箔等杂波杂波分为固定杂波和动杂波。对于固定杂波,需要采用凹口位于零频附近的滤波器来抑制。然而对于频谱位置有相应多普勒频移的动杂波,就需要滤波器的凹口对准杂波平均多普勒频率位置才能得到良好的抑制效果。1 相关理论介绍MTI技术是最早用于杂波抑制的技术之一。MTI的设计思路是使滤波器止带凹口尽量对准杂波谱的中心频率[1]。典型的MTI系统通常采用非递归的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来实现对杂波的抑制,设输入信号为x(t),每级延迟线的延迟时间为T

    电子科技 2014年3期2014-12-18

  • 一种小擦地角下空时相关的海杂波仿真模型
    角下空时相关的海杂波仿真模型王佳宁, 许小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提出一种距离和时间二维相关的复海杂波序列生成模型。该模型利用记忆非线性变换(MNLT)生成海杂波高分辨率距离像(HRRP),其满足空间-时间二维相关特性,且幅度服从Pareto分布;随后依据多普勒频率与HRRP幅度的近似线性关系,生成各个距离分辨单元中杂波序列的多普勒谱;最终利用交替投影(AP)算法反演出海杂波复散射信号的相位信息,从而得到符合特定统计特性和空间时间相关特性

    制导与引信 2014年4期2014-05-25

  • 雷达海杂波的频域处理
    30088)1 杂波特性分析海杂波处理的难点在于其信号变化快,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首先,海杂波与海域相关,有些海域杂波小,而另一海域杂波明显强;其次,海杂波与气象相关。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季节,甚至是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海杂波也不相同。人们对海杂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测量,得出如下结论,对海杂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风。对于海杂波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频率,频率较低的雷达,如米波雷达,由于其波长长,海表面近似为平面,后向杂波效应不明显,杂波强度弱;对于频率

    舰船电子对抗 2014年2期2014-04-26

  • 基于多模型参数选择的雷达海杂波自适应抑制处理
    号中含有大量的海杂波,这些海杂波强度通常比目标信号高出数个量级,严重干扰了有效目标的检测。因此,对海杂波特性的深入研究并通过现代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能够最大地发挥雷达在海杂波环境中的检测威力。雷达海杂波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统计分布模型,即:Rayleigh分布、Log-normal分布和Weibull分布、复合K分布[1]。如在低分辨率雷达系统中,当天线波束角较高,环境比较平稳时,一般海情的海杂波通常服从Rayleigh分布;在高分辨率雷达、低入射角的情况下,一般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2-06

  • 机载火控雷达杂波分区抑制方法研究
    面临着大面积的地杂波。地杂波不仅强度大,而且不同方向散射体相对载机的速度不同,从而造成杂波谱展宽,严重影响了动目标的检测性能。对于多数机载火控雷达,当采用高脉冲重复频率时,杂波多普勒谱通常可分为主瓣杂波区和清洁区两部分。即使采用中低脉冲重复频率,由于目前雷达多采用低副瓣天线,接收到的副瓣杂波淹没在噪声功率以下,因此杂波多普勒谱依然可划分成主瓣杂波区和清洁区。常规的杂波自适应抑制算法多是对全部的多普勒通道数据进行自适应处理,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杂波抑制效果,但

    电子科技 2013年4期2013-12-17

  • 基于FPGA的杂波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雷达的环境杂波是雷达工作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体制的雷达都会受到各种杂波的干扰,从杂波中发现目标回波,并从中提取目标信息是雷达信号处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研究并仿真各种类型的杂波就成了雷达系统仿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实验室模拟出逼真的杂波环境有助于雷达杂波滤波器的设计及优化,提高杂波抑制能力,从而用最小的代价,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任何杂波特性都可以用幅度分布特性和频率分布特性来描述,因此杂波建模仿真[1-2]就是基于某种方法产生出既要满足一定

    火控雷达技术 2013年3期2013-09-30

  • 一种用于VTS 导航雷达的杂波图恒虚警率处理技术
    需要处理包括江面杂波、云雨杂波、地物杂波等在内的各种杂波。对于固定部署的雷达,常采用各种杂波图技术实现恒虚警率检测。JY-14雷达是一部现代三坐标对空监视雷达,采用了多种杂波图,不仅提供气象杂波的速度图,也提供地杂波杂波轮廓图。ASR-10SS 是一种用于航管的监视雷达,杂波图技术在其中的功能包括零频通道切向目标检测、各频道CFAR 门限控制、控制射频和中频的衰减、提供气象速度图、滤除固定杂波等。利用经典的杂波图理论,对于地物杂波的处理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

    雷达与对抗 2013年3期2013-06-08

  • 一种基于Tsallis分布的海杂波非平稳性模型
    标之前,需要对海杂波进行建模,找到切合实际的海杂波模型,从而降低海杂波对目标的干扰,更加准确的在强海杂波背景下提取目标信号[1]。该文将根据海杂波的非平稳性特征,利用Tsallis分布建立海杂波模型,并采用Nelder-Mead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同时,采用IPIX雷达实测海杂波数据对Tsallis分布和各海杂波统计分布相对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拟合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验证了Tsallis分布具有较高的拟合度。1 海杂波的统计模型(1)瑞利分布瑞利分布是一种经典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9-04

  • 改进的非均匀频率采样配准双基杂波抑制方法
    机载双基雷达的地杂波也非常复杂[1],有效抑制地杂波是动目标检测的关键。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可用于双基地杂波抑制[2],但杂波的距离依赖性带来协方差矩阵的估计损失,造成杂波抑制能力下降[3]。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提出的可用于克服双基地杂波距离依赖性的方法包括:1) 基于STAP加权矢量展开的导数更新法(DBU:Derivative Based Updating)[4]和非线性时变加权(N

    电波科学学报 2011年1期2011-05-29

  • 雷达模拟器中海杂波模拟的一种新方法
    )雷达模拟器中海杂波模拟的一种新方法谢永亮,赵朋亮,甘怀锦(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海杂波的建模方法已趋于成熟,而如何在光栅显示器上快速逼真地模拟海杂波是当前模拟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成熟的海杂波模型基础上,用ZMNL快速模拟杂波序列,并通过距离和近程增益调制可快速逼真地模拟海杂波。海杂波;ZMNL;距离调制;近程增益调制迅速而准确地模拟雷达杂波的方法对雷达系统模拟及雷达信号处理来说十分重要[1]。目前海杂波建模主要有三种方式:散射机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1年3期2011-01-22

  • 基于实测数据的海杂波特性分析*
    机将接受到大量的杂波,目标信号往往淹没于各种杂波和热噪声中。为了实现对目标的检测、跟踪与识别等处理,找到能够有效把目标信号和杂波区分开的特征量是关键;杂波特性的研究利用现有的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杂波表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和区别于目标的数值特征量,并因此而建立准确杂波模型,是设计最优检测算法和性能评估的客观要求,对于雷达的成功设计有重要的作用[1]。在诸多雷达杂波背景中,海杂波以其随雷达极化方式、工作频率、天线视角及海情、风向和风速等多个因素的变化而呈现明显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2期2010-08-11

  • 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仿真系统中的海杂波仿真研究
    邱 杰 杨静国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是雷达目标模拟中环境模拟的重要部分。仿真得到的海杂波数据良好与否是雷达最优化设计及雷达信号处理的关键。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因其主动通道和被动通道的工作模式的不同,造成其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的不同。本文将分析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体制下的海杂波特性,并给出最终的仿真结果。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7期200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