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

  • 共同纲领》 ——“人民的大宪章”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的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正式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关于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现时的根本大法即《共同纲领》”,刘少奇同志说“这是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3年7期2023-09-14

  • 20世纪50年代“共同富裕”理念形成及其演变 ——以《共同纲领》制定中社会主义目标的讨论为中心
    法源流三、《共同纲领》制定中的争论:是否写入社会主义目标(一)建设人民“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二)《共同纲领》是否写入社会主义目标?(三)《共同纲领》中体现的社会正义四、“共同富裕”的提出及其法律化(一)“共同富裕”的提出(二)“共同富裕”入法(三)“共同”与“富裕”之间不切实际的融合五、“共同富裕”的宪法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习近平在2021年1月11日在省

    交大法学 2022年6期2022-02-18

  • 元规则:“五一口号”的宪法面相 ——以“五一口号”《共同纲领》和宪法的联系为切入点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并完成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任务。本文对“五一口号”的宪法价值进行讨论。一、“五一口号”对新中国影响的研究成果回顾“思考和批判是哲学、宗教、道德、政治以及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比较健全的思想所不可缺少的。”[1]48“五一口号”对新中国具有综合性影响,对其研究处于持续状态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的回顾有利于继续前行。(一)前期研究成果回顾与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相随,学者们对“五一口号”及关联行动的价值认识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05

  •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性质、功能和议程新论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决定国都定于北平(改名为北京)、纪年采用公元、国歌未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及国旗定为五星红旗。会议还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学界对政协全体会议已有较多研究,但在政协全体会议的性质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笔者拟参与相关的讨论,进一步探讨政协全体会议的性质、功能和议程这三个问题,以求教于方家。一、政协全体会议的性质:仅是统一战线组织吗?关于政协全体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3期2022-02-03

  • 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三大宪章”的结构功能分析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分别简称《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这三个文件是新中国立国的法律基础,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三大宪章”[1]139。“三大宪章”既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协商建国”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精英协商的政治体制实践“法治立国”的开端。一、“协商建国”到“三大宪章”的诞生“协商建国”始于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9期2022-01-01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
    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参加这次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的代表共622 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49 年6 月15 日至19 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毛泽东、朱德、李济深等21 人组成筹备会常务委员

    支部建设 2021年26期2021-11-15

  • 新中国成立以来时政文本术语藏文译名演变及翻译策略研究 ——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藏译为例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虽然《共同纲领》还不是一部正式的宪法,但从内容和法律效力上,它都具有国家宪法的性质特征,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正因如此,相关部门及时组织翻译刊印了藏文版《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翻译刊印的第一部藏译时政文本,对于时政文本汉藏翻译研究而言,资料珍贵,价值非凡。本文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藏译为例,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政文本汉藏翻译中的基本词汇、关键术语的译名演变情况,探讨其译文翻译策略,

    民族翻译 2021年4期2021-10-29

  • 斯大林为何建议中国制定宪法
    渡时期暂用《共同纲领》。但在苏方看来,宪法是现代民族国家的象征,关乎政权的合法性及国际认同。斯大林说:“如果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利用这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因政协不是人民经选举产生的,人家就可以说你们的政权是建立在刺刀上的,是自封的。”《共同纲领》是党派间达成的协议,而不是人民共同参与制定的,外国会以此攻击中国政权与法统的合法性。因此,你们应该制定宪法,“应从敌人那里拿掉

    党史博览 2020年8期2020-10-27

  • 人民政协成立前后的那些故事
    易其稿起草《共同纲领》周恩来曾概述《共同纲领》起草经过:第三小组决定由中国共产党负责起草草案初稿,初稿写出以后,除各单位自己讨论不计外,经过七次反复讨论和修改,计由先后到达北平的五六百人分组讨论两次,第三组本身讨论了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两次,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基本通过。《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共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1948年10月初,由李维汉负责,开始着

    读书文摘 2020年6期2020-06-24

  • 关于新中国国名的讨论
    的气氛。从《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国名、国旗、国歌、国徽,无不是经过反复的讨论,按会议程序表决通过的。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中原本提出的是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直到最后一天的讨论,清华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张奚若提出质疑。他和几位老先生都觉得这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何况,“民主”一词democracy來自希腊文,原义与“人民”相同。于是,经过讨论和表决,终于采纳了这个提议,确定新中国的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3期2020-04-13

  • 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建国宣言 ——纪念《共同纲领》颁布七十周年
    0091)《共同纲领》在历史舞台的出场,是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体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具有宪法性质和发挥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它开创了我国宪法发展的新时期,让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人为之而奋斗的独立和民主得到了实现,成为了一个模版和典范。从其颁布至今,我国的宪法发展已近七十年,从自发立宪到自觉修宪,再到自信行宪,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宪法发展阶段。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一伟大文献,感怀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深刻铭记人民民主宪法从哪里走来,不忘初心地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3-11

  • 1949年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
    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结果。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曾撰写《建国大纲》,1931年中共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6年周恩来代表中共向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发表“五一口号”,提出“速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纷纷响应。中共在新政协上提出的《共同纲领》体

    世纪 2019年6期2019-12-10

  • 人民政协成立前后的那些故事
    易其稿起草《共同纲领》周恩来曾概述《共同纲领》起草经过:第三小组决定由中国共产党负责起草草案初稿,初稿写出以后,除各单位自己讨论不计外,经过七次反复讨论和修改,计由先后到达北平的五六百人分组讨论两次,第三组本身讨论了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两次,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基本通过。《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共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在1948年10月初,由李维汉负责,开始着

    钟山风雨 2019年5期2019-11-25

  • 立宪时刻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更为根本的建国意义。正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与协商通过的共同纲领,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立国根基。共同纲领,不仅标志着建国,更是新中国的宪制新开端。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 图片来源:人民网当我们检视共同纲领的政制设计,不难发现其完全不同于中国以往所有政制构想。它既不同于国民党五权宪法法统,也不同于晚清以来的立宪理想。它的确是全新的和开创性的,只属于新中国。虽然是新开端,但也是一个总结,是中国共产

    法人 2019年10期2019-10-25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民主

    读报参考 2019年9期2019-09-10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陈嘉庚和沈钧儒建议中共尽快成立联合政府,

    旗帜文摘 2019年4期2019-09-10

  • 苏联对新中国首部宪法的影响和贡献
    工作,完成了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刘少奇称共同纲领为“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将在一个时期内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2年9月底,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参加苏共十九大。10月24日和28日,斯大林在与刘少奇的两次谈话中都提出中国应该尽快制定宪法。另分别据师哲、薄一波回忆,早在1949年6月刘少奇访苏、1950年2月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即向其建议早些制定宪法,提出“你们1954年可以进行选举与通过宪法”。 而在制定宪法问题上,中共方面则存在不同意见。中方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50期2019-09-10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人民政协组织法》《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新中国的国都、纪年、国旗、国歌四个议案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

    党员文摘 2019年7期2019-08-21

  • 这个《共同纲领》为何如此重要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解放军被迫进行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陈嘉庚和沈

    新传奇 2019年10期2019-08-04

  • 人民政协创立鲜为人知的故事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陈嘉

    晚晴 2019年4期2019-07-08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随着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

    决策探索 2019年9期2019-05-22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随着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

    人民周刊 2019年6期2019-04-20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48年春,陈嘉

    畅谈 2019年5期2019-04-01

  • 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 ——重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一“人民革命建国纲领”和“全国人民的大宪章”[注]《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34页。颁布70周年。虽然《共同纲领》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之后就已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但把它放到共和国70年来的成长与发展背景中审视,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围绕《共同纲领》为什么没有写入社会主义这一学界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指出《共同纲领》虽然没有直接写入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已经跨越了新民主

    中共党史研究 2019年5期2019-01-27

  • 人民政协是怎样创立的
    个议案以及“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和“人民政协组织法”对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性质定位、职能作用等作了规定,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人民政协正式创立。随着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号召“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3月和4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出尔反尔,否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组建由中共和民盟参加的临时联合政府的决议,派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1947年下半年,我党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革命形

    遵义 2019年6期2019-01-26

  • 论《共同纲领》的宪法精神与宪法逻辑
    共同纲领》作为一部临时宪法,与随后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五四宪法相比有不可忽视的区别,从制宪权的角度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行使制宪权的时刻,也是新中国的建国时刻。本文立足于《共同纲领》文本,结合其制定时的具体历史情境,分析其宪法精神和宪法逻辑。1 《共同纲领》的宪法精神什么是宪法精神?笔者理解的宪法精神是一部宪法所追求的价值与希望实现的目的。《共同纲领》的宪法精神鲜明地体现为实现主权独立与摆脱贫困,实现主权独立是摆脱贫困的前提,摆脱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8期2018-12-07

  • 周恩来在民主建政中开创的若干第一
    施政纲领,即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是一个代表中国各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因此制定这个共同纲领需要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协商。然而,当时大多数民主人士还在香港、上海、南京等地,这些地区还没有解放,尤其是香港,既有英国殖民者的监视和控制,又有国民党特务的猖狂破坏,还有美国势力的干扰。要完成任务,困难大,危险多。因此,能否把这些民主人士动员并安全地输送到解放区来,是制定共同纲领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也因此成

    唯实 2018年11期2018-11-29

  • 践行民族政策:中央民族访问团参与西康民主建设
    更好地实施《共同纲领》,巩固民族地区政权,消除民族矛盾与隔阂,党中央派中央民族访问团出访西康,参与当地民主建设。访问团从参与自治区建设、调解民族纠纷和创立文字等方面着手,认真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自治”的政策规定,建立自治区政府,化解民族地区矛盾,推进文化教育事业,促进西康地区民主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对我们今天更好实施民族政策是有所启示的。关键词:践行;《共同纲领》;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康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

    西部学刊 2018年8期2018-09-30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样诞生的
    这部宪法是《共同纲领》的发展。1949年的《共同纲领》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作用,宪法在起草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共同纲领》,保留了《共同纲领》中关于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权利、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各种基本原则,并作了充分详细的规定。所以宪法序言里说,这部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第五,这部宪法的结构和文字力求简明,通俗易懂。条文共106条,1.4万字,完全用白话文写成,凡是可以避免的难懂的字,一律避免。1954年9月2

    领导文萃 2018年14期2018-07-31

  • 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对我国行政区划发展的影响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确立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建国初期革命和建设的目标。它是新中国的建国大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1954年宪法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有伟大而正确的《共同纲领》以为检查工作、讨论问题的准则。《共同纲领》必须充分地付之实行,这是我们国家现时的根本大法。”[2]临时宪法《共同纲领》的精神指引了建国初期我国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3-19

  •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之比较
    000说起《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我们都认为《共同纲领》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前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五四宪法是在《共同纲领》基础之上而来的,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区别,那么下面我就简要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差别。我们先从他们制定的背景来看。《共同纲领》是在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宣告结束。需要建立新中国,建立自己的中央政府进行各项事业的发展。由全国人

    法制博览 2018年16期2018-01-22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样诞生的
    这部宪法是《共同纲领》的发展。1949年的《共同纲领》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作用,宪法在起草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共同纲领》,保留了《共同纲领》中关于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權利、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各种基本原则,并作了充分详细的规定。所以宪法序言里说,这部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第五,这部宪法的结构和文字力求简明,通俗易懂。条文共106条,1.4万字,完全用白话文写成,凡是可以避免的难懂的字,一律避免。1954年9月2

    党史纵览 2018年1期2018-01-05

  • 政治协商的话语逻辑 ——制定《共同纲领》的党派关系与民主维度
    ——制定《共同纲领》的党派关系与民主维度周 亮(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湘潭大学基地,湖南 湘潭 411105)《共同纲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话语协商和宪制民主,标志着各政党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达成了普遍共识,为构建平等的政党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纲领》;党派认同;话语协商; 政党政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政协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2-26

  • 浅析周恩来在过渡时期的贡献
    周恩来依据《共同纲领》提倡要坚定不移的将过渡时期总路线认真执行下去,向社会主义发展。对于发展工业化要结合现阶段本国国情,尽量在过渡时期稳扎稳打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打好基础。周恩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中国要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对于在新民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迈进的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最终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进入社会主义。对于这

    法制博览 2017年22期2017-01-26

  • 再论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
    论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问题,是从1937年6月国共庐山谈判开始的。虽然最终没有取得中共认为理想的结果,但由于共产党人就这个问题对国民党统治当局的积极影响和直接推动,终于在1938年3月,由国民党在武昌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抗战建国纲领》。用毛泽东当时的话说:这是抗战时期“国民党自己宣布的纲领,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纲领”。抗日救国;国共合作;共同纲领K265.19A009507对于1938年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是第二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3期2015-07-16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存疑 ——关于“五四宪法”历史地位的反思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文本的比较分析,研究“五四宪法”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认为“五四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不是制宪而是修宪,其历史地位不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而应当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五四宪法”;《共同纲领》;制宪;修宪;社会主义2014年是1954年宪法制定颁布60周年。作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首要任务,“五四宪法”的制定和颁布,在以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为起点的近代中国制宪历程中,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五四宪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5-04

  • 中国财政立宪史话
    国宪法》;《共同纲领》中图分类号: D92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2-0054-05一、引言财政是将私人财产之一部分转化为国家的公共财产,表现为对私人财产的合法、强制且无偿的占有。为了防范此间可能发生的非正当侵占,“财富的个人和国家的所有权应以国内和国际的法律为根据,或者至少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风俗为根据” [1]。自前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就团结起来限制国家获取财政的恣意,最高级的限制方式便是立宪,亦即用高级法规范来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6

  • 再论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
    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笔者曾经在1992年《民国档案》(南京)第四期与唐培吉先生合作发表过《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纲领试论》一文,引起了一些讨论。但问题没有澄清,大多论著仍然认同这次国共合作“没有共同纲领”的结论*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国共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草拟的共同纲领虽于1938年春完成,却被国民党中央长期搁置……问题始终未能获得解决。”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489-4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10

  • 论新中国反腐倡廉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思路
    的基本表征。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不仅确立了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着眼于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建立起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并通过人民(公民)的监督权及其他基本权利的行使,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国家权力,从而为新中国反腐倡廉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应珍视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制度遗产,实现宪法文本规范与政治现实的同步和一致。〔关键词〕 新中国;反腐倡廉;共同纲领;五四宪法〔中图分类号〕D602 〔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4期2014-08-16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林 龙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再到“八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经历坎坷,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宪法,国之重器。从100年前,第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实施开始,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寻宪政治国之路。然而自1908年到1949年,真真假假的宪法先后有10部之多,却从未给国人带来真正的宪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曾经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宪法,但专制主义幽灵的复活,却使共和国宪法成了一张废纸……直到“八二宪法”诞生后,中国的宪政建设才真正踏上希望之

    浙江人大 2012年12期2012-10-29

  • 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与思考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宪法起自“共同纲领”。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爱国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原本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进行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但在国家还没有宪法的情况下,“共同纲领”实际上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周恩来在对“共同纲领”起草经过和内容做出的说明中指出,只有当全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共同纲领的经济观 ——基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思考
    76000)共同纲领的经济观 ——基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思考丁波莉(商丘师范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共同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联合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制定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按照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共同纲领》的制定是超越了各方面的利益,同时又符合各方面的根本利益的,具有独特的宪法经济制度,即自己的经济观,它规定了建国初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权制度、经济体制及分配制度等核心制度。由于这些制度规定符合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共同纲领》的纲领性和宪法性
    0089)《共同纲领》既有纲领性,又有宪法性,“带有宪法和纲领的双重性质”。[1]P92那么,其纲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宪法性又是如何体现的?是纲领性为主还是宪法性为主或二者平分秋色?纲领和宪法的区别又是什么?在此,笔者对于上述问题进行粗陋阐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共同纲领》的纲领性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纲领”有两层含义:一,“通常指政治纲领。即国家、政党或集团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最根本的政治目标或行动方针”;其二,纲领“泛指某方面带根本性的指导原

    政法论丛 2010年1期2010-02-15

  • 历史一刻
    的伟大文本《共同纲领》正式通过。这成为开国者们对一个新的中国的理想和蓝图;同时,也是对四万万七千万人民的承诺1949年9月29日,星期四,入秋的北京,天气薄阴清凉。接近下午3时,难得安静了一天的中南海怀仁堂,渐渐人声喧闹了起来。28日休会一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第七次会议即将召开。刚刚参加完两点半政协常委会议的沈钧儒,一边和附近的相熟代表点头示意,一边晃了晃久坐略觉酸痛的腰肢,来到座位上调整了一下姿势坐好。月初,这位年届74岁高龄的沈老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32期2009-09-03

  • 建国大纲拟定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是一份具有国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当年,《共同纲领》的起草是筹备建国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周恩来亲自领导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承担了起草《共同纲领》的任务。周恩来与毛泽东动手专门为之撰写、修改、加工和完善,为《共同纲领》的出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共同纲领》在数易其稿后提交新政协第一次大会讨论。1949年10月1日,刚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

    党史纵横 2009年4期2009-06-02

  • 新中国《共同纲领》诞生记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份具有国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它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外交等基本政策。起草这份文件是筹备建国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共同纲领》数易其稿后被提交新政协第一次大会讨论,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撰写、修改、加工和完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众人的辛勤努力下,《共同纲领》日臻完善,得到了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全体代表的一致赞同,成为

    党史纵览 2009年5期2009-06-01

  • 共同纲领》通过的历史一刻
    在讨论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简称,下同)前,由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常委会对《纲领》草案作说明。宣 讲面容俊朗、一身灰色中山装的周恩来站到前台,郑重地环视了一下半圆形的代表席,拿起手中的文稿,开始逐条宣讲。坐在台下的毛泽东认真地听着自己逐字逐句推敲修改过的法条。为了这篇开国鸿文,他和周恩来一起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对于《共同纲领》的通过,沈钧儒与毛泽东一样,并无悬念。这是本次大会的最大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成为新生的共和国具有宪法意义

    党员文摘 2009年10期2009-04-02

  • 民族区域自治:《共同纲领》的创造
    小组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此前,各党派代表曾委托中共方面起草一个草案,并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主持两度起草。但当时工作重点在动员一切力量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而现在的重点却在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这是长期性的工作。为此,第三小组组长周恩来说:“中共方面的第二稿也已不适用,必须根据新的形势的需要重新起草。”第三小组委托中共方面再次草拟初稿。周恩来把自己“关”在勤政殿内一个星期左右,写出草案初稿全文。这份草案初稿与前两稿相比,在具体条文的规定上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构成

    百年潮 1999年10期1999-06-04

  • 关于对待宪法的一些思想的批判
    政权,规定了共同纲领。但是,我们不但要有纲领,而且要制定宪法,把革命的胜利成果,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牢牢保住它,并动员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又有人说:“我们已经有了共同纲领,何必再要宪法呢?”我们现在的宪法草案,就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的。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几年中,的确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在实践中也证明:共同纲领规定的总纲、国家机构和各种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符合于我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但是,由于这几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新的历史性的胜利,

    中国青年 1954年14期1954-08-23

  • 编辑室
    载艾煌同志“共同纲领是什么”一文,供青年同志们学习共同纲领时的参考。本刊自第十四起曾分期刊载萧三同志所作“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自十八期起曾分期刊载程今吾同志所作“工农习作指导”,现在因为“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已出版单行本,“工农习作指导”将作为中国青年丛书之一出版,因此本刊均不再继续刊载。本刊第十八期第二十四页第三栏倒数第二行“一种脑膜炎”应改为“一种脑炎”。

    中国青年 1949年22期1949-08-17

  • 共同纲领是什么?
    艾煌共同纲领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简称。这个纲领的草案,是新政协筹备会交中国共产党起草的。经过多次的反复讨论和修改,才由筹备会提交给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又经过大会所组织的委员会讨论与修改,在九月二十九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这个纲领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民族、海外华侨等的共同纲领,全国人民的共同纲领,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共同纲领全文约八

    中国青年 1949年22期1949-08-17

  • 青年科学家钱三强访问记
    认为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文化教育政策一章里,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奖励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普及科学智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政府对科学的重视,这与反动政府只提倡少数点缀性的科学完全不同,也纠正了我们某些科学工作者中只重提高不重普及的偏向。这个政策制定后,使我们科学工作者从此安心为人民的科学努力工作,使中国从薄弱的科学基础上稳步地前进。毛主席在人民政协开幕词里说:“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的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

    中国青年 1949年22期194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