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士

  • 莫高窟王道士之名献疑
    0)方广锠在《王道士名称考》 一文开篇, 就强调说: “谈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有一个人是回避不了的——王道士。 藏经洞的发现与他有关, 洞内文物的流散与他有关。”①方广锠《王道士名称考》, 《敦煌研究》 2016 年第4 期, 第111 页。但是, 就是这样一位与藏经洞的发现、 与藏经洞众多文物流散密切相关的核心人物的名字, 在其去世尚不足百年, 距藏经洞发现和洞内文物流散仅仅百余年之时, 就已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写法。 针对这种情况, 方先生不禁感叹:

    敦煌学辑刊 2023年1期2023-06-07

  • 敦煌遗书(三)
    是不明白,难道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也能影响星际战争?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克里特人当然不知道莫高窟,但这些被改变的历史都是克里特人的因果律武器造成的,有无数跟我一样的时间特工被派去修复各个时间节点,这里——”女孩指了指墙壁后面的藏经洞,“就是我的任务之一。”“可是,如果历史真的正在被改变,被改变的事件一定有许多,你们怎么可能去修正每一个事件呢?”“好问题!”KY5811 打了一个响指,“如你所说,被改变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只能对影响度很大的事件进行修

    科学大众 2022年22期2022-12-09

  • 被英国人骗走的敦煌星图
    一个言辞木讷的王道士。几句话交谈下来,斯坦因就知道了王道士的半斤八两。斯坦因不可思议地摇摇头,甚至为藏在洞穴里不见天日的宝物感到惋惜。王道士也不会同意一个外国人随随便便带走東西,斯坦因眼珠一转,想好了骗道士的话:洞窟有唐僧的经文,而他是从印度来的,来自唐僧取经的地方……听了这番话,道士不停地点头。斯坦因当然也要多少给王道士一点钱,这样道士才会痛痛快快!于是,很少的一点银元,就骗走了价值连城的几十箱经卷、织绢和绘画,今天就藏在大英博物馆里,供川流不息的全球游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2年6期2022-07-13

  • 敦煌遗书(三)
    是不明白,难道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也能影响星际战争?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克里特人当然不知道莫高窟,但这些被改变的历史都是克里特人的因果律武器造成的,有无数跟我一样的时间特工被派去修复各个时间节点,这里——”女孩指了指墙壁后面的藏经洞,“就是我的任务之一。”“可是,如果历史真的正在被改变,被改变的事件一定有许多,你们怎么可能去修正每一个事件呢?”“好问题!”KY5811 打了一个响指,“如你所说,被改变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只能对影响度很大的事件进行修

    科学大众(中学) 2022年11期2022-05-30

  • 斯坦因:一个外国探险家的名字
    。于是他决定等王道士回来。这期间,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地区,发现了汉代烽燧、城障遗址。随后在敦煌东北处汉代烽燧遗址中发掘汉简七百多枚。斯坦因意识到:“接近亚洲东西方向那条最繁盛的古代大道,是联系拉萨、印度和蒙古、西伯利亚南北大道的交叉点。”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县。他出生在陕西,因家乡连年灾荒,生活所迫,出外谋生,流落于酒泉。在此期间入道修行,被当地人称作王道士。后云游敦煌,发现莫高窟,感慨:“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遂长期居留此地。斯坦因见到王道士

    特区文学·诗 2022年5期2022-05-30

  • 千年一瞬间
    卖莫高窟文物的王道士一脸痛苦地蹲在我身边——最早对他的印象来自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文章中的他,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千古罪人,憎恶啊!但是,站我眼前的,却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他。他诉说,发现了藏经洞的他无一日安宁,他也知为先人留宝,于是当天就报府,却无人理睬,不甘心啊。眼睁睁地看着国宝在风沙中被毁弃的他报到县、省,并奉经书为证,可惜,千年经书成了接待他的官员们私下相互馈赠、贿赂之用品。他在呻吟,为了莫高窟,不惜贿官、求人写告急文书,费尽周折,递交皇宫,整整七年啊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2021-12-02

  • 飞天落脚的地方
    、世事无常……王道士记述敦煌,无法回避王道士王道士就像一道坎儿,绕过他,博大精深的敦煌学便是一片虚无;面对他,我们又会平添几分纠结、几分惆怅。看过王道士仅存于世的一张照片——这是那个叫斯坦因的英国人给他拍摄的。就是这个斯坦因,像一条闻腥而至的猎犬,于十九世纪初远涉重洋来到敦煌,费尽心机取得了王道士的信任,用四十锭马蹄银换取了堪称无值之宝的万卷经书。此后,又有几个外国探险家接踵而至,以极少的银两从这个叫圆箓的道士手中,盗买了大量经卷、佛画、印本、文书。苍天

    海燕 2021年3期2021-11-12

  • 藏经洞的墨香
    成就绝代名家,王道士偷卖了几幅经卷,竟为海外列为绝世珍宝。只知去敦煌,必访莫高窟。我们随着讲解员开始入窟,听说,如今文物的颜色已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即使对窟内的湿度、温度和游客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约束,他们的容颜还是以不可逆转的速度衰老下去。讲解员很用心,没有按照常规路线,而是在征求游客意见的同时躲避人潮,让我们尽可能拥有最舒适的欣赏体验。在后来的聊天中得知,这讲解员姓李,与我们同岁,今年保送上了兰州大学文艺学的研究生,他喜欢并且热爱莫高窟,在这里连续三年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6期2021-06-16

  • 写作中的“关联力”
    一篇文章。也谈王道士宗 露王道士是谁?是那个与敦煌的漫漫尘沙生死相伴的小个子吗?是那个生前默默无闻死后骂名难泯的小人物吗?是那个不经意间与敦煌藏经阁发生千丝万缕因缘的小道士吗?是那个浑然不知身后事的既狡黠又愚蠢既固执又幼稚既单纯又混沌的小老头吗?王道士王道士,是你害了敦煌,还是敦煌害了你,谁又能说得清楚呢?《道士塔》是当代大散文家余秋雨与早已和尘世绝缘的你做的一场不公平的对话。但他咄咄逼人,你默默无言;他掷地有声,你默默无言;他恼羞成怒,你依然默默无言。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1年2期2021-04-06

  • 《红楼梦》中的“透底话”
    梦》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插图。《红楼梦》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宝玉问王道士,可有什么药疗妒的,道士便诌了个“疗妒汤”,最后又“不打自招”,承认平日卖的膏药,也是哄人的,其语云:“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做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所谓“只一贴百病皆除”,压根儿是鬼话。王道士的这几句话,看似平常,其实是一语中的,把古来此类骗人把戏,透底儿揭破了。这也见得小说家的“洞明世故”,心下了然。不过,这一种推说的径路,在中外

    南方周末 2020-09-242020-09-24

  • 敦煌: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当1897年王道士来到敦煌时,这个文明的交汇点,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已经沉寂了900年。900年,足够风沙把千窟万洞风化成断壁残垣,足够让世人把它遗忘于历史洪流。直到王道士的出现,一切都变了。王道士原名王圆箓,本来是一个稍微懂点文字的农民,后来逃难来敦煌当了道士。他来到敦煌时,这个地方掩于风沙,香火冷落,王道士清理积沙,招募资金修复洞窟,一个人默默做着这些事情。1900年的初夏,一件事打破了宁静。当时王道士的助手在16窟吸旱烟,完了往墙上磕烟袋时发现壁画

    记者观察 2020年6期2020-07-09

  • 敦煌: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始当1897年王道士来到敦煌时,这个文明的交汇点,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已经沉寂了900年。900年,足够风沙把千窟万洞风化成断壁残垣,足够让世人把它遗忘于历史洪流。直到王道士的出现,一切都变了。王道士原名王圆箓,本来是一个稍微懂点文字的农民,后来逃难来敦煌当了道士。他来到敦煌时,这个地方掩于风沙,香火冷落,王道士清理积沙,招募资金修复洞窟,一个人默默做着这些事情。1900年的初夏,一件事打破了宁静。当时王道士的助手在16窟吸旱烟,完了往墙上磕烟袋时发现壁画

    记者观察 2020年16期2020-07-02

  • 面对藏经洞
    上道教的神像。王道士由于文化水平太低,力单体弱,便请了一位当地姓杨的贫穷书生帮助他抄写经卷。他将现在编号为16号窟的一处洞穴的积沙进行清理,供杨某居住和抄写经卷之用。历史充满了偶然,16号窟的背后就是后来举世闻名、震惊世界的藏经洞,它的发现充满了偶然。荒无人烟、破落衰败的洞窟里只有两个穷困潦倒的道士和书生打发时光。有一天,杨某闲来无事,将一根点烟用的芨芨草插进了身后墙壁的裂缝中,一个旷世珍贵的文物宝藏由此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杨某将草棵插进墙壁上的裂缝,挺长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0年4期2020-05-14

  • 面对藏经洞
    上道教的神像。王道士由于文化水平太低,力单体弱,便请了一位当地姓杨的贫穷书生帮助他抄写经卷。他将现在编号为16号窟的一处洞穴的积沙进行清理,供杨某居住和抄写经卷之用。历史充满了偶然,16号窟的背后就是后来举世闻名震惊世界的藏经洞,它的发现充满了偶然。荒无人烟,破落衰败的洞窟里只有两个穷困潦倒的道士和书生打发时光。有一天,杨某闲来无事,将一根点烟用的芨芨草插进了身后墙壁的裂缝中,一个旷世珍贵的文物宝藏由此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杨某将草棵插进墙壁上的裂缝,挺长的

    红豆 2020年2期2020-02-25

  • 藏经洞中历史与现实的错位 ——再论守窟人王道士
    流散的痛苦,而王道士也会避免被冠上“罪人”的祸端。有人说他是发现藏经洞的功臣,又有人说他是导致敦煌文书流失的罪人,历史究竟给过王道士多少辩解。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王道士功过是非及藏经洞文物遗失研究较多,其中部分针对王道士功过进行分析,另有部分通过藏经洞经书、文物的遗失来反映当时王道士的境遇。本文拟在爬疏已有史料及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心态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对王道士及藏经洞文物流失原因进行分析,客观、公正的解读王道士。一、王道士与藏经洞的发现王道士,本名王圆箓,湖北

    新生代 2019年1期2019-11-14

  • 王道士的笑
    想见又躲不过的王道士,他还是那副笑容。我知道了这个王道士奇迹般地从湖北来到荒凉的莫高窟,在这里扎下根,直到终老的几十年里,还真的创造了奇迹。王道士在19世纪90年代来到莫高窟,之前这里无人看管,年久失修,洞中大量积沙,一片残败。王道士凭着对宗教的虔诚,发下大愿,四處化缘,筹集资金,清沙修窟,成了这里的主人和守护者。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是依山起势造的九重楼,最初的督建者不是别人,正是王道士。单就这走壁飞檐的建筑而言,一个小小道士竟有如此眼界,也不枉为“敦煌人”

    读者 2019年20期2019-10-09

  • “福琳”似非王道士本名
    :方广锠先生《王道士名称考》一文披露了一份敦煌遗书的新材料,封面有疑似王道士本人书写墨迹,其中“福琳”方先生认为是王道士的俗名。本文从语言习惯、断句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福琳”并不是王道士俗名,而是另一位佛教人士。关键词:王道士;福琳;方广锠;献疑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5-0125-03Abstract: FANG Guangchangs article“On the Name and Ti

    敦煌研究 2018年5期2018-12-20

  • “敦煌大盗”斯坦因
    一名50多岁的王道士负责看管,这位曾在酒泉清军巡防营当过兵的王道士外出不在,斯坦因和蒋孝琬在一位从西藏云游到此的年轻和尚处,看到了一件写本佛经,并从他口中得知:7年前,王道士无意中在莫高窟里发现了一个堆满经书的藏经洞,但现在已被官府封存。这引起斯坦因的极大兴趣。由于王道士外出,于是斯坦因一行离开了莫高窟,考察了敦煌附近的故长城烽燧遗址。直到王道士从外面回来后,斯坦因一行才又回到莫高窟。他通过蒋孝琬,把自己想看看藏经洞中经卷的想法告诉了王道士,没想到的是,王

    同舟共进 2018年11期2018-12-04

  • 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威挑战。三、为王道士鸣不平《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代表作,自发表后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习这篇散文,并没有太多的障碍,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方式。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并未急于抛出问题,而是和往常一样,先让学生提出阅读时产生的疑惑。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作者与王道士并非同一时代的人,王道士的所作所为他并未亲眼看到,但文中的叙述却那样具体生动,似乎他老人家就在现场。这是否有些违背历史事实?作者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0期2018-10-27

  • 没有如果
    他们开心呢?像王道士一样,饮酒作乐,贪图享受罢了。朝中的一些大臣,听说过此事吗?我想,没有。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如果没有王道士,莫高窟就不会被破坏了吗?一件件珍宝,就不会流走了吗?很可能不会。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更不会重来。一千多年过去了,面对莫高窟的断壁残垣,我们能说什么呢?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或许历史太过于混乱,不然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掌管这佛教圣地呢?那唐代的藏经,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堆废纸,没有什么用处;那宋代的衣冠,在他眼里,不过是庸装凡饰;那洞里的珍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8期2018-09-06

  • 100年前,盗敦煌的那些人……
    像 莫高窟旧照王道士:罪恶者与无知者无论如何,在敦煌的历史上,一个人的名字将永远和莫高窟同在。他就是王道士,俗名王圆篆。王圆箓,湖北麻城人,早年经历不详。据其弟子为其所立的《墓碑》,知其先在肃州(今酒泉)当兵,退伍后,在酒泉出家当了道士。离开师傅后,云游四方,1899年王圆箓到达敦煌莫高窟。多少年之后,他居然独霸了敦煌莫高窟,坐上了最高掌门人位置。王道士四处化缘,用化缘得来的钱把下寺三个洞窟修建了一座三层建筑。建筑的底层,王道士把它用来做传道的香堂,现在是

    艺术品鉴 2018年3期2018-06-19

  • 《敦煌县正堂申谕》《催募经款草丹》录文及相关问题
    煌县政府下达给王道士的官文,要求王道士对敦煌写经严加管理。敦煌研究院藏《催募经款草丹》则是王道士追索经款的底稿。论文对这两件文书进行移录并对相关史事进行考察,对敦煌学史有一定裨益。关键词:《敦煌县正堂申谕》;《催募经款草丹》;王道士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8)01-0120-05On the Examination and Relevant Problems Surrounding Two Dunhua

    敦煌研究 2018年1期2018-03-20

  • 敦煌痛史
    层堆积起来。在王道士昏暗而微小的烛光里,它高达足有十英尺,整个手稿近五百立方英尺!他惊讶得完全说不出话来。他感到身心震动和目瞪口呆。大致十五年后,英国的另一位考古家霍华德·卡特借着摇曳的灯光,注视着尼罗河畔国王古埃及法老吐坦·卡蒙那间幽暗的墓室时,也是这样的身心震动和目瞪口呆。可是,斯坦因明白,这些东西是被官府封存了的,若要公开去搬运是危险的。斯坦因便躲在帐篷内,根本不露面。天天夜深人静,由蒋孝琬一人到藏经洞去搬。蒋孝琬先把这些成卷的写本抱到外边一个大洞里

    小品文选刊 2018年2期2018-02-05

  • 是非百年:王道士与藏经洞
    铭简要地记述了王道士的生平、敦煌活动的经历以及藏经洞的发现。关于藏经洞宝藏的外流,作者认为并非都应归咎于王道士个人,而是落后的民族在那个愚昧无知的时代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关键词:王道士;藏经洞;敦煌宝藏;斯坦因一、王道士之生平王道士是何许人也?在位于敦煌莫高窟大泉河东岸的戈壁滩上,坐落着这位藏经洞发现者的墓塔。塔为土塔,形砖包塔基,主体为一宝瓶形状,由土坯砌成,在其外部用草泥进行覆盖。而塔刹为三级葫芦的形状,由火烧制而成。墓塔坐北朝南,在其正面镶一木质墓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2期2018-01-29

  • 历史有痕,文化有泪
    那个被人痛恨的王道士,出卖了莫高窟,为的只是那为数不多的金钱。可是,这些能全怪王道士吗?当时兵荒马乱,国人的生存尚无保障,谁会管这个古老的地方呢?西方的学者和商人看准了这个时机,用了一些小手段,便将一批批无价之宝运到了他们的国家。那些绣有华丽图案的丝绢,那些绘有人们无限遐想的画卷,那些透着鲜活生命力的雕塑,那些字里行间中透着大彻大悟的经文,就这样离开了它们的家乡。我想,如果文物会开口的话,言语之间可能早已是满满的冤屈与思念了,因为归属感是无可替代的。我终于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46期2018-01-16

  • 鲁子的诗
    王道士的穿墙术破晓的白床单上,氤氲著处女红山寺的定时钟,开始自鸣得意王道士一觉醒来,发现裤裆湿了记得是欲夜里,有梦露催花于是他又一次用干瞪眼法将下体的欲望,逼至脚跟抬头见钉在墙上的日历即撕掉了昨天,对着今日巴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被打薄面壁数年,他已摸清了自己与万物的关系,并用读心术读懂了墙的道成肉身长期以来,他以枯形,以素心以土著的思想,上山下山穿梭于道观、井栏、药铺和法事场捡来的破罐子从不破摔,种上韭菜对天边的云彩,加以剪裁并心生羽衣,披拂于过往的鸟肩

    青春 2017年10期2017-10-09

  • 传人
    可以娶妻生子。王道士挑挑拣拣,挑中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郑朋,曾在村小学做过五年民办教师。一个叫土豆,是个没混出名堂的小石匠。江湖道士入门的第一项功夫,就是写经帖。给亡人做法事,要根据亡人的身世和经历写经帖,场场不能重样。经帖写得好不好,事关道士的招牌和脸面。所以他在传授弟子们写经帖的笔法心法时格外认真。匆匆几个月过去,快过年了。这天,王道士将两个徒弟叫到床前,指着床榻上放着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小箱子,说:“这里装着我行走江湖二十多年留下的好帖,你们一人分一半,

    民间文学 2017年6期2017-07-22

  • 成竹在胸 方能游刃有余
    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便与这个昏聩的王道士有关。”我在叙述这番话时,扫视了学生一眼.只见学生个个神情严肃,有的甚至握起了拳头。看来,从陈述历史这个角度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当然也激起了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我心中暗自高兴。二、知莫高窟,体作者情在激情导入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刚才说本文叙述了外国探险家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那么,哪个同学知道莫高窟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踊跃回答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4期2017-06-10

  • 成竹在胸 方能游刃有余 ——我教《道士塔》
    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便与这个昏聩的王道士有关。”我在叙述这番话时,扫视了学生一眼.只见学生个个神情严肃,有的甚至握起了拳头。看来,从陈述历史这个角度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当然也激起了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我心中暗自高兴。二、知莫高窟,体作者情在激情导入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刚才说本文叙述了外国探险家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那么,哪个同学知道莫高窟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踊跃回答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4期2017-03-23

  • 道士塔
    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二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

    作文新天地 2017年14期2017-02-17

  • 何以归罪王道士
    门。以其愚昧,王道士曾“好意”地将洞窟里破败不堪的四壁冲洗干净,竟然把唐宋壁画刷成了一片白色,还将几座断手少腿的古雕像毁了,请人重塑成道家的天师和灵官;更为无知的是,他面对“高鼻子、蓝眼睛”的蝇头小利,竟然慷慨地“送去”了一批又一批的经卷文书,这些稀世珍宝至今还流失在海外。我10多年前曾以《“王道士”的遗风》为题写过一篇杂文,痛斥“由于王圆箓的愚昧和无知,他由敦煌文化的功臣一下子被判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罪人”。近读一些有关史料,对这位王道士有了新的认识,也为自

    杂文月刊 2016年12期2017-01-10

  • 莫高窟之殇
    因用一点点钱从王道士手中换走了千卷佛经。文物的流失不能怪王道士,应该责怪当时政府和某些官员,责怪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责怪当时迂腐落后的观念。据说,撒切尔夫人曾自负地说:“一个输出电视的国度不能算是一个强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能算强国……”丘吉尔也说:“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这些说的都是文化的重要性。当年,中国人已错过了莫高窟,在毫无文化意识的情况下,犹如失去了一位戴着面纱的神秘的美丽贵妇。如今,中国人对文化仍然不够重视,前些年引起轩然大渡的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10期2016-11-12

  • 敦煌藏经洞重见天日始末
    这个洞窟吞吐。王道士发现了敦煌藏经洞。但纵使费尽心机梳理他一生的事迹,仍难以寻觅到他与他的伟大发现有什么必然联系的蛛丝马迹。王道士(约1850—1931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县。本名园禄,现在更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叫“圆箓”。“圆箓”这个名字蕴涵着非常浓厚的道教味儿,似乎让人感觉到这一定是在他做了道士之后才有了这个意味着功德圆满的名字。王道士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在他的童年时代,他生活的麻城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灾荒。据《麻城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湖北

    蓝盾 2016年6期2016-06-24

  • 《道士塔》教学设计
    “道士塔”引出王道士,然后细写王道士的罪行。(点评:这是从人物的角度来分析的)④我认为题目恰当。因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照应了题目。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道士塔,最后一句“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照应题目。(点评:从整体结构来分析)⑤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我认为还可以用这样的题目:“王道士”。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写王道士的罪行。(点评:以人物为题目,好。但是,文章只写了王道士吗?)⑥我认为可以改成“王道士们”,因为文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2016-03-20

  • 发现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
    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文山文从敦煌莫高窟归来,脑海里始终浮映着那个站在藏经洞前、身穿布衣棉袍、瘦弱矮小而微笑的老头儿王圆箓道士的印象。但翻阅查看一些文章和资料,许多人却都骂他。1900年5月26日,大漠戈壁上一个早晨,鸣沙山仍然是满眼的黄沙,王道士依旧虔诚的劳作。当他打扫到现今编号为第十六窟的时候,劳累之余坐下来抽一袋旱烟,顺手将点过烟的芨芨草插入身后洞壁的裂缝。一大截芨芨草插进去却深不可及,用手敲敲洞壁“嘭嘭”有声,王道士好生狐疑,沿着裂缝随手去掉封泥,啊

    侨园 2015年7期2015-12-28

  • 斯坦因: 敦煌的伟大知音
    与藏经洞监守者王道士所打交道都是纯粹的个人之间的试探、磨合和协商,与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上签订条约完全不同。斯坦因的敦煌之行,连帝国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有展览介绍斯坦因:“英国人,三次中亚探险劫掠敦煌文物和文献总数约2万余件。”试问什么叫劫掠?构成劫掠起码一是暴力,二是人多势众,而且要带家伙,枪炮棍棒之类。斯坦因用暴力了吗?他人多势众吗?他动刀枪了吗?他挖空心思搜寻话题讨王道士的开心,这是暴力吗?他仅带有翻译和脚夫,这叫人多势众吗?即便是说他

    四川文学 2015年9期2015-12-16

  • 化身、幻境与死亡:论诗人遭遇世界的三种方式解读《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
    三种方式解读《王道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王玮旭一1967年,国际通信卫星首次连起世界各国的电视台,盛产诗歌、戏剧和音乐的英国,为这场全球联播节目奉上的当然不是王室的演讲,但也不是某段莎士比亚或乔叟,更不是卓别林,甚至也不是霍尔斯特,而是披头士。同年,《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的发行为披头士的音乐历程创造了真正的巅峰。1960年代,这场世界范围的狂潮几乎不可想象,从利物浦走出的披头士,竟空降到美国这个摇滚乐的发源地,引领了一场持久而疯狂的“不列颠入侵”。如今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15年6期2015-11-14

  • 一幅造神画卷
    ,以及陈仁山、王道士、陈春陵和码头上的“箩脚子”们。小说不仅仅是物质还原,它要深入到物质内核,探索其精神。物质还原只是小说家们进行精神探索的手段或者说工具。这种精神探索,在我们的语文课中简单地归纳为中心思想,或者是主题思想,从而导致一代或几代人对艺术的误读。私以为,艺术不能用简单的主题思想来概括,她要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思考。《箩神》并未停留在简单地造神上,而是通过造神引导读者想象和思考。我们首先看看“箩神”是如何造出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凡与神鬼有关的

    湖南文学 2015年8期2015-09-10

  • 斯坦因:敦煌的伟大知音
    与藏经洞监守者王道士所打交道都是纯粹的个人之间的试探、磨合和协商,与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上签订条约完全不同。斯坦因的敦煌之行,连帝国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有展览介绍斯坦因:“英国人,三次中亚探险劫掠敦煌文物和文献总数约2万余件。”试问什么叫劫掠?构成劫掠起码一是暴力,二是人多势众,而且要带家伙,枪炮棍棒之类。斯坦因用暴力了吗?他人多势众吗?他动刀枪了吗?他挖空心思搜寻话题讨王道士的开心,这是暴力吗?他仅带有翻译和脚夫,这叫人多势众吗?即便是说他

    四川文学 2015年19期2015-08-15

  • 是代言人,也是掘墓人
    》中昙花一现的王道士,只出现了一回,却将所有号称“药到病除”的大师们的把戏揭了个底朝天。王道士诨号“王一贴”,在京城外“天齐庙观”当家,其实不过是卖膏药,但显然他颇有名气,因此还能结交贾宝玉这样的富(贵)二代。一开始王道士先不出所料地吹嘘了一下他的膏药如何“其效如神,贴过便知。”宝玉于是求取疗妒之药,王道士就随口胡诌了一个方子,宝玉半信半疑。 王道士说:“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明年再吃。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

    小康 2015年15期2015-08-08

  • 历史上的小人物
    杨远 当家人王道士在粉刷他的庭院。雪白的,甚至是惨白的粉浆一层一层地覆在了暗沉的壁画上。王道士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这样子亮堂多了。他又打碎了惹眼的塑像,重新造了几个天王和灵官,觉得他们呆板的笑容十分亲切。某一天清除积沙的时候,王道士发现了一个更深的洞窟,里面藏了一卷又一卷的书,都是他看不懂的东西。他把一些进献给了县长大人。不久,一群又一群金发碧眼的长官用钱和他换那些书。他欣喜地接过银元,一边帮忙把一箱又一箱的书籍搬出去,一边不停地感谢大人的慷慨。他锁上空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3期2015-03-18

  • 国之不幸,庶民何辜
    民何辜照片上的王道士,布衣长衫,满脸困惑。这不是主观感受,而是客观事实。如果了解了王道士苦守在莫高窟的30余年,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和精神状态下,余秋雨或许不会形容他“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照片是斯坦因拍的还是美国人希伯和拍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我们走进王道士内心的物证,是王道士困惑不已的写照。清理、维护莫高窟的几百个洞窟急需经费,而朝廷与官府一次次让他失望;对莫高窟的珍宝怀有觊觎之心的外国考古学家来了,手上攥着白花花的银子。在这样的夹缝里,王道士非常

    读者欣赏 2014年12期2014-12-23

  • 行者无疆 方向为上
    这里白净得很?王道士特意刷白的;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天师和灵宫,道观里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佛教圣地呢?王道士指使当地农民塑的……我想,没有人会说王道士在莫高窟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恰恰相反,他秉着农民的朴实,修缮得越认真,对莫高窟这座古典文化艺术宝库的伤害就越大!有青年教师问我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我常常拿莫高窟的这个历史史实告诉他们:上好一节课,需要很多技能技巧,但这些“术”是次要的,悟出正确的“道”才是更为重要的事。因为,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那越认真就越南辕

    江苏教育 2014年19期2014-11-13

  • 为藏经洞“罪人”王道士辩诬
    有重要的关系。王道士是发现莫高窟藏经洞的功臣,但同时又因为那些珍贵资料在发现后的散失而让他在某些人的眼里成为莫高窟藏经洞的罪人。《辞海》“莫高窟”说:“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严重破坏,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鄂登堡等人曾盗窃大量的珍贵文物。”[1]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影响很大,其中有一篇《道士塔》就明确将“盗窃大量的珍贵文物”的罪责直指王道士,说:“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的莫高窟的罪人。”[2]可是,如果我们将王道士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后的所有活

    文史杂志 2014年5期2014-09-15

  • 绝代传人
    ,中风偏瘫了。王道士在床上躺了一个月,觉得自己一身本事就这么废掉了很可惜,决定收个徒弟,将王家道幡打下去。消息一传出,一下子引来不少后生。做江湖道士不用出家,不用拜真人张三丰。平时生活跟常人一样,只是给亡人做法事时,才穿道服戴道冠。写写字,动动嘴,蒙蒙死人和活人,就吃香的喝辣的,一场法事赚百多块钱,成了一门不错的手艺。十几个后生跪在王道士床前,喊师父,唤神仙。王道士靠床头目测了一下,先将几个少年发福的胖子撵出去了。常言道,瘦道士胖和尚,仙风道骨是对道士外表

    小小说月刊 2013年3期2013-05-14

  • 斯坦因真是敦煌的罪人?
    窟的愚昧贪婪的王道士手中,带走了大量珍贵文物,他们被称为敦煌的罪人。然而鲁迅却说:“当假的国学家在打牌喝酒,真的国学家正稳坐高斋读古书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同乡斯坦因博士却已经在甘肃新疆这些地方的沙碛里,将汉晋简牍掘去了。”斯坦因被称为那个时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七年后,斯坦因从印度出发,翻过天寒地冻的帕米尔高原,穿过热浪翻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终于来到这千年前封存的故纸堆旁边。在此之前,敦煌本地官员对王道士敬献的这些破纸残页表现出极为彻底

    百家讲坛 2012年19期2012-02-11

  • 两个人的敦煌
    在一起,他就是王道士 (1849—1931年)。王道士本名王圆箓,原为湖北麻城农民,逃荒到甘肃当过兵勇,后受戒成为道士来到敦煌,参与建三清宫。道士虽没什么文化,但对敦煌石窟情有独钟,这本以佛教题材为主的洞窟,管理事宜不知为何落到了道士头上。想必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修缮愿望,有很强的说服能力,当地寺院里的僧人信服了他,而那些僧人们也是见石窟早已破败不堪,难以逆转,而此时却站出这么个人来,不是僧人起码也是道士,想管就交他吧。王道士也很下辛苦,化缘筹款,用所得微薄

    文学港 2011年5期2011-11-21

  • 燃情岁月
    月叶舟剧中人物王道士:敦煌莫高窟下寺主持,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者。据其墓碑记载,藏经洞发现于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据考证应为1900年)。藏经洞的发展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斯坦因:时为印度拉合尔大学校长,著名的考古专家和丝绸之路学者,犹太人,后入英国国籍,1907年3月12日进入莫高窟。伯希和:法国著名的汉学家,1902年曾为法兰西远东学院搜集图书资料三次来到北京,1908年2月25日率中亚考古探险队到达敦煌。斯文·赫定:被誉为“中国西部的最

    西部 2011年3期2011-10-09

  • 《道士塔》的语言表达特色
    丑”的鄙夷。当王道士以极低的价格将珍贵无比的敦煌文化出卖时,“我好恨”,余先生惜字如金,滔滔的愤恨戛然而止,却又意味无穷,“我”恨愚昧的王道士,恨贪婪的外国传教士,恨冷漠的中国官员,可是更恨自己,若是早出生几年,也许灿烂的敦煌文化就不会丢失了,也许这场荒唐的文化浩劫可以避免了。短短三字,读者便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空间,进入了这个巨大的悲剧场。二、字里行间,悲情充溢。全文用语凝练干净,如同一场精致压缩版的戏剧将敦煌文化的丢失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字字见血,字里行

    中学语文 2011年1期2011-02-20

  • 永恒的阅读
    门。利用留守人王道士的无知,赚取藏经洞出土的敦煌写本、绢画和丝织物等几十大箱。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一捆拥圣洁的经卷,被席卷而去。历史不幸把一份天人的家当交给了一个文化程度极低,光有虔诚宗教信仰的汉子。我透过历史的烟云,便看到,壁画上所有的神灵们,都痛苦地低下了他们的眉目,绝望地看着这赤裸无耻的掠夺。耳畔,历史的风远去,没留下一点声息。我不再是用眼阅读了,心中有难以言表的悲怆。今天,有识之士指出,敦煌文物大批外流,的确是让国人心痛的事。但是,痛心之余仅去指责王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12期2010-12-15

  • 《道士塔》教学设计
    2.提问学生,王道士的圆寂塔修建在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是否合适?提示:不合适,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文中语),是他出卖了敦煌莫高窟中珍贵的文物,是他使得深藏于此的稀世珍宝流失世界各地。(这一问题将学生的目光逐步引向课文的中心人物王道士。)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抓住时机,板书“罪人”,引导学生思考,罪人有哪些罪行?王道士对敦煌石窟做了些什么?(这样学生的思考对象由王道士过渡到文本,学生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堂教学进入品读的第一个层次:感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2期2009-06-13

  • 疗妒汤
    不着的心病呢?王道士偏偏说有,而且还打了保票,怎么看也是逗公子哥儿开心的胡说八道了。在小说中,这一回的回目就叫作“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连作者都说他是“胡诌”,人们也只当是个笑谈罢了。但是,医学专家却认为,其实这里面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先看看王道士的“疗妒汤”里究竟都有些什么。王一贴道:“这叫作‘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王一贴道

    中外书摘 2009年2期2009-02-16

  • 她的砒霜,他之蜜糖
    》里贾宝玉去问王道士讨要“疗妒”药方,王道士给了一个方子,说:“老了死了,也就不妒了。”宝玉大笑,也自知荒唐,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膏药?嫉妒是一种没有解药的毒藥,在它的毒性之下,再聪明优秀的男人和女人,都会显露出自己最令人厌恶最不可思议的一面来。嫉妒常常是由人们心底最脆弱又最在乎的那一部分开始燃起,这个燃点我们不自知,却有强大的破坏力。嫉妒这种东西,在职场江湖当中的表现大有分别。在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聪明人的世界里,嫉妒能化作“最热烈、最深入、最明显的钦佩”,

    文苑·感悟 2009年8期2009-02-11

  • 为同乡辩护
    ,做了道士。”王道士于是成为麻城人的尴尬,而一次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却使师生化解了这份尴尬。活动分两个环节:一、 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探究一个课题:“王圆箓简史”。二、 以辩论方式讨论“藏经洞文物的保护”。我要学生围绕“假设你是王道士,当发现藏经洞后,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不至于被后人诟病”来思考。 学生在撰写“王圆箓简史”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王道士,在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他。于是辩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正方主要提出了以下四种保护措施:第一,发现藏经洞后,立即用砖将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6期2008-06-26

  • 碰撞与反思
    展示幻灯7 “王道士的照片”)却代我们做了令人心痛的回答。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随着余秋雨深沉的笔触来具体体会一下这段让心滴血的历史吧。二、感受史实下面就请你们用一两句话,从王圆箓与敦煌的角度概括第一、二、三部分,看它们分别介绍了哪些史实。生答:第一部分讲的是王道士出身农民,但他却是敦煌的住持。(老师展示幻灯7(一)王圆箓农民道士,把持敦煌。)生答:第二部分讲的是王道士做了一些事情,他把敦煌的壁画都粉成了白色,并且砸碎了那些塑雕。(老师展示幻灯7(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5期2008-06-18

  • 着一“恨”字,境界全出
    :(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师:作者最恨谁呢?我们不能七嘴八舌发表意见。我将以上意见分为四类:一、恨王派;二、恨官派;三、恨洋派;四、其他。请同学们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从文章中找依据。一、恨王派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王道士。第一,文章题目叫道士塔,它直接点出了作者最恨的人。第二,王道士把中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卖给了外国的侵略者,有些遗产从他的手中遗失,他是中国文化遗失的直接肇事者。生:王道士最可恨。因为是他亲手将这些洞壁刷白,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期2008-01-30

  • 漫谈《文化苦旅》
    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中。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农夫,看看他的宅院。他把几个洞窟的壁画用石灰刷白。又打碎了几座雕塑,在上面塑造了他的天师和灵宫。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在无意中打开了一个洞穴的门,他完全不能明白。从此,敦煌的艺术宝库将向世界敞开。中国的官员们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企图运到省城保存,但是,看到这些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就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在官场上送来送去。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4年8期2004-07-01

  • 敦煌寻宝
    事。原来,他按王道士的安排,在南区洞窟北端“三层楼”下层的一个洞窟的甬道上安放了一张桌子背向墙壁抄经。每当休息时,他习惯用芨芨草点袋旱烟,而且常将点完烟的草棍顺手插在背后墙壁的裂缝中。那天,当他又一次插草棍时觉得缝很深,用手敲敲,咚咚的声音使他觉得墙后好像是空的,他想,也许藏有什么秘密。当晚,王道士与抄经人悄悄来到洞窟,用镐头刨开发出空响的那段墙壁,发现一扇关闭的小门。清去封门的全部泥块,打开门钻过一小段过道,眼前的景象把他俩都惊呆了:在一个贮藏室中,堆满

    中国民族 2004年3期2004-04-07

  • 流泪的石窟蒙羞的敦煌
    石窟积沙封门。王道士就在石窟中栖身,闲来无事就游窟消时。他走一窟就清理一窟,欣赏壁画,采编经书。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雇了位佣工在一间石窟中抄录经书。这位佣工用芨芨草点火吸旱烟解乏,顺势将芨芨草插进裂开的墙缝,谁知越插越深。用手一敲,墙壁居然发出嗡嗡空声。心智颇高的王道士断定墙壁里面另有文章,他们俩人将墙皮铲去,露出一个土块封砌的小门,打通这个小门后,一个塞满各种文书的斗室呈现眼前。那里面居然藏着900多年前的经卷、佛幡、铜像和寺庙僧人之间来往的度牒

    东西南北 2000年8期200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