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

  • 法国吉美博物馆馆藏何朝宗蒲团观音像研究
    观,瞻仰了何朝宗蒲团观音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何朝宗蒲团观音像的收藏经历以及“中国白”名称的来历,进而证实中法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交流。法国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又名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Guimet),其位于巴黎伊艾娜广场,是由法国里昂工业家爱米尔·吉美(Emile Guimet,1836—1918)于1889年正式建立的(图1)。它的展品多数来源于中国、日本、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2023-11-09

  • 短歌行(三章)
    是专门为我预留的蒲团,我想盘坐其上,一边燃你的名字取暖,一边拢紧衣襟,静静地倾听,大雪从远方来临的声音。夜过南山我羡慕那些住在山上的人,虽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烦恼。但是在今夜,别的都不重要。我只想着有一扇窗户,能够让我推开往事看见月亮,挂在电视信号发射塔上,用清冷的光辉,盖住小城的喧嚣。这样,南山更适合种菊。铁轨吟我们相对而望,就像两根铁轨,在前方好像可以相会,走近了依然是分离。沉默着,我们越走越远,越走越觉得,爱情其实并没有下一站,只有悲哀,草一样在彼此

    星星·散文诗 2023年9期2023-09-02

  • 针对私小说中透视法的一则分析
    形式由此诞生。《蒲团》作为第一部私小说,其新潮的写法与大胆的描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者田山花袋也用这部作品完成了对自我的忏悔。【关键词】透视法;私小说;蒲团;言文一致运动【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1-000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1.002一、绘画中的透视法在了解何为文学中的透视法之前,先

    今古文创 2023年1期2023-05-30

  • 灵明佛心,超尘禅境 ——论紫砂陶刻作品《蒲团达摩》的艺术塑造
    较为广泛。此件《蒲团达摩》便是能代表紫砂陶塑佛像形象艺术风格的作品。在此件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紫砂陶塑那巧夺天工、精细入微的工艺技法,也能欣赏到在紫砂陶塑与中国传统审美风格的融合下,佛像艺术形象塑造风格的独特性。紫砂壶创作重视外在的艺术形态,更注重气质的呈现,尤其是花器作品,不仅追求模仿、表现的形象性,更力图传神。紫砂陶塑与花器创作的追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佛像有人性的一面,所以作品塑造得不能太过冰冷,与人之间产生过分的疏离感;佛像又具“神性”的一面,所以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2022-07-20

  • 蒲团
    在一枚古老油腻的蒲团上靠静坐打瞌睡。睡眠必须不分昼夜。只有实在饥饿难忍时,才去厨房吃点东西,然后再迅速回到神圣的昏昏然里。很多年来,“被救上山去打瞌睡”就是世间最幸运者的一种标志。据说盖这茅屋者,为了展现其所发明的幸运之意义,还留下了一些可资睡眠的东西:诸如瓷器、酒、几何与数学书、一大瓶豆子、堆积如山的砖头、没有故事的录像带、红泥小火炉、充满异体字的经文、瘸腿鹦鹉、梅花桩、铁棍、沙袋、手榴弹、螺旋桨、发条座钟或一座玲珑斑斓的游乐园旋转木马等。当然,这些东西

    花城 2022年4期2022-05-30

  • 古诗中的“睡”意趣解
    中一首为:“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与客人蒲团对坐而各自睡着,颇得意趣。古人对午睡、昼睡颇为热衷,尤其是文人,多愁善感,夜不成寐,或读书或游玩,而白昼必然疲乏,故而“睡”字在诗文中用量频率较高。但“睡”在近代之后,基本与眠、寐合为一体了,只是在诗文中偶然寻得咬文嚼字的遗韵。尤其是今人用起來,更是无分早晚白昼了。责编:马京京

    阅读时代 2021年11期2021-10-01

  • 蒲团(外三首)
    相比如  草做的蒲团放下浮世的悬念一再放低身躯  承受那些匍匐在地的魂灵仿佛只有低到一个蒲團的高度那些久居高处的风声鹤唳才能在木鱼声声中找到膝盖与额头的位置我却终不肯在你身上端坐我怕我身体里还有你不喜欢的黑和喧嚣一条河流穿过春天一条河流  穿过春天它将以何种方式抵达树木  花朵  石头浮于河流之上的落花带走了半个春天岸边人  又何尝不是在人世间飘零的花朵万物都在燃烧中静默或在拐弯处  抛下远方无须告白什么如果途经的美好都是一种假象与河流背道而驰的是不是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9期2021-08-10

  • 黄山松
    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是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竖的长度的四倍。这一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20年12期2020-12-23

  • 避雨的蓖麻仙儿
    在玉米皮编成的圆蒲团上坐下,开始把麻皮披开,披开的麻皮像头发一样从她的手里垂下去,垂到地上。“啪啪——啪啪——”雨继续拍打在门上。她放下手中长发一样的麻皮,在纺车上开始纺麻线。纺车“嗡嗡嗡嗡——”和外面的雨声混成一片。豆油灯灭了。她摸黑找来火石,打着。她在陶灯里倒上蓖麻油。灯亮了。她又坐在纺车前,纺车却转不动。纺车的轴子,不见了。她围着纺车找了一圈,没找到。她掀开蒲团,也没有。她急了。她在麻线堆里摸,也没有摸到。她捶着腰坐在蒲团上,开始骂了:“是哪个鬼拿走

    山西文学 2020年9期2020-11-18

  • 黄义忠的诗 [组诗]
    青天树壮容。黄山蒲团松翠叶虬枝耐岁寒,迎风冒雪织蒲团。此生梦为清心客,静坐佛前同悟禅。黄山连理松携手齐眉共此生,百年衷爱两相倾。若无七夕明皇誓,焉续今时连理情!黄山团结松铁根偏向石间生,一脉和谐手足情。共敌雨稠风雪烈,相依不肯学曹兄。黄山黑虎松雄姿独立半山腰,虎势张开似出招。最是隆冬风雪夜,扬威怒吼振云霄。采 莲风扶红盏透馨香,水浣绿裙铺满塘。最喜娇容尘不染,采来一朵驻心房。题诗红叶幸被迟来霜染红,肩担使命出深宫。托风频问今秋叶,可有诗心与我同?早 春芳草

    诗潮 2020年1期2020-03-17

  • 书坊闲趣
    上摆着两只草编的蒲团,厚度九公分,直径四十四公分,用晒干的稻禾或笋壳编制。蒲团摆在书坊,完全是一种闲适的心情。更多的时候,我不坐它,只是瞧着它的纹理,理顺文章的脉络。有时会想着它的前世,于是青青草叶的气息扑面而来。书坊在二楼,摆一对草编的蒲团,就接了地气。写作之人,最忌讳缺少了生活之源。蒲团,本是修行之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使用时将蒲团放在方形的拜垫上,屁股坐上去,闭目,养神,让意念升空。我购买它的想法,也是禅意所驱。我算不上佛徒,不喜欢念佛打坐的那种形

    北方文学 2019年25期2019-11-06

  • 书坊闲趣
    上摆着两只草编的蒲团,厚度九公分,直径四十四公分,用晒干的稻禾和笋壳编制。蒲团摆在书坊,完全是一种闲适的心情。更多的时候,我不坐它,只是瞧着它的纹理,理顺文章的脉络。有时会想着它的前世,于是草叶的气息扑鼻而来。书坊在二楼,摆一对草编的蒲团,就接了地气。写作之人,最忌讳缺少地气。蒲团,本是修行之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使用时,将蒲团放在方形的拜垫上,坐上去闭目养神,让意念升空。我算不上佛徒,不喜欢念佛打坐的那种形式,但心中总是念念有佛。五十岁之后,忽然对禅有

    散文百家 2019年8期2019-09-25

  • 蒲,暗夜的红烛
    一方乡下姥娘编的蒲团,平时在上面心无旁骛地打坐、读书。读到陈眉公在《小窗幽记》里的一句“蒲团令人枯”,我一怔。蒲团思想简洁。“蒲棒槌”是我知道的菖蒲的另一个好处。在乡间,我们的手指有时不小心被镰刀割破,就取下“蒲棒槌”上的茸毛,按在伤口上,用以止血,效果极好,可以媲美著名的云南白药。我还见到村中有人在秋后把“蒲棒槌”装到枕头里。我便好奇地问其缘由,答曰:“清脑。”近几年一到晚秋,在旧日的“蒲国”,我都要带着孩子去一次黄河边的湿地,去采割菖蒲,晾干后插到瓶子

    读者·校园版 2019年13期2019-06-17

  • 蒲·暗夜的红烛
    一方乡下姥娘编的蒲团,平时在上面心有旁骛地打坐、读书。读到陈眉公在《小窗幽记》里的一句“蒲团令人枯”,我一怔。蒲团思想简洁。“蒲棒槌”是我知道的菖蒲的另一种好处。在乡间,我们的手指有时不幸被镰刀割破,就取下“蒲棒槌”上的茸毛,按在伤口上,用以止血,效果极好,可以媲美著名的云南白药。我还见到村中有人在秋后把“蒲棒槌”一一装到枕头里。我便好奇地问,答曰:“清脑。”近几年一到晚秋,在旧日的“蒲国”,我都要带着孩子去一次黄河边湿地,去采割菖蒲,晾干后插到瓶子里,造

    文苑 2019年8期2019-04-24

  • 蒲·暗夜的红烛
    一方乡下姥娘编的蒲团,平时在上面心有旁骛地打坐、读书。读到陈眉公在《小窗幽记》里的一句“蒲团令人枯”,我一怔。蒲团思想简洁。“蒲棒槌”是我知道的菖蒲的另一种好处。在乡间,我们的手指有时不幸被镰刀割破,就取下“蒲棒槌”上的茸毛,按在伤口上,用以止血,效果极好,可以媲美著名的云南白药。我还见到村中有人在秋后把“蒲棒槌”一一装到枕头里。我便好奇地问,答曰:“清脑。”近几年一到晚秋,在旧日的“蒲国”,我都要带着孩子去一次黄河边湿地,去采割菖蒲,晾干后插到瓶子里,造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4期2019-04-23

  • 俩瞌睡虫
    游有诗说:“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上面俩瞌睡虫,坐的虽然不是蒲团,场景却相像,喜剧感极强。瞌睡场景,还让人联想很多。多礼节:等候的情节,客人和主人,都有非常高的修养,都不忍心打搅对方的好梦。正常的情节是,客人可以睡着等,主人来了,喊醒,作个揖抱歉下就行了。或者,再退一步,主人睡着等,客人醒来,喊醒主人,作个揖抱歉下也行了。但他们偏偏不,一直你等我等,似乎在等梦里相见。慢生活:烦躁的时代,一定不会有这样温馨的场面,

    意林 2019年6期2019-03-31

  • 中海的诗(七首)
    高的,在倾听什么蒲团木鱼声单一而纯粹如泥的人在蒲团上敲虚空的鱼身给佛听还是自己听?余音绕梁四壁有玄机——咚咚的叩门声而佛门无门从鱼腹透出的声音不可返回蝉鸣持续,给佛听的午后它的气运很长,身如音箱阴影降落,树木和寺庙重叠跪拜者依次落坐——隔着薄薄的蒲团地上微凉,但声色空灵从炉中倾倒的烟灰(它站立的形态类似木鱼和蝉的间隙)像所有声音的灰烬蒲团被一个人压着以消弭来自四壁的回声河东君我时常去河边看自己的倒影着前朝服饰,称自己钱牧斋但我是投了河的替他殉过情的那个人身

    钟山 2018年4期2018-11-14

  • 乌鸦
    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俩口。老俩口还有什么心事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俩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

    小小说大世界 2018年8期2018-09-25

  • 谷皮飘香
    着说:“先剥一个蒲团的苞米皮子才可以吃饭。”米小丫朝着树上的喜鹊回答奶奶:“哎——”喜鹊扑棱棱地飞跑了,米小丫咯咯地笑。米小丫最喜欢剥苞米了。她觉得一个个苞米就像藏在包裹里的金娃娃,一层层地打开,金娃娃就嘎嘎地笑着蹦出来。一小堆的苞米却有一大堆的苞米皮子。奶奶把金黄的苞米棒子一个挨着一个地在苞米篓子里摆好,米小丫却还在苞米皮上躺着呢。米小丫喜欢这些“包裹”皮,躺在上面柔软不说,还有一股清甜的苞米味。天已经黑透了。奶奶铺被褥,米小丫收拾苞米皮子。往年米小丫收

    文学少年(原创儿童文学) 2018年5期2018-06-19

  • 海上画派人物篇之佛像—钱化佛《蒲团静悟图》赏析
    □ 魏巍钱化佛 蒲团静悟图质地:设色纸本立轴年代:1934年尺寸:134.8×67.7厘米录文:一领袈裟脱世尘,蒲团静坐悟前身。虔心默念弥陀句,寿比恒河万福臻。款识:甲戌五月化佛写於万佛楼。钤印:钱(象形印)、化佛(白文)(连珠印)钱化佛(1884 1964年),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日,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自日本回国,留沪习英文,后在天津路,创办补救社,实为全国革命志士会员社。其善绘佛像,有“民国第一画佛高手”之誉,且精通戏剧,曾

    收藏家 2018年4期2018-04-25

  • 云之窝
    可人。记载说:“蒲团一个,安顿于烟霞最深处,出金经静诵数过,不觉白云一片迷我去路也。”实在让人欢喜。“蒲团”与“云”,真是让人顿感相宜之好,想静山静风,一蒲团,一世界,该是怎样的清幽自在;“安顿”一词,朴素温暖,“烟霞”又与俗世隔着山似的,且是“最深处”,难寻觅,但其实就在我们的心深处;终觉“迷我去路”,任由山转水转,岁月无恙。一直迷恋云。迷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迷恋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迷恋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哲思 2017年8期2017-11-01

  • 送我一程温山软水
    木献奇怪。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知不觉中天地尽入我心间。只是上山匆忙,竟忘记了带上蒲团,幸好,一块块平整的青石都如蒲团般等我来坐。我知道,于一片草丛中挺出的那棵醒目的老柳树也在等我。白日里,我重拾童年时代爬树的本事,攀到树上,折了一条柔枝,做成一顶小帽。然后下得树来,钻入老柳树浓荫下的草丛中,做了一个庄子式的梦,梦中有一只蝴蝶绕着我翩翩飞动。有虫声唧唧,是发自草间幽穴的单一而规律的节奏。夜到深处,好心的山虫开启了催人安眠的模式。于是

    青春美文 2017年8期2017-10-18

  • 来信请寄云之窝
    可人。记载说:“蒲团一个,安顿于烟霞最深处,出金经静诵数过,不觉白云一片迷我去路也。”实在让人欢喜。“蒲团”与“云”真是让人顿感相宜之好,想静山静风,一蒲团,一世界,该是怎样的清幽自在;“安顿”一词,朴素温暖,“烟霞”又与俗世隔着山似的,且是“最深处”,难寻觅,但其实就在我们的心深处;终觉“迷我去路”,任由山转水转,岁月无恙。一直迷恋云。迷恋王维《终南别业》中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迷恋贾岛《寻隐者不遇》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迷恋杜牧《山

    青春美文 2017年1期2017-09-11

  • 王瑶宇的诗(四首)
    而坐就与稻草做的蒲团生长在一起。对面,呈现一面虚无的镜子装着一个无法拆解的我。我们相互对视着、敬着——缄默如墙。这时,外界的风变得盛大而有力远山被雾气轻轻地托起。附 体无论说什么都会被当头一棒;无论做什么两只脚都会往土里陷。每想到这,木桩就来附我的体散發着淡淡的药味陪我度过一天。抵 抗我把茶杯里的茶清空,直至一滴不剩我把多余的书籍放在视线的栅栏外我把笔停下来,让一首诗留更多的白嗨!我还精神病似地把椅子东挪西挪只为找一个最偏僻而又最醒目的位置但我的真正目的并

    台港文学选刊 2017年3期2017-08-17

  • 团结松和蒲团
    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这一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頭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19期2017-06-27

  • 唐寅 《草屋蒲团图》
    唐寅 《草屋蒲团图》《草屋蒲团图》,是唐寅中晚期创作最为丰富和成熟时期的作品。作品绘江南初秋,士人蒲团之上晨读之情景。远景山峦耸峙、云岫舒卷,空山新雨之后的清新之态扑面而来;近景则是滴翠山岚之下,飞瀑成溪、奇石掩映、翠竹挺拔。如此幽静之地的草屋之中,书案之旁,一士人抱膝坐于蒲团之上,侧首注视着行走在石板桥上的书童,半是沉思之状,半是豁然之态;既似在欣赏竹叶清韵,又似在聆听溪涧水声。画面左上有画家自题款:“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干。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唐寅

    老年教育 2017年4期2017-05-10

  • 秃儿的爱情
    挤得半个身子落在蒲团下面,秃儿也扛着。一天他爹看见,就说,看秃儿掉到地上了,给他们再拿个蒲团。我白他一眼,说,再拿个蒲团他们也只睡一个蒲团上。但我还是拿了一个蒲团搁在这一个旁边,他俩果然还是挤在一个蒲团上睡。秃儿还让着美眉吃食。我每次把猫粮端来,秃儿总是端端正正蹲在一边等着,等美眉吃够了,他才去吃。我非常惊讶和感动。原来,爱就是最简单的,爱就是爱,人会做的,猫也会做。或者说,猫都会做,人更应该会做。如果人把爱情矫情得太复杂,那一定不是爱情。秃儿在我家,那她

    意林 2017年3期2017-03-03

  • 黄山松
    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沙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画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竖钩的长度的四倍。这一画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①,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7年9期2017-02-16

  • 借山夜居
    木献奇怪。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知不觉中,天地逍遥尽入我心间。只是上山匆忙,竟忘记了带上蒲团。幸好,一块块平整的青石都如蒲团般等我来盘坐。我知道,于一片草丛中挺出的那棵醒目的老柳树也在等我。白日里,我重拾童年时代爬树的本事,攀到了树上,折了一条柔枝,做成一顶小帽。然后下得树来,钻入老柳树浓荫下的草丛中,做了一个庄子式的梦,梦中有一只蝴蝶绕着我翩翩飞动。有虫声唧唧,是发自草间幽穴的单一而规律的节奏。夜到深处,好心的山虫开启了催人安眠的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6年10期2016-11-09

  • 梧桐树下的思念
    用苞谷叶子做成的蒲团,春夏秋三季,梧桐树下就会热闹异常。二爷爷拿着他的沙盘仪,坐在一个蒲团上,周围就会有一些喜爱热闹的人围观,有病有灾的人就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二爷爷给他破解。二爷爷常常是眼睛眯缝着,嘴里念念有词,手底下的那个罗盘小针在沙盘上转圈,不一会儿,各种曲里拐弯的曲线就会出现。这时,二爷爷就会给询问他的人说一些只有他们才会明白的语言。有些时候,二爷爷和提问的人都会发笑,但有些时候,他们也会闭口不语,有时二爷爷也会让提问的人大哭不止。三婆婆总是拿着针线活

    吐鲁番 2016年2期2016-07-09

  • 守东村法 富书卷气
    推出的唐寅《茅屋蒲团图》(下称朵云本)与辽宁博物馆所藏《虚亭听竹图》(下称辽博本)也是一组复本画。两图内容大致相同,图绘峰石如云,下有茅屋,屋角飞瀑直下,石桥当门,流水环曲。侍童捧书行于桥上,屋中一人抱膝坐蒲团观书,屋旁修竹高耸,有凌云之致。图上题诗(诗载《唐伯虎诗文全集》卷三)也一致:“虚亭林木里,傍水着阑干。试展蒲团坐,叶声生早寒。”朵云本款落“吴郡唐寅”,钤“唐伯虎”、“六如居士”二印;辽博本款落“唐寅画”,钤“吴趋”、“唐居士”、“南京解元”三印。

    中国收藏 2016年6期2016-05-14

  • 蓝焰“飘”得乡村绿
    这是湖北省鄂州市蒲团乡石竹村的美景。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该村连续4年被市区评为生态村。鄂州市蒲团乡石竹村既是湖区,又是种养殖区,34年前的石竹村生活水平低,居住环境差。薪柴紧缺迫使村民在湖塘边砍树,畜禽粪便随处可见,污水横流,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劣。近年来,区、乡党委为保护绿色资源和清澈湖泊,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时机着力解决农村煮饭烧柴和脏乱差的问题,最先在石竹村和何桥村试点沼气建设。2013年底,石竹村306户农户共建沼气池291座,基本实现户户有沼气。紧

    农家顾问 2016年7期2016-05-14

  • 黄山松
    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是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横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竖的长度的四倍。这一横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4期2016-04-08

  • 蔡同伟的诗【山东】
    他们血腥偷袭……蒲团 那时候麦子收割完乡亲总会精挑细拣粗而长的新鲜麦秆用祖传的手艺编织出圆圆的蒲团金黄色的蒲团以其质地的柔软成为乡亲纳凉消闲心仪的坐垫成为乡村夏日街头一道传统景观舒适的蒲团坐着我的童年与大人们一起逍遥着炎热的夏天咀嚼着爷爷的故事时而笑声朗朗时而泪水涟涟仰望夜空的神秘观星星眼睛扑闪看月亮圆而又弯……如今 那些做工考究的蒲团已经走进历史博物馆可它宛若一张张唱片时常在我的思念里旋转……漫步在月光下的山村 天宇的月亮皎洁而圆润踏着一地碎银

    昆嵛 2016年2期2016-03-10

  • 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活动
    1月2日,鄂州市蒲团乡党委书记夏红旗运用图片、图表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给乡机关党员干部讲起了党纪教育课。蒲团乡根据华容区委统一部署,从今年8月开始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的活动。该区要求各乡镇、区直各单位在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或较大范围会议时,应当安排1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党规党纪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政策宣讲、党纪解读、案例剖析等。 “虽然只有15分钟,但印象深刻。我们党员干部遇到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时候,怎么办才不违规不违纪,‘课堂上都讲到了。”蒲团乡文化站王巧玲说,

    党员生活 2015年12期2015-12-25

  •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尘不染,地面上的蒲团一个挨着一个。我们按顺序走到蒲团旁边,学着国学老师的样子盘腿坐在蒲团上,领略了一番古人席地而坐的风采。首先,国学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汉服的三大特点,分别是交领、右衽、系带。随后,我们换上汉服,手持竹简版的《弟子规》,在老师的带领下深情地吟诵起来。吟诵完《弟子规》,我们又听天津耀华小学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智”。我明白了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智”在古代是由“矢、口、干”三个字组成的。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使我明白了

    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5年9期2015-09-09

  • 头柱香
    觉我的厌烦,坐在蒲团上,叽哩吧唧说了一气,又拜了几拜才走。转眼又是一年。“六月十五”这天来得特别早。看样子富贵了,眼镜换了金丝的,衬衫也是崭新的,胸口还别了一枝金派克,手腕上也带了块镶钻表。当时我开玩笑地说,这一年发大财了呀。他看了我一眼,神色凝重。只是递过钱买香,没有言语。我有些惊吓,以为自己冒犯了他。又感到生气,什么臭架子,都不能说个话!只见他接过香,念念有词地迎着火点着了。一手护着香,小心翼翼,生怕路过的风把香吹灭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香插进香炉,一手扶

    小小说月刊 2014年11期2014-11-17

  • 外婆的蒲团
    手中总是拿着一把蒲团扇,这把扇子可真大,粗粗的手柄,全身散发着油亮的咖啡色,我不知道它何时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就仿佛它原本就应该在那一般。由于用的时间长了,扇面早已布满了缝隙,边缘也已不再平滑,外婆就用一块旧花布把周边细细地包了起来。小时候,总是有一把这样的扇子跟着我,无论我是在家玩耍还是出门散步,有时午睡醒来,总是发现外婆的扇子还是那样有规律地为我扇着风,我看着外婆紧闭的双眼,总是在想,外婆是醒着还是睡着了,是不是可以乘机溜出去玩儿?外婆是一个严厉的人,这

    翠苑 2013年4期2013-04-06

  • 土豆(二首)
    软极了就像海波浪蒲团把一个蒲团打开这是最舒服的姿势一点点撑开身体再打开细密的皱纹他已顾不了太多一些皮肤化成碎片水分不能回到躯体他被收割的时候还不觉得,成为蒲团是他的宿命他只是按规律的生长然后按规律 成为干草 细绳 继而被人盘踞成扭曲的蒲团他看到自己的兄弟按规律的磨损然后被一把火烧掉被泡在水里按规律 腐烂成一团他该有多么庆幸像今天这样能够打开身躯像一棵老迈的植物体面的死去他心里知道 这是所有草类最舒服的死法

    诗歌月刊 2009年4期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