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

  • 我对顾准经济思想的理解(二)
    高梁顾准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思考(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尽管《试论》被批判,但顾准是认真考虑批评意见,并且下功夫深入研读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论述。主要心得:1.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工资的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主张,社会主义不存在资本关系。但为处理生产中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即“企业资产”—笔者注),就无法消灭经济核算。社会主义必须是迅速“成长”的扩大再生产,这就必须把生产过程视为价值增殖过程,也必须采取工资劳动、实行经济核算。所以,这种社会

    经济导刊 2023年4期2023-08-09

  • 青年顾准在江阴抗战纪实
    徐泉法笔者了解顾准是从吴达人开始的。1940年至1941年间,吴达人在澄锡虞地区担任中共东路特委宣传部长、中共澄锡虞工作委员会书记、江抗总办事处副主任、苏南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等重要职务。对这样一位重要党史人物,在上世纪80年代征集党史资料的时候,澄锡虞各县党史工作者都没有采访过他,更没有他的回忆资料。许多年以后,才知道吴达人原名顾准,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早在1974年12月3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59岁!本文记述吴达人青年时期在江阴从事抗

    世纪风采 2023年5期2023-05-12

  • 再读顾准
    于失落中求索。《顾准文集》就是这样一本书。我面前的这本《顾准文集》是1994 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人民出版社的杨建国就《顾准文集》出版的“曲折旧事”做了叙述,颇有些“传奇”味道,又如寒夜里的一道光,一团火温暖感人。记得还是2003 年在探究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时曾细读顾准,当时心生感慨,在一个秋雨夜落笔《雨夜谈顾准》。近日,再次捧读《顾准文集》,感触与启发依然良多。距离顾准1974 年12 月去世至今已有40 多年过去了,人类历史又跨入了新世纪,如今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2022-11-26

  • 顾准:新中国税制奠基人
    局局长兼税务局长顾准在上海推行的“自报实交,轻税重罚”,可谓独此一家。 弊端很明显:“自报”是否符合真实情况?但对上海工商業如数家珍的顾准相信一切在他掌控之中,毕竟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对税务的认识都是从他和潘序伦那几本书中学到的,岂敢班门弄斧?再加上“轻税”的红脸和“重罚”的黑脸,顾准觉得税务工作已被他安排得井然有序。 中央则不作此想。有关部门领导认为这是为资产阶级逃税漏税大开方便之门,再三责令顾准整改。顾准坚持己见,但在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后,他提出一套“专管

    华声文萃 2022年6期2022-07-05

  • 谁敢在顾准手里逃税
    吕峥顾准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人。解放之初的上海,经济任务繁重。并且,上海还苦苦支撑着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為了确保社会稳定,在资金支持上,顾准功不可没。当然,高效的工作离不开科学的团队建设。顾准说:“我总是觉得自己一个脑袋实在不管用,接触面不广,考虑问题的局限性很大。我们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全局员工调动起来,号召大家面对严峻的形势,都来动脑、动口、动手。”集中所有人的脑袋,融汇每个人的智慧的“大脑袋”活动开始了。每

    党员生活·中 2022年8期2022-05-30

  • 顾准:新中国税制奠基人
    局局长兼税务局长顾准在上海推行的“自报实交,轻税重罚”,可谓独此一家。 弊端很明顯:“自报”是否符合真实情况?但对上海工商业如数家珍的顾准相信一切在他掌控之中,毕竟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对税务的认识都是从他和潘序伦那几本书中学到的,岂敢班门弄斧?再加上“轻税”的红脸和“重罚”的黑脸,顾准觉得税务工作已被他安排得井然有序。 中央则不作此想。有关部门领导认为这是为资产阶级逃税漏税大开方便之门,再三责令顾准整改。顾准坚持己见,但在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后,他提出一套“专管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0期2022-05-25

  • 谁敢在顾准手里逃税
    吕峥顾准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人。解放之初的上海,经济任务繁重。并且,上海还苦苦支撑着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在资金支持上,顾准功不可没。当然,高效的工作离不开科学的团队建设。时任顾准秘书陈新华回忆——一次,顾准突然对我说:“我总是觉得自己一个脑袋实在不管用,接触面不广,考虑问题的局限性很大。我们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全局员工调动起来,号召大家面对严峻的形势,都来动脑、动口、动手。”他拧着眉头,紧闭着嘴

    领导文萃 2022年7期2022-04-09

  • 清醒者的启迪
    朴子悦摘要:顾准在1973年-1974年与其胞弟通信的读书笔记汇聚了其思考结晶,在其去世后20年被汇总成《顾准文集》一书。顾准的文集中很大一部分是其对欧洲中世纪的西方政治、哲学的思考,主要涉及国家政治制度、科学和民主的关系等,给后世带来了很多启迪。关键词:顾准;西方社会;政治;哲学引言《顾准文集》精准而清醒地跳脱于现代社会,而反观古代西方社会,进而抒发了对政治与社会的一些思考。作者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汲取营养、发现端倪,并适度和中国的历史和当下国情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2021-11-07

  • 顾准:“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末实习生 朱静煊顾准的骨灰,一半置于北京市万安公墓,另一半遵照其遗嘱,被撒在三里河地区一条小河里。暮年的顾准常兀自在那条河边散步,不远处就是他长期工作过的中科院。1956年,顾准被调至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在中科院大楼里,他写下《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破天荒”地提出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那一年和顾准相识的吴敬琏,因此推崇他为“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只有顾准鲜明地提出让价格自发涨

    南方周末 2019-08-222019-08-22

  • 顾准之死
    究所的老“右派”顾准走到了一起。此前,尽管他与顾准都在经济所,甚至在同一个组里工作,却没有太多的交往。走到一起后,对顾准这位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了新的认识。有一次,劳改队对顾准进行批斗,指责他“偷奸耍滑”,年过半百、体质羸弱的顾准就是不肯低头。军宣队的人开始打他,顾准挨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仍然顽固地高昂着头,大喊:“我就是不服!”还有一次,有人前来向顾准调查谭震林的问题。顾准在苏南工作时与谭震林常因工作吵得很厉害,甚至被撤职,可是,当来人让他确认谭震林是

    杂文选刊 2018年10期2018-10-11

  • 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思想的比较研究:孙冶方和顾准
    经济学家孙冶方和顾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理解价值规律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两位学者各自论点的异同和论证的科学程度,对于经济学说史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关键词】价值规律 孙冶方 顾准 比较研究一、引言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范畴。在当今经典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被定义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①以上对于价值规律的理解,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对于以公有制为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2018-03-26

  • 潘序伦与顾准的师生缘
    贺越明顾准,是上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他在1957年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全国最早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见解。在这篇力作以及其他论文中,他不仅旁征博引地从经济学本身进行探讨,而且运用扎实的会计知识展开论述,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挥洒自如,既有理论归纳,又有实证分析,具有很强的思辨力和说服力,是其时及后来的一些经济学者所不及的。追溯顾准的学术生涯可知,他是从会计学起步进而关注和钻研

    同舟共进 2018年1期2018-02-07

  • 送给顾准的奶粉
    主要是作者母女与顾准交往)的人性之美和人文之光。杨绛出版于1981年的《干校六记》三十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她的先生钱锺书先生为此书所写的《小引》中,开首就说,“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因为“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却漏记了参加政治运动的感受,真希望有那么一天,“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稍微减少了人世间的缺陷”。时隔三十多年,当年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如今的学者徐方以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

    博览群书 2017年12期2018-01-15

  • 不问
    历史时期,思想家顾准身心饱受摧残,患了绝症。在临终之前,他非常渴望见一见自己的儿女们,但儿女们为了和他划清界限,都不肯来看他。顾准就这样带着对儿女们的牵挂和遗憾离开了人世。顾准有个姓徐的好朋友,徐家的三女儿和顾准的小女儿顾秀林是小学时代的同班好友,顾秀林经常到徐家玩,出入徐家像出入自己家一样。文革结束以后,顾秀林要到徐家去看望徐先生,徐先生的女儿徐干便想: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爸爸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她呢?显然,徐干担心徐先生会质问顾秀林为什么在顾准临终前狠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18

  • 请益于元化先生
    罗银胜因为写作《顾准传》的因缘,通过知名学者、顾准胞弟陈敏之先生介绍,我认识了顾准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如骆耕漠、徐雪寒、吴敬琏、赵人伟、董辅礽等,王元化先生也在其中。在与这些老同志接触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顾准生前身后的感人往事。在上海“孤岛”时期,当时年仅二十的王元化先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接受中共上海文委领导,其时,文委书记是孙冶方,顾准是副书记,他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是吸取地下党文委的奶汁长大的。”通过多年的研究,我觉得,最能引起思想界重视的是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9期2017-09-06

  • 母亲张纯音与顾准伯伯的交往
    初相识母亲与顾准伯伯相识于1962年。顾于1958年被下放到农村劳改,四年后摘掉右派帽子,再次来到经济所。顾准1962年回到经济所后,被安排到政治经济学组工作,恰好与母亲同在一组。通过接触,母亲逐渐认识到顾准这个人非同凡响:他头脑清楚、看问题敏锐、知识渊博。特别是他在治学方面刻苦认真的态度,给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前顾准在翻译西方经济学名著时,常碰到一些数学公式。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他借了一本很厚的高等数学,不厌其烦地一道道习题进行演算。

    读书文摘 2017年2期2017-02-13

  • 顾准:赖有斯人慰寂寥
    体名誉的人,就是顾准。布鲁诺说:“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会退让。”顾准当得起这句铁骨铮铮的话。穷且益坚,奋发有为1915年7月1日,顾准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康之家。顾准3岁那年,随着全家主心骨爷爷的去世,这个小康之家便坠入困顿。顾准幼年十分好学,在家中跟随父亲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等,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随后,他又和两位哥哥相继成为留云小学的学生。小学毕业后,顾准考入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中无力承担学费,顾准只得辍学

    粤海风 2016年5期2016-11-10

  • 冒险刊发陈敏之纪念胞兄顾准文章
    发陈敏之纪念胞兄顾准文章陈 绛/口述 郭志坤/撰稿《近代中国》是上海中山学社主办的学术辑刊,一年一辑。《近代中国》第一辑由丁日初任主编,我和沈祖炜任副主编。第二辑起副主编增加徐元基。从第六辑起不设副主编,增加沈渭滨、杨国强、顾卫民为编辑部成员,但看稿、看清样,仍主要由丁、徐、沈和我四人承担。2002年丁日初去世,中山学社决定由我从第十三辑(2003年)起继任主编。我请了复旦历史系同事沈渭滨教授和我同在上海图书馆盛档组工作的丁凤麟(《解放日报》退休高级记者)

    世纪 2016年1期2016-09-12

  • 冒险刊发陈敏之纪念胞兄顾准文章
    刊发的陈敏之关于顾准的文章我印象尤为深刻。出版胞兄遗著一波三折的陈敏之向《近代中国》投稿1995年我们收到顾准弟弟陈敏之给《近代中国》投稿,题为《顾准生平和他的学术思想》。这是作者陈敏之当面交给丁日初的。陈敏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家, 1936年9月在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由顾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陈敏之一直在编辑他的胞兄顾准的遗作、撰写了与顾准相关的著作。陈敏之在向丁日初递交文章时说了一席伤感的话,丁日初将这番话转告我,顾准的著

    世纪 2016年1期2016-06-15

  • 导演,加个戏呗!
    视器里面的画面,顾准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拿起扩音器放在唇边。“Cut!今天到这里收场,大家都辛苦了,群演去副导演那儿领红包。”低沉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出,片场顿时一片嘈杂。他们拍的是一部历史古装剧,晚上这一场拍的是因为先帝驾崩,所有后宫妃嫔在冷宫里被赐死殉葬的一幕。拍死人戏,剧组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给这些拍死人戏的演员包一个红包,讨个吉利。这些“后宫妃嫔”都是群众演员,所以听到自己杀青后,忙不迭地跑去副导演那里要自己的酬劳。顾准吩咐

    桃之夭夭B 2016年10期2016-05-14

  • 陈敏之与顾准的子女们
    罗银胜顾准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会计专家。顾准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会计审计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著述颇丰,富有创见。陈敏之先生是顾准的胞弟,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从父姓,哥哥顾准从母姓。陈敏之先生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建委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5期2016-05-14

  • 莫为无人轻一物 他时须虑石能言——“文革”中顾准、钱鍾书对传统政治的思考
    ——“文革”中顾准、钱鍾书对传统政治的思考龚郑勇(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江苏南通226000)摘要:每个时代都有思想者,他们通过各自个性化的表述来对时代进行反思。一般而言,政治体制中统治者权力的来源、运行的法律制度与主流政治文化心理构成了一个时代的基本政治元素。“文革”中,顾准对古希腊政治提纲挈领的研究,钱鍾书对传统文化爬罗剔抉的梳理,不约而同地对传统政治进行了反思,从而对自己身处的时代作一隐约的回答。关键词:顾准;钱鍾书;古希腊;传统中国;政治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年1期2016-04-12

  • 孙冶方的不能遗漏
    年初夏,吴绛枫(顾准的笔名)同志就提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来同我研究,并且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那一段关于价值决定的引证指证给我看……”这段话表明,顾准曾向孙冶方提出过关于价值规律的看法,顾准才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孙冶方执意要补上这篇后记,为的是尊重事实,不贪人功。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期2016-02-03

  • 顾准经济思想的方法论
    钟祥财顾准经济思想的方法论钟祥财顾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当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非偶然,在此之前,他已具有民主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和市场经济的知识基础。在之后的理论研究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不断地从反面促使他继续既有的思考,对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的贯通研究,使他最终完成了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历史证明和哲学辨析。顾准以他睿智的思考和执着的探索,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氛围中,以中国经济为案例,深刻揭示了方法论整体主义影响下的经济理念对变革旧的

    社会科学 2016年4期2016-01-31

  • 纪念顾准,兼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沈祖炜纪念顾准,兼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沈祖炜今年是顾准百年诞辰。顾准被人们尊为“一代学人与思想者”“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在暗夜里追求真理的思想先驱”。我们缅怀他、纪念他,既是为了学习和发扬他的理论勇士的精神,也要沿着他所开拓的理论思路,深化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研究与探索。顾准1934年参加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和江苏省委副书记。1949年5月,随军进驻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

    世纪 2015年6期2015-12-06

  • 顾准读书
    ◎ 段奇清顾准读书◎ 段奇清学者顾准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1968年8月,顾准受到监督。一天,他正埋头看一本书,一位监督走了过来,看了他读的那本书后,立即训斥开了:“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原来顾准看的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顾准站起身,默默地走开了。几天之后,顾准又拿了一本书出来读,那位监督连忙走过来,见顾准看的是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下他放心了,抬脚打算离开。顾准却对那人说:“

    爱你 2015年4期2015-11-15

  • 顾准精神
    学家、历史学家,顾准诞辰100周年。作为中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行者,在逆境中坚持理想和信念不动摇,对中国命运、前途进行了深刻思考,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坚忍不拔,追求真理和独立思考精神,是留给当代中国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对于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特刊发文章,纪念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一、苦难人生顾准,1915年7月1日生于上海,因家境贫寒,11岁在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初中毕业后便无力继续求学,12岁(1927年)进入现代会计

    新会计 2015年7期2015-08-28

  • 顾准为什么要探究西方制度
    山西 王三义顾准为什么要探究西方制度山西 王三义顾准是我国当代学者、思想家、历史学家。在“文革”的恐怖年代,他仍然坚持独立思考,探究西方制度。那么,他为什么要探究西方制度?他又读过哪些书?思考过哪些问题?本文将在大量研究《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这些问题。顾准 西方制度 政治哲学2015年7月1日,是顾准百年诞辰。最近,我重读了一遍他的遗著,想讨论一个问题:顾准为什么要探究西方制度?一“认识”顾准,要带着好奇心。顾准研究希

    名作欣赏 2015年19期2015-07-20

  • 愧对顾淮
    :今年7月1日是顾准诞辰100周年,我们转发朱学勤先生一篇旧文,以纪念顾准这位在“文革”十年中仍坚持独立思考的思想先驱。“愧对顾准”的话题,放在今天亦不过时。如文中所言,不正视历史循环,不正视循环中是千百万平民在付出生命血泪,仅仅以虚幻的社会良心自慰,就不可能理解顾准,不可能理解顾准在半生革命生涯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彻底那么沉痛的反思。“你们手上都有血,而我没有!”1995年11月下旬,我去北京参加中国社科院的—个小型会议,纪念顾准先生八十周年诞辰暨《顾准文集

    记者观察 2015年8期2015-05-30

  • 顾准期盼亲情
    顾准成名早,倒霉也早。1952年2月29日,顾准在“三反”运动中被当作“思想老虎”(而且是“大老虎”)揪了出来,撤职反省。1957年和1965年,顾准两次被戴上“右派”帽子,被秘密逮捕,送去劳改,成为中国唯一两次戴帽的“双料右派”。顾准实在太聪明了。当会计,他能一边双手“打飞归”(两只手在两只算盘上同时计算),一边和人闲聊天;当局长,他能在主席台上一边主持会议,一边写年度总结报告,同时对别人的发言做摘记。而顾准的“不服管”,在上海、华东乃至中央也是出名的。

    杂文选刊 2015年11期2015-05-14

  • 顾准的绝望之望
    年11月11日,顾准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癌肿大如鸡卵,卡在心脏与气管之间,并已扩散,实际上已无法医治。这时的顾准,可真如批判他的那些人所言,只有“死路一条”了。对于顾准这样的革命者来说,死原本不足畏。甚至,由于他多年来受尽苦难受尽折磨,死亡于他,可能还是一种解脱,至少不比生来得沉重。然而顾准却死不暝目。因为直到临终那一刻,他的五个子女也没有一个人来看他。顾准的子女和他正式断绝关系,大约是在1967年底。此前,同年1月18日阴历小年夜,妻子汪璧已提出离婚,在家

    杂文选刊 2015年9期2015-05-14

  • 走出“洞穴”
    记学家、历史学家顾准辞世四十周年纪念日。顾准先生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著有《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先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他的著作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精神。(《联谊报》)顾准是被上帝吻过大脑的人。“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在

    杂文选刊 2015年2期2015-05-14

  • 顾准读书
    段奇清学者顾准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1968年8月,顾准受到监督。一天,他正埋头看一本书,一位监督走了过来,看了他读的那本书后,立即训斥开了:“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原来顾准看的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顾准站起身,默默地走开了。幾天之后,顾准又拿了一本书出来读,那位监督连忙走过来,见顾准看的是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下他放心了,抬脚打算离开。顾准却对那人说:“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

    爱你·健康读本 2015年2期2015-04-09

  • 试析顾准对吴敬琏的影响
    28000)试析顾准对吴敬琏的影响王晶(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吴敬琏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改革起了很大作用.顾准对计划经济的反思,对市场经济的阐述,都影响了吴敬琏.顾准对吴敬琏可以说是衣钵相传,使他们成为前后相继捍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顾准;吴敬琏;市场经济理论;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些经济学家作出的贡献,吴敬琏就是其中的一位,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9期2015-03-19

  • 顾 ● 准 ● 百 ● 年
    943年9月底,顾准横跨千里、足足花了8个月才抵达延安——因为“逃兵”问题,他被要求从淮海区步行到革命圣地,接受整风运动教育。到达延安时,紧张的“抢救”运动已经过去了。整风运动进入第二期,开始趋向以“自我批评”和“自我检查”为主的和风细雨。顾准为自己的迟到庆幸——他后来在上海向共事的顾树桢吐露了这一心曲。否则,以他在上海时期的复杂经历,以及在革命根据地犯的几次错误,他将肯定是被“抢救”的对象。在中央党校结束学习后,他被校方聘请进行了3个月的会计工作,还见到

    中外文摘 2015年18期2015-01-03

  • 重读《顾准日记》
    2月3日,清晨,顾准在忧思中离世。比他小15岁的吴敬琏陪伴在他的病床前,这位当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回忆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亲眼目睹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悄然而逝。而消逝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疾恶如仇却又充满爱心、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生命,不能不使人黯然伤神。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冷,那是一个冰冷的世界,顾准就像是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他走了,然而我想,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光亮。” 40年后,顾准思想的光亮非但没有消弱,反而越发夺目。再读《顾准日记

    环球人物 2014年32期2014-09-10

  • 顾准夫妻的大爱大痛
    柴静顾准的妻子汪璧,原名叫方采秀。结婚的时候,他们都在做地下工作,顾准19岁,她20岁,一起流亡。他当时发表文章的笔名多是“怀璧”,情意拳拳。他说过,她是他唯一可倾诉一切的人。每周六,她都准备一册小说读给他听,他喜爱《安徒生童话》。她出差,他在日记里写“悒悒寡欢”。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商城后,日子难熬起来了。“接秀信,语句公式化,来商城后第一次半夜呜咽。”日记里的这话让人心碎。她让顾用自己的40元的生活费买书,她的工资用来抚养五个孩子和一个老人。1966年,

    人民周刊 2014年12期2014-09-10

  • 顾准《商城日记》背后的故事
    凌晨,四十四岁的顾准与中国科学院另外五名右派被遣送河南省信阳地区商城县劳动改造。起先他们随下放干部在西大畈国营农场劳动,后来商城县委执意要将六人调到铁佛寺水库工地,和省城郑州和商城本地右派集中监管劳改。“6月12日,到劳动队时,肯定了这是一个集中营。”(《顾准日记》60.1.12.)这句话不是顾准随手写下的,这是他初见劳改队现场时心理震撼的生动写照。水库工地如一只巨大的盆子,以高地为其边沿突然就凹了下去。“盆子”里是蚂蚁一样的民工,车拉肩挑,沿着一条条为减

    读书文摘 2014年9期2014-09-01

  • 自传与公传:一九七四 (三)
    签》,其中引用了顾准日记中河南商城“人相食”的记录。那篇文字不能太长,不能多谈顾准的日记,现在我的回忆进入1974年,顾准去世也在那一年,可以对他的日记多谈一些了。顾准生于1915年,死于1974年,活着时保持了写日记的习惯,但有很多日记已经销毁或散失不见。去世二十多年后的1997年,他生命中三段时光的日记被人发掘出来,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顾准日记》。在这之前,近乎学术专著的《顾准文集》出版。它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因为出版太晚,假如它在中国人出现启蒙与读书

    西湖 2014年3期2014-03-05

  • 不倒的灯塔——怀念王元化先生
    的”我因为写作《顾准传》的因缘,通过知名学者、顾准的胞弟陈敏之先生的介绍,认识了顾准同志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如骆耕漠、徐雪寒、李慎之、雍文涛、林里夫、周静、陈易、顾行言、李云、吴敬琏、赵人伟、陈瑞铭、张纯音、张卓元、董辅礽、李文杰、李鸿寿等先生,元化先生也在其中。在与这些老同志的接触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顾准生前身后的感人往事。在上海“孤岛”时期,元化先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接受中共上海文委领导,当时的文委书记是孙冶方,顾准是副书记,他曾说过这样的

    民主与科学 2014年1期2014-02-28

  • 黑暗时代里的光照
    代史上,显然是为顾准“量身定做”。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人,甚至读书人来说,很难给顾准明确定一个身份。他曾经是一个会计学家,也是一位革命者,建国初一度是上海的财政局长,随后却被打为右派,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今天我们再度回顾顾准一生的贡献时,往往会说他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只是对于了解及期待了解顾准的人来说,这一历史评断显然远远不够。诚然,了解一个学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阅读他的文字。然而由于时代的关系,顾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和著述留下的并不太多,

    读天下 2013年6期2013-08-21

  • 顾准历史研究的起点与归宿——对顾准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
    437100)顾准(1915-1974),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有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第一人”之称,同时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受极左思潮冲击,顾准的研究方向由经济研究转入文史哲研究,其研究路径以中西方历史比较研究见长,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思考与见解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让人发以深省的启示。本文主要从知识分子的社会义务与承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8-15

  • 不能遗漏,不能去掉
    年初夏,吴绛枫(顾准的笔名)同志就提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来同我研究,并且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那一段关于价值决定的引证指证给我看……”这段话表明,顾准曾向孙冶方提出过关于价值规律的看法,顾准才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孙冶方执意要补上这篇后记,为的是尊重事实,不贪人功。金毓黼是20世纪上半叶很有成就的史学家。在编纂《太平天国史料》一书时,学者向达、王重民将他们在大英博物馆和剑桥大学抄录的相关文件,提

    知识窗 2013年1期2013-05-14

  • 如若美人不凋零
    ,叶叶,杜尔西,顾准,甚至是“我”,都是无可奈何的,我们总是会被自己莫名的情感牵着鼻子走。然而绳子总有断线的那一天,从此以后各安天涯,再不复往日的种种。但美人总是会迟暮的,我也会老去。所有的往事都像灰尘一样缓缓飘落,没有人再记得。关于我们的故事三句话太多两句话似乎又太少所以我只好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加入了很多的分号断断续续,像打嗝一样永远也没有办法连成一条线一口气说完1.我只能这样离开叶叶心情好的时候会去一个酒吧唱歌——没有灯影迷离人声嘈杂,那里灯光昏暗,正前

    花火B 2013年1期2013-05-14

  • 顾准的民主思想
    吴克峰摘要:顾准的民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民主与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不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来源。其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虽然须臾不可分离,但却不是不分前后。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牢靠的民主;而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乃是民主的基础,它们不是依赖于民主才能存在的。再次,民主的现实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议会政治,而“批评”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顾准把民主从高调的鸟托邦拉回到具

    理论与现代化 2010年5期2010-11-04

  • 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
    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

    读者 2010年8期2010-08-30

  •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一1952年,三十七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十二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十五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

    杂文选刊 2010年6期2010-05-14

  • “新书推荐”等
    值观的。吴敬琏:顾准的承泽者徐庆全当光阴开始装载故事的时候,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回望时间大吃一惊的感觉。对于吴敬琏的拥趸来说,2000年2月为吴敬琏70寿的研讨会的记忆尚未渐远,一转眼,流水又带着冬天的落阳进入2010年,吴敬琏80寿了。10年前的那场祝寿,吴敬琏的朋辈和弟子按照他“不突出个人”的意思,把一场研讨会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的还礼是,将“寻租”与“腐败”在中国的经济学意义的思考,端给了与会者。10年的光阴,“寻租”与“腐败”已超越经济学意义,而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8期2010-05-14

  • 顾准 拆骨为烛的先觉者
    笼罩一切的年代,顾准拆骨为烛,只为探索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让“一代知识分子挽回了集体名誉”。他的思想至今让中国感到温暖。在神州大地上,曾有这么一个人,不逐世媚俗,拆骨为烛,只为点燃思想明灯。他始终独立思想,表里如一,在辽远的希腊城邦中感悟理性的孤独,在寂静的夜行中体味智者的寂寞。王元化这样说过:“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仅就这—点来说,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

    中国报道 2009年11期2009-12-16

  • 顾准的思考:制度是一国财富的核心
    大革命”的后期,顾准在贫病和困顿中一步步走向生命终点。在给六弟陈敏之的信中,他感慨“中国的伟大的变化,我恐怕在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但是,就在他去世后不到5年的时间,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被打破,亿万人民冲出豁然开启的财富大门,在获取财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创造出一个一个的财富传奇。35年过去,中国没有忘记顾准。他在那个混沌时期的睿智思考,为中华民族点燃了良心和理智的火烛;这火烛,穿越时光的隧道,照引着我们追求财富的求索路程。1974年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34期2009-10-12

  • 岂能漠视思想之火?
    贤先生的《有无“顾准现象”》一文,不禁有些讶异:何以从这个怀疑的角度立论?细读之下,方知作者对顾准所知有限,似乎没有细读他的著述,或是至少没有读懂,因而也就不清楚“顾准现象”所指为何,竟将顾准与张宣先生以及其他人做浮泛而简单的比较。说实在的,在未搞清“何谓”之前而要谈论“有无”,只能得出轻率而没有价值的结论,不能不使人讶异之余而要有所质疑。赵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即从事高校文科教学,自言直到1994年《顾准文集》出版,“才阅读其文,才初步了解其人”。我是八

    书屋 2009年3期2009-04-17

  • 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
    杜 鹃摘要: 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是选题切中时弊,忧国忧民;追根溯源,中西比较;理性如冰,冲破史官文化的束缚。顾准虽已离去,顾准的思考应该薪尽火传,中国需要很多顾准这样的思想者。关键词: 顾准;史学思想;特点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56—02顾准不是专业的历史工作者,但却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我敬重顾准老师的为人,就从他的史学思想入门,做他一个素未谋面的弟子。顾准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成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2009-01-14

  • 孙冶方与顾准的友情
    初夏,吴绛枫(即顾准的笔名)同志就提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来同我研究,并且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那一段关于价值决定的引证指证给我看。我在那时虽然感觉到那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可是因为即要出国去苏联考察统计工作而未能对这问题作深入学习。此外,那时在自己认识中,也没有意识到这一个理论性问题与统计工作有如此直接的联系”。对于孙冶方临终嘱咐的这件事情,张劲夫同志曾以《关于顾准的一件重要史实》为题发表文章,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史实,说明两个

    纵横 2008年10期2008-11-21

  • 顾准谈吃
    后最杰出的思想家顾准在史无前例的特殊年代给我们留下的几本日记。《顾准日记》在近年里曾是很轰动的书,但现在看来,顾准在日记中思考的东西因时间的流逝已减少了一些光芒,倒是私人化的记述如吃喝拉撒一类对我辈后生更具感知历史的价值。关于特殊年代的“吃文化”,过去也有文字涉及,但多为文艺性作品,如阿城穷尽吃相的小说《棋王》,张贤亮描写饥饿在胃里叫喊要吃要吃的《绿化树》,相形之下,《顾准日记》中的谈吃文字更朴素,其本色更能震撼人心。《知堂谈吃》《雅舍谈吃》都是高明的选家

    书屋 2000年7期2000-06-14

  • 读书偶得
    《曾国藩》、读《顾准文集》后,我突发这样一种认识:人应该忠于他的信仰,忠于他的事业,寄人麾下的人应忠于他的上司,但这忠不是康福对曾国藩的愚忠,不是曾国藩对满清王朝的战战兢兢的忠,也不是有些好心人那种“为贤者讳”的忠。而是顾准那种献身探索人类进步道路的忠;那种不乏批判精神的维护永恒价值的忠;那种像左宗棠敢动怒挽救曾国藩的忠。唯其这样,忠的意义才能在忠的结果中体现出来,甚或说忠才有存在的价值。

    读书 1996年8期1996-07-15

  • 三位思想家
    《读书》历来关于顾准的文章,在顾准之前另一位思想家——马寅初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我以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第一位思想家乃马寅初老先生,紧随其后即顾准,还有半个是黎澍。一九六○年《新建设》第一期《重申我的要求》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第一篇思想史文献,作者马寅初。文献乃战斗檄文:“我虽然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正气凛然,傲骨铮铮。比较资格老、辈份高、站在小板凳上大骂蒋介

    读书 1996年3期1996-07-15

  • 顾准
    石鹏飞读顾准,可以疗救“东方主义”。确实,如果“东方主义”真能救世,我们又何必由“以夏变夷”而换成“师夷制夷”?有人说,西方大国的衰落必将导致“东方主义”的崛起。姑无论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式的“历史循环论”是多么的一厢情愿。依我来看,“历史循环论”本质上是生产力不发达时观察事物的结果,其鼻祖是老子,老子有所谓“无为即无不为”说,然而,历史的发展怎么会是“起点”就是“终点”的一个两维空间的“圆”?或许,顾准的批判“东方专制制度”可以看成是“五四精神”的延伸

    读书 1995年9期1995-07-15

  • 你无法不面对顾准
    在炒得沸沸扬扬,顾准却向我们走来,尽管有点姗姗来迟。谢谢贵州人民出版社,在作者逝世二十年后,中国大陆终于有了收集他主要遗作的《顾准文集》。谢谢诚挚的友人用快递寄来这部用血泪和睿智凝成的书,让我在一九九五年的第一个月便有幸在思想与学术的崇山峻岭中跋涉。顾准(一九一五年七月——一九七四年十二月)这个名字对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乃至不少知识分子说来恐怕是陌生的。简单说来,三十年代的顾准是自学成才的会计学专家,一直在著名的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在之江、沪江等几所大

    读书 1995年5期1995-07-15

  • 顾准与会计学
    老一代的会计界,顾准(他是我的哥哥)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今天年轻的读者,可能并不熟悉。因此简略地介绍一下他一生经历的梗概,也许不是多余的。顾准研究会计学,从事会计学著作的写作,并不是出于对会计学的爱好,纯粹是一种偶然的机缘。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正是我国民族资本有相当发展的十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面,我国传统的古老的簿记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一种在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盛行的新的更为科学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读书 1984年7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