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堆

  • 自然通风技术在浅圆仓储存进口大豆中的应用
    利用秋冬季低温对粮堆进行通风,可以降低粮堆整体温度,在粮堆内形成低温状态,不仅有利于保持大豆品质,还能有效防虫、抑制螨类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为进口大豆安全度夏打下良好的基础[1]。通风作业的原理是使外界空气在压力差作用下沿粮堆中粮粒间的空隙穿过粮层,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的条件,调整粮堆温度、湿度,达到粮食安全储存的目的[2-3]。机械通风作业是利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混流风机等通风机产生压力差,让外界空气进入粮堆[4],从而实现降温。粮堆烟囱效应是热交换形式

    现代食品 2023年21期2024-01-18

  • 运用内环流控温技术确保新麦安全度夏*
    度,能够有效抑制粮堆内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动,降低粮食籽粒的呼吸代谢速率,达到减缓粮食品质劣变的目的[1-3]。近年来,低温储藏环境主要采用空调控温和内环流控温来实现[4],内环流控温技术在我国北方应用较多[5]。河南位于冬夏温差较大的华北中温干燥储粮区,粮堆易产生“冷心热皮”,由此产生的湿热传递不利于粮食的安全储藏[6,7]。本文采用内环流技术对新收获小麦粮堆进行控温储藏,监测并分析了在夏季储粮过程中小麦粮堆的温度变化,以期为中温干燥储粮区内环流控温技术的应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3年1期2023-07-07

  • 高大平房仓内壁环流控温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0 cm范围内的粮堆粮温可达30~33℃,粮温高会加快粮食品质变化,还会引起水分转移、滋生虫霉等问题。虽然目前内环流控温技术能够解决粮温、水分不均衡的问题,但南方地区由于高大平房仓在冬季通风过程中粮堆内蓄留的冷芯有限,采用整仓内环流通风则会导致粮堆冷芯被破坏,影响到粮堆内部的平衡状态,造成整仓的平均粮温上升较快,不利于度夏后期粮堆的控温储藏。在目前采取冬季机械通风及夏季空调控温的模式下,关键要解决粮堆表层及四周的控温问题。我公司经过实践摸索探讨,提出采用“

    粮食加工 2022年6期2022-12-02

  • 大跨度高大平房仓粮堆热湿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面上的冷空气引入粮堆,其优点在于提供了特殊大跨度仓型的横向通风系统的技术实施方案[2].大跨度高大平房仓装粮线高、跨度大、通风系统双侧分布的工艺特点和土地的高利用率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粮食在仓储过程中影响其安全的主要生态变化是粮堆的霉变、发热和仓内害虫的生命活动,而影响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是粮堆及仓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3].Marcelino C R等[4]提出,冷却干燥通风是一种通过把粮食温度和水分降低到安全阈值,从而降低储粮变质率的有效方法.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1

  • 基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粮堆生态系统研究*
    纪50年代提出了粮堆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粮堆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以下简称内环流技术),是对粮堆生态系统影响大且依存度高的一项储粮技术。一方面,内环流技术对粮堆生态系统的温、湿、气等非生物因子和粮食、害虫、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均能进行调控与优化,营造了粮堆生态系统夏季低温低湿、冷气体持续环流的有效状态;另一方面,内环流技术所需冷源取自粮堆又用于粮堆,开拓了利用粮堆冷源解决自身控温问题的新途径,也使粮堆

    粮食储藏 2022年1期2022-11-24

  • 气膜钢筋混凝土球形仓小麦储粮粮堆温度场云图分析研究
    度梯度的形成,当粮堆温度过高或者梯度过大,加速粮堆内湿热迁移,易引发虫、霉的侵蚀,给安全储粮埋下隐患。追踪气膜球形仓内粮温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准确预测粮堆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为气膜球形仓在储粮领域的应用提供判断依据和技术支撑,也对气膜球形仓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粮库安装有精确的粮情测控软件,可实时监测粮堆内部各点温度变化情况。但由于受限于储粮环境的复杂性及软件本身系统的技术问题,仓库保管员也仅凭经验寻找“异常粮情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3期2022-06-01

  • 空调控温储粮应用试验*
    构平房仓。试验仓粮堆尺寸为:长63.63m,宽14.47 m,高4.7 m;对照仓粮堆尺寸为:长52.1m,宽19.6 m,高2 m。各仓储粮基本情况见表1。表1 储粮基本情况1.2 主要仪器设备试验仓房在粮面以上挂墙安装2台空调,空调机型号:KFR-140T2W/SY-C(E4)。粮情测控系统采用辽宁宽甸千益粮食测温仪器厂产品,人工敷设测温电缆。试验仓仓内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布15根测温电缆,每根电缆有4个测温点,共计180个测温点。对照仓仓内分上、

    粮食加工 2022年2期2022-05-10

  • 外热源对立筒仓粮堆渗流通风控温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环境高温的影响,粮堆的温度场分布易呈现为“热皮冷芯”,储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需要对粮堆进行通风降温以保证安全度夏。太阳辐射是粮堆得热的主要原因,研究仓外热源对储粮通风降温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粮堆参数变化和其自身特性,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相关工作。Quemada-villagomez等[2]在自然储藏的条件下对粮堆的温度和湿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探讨了环境对储粮热湿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显现储粮环境对粮堆温湿度的影响,多采用人工干预(加热、加压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24

  • 甲基嘧啶磷雾化施药在稻谷仓的杀虫试验*
    化的甲基嘧啶磷在粮堆及堆内空间残留、渗透、布散等情况。1 材料及方法1.1 试验地点及仓型试验地点: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乘航粮库39号仓(不环流熏蒸对照仓)、42号仓(环流熏蒸试验仓)。仓型:砖混结构,仓容400 t无吊顶的普通平房仓。1.2 粮种及药剂器材粮种:2017年入库晚粳稻。药剂:保安谷(50%甲基嘧啶磷乳油)。多功能超微粒雾化机:BJWF-AC3000型号。斜流通风机:HLT-Ⅲ-6型号,5.5 kW功率。扦样器:2 m不锈钢双管粮食扦样器。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1年4期2021-12-09

  • 冷气和氮气双气囊在房式仓储粮效果试验*
    530409)粮堆充氮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储粮新技术,它是通过改变粮堆内的气体组成,恶化储粮害虫生长和繁殖的环境,达到减少粮堆内部有害生物对储粮品质影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粮堆的氧气含量,减弱粮食的呼吸强度,对延缓粮食品质劣变起到一定的作用。造成储粮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中,温度作为储粮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非生物因子,对储粮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效控制温度变化是保持储粮生态系统稳定、储粮安全,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公司地处桂南地区,夏季的日平均仓温达到30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1年4期2021-12-09

  • 内衬塑料地下粮食筒仓粮堆温度场研究
    塑料地下粮食筒仓粮堆温度场研究张祥祥,张 昊※,王振清,陈 曦,陈 雁(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为了研究地下仓储粮期间粮堆的温度变化,该研究以湿基含水率为23%的高水分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试验方法对内径3 m,高5 m的地下筒仓在静态储藏条件下的仓内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多孔介质传热理论,使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试验仓进行了模拟研究。数值模拟基于实际堆粮高度,充分考虑了仓内谷物颗粒呼吸作用对粮堆内温度场分

    农业工程学报 2021年16期2021-11-26

  • 大豆结露过程中湿热传递规律研究
    的重要因素,大豆粮堆在储藏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易发生结露现象,导致品质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5,6]。粮堆结露大多发生在季节交替时期,环境温度骤冷骤热,粮堆内外温差较大[7]。粮堆结露主要原因是粮堆内外存在温度差,温差越大,结露的可能性越大[8]。每年在储藏过程中因粮堆结露而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引发大面积的湿热扩散,致使粮食发热霉变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9]。通过研究粮堆在环境温度骤冷骤热等不良状态下的温度水分变化规律,有利于控制和预防粮堆不良状态的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9期2021-11-12

  • 地下仓粮堆通风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振清,陈曦地下仓粮堆通风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张祥祥,王振清*,陈曦(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为了解地下仓通风对粮堆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对筒仓直径25 m、仓高20.1 m的地下仓粮堆进行了288 h通风工况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该模型以实际地下仓为背景,基于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通过调整内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分析不同入口边界压力和温度下地下仓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对地下仓通风288 h条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1-04

  • 不同运行参数下平房仓粮堆表层控温系统的隔热性能试验
    粮食储备库通过在粮堆表层铺设双膜冷气囊、包膜泡沫板和散装稻壳等隔热材料以减缓来自屋面上方的热量,实测数据显示其隔热性能良好[19-21]。有学者利用CFD 模拟了粮堆表层控温系统不同工况下的粮堆温度状态,但该模拟缺少试验验证[22]。已有的实仓试验也仅测量了冷气囊系统单一工况下的粮堆温度状态,没有针对影响系统隔热性能参数设计变量试验与规律总结。本文针对平房仓,建立粮堆表层控温试验台,针对影响系统隔热性能的工况参数如送风风温、送风风速、层间高度等分组设计试验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9期2021-10-09

  • 储粮横向通风多尺度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剧增加,最终导致粮堆粮食局部害虫的发育和霉变、发热。粮堆由粮粒堆积而成,粮堆是吸湿性多孔介质,仓外大气温湿度随季节更替而变化给水分迁移带来隐患[1]。粮粒是一个由壳、麸皮和胚乳多层结构组成的颗粒几何体。粮粒具有吸湿和解吸湿的特性,粮粒会和粮堆间隙中的周围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并且引起粮粒内部水分扩散[2]。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国内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流动、传热传质等现象的新方法,可以形象的再现气体流动、热湿传递过程的情景,为解决储粮通风问题提供

    中国粮油学报 2021年8期2021-09-26

  • 不同粮种竖向压力孔隙率与密度研究
    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受外界环境变化和粮食自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等多因素影响,导致粮堆内局部温度、湿度过高,进而引发粮食发热、霉变和病虫害,若处理不及时会直接引发大体积粮堆质量问题,粮库一般采用机械通风来控制粮堆温度、湿度,抑制其发热、病虫害的进一步恶化[1],粮食孔隙率是影响粮堆通风的关键因素。散装粮堆颗粒之间无黏结力,具有流动性,粮堆密度由于粮种、储藏时间、含水率和通风等因素影响,仓储粮堆高度随储藏时间延长而下降,引起粮堆体积、密度、容重变化[2]。粮堆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9-16

  • 基于温湿度场云图的稻谷粮堆状态和结露风险分析
    。在储藏期间,因粮堆结露进而引发的发热、霉变、腐烂等隐患,均会严重影响粮食品质和粮食仓储安全[2]。因此,探究粮食的吸附至饱和过程的形成机制和与结露现象的关系,将对粮食的保质减损起到关键作用。粮堆结露是指粮堆内或外较高温度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凝结成液态水后,附着于粮堆表层或内部的现象[3]。长期储藏过程中,粮食不断进行吸附与解吸作用,与储藏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4]。2014年,吴子丹[5]等提出了粮堆多场耦合理论及粮情云图分析的构想,并进行初步探索。2016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4期2021-07-25

  •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粮堆压力与孔隙率关系研究
    京 100037粮堆孔隙率是影响储粮通风、粮堆内水分和热量迁移的关键参数[1-4]。大型仓储结构中,粮堆的孔隙率与温度、湿度、压力以及微生物等多场之间互相耦合影响,构成了粮堆储藏的生态环境[5-8]。粮仓储料孔隙率分布规律及其理论计算方法是研究粮堆多场耦合的关键基础问题之一。目前粮堆孔隙率的研究采用了比重瓶法、压汞法、电化学法、浮力法、显微镜法、扫描法、光学法、声学法及气体置换法等[9-11],使用较多的是气体置换法。田晓红[12]、王娟[13]使用计算法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01

  • 不同通风温度下储粮仓横向降温保水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进行预测分析通风粮堆内的热湿环境。Meeso[3]等和Rocha[4]等建立了传热传质的耦合方程。张忠杰[5]等提出了在准静态过程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陈桂香[6-7]等提出了在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吕宗旺[8]等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通风过程及通风效果,且进一步完善了通风模型。王远成[9-11]团队在安全储粮领域,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储粮通风数值模拟的技术体系,并对国内外储粮系统的数学模型等进行了综述。将机械通风过程视为储粮仓内粮粒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3期2021-05-29

  • 非人工干预条件下粮堆温度场的研究
    会产生微气流,在粮堆内部形成自然对流,从而导致仓内水分分布不均[3]。因此,为了保证安全绿色储粮,研究并改善粮仓内温度场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经济有效,在对于探索粮堆温度场传递规律中被广泛应用[4]。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仓型内粮堆温度场和微气流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梁醒培等[5]采用有限元法对小麦粮堆进行了一年的温度模拟,并用实仓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Jia等[6]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构建了圆筒仓粮堆温度场模型;Thorpe[7]通过对多孔介质中的热量传递进行研究,运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01

  • 浅圆仓压入式和吸出式通风效果对比研究
    出式通风方式下,粮堆内温度分布及速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对比四种通风条件下粮堆内部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其均匀性及降温速率。研究发现四种通风方式下浅圆仓粮堆区域的通风效果接近,通风均匀性较好;但吸出式(中心集风管顶部密闭)通风时,降温速率更高,粮温均匀性更好,研究结果对浅圆仓仓储大豆通风降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粮仓; 通风效果; 对比分析浅圆仓是一种仓内装粮高度与直径之比小于1.5倍的地上立筒仓[1],浅圆仓自上世纪后期引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研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4-01

  • 基于COMSOL的静态仓储稻谷粮堆温度场模拟研究
    间的热量传导影响粮堆的温湿度[1-2]。因此,掌握并准确预测仓储粮堆的温度变化是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的基础。由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多重影响,仓储粮堆温度变化难以得到准确、有效地预测。研究粮堆热湿传递规律方法有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试验结果往往是可靠的,但试验过程会比较烦琐,甚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每次试验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具有不可重复性。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解决试验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准确有效地分析和预测粮仓生态系统的变化。Tho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29

  • 一种储存偏高水分粮的新方法*
    房屋顶隔热差和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点,研发的储粮新工艺系通风、隔热、控温和均温等常用技术的优化集成,经过粮库使用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果大范围地推广应用,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1 新工艺与常规储粮的区别常规储粮对入仓粮食水分要求严格:①安全水分粮直接入仓储藏;②偏高水分粮入仓,需将水分降至安全水分后,才能转入正常储粮。新工艺要求偏高水分粮入仓后,只降低粮堆表层水分,然后进入控温储粮。两者最大差别在于所保管粮食的平均含水量不同,尽管在储粮度夏管理

    粮食加工 2020年4期2020-11-02

  • 东南地区晚籼稻降温通风期间粮堆含湿量和露点温度的变化研究*
    02209)谷物粮堆孔隙率35%~55%、热绝缘特性造就其能够保持低温低湿的空气特性[1-3]。干粮堆平衡相对湿度范围30%~65%就可抑制螨类和微生物生长,储粮温度17~22℃范围是粮食防虫安全管理的温度。粮堆降温通风的结果就是形成粮粒被低温低湿空气所包围[1]。国内缺乏对粮堆籽粒间隙空气特性的研究。在国内,粮食机械通风操作一般比较粮堆与大气的温度差、平衡绝对湿度、露点温度[4-5],而对粮粒间隙空气的参数变化报道有限。粮堆通风操作中需要确定粮粒间隙空气

    粮食加工 2020年5期2020-11-02

  • 含水率对玉米粮堆强度和模量的影响研究
    碰撞与摩擦,玉米粮堆内部应力增加。玉米的内摩擦角、模量特性等是粮仓结构设计和模拟粮堆装卸时压力分布的重要力学参数。国内外学者利用土工试验中的三轴试验仪研究粮堆的力学参数,对各种粮堆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特性、压缩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许启铿等[1]利用三轴试验分析了小麦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得出了小麦应力-应变曲线分为4个阶段并拟合出了围压与弹性模量关系式。曾长女等[2]通过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孔隙率对小麦强度特性及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8-03

  • 辽宁地区稻谷粮堆真菌分布及演替规律的研究
    控制措施就会导致粮堆发热霉变。稻谷粮堆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由于储藏条件的限制,不同粮堆位置稻谷真菌生长及演替规律会存在差异,增加了稻谷的保质保鲜、储存及仓储管理的难度,因此研究稻谷粮堆不同位置霉菌生长演替规律及品质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探究稻谷储藏过程中真菌的生长及其品质变化,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工作。Christensen[5]将谷物携带真菌分为两大类:田间真菌和储藏真菌,并对储藏稻谷的霉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藏期间生长的真菌主要为曲霉,尤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5期2020-06-13

  • 储料竖向压力对粮仓中小麦粮堆湿热传递的影响
    压力对粮仓中小麦粮堆湿热传递的影响陈桂香,刘超赛,蒋敏敏,陈家豪,王海涛,张宏伟(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粮仓中存在压力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等多物理场,为了得出各物理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粮堆内湿热传递规律,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粮堆多场耦合试验装置,针对仓内小麦粮堆单元体,研究在高温边界38.5 ℃、低温边界5.2 ℃,初始粮温25.8 ℃,竖向压力分别为50、100、150 kPa条件下小麦粮堆湿热传递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竖向压力增加,粮堆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8期2020-06-04

  • 基于数值预测的稻谷横向降温保水通风最佳湿度研究
    通风的目的是降低粮堆温度的同时减少通风过程中储粮水分的丢失。对于垂直降温保水通风工艺,国内已有研究[3],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横向降温保水通风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4-7],尤其是横向降温保水通风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基于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和粮粒吸湿/解吸湿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稻谷横向保水降温通风过程中通风空气湿度对保水的效果进行了预测研究,分析了一定初始粮温和水分时通风空气温湿度对降温保水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稻谷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最佳湿度。1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1期2020-05-26

  • 储粮压力对玉米粮堆温度场影响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物代谢密切相关。粮堆内部热量及水分迁移,使得部分区域的温度和水分上升,易造成粮食内部结露,同时也会导致微生物与害虫的大量繁殖,从而使粮食品质下降[1]。粮仓内部任意位置处于不同的压力状态,不同高度粮堆其储粮压力也有明显差异。粮堆的压力场不同会使得粮堆的孔隙率分布不均匀。粮堆间的孔隙率是影响微气流流动的主导因素,并直接影响粮堆热量迁移的快慢,可见储粮压力对粮堆温度场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对粮堆温度场分布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实仓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主要考虑的是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4期2020-05-25

  • 吊顶隔热对高大平房仓粮堆温度影响研究
    发热的主要原因为粮堆内生物体的呼吸产热以及季节变化引起的粮食表面温度的升高[1]。在整个粮食储藏周期中,由于仓内温度、水分过高造成了大量的粮食损失。高大平房仓由于粮堆高与仓储体积大,仓体材料隔热性能差,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明显,夏季粮堆温度远高于安全储粮温度,低温储粮是保证仓内粮堆安全与品质的关键。静态储粮期间,由太阳辐射与外界温度通过粮仓壁面传递至仓内的热量,是引起粮温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在仓房内利用保温隔热架设吊顶,能有效降低粮堆上部气流向下传导的热量,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22

  • 高大平房仓横向与竖向通风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械通风不但可以将粮堆温度控制在理想的低温条件下,还可以有效地调节粮仓内部粮堆的水分分布[2]。 传统竖向通风方式在平房仓地面上铺设通风道,其通风较为均匀且降温效果快,但是粮食进出仓时需安装和拆卸地上笼风道,严重地制约了粮食进出库的机械化水平[3]。 针对竖向通风存在的问题,采用一种新型的通风方式即横向通风,其将通风道固定在粮仓壁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进出仓效率[4]。 竖向通风和横向通风是两种主要的粮仓通风方式,因此对比研究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粮堆温度和水分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4

  • 粮堆分阶段通风研究
    始进行各种组合的粮堆分阶段通风试验,结果表明:粮堆的通风降温可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通风方式不同,降温目标不同,对平房仓利用小功率分阶段缓速通风效果好,大直径筒仓由于粮堆高,2.2kW的混流风机降温效果相对偏差,可以考虑在冬季最冷的时节用大功率风机集中通风,以达到降温目标。[关键词]粮堆;分阶段通风;储粮安全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9粮堆通风技术作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9期2019-09-10

  • 稻谷自然储藏多尺度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湿度传感器来监控粮堆内部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范围,依据粮食安全储藏的标准,预测粮堆局部发热和霉变的概率,同时可以确定粮堆的露点温度从而预测粮堆结露的位置和时间[1,2]。另外粮温也是决定通风时间长短的重要依据,如果通风不均匀不彻底会出现粮温回升的现象[3]。但是粮堆是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传感器测得温、湿度是粮粒孔隙间空气的温、湿度[4]。从传热学的角度来讲,粮粒本身具有一定的热阻作用,热量从粮食表面传到核心会有延迟,也就是存在迟滞效应,所以空气的温度和粮堆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6期2019-07-17

  • 储粮生态系统热湿调控机理及在就仓机械通风中的应用
    度(水分),仓储粮堆局部的温度和水分的升高,会导致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引起储粮的发热和霉变。调节和控制储粮生态系统内部的热湿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虫害的发展和演替,抑制粮堆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储粮品质的劣变[1]。就仓机械通风作为储粮生态系统热湿调控的方法之一,具有降温效果显著、费用较低等特点,在确保储粮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然而,目前国内在就仓机械通风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由于通风时机的选择不当,通风操作的不合理,以及对储粮生态系统热湿调控机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12期2019-06-08

  • 储粮仓横向保水通风的数值模拟及对比研究
    谷的储存过程中,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是影响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为使粮堆的温度和水分都处于安全储存范围内,粮仓通常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其能够有效抑制霉菌及虫害的滋生,使粮食得到安全储存[1]。竖向通风系统的通风道设置在粮仓地面,装粮储粮时需耗费大量人力,而横向通风系统的通风道设置于墙壁,有利于粮堆内外的热湿交换,粮仓内温度和水分分布更为均匀[2]。为保证仓内稻谷在通风降温的同时水分不丢失,需要对其进行降温保水通风,合理控制粮堆的温度和水分,因此,研究储粮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5-14

  • 玉米粮堆霉变发热过程中的温湿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姚 渠玉米粮堆霉变发热过程中的温湿度场变化规律研究王小萌1,2,吴文福1,尹 君2,张忠杰2,吴子丹1※,姚 渠2(1.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7)为模拟储粮粮堆局部含水率偏高引起的霉变发热现象,进而研究此现象中温、湿度场的变化规律,该文在试验仓内湿基含水率14.0%的玉米粮堆中心加入湿基含水率18.2%的玉米,在30 ℃室内储藏40 d。试验粮堆由于霉变引起自发热。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3期2019-02-23

  • 南亚热带地区稻谷立筒仓智能化降温通风试验
    性能。但立筒仓因粮堆厚,自动分级明显,粮堆组成成分不均匀,粮层阻力大[1-3]。特别在南方沿海亚热带地区,冬季低温时期较短,可通风时机不多,如何及时把握低温时机进行降温通风是我国粮食智能化机械通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市粮食集团下属企业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平均气温10 ℃,最低温度6~7 ℃。如何利用这种自然的低温空气降低稻谷立筒仓粮温,本研究采用国家粮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5

  • 基于COMSOL的平房仓冷却通风过程中粮堆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亿t,仓内害虫、粮堆发热和谷物霉变是引起储藏过程中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1-2]。粮堆内的温度和水分是影响谷物霉变、粮堆发热和仓内害虫的重要因素[3]。粮仓冷却干燥通风可以把粮堆温度降低至安全温度以下,把粮堆水分减小到安全水分以下,是一种有效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损失的技术措施。研究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规律,对指导粮仓的通风冷却和改善粮食储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冷却干燥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场耦合过程[4],粮堆内部热湿迁移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11期2019-01-15

  • 浅圆仓储存进口大豆温度传导规律
    储藏过程中易出现粮堆湿度大、滋生霉菌、储藏品质劣变等现象,导致粮堆温度升高,因此大豆的储藏条件较其他粮食品种而言要求更高,不仅要防止大豆粮堆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发生,而且要确保大豆不会酸败和营养成分变质,保证大豆的食用品质、商品价值。大豆不耐高温,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大豆的主要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例如蛋白质变性、脂肪分解等[3]。由此看出,温度是大豆储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探讨大豆粮堆温度的变化情况及规律,选择储存在浅圆仓的大豆粮堆易发热

    现代食品 2018年18期2018-11-27

  • 筒仓粮堆内部竖向压力计算方法
    不相等。由此造成粮堆内部存在如边坡稳定性、筒仓结拱、筒仓超压等诸多问题[1-3]。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国内外学者大多把研究集中在在如何确定粮堆边界上的压力[4-6],较少粮堆内部的空间压力分布情况。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仅考虑粮堆边界上的压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问题或者其本质就是粮堆的空间压力问题,或者是以粮堆的空间压力为基础的问题。目前,鲜有学者对粮堆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力进行研究。如果把对粮堆压力的研究从粮堆的边界转向“空间”,给出粮堆的空间压力场模型,大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6期2018-07-12

  • 不同储藏时间稻谷在粮仓不同位置的品质及霉菌差异分析
    也不一致,会导致粮堆不同位置的稻谷品质与微生物污染情况各有差别。国内外对于稻谷粮堆不同位置稻谷品质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差异研究报道很少。高大平房仓是我国稻谷储存的主要仓型之一[22]。因此,研究高大平房仓内粮堆不同位置稻谷品质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差异,对我国的稻谷储藏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取湖南长沙、湖北襄阳2地的仓储稻谷进行试验。湖南省、湖北省为我国稻谷的主产区,2省的稻谷年产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位列第1、第5,2地气候均潮湿多雨,仓储稻谷易发霉。研究这湖南省、湖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2018-06-07

  • 基于温湿度场云图的小麦粮堆霉变与温湿度耦合分析
    储藏的临界值或者粮堆中出现局部热量和水分的积聚时,很容易诱发粮食霉变、发热和虫害[1]。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储藏,国内外学者对粮仓内部温度场、湿度场、粮堆霉变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忠杰等[2]、张燕君等[3]、李军军等[4]模拟了平房仓内准静态状态下粮堆温度场变化。Jia等[5]和Roberta等[6]分别对圆筒仓和布袋仓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研究。Gasto′n等[7]和Hammamia等[8]分别对布袋仓和筒仓内的温度场和水分含量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唐芳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10期2018-06-05

  • 浅谈布料器对浅圆仓储粮的通风效果分析
    响不同,造成入仓粮堆的自动分级现象,粮堆中心部位为重型杂质和破碎小麦集中区,孔隙度小;粮堆四周为轻型杂质集中区,孔隙度大。秋冬季节,在通风均温、降温过程中,粮堆四周降温快,而中心部位降温缓慢,造成通风时间延长、通风能耗增加,关键是粮堆内外存在明显的温差,容易引起粮堆结露,造成储粮安全隐患。夏季,在内环流控温通风中,粮堆四周通透性好,四周高温区域对内环流出风口风温影响明显;粮堆中心部位通透性差,冷心低温区对内环流出风口风温影响甚微,造成内环流出风口温度高,致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30期2018-01-17

  • 三轴压缩下小麦粮堆模量和强度特性研究
    )三轴压缩下小麦粮堆模量和强度特性研究蒋敏敏,郭祝辉,陈桂香(河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河南省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1)粮仓内粮堆在不同的工况和条件下会产生剪切面,发生剪切破坏,是设计粮仓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条件、密度和固结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小麦粮堆的模量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粮堆的应力应变呈应变硬化型,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固结压力越大,粮堆的模量越大;粮堆密度越低时,模量随着固结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8-01-09

  • 粮堆底部压力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
    450063)散粮堆底部压力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许启铿1,2揣 君2曹宇飞3王录民2刘永超4(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1,合肥 230009)(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郑州 450001)(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3,郑州 450066)(黄河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4,郑州 450063)在前期散粮堆底部压力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PFC3D软件建立了相应的颗粒流数值模型,对散粮堆底部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数据,利用MATLAB绘制了

    中国粮油学报 2017年9期2017-11-03

  • 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和热湿传递的数学分析及验证
    00037)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和热湿传递的数学分析及验证王远成1潘 钰1尉尧方1魏 雷2张忠杰2赵会义2石天玉2尹 君2(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1, 济南 250101)(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2, 北京 100037)本文基于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各个方程中的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数量级大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仓储粮堆内部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判断粮堆内部自然对流强弱的瑞利数及其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7年9期2017-11-03

  • 双扩散传热传质模型及在横向谷冷通风中应用
    )谷冷通风时仓储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规律。通过比较数值模拟和试验测定数据,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横向谷冷通风时粮粒温度和水分以及粮粒周围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横向谷冷通风时粮堆内部降温效果。谷物颗粒 双扩散 传质传热 仓储粮堆 横向谷冷通风粮食颗粒具有吸湿和解吸湿特性,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水分会发生迁移和再分配,可能导致粮食的水分超过安全水分。由于粮堆水分的迁移直接与粮堆内部的温湿度相关,因此,预测和控制粮堆温度和水分是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的关键[

    中国粮油学报 2016年11期2016-12-29

  • 地下库粮堆充氮技术研究
    0003)地下库粮堆充氮技术研究◎常亚飞(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3)通过对地下库4个包装粮堆分别采用不同的充氮方式充氮,发现,间歇式充氮方式比循环式充氮方式效率更高。地下库;包装粮堆;低氧富氮;储粮技术地下库,尤其是岩体地下库,常年保持在低温18 ℃左右,较低的温度,为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奠定了基础。低氧富氮气调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杀虫、抑菌等优点,明显有效的延缓粮食品质变化,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储备粮宜存率、保证储

    现代食品 2016年7期2016-11-10

  • 横向谷冷通风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了储粮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横向谷冷通风时粮堆空气内部流动、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横向通风约72 h,粮仓进风口冷空气平均温度为17.5℃、相对湿度为85%,仓内粮堆一次降温从32.2℃降低到23.6℃,降温幅度为8.6℃。水分从12.2%降到12.0%,降水幅度为0.2%。相对于地上笼垂直通风而言,横向通风时粮堆内部速度分布均匀、温度梯度较小,且具有降温速度快,冷却效率高的特

    中国粮油学报 2016年7期2016-01-03

  • 仓储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值模拟研究
    50003)仓储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值模拟研究王远成1白忠权2张中涛1亓 伟1(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1,济南 250101)(河南省国防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2,郑州 450003)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吸湿性多孔介质—小麦为研究对象,根据小麦吸湿和解吸湿曲线,建立了吸湿性多孔介质内部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通过与相关试验数据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模拟分析了外界气温和小麦分别为273 K(0℃)和293 K(20

    中国粮油学报 2015年11期2015-12-18

  • 粮堆表层结露的预防与处理
    350001)粮堆表层结露的预防与处理◎陶金亚1,张来林1,郑 颂2,郑凤祥3,杨 超3,方江坤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漳州直属库,福建 漳州 363000;3.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粮堆结露会导致储粮结块、发热霉变,致使粮食品质劣变,影响储粮稳定性。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介绍几种粮堆表层结露的预防与处理方法。表层结露;粮堆通风;翻动粮面在储藏过程中,粮食一旦发生结

    现代食品 2015年24期2015-12-16

  • 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及霉变预测CFD研究
    01)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及霉变预测CFD研究陈桂香 王海涛 张 虎(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郑州 450001)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控制方程,给出了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利用CFD软件分析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热湿性能,预测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霉变情况,利用实际高大平房仓的监测数据验证了CFD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显示,通风37 h,粮堆温度从16.69℃降为12.59℃,粮堆平均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3%;粮堆初始

    中国粮油学报 2015年7期2015-01-04

  • 基于温湿度场耦合的粮堆离散测点温度场重现分析
    系统两部分,其中粮堆包含于生物子生态系统中。粮堆温度对粮堆内的水分迁移、微生物滋长和虫害活动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储粮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因子之一[1],因此准确掌握粮堆温度场分布、通过温湿度场的耦合分析预测粮堆温度场变化趋势,是预判储粮安全状态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粮堆温度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及半试验半仿真研究等。由于试验研究存在成本投入高、样本量大、试验结果重复性差等弊端,许多学者开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或半试验半仿真方法,研究粮堆

    中国粮油学报 2014年12期2014-05-31

  • 土堤仓粮堆结露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亟需解决的问题.粮堆结露是储粮生态系统内环境变量因素对储粮影响的结果.当热空气遇到冷的物体表面时,热空气冷却,其相对湿度增大,以至达到饱和状态,水汽就会在物体表面上凝结成水的现象称为结露.开始出现结露时的温度称为露点.引起粮堆结露的主要原因是粮堆不同部位之间出现温差.温差越大,粮堆中的微气流运动速度越快,粮堆结露越严重.此外,粮食水分的高低对粮堆结露也有一定的影响,储粮水分越大,或空气中含水量越多,露点与当时气温越接近,就越容易发生结露.高水分粮在温差小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4-23

  • 粮堆底部压力实测研究
    ,其中,pv表示粮堆对地面的垂直压力,γ表示粮食容重,s表示粮堆深度.由此计算公式不难看出《规范》将粮堆视为连续性介质,采用流体压力理论计算其产生的竖向压力.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散体有着奇异的力学特性[2-3],如大家熟知的粮仓效应表明散体有着不同于流体的特性.最近20年以来,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散体的精细力学行为,逐渐认识到散体的一些特性不能用一般的固体力学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来解释[4].粮食作为一种大宗散体物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紧密相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12-10

  • 粮堆热学特性的数值模拟
    现仓房内积热多、粮堆局部发热等问题,从而导致局部乃至整体粮堆中微生物和害虫的大量繁殖,造成粮食品质劣化以及数量损耗,由此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粮堆热物理学特性进行研究,进而通过非生物因素(传热、调质等方法)干预控制粮堆的温湿度变化,确保储粮安全,成为当前粮食储藏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1-3].对粮食热学特性的研究,国外开展得相对较早,系统地测定并研究了各种粮食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及变化规律;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科研基础较薄弱[4-5],研究主要针对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