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

  • 银河系首张“幽灵粒子"图像
    极难被探测的基本粒子之一,被科学家稱为“幽灵般的粒子”。此前观测到的高能中微子主要来自银河系之外(比如伽马射线暴、遥远的活跃星系等),但伽马射线观测显示,银河系平面可能会在高能宇宙射线的冲击下产生高能中微子,不过我们一直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最近,位于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拍摄了首张基于中微子的银河系图像并发表于《科学》杂志上。当中微子碰巧与冰立方下方的冰相互作用时,这些罕见的相遇会产生微弱的光图案,冰立方可检测到这些图案。一些光图案具有高度方向性,清楚地

    学苑创造·C版 2023年9期2023-10-20

  • “宇宙是什么”再添新猜想
    都是由夸克等基本粒子构成的。科学家们可以理解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的性质,并借此推断出宇宙的性质。在这种视角下,既然宇宙万物都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堆砌而成,那只要找出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再通过分析、归纳等方式,就可以还原出宇宙存在的真相。乍一看,还原论似乎为科学家们理解宇宙提供了一種简单有效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并不完美。在还原论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建立了粒子物理学,并试图构建出一个模型来解释宇宙中所有的现象,这个模型被称为“标准模型”。该模型归纳了61种基

    科学导报 2023年54期2023-09-23

  • 基于改进PSO算法在局部遮阴下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
    多峰曲线下,基本粒子群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被相继提出:李志军等[10]提出了一种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算法,能够很好地在多峰MPPT上寻找到最大功率点并能减缓功率振荡;雷茂杰等[11]通过引入自适应参数算法和随机粒子,解决了收敛速度慢和振荡较大的问题;姜萍等[12]将电压初始值设在峰值点电压附近,并加入状态因子对控制参数进行线性调整,能够快速稳定地输出最大功率.另外,因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差分进化算法也得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5-22

  • 无线传感网络覆盖优化技术研究
    监控区域。与基本粒子群算法比较,融入了拟物力算法后的粒子群算法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无线传感网络收敛更快,能更早达到全局最优状态,降低算法耗时与冗余覆盖也降低了。拟物力[6]算法主要包括拟万有引力和拟库仑力。2.3.1 拟万有引力将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看作为一个规则的半径为r的圆盘[7],如果两个圆盘之间距离小于通信距离的就会产生引力,称拟万有引力,大于通信距离的节点不会产生引力,“拟万有引力”可表达如下。2.3.2 拟库仑力节点的圆盘会产生交叠覆盖情况,要增

    科技资讯 2022年23期2022-11-23

  • 推荐一本科普书《奇妙的粒子世界》
    ~1937)基本粒子概念形成。1897 年发现了电子,开启了粒子物理学新时代,20 世纪30 年代逐渐地认识到物质结构的最小基本成分是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等基本粒子。量子力学成为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基本规律。1937年在宇宙线中发现μ子开始了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基本粒子大发现时期。特别是粒子加速器的发明使人类在用加速器对粒子加速就可以得到过去只有在宇宙线里才能有的高能量粒子,1954年以后物理学家们可以在精心地控制下选择不同的束流做研究基本粒子

    现代物理知识 2022年1期2022-07-12

  • 1980年广州粒子物理会议
    召开了全国的基本粒子物理会议。钱三强和北大校长周培源以物理学会的名义邀请到了杨振宁。杨振宁在这次会议上做了三个报告,尤其是规范场理论的报告,使我们国内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的人员大开眼界,才知道国际上的粒子物理研究是什么水平。1978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的年会在庐山召开,组织了四个分会,其中一个就是基本粒子会议,这次到会的有100多人。除了邀请到杨振宁,还邀请了美籍华裔科学家林家翘。同年10月,又在桂林召开了“微观物理学思想史讨论会”,实际上就是基本粒子会议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1期2022-03-23

  • 透过粒子物理 看中国物理学家如何探索强子结构
    案可以有效对基本粒子分类,此外还有1964年由盖尔曼和兹威格分别独立提出的夸克模型或艾斯模型,认为基本粒子由携带分数电荷的夸克或艾斯构成。不过,当时的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都不欢迎夸克这一概念。粒子物理在中国:唯物辩证法下的层子模型构建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一批留学欧美物理学家归国后的推动。20世纪20年代出国留学学物理的代表人物有吴有训、叶企孙、严济慈、周培源和王守竞。他们分别在X射线散射、普朗克常数测定、光谱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等物理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7期2021-11-22

  • 演 化
    子。该模型把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玻色子3大类,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方法就是通过在高速粒子碰撞中分散的碎片,去发现新的、更小的基本粒子。直到1995年,被标准模型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2012年,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LHC,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碰撞,最终发现了第62个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这其中也包含着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下一步目标是什么,会给物质和人类认知带来什么新的拓展?这些

    海峡姐妹 2021年9期2021-09-26

  •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七想象成一个基本粒子的话,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的。所谓基本粒子,即是没有办法再分割的基本单元,已经是最小的一份了。要么穿过去,要么不穿过去,不会出现半个粒子穿过去的现象。波动减弱,在基本粒子的范畴里体现为概率减小。也就是说这个粒子很大的概率留在墙外、被墙弹开,而有一个很小的概率穿过这堵墙。这种穿墙而过的现象,在量子力学里叫作“量子隧穿”现象。那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为什么叫王七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过一个故事,叫“崂山道士”。王七向崂山道士学得穿墙术,试一下

    人民周刊 2021年9期2021-06-23

  • 电子自旋的物理图象及其验证方法
    6)1 概述基本粒子自旋的物理实质是什么仍然是问题,目前,物理学界一般认为,电子等基本粒子是一团质量和电荷均匀分布的实体,电荷、质量、尺度以及诸如自旋等内禀属性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知道,这种认知对基本粒子自旋的实质不能做出解释,不能给出自旋的物理图象,以内禀属性为由无法深究。然而,一般来说,既然自旋是物理规律,就应当有物理图象。粒子物理发展到现在,已经在提出电子是否有内部结构的问题,如果有,又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呢?2 一种电子自旋的物理图象本文作者在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期2021-01-20

  • 基于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动态调整的粒子群算法
    收敛性。1 基本粒子群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所有粒子组成一个种群,每个个体可以被看作一个具有位置和速度的粒子,待求解问题的候选解用粒子位置表示。种群开始初始化,且各粒子被随机给予一个位置和速度,不同个体分别代表不同的随机解,在不断迭代后最终得到粒子最优解。随着粒子位置与速度的不断更新,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随之更新。在迭代期间,各个粒子用跟踪个体极值与全局极值的方式完成更新。pbest(i, t)表示到第i 个粒子第t 次迭代期间所发现的粒子最优位置,p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1-13

  • 寻找意识的粒子
    宙共存请听 基本粒子的呼唤爱 有非常伟大的力量而我在等待 远古魔法的出现因为我知道 粒子有时会有自己的想法于是 物质可重组 事情可重复它的样子像高维人的手指随时可触碰时空的神经元而我们的大脑 就是其中的一种感觉它的功能与特性 有待你去了解嗨 我相信历经七种颜色的考验你就会找出某种灵感说不定“薛定谔的猫”就在你这半瓢哲思之水下 找到答案嗯 我还想敲开一块石头看看它究竟知不知道疼痛怎么一个人死后就一动不动他的意识跑到哪里去了莫非是意识构成物质粒子那么 谁又能理

    科普创作 2019年3期2019-11-30

  • 同源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特殊圆问题
    键词:同源;基本粒子;匀强磁场;特殊圆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基本粒子垂直磁感线以速率v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洛伦兹力的方向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与粒子速度方向垂直。因此洛伦兹力不改变粒子速度的大小,而改变速度的方向,整体表现为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其轨迹圆的半径R可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得:基于此,按照物理学控制变量法,并且注意到速度的矢量性,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可以得到几种特殊的圆周类问题。(1)缩放圆问题: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高考·上 2019年5期2019-09-10

  • 粒子物理简介
    了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关键词: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渐近自由;等离子体中图分类号:0320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11.0371 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简介你知道原子中的正电荷与电子是如何分布的吗?最早,汤姆逊提出了枣糕模型,即原子质量与正电荷如同糕点均匀分布,电子则如同枣一样嵌入在糕点之中。后经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放射性元素发出的a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闪光点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绝大多数a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1期2019-09-05

  • 对贵港市2017年中考物理第8题的商榷
    洽性要求所有基本粒子都是无测度的点,也就是说基本粒子没有大小。2012年7月,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即所谓“上帝粒子”),填补了标准模型所缺失的这最后一片拼图。彼得·希格斯亦因为从理论上预测了万物质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标准模型,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不同的质量、电荷、自旋、磁矩等特性。标准模型并不是很关心基本粒子的“大小”,因为基本粒子在一般的理论上, 都被直接当作“质点”,都是无内部结构的零直径粒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5期2019-06-18

  • 2018年狄拉克奖公布,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获奖!
    新的物质态,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2016年美国物理学会宣布,文小刚获2017年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ICTP对文小刚的评价是,他率先提出了拓扑序这一理解量子系统的新概念。他发现了拓扑序蕴含不同寻常的边界态,建立了描述边界态的手征自旋液体理论。发现了朗道范式在描述量子霍尔效应时的局限性。他揭示出拓扑序与量子纠缠之间的深层联系。最近,他还引入了对称保护拓扑相等概念。这些都与量子理论领域中的反常现象有很紧密的联系。文小刚曾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提及,“

    遵义 2018年17期2018-09-22

  • “上帝粒子”是“撞”出来的吗
    认识了更多的基本粒子,并逐渐形成了“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界:基本粒子的质量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粒子的静止质量会大小不一?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想了个办法——假设宇宙中有一个无处不在的场,那么基本粒子可以通过与场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产生希格斯玻色子。基本粒子与该场之间的作用强度不同,所获得的质量也就不同。这种场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故而希格斯玻色子被物理学家戏称为“上帝粒子”,它是赋予大部分基本粒子质量的根源。根据最初的猜想,只要能量足

    科学导报 2018年36期2018-05-14

  •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因为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ψ基本粒子,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有一年,丁肇中来到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做学术报告。现场有同学提问:“丁教授,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又有同学提问:“丁教授,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有同学继续提问:“丁教授,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丁肇中“三問三不知”,令在场的很多同学都感

    铁军 2017年12期2017-12-22

  • 采用改进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热工过程模型参数辨识
    096)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引入遗传算法中的选择、杂交和变异,以及模拟退火机制的粒子群算法,在保持群体多样性的同时,提高全局搜索速度,并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到热工过程模型参数的辨识,试验结果显示改进效果良好。系统辨识;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电力生产系统结构复杂,系统之间强耦合,难以试验建模,至今没有普遍适用的控制传递函数模型[1-2],根据现场运行参数

    发电设备 2017年4期2017-08-01

  • 宇宙是不对称的
    物质。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具有18种存在形式。符合“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都相反”的粒子只有一对。所占的比例为1/9。即真正属于互为反物质、相遇可产生“湮灭”现象的只有1/9。宇宙是不对称的。反粒子;反物质;湮灭现象;正物质;反物质;互为反物质1、正物质宇宙中存在游离的反物质英国科学家保罗.狄拉克在20世纪30年代(1928年)预言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应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反粒子。1933年狄垃克成功建立了“每种基本粒子均存在对应的反基本粒子”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2017-07-14

  • 大道至简
    为电子与光的基本粒子——光子如何相互作用。物理学家大约从1928年开始,并在50年代早期完成了电子与光子间相互作用的现代理论。彻底理解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已经有30多年了,然而,还是有人禁不住要问,为什么这两种基本粒子要以这种特别的方式相互作用呢?这个问题也已经得到回答,物理学家们现在知道,电子和光子的这种相互作用完全是由一种叫规范原理的对称性原理确定的,这种原理遍及整个自然。显然,物理学家现在又可以接着问,自然为什么要这样敬重规范原理呢?当代物理学在这里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6年11期2017-07-07

  • 接力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设想
    现有的宇宙由基本粒子连续爆炸产生,可以合理的解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系红移、星系加速退行、星体自转及公转等问题。根据接力大爆炸宇宙模型可以推导出宇宙中星系的分布、星系退行速度、宇宙的热量分布由爆炸中心向外加大的等推论,同时也提出了几个探索宇宙爆炸中心的建议。关键词:宇宙大爆炸;奇点;微波背景輻射;星系红移;退行;加速膨胀;自转;公转宇宙是怎么来的,现有的标准宇宙模型认为宇宙由一个奇点爆炸产生,本文称之为奇点大爆炸宇宙模型。奇点发生剧烈的爆炸后产生了宇宙的时

    报刊荟萃(上) 2017年6期2017-06-19

  • 一种惯性权重自适应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093)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的早熟收敛性,在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值。提出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粒子聚集度、迭代次数来动态的改变惯性权重,以此来平衡局部寻优能力和全局寻优能力,使达到自适应,并使用典型测试函数Griewank和Sphere进行了仿真测试,以此验证改进策略的效果。实验表明,对于多峰函数,与基本粒子群相比较,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上均高于基本粒子群算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改进算法。粒子群优化;自适应;惯性权重

    电子科技 2017年3期2017-03-27

  • 基本粒子结构模型及波粒二象性的统一
    3000)论基本粒子结构模型及波粒二象性的统一毛逢银(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简述了基本粒子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被普遍关注的模型所面临的问题及困难。从物质有限可分出发,根据辩证法“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原则和中国古代“元气论”,提出了一种自然可理解的基本粒子模型,其结构为真空物质形成的“自旋储能体”。该模型真正统一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并由此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自旋、质量、电荷及四种基本作用力的本质。最后提出了验证该模型的实验方案。基本粒子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01

  • 质子、中子里面有什么?
    将它们称为“基本粒子”。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现代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建成、各种探测和分析仪器的出现、自动处理数据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科学家发现了π、k、Λ、Δ等一百多种其他粒子。人们不禁要问:基本粒子世界究竟有多少成员?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按照每个基本粒子的质量差异,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光子(媒介子)、轻子和强子(质子、中子)。在众多基本粒子的分类研究中,由于强子的数目最多、质量最大,取材较为容易,观测较为方便,因而人们对强子类基本粒子的研究最多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11期2017-02-27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
    。该算法基于基本粒子群算法,引入控制因子和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机制,并应用于八单元偶极子圆环阵列天线。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粒子群算法;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交叉变异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优化算法在复杂设计领域、复杂目标函数及全局优化和实用性等方面显示出特有的优势。1995年,Kennedy等[1]提出了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受到鸟类捕食的启发,通过群体建立模型、分析并模仿进而运用于实际问题。基本粒子群算法规则简单、实现容易、精度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12-29

  • 毛粒子:毛泽东的物理学情怀
    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所谓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略加思索,然后说:“我看不见得,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事有凑巧,就在这一年晚些时候,美国科学家塞格勒和恰勃林等,用具有62亿电子伏能的质子轰击铜靶,先发现反质子,后发现一种不带电、自旋相反的中子,即反中子。发现了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立统一,从而证实了毛泽东关于基本粒子质子、中子也可分的哲学预言。1957年11月1

    文史博览 2016年6期2016-11-22

  • 基本粒子到信息社会
    命。关键词:基本粒子;有机物;细胞;高等生物;能量分布;生存度;熵在宇宙大爆炸之初,最早出现的物质结构是由夸克、轻子等组成的基本粒子结构,这种亚核质态的结构是内能最大的结构形式,在物理实验中,要通过碰撞产生前所未见的新粒子,一般必须1 0亿以上电子伏特的能量方能实现;原子核是能降位的结构质态,把天然稳定的原子核分裂开,大约需要几百电子伏特的能量,如果要从原子核中把介子分离出来,则需要几亿电子伏特的能量;把重原子中的内层电子分出来,大约需要几千电子伏特的能量

    当代旅游 2016年5期2016-10-19

  • 基本粒子的结构分析
    24037)基本粒子的结构分析冯彪(湛江技师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37)根据宇宙球面空间时空四维流形的变模效应,对基本粒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变模角的基础上计算粒子的质量、寿命并对粒子的电荷、自旋和衰变方式进行解释.基本粒子;球面空间;时空流形;变模效应人类所处宇宙空间是时空四维球面空间,由于光速极限和红移效应,宇宙空间平分为可测和不可测两部分.由拓扑学可知n维欧氏空间En与去掉一点{D}的n维球面空间Sn是同胚的,人类认识宇宙空间是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10-19

  • 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饱和峰点时的基本粒子数总和。时间是物质的创始者,它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它的值也是最大极限值。这里有个矛盾,即物质运动速度单位为长度∕时间,那时间运动速度的单位就难以定义,但由于时间不是物质,所以,它的速度不能以它本身为单位,它的速度应当是另外一种层次和概念。宇宙形成之前只有不存在即0和时间1。正是这个1和0,构成了基本粒子直至分宇宙和总宇宙。时间的极速运行将不存在形成0子空间再形成最小粒子即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在时间的旋转下互相结合逐极构成各种粒子直至分子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2期2016-07-16

  • 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更正与宇宙演化
    推理出全新的基本粒子结构体系,在这一基本粒子结构体系中包括“正能子、反能子、正子、反子、正反偶合子、正反中微子、正负电子、质子与中子”。它们不但有明确的具体结构和形状,而且有明确的相互从属关系,更能科学的解释宇宙中的四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的本质与磁单极子之谜、黑洞之谜、宇宙原始火球大爆炸之机理。由此希望能够弥补或替代标准模型理论的不足以解释物理世界的众多物理现象。【关键词】基本粒子;核力;引力;黑洞;宇宙演化1 基本粒子结构的理论证明在标准模型

    科技视界 2016年16期2016-06-29

  • 毛粒子:毛泽东的物理学情怀
    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所谓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略加思索,然后说:“我看不见得,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事有凑巧,就在这一年晚些时候,美国科学家塞格勒和恰勃林等,用具有62亿电子伏能的质子轰击铜靶,先发现反质子,后发现一种不带电、自旋相反的中子,即反中子。发现了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立统一,从而证实了毛泽东关于基本粒子质子、中子也可分的哲学预言。1957年11月1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6期2016-05-14

  • 数据方法的时空规律研究
    质,它们都由基本粒子构成;另一方面无法解释其来源。时间本身存在矛盾性和正反两种属性。时间在狭小范围内是一个过程,有始有终,广义而言,时间无休无止、绝对运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时间是存在的,如果“不存在”为0,那么时间就是1。空间的形成空间在宇宙形成前是不存在的。如果空间存在,等同于物质原来就有一样无法解释,同时也无法解释无限只能存在于有限中。宇宙形成之前,有一个0和1,0即不存在,1即时间。时间的圆周运动达到一定度后,质变形成+0和-0,+0即现实空间,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2016-03-15

  • 日光粒子家族
    演出了62种基本粒子的基础上,用易经机制继续推演粒子。目的是找到整个基本粒子的家族,推演出母粒子(根粒子、种粒子、原始粒子),也叫“上帝粒子”(真主粒子)。“日光粒子家族”,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六十四”的易经机制,推演出了十五个家族,共105种粒子。首先,用“64”标准模型推演出的基本粒子总数,比在希格斯机制下推演出的62种基本粒子,多了+Y玻色子(乾乾子)和-Y玻色子(坤坤子),达到64种基本粒子。用易经机制中的“2”“8”“64”标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21期2015-10-31

  •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知道分子、原子具有的基本性质。【例题】(2014·武汉)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原子、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构成物质的两种基本粒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是:粒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粒子在不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4年3期2015-05-11

  • 求解自动化药房路径优化的混沌粒子群算法
    体最优解。在基本粒子群算法中,每个粒子分布的随机性比较大,代入迭代公式后每次求解的值可能不同,且每个粒子的当前速度和位置代入迭代公式更新后,都会产生一个局部最优解,此后所有的粒子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向着这个局部最优解前进,所以此算法早期收敛速度较快,但容易陷入早熟。混沌算法中混沌是一种运动状态,具有随机性,可以由初始值代入迭代方程得到[9]。此算法主要是利用它的遍历性特点和随机性特点,使之在一群随机化粒子解的范围内进行混沌搜索并迭代更新最优值。混沌算法的基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2015-04-24

  • 探讨万物的基本构件
    的基本构件即基本粒子,其直径比能够传播的光子波长短得多。电子就是单个不能传播的光子。基本粒子与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揭开了实体物质所蕴藏巨大能量的秘密,也说明了电、磁、光、实体物质、能量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基本构件;质能公式;不能传播的光子;基本粒子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是各种物质结构的基本构件。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1932年中子被发现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构成原子核的是质子与中子。现在,人们知道无论是原子还

    黑龙江科学 2015年14期2015-01-04

  •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之华人榜
    律引发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的研究。1976年物理学奖丁肇中获奖理由: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1986年化学奖李远哲获奖理由:在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1997年物理学奖朱棣文获奖理由: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1998年物理学奖崔 琦获奖理由:发现一种新的提取胡晟源的方式。2008年化学奖钱永健获奖理由: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2009年物理学奖高 锟获奖理由: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

    大众科学 2014年11期2014-12-24

  • 解读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什么是希格斯粒子
    个场赋予其它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为何这一粒子如此重要?希格斯场赋予整个宇宙中其它粒子以质量的方式可以用游泳者在水池中受到的水的阻力来做比喻。如果粒子没有质量,它们便可以在宇宙中以光速前进,因为质量的本质便是对物体改变其速度的制约性。这种粒子最早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有关这一粒子的理论最早是在1964年由6位物理学家共同提出来的,其中就包括英国爱丁堡的皮特·希格斯(PeterHiggs)教授。他们当时提出这一粒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质量的起源。理论上,这一粒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1期2013-12-10

  • “上帝粒子”揭开宇宙奥秘
    被认为是生成基本粒子的“质量”之源,被科学界称作“上帝粒子”。世界由几种基本粒子构成,这一提法由来已久。从德谟克利特2000多年前提出的“原子说”到如今被科学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模型理论,从朴素的形而上学概念到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陆续被证实,人类似乎越来越接近这一问题的答案。遗憾的是,标准模型理论虽然被物理学界广泛应用,但并不完美。在标准模型建立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按照这一理论,基本粒子并没有质量,但实验结果却又清楚表明,除了光子以外的基本粒

    民生周刊 2013年26期2013-04-05

  • 基本粒子探索中的科学美学问题浅析*
    73155)基本粒子探索中的科学美学问题浅析*韩 锋(济宁学院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山东 曲阜 273155)从和谐、对称、简单、统一四方面探讨了基本粒子物理学探索中的科学美学特性.结果表明:科学美学原则及其研究方法对基本粒子的提出、研究及其相关理论的完善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本粒子;科学美学;大统一理论基本粒子物理学建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路线大致说来有三条:第一条是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未来宇宙探索的九大方向
    为成功的物质基本粒子标准模型,得以更了解规范物质、能量、时间及空间的物理定律及基本粒子。量子理论虽能成功地描述物质基本粒子的微观部分,却未能适用于宏观的宇宙科学,因此必须导入新的作用力及粒子,才能克服应用上的问题。这似乎显示出,尚有其他自然界的定律没有被科学家发现,重力、暗物质、暗能量等也应用适合于量子理论的解说来支持,才能使物理定律体系更为完整。人类急欲探索的自然界基本法则,有些在宇宙诞生后就隐蔽不见了,因此这些定律或法则不易被发现,其中之一可能就是被称

    飞碟探索 2012年7期2012-06-05

  • 物质场论
    质子、夸克等基本粒子,但我们不禁要问:最小的基本粒子是什么?物质是无穷可再分的吗?组成物质的粒子越来越小时我们使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它?1 物质以场的形式存在雅克比说过:“上帝是一位数学家”。或许世界的本原像他说的那样最终将使用数学来描述。当使用数学来描述自然规律时,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如果我们考虑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当基本粒子小的不能再小时,它是什么样子?一个黑色的、实心的球体吗?那这个小小的实心的球体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显然,这个问题可以一直问下去而且永无止境

    科学之友 2011年2期2011-10-13

  • 带你认识“上帝粒子”
    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寻找其踪迹,找到这种粒子,就找到了建筑粒子物理学经典理论大厦的最后一块基石。定义希格斯玻色子(或称“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子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实验中观察到。它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

    科技视界 2011年8期2011-06-17

  • 论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
    心圆的圆心是基本粒子,例如一个质子。基本粒子存在的表现形式的一种就是辐射时空波。时空波的一个周期包括一个时间半周期和一个空间半周期,图中相邻的两个同心圆表示一个时空波周期。或者时间场和空间场交替互相生成而形成波的形式也可以用另外的波形图表示法表示,见图2。图1 时间场和空间场交替互相生成而形成波图2 时间场和空间场交替互相生成而形成波图2中物质场中的时空波的每个周期也分为一个时间半周期和一个空间半周期。2 再论电磁统一为说明《物质场论》的运用原理和方法,我

    科学之友 2011年16期2011-04-11

  •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法1的参数与基本粒子群算法相同,起始温度T=100,退火温度α=0.99。方法2的参数与基本粒子群算法相同,xmax=10,xmin=-10;e=1。由于此函数较复杂,因此将循环次数设为30次,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三种策略对F2的测试结果由于这个函数的特殊性参数设置如下:Vmax=0.3,Vmin=-0.3;xmax=2,xmin=-2;允许的最大适应值为9.999;初始温度T=100,退火温度α=0.99,e=1;一个循环内最大迭代次数为5000,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2011-02-28

  • 物理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
    就是它们的‘基本粒子。”以上的描述是小说吗?不是。这是最近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有关物理学的读本。在我们所有的人想来,物理是一个严肃得近似于古板的话题,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描述,把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物理学知识,一点一点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挂起钩来。那些神话一般的大师,也在各种场合中穿插进入角色,和本书中的《西游记》人物一起,共同为我们大家打开物理学那扇神秘的大门。阅读科学书籍通常是没办法轻松惬意的,但本书恰恰相反。你可以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09年6期2009-07-22

  • 真空的世界
    涨落可以导致基本粒子生成:在极短的时间内,一对正反粒子可以从真空中“借来”能量而产生,然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湮灭的途径把能量“还给”真空。难怪从宏观上人类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基本粒子实验中的真空基本粒子实验用加速器的真空要求比在航天飞机绕地轨道上(距地面约400千米,约10亿分之一气压)还低压的真空。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所的“B工厂”要求气压在1兆分之一气压以下。B工厂是在周长约3千米的束导管中,让100亿个电子和正电子形成团块,围绕着环旋转,观察相

    百科知识 2009年4期2009-03-07

  • 再谈物质的终结
    胶子等更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系统……直至无限。整个世界就是由物质这样无限循环而构成的。因此我们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说物质具有无限的自相似性。既然物质无限可分,我们就可以说物质是没有终结的,物质的下一层次仍是物质,物质的层次只会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提高而加深,但人类不可能完全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物质终结于波这一观点桂昌跃先生在《物质的终结:极频波》一文中已有论述,我就不再追述了。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发现》杂志评出的技术发明奖中,获新兴技术奖的发明为麻省理

    飞碟探索 2000年4期2000-06-07

  • 李政道教授和他的学说
    进行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理论:三十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微观世界的一个基本的物理定律——“宇称守恒定律”,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之间,以及基本粒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下,是不适用的。这个定律只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下,才是正确的。过去把它看作普遍的定律,把它推广应用到弱相互作用下去是错误的。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大约半年以后,哥伦比亚大学女副教授吴健雄和一位美国科学家分别用不同的实验证实了李政道、杨振宁教授提出的新理论是完

    读书 1979年5期1979-07-15

  • 一分为二是无穷无尽的
    目是《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红旗》杂志特别加了很重要的按语。最近学术界也纷纷写文章对此发表意见。这篇文章虽然因为涉及到物理学中的专门知识,比较高深,有些青年同志不容易看懂,但是,其中的基本观点我们还是应该知道的。坂田昌一通过对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研究,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早就告诉我们的一个根本观点,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一分为二,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即使物质中的很小很小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物质的这种可

    中国青年 1965年19期196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