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

  • 王贻芳:于微粒之间探寻宇宙奥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在宁作题为《探索无穷》的高端科普报告,带公众一起领略基础科学的魅力。作为当今中国中微子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尽管研究过程伴随着不可忽视的争议和压力,王贻芳始终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精力,奋斗在高能物理事业上,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科研创新和物理学重大突破。本刊特发此文,为读者讲述王贻芳院士的科研故事。——编者缘起中微子1984 年,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后,王贻芳顺利通过丁肇中

    科学大众 2023年20期2023-10-26

  •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和生。1984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陈和生面临人生重要抉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位博士后。陈和生的理由很简单,“我深信,中国的科学发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奋斗”。1998年,陈和生出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由此与大科学装置结下不解之缘。此后的岁月中,他牵头完成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以及中国散

    军工文化 2022年12期2023-01-18

  • 高能物理前沿进展融入本科教学的创新探索
    的重要分支,高能物理实验和理论蓬勃发展,不仅有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最后一块拼图——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还有与标准模型预言有显著偏离的缪子反常磁矩和玻色子质量的实验突破,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这些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关于这些实验进展的理论研究,既是当前的科研热点,也是粒子物理学科知识的最佳应用场所。将这些进展引入相关课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对粒子物理课程的认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强化大

    科教导刊 2022年30期2022-12-02

  • 引领中国束测创新 矢志科研薪火传承
    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年轻同志,被领导安排在中控室值班。第二天,他有幸和团队的其他工程人员共同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那次接见,给曹建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作为中国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他在那次讲话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1986年6月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时,曹建社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此后的36年中,他先后担任束流测量组组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束流测量系统负责人、BEPCⅡ副总工程师、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2年4期2022-07-03

  • 引领中国束测创新 矢志研薪火传承
    作为中国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年轻同志,被领导安排在中控室值班。第二天,他有幸和团队的其他工程人员共同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那次接见,给曹建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作为中国的青年研工作者,他在那次讲话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1986年6月来到中国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时,曹建社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此后的36年中,他先后担任束流测量组组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束流测量系统负责人、BEPCⅡ副总工程师、加速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2022年4期2022-07-03

  • 盛宴已经结束
    要 杨振宁对高能物理有其独特的观点。他认为,高能物理是物理学的尖端,其发展就像在沙堆顶上撒沙子,从基底到顶端都有所提高,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同时对高能物理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高能物理蓬勃发展的“盛宴”已经结束,他反对建造巨型高能加速器。究其原因,杨振宁认为,高能物理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是物理思想、物理观念的革命性突破,而不是寄希望于无法继续下去的能量越来越高的巨型加速器。还原论理念遭遇严重挑战与质疑也是重要的时代背景之一。杨振宁对高能物理

    科学文化评论 2022年1期2022-06-27

  • 谢家麟:科学无止境爱国有恒心
    大学的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负责医用加速器的研制。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他自辟蹊径、大胆创新,用两年时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高能电子束治疗癌症的加速器,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谢家麟回国后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刚一回国,谢家麟就决心进军加速器领域,为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开山辟路。高能物理是一门研究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可以从最基础的层面解释物理原理,从而促进更多学科的发展,对中国国防以及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然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8期2022-05-30

  • 机遇与合作:北京谱仪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实验的筹备与立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的BES合作组开始关注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并着手进行准备。1991年10月到1992年1月在BEPC/BES上进行的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取得了高精度的mτ结果,有效改善了实验测量造成的轻子普适性偏差,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求与目标。本文根据档案、当事人访谈,以国际高能物理发展、合作与交流为背景,梳理了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实验从确定课题到进行全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2年1期2022-03-24

  • 高能物理网格环境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技术研究
    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定速率的传输[1]。如何使用IPv6 网络服务于高能物理实验数据的共享,如何实现面向高能物理合作单位之间高能物理数据在IPv4 及IPv6 网络链路的灵活切换是本文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提出一种面向高能物理网格环境网络监测及优化的方案,采用面向服务的网络性能监控框架(perfSONAR),部署于高能物理网格环境的各个站点中,监测网络性能状况,并基于虚拟网络技术构建面向高能物理数据传输的IPv4 及IPv6 虚拟专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1年5期2021-11-30

  • 基于国产处理器架构的高能物理数据处理系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2131 引言随着装置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能物理实验产生的实验数据越来越多,海量数据处理在计算规模、计算精度、即时性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给传统计算体系架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高能物理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最新的解决方案。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多核架构由于其自身的灵

    大数据 2021年5期2021-09-22

  • “中国发展始终需要科技这个加速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楼大堂墙上,邓小平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话语引人瞩目。“那是1988年10月24日,令人鼓舞的一天。”作为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的建设者之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张闯研究员对那天的场景记忆犹新。1962年,张闯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修高能加速器专业。那时的他有个愿望:建造中国自己的加速器!“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的一则批示让科研人员振奋。“这件事”指的就是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

    科学导报 2021年33期2021-06-07

  • 基于随机森林的高能物理数据放置策略
    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1 引言随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实验LHAASO[1]、大亚湾及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 等高能物理实验建成运行和陆续建成,数据累积规模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对数据存储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物理领域一般使用EOS[2]、Lustre[3]等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统,整合集群存储空间,数据分散存储在集群各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年21期2020-11-10

  • 大型对撞机的中国选择
    适性,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关键验证之一。亮度升级后,BEPC-Ⅱ在国际竞争中再次成为其能区内性能最好的对撞机,其代表性成果包括了四夸克态的发现、XYZ粒子族谱研究等。秉承一机两用的理念,BEPC在进行高能物理前沿探索的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同步辐射光源的基础,为凝聚态物理、材料、生物、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和保障。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爆发时,BEPC光源首次测定了该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为疫情的控制、应

    科学24小时 2020年10期2020-10-20

  • 谢家麟自认是很一般的人
    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总设计师和工程经理、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很多人认为,凡能在科学技术上成就一番事业的,必然智商卓越、能力超群。但谢家麟却几次强调:“我是很一般的人,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能干。”正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一般”的科学家为我国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世界第一,晚年仍在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2019-09-10

  • 世界最亮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通过验收
    了解,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为该项目法人单位,联合共建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于2016年4月启动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攻关,最终于2018年9月完成项目。目前项目的工程目标及所有任务已经完成,部分加速器、光束线站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一批重要设备完成国产化。“依靠这一验证装置,可以解决未来建设HEPS需要的关键技术,其中的一部分设备还可用于后期的HEPS建设。”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HEPS-TF项目工程经理秦庆说。作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即将开始建设

    河南科技 2019年4期2019-09-10

  • 亲历的真实与史学的真实
    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建设高能加速器的新方案:1982年建成一台30GeV的慢脉冲强流质子环形加速器,1983年初开始做试验;1987年建成400GeV的质子环形加速器。两周之后,新方案以《关于加快建设高能物理实验中心的请示报告》的形式上报国务院。11月15日,这个第一步投资3亿元,第二步投资7亿元,计划于1987年建成的中国高能加速器工程——“八七工程”,被中央批准([2],页24—25)。但好景不长,1980年底,在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下紧缩基本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6期2019-04-22

  • 高能物理事例级数据管理与传输系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1 概述人类探索世界的脚步,总是永无止境的。为了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宇宙的起源,世界上开展了许多大型的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实验,包括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BEPC)、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Jiangmen Underground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年23期2018-12-04

  • 一颗尘封了二十多年的种子发芽了
    究生学习的是高能物理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职业是嵌入式程序员,当时我写得最多的是软件代码,稍微写一点文字,是给代码做注释。不过,在我不长不短的人生经历中,儿童时期读书的记忆一直是鲜活的,可以浮想联翩,可以异想天开,可以废寝忘食,可以魂牵梦绕,那是一种最纯粹的快乐。即使现在,我还是会常常品味儿时读书带给我的美好回忆。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在心底便埋藏了这样一个愿望:我希望能带给其他孩子同样的快乐。然而现实很“骨感”,我按部就班、随波逐流:上学,毕业

    家教世界 2018年31期2018-11-28

  • 陈和生:造一台“超级显微镜”
    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此时,恰逢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应邓小平的邀请为中国培养高能物理研究人才,陈和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脱颖而出,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德国汉堡丁肇中实验组的研究人员。1998年夏,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中国高能物理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高能所所长。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2000年前后,他主持制定了《我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全面规划了中国高能物理和基于加速器的大科学装

    科学导报 2018年30期2018-05-14

  • 谢家麟:无路可走,出新路
    ,不仅让我国高能物理研究领域一举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提升了我国精尖制造业的水平,而且其产生的高性能同步辐射光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说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不能不提到这位科学家——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曾有不少人向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问起当年是否历经种种困难,他总是微微一笑:“什么叫科研?科研就是要解决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无路可走时走出一条新路。”谢家麟,著名物理

    中华儿女 2018年3期2018-04-09

  • 高能物理大数据挑战与海量事例特征索引技术研究
    PB。当前,高能物理领域总体累积的数据已经接近1000 PB,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有近万名物理学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物理研究。这样大的数据量需要超大规模的存储、计算及网络资源,大量的计算任务需要由所有高能物理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物理学家把分布于全世界的存储、计算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超高性能的通用计算基础设施——WLCG(worldwide LHC computing grid)网格,提供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用于数据的处理、模拟和分析。高能物理数据处理过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3期2018-02-08

  • 中国首台高能加速器的华丽变身
    一等奖。中国高能物理领域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的利器实至名归。国际竞争:没有硝烟的战场1989年,BEPc刚开始运行不久。那时,现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长的秦庆还是一名研究生。在BEPc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守贤的建议下,秦庆参加了BEPc的运行与改进、提高工作。没想到,此后的28年里,秦庆的高能物理生涯与这个大科学装置难解难分。“我的工作主线就是BEPc,以及此后重大改造项目的设计、建造、调束和运行。”秦庆介绍说。当时,为了帮助年轻科学家深度参与对撞机国际前沿,

    科学家 2017年4期2017-05-25

  • 高能物理大数据挑战与海量事例特征索引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49)2(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西安 710049)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190)4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93) (chyd@ihep.ac.cn)高能物理大数据挑战与海量事例特征索引技术研究程耀东1张 潇2王培建2查 礼3侯 迪2齐 勇2马 灿4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49)2(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西安 710049)3(中国科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7年2期2017-02-22

  • 超级对撞机之争
    成桐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发文回应,旗帜鲜明地力挺超级对撞机。一时间,上至国际顶尖物理学家,下至普通网友,纷纷就中国今天是否应该建造超级对撞机各抒己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通过国际合作投入粒子对撞机项目。1984年,中美联合启动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1988年首次对撞成功,被誉为我国继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30年间,中国开展的粒子物理实验在中微子振荡和强作用介子物理方面做出了世界一流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1期2017-01-16

  • 对撞机的钱该烧吗?
    对撞机?这是高能物理领域阳春白雪的老问题,如今却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的公共话题。大家七嘴八舌的原因是,杨振宁发话了,而且是大白话:用200亿美元来证明一个物理猜想,不值,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值。到底值不值?据说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三十多年。杨老举例子说,1989 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 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约30亿美元。以此推算,现在要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4期2016-10-27

  • 中外科学大咖激辩“大型对撞机”
    桐以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都卷入了这场论战,而这些大科学家火力聚焦的是“中国目前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由于强大的名人效应,使这一高深科技话题的关注范围呈几何倍数扩大。大型对撞机是什么?有什么魔力让这些大科学家放下身段“开撕”呢?杨振宁vs丘成桐、王贻芳6日,一篇名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建造大型对撞机正当其时”的文章在中国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一时之间“大型对撞机”这样的高深科技名词成为媒体热搜词。《香港01》周报6日称,一个月前,中国99.9

    环球时报 2016-09-072016-09-07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刚大数据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刚大数据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现代大科学的标志为大科学机构、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常产生海量的数据,因此在大数据技术领域提出了巨大挑战。国内外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是典型的大科学装置,同时在不断推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在应用需求的引导下,高能物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大数据存储、计算处理和共享等技术和经验。高能物理的目标高能物理的目标就是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宇宙起源等自然规律。目前已经证明微观世界有六种夸克(quarks),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4期2016-06-06

  • 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丘教授的理解有误!我绝不反对高能物理继续发展。我反对的是中国今天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原因如下:一、建造大对撞机美国有痛苦的经验:1989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约30亿美元。这项经验使大家普遍认为造大对撞机是进无底洞。目前世界最大对撞机是CERN的LHC。2012年6000位物理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5期2016-05-30

  • 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
    》,作为正在高能物理一线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不能同意他的观点。杨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科学家,我更尊重科学和理性。如果以下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一造大加速器不是无底洞杨先生反对的第一点理由是造大加速器是无底洞,因为美国的SSC造价飙升,半途而废,浪费了30亿美元。欧洲的强子对撞机花费了100亿美元。中国的大加速器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甚至是一个无底洞。这里实际上有三个问题,一个是SSC为什么会失败,第二是中国的大加速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5期2016-05-30

  • 大型对撞机与基础科学和技术进步
    引发了大众对高能物理的热情。高能物理也曾称粒子物理,是最接近哲学的前沿科学,它是逼近终极理论的理论,它研究什么是物质,什么是能量,什么是质量,什么是电荷。它的研究范围,有比质子、中子更小的粒子,也有大到宇宙的诞生,宇宙的构成等问题。这个学科推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以建造越来越高能量的对撞机为路径。高能物理源于人类对原子核的认识的需要,起始于人类对原子核的认知的一个理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一些放射性衰变原子核会放射出电子,因此,要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必须

    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18期2016-02-13

  • 支持异构集群并行的高能物理数据处理系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专栏·支持异构集群并行的高能物理数据处理系统霍 菁1,2,雷晓凤1,2,李 强1,2,孙功星1(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传统集群计算系统无法充分利用本地磁盘的存储资源和I/O,大量网络I/O成为系统瓶颈,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并造成高昂的存储和网络成本。使用Hadoop处理分析作业可有效利用本地磁盘存储和I/O资

    计算机工程 2015年1期2015-06-27

  •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allomics)将于2015年9月9日至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席为柴之芳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张新荣教授(清华大学)。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是是国际上金属组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一届。在我国举办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地位。会议将以金属

    分析化学 2015年6期2015-06-18

  • 建设大科学数据“加工厂”
    往规模巨大。高能物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天体物理学等大科学工程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学科,这些大科学工程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迫切需要建立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处理。以高能物理实验为例,当今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为代表的一批高能物理实验每年产生的数据多达数十PB,需要建立一大批数据中心联合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过去十多年来,国际高能物理的同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近两百个数据中心,利用网格技术将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4期2014-08-21

  • 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密集型计算*
    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密集型计算*文/陈和生 陈 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高能物理一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现代高能物理产生的海量数据对计算机技术提出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内外高能物理领域的科学家根据数据处理的特点建立新的计算平台用于传输、储存及分析处理PB量级的数据。文章介绍了现代高能物理实验及数据处理的发展,并描述了高能物理的计算模型以及以网格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计算平台;详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年4期2013-02-24

  • 数据密集型网格示范站点建设与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北京 100864)数据密集型网格示范站点建设与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北京 10086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数据密集型网格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规模的日益扩大,科学家需要采集海量数据用于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而科学数据呈数量级增长对计算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数据密集型网格平台建立在网格技术基础上,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4期2012-09-12

  • 中央领导支持中国高能物理研究
    机两用”(即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两用),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以来,已经取得“τ质量精确测量”、“发现新粒子X1835”等为国际高能物理学界所瞩目的成果。面对辉煌的业绩,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科技人员清醒地知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每一项进步,都离不开中央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毛泽东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不过,现在实验条件不具备,将来会证明是可分的毛泽东作为

    党史博览 2011年11期2011-06-09

  • 大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成功
    公司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S波段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能量为10.2MeV、额定束功率22.1kW,达到和超过了设计指标,通过了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产品关键部件加速管采用了聚束器与加速段阶变相速一体化的新型,为国内外首创。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开展产学研合作。5年前,公司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全面合作,先后建立了国内首家江苏省电子辐照加速器工程技术研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1年3期2011-02-14

  • 永不停步的创新旅程
    为了适应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继续保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科学上的竞争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决定对对撞机加速器和探测器进行重大改造(BEPC II工程)。2004年5月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重大改造工程启动。何谓正负电子对撞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等深层次。要想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要把它打碎。粒子加速器就是用高速粒子去“打碎”被测物质的科学设施,而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种先进的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10期2009-10-29

  • 高能物理学ICHEP’06
    HEP是国际高能物理会议的简称,这是高能物理学方面声望最高的系列会议。最早是由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R•马夏克于1950年发起举办的,所以也称为罗切斯特会议(The Rochester Conference)。从1960年开始改为每两年召开一次。本书是该系列会议的第三十三届会议文集。会议时间是2006年7月26日~8月2日,地点莫斯科。参加者来自53个国家,约有1000人。在全体会上发表了27篇报告,14个分组会上发表了365篇论文,另外还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9年2期2009-04-02

  • 近代物理系的高能物理研究现状
    近代物理系的高能物理唯象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最近几年中取得的进展情况.关键词高能物理,TeV能量对撞机,标准模型精确检验,粒子探测技术,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おおHigh energy physics in the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おMA Wen|GankWANG Xiao|Lian(Department of M

    物理 2008年8期2008-08-25

  • 啤酒引发的创新启示
    途。气泡室在高能物理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人们借助它与高能加速器联用发现了许多基本粒子以及100多种共振态。由于对高能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格拉塞获得了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格拉塞小时候竟然被老师认为是弱智儿童。他的学习成绩太差,沉默寡言,不和别的孩子玩耍。而他的父母是俄国难民,家境贫困。母亲还把儿子带去让精神病医生检查过。医生说没事,她才放下心来。但是,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因此,当格拉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时,就会从极为常见的“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6年4期2006-04-27

  • 杨振宁谈出国求学
    觉得绝对非念高能物理不可,还是不要念高能物理高能物理与中国的“翻两番”毫无关系,甚至会起反作用,因为高能物理太费钱了。这不表示高能物理没有重要性,高能物理当然有重要性,但是中国的问题是“翻两番”的问题而不是高能物理的问题。另外,我感到中国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读书型的太多了。这是中国的传统,有它的好处,正因为如此,对它的价值的判断就不那么容易了。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就远不及中国人那样重视念书。在中国,特别是在城市里,家长们往往都希望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6期198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