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段

  •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堵塞器嘴后压力确定方法及其现场应用
    压力梯度大的注水层段由于注入压力的限制根本无法实现动用,进而导致无法实现注水井精细分层配注的目的[4-13]。本文基于预置电缆智能测调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吸水启动压力梯度的堵塞器嘴后压力确定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解决多油层注水开发油藏无法实现精细分层配注的问题,进而建立分层有效驱动压力体系,提高整体开发效果。以大庆油田某试验区井组为例,利用该方法进行了精细分层定压注水配注参数优化设计并跟踪评价了现场应用效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多层系定压注水配注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年6期2022-12-03

  • 特高含水期基于渗流阻力的注水层段重组及配注界限确定方法
    ,目的是实现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均匀驱替。对分层注水优化方法的研究[1-8]目前主要是从储层静态特征和开发动态特征两方面来考虑,优化分注层段级段数、层段组合方式、分层配注量等,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充分结合矿场动态监测资料,既有油藏工程方法,也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统计理论方法,取得了较多成果,并得到了较好的现场应用。层段组合一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井静态指标,包括射开小层数量、射开砂岩厚度及小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但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后,储层非均质特性发生变化的同时,流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年6期2022-12-03

  • 鄂西黄陵背斜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一段古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以秭地1井为例
    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图1c)。图1 鄂西地区黄陵背斜南缘秭地1井沉积环境及岩性柱状图2 样品及实验测试采集牛一段样品10块分别进行了TOC、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测定,实验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前用研钵将岩石样品粉碎至200目。有机碳含量(TOC)测定所采用的实验仪器为LecoCS230碳硫分析仪。实验前将所称取的0.1~0.3 g的200目样品用稀盐酸处理,以去除样品中的无机碳,并在60~80 ℃条件下烘干[10]。

    石油实验地质 2022年3期2022-07-23

  • 黄河口凹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数据,对古近系各层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研究区生烃量计算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1 地质概况黄河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东接庙西凹陷,南向莱北低凸起超覆,西南与沾化凹陷毗邻,北以渤南低凸起与渤中凹陷相连(图1)[13]。该凹陷为继承性发育的复合扭张断陷盆地,整体为北断南超的箕状凹陷,东西两侧为断阶带,东西长70~80 km,南北宽40~50 km,面积约3 600 km2,是渤海海域重要的油气产地之一。图1 黄河口凹陷区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01

  • 同井网上返开发停注层封堵效果评价方法优化
    开发过程中,停注层段的机械封堵效果直接影响上部油层的开发效果。检测分层注入井层段之间密封性的方法主要有测压验封法和注入剖面测井法。测压验封法,如堵塞式压力计验封、密封段验封,利用验封工具上下压力变化来判断封隔器的密封性[3-6]。注入剖面测井法测量油管内外流量和分层吸水量,也能判断封隔器的密封性,还能检验死嘴堵塞器处是否过水[7-9]。结合现场井况,综合考虑试验区对下部油层停注效果检测和上部油层吸水状况评价的整体需求,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的适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2期2022-04-01

  • 页岩气藏压裂前水化预处理工艺先导试验
    气水平井压裂前的层段先进行射孔,桥塞坐封并封堵已经压裂的层段,通过低于储层破裂压力的排量对准备压裂的层段泵注一定量的清水,水化时间大于11 h后,再开展主压裂,并对压裂初期的破裂点和延伸压力进行分析。水化预处理现场作业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水化预处理现场作业技术流程图为更好的与室内实验结果保持一致,验证水化作用对后期主压裂的影响,现场泵注清水过程中,严格控制泵注排量不超过5 m3/min,确保整个水化过程中,泵注液体的高压作用不会导致储层产生大规模破裂

    钻采工艺 2022年1期2022-03-30

  • 古龙页岩油井层段产出流体性质描述及贡献率分析*
    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层段压裂返排规律,对于各层段产出流体性质、油气水产量贡献率仍认识不清[2-3]。本文根据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的基本地质特征,选用合适的三相流产出剖面测井仪组合测井,通过精细设计、施工和解释,获得了一口古龙页岩油井压裂返排后期不同尺寸油嘴下分层段油气水产量,为分析青一段不同层段压裂返排规律、掌握采排制度对各层段产量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数据。这项测井结果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古龙页岩油地质特征和评价配套措施效果,为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资源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1期2022-03-04

  • 斯伦贝谢利用“交叉偶极”测井声波数据优选产层
    有天然裂缝的深度层段,以及这一层段最大和最小水平应力的相对大小。更详细地说,需要作业者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油气田生产井,以形成有效的水力裂缝,从而提高油气产量。斯伦贝谢公司声波测井工艺中的“交叉偶极声波”数据,可以经过处理以输出“快速偶极”和“慢度偶极”的弯曲色散。“快速偶极”弯曲色散,可以反转以获得C55、C66、C33和C13。而“慢度偶极”的弯曲色散,可以反转以得到C44(<C55)和C23、C66,因此提供了天然裂缝方向。公司工艺原理是沿着“垂直先

    中国石油企业 2022年10期2022-02-13

  • 分层注水井测调精细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13口,平均单井层段数4.42个。统计2015—2017年的分层测试工作,年平均水驱测试1 652井次,水驱平均测调3.56井次,测调合格率为95.2%,注水合格率为86.2%,复测率为12.1%。测试质量的瓶颈严重制约注水质量的提高,开展测试周期、测试标准、预测调方法研究,能够有效地指导测调工作,合理均衡测试力量,提高方案符合率,有效降低复测率。1 测试质量存在的问题1.1 测试周期的不适应性目前油田分层注水井测调工作执行年3次测调统一标准[2],实施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11期2021-12-10

  •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SH-CL38站位的粒度特征及沉积记录
    该岩芯划分为3个层段:第Ⅰ层段(0~285 cm)砂组分平均含量为2.71%,平均粒径为6.62~7.18Φ,分选系数为1.29~1.63,分选较差,偏度为−0.47~1.03,峰度为1.77~2.17。第Ⅱ层段(285~615 cm)沉积物的砂含量减少,颗粒表现为粗-细-粗的变化过程。粒度参数波动频率较大,平均粒径为6.53~7.68Φ,分选系数为1.18~1.49,分选较差,偏度为−1.00~1.16,峰度为1.61~2.12。第Ⅲ层段(615~80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年5期2021-11-05

  • 沁水盆地中段煤系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础数据。1 页岩层段的划分及相关样品选择1.1 页岩层段的划分本区含气页岩主要赋存层位是山西组、太原组和本溪组上段。由于本区面积较大,页岩气勘查程度低;加之煤系地层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横向上岩性变化频繁,不利于含气页岩段的对比。本次页岩层段的对比选取了煤系地层中发育稳定的标志层进行[6],包括:下石盒子组底界K8砂岩、3号煤层、K4石灰岩、K2石灰岩、15号煤层、铁铝岩段,将页岩层系划分为四个目标层段[7],分别为:Y1层段:K8砂岩底至3号煤层顶;该页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10期2021-11-02

  • 水平井压裂稀土元素示踪监测技术
    都是分层压裂,各层段压裂结束后再一起返排,只能了解整体压裂效果,无法判断各层段压裂液返排情况,压裂液对各层段的压裂效果也就不得而知。水平井压裂稀土元素示踪监测方法,是通过在不同压裂层段加入不同的示踪剂,示踪剂随着压裂液注入水平井后,首先沿压开的裂缝进入地层,通过压裂液驱动,向远端运移。焖井结束后在生产压差的作用下示踪剂伴随地层流体向井筒回流,由于压裂效果和油层物性的不同,各压裂层段示踪剂的产出情况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检测返排液中不同示踪剂浓度可以判断各层段

    化工管理 2021年23期2021-08-25

  • 多因素评价地层富水性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象分析(1)目标层段概念。研究富水性规律的目的是评估采掘工程所处区域富水性相对强弱,结合其他地质条件确定防治水技术路线——开采或作为水文地质损失弃采、采取疏放措施或增加防排水系统能力措施等。采矿工程影响到的地层范围称为目标层段,目标层段的富水性评价才具有实践意义。(2)目标层段确定方法。理论上,导水裂隙带上部如果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岩层存在,只要能抵抗上部静水压力,即可以阻止砂岩水入渗采场,因此目标层段与导水裂隙带空间上一致。可以采用工程实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能源与环保 2021年3期2021-04-08

  • 新西兰Hikurangi 边缘Tuaheni 滑坡复合体黏土质粉砂储层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估算
    根据岩性划分不同层段对应的矿物成分含量,用于纵波速度模型计算,以精确模型判断水合物储层深度分布和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计算。1 测井数据分析IODP372 航次 U1517 站位测井位于 38°S、178°E(图 1),井深约 205 mbsf。该航次通过随钻测井采集了井径、声波速度、伽马密度、孔隙度、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数据,其中纵波数据在160~168 mbsf层段内未获取。通过对 LDEO(Lamont 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年6期2020-12-31

  • 特高含水期油田节能方法探讨与实践
    1.1 量化注水层段细分标准按照细分主要控制指标与动用状况的拟合规律,在原有增加注水层段和控制渗透率级差两项控制指标的分层注水标准基础上,依据A 油田储层发育状况和分层注水工艺现状,确定了“666”细分注水标准:即层段单卡油层数小于6 个、砂岩厚度小于6 m 和渗透率变异系数不大于0.6[4]。按照“666”技术标准,在精准分层注水中,主要是对强水驱、无水驱砂体单卡单注。通过层段降水和层段停注,控制低效、无效注水;对较强水驱砂体单卡单注,提高低水淹层段注水

    石油石化节能 2020年11期2020-11-22

  •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压裂层段组合方法研究
    ,但在选井后压裂层段如何定量组合分段压裂[6],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因为在压裂层段组合时需要考虑储层、物性、含水率等多种因素[7-9],虽然模糊数学[10]、灰色关联法[11]、粒子群算法[12]、神经网络优化算法[13]、模拟退火算法[14]、遗传算法[15]、混合蛙跳算法[16]等可以进行压裂层段组合,但受参数权重等因素影响较大。现阶段对于权重的确定没有一个合理公认的方法,权值不同组合结果也就不同,大大影响了压裂层段组合的准确性。而突变级数法能够充分考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年5期2020-09-25

  • 海上油田分注分采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以渤海SZ36–1油田为例
    。按照分注或分采层段数设置多口虚拟注入井或生产井,进行分注分采模拟。该模型分三个开采层段,上层段对应实际油藏I油组1、3小层,中层段对应实际油藏I油组4小层,下层段对应实际油藏I油组5、6小层,而实际油藏I油组2小层发育差,在模型中未考虑。为体现实际油藏中每个小层下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砂体,将模型中的小层再进行细分,得到的每一个细分小层表示一个砂体。其中细分小层号3,6,10和13表示隔层。各分注层段静态参数和物性参数见表1。理论模型地质储量646.4×104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年4期2020-08-24

  • 黔北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
    由下至上分为4个层段(图1)。其中层段1和层段3的含气分级为高—特高级,层段2气测显示稍差,层段4 含气显示最低。根据该井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纵向上有机碳含量(TOC)变化大,镜质体反射率值(Ro)纵向上呈均质性分布。全层段TOC 介于0.56%~9.58%,平均为3.52%,层段1 的TOC 平均值达到5.25%,尤其是层段1 的下段TOC 平均值达到7.35%,明显高于其他层段。其余层段除个别样品TOC呈异常高值或异常低值,70%以上的样品TOC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年3期2020-07-21

  • 葡萄花难压层识别方法建立与应用
    井压裂53个难压层段,压开成功率98.1%。2016年A区块直井、定向井135个压裂层段,难压层段23个,其中有5个层段加酸处理、多次憋放施工仍未压开弃压,压开成功率77.1%。经分析,5个弃压层主要受储层条件影响,具体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明确,而A区块周围葡萄花层是近来投产主要地区,目前急需适应储层情况的难压储层识别技术和治理方法[1-5]。1 葡萄花难压层识别方法研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通过与破裂压力有关的伽马测井等相关数据分析,应用单因素、归一化、关联度

    石油石化节能 2020年3期2020-04-04

  • 文昌13-1油田珠江组一段低阻油层地质成因分析
    以很清楚发现低阻层段4M、4L的孔隙类型主要是发育-不发育的原生粒间孔,孔喉以中等细孔喉为主,连通性较好;而邻近井高阻层段ZJ1-6及ZJ1-7的粒间孔发育,孔喉明显较低阻层段粗大,以中等孔喉为主的特征。(2)孔隙结构特征ZJ1高低阻两部油组孔隙结构特征差异较大。上部(以ZJ-4L为例)油组,以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孔隙结构较差,为小孔、细喉组合,孔隙直径平均为47.51μm,喉道平均宽度为8.00μm,连通性较好;下部油组(ZJ-6、ZJ-7油组),主要为I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期2020-01-12

  •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层段划分新方法
    层组合为一个注水层段,以达到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均匀驱替的目的[1~3],但是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各小层含水率差异较大,渗流阻力大小不再只由静态因素(渗透率、有效厚度等)决定,相同渗透率小层在含水率不同时,渗流阻力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层段内各小层能否实现均匀推进,受油水井动静态因素共同影响[4~7]。为此,依据油水两相流达西公式,分析渗流阻力的影响因素,定量计算水井小层渗流阻力大小及层段组合的界限,将注水层段划分思路从近渗组合转变为近阻组合,以有效缓解特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9年10期2019-11-04

  • 利用测井曲线解释断层浅谈
    征也就不同,不同层段从而形成不同的测井曲线组合。反之,相同层段,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搬运介质、沉积环境和成岩条件,因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岩性组合,在测井曲线上也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组合特征。正断层会使地层出现明显的缩短或缺失,逆断层则使地层出现明显的增加或重复的现象,此现象同样也会反映至测井曲线上,形成测井曲线组合的缺失或重复。基于以上原理,通过对测井曲线相同或相似组合特征的对比,从而确定地层的重复或者缺失,进而判别是否存在断层及断层性质、位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9期2019-09-28

  • A气田深层气井产出剖面测井效果评价
    层,了解全井及各层段真实产气及产水状况,为该区块生产确定科学合理生产制度、评价储量动用程度和该气田编写试采方案提供依据。引言龙深-B井2015年12月完钻,完钻层位营城组,完钻井深3826m。本井气测异常34层141m,气测峰值最高23.8438%,解释气层11层/62.4m,差气层18层/87m。邻井在营二段一、二、三单元分别进行试气获日产1.9×10m3—7.4×10m3高产气流。通过对该井的3746~3781m、3653~3690m、3202~324

    石油研究 2019年8期2019-09-10

  • 综采工作面穿层回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材运两巷出现了错层段,该范围内材巷位于2#煤层上、中分层,运巷位于2#煤层中、下分层,工作面推进至错层段将面临穿层回采,本文结合国内类似条件工作面及本矿的开采经验,开展了综采工作面穿层回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以期实现该工作面过错层段的安全生产。1 工作面概况1206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北部为1205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2#实体煤,西部为一采区回风巷,东临井田边界保安煤柱。1206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2#煤层,本工作面范围内2#煤层结构极不稳定,夹矸较多

    煤矿现代化 2019年5期2019-07-25

  • 长稳定配水堵塞器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
    区块,实行了细分层段注水开发的试井技术。此技术既可有效提高薄、差油层的整体注入能力,又对高渗透、大厚度的油层实现有效地定量控制,进而减小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层间矛盾,使油田中的各种类型油层都能得以全面、有效地开发、利用[1]。在对注水井进行分层流量调配时,利用投入偏心堵塞器来实现分层配注效果。长稳定配水堵塞器是为了满足油田“精细开发、精细注水要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配水堵塞器,其具有使用范围广、维护简单方便、井下工作稳定性高的特点。长稳定配水堵塞器对原有恒流堵塞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9年2期2019-05-16

  • 渤海S油田细分注水合理界限的研究
    注水井仍存在注水层段厚度大、小层数多、储层非均质性强的问题。因此,我们综合油藏数值模拟、测试资料统计和经济评价,针对海上多层常规稠油油藏细分注水的合理界限展开研究。1 细分注水影响规律研究使用S油田数据建立机理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动静态两个方面研究细分注水的影响因素[12-15],包括储层韵律性、原油粘度、渗透率级差、注水层段小层数和细分注水时机。模型网格数为21×21×9,横向步长为DX=DY=35m,纵向上五个小层间设有4个隔层,小层厚8m,

    山东化工 2019年6期2019-04-15

  • 华北油田自主研发第四代分注新技术
    可自动调整井下各层段注水量;可实时监测井下各层段注水数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为高温深井各层段定量精细分注,成为油藏高效评价的抓手,提高了油藏开发水平。经过测算,这项技术工艺实施后,实现了投入产出比为1∶1.17,项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据悉,2019年至2020年,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第四代分注新技术,推进这项技术工艺的规模推广应用,助力油藏精准开发。

    石油知识 2019年2期2019-02-13

  • 镧系金属示踪剂的研制及其在苏里格地区的应用
    分层分段压裂后各层段的产出情况无法用普通的测井方法进行准确的评价。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测手段,就很难评价压裂施工的效果。压裂返排率对评价压裂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多段压裂过程中,每段压裂液返排率无法确定,目前示踪剂多应用于井间示踪,在压裂方面应用较少[1]。国外对于化学示踪剂应用较为广泛,不但用于压裂中对返排液情况的分析,还能对页岩气中的矿物质,有机物质进行分析[2]。目前国内研究的示踪剂主要为:化学示踪剂、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微量物质示踪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8年3期2018-08-06

  • 脉冲氧活化测井在油田问题井中的应用
    内总流量和流向该层段上各射孔层的流量是否符合正常流量流向状态,可以检测封隔器、挡球等井下管柱工程问题,还可以相对准确的给出各层的吸水情况。1 脉冲氧活化测井简介1.1 测井原理脉冲氧活化测井是一种测量水流速度的测井方法,测井总原则是对每一种流体的流动均要从它的出现一直测至其消失为止。每一次测量都包括一个很短的活化期 (1~10 s)及紧随其后的数据采集周期(一般为60 s),当水流经过中子发生器周围时,被快中子与流体中氧元素活化,活化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发生β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3期2018-07-19

  • DST试井技术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应用研究
    参数,是认识测试层段流体性质、产能大小、压力变化和井底附近有效渗透率,以及目的层段被污染状况的常用手段[3]。1 DST试井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1.1 基本原理DST测试即钻杆测试(Drill Stem Testing),是一种压力恢复测试,它遵循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当储层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通过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即改变压力,则在井底将造成一个压力扰动,此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井壁四周储层径向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压力扰动的不稳定过程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4期2018-05-07

  • 水井小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层段细分调整
    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层段细分调整孔祥义, 赵春森, 王玉星, 江晓智(东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通过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判将影响小层性质的各因素,按其权重的大小统一到综合评价系数上,来评价水井小层动用状况,再综合考虑小层厚度、层间渗透率以及夹层厚度等因素,提出层段细分的标准,以此为基础,对水井原有层段进行评价,并对存在不合理层段的水井按细分标准给出细分调整的建议,从而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水井小层动用状况评价及层段细分调整的定量化方法.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9-22

  •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评价
    评价,而应将其分层段进行研究更为恰当。在页岩层段划分时应充分考虑煤系页岩、砂岩、灰岩和煤层的厚度及稳定性及其相互关系。基于研究区本溪组-山西组岩性发育及组合特征,本次将其划分为四个页岩气层段进行评价:K8砂岩底部到3煤顶板为第I层段;3煤底板到K4灰岩顶部位为第II层段;K4灰岩底部到15煤或K2灰岩顶板为第III层段;15煤底板至本溪组底部铁铝岩顶部为第IV层段。划分时将厚层砂岩、石灰岩和煤层剔除至泥页岩层段之外。图1 榆社-武乡区块位置图(修改自郗兆栋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8期2017-09-20

  •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规律研究
    ,确定有效泥页岩层段的延展性和连续性,了解泥页岩在各层段区域空间展布特征。全面了解不同层段中泥页岩的分布及其厚度展布规律,可评价页岩的产烃能力。连井剖面; 泥页岩; 连续性1 前言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包括山西省6大煤田中的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本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划,是我国陆上较大的含煤盆地之一,页岩气发育的重点层位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以及下石盒子组。沁水盆地页岩气资源潜力很好,主要赋存于富有机质泥岩中,研究石炭—二叠系富

    中国矿山工程 2017年4期2017-09-03

  • 论复杂条件下石油注水开采的研究
    和套管,分为两个层段进行注水施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油层分为两个注水层段,在这两个注水层段之中,利用封隔器将油套环形空间封死,从而更好地隔离两个层段,利用套管为上层的空间注水,利用油管为下层的空间注水,同时在地面还应对这两个层面的注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达到高效开采的目的。二是双管封隔器的分层段注水技术,也是将其分层两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两根注水管柱,并在下入较深的管柱中进行封隔器的安装,从而将油套环形空间封死,整个过程也是将油田分层两个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4期2017-03-03

  • 沁水盆地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目的层划分为四个层段:①K8底部到3煤顶板(第Ⅰ层段);②3煤底板到K4顶部(第Ⅱ层段);③K4底部到15煤顶板(第Ⅲ层段);④15煤底板到本溪组铁铝岩顶部(第Ⅳ层段)(图1)。图1 沁水盆地上古生界页岩体系层段划分图Figure 1 Upper Paleozoic shale system zonation in Qinshui Bain2.1 储层沉积演化及赋存规律沁水盆地四周均有太原组、山西组出露,从泥岩露头线向盆地中央埋藏深度逐渐增大,以沁县为中心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12期2017-01-09

  • 组合式滑套分段压裂管柱研究及现场应用
    量体积压裂和复杂层段生产控制的高效改造和开采目标,提出了一种在下部产层稳定层段安放投球滑套、在上部需要生产控制层段安放开关滑套组合应用的分段压裂技术。施工中,依次投球逐级打开并压裂投球滑套段,然后投入隔离球封隔下部已压裂段;再下入连续油管开关工具,根据地层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关各开关滑套层段,实现个性化压裂。后期开采阶段,如果开关滑套层段出现问题,可再次下入连续油管开关管柱关闭问题段,实现其他层段的正常开采。组合式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在苏75-60-34H井进行了

    石油钻采工艺 2016年4期2016-10-12

  • 注水井层段合理注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001)注水井层段合理注水量计算方法研究刘莹莹1单高军2(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三油矿, 黑龙江 大庆 163001;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大庆长垣油田近几年注水井层段细分力度加大,平均单井层段数在5段以上,层段间油层性质差异大,层段注水量的确定成为难题。以水驱精细挖潜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及聚类分析研究了层段注水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层段注水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9-28

  • 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研究
    要: 水井经过层段的重新划分后,层段内的性质较调整前更为接近,对提高注水开发的效果更为有利。确定注水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注水措施分析。主要研究了注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针对不同的层,可以更好地确定注水量和注水强度。关 键 词:注水强度;合理注采比;层端注水;小层中图分类号:TE 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08-1840-02Abstract: In water wells after redivision of

    当代化工 2016年8期2016-07-10

  • 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水平试采井对接成功
    ,将主井内最有利层段(343~347 m)定为两口副井沿开采层向主井对接层段。利用自主研发的“慧磁”中靶系统作为定向对接信号源,引导钻井轨迹从副井沿开采层位钻达主井靶点,钻达终点时与预定对接点相差不到0.2 m,实现了水平井的精准对接,并一次性顺利将直径73 mm、长度620.35 m的开采透管准确插入主井试采层段内,建立从副井SK-2到主井SK-0无障碍的地下开采通道,即使地层塌陷仍能保证释放的气体沿透管进入主井进行试采。本次副井SK-2与主井SK-0实

    地质装备 2016年5期2016-03-11

  • 吉林油田测调异常井温曲线分析
    替动用,各个注水层段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大,井下情况日益复杂,测调难度也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实际性问题,油田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注水井井温测试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层间矛盾、判断吸水能力上,使其为井下异常情况提供重要依据,并对测调工作提出指导措施。本文首先从井温测试的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对比6种异常的井温曲线形态,提出了根据水井测调资料中的井温曲线变化分析、判断井下异常状况的新思路,从而对测试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措施,为注水方案调整提供重要依据。1 井温测试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5年5期2015-12-24

  • 二类油藏分层注聚措施优选
    V),分层方案为层段一、二的注聚强度均为9 m3/(d·m),分层注聚时机为含水稳定期,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图2、图3是分层与不分层含水对比以及累产油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层注聚后,全区含水略有下降,含水稳定期延长,累产油增产0.103×104 t,阶段采收率比不分层提高0.55%,因此分层注聚效果比不分层好。3 分层措施时机优化根据近几年在注入井分层注入方面的做法,以及油层性质与发育状况,将目标层段分为两层,PI5+61a-PI7为层段一,PII1a

    当代化工 2015年7期2015-10-21

  • 浅析油水同层段偏油偏水性研究
    06)浅析油水同层段偏油偏水性研究田云涛(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茨榆坨采油厂,辽宁辽中 110206)准确判断油水同层段偏油偏水性成为挖掘同层段潜力的重要课题。目前采用的方法一是根据油层的深度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人工经验性的估算,准确度低;二是采用纯油段的解释系统解释油水同层段参数,不适合。为此,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水同层偏油偏水性的探索研究工作。油田开发;油水同层;偏油性;偏水性;调整油水同层段油层分为偏水型和偏油型两类,并在深浅三侧向、微球

    化工管理 2015年15期2015-03-24

  • 过渡带350m地区油井重复压裂挖潜方法
    纵向上相对集中的层段采取限流法完井,限流法完井的采油井初期开发效果好。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含水逐渐升高,各层动用差异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对限流法完井后再次压裂挖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产量递减快、产液指数下降、渗流能力下降的限流法完井的油井应采取重复限流措施。选择重复限流层段时应尽量避开完全重复段,采取部分层段重复限流或重新组合限流层段。到2014年底,重复限流压裂工艺在萨南过渡带350m地区加密调整井中应用15口,共压裂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6期2015-02-10

  • 优势通道对反韵律厚油层水驱剩余油赋存规律的影响研究
    要分布在低渗透率层段,并且优势通道渗透率越高、厚度越大,低渗透层段剩余油富集程度越大。反韵律厚油层 优势通道 剩余油 物理模拟优势通道的存在,是厚油层开发过程中影响流体渗流的重要因素,对剩余油的富集有重要影响[1-4]。目前,优势通道对正韵律厚油层中剩余油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多,反韵律厚油层存在优势通道时剩余油赋存规律研究较少。反韵律厚油层由于自上至下粒级变大,存在优势通道时,水驱垂直渗流相对更加复杂。为了更好的认识反韵律厚油层存在优势通道时,剩余油的赋存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期2015-01-23

  • 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将该孔划分为8个层段(自底部向上分别为层段1、2、3、4、5、6、7和8,见图2)。平均粒径在层段1变化较大,为(5.0~7.0)Ф,从下往上变化趋势为沉积物整体变粗;向上部层段2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说明沉积物变粗,在层段2平均粒径分布变化较小,基本为(3.0~4.0)Ф;至层段3平均粒径突然增大,并且变化较大((4.0~6.0)Ф),有往上变粗的趋势。层段4(平均粒径((3.0~6.0)Ф))较层段3总体偏粗,该层段总体表现为向上部平均粒径逐渐变大,并且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12-25

  • 西南油气田多段压裂复合桥塞实现国产化系列化
    规模效益开发,多层段压裂改造是提高单井日产量的有效手段。第一层段完成压裂改造后,需要暂时封堵井筒,再压裂改造第二层段。待全部层段压裂改造完成后,连通各层段,同时产气,增加日产量。暂时封堵井筒的工具,需要耐高温和高压,便于入井并固定,容易钻穿,产生的废屑少,不影响井筒畅通,称为多段压裂复合桥塞。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可钻式复合桥塞,分为通道和无通道2种类型。2011年1月至今,多段压裂复合桥塞已经在高含硫气藏、页岩气开发、须家组气藏致密气开发

    石油钻采工艺 2014年1期2014-04-07

  • 同位素五参数测井在现场测井中若干问题分析
    流量计主要应用于层段连续流量测量,可定点测量不小于2m3/d层段流量。仪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 二、问题分析1 对于投源点的选择,一直以来让测井人员比较头疼,如果投源点离层段过远,容易造成油管壁沾污过多,待活化悬浮液到达层段时,放射源的剂量已不足,同位素曲线的幅度没有明显的提高,易使解释人员做出误判;而如果投源点离层段过近,放射源颗粒与井内注水达不到充分融合,会造成放射源较集中的进入某一个层段,同样会使解释人员做出误判。个人认为,投源点不应选择在层段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9期2014-03-27

  • 分层指示曲线在萨中油田优化注水中的应用
    :(1)随着细分层段数的增加,特别是达到六段或七段注水时,实现段段注水质量合格的难度很大。(2)一些射开了萨、葡、高三套油层组的合采区块,由于射孔井段长,各小层对启动压力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成下部发育较差的油层受上覆岩压的限制不能通过常规提压注水得到动用[1]。(3)以往对于主要吸水层段的判断主要依据静态数据以及同位素吸水剖面,当多个层段反应的吸水信息类似时,较难选取“实际”的高渗透层。因此需要借助一种准确的分析资料,不但可以明确各注水层段启动压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年4期2014-03-26

  • 从方法工艺上提高注聚测调效率
    下后上:遇到多个层段水量不合格时,应先调整好下面层段的水量。先少后多:在压力允许情况下,若超注层段多,欠注层段少,应优先调整欠注层段,反之则应优先调整超注层段。欠注优先:在接近允许压力情况下,同时存在欠注层和超注层时应优先调整欠注层段。不吸清洗:遇到某层段上次吸水此次不吸水的情况时,不要急于更换水嘴,应优先清洗水嘴,视吸水情况再判断是否更换水嘴。直径粗调:当层段水量与设计层段配注相差较多时应以直径为主进行调整水量。长度微调:当层段水量与设计层段配注相差较少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6期2014-03-23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注水调整优化研究
    响因素,对注水井层段性质进行定量评价,以达到实现优化注水调整的目的。1 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即将影响问题的每个因素作为一个评价对象,针对某一水井的基础数据及相关资料,通过对影响注水调整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该井影响因素的模糊矩阵,并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权重,进行一级模糊评判,对各评判结果影响程度高低分别选择各自权重进行二级模糊评判,依据评判结果最终确定层段性质。1.1 模糊综合评价参数以水井为中心,以井组为研究目标,确定地层系数、平均孔隙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4期2013-12-01

  • PNN 测井反演地层电阻率求取饱和度方法研究
    度较高。在未射孔层段,PNN测井在套管外的值和裸眼井电阻率是受同样的地层因素影响,此时应建立PNN 和裸眼井电阻率的关系;在射孔层段,由于注入和产出的原因,地层电阻率会发生变化,但裸眼井电阻率不能反映这个变化;通过前面建立的关系,利用测得的PNN 曲线求得射孔层段的真实电阻率,再利用该地层电阻率计算地层含油饱和度,该饱和度反映的是孔隙真实流体性质,据此可以准确判断水淹情况。1 地层俘获截面的响应特征为了研究地层岩性、物性、电性等各因素对地层俘获截面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年9期2013-11-04

  • 薄差层补孔后油层动用特征研究
    通过研究注入井的层段吸水状况,搞清了补孔注入井层段动用变化情况及补孔层段未动用成因类型,并由此编制了配套调整方案,并取得较好效果。薄差层;补孔;油层动用特征聚驱开发区A块2004年投入开发,方案设计将葡Ⅰ组相对好层A2、B2、C2、C3作为优先开采对象,其他3个层段作为潜力接替层保留[1]。2006年A块分子量调整至3500×104,2007年6月调至2500×104,2008年底平均聚合物溶液浓度上调至2500mg/L,2010年末区块注入困难矛盾逐步加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0期2013-10-27

  • 葡萄花油层高含水期水平井参数优化
    井轨迹、多段射孔层段和有效保留措施隔层等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参数优化方面。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葡萄花油层PI3单元储层物性较好,含油面积大,含油饱和度较高,拟采用水平井进行开发以进一步提高其原油产量及最终采收率。笔者以萨北过渡带一条带水平井SJ1控制区内葡I组PI3厚油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平井数值模拟技术优化高含水期油藏水平井开发方案,以期为油田高含水期的水平井开发提供技术保证。1 油藏概况与三维地质建模1.1 油藏概况研究区位于萨北开发区的北部过渡带一条带东区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10-16

  • 周期注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注水井细分注水层段的小层数最少仅为2.6个,因此通过常规的水驱注水细分调整、油水井措施挖潜以及结构调整来降低能耗很难见到明显效果,见表1。表1 2011年采油三厂油井效益评价结果2004年宏观调控期间,北二东“两控”试验区对14口高含水、高产液采油井进行了关井,周围11口注水井进行了跟踪调整。周围油井见效增加的产量,弥补了高关井减少的产油量,而且14口高含水井开井后含水下降0.6个百分点,日增油5t。分析认为,高含水井关、开井及周围注水井的合理调整,达到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5期2013-04-10

  • 测井资料在三元复合驱调剖中的应用
    其相连通油井对应层段为高含水层的层段。图1 XX井PI(90)测试成果XX井全井射开砂岩厚度9.8m,有效厚度7.6m,2009年3月17日进行PI(90)测试 (见图1)。测试PI(90)值为12.5 MPa,低于该区块PI(90)平均值13.4 MPa,怀疑存在大孔道。调剖井视吸水指数为 1.667 m3/ (d·m·MPa),高于非调剖井0.191 m3/ (d·m·MPa),启动压力0.5 MPa,注入压力4.5 MPa,低于区块平均水平。全井有效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期2013-02-10

  •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多层段油层吸水比例变化机理
    1 过渡带地区多层段油层吸水比例变化趋势从近年来过渡带地区注水井吸水剖面的统计过程中发现,部分注水井吸水比例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中加密井网吸水层数比例由2001年的56.4%下降到2011年的28.1%,下降幅度达到28.3%;三套层系表外层的吸水层数比例由2001年的37.8%下降到2011年的7.7%,下降幅度达到30.1%。图1 北过历年薄差层吸水层数比例变化曲线2 多油层吸水比例变化机理及影响因素2.1 多油层吸水能力变化遵循多电阻电路并联原则根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9-25

  • 文昌13 1油田低阻油层测井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个亚油层组为低阻层段。油田取心井只有3口,总取心层段长度仅有46.93m,导致油田测井岩性识别难度较大,有必要研究一种适合文昌13-1油田低阻层段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为此,笔者在充分考虑油田低阻层段与高阻层段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测井曲线交会图版法,对文昌13-1油田的低阻层段和高阻层段岩性分别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可靠。1 岩性识别思路在对测井岩性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测井曲线与取心井岩性的统计关系,利用各种岩性测井曲线特征,筛选出最能反映岩性特征的测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12期2012-08-20

  • 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
    解释有2个油水同层段,其中下部油水同层段一直延续至邻井X17井,试油资料显示为日产油1.25 m3,含水率为85%。上部油水同层段仅发育于该井中,厚度约4 m。长62发育两套砂体,下部砂体解释为干层,上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邻井X17井油层相通,厚度约3 m。长61同样发育两套砂体,上部砂体解释为干层,下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厚约2 m。X17井长64砂体不发育;长63发育两套砂体,上部砂体解释为油水同层与邻井X6井连通,而向砂体上倾方向尖灭,厚度为2

    地下水 2012年3期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