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芒

  • 他乡亦故乡
    —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相遇”了。今天这个天主教堂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可以在这里跨越150多年的時空,去了解阿尔芒·戴维在当时的研究。1869年2月,阿尔芒·戴维受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委托,来到宝兴进行自然科学考察。很难想象,对于他这个不太会说中文的法国人来讲,前往位于川西这个深山小村的旅程有多么漫长和艰辛。当他身处在邓池沟,抬头仰观眼前这座融合了川西民居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时,他的心情一定是激动的。虽然我是阿尔芒·戴维的同乡,但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6期2023-06-12

  • 一场雨的前世今生(外二章)
    摔打。聆听坐在阿尔芒对面,作为一名聆听者我是不称职的,真正的聆听者已死。窗外的晚霞一遍遍把夕光送进来作为祷辞,也无济于事。我们都是将死之人,那个郑重其事的讲述者也是。就在不久前,一个妓女刚刚死去,阿尔芒生了一场重病。我怀疑,是那个妓女留给他的最后遗产。街道上隐约传来的马车声,一次次打断我们的谈话。刀片居然是隐形的,在一个女人的骨肉间匀速滑动,声音听起来特别刺耳。说话的时候,阿尔芒的牙齿很白,暗影中一闪一闪。他大把大把吞下去的毒药清晰可见。阿尔芒的讲述有过几

    天津诗人 2022年1期2022-11-11

  • 悲剧的凝练 ——《茶花女》从小说、话剧到歌剧的文本演变
    求和奉献,在和阿尔芒的同居生活中,剧本摈弃了小说中她依靠公爵的资助来生活这一设定,而是通过侍女告诉观众和阿尔芒,玛格丽特仅是通过变卖自己以往的饰品衣物来给自己和阿尔芒一个温暖的家,这里身份隐藏了。脱胎于小说文本,这一行为动机在戏剧作品中获得强调,玛格丽特强烈自省逃离过往而成为一个单纯普通的女性,这也让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从个人悲剧上升至“腐朽不堪、男权至上”的社会悲剧。(二)男主“减头绪”呈现性格发展的跳跃与递进无论是小仲马原著剧本《茶花女》还是由之改编而成的

    剧影月报 2022年2期2022-11-09

  • 论《茶花女》与《羊脂球》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来源
    丽特与贵族公子阿尔芒从相识、相恋,最后被迫分开的一段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羊脂球》讲述了妓女羊脂球与一行与她社会地位差距悬殊的人乘坐同一辆马车从敌占区逃亡途中发生的故事。本文将从两位女主人公所处的父系社会、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理想追求这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她们悲剧命运的来源。一、父系社会(一)外表出众在父系社会里,女性是否美丽取决于男性的审美愉悦程度,男性力图把女性美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女性之于他们,只是生理层面的物品,是性对象,因而女性的容貌与身材成了美丽

    今古文创 2022年39期2022-11-01

  • 《茶花女》是为“交际花”歌功颂德吗
    被称为茶花女。阿尔芒本是风流倜傥的外省青年,暂居巴黎,频繁活跃于各种风月场所。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间产生交集,开始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茶花女》1848年甫一出版,即呈洛阳纸贵之态。时至今日,该作已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在该作经典化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质疑之声。究其核心原因,就在于它以一名香消玉殒的交际女郎为叙述重心,还似有美化其高洁品格、为其歌功颂德之嫌。那么,《茶花女》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忏悔之作在西方文学史上,忏悔之作卷帙浩繁,其中不少直

    博览群书 2022年8期2022-07-06

  • 试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及其根源
    当时相对贫寒的阿尔芒相爱,甚至为了阿尔芒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回归到最本真的生活。在小说中,玛格丽特对初次见面的阿尔芒没有任何感觉,认为他跟其他伯爵并无区别,都是没有真情的,不值得对他们付出真情。而两年后的再一次相遇,却让她改变了对阿尔芒的最初看法,当知道阿尔芒就是在她生病期间经常来探望她且不留下名片的年轻人后,玛格丽特认为阿尔芒心地善良、热情、体贴,使自己那颗已经冰冷的心重新苏醒,“因为你看见我咳血时握住了我的手,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你真正同情我。”[2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芭蕾舞剧《茶花女》观后感
    残暴“侮辱”的阿尔芒。第三,笔者认为,这面堂镜实则是编者给予的“上帝视角”,所以它既默许着这个场景里所有事件冲突,也是这些冲突的“明镜”,昭示玛格丽特的种种“隐忍”终将被折射出来被阿尔芒知晓,而“她”——玛格丽特的纯洁、善良、美好的人性显得更加伟大。三、“海派足尖”的人性诠释无论法国文学经典《茶花女》采用何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它的故事都交织着爱、阴谋、背叛、激情的情感内核。舞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符合“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审美定位,将当代舞蹈语言融入极

    艺术家 2021年11期2021-11-27

  • 亲情,流淌在生活点滴中
    ,马帝欧遇见了阿尔芒,就请他到家里吃下午点心。“我要让你尝尝我做的面包片。”马帝欧一边说,一边抓住从烤面包机里跳出来的面包片。他在面包片上抹上黄油,然后把巧克力擦成丝。阿尔芒看着细小的牛奶巧克力屑落在黄油上,然后慢慢地熔化在热面包片上。“你怎么了?”马帝欧递给他一个盘子,问道。马帝欧很吃惊:阿尔芒哭了。阿尔芒自己也很吃惊:已经有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想起奶奶了。而此时,“轰”的一下,所有记忆涌入脑海。他看到了自己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爬橄榄树,从荡得高高的秋千上跳到干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21年7期2021-09-11

  • 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的习惯,永远和阿尔芒在一起,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时,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他粉碎了玛格丽特的美梦,再一次把她推入灾难之中。玛格丽特被迫离开了阿尔芒,事后遭到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种种侮辱和伤害,临终前她含着爱恨写信给阿尔芒。“阿尔芒,我不想向您提起的,我最后一次证明我的爱情,您是怎么报答我的,您是怎样侮辱这个女人,把她赶出巴黎的。这个垂死的女人在听到您要求一夜之欢时,她像一个失去理智的人,曾一度以为可以把过去和现在重新连接起来……”可惜,当阿尔芒读到这封解开误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4期2021-05-08

  • “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 ——上海芭蕾舞团芭蕾舞剧《茶花女》观后
    建构,既塑造了阿尔芒注重细节、乃至拘泥于细节的性格,又辅助了中国观众认知玛格丽特的善良、纯洁和心性的崇高。当鲍里斯·艾夫曼的“心理舞剧”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一阵舞剧风暴之时,我就说过上海芭蕾舞团(下称“上芭”)委约帕特里克·德·巴纳创编的芭蕾舞剧《简·爱》无论是从对原著的提炼、舞剧结构的构思,还是编舞理念的呈现都不输于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不久前,当我应上芭团长辛丽丽之邀观看该团新近委约创编的舞剧《茶花女》之时,我同样觉得该剧亦呈现为特立独行于“艾夫曼舞

    艺术评论 2020年1期2021-01-23

  •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男人趋之若鹜,阿尔芒·杜瓦尔就是其中之一。别人只想花钱寻乐,阿尔芒却想真正与玛格丽特在一起。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进行一番考验后,最终坠入爱河,甚至愿意为了阿尔芒拒绝公爵的金钱。但阿尔芒来自一个传统家庭,当他的父亲发现儿子居然和一个茶花女搅和在一起,便要求他与玛格丽特斩断关系。不仅如此,阿尔芒的父亲还私下找到玛格丽特,百般要挟,企图拆散这对情侣。玛格丽特最终妥协,不知情的阿尔芒却因此怨恨玛格丽特,直到玛格丽特在悲愤和病痛中离世。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翻阅了玛格丽特的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6期2021-01-17

  • “茶花女”的身份背离与重建 ——浅析《茶花女》中的宗教感
    掉浮华生活,同阿尔芒相爱便意味着要放弃男爵在她背后维系着的巴黎上流社会的身份。纵使与阿尔芒的爱情把她从感官上的生理需求和狂热的拜物主义过渡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来,但同她的原形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一样,玛格丽特自始至终都背负着出身贫贱和放荡无耻的烙印。先是面对阿尔芒父亲的规劝,再是承受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羞辱,本就孱弱的玛格丽特一面痛苦着,一面又用隐忍成全着这对父子,在夜夜笙歌的欢愉里燃烧了生命最后所剩无几的光彩。纵观全书,宗教意识赋予了一个上层娼妓最高的自我约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期2020-11-18

  • 晚宴伟人排名
    的是鐵路工程师阿尔芒,第二位是文学家小仲马,第三位是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如此排名,引起梯也尔随从的极度不满,便去找安托万理论。安托万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这才是真正伟大者的排名,所谓伟大,是指那个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他接着解释道:“排名第一位的铁路工程师阿尔芒先生,是因为他身怀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没有人能够替代。排在第二位的小仲马先生,写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茶花女》,而排第三位的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先生,他的研究成果人所共知,谁也不能替代。但是总统却并非只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1期2020-06-22

  • 茶花恋
    逐对象。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玛格丽特深深感动,引起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两人相亲相爱在一起度过了半年时间。后在阿尔芒父亲粗爆的、自私的、偏见的、真诚的帮助下,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前程和其家庭的幸福,放弃了视如生命的爱情,偷偷离开阿尔芒阿尔芒气愤玛格丽特的绝情,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玛格丽特进行了无情的污辱和无尽的伤害。一年之后玛格丽特因肺病在遗憾、孤独之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外出旅行的阿尔芒回到巴黎得到玛格丽特死亡的消息和那些令人痛惜的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2-18

  • 茶花恋
    逐对象。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玛格丽特深深感动,引起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两人相亲相爱在一起度过了半年时间。后在阿尔芒父亲粗爆的、自私的、偏见的、真诚的帮助下,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前程和其家庭的幸福,放弃了视如生命的爱情,偷偷离开阿尔芒阿尔芒气愤玛格丽特的绝情,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玛格丽特进行了无情的污辱和无尽的伤害。一年之后玛格丽特因肺病在遗憾、孤独之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外出旅行的阿尔芒回到巴黎得到玛格丽特死亡的消息和那些令人痛惜的

    散文百家 2020年2期2020-02-12

  • 霍小玉与玛格丽特悲剧命运比较
    。后来她被青年阿尔芒的赤诚之心所感动,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被唤醒了。玛格丽特渐渐走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怀着纯洁无私的爱与阿尔芒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下过起了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使得阿尔芒的父亲始终对玛格丽特抱有偏见,为了爱人的前途,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并不知道她离开的真相,以为她只是无法放弃物质享受,因此极力用言语讽刺她、谩骂她,但玛格丽特仍然保守着这个秘密。她甘愿放弃自己视之如命的爱情,去维护所爱之人及其家庭的幸福和谐,最终

    文化学刊 2020年2期2020-01-02

  •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格雷马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创新
    交给自己的儿子阿尔芒,为此阿尔芒踏上了一条为梵高送信的道路。在阿尔芒带领下,可以直观地看到梵高的生活轨迹,可以探索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梵高死亡之谜。在人物叙事上,影片采用了格雷马斯“符号学矩阵”模型,这种“符号学矩阵”包含结构主义“二元对立”思维和双层叙事结构思维,从二元扩展到四元,产生三组关系:(1)对立关系;(2)矛盾关系;(3)蕴含关系。设一项故事元素为X,与它对立的一项为反X,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为非反X,又有与X构成补充关系的非X,四者的关系如

    电影新作 2019年5期2019-12-05

  • 论《茶花女》中的人物塑造以及对悲剧的反思
    弃奢华的生活,阿尔芒为了支付起其挥霍无度沉沦于赌场,放下身段,不理会世俗的眼光。他们都为了对方而有所改变,然而有情人却没有终成眷属,他们还是逃不过现实的残酷,最终酿成悲剧。这部充满悲剧气息的小说让我们看到现实的丑恶,人性的冷漠。女权主义、平等民主在那个社会是被忽视的。茶花女所处的被封建家长以及社会制度压得死气沉沉的时代应该被反思,唤醒人们心底本能的良知。一、茶花女玛格丽特的选择笔者觉得小仲马塑造茶花女这个角色是十分成功的,她有作为妓女身份的特征,却有别于其

    新生代 2019年15期2019-11-13

  • 如此好(组诗)
    ——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啊你们的爱情为什么回不了家乡爱情是神的恩典而我是无法获得救赎的男人炫目的也不是闪电撕裂暗夜的白马 骑着飞翔的翅膀……我唤一声玛格丽特就会出现英俊的阿尔芒 但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啊你们的爱情为什么回不了家乡[如此好]即使这样的夜我也不会把它全部交给睡眠我必须思考直到心烦意乱燕子给群山剪了个平头鲑鱼将在七月逆流而上一只笨熊等来了幸福?我在黎明之前摸黑写诗人说:有了灵感摸到什么都是笔我写:春天是一块会发芽的泥巴我写:请拥抱一个正在减肥的胖子

    草堂 2019年3期2019-11-13

  • 《茶花女》
    尊严和肉体。 阿尔芒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玛格丽特,立即爱上了她。在他的追求下,两人相爱。阿尔芒的父亲知道后,要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忍痛离开。阿尔芒不理解玛格丽特的做法,以为她是贪婪金钱等物质生活的人,于是他一次次羞辱玛格丽特。后来,他伤心地离开国家。 最后,阿尔芒从玛格丽特的信中得知她患病垂死,于是回来找寻昔日情人。但当他赶到时玛格丽特已经逝去。阿尔芒在玛格丽特生前写的日记中得知了实情,追悔莫及。推荐词 面对着妓女们,小仲马想到的不是她们的堕落,而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34期2019-09-10

  • 疼爱
    女”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本是多么登对的青年,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逼迫出身卑微的玛格丽特一再地妥协退让,乃至为了保护阿尔芒成全他家族的完满而忍辱负重,最终付出生命。玛格丽特弥留之际,不断地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从她的眼里流出了无声的泪”,但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心爱的人。阿尔芒最后从她的日记中知道了她高贵的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

    做人与处世 2019年6期2019-04-13

  • 看《茶花女》的恋爱悲剧命运
    之下,她遇到了阿尔芒,这是她生命中的挚爱。于是她和阿尔芒在巴黎郊外租了房子过着二人世界,由于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被公爵断了,她为了她们的生活,没有告诉阿尔芒典当了自己首饰和车马来支付生活的开支。可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发现了她俩的关系,认为儿子步入了歧途,并且儿子的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女儿的出嫁。于是他就开导儿子,让他离开玛格丽特,但是没有成功。作为C城的总务税长,加上比儿子老练,于是他找到玛格丽特要求她离开阿尔芒。在他父亲的要求下,玛格丽特即使再不情愿,但为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20

  •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文化悲剧意蕴
    花女与中意情郎阿尔芒展开论述,女主人公美若天仙,因生来素爱茶花而命名,茶花女虽出身卑微,但每天的生活如众星捧月。待路遇阿尔芒后,二人坠入爱河,决定定居于乡下,但却受到阿尔芒父亲的阻止,茶花女无奈之下只有离开阿尔芒,进而恢复到原来的生活,于英国开始新的生活,阿尔芒当时充满疑惑和悔恨。最后茶花女患有重病,在余下的时光里以记日记的形式向远方阿尔芒传递爱意,待阿尔芒知道真相后,一切早已来不及。二、作品人物形象对比1.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对比杜十娘与茶花女生活在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0期2018-12-24

  • 符号学视阈下《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叙事特征分析
    瑟夫·鲁兰之子阿尔芒·鲁兰(Armand Roulin)的行动轨迹为主线,而伴随其行动轨迹变得越发明朗清晰的梵高其人其事是暗线。影片以阿尔芒在法国阿尔勒小酒馆外与一名轻步兵(人物形象来自梵高画作TheZouave)发生争执的场景为开端,由此引出了影片的主题人物梵高。通过阿尔芒与驻扎在阿尔勒的步兵少尉保罗·尤金·米勒(Paul-Eugène Milliet)在小酒馆中的对话,引出了影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亦是梵高的生前好友——阿尔芒的父亲约瑟夫,由此又将电影情

    电影文学 2018年19期2018-11-15

  • “本质”缺失下的死亡 ——玛格丽特和陈白露的死亡真相
    能不顾一切地与阿尔芒一同逃往乡村。但玛格丽特的爱情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因素在里面,正是这些因素的困扰,使这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最终以分手而告终。“爱情”包含着门第、家族的颜面、社会的名声……我们看这些因素是怎样将爱情打倒的。伪君子杜瓦的门第之见,剥削阶级的立场与偏见,而他那浸透了利己主义的“人性论”却诱骗了这个可怜的姑娘,为了阿尔芒及其妹妹的前途牺牲自己的幸福。玛格丽特在“诺言”的束缚下,忍受阿尔芒出自私心的残酷的报复,不向阿尔芒表白。相对于玛格丽特单纯的爱情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2018-11-15

  • 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丽特遇到了青年阿尔芒,并和他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最后却被迫分手,而玛格丽特也因此死去。小说的发表在当时的法国文坛引起了轰动,人们为主角的悲剧而动容扼腕。关于造成故事悲剧的原因,历来有很多说法,但是,外界因素并不是造成茶花女悲剧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女主角自己。一、从整体角度分析悲剧发生的可能性玛格丽特在小说开头已经死去,主角在小说中以回忆和他人视角出现的情况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这本小说的女主角是名妓女,这也显示了这本书的不同。而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作为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2018-10-24

  •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她与年轻英俊的阿尔芒相爱,想逃脱这种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而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便不择手段,寻找一切机会报复她。玛格丽特忍辱负重,在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逝。是什么造就了玛格丽特的悲惨结局呢?现实社会对茶花女的压迫封建社会男权至上,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政治上的话语权,她们只能依附于男性才能得以生存。由于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地主阶级的剥削,茶花女迫于生活的无奈不得不从遥远的

    天津教育·下 2018年7期2018-10-21

  •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瑟夫·鲁林之子阿尔芒·鲁林受父亲所托为死去的梵高送信。他辗转多地,从巴黎画材铺老板唐吉老爹、奥维尔客栈老板之女爱德琳及加歇医生一家等人口中听到了不同的梵高:艺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温和有礼的绅士、被抑郁症折磨的惊世天才……但去掉种种形容词,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那么文森特·梵高到底为何而死?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重要,我们只需知道,画家生前深沉地热爱着这个世界,在他眼中,万物有灵且美,没有什么太渺小,他既能欣赏星河浩瀚,也会盛赞娇花纤柔。若你能读懂他为

    疯狂英语·新悦读 2018年4期2018-08-27

  • 经典倒写也精彩,全看脑洞有多大
    特认识了年轻的阿尔芒。经过阿尔芒细心的照顾,玛格丽特好转了。没过多久,玛格丽特受不了乡间生活,跑回巴黎做了一个公爵的干女儿,从此与阿尔芒恩断义绝。——《茶花女》野人自学制作工具,烤鸭,做饭,辣手赶走自己的玩伴,星期五后终于制造出船,草根逆袭,进入人类社会!——《鲁宾孙漂流记》白雪公主一开始跟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在王子吻了白雪公主后,她沉睡了,七个小矮人乘机把公主绑到森林小屋,这个时候白雪公主的王后命令猎人寻找白雪公主,把她带回家,因为王后受不了魔镜的

    百家讲坛 2018年8期2018-08-24

  • 爱情叙事的“伪像”与性别悲剧 ——《伤逝》《茶花女》对照解读
    物,由此结识了阿尔芒·迪瓦西先生。由阿尔芒告诉“我”他和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茶花女》文本的主要内容,即内叙事层面,最后玛格丽特临终前的日记和朱利·迪普拉的书信是对阿尔芒讲述的这个爱情故事的补充。“我”最后听完了故事,看完了书信,将故事写出来告知大众。文本运用多层次的叙述结构打乱了正常的故事发展时间,使男主人公阿尔芒通过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回顾过去,并且有机会重组他的爱情故事。在第一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追忆往事的眼光构成常规视角,于是与第三人称人物有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8-15

  • 馥郁满园,为何你最早凋零……
    就是那朵茶花;阿尔芒,就是那阵煦风……一位红颜女子泯灭于尘世间,连同灰飞烟灭的还有一份如茶花般的爱。玛格丽特,她的爱足以雕琢钻石。为了爱,她毅然断绝自己的全部收入,毅然变卖自己的马车和首饰;为了爱,她将自己从穷奢极欲的泥潭中拽出,以成全爱的永恒。她不愿因病痛揪住阿尔芒的心,一切苦难独自承担,白天黑夜独自煎熬。爱情不分贵贱,只要有爱,就有价值。只是,玛格丽特的爱情是悲凉的。尽管玛格丽特竭力去爱、去忏悔,但是她的爱情陷于她妓女身份的阴影之中,连阿尔芒也无法走出

    参花(上) 2018年8期2018-08-13

  • 茶花的滋味
    。直到她邂逅了阿尔芒,那个温润如玉的青年啊,“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阿尔芒腼腆而又热烈地把爱奉献给了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这个看尽人情冷暖的交际花,心中的坚冰逐渐被阿尔芒炽热的爱融化。即使她明白,她还是那个令人唾弃的交际花:她明白,阿尔芒无法满足她挥霍无度的生活。但只要有爱,就足够了。她变卖了奢侈品,在乡下租了房子,远离了巴黎的灯红酒绿,他们在爱河中享受着难得的静谧。然而,这终究只是一场易碎的梦。阿尔芒的父亲百般阻挠着两人的幸福。玛格丽特最终

    高中时代 2017年7期2018-02-24

  • 至爱梵高,读你所爱
    件的邮差的儿子阿尔芒·鲁林为引线,将梵高的一身贯穿起来,阿尔芒试图窥探梵高之死的谜团,但一直到影片最后都未解,正如加歇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说的,其实无论梵高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些都已经并不重要。到影院之前,我并没有搜索剧情简介,一直到观看的过程中,一段一段似曾相识的故事被阿尔芒向梵高身前身边的人以追问的方式串出来,才意识到今年上半年读过丰子恺的《梵高的生活》,所以虽然影片里浓郁的英腔,但整部影片看起来并不费力。无论是《至爱梵高》还是丰子恺的《梵高的生活》都以一

    读读书 2017年4期2018-02-08

  • 我眼中的清香白茶花
    。当她遇到青年阿尔芒后,决定抛弃从前荒唐的生活,隐居乡下,和他一起远走。但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逼迫她离开。最终,玛格丽特怀着窒息揪心的痛苦思念抱憾病逝。她,可怜的人,年少被迫沦落风尘。她容易被打动,看到了阿尔芒的真心。她更是悲剧的化身,与爱人分别,有口难言,呼唤他的名字离世。我眼中的她十分坚强,飘落红尘并非自己意愿。她可以为爱舍弃一切,改过自新,变卖财产,和过去彻底决裂。她在那种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美好品质,难能可贵,她是折了翼的天使。在红尘烟火中,她真

    唐山文学 2017年3期2017-11-25

  • 巴黎锁在烟雾中
    片,上面印着:阿尔芒·杜瓦尔镜头或许该倒退回几年前。从相遇开始,仿佛命中注定一般,阿尔芒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玛格丽特,然而与这样的女人在一起,恐怕是注定要破产的。这些法国上层的交际花时而为了一样东西就轻易地以身相许。有些人为了她们倾家荡产,却一无所得,而有些人或许用一束鲜花就得到了她们,如阿尔芒。赢得了一颗没有谈过恋爱的心,就等于进入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赢得一个妓女真实纯洁的爱情,对阿尔芒来说是多么幸运。这个全巴黎男人都趋之若鹜的女人,现在便在他怀里。玛格丽特

    美文 2017年22期2017-11-22

  • 晚宴伟人排名
    的是铁路工程师阿尔芒,第二位是文学家小仲马,第三位是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如此排名,引起梯也爾随从的不满。他去找安托万理论,质问道:“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总统先生,你为什么将他的位置排在第十一位,而前三名的最佳位置却给那几个人?”安托万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这才是真正伟大者的排名,所谓伟大,是指那个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排名第一位的铁路工程师阿尔芒先生,他身怀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没有人能够替代;排在第二位的小仲马先生,写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茶花女》;而排在第三

    杂文选刊 2017年9期2017-09-06

  • 茶花的滋味
    。直到她邂逅了阿尔芒,那个温润如玉的青年。阿尔芒腼腆而又热烈地把爱奉献给了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这个看尽人情冷暖的交际花,心中的坚冰逐渐被阿尔芒炽热的爱融化。她明白,阿尔芒无法满足她挥霍无度的生活。但只要有爱,就足够了。她变卖了奢侈品,在乡下租下一套房子,远离了巴黎的灯红酒绿,他们在爱河中享受着难得的静谧。然而,这终究只是一场易碎的梦。阿尔芒的父亲,这位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百般阻挠着两人的幸福。玛格丽特最终为了保全阿尔芒家族的颜面,忍痛而去。而不知真相的阿

    大作文 2017年6期2017-07-03

  • 花易凋零草易生——读小仲马《茶花女》
    碰上年轻热情的阿尔芒时,她忽然想要爱情了。那样一件多少人终生无法拥有的奢侈品!她沦落风尘,在繁花最盛的年岁里,凭着如花的美貌过着表面浮华实则空虚的日子。如书中说的:“在她们身上,肉体损耗了灵魂,感官烧毁了心,放荡麻木了情感。别人对她们讲的话,她们早已熟知,别人使用的手段,她们全领教过了,就是她们激发出来的爱情,也已经被她们出卖了。”人们不相信她们有爱情。但是,一个妓女真的和一个出身很好的青年相爱了。茶花女要洗尽铅华,抛弃以往的奢华靡费,宁愿和财产菲薄的阿尔

    湖南文学 2016年11期2016-12-05

  •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苏三与玛格丽特之比较
    [3]222,阿尔芒父亲得知阿尔芒正在和妓女同居时大斥道:“你正在做败坏门风的事”[4]139。苏三和玛格丽特对于自我的身份及特征是持认同态度的,她们都对自己妓女的身份、卑下的地位极其敏感。在她们的潜意识中,她们知道自己的妓女身份会给自己追求爱情增添阻碍。苏三担心王景隆日后显达而抛弃身为妓女的她,嘱咐道“你到家,只怕娶了家小不念我”[3]225,当即二人盟誓,将镜子拆开,各执一半,以便日后为记。当苏三成功进入正统家庭后,她甘愿做妾,俯首称小,对正室恭敬有加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2016-03-16

  • 经典的美丽 窒息的浪漫 ——评芭蕾舞剧《茶花女》
    此景却也映照在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悲剧故事之中。阿尔芒与玛格丽特是小仲马笔下的经典之作《茶花女》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已渐趋式微之际,该小说却仍然散发着颇为强烈的浪漫气息。《茶花女》自19世纪出版以来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而约翰·诺伊梅尔所创作的三幕芭蕾舞剧《茶花女》为“戏剧芭蕾”的发展推波助澜,成为舞蹈叙事的又一先锋代表。师承于著名编舞大师约翰·克兰科的约翰·诺伊梅尔,被认为在舞蹈编创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受到克兰科的影响,但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3期2015-12-16

  • 把《茶花女》搬上书台 ——谈小说《茶花女》的评弹呈现
    ,而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悲剧也牵引了多少人的心,催落了多少人的泪。然而要把这部外国文学名著搬上中国的戏曲舞台,用苏州评弹来演绎却是着实不易。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初次读完评弹剧本《茶花女·特殊的谈判》时,既为了中西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而激动,但心里更多的是一个字:难!因为古老的评弹艺术非常富有底蕴,假如用她来表演中国戏曲人物中的才子佳人、生旦净丑极其容易,加上固有的程式化的表演,并无太大难度。但是用评弹来表演外国人物,总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为这个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2015-11-16

  • 品读《茶花女》
    。如果没有遇到阿尔芒,也许她的一生就这样寂寞而又风流的挥霍下去。可命运往往是最好的赌徒,你永远也猜不透它下一步的下注。最初阿尔芒只是慕名前去拜访,但却遭遇了冷遇,几年之后再见,也没有太多的印象。但在她患病期间,阿尔芒默默地关心着她,在她无所顾忌跳舞病发时,恳请她不要这样伤害自己,并告诉她,他现在还珍藏着六个月前她丢掉的纽扣,他的柔情打动了她的心。就这样,慢慢地,她早已荒芜的心田,因为有了阿尔芒的温情灌溉,盛开了一朵爱情的白茶。他们坠入了爱河,倾心相爱,或许

    参花(下) 2015年3期2015-10-27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妓女婚恋题材小说 ——以《李娃传》和《茶花女》为中心
    。《茶花女》中阿尔芒的付出与牺牲也源于一见钟情。阿尔芒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并痴心不改。“她身上有一种不同于她那一类人的气质,而她那风致韵绝的姿色,又更衬托出了这种气质的与众不同。”[3](P8)阿尔芒自述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的情景时说:“我第一次是在交易所广场絮斯商店门口遇到她的。一辆敞篷四轮马车停在那儿,一个穿着一身白色衣服的女人从车上下来。她走进商店的时候引起了一阵低低的赞叹声。而我却像被钉在地上似的,从她进去一直到她出来,一动都没有动。我隔着橱窗望着她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8期2015-04-14

  • 《德西蕾的孩子》中德西蕾的替罪羊形象研究
    嫁给了当地望族阿尔芒·奥比尼,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孩子长到三个月时,阿尔芒逐渐意识到儿子身上有黑人血统,他认定德西蕾是黑人,她和儿子的存在玷污了他家族的荣誉。阿尔芒极其残忍地把她和孩子驱逐出门,走投无路的德西蕾抱着孩子投水自尽。日后当阿尔芒彻底焚烧德西蕾和孩子的物品时,无意中发现了他的母亲写给父亲的信——原来他儿子的黑人血统来自他的祖母,也就是阿尔芒的母亲,阿尔芒才是黑人的后代。《德西蕾的孩子》是一部让人感到强烈震撼的作品,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出人意料的戏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4-10

  • 也谈《黛西蕾的婴孩》中的隐含作者 ——与申丹教授商榷
    了年轻的奴隶主阿尔芒。最初阿尔芒对黛西蕾宠爱有加,但在发现她生下的婴儿不是白种人之后,阿尔芒对妻子施以冷暴力,认为黛西蕾隐藏的黑人血统玷污了白人家族的名誉。德西蕾极力辩白但毫无用处,被迫抱着孩子离家出走。阿尔芒在焚烧妻子遗物时,发现了他从未谋面的母亲写给他父亲的信,才得知原来自己有来自于母亲的黑人血统。在西方学术界对这一作品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反男权压迫和种族压迫的进步作品。黛西蕾代表了受双重压迫之害的形象,作品莫泊桑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局强有力地

    首都外语论坛 2015年1期2015-04-08

  • 试论《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
    小说其中一段,阿尔芒与另两位友人到玛格丽特家中吃夜宵时,他们一同喝酒、玩闹,十分快乐,但是阿尔芒却一直十分“揪心”,因为他的心上人每每听到不堪入耳的话时却笑得越欢,他“看到这位正当妙龄的美人儿像脚夫一般饮酒谈笑”时,心中便愈加痛苦。在现实社会中,玛格丽特臣服在了生活的脚下,放荡的生活让她与真正的自己愈加疏远,逃避现实最终却被现实掌控。3.爱情来袭获得新生玛格丽特沉醉于放荡、奢靡的生活中,一步步地走向毁灭,葬送着自己的人生。然而,在当她遭遇爱情时,却令她的人

    参花(下) 2014年8期2014-12-12

  •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悲剧 ——以《茶花女》为例
    逐,其中一个叫阿尔芒的青年疯狂地追求玛格丽特,他真挚的爱和关怀使玛格丽特原已暗淡枯萎的心灵对爱情和新生活充满了渴望,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然而当爱情成为一个女人全部的时候,也就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玛格丽特决心告别奢侈生活,远离风尘,与阿尔芒同居乡间,把玛格丽特当作“爱女”的老公爵知道后大怒,停止了玛格丽特的一切经济来源。两人的新生活好景不长,阿尔芒的父亲杜瓦先生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损坏了他们的家族名声。玛格丽特苦苦哀求杜瓦先生,如果要她与

    参花(下) 2014年9期2014-12-12

  • 浅析茶花女的悲惨命运
    杜瓦先生的儿子阿尔芒·杜瓦,他疯狂地爱着茶花女。阿尔芒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尔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公爵知道后,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阿尔芒了解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但阿尔芒的父亲杜瓦先生要求玛格丽特和阿尔芒断绝关系,为阿尔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牺牲。在阿尔芒的父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2012-12-17

  • 凯特·肖邦《德西蕾的婴儿》中“凝视”的政治
    种植园主的儿子阿尔芒爱上了她,并且娶她为妻。她生了一个儿子,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婴儿不是白种人,从此阿尔芒对她冷漠、疏远,认为出身不明的德西蕾是生下黑皮肤婴儿的罪魁祸首,德西蕾为自己极力辩白但毫无用处,最后迫不得已抱着孩子出走。后来,阿尔芒在焚烧他父母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他母亲写给父亲的信,道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原来阿尔基的母亲是一个黑人。在这篇小说中,有很多关于白人对黑人、男性对女性的凝视的描写。另外,在福柯的小说中,福柯认为:病人和犯人是医生和监视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4-07

  • 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玛格丽特 ——《茶花女》的悲剧色彩浅析
    追求她。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她深深感动,两人倾心相爱,在巴黎郊外租了房子,过起朴素无华的生活。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家庭的声誉恳请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为了成全阿尔芒家庭的幸福,玛格丽特离开了他回到巴黎,重新过起了昔日荒唐的生活。阿尔芒不明真相,一再羞辱她,终于使她在贫病交加之中含恨而死。《茶花女》着力描写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悲剧,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社会风习、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作品中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二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
    花女与外省青年阿尔芒之间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巴黎名妓玛格丽特貌美动人,因钟爱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虽然身份卑微,她却过着奢侈而又如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居住在巴黎的阿尔芒在街上偶遇茶花女玛格丽特,并对其一见倾心。后来,在朋友介绍下两人结识,阿尔芒表白了自己的真心并被接纳。一段时间后,相爱的两人离开巴黎,来到乡下居住。玛格丽特甚至准备变卖所有财产,彻底摆脱过去的生活,和爱人阿尔芒共度余生。可是,阿尔芒的父亲来了,他请求玛格丽特离开他的儿子。玛格丽特答应了这位父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2期2011-08-15

  • 曼侬对玛格丽特谦卑
    次,您会选择和阿尔芒去过平凡的乡间生活,还是继续那种奢华直到老去?当然,老去就意味着一次死亡。我想我听到了,您说您至死不渝,毕竟是阿尔芒给了您人生中唯一一段真正快乐的时光。这应该是个以拥有金钱、美貌、男人的恭维而快乐的人吧,可我分明感到您身上萦绕着醉人的哀怨,就像一杯幸福和痛苦交融成的曲奇酒。我本想先见见阿尔芒,那个深爱过您、伤害过您、又为您忏悔一生的人,可惜我先遇见了您,更糟糕的是,我也像一个多情的男人似的迷上了您,远远超出对曲奇酒的着迷。我相信您一定是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9年7期2009-11-13

  •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浅探
    指掌,她自己对阿尔芒的一番表白中就曾说普律当丝是她们的食客,友情到了供驱使的地步。纵然玛格丽特已沦落风尘,最明金钱的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过利益二字,但玛格丽特本着宽容的心性,善待普律当丝,不与之计较分毫,当自己山穷水尽,生命垂危时,却依然发挥着人格魅力,可怜的静静远观着剥削她的那些女人!二、在爱情中完善自己风月场中的自戕式的生活已经不能再给玛格丽特带来愉悦,慢慢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这时阿尔芒出现了。对于那时的玛格丽特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安全的,没有人

    文学教育 2009年1期20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