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团

  • 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ria)是一种以风团、红斑为主要表现,以剧烈瘙痒为特点的常见皮肤病[1]。研究显示[2],慢性荨麻疹属于自限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现阶段临床无统一治疗标准和特效治疗方法,通常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3,4]。临床上H1受体拮抗剂种类繁多,不同药物治疗疗效、安全性存在差异,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是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关键[5]。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均得到一定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疗效[6]。但

    医学信息 2022年23期2023-01-26

  • 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瘙痒、皮肤红斑、风团等症状,可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头晕头痛等过敏性反应表现,根治困难,极易反复发作[1-2]。西药治疗虽然起效速度较快,但疗效持续的时间比较短,需长时间服用抗过敏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容易引起耐受表现,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玉屏风颗粒能降低细胞的水肿状态,减少炎性因子的合成,有效改善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抵抗力,诱导淋巴细胞的活性,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3]。本研究将富马酸卢帕他定与玉屏风颗粒联用,分析其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4期2022-12-28

  • 箕的琴弦
    细一看,是一个黑风团和一个黄风团在桑树林里兜着圈子,好像在追着什么,再仔细一看,黑风团和黄风团前面跑的是一个白风团。白风团很狼狈的样子,一会儿变成孔雀头模样,一会儿又变成鹿身,一会儿是蛇尾,它不停地在桑树间躲闪。黑风团和黄风团摇落了桑树上本来就不多的桑叶,盈仁很讨厌它们。只见那黄风团不停地扬起地上的沙石,把白风团堵截住了,黑风团朝白风团重重一击,白风团嘭的一声连着撞了好几棵树,最后奄奄一息地垂挂在了树枝上。黑风团和黄风团交织在了一起,朝山下村庄的方向飞去。

    儿童时代 2022年5期2022-11-08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1/33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起的以皮肤瘙痒、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黏膜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奇痒难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CU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免疫、炎性反应有关,辅助性T细胞2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肥大细胞增殖分化,释放组胺,引发风团,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可诱导炎性级联瀑布反应,加重CU发生与发展。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1、IL-33是新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生物学标记物和治疗靶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9-09

  •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总分、瘙痒评分、风团数、风团大小、不同疗程总有效率以及TGF-β1、IgE、T 细胞亚群和 IL-18 的水平。治疗前、治疗 14、28 d 时,按 4 级评分法[1]分别记录患者风团大小、数目及瘙痒程度,将各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 荨麻疹症状和体征的4 级评分标准:①瘙痒程度。0 分为无瘙痒,1 分为轻度瘙痒但不烦躁,2 分为中度瘙痒尚能忍受,3 分为严重瘙痒不能忍受;②风团大小(最大直径)。0 分为无风团,1 分为风团直径2.0 cm;③风团数量。 0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34期2022-01-11

  • 桂枝汤加味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寒束表型[3]。风团色白,遇风寒则重,得暖则舒,舌质淡苔白,脉浮紧,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周内曾用抗组胺药物或4周内曾用糖皮质激素,合并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怀孕、哺乳期,精神疾病等导致认知障碍。2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依巴斯汀片(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03)10mg,口服,1日1次。观察组加用桂枝汤加味。药用白芍15g,当归、大枣各12g,桂枝、升麻、生姜各10g,甘草6g。瘙痒重加刺蒺藜10g,烦躁加龙骨3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16

  •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
    状通常为一整块的风团或红斑,以及伴有瘙痒等[1]。因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机制比较复杂,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通常患者治疗难度大,并且治疗后效果差,易复发,可导致皮肤瘙痒。目前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主要与人体免疫过敏有关。患者免疫功能不改善会导致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2]。近年中医药广泛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玉屏风散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作者旨在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5期2021-09-23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持续6周以上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有研究显示,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可能促使机体细胞出现过敏反应,是诱发荨麻疹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多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治疗,但其治疗时间较长,长期服用易出现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助阳、解表、驱寒、散邪之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2]。本研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06例,均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4期2021-07-14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效果研究
    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且常伴有瘙痒。顽固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常会突然发作,其皮损成批出现数个小时后会迅速消退,且消退后皮肤上不留印记。该病可反复发作。西医常使用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非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但效果并不理想[1]。中医将顽固性荨麻疹归为“瘾疹”的范畴。该病的病因主要为风邪侵袭、胃肠积热。因此,治疗该病应以疏风解表、消疹祛邪、和胃补气为主要原则[2]。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顽固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2021-06-22

  • 冬天一热就“痒”怎么回事?
    以局部或全身出现风团瘙痒为特征,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严重时伴随着头痛、流泪、恶心等症状。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后出现1-3mm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风团之间互不相容,可在数分钟至小时内消失。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作原因,主要以进食辛辣食物、运动、遇热、精神紧张、饮酒、热水浴后使躯体体温上升,促使乙酰胆碱释放,作用于肥大细胞而诱发,多见于“过敏性体质”的年轻人。雖然这并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但却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有这毛病的朋友,

    今日文摘 2021年24期2021-05-30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S量表评估,包括风团大小、风团数量、瘙痒程度3个方面,各0~3分:未出现风团、瘙痒为0分;风团数量<6个,风团直径<5mm,轻度瘙痒为1分;风团数量7~12个,风团直径5~20mm,中度瘙痒为2分;风团数量>12个,风团最大直径>20mm,重度瘙痒为3分。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分离,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4、IFN-γ、IgE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5期2021-03-22

  • 补虚祛瘀方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且超过6 周;风团时少时多,反复发病,部分皮损发病时间有规律性。纳入标准:皮损症状反复至少1 周2 次,且连续至少6 个月,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症状,无严重的全身症状;依从性良好;近1 个月未全身应用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能严格遵医嘱用药。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者;存在药物滥用史或酒精过敏史;疑似血小板减少、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能积极配合参与本研究者。1.2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6期2021-03-16

  •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疗效;氯雷他定;风团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1-0096-03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较为常见,大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后的24h内消退,但容易出现反复发病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民间将荨麻疹称为风团,用以形容其发病后的皮肤状态,同时在发病后伴有瘙痒、红肿,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头痛甚至是休克昏厥等严重反应[2]。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西药抗组胺、激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期2021-02-21

  • 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主要以反复发作的风团、红斑同时伴有剧烈瘙痒为表现,大多数患者发病时间超过6周,每周至少发作2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研究表明,CU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失衡有关,尤其是免疫功能异常越来越受到临床学者的关注[2-3]。抗组胺药物是临床上治疗CU的首选方案,能快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4-5]。2019-01—2019-12,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CU 3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9例

    河北中医 2020年9期2021-01-28

  • 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的疾病[1],以风团、瘙痒及水肿等症状较典型,常在2~24 h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发病时间常持续6周以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量[2-3],故需尽早给予有效救治。药物疗法是目前首选治疗手段,其中抗组胺药物使用较常见[4],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属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本研究观察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8期2021-01-18

  • 西替利嗪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
    通常会出现瘙痒、风团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1]。临床中,针对这一疾病,通常采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治疗,但单一用药效果一般,本文对联合用药效果予以研究,现作如下说明。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间盐城市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荨麻疹[7]诊断标准;慢性。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3期2021-01-18

  • 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复发率的影响
    组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发生次数、风团大小、持续时间;治疗结束3个月时随访痊愈患者,观察两组病例的复发情况。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症状分析 两组治疗前瘙痒评分、风团数目、发生次数、风团大小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瘙痒评分、风团数目、发生次数、风团大小及持续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2020-12-27

  • 中药贴敷神厥穴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观察※
    病类型,以瘙痒、风团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根据其病程分为慢性荨麻疹和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指反复性发生风团,伴瘙痒的慢性皮肤疾病,病程约为1.5个月,约有40%的患者合并血管神经性水肿,且女性患者偏多[1]。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病因以风邪为患,或夹寒,或夹热,或夹湿。治疗方法多为疏风透邪,消疹止痒。荨麻疹虽病在肌表,但与脏腑病变有关,多是脏腑病变的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故在临证中常采用脏腑辨证法治之。本研究采用中药贴敷神厥穴辨证治疗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2020-09-26

  •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者以血管性水肿和风团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而且伴有瘙痒烧灼感,严重者会伴头痛及发热等症状,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能达数周甚到数年不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分析了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9 月我院86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 例,男24 例,女19 例;年龄20 ~54 岁,平均(33.27±5.49)岁;病程0.7 ~3.4 年,平均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2020-09-05

  • 乌蝉驱风汤治疗风热久羁型荨麻疹疗效观察
    ,形状呈云片样的风团或形似麻豆、大小不一的疙瘩,颜色呈鲜红、淡红或白色,时起时伏或此起彼伏,伴瘙痒难忍,通常在24h 内消失,退后不留痕迹。西医治疗荨麻疹以抗组胺药、奥马珠单抗、孟鲁司特、环孢素A 等为主,短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不稳定,且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医可通过辨证治疗大致可依风热久羁证、风寒表束证、卫气不固证、血瘀生风证、血虚风盛证、阴虚血燥证及脾失健运证施治。作者应用乌蝉驱风汤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风热久羁型荨麻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5期2020-06-11

  • 玉屏风颗粒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月后,对两组患儿风团数目、瘙痒程度及风团大小进行评分。风团数目:无风团为0 分;风团数<10 个为1 分;风团数在(11 ~20)个之间为2分;风团数>20 个为3 分。瘙痒程度:无瘙痒为0分;轻度瘙痒为1 分;中度瘙痒为2 分;重度瘙痒为3 分。风团大小:无风团为0 分;风团直径小于1cm 为1 分;风团直径(1 ~2.5)cm 为2 分;风团直径大于2.5cm 为3 分。② TNF-α 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抽取两组患儿静脉血,并离心取得上清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2期2020-04-30

  • 针刺联合麻黄方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大小和形态不一的风团,发作时间不定。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1]。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风疹”、“隐疹”范畴,其中风寒型荨麻疹属于比较顽固的荨麻疹类型,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因禀赋不足,血气虚弱失固,复遇风寒湿邪相搏,客于肌肤腠理,致使气血结聚,营血瘀滞而发病[2]。我科以麻黄方联合针刺治疗风寒型荨麻疹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风寒型荨麻疹患者80例,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9年4月。纳入标准:①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12

  • 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现为皮肤不定时的风团、潮红斑等,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及工作等均造成了严重困扰[1-2]。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是当前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对瘙痒、风团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综合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枸地氯雷他定属于抗组胺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药效稳定[3]。基于此,该研究选定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接诊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2期2020-03-03

  •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探讨
    治愈:患者治疗后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等主症状评分降低90%以上;(2)显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60%~89%;(3)有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30%~59%;(4)无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29%以内,或评分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1.4 观察指标(1)主症状评分:采用慢性荨麻疹主症状进行评价,分为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3 个项目,每个项目0 ~3 分,风团数目:0 分为无风团;1 分为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2020-03-01

  • 砭石刮痧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观察
    不等的局限性水肿风团,并伴有剧烈瘙痒、红斑,病程大于 6 周,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慢性荨麻疹因多发、难治而得到重视,带动了慢性荨麻疹相关研究的发展。本研究通过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对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皮肤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就诊的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4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实验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52.6±5.2)岁;平均病

    医药前沿 2019年35期2020-01-14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风团持续不同时间以及治疗后风团消退、病情暂时控制的CSU患者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水平,评估嗜碱粒细胞在风团不同状态下的活化情况,探讨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活化在CSU发病机制中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本科室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前来就诊的CSU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18~65岁;(2)风团单个皮损持续时间50个/24 h,或有大面积风团。(2)瘙痒程度:0分为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8期2019-08-23

  •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状基本消失,没有风团和瘙痒;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少量风团和轻微的瘙痒;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风团和瘙痒可能出现加重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1.5.2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  该院采用DLQI,即为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其中包含了运动、日常生活、心理、生理等10个方面。1.5.3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清水平  该院将在治疗后两周、四周分别采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并采取

    中外医疗 2019年1期2019-03-29

  • 消疹托透饮协定方联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观察2组治疗前后风团最大直径、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血清IL-25、TGF-β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消疹托透饮协定方;左西替利嗪片;白细胞介素-25;转化生子因子-β1中图分类号:R275.9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3期2019-03-29

  • 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完全缓解,瘙痒、风团等消失;显效:患者各项症状明显改善,瘙痒明显减轻,风团消退80%以上;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有所缓解,瘙痒减轻,风团消退50%~8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各项症状未见变化甚至加重[2]。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1.3.2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采取0~3分四级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风团大小、风团数量、风团持续时间、瘙痒程度,得分以低者为佳[3]。表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分)表1 实验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2019-02-28

  • 灸血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为特点,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可伴有明显瘙痒,甚至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病程在6周以上则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V) 常没有明确的病因,目前认为可能与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1]。西医主要以抗组胺类药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三类药物治疗,但此类药物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有相当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或停药后旋即复发。近

    光明中医 2019年3期2019-02-26

  •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出现全身散在红白风团,时消时起3月余,遇冷受风后发作,伴灼热及瘙痒,每日出现2-3次,影响睡眠及工作,未经治疗。刻下症:口苦,咽干,乏力,畏寒,纳可,眠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证属邪犯少阳,营卫不和,方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为主,予柴胡桂枝汤原方:柴胡15 g,桂枝6 g,黄芩10 g,党参10 g,姜半夏10 g,白芍10 g,生姜3 g,大枣6 g,生甘草6 g。7剂,每日1剂,每日2次,水煎服。2018年7月21日二诊:服上方后,自觉风团面积缩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9期2019-01-10

  • “里邪透表”法治疗荨麻疹1例※
    要表现为皮肤红色风团,瘙痒,消退速度快,不留瘢痕,但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正常学习工作。荨麻疹属中医“痒风”“风隐疹”“风瘙痒”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1],目前中医主要从“风”和“血”的角度进行论治,但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仔细分析,以准确辨证。笔者认为荨麻疹病久多虚多郁,提出从“里邪透表”的角度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1例典型病案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1 岁,学 生,2017 年5 月2 日 初 诊。主诉:反复散发风团5年余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6期2019-01-07

  • 匹多莫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评价
    根据荨麻疹患者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程度、风团的持续时间及风团的发作频率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方法如下:①瘙痒的程度:0分无痒感;②风团大小:a.0分—无风团;b.1分—风团直径大小低于1.5 cm;c.2分—风团直径在1.5~2.5 cm;d.3分—风团直径大小高于2.5 cm;③风团数量:a.0分—无风团;b.1分—1~6个风团;c.2分—7~12个风团;d.3分—>12个风团;④瘙痒影响:a.1分—对患者作息无影响;b.2分—对患者作息有轻度影响;c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2期2018-12-15

  • 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肢出现红色斑块和风团[2],如果病程超过六周则为慢性荨麻疹[3]。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主要有饮食和药物,鱼、虾、蟹、调味品等食物均可引发慢性荨麻疹[4],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可能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发[5]。笔者用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8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男46例,女42例,年龄15~54岁,平均(32.23±3.83)岁。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各44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3期2018-05-11

  • 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效果观察
    标准,以全身反复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持续时间大于6周,除外药物、运动、日光等所致荨麻疹,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无相关药物过敏史;入组前4周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无严重心肝肾肺脏器病变或全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联合用药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21~65岁,平均(38.18±12.91)岁。发病时间2个月~20年,平均(2.68±0.38)年。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

    当代医学 2018年5期2018-02-28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 CSU)是指风团与血管性水肿自发性表现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1]。CSU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可由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感染)的相互作用引起[2],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炎症标志物的异常改变。CSU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也存在一定变化,但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对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2期2018-01-16

  • 15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粒[1-2]导致风团反应。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ASST)是收集受试者的自体血清,在其正常皮肤做皮试,观察是否引起风团、红晕的一种试验方法。Sabroe等[3]分析了采用ASST作为慢性荨麻疹功能性自身抗体的过筛试验,显示了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笔者对15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探讨ASST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5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6-05

  • 温阳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体会※
    治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者[1],属于临床上难治性皮肤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称本病为“瘾疹”“风疹块”。其病因病机复杂,给临床辨证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仔细分析,详查真伪,准确辨证,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或标本兼虚证,正气不足是其发病根本,阳气不足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故在临床上运用温阳法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总结如下。阳虚外寒,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2017-01-15

  • 柴防归芍汤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0)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中医称其为“瘾疹”“风疹”等,其发病原因多与机体正气不足,风邪入侵而致。西医学认为,荨麻疹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笔者采用柴防归芍汤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30例,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年龄10~14岁,平均(12.0±1.1)岁;病程1~7个月,平均(1.9±0.4)个月。中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8期2016-01-29

  • 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照组患者的瘙痒、风团直径、风团数量、风团水肿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及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vs 18.0%,χ2=8.237,P<0.05)。结论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慢性荨麻疹;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卡介菌多糖核酸;复发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l,CU)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7期2015-12-05

  • 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
    肤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为临床表现,根据病程不同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两型,急性患者发病常在数天至6周。慢性患者常因急性荨麻疹迁延不愈而成,因此对于急性荨麻疹应及时有效根治,不可拖延。我科运用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8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均是我院2012年2~10月来门诊就诊且诊断明确[1]。排除标准:①伴有心慌甚至血压下降的过敏性休克症状的患者。②胃肠道黏膜受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患者。③累及喉头、支气管时,出现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7期2015-12-01

  •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观察
    且几乎每天均出现风团,则成为“慢性荨麻疹”[1]。能够除外明显的物理性荨麻疹、食物、药物等确切诱因或伴发于全身性疾病等各种因素引起者被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CIU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治疗极其困难,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CIU,往往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改变患者高敏状态,不能防止其复发。白芍总苷是提取于白芍的一组糖苷类物质,其中芍药苷是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的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12-04

  • 慢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限性水肿反应, 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是其重要的表现[1,2]。慢性荨麻疹在欧美人群中发病率为0.1%~0.3%[3,4]。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443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 来了解和探讨慢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5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443例患者, 女282(63.66%)例, 男161(36.34%)例;平均发病年龄(31.3±12.5)岁;平均病程(3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2014-10-23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评估
    定义。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对用药方案合理选择是保障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随机分组,就依巴斯汀单用与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效果进行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9-60岁,平均(37.2±2.9)岁,平均病程(1.5±0.2)年。与下列诊断标准符合:性别不限,病程≥6周,每天或几乎每天瘙痒性风团或红斑均发作;1周内未用抗组胺类药物,1个月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2014-06-09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
    标准[3]:1)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1~10个;2分为风团数11~20个,3分为风团数多于20个,遍布全身。2)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小于1 cm;2分为风团直径1~2.5 cm;3分为风团直径大于2.5 cm。3)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瘙痒,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瘙痒,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4)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每天出现1次;2分为风团

    中国药业 2013年6期2013-09-14

  • 万友生自制“藓蒺四物汤”治疗荨麻疹经验辑要
    然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剧痒难忍,时起时消,消退后不留痕迹。此属中医学“瘾疹”、“风疹”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因病因与病机复杂,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目前西医主要以抗组胺、激素等药物可暂时控制症状,但停药则易于复发,多常年不愈。万友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证60余载,辨治荨麻疹经验丰富。万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自制“藓蒺四物汤”加减治疗此病效果卓著,现将万老辨治经验结合病案总结如下。万友生教授认为,

    江西中医药 2013年2期2013-08-15

  • 防风通圣散合山茛菪碱治疗胆碱能荨麻疹32 例疗效观察
    而在皮肤上出现小风团,并伴有痒感、刺感、灼热等自觉不适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笔者五年来采用防风通圣散合山茛菪碱治疗该病32 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7 年3 月~2012年4 月门诊病人32 例,男性23 例,女性9 例;年龄10~30 岁,其中10~16 岁12 例,17~30 岁20 例;病程最长者6 年,最短者半年;29 例泛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3 例泛发于除掌跖外任何部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3期2013-08-15

  • 五维甘草那敏胶囊联合人胎盘脂多糖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分为重度瘙痒;②风团数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量<10个,2分为风团数量10~25个,3分为风团数量>25个;③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5 cm,2分为风团直径1.5~2.5 cm,3分为风团直径>2.5 cm;④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持续时间<1 h,2分为风团持续时间1~12 h,3分为风团持续时间>12 h。1.4 疗效判定标准[2]根据患者用药前后治疗指数进行评估,按照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

    海南医学 2013年5期2013-07-31

  • 左西替利嗪联合多糖蛋白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风团局部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或麻刺感,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1]。患者的风团发作次数可能一天数次或数天一次不等,风团反复发作,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2]。我院采用多糖蛋白片辅助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2 年8 月我院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5期2013-07-11

  • 针刺配合叩刺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
    完全消失。显效:风团少,<0.5cm,红斑少,偶有睡眠困难,每天瘙痒1~2次,皮肤划痕症缓,略高。好转:风团数量中等,直径<1cm,红斑数量中等,时有睡眠困难,每天瘙痒3~5次,皮肤划痕症出现,呈条状隆起。无效:风团多,>1cm,红斑数量多,经常睡眠难,每天瘙痒6次以上。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0.0%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4期2013-01-24

  • 匹多莫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麻疹的诊断标准: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无明确病因,排除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治疗前30d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在3d内未使用过抗组药物,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排除标准为:①患者有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除外;②患者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低血钾症除外;③18岁以下患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对匹多莫德及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其中,在治疗组50例患者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8~60岁,平均31.5岁,病程6周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2012-11-10

  • 凉血解毒饮2号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
    主要症状为鲜红色风团,时发时消,皮肤有抓痕、血痂,触之有发热感,腹胀便秘,心烦,失眠,咽干,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近两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和激素药物。病例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脾胃虚寒腹泻者;③对本药过敏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以及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1.2 方法 治疗组口服凉血解毒饮2号的成分:紫草30 g,生地30 g,牡丹皮10 g,桑叶10 g,枇杷叶20 g,桑白皮10 g,茯苓10 g,白茅根30 g

    海南医学 2012年20期2012-09-04

  • 依匹斯汀治疗荨麻疹临床观察
    、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依匹斯汀对门诊265例荨麻疹临床观察,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5例荨麻疹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选择年龄15~55岁,治疗前未服用其他抗组胺药物和长效皮质类固醇药物,无心、肝、肾系统疾病,对抗组胺药物无过敏反应。临床诊断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急性荨麻疹172例;病程超过1个月的为慢性荨麻疹81例,超过1.5个月为特发性荨麻疹12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开放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2012-08-15

  • 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有的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血疗法、抗组胺药物治疗及自血疗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等。由于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多数患者因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口服药物而有漏服和自行停止治疗的情况,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此,我所自2009年起采用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6期2012-05-15

  • 消风止痒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
    ,性别不限。皮肤风团、瘙痒反复发作6周以上,消退后不留痕迹。排除治疗前1个月内用过长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近1周服用过其他抗组胺药者;严重内脏及系统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和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口服消风止痒颗粒(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木通、荆芥、石膏、甘草,国药准字Z20055433)12g/次,3

    陕西中医 2012年1期2012-04-13

  • 桂芍煎剂治疗寒冷性荨麻疹56例
    发生荨麻疹反应(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和红斑)的疾病。特征是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我院门诊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自拟桂芍煎剂治疗寒冷性荨麻疹5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同期门诊就诊寒冷性荨麻疹患者110 例,其人选标准为:①年龄≥12岁,风团反复发作>6周;②寒冷刺激为发病诱因,单纯用抗组胺药不能控制病情或停药后反复发作;③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或糖尿病,女性患者不在妊娠或哺乳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期2012-01-19

  • 咪唑斯汀、皮敏消胶囊、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入选标准:①皮肤风团瘙痒反复发作6次以上,消退后不留痕迹,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②在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无其他脏器疾病,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入选的慢性荨麻疹病例共103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73例女30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14.6个月(2个月~6年),治疗组73例,对照组50例。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咪唑斯汀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mg,每日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6期2011-01-30

  • 盐酸依匹斯汀、雷尼替丁和自血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4级评分标准;①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1~10 个;2 分为风团数11~20 个;3分为风团数gt;20个,遍布全身。②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lt;1cm;2分为风团直径1.0cm~2.5cm;3分为风团直径gt;2.5cm。③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gt;3次或无法入睡,影响睡眠、正常生活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6期2010-11-27

  • 祛风止痒口服液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红斑。荨麻疹每天发作并持续6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其病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2例慢性荨麻疹门诊患儿,入选标准:(1)年龄在2~12岁;(2)病程在2个月以上,症状、体征明显,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3)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近1个月内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非

    中外医疗 2010年36期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