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株

  • 优质、抗寒、耐旱冬小麦新品种—陇中8号
    在甘谷试验站进行成株期分小种及混合菌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感,成株期对供试中4致病类型混合菌表现免疫,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条中34号及混合菌表现中感,田间表现慢锈病,总体表现中感,且慢锈性。2017-2019年在甘谷试验站进行成株期自然诱发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感,成株期对自然诱发的白粉病中抗,总体表现中抗。5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冬麦品种类型区旱地种植,一般9月下旬播种。播种量山区梯田地保苗345万~390万株·h

    麦类作物学报 2023年10期2023-10-30

  • 成都市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小区植株单株重、成株率、小区产量等开展田间调查统计。在各试验小区随机选取3株正常株(无病害、株型正常)调查单株重,对各试验小区成株率(正常生长株数/存活株数)、小区产量进行统计。1.5 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检验法。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品种成株率、单株重、产量对比如表2所示,4个引进品种中,“川芥2号”成株率、单株重、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52%、53%、171%,且均与C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8期2023-10-08

  •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0 份小麦材料的成株期茎基腐病抗性,发现只有Gluyas Early、Mexico234和Reliance表现为中抗;张 鹏等[23]对82份小麦种质进行苗期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发现红蚰子、翻山小麦等13份材料达到中抗水平(15.8%);杨 云等[4]等对88份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发现所有品种在苗期均表现为感病,而在成株期能达到中抗水平的只有中育8号、周麦27号等10份材料(11.4%),阳 霞[32]对1 306 份小麦材料进行苗期鉴定,发现

    麦类作物学报 2023年5期2023-08-11

  • 新疆冬小麦品种叶锈病的抗性鉴定*
    究通过小麦苗期和成株期生理小种接种精准鉴定37份新疆冬小麦审定品种,利用已开发的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的基因型,以期达到明确新疆冬小麦审定品种对叶锈病的抗性及其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布,为新疆冬小麦抗叶锈育种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的37份材料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创新团队多年来收集保存的冬小麦审定品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照材料为高感叶锈病品种郑5389。参试材料名称见表1。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与接种方法20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2期2023-05-12

  • 皖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抗性鉴定
    病性评价主要围绕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开展[11-13],同时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的工作开展相对较少.小麦条锈菌常见的生理小种有条中1号至34号.自2000年以来,条中32和条中33一直是我国出现频率最高的条锈菌生理小种[14].其中条中33号(CYR33)具有毒性强、出现频率高、在我国各地均可以大面积传播等特点,所以CYR33已经成为又一个优势流行小种.因此,研究皖北地区小麦品种对于生理小种条中33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情况,可以为皖北地区预防、控制小麦条锈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9-16

  • 硬粒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QTL的遗传分析
    ,非专化性抗性或成株抗性由于无专化性或专化性弱,减少了对小种的选择压力,从而表现为抗性更持久、稳定,这类抗性通常由微效多基因(如、和)控制,自上世纪初以来,这些基因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白粉病抗性,而且兼抗条锈病、叶锈病等多种病害。因此,进一步发掘新的白粉病成株抗性基因,特别是持久抗性基因及其抗源,对中国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基因的克隆和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倍体小麦中蕴含着丰富的抗白粉病基因,且大部分抗性基因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小麦抗病育种中。如来自于栽培二粒小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0

  • 河南71个重要小麦生产品种的抗叶锈性鉴定
    麦品种进行苗期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为小麦抗病基因布局和培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质抗源。Loegering等在基因对基因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因推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接种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将已知抗性基因载体品种(近等基因系)的侵染型与供试材料的侵染型进行对比,推导出供试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抗病基因。但由于基因推导法易受到叶锈菌生理小种毒力的影响,致使某些基因无法被鉴别,因此,对小麦品种进行抗性鉴定时,可以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并加以系谱分析的方法对推导结果进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0

  • 40份CIMMYT小麦品系苗期及成株抗叶锈病基因鉴定
    种郑州5389和成株抗性对照品种SAAR;基因推导所用的17个单孢纯化后的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FGJQ、FHJQ①、FHJT、FHJR、TGPS、FHJQ②、THDB、PHTS、FHJQ③、FHSQ、FHGS①、FHDS、FHGS②、FHDQ、FHJS、FGJQ、FGDQ)和成株期使用的混合高毒性生理小种(THTT、THTQ、THTS、PHPS)均由河北农业大学小麦锈病实验室保存,不同毒性的叶锈生理小种命名参照Long等[17]的四字母命名法。1.2 苗期

    华北农学报 2022年2期2022-05-12

  • 小麦品种周麦22抗叶锈病的QTL定位
    原菌有效,一般在成株期表现,通常具有慢锈抗病性(slow rusting resistance)和持久抗病性(durable resistance)的特点[9],多个抗性基因的聚合可能表现出对此类病菌完全抗病。至今,已正式命名的抗叶锈病基因(Lr)有79个[10],其中大部分为苗期抗病基因,仅有16个抗叶锈病基因表现为成株抗性(Lr12、Lr13、Lr22a、Lr22b、Lr34、Lr35、Lr37、Lr46、Lr48、Lr49、Lr67、Lr68、Lr7

    作物杂志 2022年2期2022-05-05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对中国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的抗性分析
    病基因载体品系的成株抗病性。按照0—4级侵染型分级标准调查抗病基因载体品系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病表型级别。【结果】在86份全生育期抗病基因载体品系中,仅含有、和的载体品系全生育期高抗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其他品系苗期均‘丧失’了对条锈菌3个高毒性小种的抗病性,但其中30个品系如CN19()、AUS 28183()和CH223()保留了成株期对条锈病的抗性。在14份成株抗性类型的载体品系中,Yeoman()、RL 6077()、PI 18

    中国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3-04

  • 小麦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究利用思路,探索成株期抗病基因的研究和利用,50多年的实践证明,成株期抗病基因的利用是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重要途径[6-8]。1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类型一般来说,小麦抗叶锈病基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全生育期抗性基因,也称为苗期抗性基因,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表现为高抗或免疫,这类基因的抗性为小种专化性抗性,为垂直抗性,往往随着叶锈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而丧失抗性;另一类为成株期抗性,这类抗性大多由微效数量性状基因控制,为水平抗性,通常单个基因的抗病能力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5期2021-12-08

  • 春小麦品系‘MY002894’和‘YJ00679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
    品种‘青春38'成株期抗条锈性进行了遗传解析。侯璐等先后对8个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明确了8份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特点,并且对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遗传模型分析。本研究组苗期分小种测试时发现,2个春麦品系‘MY002894和‘YJ006793表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对大田流行的最新小种CYR34表现感病,而2015年到2019年4年期间成株期大田测试均对条锈菌表现良好的抗病性。本研究拟分析这2个品系的成

    植物保护 2021年4期2021-11-12

  • 宁夏春小麦品种宁春27号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13]在苗期和成株期对26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性基因分析和评价。宁夏育成的春小麦品种适应性好,在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都有种植,但是育成的抗条锈病品种较少,给新品种的推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项目组发现,春小麦旱地品种宁春27号高抗条锈病,本研究主要探究宁春27号的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Fenix和条锈病抗性遗传特点,为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27号”构建的RILs群体(128个家

    种子 2021年8期2021-09-23

  • 96份玉米杂交种抗矮花叶病鉴定与评价
    间人工摩擦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感病相结合的方法首次鉴定96份参加甘肃省区试的玉米品种,以发掘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同时为新品种审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玉米材料共96份,全部来自甘肃省区试品种,其中2011年21份,2012年17份,2013年23份,2014年35份。按品种特性普通玉米76份,鲜食玉米20份。1.2 试验方法1.2.1 鉴定圃设计与播种 鉴定圃设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五甲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8期2021-09-16

  •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鉴定与23份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
    G-1ⅠA对玉米成株的致病力大于AG4。肖炎农等[11]对湖北省玉米纹枯病病菌进行了致病力测定,除AGA不致病外,其他6个菌群均致病,其中,AG4致病力最强,AG1-ⅠA次之,AG5最弱。Yang等[14]报道在抽穗期AG1-ⅠA致病力最强,AG-5、AG1-ⅠC、WAG-Z致病力较弱,AG-4和AG-A致病力最弱。对中国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原致病力尚缺乏系统报道。本研究选取西南地区纹枯病菌不同融合群的代表菌株,进行苗期与成株期致病力鉴定,对不同融合群及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6期2021-09-14

  • 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评价
    ]:苗期雾室法和成株期田间嵌入法;Jia等[10]在riceprotocols书中推荐了5种,包括离体叶片法、苗期微室法、苗期Parafilm小袋法、成株期雾室法和成株期铝箔包裹法。在实际应用中,国内主要采用田间成株期嵌入法[2,14-22];国外则主要采用田间成株期谷壳散布法[3,18,23-24]。【本研究切入点】不同学者在水稻抗纹枯病鉴定和遗传研究中采用不同的接种鉴定方法,这不仅不利于不同研究结果间的横向比较,也降低育种界对这些研究结果的认同度。本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16

  • 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
    表明, 绵麦37成株期对条中32号小种的抗性主要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 同时受另外2对隐性基因的影响,绵麦39对条锈菌条中32的成株期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的控制。邱亨池等[6]研究发现,秦农142成株期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共同决定。苏萍萍等[7]对小麦种质P10078的成株期抗条锈性研究表明,其成株期抗性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穆京妹等[8]研究发现,南农790成株期抗条锈性由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曹世勤等[9]研究发现,26个甘肃省春小麦品种(

    浙江农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4-27

  • 堇兰度夏经验分享
    反而可以度夏。 成株夏天再拿回不透气的保湿盒, 会状态更差。有了2018 年的初步经验, 2019 年因为有几颗堇兰苗很幼小, 根系差, 自己很早就开始计划它们的度夏问题。 5 月份的时候, 自己每天晚上把它们端室外去吹风,早上拿进来, 目的是在夏天到来时, 它们能有个强壮的根系。 直到酷暑来临, 天气很热了, 才停止了此类活动。 把它们放在北卧的室内, 偶尔和我一起享受空调。这样, 它们全都平安地度过了2019 年的夏天。 个别大苗到三伏天, 支撑不住了

    花卉 2020年21期2020-11-12

  • 晚播和播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收获。收获期进行成株密度调查。1.2 测定指标及方法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生长正常、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10株样品进行室内考种,测定农艺性状,并以3个重复小区的平均值来计量每个性状的参数值。小区全区收获,人工脱粒、晾晒、清杂后称量,再进行产量折算。1.3 数据统计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以最小显著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检验显著性,显著性水平均为 0.05,用Origi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9期2020-09-10

  • 不同春小麦品种耐低磷性评价及种质筛选*
    苗期生物学性状、成株期株高、千粒重等性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筛选、鉴定和评价[13]。但上述研究主要是针对苗期或成株期单一生育期的耐低磷能力特性评价,有的采用大田和土培试验,肥力和水分难以控制一致,试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在小麦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中,通常采用苗期筛选体系,因苗期磷素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且苗期筛选成本较低,再结合成株期盆栽试验能更加准确、有效地评价小麦的耐低磷特性[14-15]。但综合考虑小麦苗期与成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7期2020-06-30

  • 242份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
    抗性基因55个,成株期抗性基因28个)[5]。明确小麦种质的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是实现小麦种质合理布局、抗性基因有效利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条中32(CYR32)和条中33(CYR33)成为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以来,对小麦抗源产生了巨大毒性[6-7]。目前,仅有少数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Yr26等)保持良好抗性[8-9]。在四川、甘肃等省相继发现对抗条锈基因Yr26和Yr10具有联合毒性的新菌株CM42-3、G22(代号V26),极有可能上升为新

    河南农业科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50个国外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鉴定
    也称为水平抗性或成株期抗性,在苗期表现感病,在成株期具有较低的发病严重度并且抗性持久[3-4],亦称为慢锈性。非小种专化抗病基因目前广泛用于培育具有持久抗病性品种[5]。目前,已发现的小麦抗叶锈基因有100多个,被正式命名的有79个[6],大部分为苗期抗病基因,其中Lr34[7]、Lr46[8]、Lr67[9]和Lr68[10]为非小种专化抗病基因,亦称为成株期慢锈基因。目前,人们一般利用基因推导并借助分子标记鉴定小麦抗叶锈基因。由LOEGERING等[1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05

  •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1 SF1702成株整齐。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平均亩产689.26公斤,比对照CK减产25.1%,排名第十一。L2YT118成株整齐,无倒伏、倒折、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未发现其它病害。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平均亩产680.3公斤,比对照CK减产26.1%,排名第十二。L3 足玉606成株整齐。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平均亩产777.1公斤,比对照CK增产15.6%,排名第二。L4 金玉011成株整齐。丰产性好,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1期2019-11-23

  • 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
    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杨芳萍1,2,**刘金栋2,3,**郭 莹1贾奥琳2闻伟鄂2巢凯翔4伍 玲5岳维云6董亚超2夏先春2,*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3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广东深圳 518120;4西北农林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5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6;6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

    作物学报 2019年12期2019-11-13

  • 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
    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郑慧敏1温晓蕾1,2郝晨阳3张培培1GEBREWAHID Takele Weldu1闫晓翠1刘大群1张学勇3,*李在峰1,*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1;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个不同

    作物学报 2019年10期2019-09-10

  • ICARDA小麦种质抗条锈资源筛选和抗病基因分析
    A高代系材料进行成株期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基因分析,以期从中筛选出对当前中国流行小种表现稳定持久抗性的材料,丰富抗源,促进小麦抗条锈病育种。1 材料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的203份ICARDA小麦种质材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宋卫宁教授提供。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单基因系或载体材料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陈贤明教授馈赠。感病对照品种Avocet S (AvS)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cIntosh教授提供。供试的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由西北农林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8期2019-08-22

  • 系列玉米雄穗突变系的创制
    子群体、培育M1成株群体,通过M1成株群体的自交获得M2籽粒群体,按每份播种30粒的标准于2017年种植M2籽粒群体,进一步获得M2成株群体(图1)。在M1~M2籽粒与植株群体的繁育过程中,籽粒群体中发生的无胚、畸形胚以及幼苗群体中发生的白化苗、黄化苗、畸形苗与弱化苗等现象,导致群体数目的逐代衰减。通过543粒M1种子群体的繁育,分别得到358株M1成株与341个M2成株群体。1.3 测定项目及方法1.3.1 M1与M2雄穗性状的筛查 通过与野生型自交系(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4期2019-04-24

  • 吐鲁番春秋季哈密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分别在苗期接种、成株在田间自然发病对吐鲁番春秋季哈密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以根据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确定吐鲁番春、秋季哈密瓜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供哈密瓜抗白粉病育种工作者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13个鉴别寄主为鉴定体系,分别为Edisto47、PMR45、PMR6、PMR5、WMR29、MR-1、PI124112、PI12 4111、PI414723、Vedrantais、Nantais Oblong、I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9期2018-10-09

  • 两个春小麦品系抗叶锈性遗传分析
    分析和杂交验证。成株期抗病性测定在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农场进行。小区规格11 m×2.2 m。行距0.33 m,每小区34行;两端为保护行,每隔10行设1个诱发行,即保护行和诱发行各2行;剩余的30行均横向分为3部分:左、右各1 m(称为“半行”)播种待鉴定材料,中间0.2 m与各行垂直方向纵向播种1行诱发行;保护行和诱发行品种均为Thatcher。供试品种(系)约50粒种子,均条播1个“半行”;F110粒种子、F2400~700粒种子,均点播,株距10 c

    麦类作物学报 2018年4期2018-05-11

  • 不同小麦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抗条锈性分析
    析整理,研究其在成株期不同生育阶段对条锈病的抗病情况,为当地政府制订条锈病相关防治策略及种植户选择栽种品种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0种川育系列小麦品种,分别为川育11、川育12、川育13、川育16、川育18、川育19、川育20、川育21、川育23和川育187(10个川育系列品种均为2006—2010年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1.2 方法1.2.1 试验设计。试验地是一块小麦基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

    乡村科技 2018年12期2018-02-11

  • 北方地区甜叶菊成株移栽室内生长特性观察
    幼苗移栽阶段,而成株期的移栽成活及植株发育情况缺乏相应的研究。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甜叶菊在北方地区不能正常的孕育结实,在改变温度条件下能否实现全生育期生长。为此,本文对北方地区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北方地区甜叶菊成株移栽到室内,移栽成活率达到了70%,且能正常开花结实,采种量平均为1 g/株,种子发芽率达到了40%。由此说明在甜叶菊种植上采用成株移栽室内延续生长技术可实现甜叶菊种子的区域繁育,对于建立甜叶菊良种扩繁体系具有重要

    中国甜菜糖业 2018年1期2018-01-24

  • 北方地区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
    参考。1 甜叶菊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的提出依据甜叶菊种子的繁育通常在南方地区进行,在北方地区甜叶菊9月底现蕾,10月初开花授粉,11月初开始结实,种子自然掉落。但是,北方地区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10月初出现霜冻天气,气温下降至0℃左右,正常条件下甜叶菊在北方地区不能正常越冬并孕育结实。探索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优势。1.1 甜叶菊的生长特性甜叶菊是喜温植物,日平均气温必须稳定在12~15℃,地温达到10℃以上不再有晚霜危害时,

    中国甜菜糖业 2018年2期2018-01-24

  • 中国小麦农家品种‘老白麦’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9’的杂交后代在成株期和苗期分别接种CYR32号小种和CYR33号小种,进行抗条锈性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老白麦’对CYR33号小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近免疫,其全生育期抗条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CYR32号小种在成株期表现近免疫,苗期表现高感,成株抗条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属细胞核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老白麦’至少含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分别控制‘老白麦’对CYR33号小种的全生育期抗性和对CYR32号小种的成株抗性。基因推导分析认为‘老白麦’对

    植物保护 2017年6期2017-11-29

  • 菜心苗菜的营养价值研究
    比菜心幼苗与商品成株的营养成分和硝酸盐含量,以期明确菜心苗菜的营养价值,为其商品应用及开发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基地的塑料大棚中进行,以菜心品种油绿501为试验材料。1.2 试验方法2016年3月27日播种,以体积比为1︰1的泥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进行穴盘育苗(72孔),菜心出苗后适量浇灌营养液。营养液大量元素采用1/2 Hoagland配方,微量元素为通用配方。幼苗3叶1心时移苗定植于泡沫箱中,基质为等体积的

    蔬菜 2017年9期2017-07-10

  • 81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评价
    分小种接种和大田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对供试的81份春小麦资源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分析其抗条锈病情况、抗病类型及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具全生育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7份, 具成株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39份,有30份资源为含有成株期和对部分小种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性的抗性类型;苗期分别接种7个小种后,表现抗病的资源数为9~25份不等,表现中抗的资源为2~6份不等,表现感病的有50~69份不等,成株期表现抗病的73份,表现中抗的3份,感病的5份,即供试种质资源

    植物保护 2017年3期2017-06-05

  • 小麦种质P10078的成株期条锈病抗性特征及遗传规律
    质P10078的成株期条锈病抗性特征及遗传规律苏萍萍1,2,曾庆东1,3,李海洋1,2,王琪琳1,3,吴建辉1,3,穆京妹1,2,康振生1,3,韩德俊1,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为明确小麦抗病种质P10078的抗条锈病特征及抗病遗传规律,利用4个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2、CYR33、V2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4期2017-05-15

  • 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现状
    31)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现状李晓华1,郭慧娟2,畅志坚2,张晓军2,李欣2,乔麟轶2,高伟2,詹海仙2(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由白粉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病害最有效的措施,而合理利用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基因对小麦持久抗病育种十分重要。从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小麦白粉病致病机理、抗病基因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4期2017-04-20

  • 辣椒绵腐病的防治要点
    絮状霉层。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腐烂,缢缩猝倒而死。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发病,病部褐色湿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致密絮状霉层。重时整个果实发病最后腐烂。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地势低平,应高畦栽培,最好地膜覆盖。(2)注意密度不要过密、及早搭架,整枝打杈,中期适度打去植株下部老叶,降低株间湿度。(3)合理施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钾肥、雨后排水,确保雨后、灌水后地面无积水。(4)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用25%甲

    农家之友 2017年2期2017-03-27

  • 黄秋葵常见病虫害防治
    防治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当幼苗长20厘米以后,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绿开始,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72%锰锌、霜脲WP 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WP900倍液或64%杀毒矾WP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隔7~10天喷雾1次,防治2~3次。病毒病: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

    农家之友 2017年2期2017-03-16

  • 甘蓝黑胫病 苗期要早防
    病害。甘蓝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尤以苗期发病严重。苗期在子叶、真叶和幼茎上产生浅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为分生孢子器;幼茎上的病斑稍凹陷。重病苗出现黑根,很快枯死。轻病苗症状不易被发现,可能造成植株带病定植,引起成株受害。成株期发病叶部病斑与苗期相同,并在主根和侧根上生出紫黑色条斑,造成根部腐朽,或从病茎处折倒。发病重时植株外部叶片产生带有黑粒点的病斑,整个植株变黄后凋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用50℃

    今日农业 2017年9期2017-01-31

  • 小麦叶锈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31)小麦叶锈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张小辉1,畅志坚2,3,乔麟轶2,郭慧娟2,詹海仙2,李欣2,任永康2,张晓军2(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3.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其抗性分为苗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4期2017-01-06

  • 冬春茬番茄严防灰霉病
    识别。番茄幼苗、成株均可受此病为害,以成株期青果受害最重。幼苗受害后,叶片和叶柄初呈水渍状,而后变褐腐烂,表面密生灰霉,严重时可扩展到幼茎(病部褐腐),造成猝倒死苗。在番茄成株期,花、果、叶、茎均可染病,以果实发病多且重。该病菌多从青果上残留的柱头、花瓣、花托开始侵染,然后向果面、果柄蔓延,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后期果实、花托和果柄上出现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叶片发病多由叶尖开始,形成“V”字形向内扩展的黄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最终导

    乡村科技 2016年28期2016-02-19

  • 水稻品种资源对稻飞虱的抗性鉴定
    利用水稻抗飞虱的成株期田间鉴定方法对水稻品种(系)进行了抗性鉴定。目前,苗期筛选仍是主要抗稻飞虱鉴定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水稻育种工作者发现部分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虽然苗期不抗稻飞虱,而在成株期表现出中抗或抗飞虱,所以苗期的抗性筛选可能因为选择压力偏大而淘汰了部分耐虫品种,成株期鉴定又存在着鉴定时间长和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客观、准确地鉴定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的抗性,需要在不同生育期评价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笔者采用苗期筛选、成株期基部感虫和产卵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2015-11-05

  • A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in-situ soil moisture content by using carbon-fiber heated cable
    在苗期喷雾,或在成株期密集田块用烟雾机加化学药剂产烟防控。4.1.Testing schemeBecaus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DTS is only 1 m,so,to improve the spatial resolution,a CFHC with 5 m in length is coiled onto a polyvinyl chloride(PVC)tube of 5 cm in diameter,form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年6期2015-10-09

  •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小红芒’成株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家品种‘小红芒’成株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王建超1,2, 冯 晶2, 王凤涛2, 苍 晶1*,蔺瑞明2*, 冯晓琴3, 徐世昌2(1.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莫拐农场,海拉尔 022150)小麦农家品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等位基因变异。我国农家品种‘小红芒’具有成株抗条锈性的特点,可抗我国当前主要流行小种。采用常规杂交分析

    植物保护 2015年1期2015-02-14

  • 秦农142抗条锈病特征与成株期抗性遗传分析
    ,值得特别关注。成株期抗性具有抗谱广、延缓病害流行、防病保产和延长抗病持久性等特点[3]。因此,加强对成株期抗性材料的收集和研究对于条锈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秦农142是以郑州8329为母本、植87135-2-1-2-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对白粉病、赤霉病及纹枯病抗性良好[4]。本课题组连续多年在陕西杨凌和甘肃天水两地自然条件下对秦农142苗期和成株期抗性进行鉴定,发现其苗期对少数条锈菌菌系表现中度或高度感病,而成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25

  • 秋播面条菜3种采种方式种株形态观察
    秋播就地覆盖越冬成株采种,不仅能避开雨季,而且种子产量高。面条菜(Silene conoidea L.)即米瓦罐(麦瓶草),俗称面条棵、香炉草、梅花瓶,石竹科蝇子草属(麦瓶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型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披针形(图1),伞状花序,花粉红色,果实呈花瓶状,成熟时顶裂,内含种子多枚,短薄圆柱状,正视面肾形,表面具环状点纹,浅黄褐色至深褐色,种子千粒质量1.0 g(图2)。面条菜一般在春夏季采食,可开水汆烫后凉拌、炒食、汤食,也可作火锅配菜,色绿

    中国蔬菜 2014年12期2014-03-15

  • 光照和生长阶段对菖蒲根系泌氧的影响
    地植物菖蒲幼苗、成株根系微界面径向溶氧变化进行原位精确测定,真实反映光照及植物生长阶段对根系-沉积物微界面溶氧特征的影响,揭示根系径向泌氧变化规律,为富营养化水体植物生态修复及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植株培养选用典型湿地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一种多年生湿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等季节性和非周期性水位埋深变化较大的浅水区域[14]。2012年6月,在南京师范

    生态学报 2013年12期2013-12-16

  • 小麦品种‘Waikea’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生育期抗病基因,成株抗性基因较少。植物成株抗性是指苗期感病而成株期抗病的类型[8]。成株抗性是持久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9]。发掘和利用持久抗锈品种是目前抗病育种工作的主要方向。研究发现,美国西北部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有较多高温成株抗病资源[10],引进美国西北部小麦抗病品种,有助于丰富我国小麦抗病品种抗病基因资源。白玉路等[10]对美国西北部59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其中小麦品种‘Waikea’苗期表现感病,成株期对中国条锈菌混合小种CYR31、C

    植物保护 2013年2期2013-09-11

  • 杂草图谱
    DC.形态特征成株 基生叶通常排列成莲座状,倒披针形,提琴状羽裂,无毛。茎生叶互生。头状花序小,于茎顶排列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舌状花,花冠黄色。子实 瘦果纺锤形,棕红色,稍扁平。生物学特性二年生草本。以种子繁殖。剪刀股(低滩苦荬菜、苦菜)IxerisdebilisA. Gray形态特征成株 有长匍匐茎,基生叶莲座状,有长柄,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总花轴上叶全缘,无柄。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形,全为舌状花,黄色。子实 瘦果披针形,红棕色或黄棕色。冠毛白色。幼苗 子

    杂草学报 2012年4期2012-11-06

  • 杂草图谱
    enr.形态特征成株 秆下部倾卧地面或具长匍匐茎,质地硬,密生疣基柔毛,节具分枝。总状花序,呈伞房状。子实 颖果椭圆形,白色,脐明显,色较深。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种子和匍匐茎均可繁殖。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ews) Focke形态特征成株 具匍匐茎,铺地生长,有柔毛。三出复叶。小叶片菱状卵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散生柔毛或上面近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被柔毛。花瓣黄色。雄蕊短于花瓣。子实 瘦果,长圆状卵形,暗红色。幼苗 子叶阔卵

    杂草学报 2012年2期2012-11-06

  • 杂草图谱
    err.形态特征成株 茎基部匍匐,上部近直立,基部节上生不定根,疏被贴生短糙毛。叶对生,无柄,椭圆形、长圆形或线形。头状花序少数,单生于枝顶或叶腋内,总苞钟形。舌状花黄色。子实 瘦果倒卵形,有疣状突起,无冠毛。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主要以种子繁殖。草龙JussiaealinifoliaVahl形态特征成株 茎直立,多分枝,扩展,绿色或淡黄色,具3~4纵棱。叶互生,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花单生于叶腋,黄色。子实 蒴果长圆柱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具柄。上

    杂草学报 2012年3期2012-11-06

  • 小白菜新品种早生皇冠的选育
    ~37.26%,成株增产18.13%。2 选育结果2.1 品比试验结果2005-2006年在南京市种子站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矮脚黄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2005年、2006年大棵菜品比试验小区面积均为7.0 m2,菜秧品比试验小区面积均为10.0 m2,采收前及采收时考察测定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在外观株型上,早生皇冠表现株型较大,束腰,品质较好,比较符合消费者的选择习惯。另外,该品种的叶片数、叶柄质量、叶柄的宽度均高

    长江蔬菜 2010年1期2010-06-19

  • 几种药剂防治大豆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一种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近年来,大豆疫病已使蒙城县大豆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预防和控制大豆疫病的危害及推广田间配套使用技术,受安徽省植保总站检疫科委托,笔者于2007年6月,在大豆疫病发生较为严重田块进行了药效试验研究工作。1材料和环境条件1.1供试作物品种大豆中黄13。1.2供试试验药剂1.2.1拌种药剂。A1: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68%金雷(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200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