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

  • 中美主要盆地页岩油对比分析
    油的烃源岩大多是海相烃源岩,相比较美国,中国所发现页岩油中烃源岩大多是以陆相烃源岩为主。由于海相烃源岩与陆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海相与陆相页岩油的赋存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海相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对美国页岩油开发的资料研究,并结合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将海相页岩油的特征归结为三个方面:①美国石油的分布情况可以划分为外中内三个区带。外带主要分布状况位于陆棚和沿海平原地区,在这个区带中资源以常规能源为主,石油主要产自于中、

    内江科技 2023年2期2023-03-11

  • 巴斯夫携手中海化学和五环工程开发全新的海相天然气CO2转化制合成气技术
    合成气技术,推动海相天然气资源更加清洁、低碳的开发和应用。在海南东方工业园区,中海化学公司从南海气田中开发了大量的海相天然气资源。然而不同于日常使用的商业天然气,部分海相天然气含有高浓度的CO2。如未经脱碳技术处理与加工,该类型的天然气资源很难投入到下游的大规模应用之中。但从天然气中分离出CO2的过程和工艺不仅会提高能源消耗,同时也会造成天然气的损失,增加直接的CO2排放。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高CO2含量天然气的系统性开发和应用。巴斯夫将利用其在催化剂开发方

    上海化工 2022年1期2023-01-16

  • 巴斯夫等开发全新的海相天然气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技术
    合成气技术,推动海相天然气资源更加清洁、低碳的开发和应用。在海南东方工业园区,中海化学公司从南海气田中开发了大量的海相天然气资源。然而不同于日常使用的商业天然气,部分海相天然气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如未经脱碳技术处理与加工,该类型的天然气资源很难投入到下游的大规模应用之中。但从天然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和工艺不仅会提高能源消耗,同时也会造成天然气的损失,增加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这些问题都制约高二氧化碳含量天然气的系统性开发和应用。巴斯夫将利用其在催化剂开

    浙江化工 2022年1期2023-01-05

  • 海/陆相页岩微观力学性质压痕测试研究
    来,围绕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岩石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较多,针对页岩岩石物性与力学性能[4-7]、各向异性[8-9]、对井壁稳定性影响[10-11]、岩石压裂力学性质及造缝效果[12-15]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为海相页岩气开发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由于霍普金森压杆等高速冲击加载实验手段和分析理论的交叉,页岩动态断裂力学及断裂加载率效应方面研究[16-18]备受关注,但相关研究在压裂中的尺寸效应问题有待深入。有必要提及的是,海/陆相页岩在矿物组成、岩石物性、岩石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2年6期2022-11-26

  •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
    类富有机质页岩:海相页岩、海陆过渡相页岩、陆相页岩[1]。以龙马溪组为代表的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实现了规模高效开发,相继建成了昭通、长宁—威远、涪陵国家页岩气示范区,在川南地区形成我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10 万亿方级天然气大气区,充分展现了页岩气在油气资源领域的重要地位[1-2]。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资源潜力巨大[3-4],是下步页岩气勘探的关键目标,目前已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四川盆地大隆组—龙潭组的多口探井中测试获气,展现出海陆过渡相页岩

    沉积学报 2022年4期2022-08-20

  • 巴斯夫研发海相天然气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技术
    合成气技术,推动海相天然气资源更加清洁、低碳的开发和应用。在海南东方工业园区,中海化学该公司从南海气田中内开发了大量的海相天然气资源。然而不同于日常使用的商业天然气,部分海相天然气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如未经脱碳技术处理与加工,该类型的天然气资源很难投入到下游的大规模应用之中。但从天然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和工艺不仅会提高能源消耗,同时也会造成天然气的损失,增加直接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高二氧化碳含量天然气的系统性开发和应用。巴斯夫将利用

    流程工业 2022年2期2022-06-23

  • 苏北盆地海相地层残存状况及成藏类型分析
    加的复合型盆地,海相油气资源潜力大[1-2]。经过近50年的油气勘探,该区始终未能获得实质性的油气突破,主要是由于研究区海相层系,特别是深部,地震攻关难以突破,如地震资料品质差、成像效果差,导致多期构造改造下的地质结构、海相地层勘探实体不清。2010年以来一些钻井(如X36A、YQ1井)的失利,也反映了钻前地层、构造预测与钻后存在严重的偏差。因此,明确海相地质结构、残留地层实体的分布及赋存特征等,已成为目前苏北盆地油气勘探首要解决的关键。前人[3]也对苏北

    石油实验地质 2022年2期2022-04-15

  • 基于改进Burgers 模型的海相软土剪切蠕变特性*
    三角地区大量分布海相沉积软土,主要为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具有高含水率、弱渗透性、较大孔隙比、低强度和明显流变特性的特点[1-2]。该区域内开挖基坑时,海相软土受开挖扰动,基坑支护和周围土体产生蠕变,其变形随时间增长而不断累积,若控制不当,可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3-4],故研究海相软土蠕变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海相软土蠕变特性已有部分成果,如于小军[5]进行连云港海相软土蠕变试验,通过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得到海相软蠕变变形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电阻率蠕

    水运工程 2022年3期2022-03-25

  • 海相与陆相页岩微观特征差异及其对可压性的影响
    产气量统计数据,海相与陆相页岩在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储集层改造时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特大海相页岩气区的年产量达到40×108m3,延长石油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年产量仅为6×108m3[4-6]。沉积环境、储集层特性、微观孔隙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海相和陆相页岩储集层改造效果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7]。因此,明确海相与陆相页岩微观特征差异及其对可压性的影响,对于页岩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可压性的研究已

    新疆石油地质 2022年1期2022-02-16

  • “党建+”助推海相勘探大突破
    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勘探所党支部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图为该院专家曾勇与两位徒弟讨论泰页1试验井组优化方案。李莉 摄“上天容易入地难,海相勘探更是难上加难。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我们全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取得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川东地区下组合常规天然气两大突破,以及红星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宜昌地区志留系常压页岩气、涪陵地区茅口组致密气、复兴侏罗系致密砂岩气四大进展。”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勘探所党支部书记康红为拥有这样一支坚强

    中国石化 2021年11期2021-12-12

  • 中国重点地区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前景
    等[3]通过中美海相页岩对比,提出两者虽都为深水陆棚环境沉积,但我国海相页岩具有成熟度过高、盆地内外差异大的特征。邹才能等4]通过统计我国页岩气的分布和资源潜力,指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主要是海相页岩,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则为战略新领域。孙彩蓉等[5]通过对比我国海相页岩与海陆过渡相页岩,认为两者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弱,虽然均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页岩气的生成,但在储层性质上差异较大。周德华等[6]对四川地区陆相自流井组和海相龙马溪组进行分析,认为陆相页岩与

    石油实验地质 2021年3期2021-06-02

  • 地质矿物风化作用下形成锶同位素在沉积学领域的应用
    积学领域中多用于海相地层定年、研究海平面变化、分析物质来源等。1 锶同位素地层学锶同位素地层学最早由瑞典地质学家Wickman 于1948 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锶在海水中的残留时间(≈106a)远远大于海水的混合时间(≈103a),因此可认为全球范围内海水Sr 元素在同位素组成上是均一的,使得海水87Sr/86Sr 值为时间的函数。海水87Sr/86Sr 值主要受壳源锶和幔源锶2 个来源锶的影响,壳源锶主要由陆地岩石的风化提供;幔源锶主要由洋中脊热液系统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2期2020-12-10

  • 基于航空重、磁数据的南黄海海相地层分布特征识别
    了古生代—中生代海相克拉通和中生代—新生代前陆及陆相断坳盆地演化、垂向依序沉积了巨厚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沉积岩的大型海陆叠合盆地[1]。近10 a来,通过南黄海油气资源调查工作,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发现了海相古生界—中生界有效的地震反射,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油气构造特征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22]。南黄海海相古生界—中生界研究主要依靠地震资料,但地震在深部地层反射效果较差,即使精细的地震数据也很难确定整个南黄海盆地的海相地层构造分布特征[11]。也有部分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5期2020-11-02

  • 废冶金渣胶结料处治高含水率海相黏土试验研究
    海底疏浚的软土或海相黏土也被用作造陆填料(Chu和Guo,2016)。利用软土或泥浆填海造陆可减少航道维护疏浚处理时产生软土或泥浆对环境的影响,但回填场区必须做好软基处理方可支持将来的建筑活动。所谓软基处理就是将承载力较小且压缩性较大的地基土加固到满足承受工程荷载和所需抗剪强度的要求。工程实践中处理软基的方法有多种,早年常用的主要有加筋土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真空预压法等,但这些方法较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故近年用添加剂固结软土的化学加固法越来越受欢迎。以

    中外公路 2020年2期2020-06-05

  • YS1井络合铁脱硫液参数优化研究
    导意义。关键词:海相;高含硫气藏;络合铁脱硫工艺;脱硫液;参数优化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YS1井脱硫前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为5.23%,为高含硫气井,采用络合铁脱硫工艺进行脱硫处理。为满足海相含硫气井的大规模开发,在YS1井开展试采工作,以便在该构造圈闭内开展不同储层类型、不同井型的气藏产能评价,并落实开发技术,为下步整体建产做准备。同时,络合铁双塔脱硫工艺在目前国内外油气田中都没有大规模工业应用,需要在YS1井试采,根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6期2019-10-23

  • 马永生 用脚步丈量大地的科学家
    永生被任命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此前,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一直没有发现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国外一些石油公司也认为中国南方海相领域无规模性油气形成的可能。一位老专家曾好意劝马永生放弃在此地打井,认为可能会徒劳无功。马永生冷静、客观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的信条是“尊重前人但不迷信前人”,针对普光地区碳酸盐岩目的层的地质条件,马永生提出“不打‘高位’打‘低位’”的勘探思路,這种勘探方式的大跨度在当时国内前所未有,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勘探部署。200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2019-09-10

  • 我国陆相页岩油前景可期
    革命”功臣之一的海相页岩油,与中国陆相页岩油相比优势明显,但中国陆相页岩油储量丰富,前景可期。美国的“页岩革命”业内人士并不陌生。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原油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其速度之快超出整个石油行业的预期。其中,页岩油和页岩气这两大“功臣”的产量增幅大大超过了常规油气,产量占美国本土原油和天然气总产量的50%以上,被业界称之为一场“页岩革命”。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美国“页岩革命”的功臣之一页岩油,可以分为海相页岩油和陆相页岩油,而美国在“页岩革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20期2017-11-14

  • 舟山近海海相吹填泥浆的性状研究及处理技术建议
    000)舟山近海海相吹填泥浆的性状研究及处理技术建议熊 站1,汪明元2,祝 幸1,宋寅威1,王友博1,王亚军1*,可健伟3,王晋宝1,马惠彪1(1.浙江海洋大学 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浙江 舟山316002;2.中国电建集团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122;3.舟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浙江 舟山316000)通过对临近长峙岛一侧的海相吹填泥浆的物理化学及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海相吹填泥浆的含水率高,初始孔隙比大,初始极限抗剪强度低;海相

    海岸工程 2017年3期2017-10-16

  • 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及与中国海相烃源岩比较
    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及与中国海相烃源岩比较聂明龙1,2,徐树宝3,方杰3,陈骁帅1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葫芦岛 125105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阿姆河盆地上侏罗统海相烃源岩是一套公认的成熟烃源岩,其成熟度与中国古生界高—过成熟度海相烃源岩不同,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地区上侏罗统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及与中国塔里木和华北、四川、吐哈、渤海湾等盆地类似烃源岩的比对,研究了

    沉积学报 2017年3期2017-06-01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一书出版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一书出版从世界范围看,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3,特别是中东、北美、前苏联的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油气产层均为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历史由来已久,资料积累丰富,目前仍是国际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厚度大、领域多,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海相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分布与预测技术一直是制约勘探开发的重大瓶颈问题。为推进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理论技术进步,支撑油气勘探开发

    石油实验地质 2017年2期2017-04-09

  • 海相软土性质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22006)海相软土性质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滕 磊(连云港翔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6)通过试验,分析了连云港海相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探讨了海相软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指出海相软土具有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含水率高等特征,容易引发工程桩倾斜、基坑失稳、地基承载失效等事故。海相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建设,基坑0 引言软土是第四纪地表流水所形成的地表沉积物,在我国沿海地带分布着大量厚层湖相及海相软土,这些软土的工程性质极差,具有高含水

    山西建筑 2016年24期2016-10-19

  • 下扬子区海相盆地改造与成藏关键要素
    126)下扬子区海相盆地改造与成藏关键要素罗开平,黄泽光,吕俊祥,彭金宁,陆永德,周凌方(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26)下扬子区古生界海相盆地晚中生代(T2末)以来经历了晚印支—早燕山期(T3-J2)对冲挤压、中晚燕山期(J3-K1)左行走滑错移及喜马拉雅期(K2-E)伸展拆离3期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运动的变形改造,使得海相实体的赋存状况和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与之对应,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分为加里东期—早印支期初次生烃—

    石油实验地质 2016年6期2016-04-26

  •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刘树根1, 王一刚2, 孙玮1, 钟勇3, 洪海涛2邓宾1, 夏茂龙2, 宋金民1, 文应初2, 吴娟1(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51;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3)[摘要]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3

  •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条件探讨
    )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油藏(图1), 成熟度适中的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发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 而近年来在更深层位上发现了来自寒武系烃源岩贡献的油藏, 在埋深8000 m以下[2]、油藏经历200 ℃以上高温改造之后[3],其液态烃也能稳定存在。目前的研究认识表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普遍具有混源贡献的特征, 这是塔里木盆地多套海相烃源岩发育、多期生烃过程、地质构造活动复杂的必然结果[4–8],

    地球化学 2015年2期2015-07-02

  • 鄂尔多斯周缘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
    尔多斯周缘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武振杰1), 林宝玉1), 姚建新1), 姚 翔2)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海相红层是红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前人地层学、古生物学等资料基础上, 笔者在鄂尔多斯周缘露头区针对奥陶纪海相红层进行了专门研究, 从中识别出 7套奥陶纪海相红层。借助于对应地层中已报道的笔石、三叶虫、珊瑚等不同化石类

    地球学报 2015年5期2015-06-06

  • 地质学
    .cn板块构造对海相钾盐矿床分布与成矿模式的控制刘成林,赵艳军,方小敏,等表生钾盐矿床主要沉积于陆壳板块上的陆表海盆地中,其沉积受制于全球板块运动,具体影响表现在板块的规模、边界特征、漂移历史与古纬度、古气候等的控制作用。在巨型稳定克拉通上,出现巨型陆表海盆,沉积分布广、厚度大的巨型钾盐矿床或矿集区,矿床沉积类型属于化学岩型即碳酸盐岩型钾盐矿;板块汇聚区域,如特提斯造山带,出现较多的小陆块并形成较小规模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盆地,也形成了一些厚度大的巨型-超大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3期2015-02-27

  • 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发育的控制因素
    区的油气显示出了海相原油的特征,盐上海相烃源岩开始受到关注。通过对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了盐上4套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了其成因并划分了成因类型,同时探讨了不同成因类型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盐岩层之上发育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成因上以海相内源型和海相混合生源型为主;盆地海相烃源岩整体在3 500 m左右深度进入生油窗,成熟的海相烃源岩是下刚果盆地深水区油气的重要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4年4期2015-01-07

  • 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在深厚海相淤泥质软土中的应用研究
    设的大力发展,在海相淤泥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港口工程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越来越多。海相淤泥质软土大多处于流塑性状态,具有很大的孔隙比及含水量,压缩性极大,再加上极小的渗透系数,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很大的长期持续性沉降,从而导致上部结构物产生破坏,影响正常使用[6-7]。现有关于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在海相淤泥质软土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对于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深厚海相淤泥质软土的效果及其工作特性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我国沿海某港口工程通港大道的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9期2014-12-18

  • 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
    26)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徐旭辉,周小进,彭金宁(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南黄海盆地位处下扬子地块东延部位,发育巨厚的海相中、古生界地层。通过研究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的盆地原型演化及其主要烃源岩区域发育特征,指出南黄海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应发育有类似扬子地区的-C1、O3-S1、 P1、P2等 4套主要烃源岩,尤其要重视在扬子台内广泛发育的后3套区域烃源岩。同时,通过对扬子地

    石油实验地质 2014年5期2014-07-19

  • 湖相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比
    入了陆相成油论和海相成油论并存发展的阶段[2]。国内外油气勘探实例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一类陆相湖泊烃源岩。近年来,在我国泌阳凹陷和柴达木盆地西部等地区发现了工业油气流,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极具经济价值[3]。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对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研究由来已久。黄第藩(1987)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地层的生油岩特征作了专门讨论[4],1991年,李任伟等[5]把东濮凹陷的湖相碳酸盐岩单独列为一类生油岩,并首次提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年3期2014-04-06

  • 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井控储量与采收率关系
    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海相砂岩油田具有储层连续性好、地层原油黏度低、天然水体能量充足等特点,采用天然水驱方式高速开发。由于该海域油田海水较深,开发成本高,单井控制储量较大,因此,采用有限的油井逐层侧钻开采,形成了 “少井高产、层间接替”的开发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大部分油田水驱采收率达到40%~70%。同时,这些油田采液速度高、采液强度大,特别是进入高含水期以后,油藏储层经过大量的边水或底水冲刷,残余油饱和度变小[1],因此可采储量往往大于预期,采收率普遍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8期2014-03-07

  • 川西北部地区下二叠统海相天然气勘探再获突破
    北部地区下二叠统海相天然气勘探再获重要新发现。双探1井构造位置处于四川盆地川西北部地区梓潼凹陷上二叠统底界双鱼石潜伏构造高部位,是四川盆地探索川西地区二、三叠储层发育及其含油气性的1口重点风险探井。该井于2012年11月27日开钻,2014年2月8日完钻。在茅口组钻进时,见多次气测异常及井漏显示,且邻区已有多口井在茅口组钻遇工业气流,完井电测解释裂缝较发育,气层厚20.7m。通过认真分析测录井资料、精选试油井段,并针对茅口组超高压的特点优化试油方案,严密组

    天然气工业 2014年5期2014-02-11

  • 典型海相油和煤成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434023典型海相油和煤成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张文俊,张 敏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典型海相原油和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的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系统剖析,对比分析了海相油与煤成油在饱和烃生标组合上的差异。海相油中Pr/Ph小于1,补身烷含量远高于升补身烷含量,三环萜烷含量丰富、富含C23、C24三萜化合物且C24四环萜烷含量较低,Ts/Tm较高、且伽马蜡烷含量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6期2012-09-06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报道范围(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研究方向、勘探目标、技术方法的见解、建议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中烃类成因、演化、成藏的机理与模式(5)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藏描述、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在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中的应用(6)针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中意义较大、认识分歧较多之主题开展的学

    海相油气地质 2012年3期2012-04-11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报道范围(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研究方向、勘探目标、技术方法的见解、建议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中烃类成因、演化、成藏的机理与模式(5)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藏描述、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在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中的应用(6)针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中意义较大、认识分歧较多之主题开展的学

    海相油气地质 2012年2期2012-04-10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报道范围(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研究方向、勘探目标、技术方法的见解、建议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中烃类成因、演化、成藏的机理与模式(5)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藏描述、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在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中的应用(6)针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中意义较大、认识分歧较多之主题开展的学

    海相油气地质 2012年1期2012-04-10

  • 沧东断裂天津段活动性研究
    北地区形成了4个海相地层,第一海相层距今约0.7~0.9万年、第二海相层时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6.5~7.9万年、第三海相层时代为更新世中期距今约13~20万年和第四海相层距今约20~78万年。海相地层主要为滨海相,浅海相和风暴潮沉积,在岩性,岩相,微体古生物组合、颜色等方面,明显区别于陆相地层,且分布广泛,层位稳定。第1海相层位于全新统,埋深16~18 m,以一薄层灰黑色泥炭层为底界;第2和第3海相层位于上更新统上,下部,局部底界也出现含炭质沉积;第4海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
    029)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分析徐 曦1,杨风丽1,赵文芳2(1.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 200092;2.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下扬子地区海相上组合(主要为中生界、上古生界)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叠加改造,生、储、盖油气成藏诸要素被改造调整,海相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基于海相上油气组合的成藏演化过程与时空匹配的分析,可以认为上油气成藏组合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三

    海洋石油 2011年4期2011-12-23

  • 从塔里木盆地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记201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咨询专家康玉柱
    塔里木盆地和我国海相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在1970年的新选探区中,依据自己创立的叠合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做出了向塔北沙雅隆起转移的决策。由他亲自主持设计和钻探的雅克拉构造沙参2井于1984年9月开钻后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拉开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会战的序幕,同时开创了我国古生界海相找油气的新局面。1985—1990年康玉柱在塔北连获突破,发现10个油气田。随后又于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10期2011-08-21

  • 中国石化发现我国埋藏最深海相大气田
    发现我国埋藏最深海相大气田中国石化9月17日宣布,继发现国内最大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之后,其旗下勘探南方分公司又在四川盆地发现气藏最大埋深达6950米的大型海相天然气田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2.53亿立方米,已正式通过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委员会审定。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据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介绍,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和巴中市境内,目前控制含气面积近500平方千米,其中探明155.33平方千米,气藏埋

    科技传播 2011年19期2011-08-15

  • 海相碳酸盐岩岩石力学特性研究及软件开发
    发的深入,缝洞型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其储量规模较大,具有较高产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对于我国油气的接替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在川东北的普光气田、塔里木塔河油田和鄂尔多斯大牛地天然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都有重大发现,由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与常规的砂岩地层勘探开发技术有本质的不同,为了经济、高效地勘探和开发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研究。下面,笔者在调研和吸取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中石化普光气田的岩心、测井资料,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井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7期2011-04-23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报道范围(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研究方向、勘探目标、技术方法的见解、建议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中烃类成因、演化、成藏的机理与模式(5)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藏描述、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在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中的应用(6)针对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中意义较大、认识分歧较多之主题开展的学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2期2011-04-10

  • 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研究
    20)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研究胡 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上海 200120)在对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烃源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拟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海相地层烃源岩的排烃史进行了模拟,计算了海相地层油气资源量,从而进行了海相油气资源潜力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海相上构造层和下构造层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的研究,预测了盆地内海相油气资源的有利运聚区,进而指出南黄海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海洋石油 2010年3期2010-09-12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投稿内容应符合以下报道主题(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技术方法、研究方向、勘探目标的见解、建议、思考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分析;(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的沉积学、地层(地史)学、古生物学、岩矿学等研究;(5)海相地层中烃类的形成、运移、封盖、保存、演化、成藏的机理和模式;(6)物探、化探、层序地层学、油气藏描述、盆地分析、计算机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3期2010-04-09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投稿内容应符合以下报道主题(1)对海相油气地质与勘探的方针政策、技术方法、研究方向、勘探目标的见解、建议、思考和思路;(2)海相地层区含油气远景分析、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区块的评价与优选分析;(3)海相地层区大地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的特征与演化;(4)海相地层的沉积学、地层(地史)学、古生物学、岩矿学等研究;(5)海相地层中烃类的形成、运移、封盖、保存、演化、成藏的机理和模式;(6)物探、化探、层序地层学、油气藏描述、盆地分析、计算机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1期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