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 晋祠项目入列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成功入选“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围绕晋祠文化主题和核心价值,结合时代特征与大众审美情趣,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数字科技优势,致力于把晋祠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准确、生动地展示给民众。项目主要包括举办主题文化展、开发特色文创,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水平;研发“筑梦童心”特色文旅教育课程,引导培育青少年传统

    科学导报 2023年74期2023-10-28

  • 晋祠胜境
    孙香凝晋祠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绿草如茵,百花争艳, 园中有园, 风景绝佳。数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掩映于绿树丛花之中,古柏伴佛塔,湖水映梅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可谓宋代美学的巅峰之作。晋祠胜境,在山美、水美、树美、建筑美……山美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 5 千米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沼布葱珩。”晋祠以西面天然的悬瓮山为最重要的背景,悬瓮山形如巨瓮,山上有六

    文化产业 2023年24期2023-09-06

  • 晋祠探源
    文/周敬飞晋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麓,是一处自然山水与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风景名胜区。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百余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树、榭掩映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遗迹而著称于世。现陈列于“贞观宝翰”亭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是祠内现存碑碣425通中最为珍贵的稀世国宝,它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山西的古代建筑,是山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门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2022-12-20

  • 晋祠大米喜丰收
    稻。 在不远处的晋祠农场加工车间内,金黄的稻粒经过脱壳、筛选、色选、封装等一系列工序,颗粒分明、米色微褐的晋祠大米加工而成,即将打包装运,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郭村是晋祠大米种植的主产区,今年我们种了1500亩,比去年增加了两三百亩。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种大米的积极性提高了,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嘞。”王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秋生笑着说,“明年我们将继续优选优种,提升产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山西晋祠大米集团主要负责晋祠大米的种植和深加工,在承包500

    科学导报 2022年70期2022-11-06

  • 晋祠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策略
    经基本建成。一 晋祠博物馆概述晋祠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地处市中心西南25公里处。该博物馆的主体即为晋祠晋祠之悠久历史和典故想必已经为大众所熟知,此仅简要叙之。《史记·晋世家》记载了周成王与其弟桐叶封唐之典,叔虞建国于唐后,兢兢业业治理封地,使百姓安居。叔虞死后,其子因唐国境内有晋水,故更国名为晋。后人为纪念叔虞之功业,便于今悬瓮山麓兴建祠堂,此即晋祠之由来。今日民众所见晋祠的建筑,则大多是宋元以来修建和扩充的。在学术界,关于晋祠的信仰变迁

    当代旅游 2022年13期2022-11-03

  • 晋祠圣母殿保护与研究考略★
    030012)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 km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最初是纪念唐开国诸侯叔虞的祠庙,因晋水源发于斯,故名叔虞祠曰晋祠。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1]记载,此祠北魏以前就有了,后经历代进行扩建和补建达到今日的规模。晋祠是集儒、佛、道于一身,汇祠、庙、寺、观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见图1)。1 文物概况晋祠祠内古木参天

    山西建筑 2022年8期2022-04-13

  • 晋祠跟周柏聊天
    的开头,是在山西晋祠,3000 多岁的周柏,用它苍老沉郁却又浑厚有力的声音,讲给笔者听的。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哪些古树同它们生长的园林一起,走过了几千年的漫漫岁月,还能以旷达的胸怀、昂扬的姿态、睿智的语言,向游客讲述那些悠远、绵长、多滋多味的往事。我只知道,作为“晋祠三绝”之一的周柏,哪怕已经3000 多岁了,看上去依然生命丰沛,活力十足,而且还多了看遍尘世、阅尽世情的通透与理性,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生活状态。初夏的晋祠,风中带着鲜花的甜香和草叶的清爽。那棵

    青海湖 2022年12期2022-02-23

  • 做标记的人
    后的第一天,便去晋祠博物馆参观,那是一处让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晋祠博物馆里,我感兴趣的不仅有圣母殿、鱼沼飞梁、宋代泥塑,还有历代名人为晋祠留下的诗文碑刻。而在晋祠博物馆,也发现了让我非常不开心的事情,在一些石碑上,留下了游人随意刻下的字符,石碑的表面被人摸得很光滑,一些字迹已被磨平,难以辨认了。有些内容,即便看了許久,也还是猜测不出来,我总觉得,对于喜爱晋祠的人,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一个人,想要在某些空间,或是时间里留下一些标记,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每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1年12期2021-12-14

  • 做标记的人
    后的第一天,便去晋祠博物馆参观,那是一处让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晋祠博物馆里,我感兴趣的不仅有圣母殿、鱼沼飞梁、宋代泥塑,还有历代名人为晋祠留下的诗文碑刻。而在晋祠博物馆,也发现了让我非常不开心的事情,在一些石碑上,留下了游人随意刻下的字符,石碑的表面被人摸得很光滑,一些字迹已被磨平,难以辨认了。有些内容,即便看了许久,也还是猜测不出来,我总觉得,对于喜爱晋祠的人,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一个人,想要在某些空间,或是时间里留下一些标记,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每

    思维与智慧 2021年34期2021-12-14

  • 晋祠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重要举措,把打造晋祠核心景区作为文化旅游品牌化发展的龙头标杆,赋予晋祠“讲好太原故事,延续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促进龙城崛起”的重大使命,努力践行让文物“活”起来,从“馆舍天地”走进“百姓生活”。一 晋祠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当年叔虞儿子燮父继位后,就是因为境内有晋水流淌,便将国号改“唐”为“晋”。一个国号因水而更名,恐怕是天下绝无仅有的。后人为了纪念叔虞,在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晋水源头建立了一座庙祀奉他,这就是“晋祠”。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

    当代旅游 2021年33期2021-11-21

  • 晋祠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方面[6-9]。晋祠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km 处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前,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祠堂,最早记载于《水经注》,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组成,馆区为建筑、园林、彩塑等精华所在[10],故本研究的范围为晋祠博物馆馆内。通过实地调研晋祠内的古树名木,分析古树名木树种、分布、等级、结构特征和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古树保护和古树文化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为今后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提供依据,为古

    现代园艺 2021年3期2021-02-27

  • 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举行
    文化活动——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行。本届文化节以“锦绣太原、晋祠国风”为主题,由开幕式、国风游园、国风快闪表演、国风表演、国风礼仪、国风市集六部分组成。“国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科学导报 2020年78期2020-12-21

  • 浅析博物馆历史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 ——以晋祠博物馆为例
    和影响。本文将以晋祠博物馆为例,就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创新展开分析。一、博物馆文化传播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应用最初体现在博物馆数字化上,博物馆藏有大量的藏品,由于实体展厅受场地的限制和藏品本身保护方面的需求,许多藏品是无法全部展示给观众的,其文化也未能很好的传递,而通过博物馆数字化采集,将这些资源进行数据信息化上线后,观众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藏品的展览介绍、馆区游览、主题活动等信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展览,如

    文物季刊 2020年5期2020-12-01

  • 晋祠·四季
    于家睿晋祠是山西省太原市最具盛名的古典皇家园林,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王叔虞和其母后邑姜而建,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唐地后来改称晋国,唐叔虞一脉成为晋王,三晋大地的域名自此源起,所谓“唐风晋韵”似乎也可以这样理解。晋祠位于太原市较为偏远的晋源区,即便是本市人也不会经常前往。我搬家到城南居住后,和晋祠之间恰好有一条16公里的旅游专线,开车前往变得非常便捷。从此,漂亮的晋祠公园就成了我周末散心和健步的地方。2018年到2020年,在我住到城南的这

    大众摄影 2020年10期2020-10-13

  • 晋祠唐太宗线刻画看阎立本人物画的绘画风格
    画家阎立本,拟从晋祠太宗李世民线刻像与阎立本不同时期的人物画展开对比分析,谈谈对唐初画家阎立本绘画风格变化的认识。关键词:晋祠;唐太宗线刻画;阎立本;绘画风格一、晋祠李世民线刻像《李世民线刻像》镶嵌于晋祠博物馆贞观宝翰亭北墙,镌刻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蓝本源于故宫博物院南薰殿藏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画《太宗真容》。线刻像画芯纵:186cm,横:98cm;外有石刻云纹、龙纹雕花墙座纵:31cm,横:12cm,碑上方中央有篆书“唐太宗李世民像”。碑中唐太宗李世民线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2020-09-23

  • 晋祠》课堂实录
    步学习了《美丽的晋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条理,知道了全文围绕着“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来写的,具体描写了晋祠的山美、树美、水美,园中小品及文人题咏美。那么晋祠的山、水、树等究竟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随着作者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体会。二、自读自悟,体会批注Ppt出示问题,生读课文体会。1.晋祠的山、水、树、园中的小品及文人题咏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写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3期2020-05-06

  • 探寻宋代之前的古晋祠
    郭春平 武会杰晋祠是我省旅游景点的一面招牌,在全国享有盛名,被称为“三千年皇家祭祀祠堂园林”。关于晋祠(唐叔虞祠)的记载最早于北魏时期,然而如今的晋祠却没有宋代以前的建筑实物,也没有宋代之前的建筑遗址和遗物。这一问题历史上长期聚讼,近代也有很多本地、外地专家学者提出质疑。我省曾启动晋祠申遗工作,2004年晋祠申遗落选。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项目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面对这一双重原则要求,晋祠无论按西周以来3000年历史申报,还是按北魏以来150

    文史月刊 2020年3期2020-04-14

  • 晋祠》课堂实录
    步学习了《美丽的晋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条理,知道了全文围绕着“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来写的,具体描写了晋祠的山美、树美、水美,园中小品及文人题咏美。那么晋祠的山、水、树等究竟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随着作者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体会。二、自读自悟,体会批注Ppt 出示问题,生读课文体会。1.晋祠的山、水、树、园中的小品及文人题咏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3期2020-02-23

  • “述古似胜创新”:晋祠第一次博物馆化尝试(1920—1922)
    珍贵的文物古迹,晋祠面临着从传统祭祀祠庙向现代文博机构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晋祠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博物馆化的尝试(1)晋祠是祭祀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及其母邑姜的祠宇。范围上,除祠庙本体外,一般还包括附近的晋溪书院、奉圣寺、万佛塔等古迹,大致相当于今天晋祠博物馆的区域。晋祠地区即晋祠所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是在宋代由商民聚集晋祠周围而兴起的乡镇。。负责此次工作的人员宣称,整个建设的精神在于“述古似胜创新”[1],妥善保护与利用晋祠古迹,实则重在古为今用,启迪

    文化学刊 2020年8期2020-01-02

  • 晋祠喝油
    文 /郝润川晋祠有一种名吃,名称古怪,只有一个“油”字,是类似羊杂割的一种食品,用羊骨头等直接熬制而成,主要以喝汤为主,当地人也称喝油。用大锅加水,放入羊骨头,同时加入花椒、姜、红辣椒、羊杂碎,加入羊血、粉条儿,舀上及勺羊油,放入调料,端锅,最后把小葱,香菜切碎放入锅中,一锅油就做成了。清清的、绿绿的、亮亮的、香香的,夹带的几片红辣椒,色艳香飘,色、香、味、美俱全。顾客早早地就等在院中,他三碗,我二碗,络绎不绝,一会儿的工夫一锅油就售完。晋祠油的制作以张氏

    饮食科学 2019年9期2019-09-23

  • 晋祠之美
    晋祠之美,在山美,在树美,在水美……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我盯着语文老师无比丰富无比沉醉的表情,心却飞出了窗外。真想亲眼看看,几千里之遥的晋祠,那山,那树,那水……这是几十年前语文课堂上的一幕。这一幕,竟如此深切地烙印在心底。以致于几十年来,走过看过的那些景致,终抵不过心底对晋祠的神往。见到泰山,见到峨眉山,见到华山,见到青城山,心里竟想着晋祠那山;见到西湖的垂柳,见到边塞的胡杨,见到南国的梧桐,见到北方的白桦,心里竟想着晋祠那树;看见飞流,倾听瀑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11期2019-09-10

  • 晋祠
    阳自古就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之说。晋祠,是纪念唐叔虞和圣母的祠堂,是集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为一体的大型祠堂。假期里,我们前往山西,领略了晋祠的千年神采。点评:引用俗语,突出晋祠的美名远扬。扣住“大型祠堂”,点出其出彩点,增添神秘感,令人向往。一进入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道路两旁的槐树,它们挺拔苍翠,高耸云天,每一棵都要几个人合抱才能抱住。它们像两排卫士一样,守卫着晋祠,护卫着圣母,保卫着这里深厚的文化。点评:“一……就”写出了槐树的高大夺目,

    快乐作文(5.6年级) 2019年4期2019-09-10

  •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意境美学研究 ——以晋祠古建筑群的构成与布局为例
    固和愉悦。2 以晋祠建筑群的“意境”诠释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学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晋源区,是晋水的源头。晋祠文化内涵丰富,融合了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在建筑造诣方面,结合山光水色与文物古迹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特色。晋祠的创建时期已无法具体查证,在现存的文献记录中,最早可追溯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北魏时期收录的《魏书地形志》,当中记载 “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和“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有晋王祠[3]”,说明晋祠在当时已经存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8-08

  • 晋祠
    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9年5期2019-06-11

  • 试论晋祠水镜台建筑形制和装饰特色
    究价值。位于太原晋祠的水镜台,是明清时期山西中部祭祀戏台的代表。其产生是我国戏曲空间场所自然发展的结果,更是本地民间信仰文化所凝聚的符号象征。水镜台建筑形制采用了明清时期山西戏台固定区分前后台的形式,并在装饰特色上使用了彩画、雕刻、楹联匾额等多种手法。这些构造既深化了戏台本身的内涵,同时又巧妙地与整个祠庙融为一体,凸显出晋祠深厚的文化意蕴。关键词:晋祠;永镜台;建筑形制;装饰特色引言山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中华戏曲艺术的摇篮。戏场作为一种戏曲文物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1期2019-03-13

  • 走进 晋祠品文化
    人,到了太原不去晋祠走一走,等于没来过太原,正如民间所说“不去晋祠,枉到太原”。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坐落于汾河西畔悬瓮山脚,已有1500余年历史。从晋祠门口下车,迎面的景区院墙门口为三扇朱漆大门,中门的上方悬挂着“晋词”匾额。从门口而入,徜徉期间,但见古木参天,殿、堂、楼、阁、亭掩映其间,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美不胜收。沿着晋祠景区中轴线从东向西前行,率先扑入眼帘的是一坐东朝西的建筑,这就是晋祠中的水镜台。据介绍,水镜台集合了殿、台、楼、阁四种建筑风格,让

    养生月刊 2019年8期2019-01-13

  • 馆藏唐代《华严石经》病害分析探讨
    俊摘 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藏唐代《华严石经》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柱型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700—704),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千米的风峪沟风洞之内。碑文中蕴含丰富的佛学经典、武周历史、武周造字等佛学、历史信息,是唐初石经碑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由于镌刻年代久远,传承经历复杂,《华严石经》残损程度严重,故对其进行有效的病害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晋祠;《华严石经》;残损;病害;风化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5期2018-12-04

  • 晋祠古庙会的形成与发展
    会起因而设定的。晋祠古庙会的形成历史较为悠久,在现代社会之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晋祠古庙会的形成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能够为有效传播当地文化,提升晋祠古庙会的影响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二、晋祠的基本情况晋祠,处在当今的太原境内,曾经是北齐和北汉的国都,在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均为当时的陪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交通和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晋祠所处之地,在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较为重要,是重要军事根据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良好发展。同

    文物季刊 2018年3期2018-01-23

  • 晋祠
    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shè jí)登山都会心旷神怡。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盤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8期2017-09-12

  • 从《晋祠之铭并序》碑看唐时晋祠
    30027)从《晋祠之铭并序》碑看唐时晋祠□牛白琳(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太原 030027)通过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文,窥测唐代晋祠庙貌布局、神灵崇拜、祭祀活动、宗教观念等,发现其与宋代以后有很大的区别,是回顾晋祠历史在宋代根本转折的重要参照系统。晋祠;庙貌;神灵;祭祀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①多有论者,笔者仅从碑文内容窥测一些隋唐时期晋祠的情况:首先是透露出庙貌方面的重要信息。碑云晋祠的地理位置是“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指出“临汾川”,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4-01

  • 晋祠古庙会的形成与发展
    金花+张征摘要:晋祠地处太原境内,历史上的太原则是李唐王朝起兵发迹的地方。这里曾作为北齐、北汉的国都,隋、唐时期的陪都名重一时。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军事要地、文化发达、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等特殊诸多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方民族特征、独特的的民俗文化状况。关键词:晋祠;经济繁荣;民俗文化庙会的最初定义是由于祭神而形成的集会,这种集会一般都设在寺庙附近,而且交通便利,离村落、村镇较近。会期是由寺庙的节日和其它起因而定。由于祭祀的需要,商业便在人流集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2017-03-31

  • 实用类和散文类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反思 ——于漪《晋祠》教学课例
    反思 ——于漪《晋祠》教学课例周文娟(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著名语文教育学者于漪老师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把“教人育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在梁衡的《晋祠》教学中,她引入《中国名胜词典》晋祠的条目,以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情感思维,一改传统教学中僵化的教学方式。当然,从于漪老师《晋祠》教学实例中,我们要对语文教学中实用类、散文类阅读进行深刻的反思,将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的实质性内涵运用到更多的语文教学中去。于漪;《晋祠》教学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11

  • 晋祠楹联匾额
    □白鹏论晋祠楹联匾额□白鹏楹联、匾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集辞赋、诗文、书法、雕刻、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为一体,是具东方风韵的艺术珍品。本文作者参考、学习了相关文献和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后,认为晋祠特有的楹联、匾额艺术格局及晋祠楹联、匾额不仅是晋祠胜境艺术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珍奇部分,也是晋祠山水胜迹最恰切的释注。晋祠楹联匾额概括特点种类发展一、晋祠楹联、匾额概况及特点1.晋祠楹联、匾额概说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下,以其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和秀美的山水自然

    文物季刊 2017年2期2017-01-28

  • 历史维度下晋祠的场所精神
    杨翠霞历史维度下晋祠的场所精神文 / 张群崧 杨翠霞晋祠的建造经历了北齐、唐、宋、元、明、清时期,跨度大,历史悠久,形成成为规模宏大的园林体系。文章从历史维度下主体体验的角度对晋祠的场所精神进行分析,阐述了从唐叔虞的代表——周代理想政治秩序不可侵犯,到圣母殿——皇家集权的象征,再到圣母身份的转化——对雨水的祈求渴望等晋祠场所精神在历史维度下的演变史。历史维度;晋祠;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现象学领域对空间特性的分析,空间特征的形成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场所具有认同性

    山西档案 2017年3期2017-01-28

  • 晋祠全景》诗题记
    □白凯文《晋祠全景》诗题记□白凯文摘要: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杨二酉撰文的《晋祠全景》诗题,融晋祠及周边村庄的景物于一体,概括了晋祠文物精华,其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真挚的感情以及对晋祠秀美山川,人文景观的赞叹。关键词:诗词题记赏析晋祠山川秀美,景致宜人,自古便有很多文人骚客落笔题记。其中,杨二酉撰文、杨堉书于文昌宫诗榭的《晋祠全景》诗题颇有特色。一、简述文昌宫文昌宫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坐北朝南,

    文物季刊 2016年1期2016-03-18

  • 基于旅游体验的晋祠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探讨
    】基于旅游体验的晋祠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探讨张 琰(太原学院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副本”,将旅游体验充分体现于旅游纪念品中将极大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受欢迎度。本文基于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在尊重晋祠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晋祠旅游体验的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晋祠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旅游体验;晋祠;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目前,对旅游纪念品需求特征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经济角度出发,基于市场经营理念,探讨旅游者的消费特点,然而,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2016-03-16

  • 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色彩研究
     许皓摘要: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彩塑人像。是研究宋代民间工艺和色彩最具实际价值的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的设色原则,设色特点和工艺技术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现代的雕塑思想和美学观点对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进行剖析,得传统民间彩塑中色彩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神韵,传神,塑与彩这几方面。关键词:晋祠;彩塑;色彩宋代彩塑的工艺技术,彩塑写实的程度得到了空前发展。该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山西太原的晋祠彩塑、山西长子县法兴寺圆觉殿彩塑等。1.山西晋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1期2016-02-24

  • 晋祠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 阴世国晋祠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符号□阴世国晋祠古建筑群是中国古建筑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是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儒、释、道三教建筑在晋祠显得和谐统一,其折射出的晋祠建筑特色,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晋祠建筑传统文化符号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的根脉,传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于一个城市,一个有着2500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太原,如果没有悠久的历史,城市就会缺少根基和内涵,如果没有灿烂的文化,城市就没有品位和特色。一、晋祠建筑的历史定位

    文物季刊 2016年4期2016-02-02

  • 晋祠古祠建筑群的分析
    张 艳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030027)晋祠古祠建筑群的分析张 艳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030027)晋祠古祠建筑组成及周边建筑物布局是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一直探讨的问题。以晋祠的形成为出发点,对晋祠环境及选址、空间布局、建筑构造进行研究;加以历史环境以及地理地质因素的分析,对晋祠空间布局以祭祀角度进行诠释;从整体到个体细分,再从个体带动整体的研究进行阐述,对晋祠古祠建筑群祭祀文化和祭祀建筑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祭祀建筑中更深入地了解建筑所传递给人们的庄重、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2015-11-25

  • 五年级阅读材料
    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 )有河,亭( )有井,路( )有溪。石( )细流脉脉,如线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5年6期2015-09-10

  • 晋祠志》演剧史料研究
    030600)《晋祠志》的作者刘大鹏,别署梦醒子,山西太原县赤桥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举人,著述颇丰。《晋祠志》成书于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三十二年,全书42卷,有祠宇、古迹、祭赛、金石、流寓、人物、河例、公案、故事、杂编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七八两卷《祭赛》上下篇,概要记述了晋祠祭神演剧的民俗传统,加上河例、金石等篇的零星记载,对研究山西戏剧史及晋祠一带的戏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晋祠,《晋祠志》是很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从其出版以来,备受学者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11-19

  • 浅析晋祠旅游纪念品的再设计
    030032)晋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国务院第一批(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集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于一体,亭台楼阁、苍郁古树和碧玉流水相映成趣,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是古代多元文化的融合。虽然晋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晋祠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整体呈现匮乏的现状,不仅产品无地方特色、大同小异、工艺粗糙、价格相差无几,缺少知名品牌,而且在造型、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10-26

  • 浅析晋祠的造园艺术
    代的历史遗迹,而晋祠则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其中,让人爱不释手。在这里,笔者试从园林造园艺术的视角,来重新品味这美丽古雅的晋祠。1 历史背景和结构布局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悬翁山麓的晋水源头,是现存的最古老、规模宏大、园林气氛极浓郁的祠堂建筑群,也是一处罕见的大型祠堂园林。晋祠的创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从西周初晋国的历史和脍炙人口的“剪桐封弟”的故事,便可证明其历史悠久。晋祠祠堂的空间布局结合山坡、清泉、古木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采取较自由分散的格局形成古朴清新而

    山西林业 2012年4期2012-09-20

  • 浅析晋祠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武慧民(晋祠博物馆,山西 太原 030025)“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人都来过晋祠,下榻晋祠宾馆。当时的晋祠难老泉水灌溉周围的千顷沃野,稻花芳香,绿树成荫,游人无不赏心悦目。近年来,晋祠景区通过2004年和2007年两次综合整治,景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旅客综合接待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太原旅游首善之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为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2012-08-15

  • 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文化变迁 ——以晋祠旅游景区开发为例
    文化变迁 ——以晋祠旅游景区开发为例朱燕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旅游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文化价值变迁。文章以晋祠旅游景区开发为例,从七个方面谈旅游开发对晋祠文化价值方面带来的变化,以此让我们思考:为了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道路。文化;文化变迁;价值变化;旅游开发;旅游保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除了天然生成的自然界的万物外,人类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2011-08-15

  • 晋祠景区保护利用初探
    原030009)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晋祠镇,晋水源头,风景迷人、历史悠久,是太原地区兴建年代最早、全国现存最古的园林之一。是太原市历史风貌保存完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的历史园林。1963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是以殿、堂、楼、阁、台、桥、池、渠、榭、舫等园林建筑及古树名木和文物组合成的古老园林。30年代清华大学造园学教授林徽因曾从造园角度对晋祠做过评价。今日的晋祠已与晋祠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宗祠园林和文物古迹相结合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2期2011-01-29

  • 两相对照细品读
    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现在请同学们把笔记本拿出来听写。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期200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