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仔

  • 黑猩猩人工育幼探讨
    养员来充当黑猩猩幼仔的“奶爸”“奶妈”的工作。动物园出生的黑猩猩幼仔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新手妈妈不会带,不给幼仔哺乳,出现弃仔的情况,或者出生的黑猩猩宝宝体重差、体况弱等情况,为了保证幼仔的健康成长,故由饲养员来进行人工哺育。我园于2022年8月出生的2只黑猩猩幼仔进行人工育幼。雌雄各1只,出生体重约为1500 g。2 育幼环境黑猩猩幼仔人工育幼配有专门的育幼室。育幼室内准备有奶粉、奶瓶、消毒柜等,保证幼仔的正常饲喂。准备有隔尿垫、湿巾、纸尿裤、

    新农民 2023年30期2023-11-15

  • 圈养条件下妊娠期红猩猩及红猩猩幼仔的饲养管理
    则容易造成红猩猩幼仔的骨骼发育不良或是雌性红猩猩由于骨骼失钙而造成产后瘫痪。因此,对于分娩前的红猩猩,需要在日常的饲料中,及时添加营养添加剂,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分娩前的红猩猩日食物总量。目前国内外对于红猩猩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红猩猩与人同属人科,其生理状态极其相似,因此可以给红猩猩使用人用营养添加剂,其用量也可参考人用营养添加剂推荐的标准。相对于分娩前,分娩后红猩猩由于刚刚产仔,身体虚弱,再加上要满足幼仔日常的奶水需求。此时,红猩猩身体需要摄取的营养会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10期2023-10-25

  • 濒危物种黑叶猴“添丁”
    世界,一只黑叶猴幼仔成了当天耀眼的小“明星”。只见一身金色毛发的黑叶猴幼仔躲在妈妈怀中,黑黑的眼珠不时看向四周,灰褐色的长尾巴一甩一甩,古灵精怪的模样赢得了广大游客们的喜爱。这只名叫“三年”的雄性黑叶猴幼仔于2022年12月9日出生,它的出生是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在珍稀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新進展。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在我国,黑叶猴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以及重庆等地区,野生种群数量在1700只左右,世界范围

    科学大观园 2023年5期2023-03-02

  • 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食性转换
    护区)野生大熊猫幼仔不同年龄阶段取食母乳和竹子的研究(Schalleret al.,1985;胡锦矗等,1985;Luet al.,1994;胡锦矗,2001;Zhuet al.,2001)。在人工圈养条件下,为了使母兽尽快进入下一个发情期,参加第二年的繁殖,幼仔一般在4~6月龄人工断奶,饲喂配方奶与精饲料,以及富含大量纤维素和水分的竹笋、嫩竹和竹叶等食物,此饲养模式无法获得大熊猫发育性食性转换的真实数据(Penget al.,2001;张和民等,2003

    兽类学报 2022年6期2022-12-19

  • 环尾狐猴的人工育幼
    50200)1 幼仔情况2021年3月3日,大群狐猴中一母猴产仔后,将幼仔置于地面,经观察,幼仔踉跄爬行,头四处摇晃寻找乳头,而母猴无任何靠近行为,幼仔接近母猴,母猴快速闪躲,此种情况下将幼仔取出进行人工育幼。环尾狐猴幼仔,雄性,身被体毛,无牙,体长12.5 cm(头顶到尾巴根部的长度),体重60 g,由于出生后没有及时得到母兽哺乳,身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略显虚弱。2 育幼所需物品育幼箱、毛巾、棉签、温度计、注射器、婴幼儿奶粉等。3 育幼方法3.1 育幼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2022-12-08

  • 人工辅助小熊猫育活四胞胎
    3 d母兽和4只幼仔全部离世;2021年6月19日,基地的另1只小熊猫(谱系号:1591)产下4胞胎(22♀),通过参考大熊猫人工辅助育幼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4只幼仔全部哺育成活。人工辅助育幼技术在大熊猫育幼过程中极为成熟(李德生,邸志鹰,2005;黄祥明等,2011),在提高圈养大熊猫幼仔成活率和增加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同于大熊猫,小熊猫生性胆小、易受惊吓而弃仔或食仔。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需建立母兽与饲养员的信任关系,同时在

    四川动物 2022年5期2022-10-08

  • 恐龙蛋化石中发现即将孵化的小恐龙
    化的兽脚亚目恐龙幼仔几乎被完整保存了下来。小恐龙蜷曲着身体的姿势与鸟类一模一样。恐龙蛋并不少见,但里面的恐龙幼仔骨骼又小又脆弱,能够保存下来的情况十分罕见。因此,这枚恐龙蛋在江西省被发掘出土后,被放置在了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仓库中。整理化石的研究人员在恐龙蛋上发现了龟裂痕迹,检查后竟发现了骨头。为此,中国、英国、加拿大组成了联合小组,从2018年开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枚恐龙蛋中的恐龙幼仔诞生于7000万年前,属于兽脚亚目手盗龙类的偷蛋龙。偷蛋龙是一

    奥秘 2022年8期2022-09-02

  • 卧龙一例超重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出生记录和分析
    一般来说,大熊猫幼仔出生体质量约为母兽体质量的千分之一,平均不到200 g,有明确公开记录的圈养活体最大出生体质量为220 g。2021年7月27日,四川省卧龙核桃坪基地诞下一只重达249 g 的大熊猫幼仔。这既是开展野化培训工作以来最重的出生幼仔(由于该幼仔还未正式命名,后文统一称呼为“超重幼仔”),也是有明确公开记录以来存活的出生体质量最大的幼仔[2]。本研究对其出生状况进行了记录和分析,以期为大熊猫保护及其生理研究积累科学资料。1 亲代基本信息超重幼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5期2022-06-30

  • 两只1月龄薮猫的外伤护理
    未见异常。3周后幼仔渐大,可在兽舍内随意行走,兽舍内设有一三角形与母兽等高的瓦楞猫爬架,幼仔喜在内玩耍,母兽发现后会强制把幼仔叼出。12月13日,饲养员通过摄像头发现幼仔后颈处有异,取出后发现两只幼猫后颈处均有较大面积撕裂伤,带到兽医院就诊。2 临床检查和治疗临检2只幼仔精神良好,声音洪亮,四肢有力。触诊后颈部除新发撕裂伤外,还有若干陈旧伤。饲养员安抚其情绪,剃毛后发现撕裂伤呈1.5cm×2cm椭圆形,周边皮肤增厚。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触碰其患处肌肉松弛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期2022-02-24

  • 大熊猫出生体质量分类的初步探究
    anoleuca幼仔出生体质量仅为母兽体质量的1/1 000,平均为144.9 g±40.59 g(张志和,魏辅文,2006);已知圈养大熊猫中活胎幼仔最轻的出生体质量为40 g,最大为220 g。因此,大熊猫幼仔出生体质量轻,变化范围大。大熊猫幼仔体强、体弱个体在活动能力、母乳获取能力(刘定震等,2001;褚青坡等,2019)、环境温度需求(黄祥明等,2011)、单位体质量母乳摄取量(Huangetal.,2018)等方面不同,导致不同出生体质量个体的早

    四川动物 2021年1期2021-01-26

  • 人工饲养黑叶猴社群行为的观察报告
    成年雌性负责哺育幼仔幼仔的亚成体哥哥、姐姐有时帮母亲照顾幼仔和陪其玩耍。长大成年的雄性也往往和父亲一道或自己单独对付外来攻击,共同保护家族群体,行为渐渐变得和父亲相近。在黑叶猴社群中,最牢固的关系莫过于母猴和幼仔之间的关系。刚出生的黑叶猴是完全无助、不能独自生活的,哺育幼仔的任务几乎由母亲承担,在2月龄之前必须依靠母亲喂养。生育幼仔后,母亲的生活完全被幼仔占据,在幼仔1岁左右完全断奶前,幼仔受到母亲全方位、无微不至的照顾;几乎未观察到父亲和幼仔的互动行为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12-18

  • 野外引种与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巢穴期的育幼能力比较
    段,亲代的照顾对幼仔的生存和行为发育有着重要作用[1]。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在繁育方面,雄性大熊猫只参加交配,而育幼工作全部由雌性负责,是典型的单亲育幼物种[2]。由于大熊猫初生幼仔十分脆弱,身体质量是母兽质量的一千分之一左右[3],除能发出洪亮的叫声外,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能力都十分低下,因此出生幼兽完全依赖于母兽的照顾[4]。从出生到4月龄,幼仔除了必要的进食、饮水和排泄外,大部分时间会一直和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7

  • 圈养小熊猫育幼期行为对幼仔成活率的影响
    孕率均较高,但是幼仔成活率25%—76.26%[1-3]一直不高。目前,幼仔成活率低已经成为限制小熊猫圈养种群增长的主要难题。育幼期,母兽对环境要求高,要有独立产房,产房光线弱,产箱照度50 Lux[4],通风良好;特别是在产仔5 d内,母兽极敏感,稍大的噪音或人为走动等环境干扰,均会受惊,从而减少抚育时间,甚至遗弃或噬食幼仔[1-7],导致小熊猫幼仔1月龄死亡率较高。为探索影响小熊猫幼仔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在育幼期,观察研究母兽的各种行为极为重要。在以往针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7

  • 对不同日龄人工哺育猕猴幼仔添加婴儿配方牛奶粉和宠物配方羊奶粉的饲喂效果评价
    法用电子秤为猕猴幼仔测量体重,均于上午空腹时进行。2月龄前每间隔7~10d对猕猴幼仔进行称重,2月龄后每隔1~2d对猕猴幼仔进行称重监测。称重前将猕猴幼仔放在布袋里,再将布袋放入纸箱,依次称重。2 饲养管理2.1 日粮配制2.1.1 牛奶粉喂养阶段见表4。猕猴1~60日龄饲喂以牛奶粉为主食,实行定时定量哺乳制度。61日龄开始添加辅食,喂块状苹果,喂乳次数递减。表4猕猴1~66日龄牛奶粉及辅食添加饲喂表2.1.2 牛奶粉与羊奶粉转换过渡阶段见表5。表5猕猴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0期2020-10-20

  • 首例麋鹿幼仔疑似脑包虫病的救治
    avianus)幼仔原地顺时针方向旋转,表现出典型的脑包虫病症状,经抗绦虫、抗炎治疗2 d,无效死亡,检查发现该例麋鹿幼仔患有双侧先天性白内障,左侧小脑先天性发育滞后,体表寄生许多血蜱,尸体解剖未找到脑包虫,大脑皮层轻度充血炎性反应。这一现象提示麋鹿种群持续发展必须尽可能提高遗传多样性、加强种群疫病防控、栖息地保护及种群密度的调控。关键词:麋鹿(Elaphurus davianus)幼仔;疑似脑包虫病;救治中图分类号:S858.9        文献标识码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2020-09-02

  • 小熊猫的人工育幼
    择人工育幼来确保幼仔存活,掌握人工育幼技术可提高小熊猫幼仔的存活率。小熊猫人工育幼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关于小熊猫人工育幼的报道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仅见寥寥几篇文献[2-4]。2018年7月19日,福州熊猫世界1只七岁小熊猫罗妹产下3仔,母兽紧张、食仔,发现时仅1只雄性幼仔(唤名为罗仔)存活,取出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同年8月11日,发现1只29日龄雄性幼仔(唤名耷仔),由于母兽叼仔造成颈部受伤感染,于31日龄时母仔分离进行人工育幼。1 材料与方法1.1 人工育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2期2020-05-30

  • 圈养大熊猫初生幼仔声音通讯行为研究
    18),而大熊猫幼仔在初生时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尚未健全,且不具备运动能力(胡锦矗,2001;张志和,魏辅文,2006),因此声音信号是新生幼仔与母兽识别和联系的重要途径(Phillips &Stirling,2000;Collinsetal.,2006)。大熊猫幼仔刚出生时就可以发出非常洪亮的叫声(黄祥明等,2001;Baoticetal.,2014),且不同情境下的叫声可以反映其觉醒程度(Stoegeretal.,2012),从而传达自身某些特定状态的信

    四川动物 2019年6期2019-11-22

  • 人工哺育长颈鹿幼仔的研究
    。刚出生的长颈鹿幼仔身高可达1.6 m,牙齿为原始的底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用于采食树叶;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长颈鹿的妊娠期长达420—450 d,自然哺育期1年,可见繁殖周期长。目前,国内动物园人工饲养下能够繁殖长颈鹿的案例不多,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后雌性长颈鹿拒绝哺育幼仔、或因幼仔原因不能自然哺乳,致使幼仔成活率也较低。北京绿野晴川野生动物园现饲养长颈鹿 11只,雄性3只,雌性8 只,均为成体。自2016年开始繁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4期2019-11-19

  • 阿拉伯狒狒的人工育幼研究
    阿拉伯狒狒在哺育幼仔时,常常因为母性不强,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出现弃仔现象,导致圈养阿拉伯狒狒的繁殖成活率不高。因此,对其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可提高圈养阿拉伯狒狒的繁殖率[3-5]。本文以三明动物园的1只被母狒狒遗弃的阿拉伯狒狒幼仔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价羊乳粉(美国一号)和营养米粉进行阿拉伯狒狒人工哺育,取得成功。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及育幼环境 以三明市动物园于2017年5月23日新生的1只雌性阿拉伯狒狒为研究对象。由于母狒狒母性不强,受外界条件干扰较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4期2019-08-01

  • 上海和雅安两地不同育幼方式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幼仔成活率达到79.8%(张和民,王鹏彦,2003;赵学敏,2006)。目前,圈养大熊猫的育幼主要分为母兽哺育、人工辅助育幼和全人工育幼3种方式。根据母兽及幼仔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育幼方式,不断改进各项技术,幼仔成活率进一步提高到90.32%(王鹏彦等,2003)。2015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显示,圈养种群数量达到375只。大熊猫喜气侯温暖、雨量充沛的阴湿凉爽环境,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高海拔地区。目前,关于大

    四川动物 2019年1期2019-02-15

  • 非洲狮人工哺育的研究
    非洲狮种群中,其幼仔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母兽的不当行为所致。动物园中很多大型猫科动物母兽遗弃幼仔背后的因素,与动物被饲养的状态、噪音水平、游客的行为、笼舍的设计均有关[1]。猫科动物需要隔离且安静的环境来育幼,噪音是展区中动物的主要干扰源,当受到干扰和应激时,母兽更倾向忽视或吃掉后代。如果明确存在弃仔风险时,应及时将幼仔从母兽中转移进行人工育幼,人工育幼应是动物幼仔被遗弃时的最终手段。大型猫科动物如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7

  • 人工辅助育幼小熊猫及饲养管理
    妹”在产下双胞胎幼仔“大妞”“小妞”68天后,兽医和饲养员发现双胞胎幼仔体重增长缓慢,“辣妹”身体消瘦、背部脱毛,哺乳时间明显减少,分泌的母乳量和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双胞胎幼仔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避免意外,随即小熊猫馆的饲养员对“辣妹”的双胞胎幼仔进行了人工辅助育幼,育幼至339日龄断奶,双胞胎幼仔身体各性状在人工辅助育幼方法下发育良好,健康成活。人工辅助育幼是保证小熊猫幼仔健康成活成长的关键。本文记载了根据小熊猫产仔雌猫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幼仔的自身发育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2017-10-11

  • 小熊猫辅助人工育幼
    哺乳期约5个月,幼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10岁左右,大连森林动物园最高纪录为18岁。大连森林动物园共饲养小熊猫18只,近年来均有繁殖,为缩短哺乳期,有效恢复产仔雌猫的体力,提高生产率,2010年首次尝试对一对双胞胎幼仔进行辅助人工育幼,取得成功。1 材料动物:1#2010年6月9日出生,雄性,68日龄开始辅助人工育幼,体重1040克;2#2010年6月9日出生,雄性,68日龄开始辅助人工育幼,体重890克。代乳品:伊利全脂奶粉。2 方法辅助人工育幼时间为10

    新农业 2017年3期2017-05-17

  • 预防毛皮动物幼仔死亡措施
    0)预防毛皮动物幼仔死亡措施黄增珍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在毛皮动物的饲养过程中,据资料报道,这个阶段幼仔的死亡量占整个饲养期死亡量的70%,实践证明,从产仔到分窝时期死亡率高,以幼崽5~10日龄前最高,占幼仔死亡量的70~80%,断奶前后10d内或者分窝前幼崽死亡量占幼仔死亡量15~20%,毛皮动物母兽的的妊娠期水貂为47d左右,狐狸53d左右,貉子60d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毛皮动物断乳分窝时间水貂40~45日龄,狐狸50~60日龄,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6期2017-01-15

  • 台湾赠大陆梅花鹿“点点”诞下第六胎
    顺利产下一只雌性幼仔,这是自2011年“点点”来到大陆之后孕育的第6胎鹿宝宝。据刘公岛工作人员介绍,6月20日“点点”顺利产下一只雌性幼仔。6月23日,工作人员对幼仔进行身体检查,幼仔体重4.27公斤,体长55厘米,身高42厘米,检查结果显示幼仔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目前母女身体健康。(季南)

    台声 2016年14期2016-11-26

  • 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第一阶段的活动变化研究
    )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第一阶段的活动变化研究张钰, 韦华, 蔡水花, 孙萌萌, 周季秋, 周世强, 李德生, 张和民, 黄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汶川623006)2011年8月—2014年8月,利用红外视频监控系统结合现场观察,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基地对野化培训第一阶段的7只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幼仔的活动变化进行研究,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母幼距离、幼仔活动空间位置和行为等数据。研究结果发现:(1)

    四川动物 2016年4期2016-04-13

  • 冬季徐州地区初生仔猪管理要点
    潮来袭,加强初生幼仔护理,提高幼仔成活率,已成为种猪场冬季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调查一些徐州沛县种猪场,就冬季初生幼仔护理进行了一些探讨。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季有寒潮来袭,最低气温在-4℃左右。这种天气极易造成幼仔的患病和死亡,一般幼仔死亡率能占到冬季猪死亡率的80%左右。笔者考察了徐州沛县几家种猪场,总结各场经验如下:1 及时做好初生幼仔护理母猪产仔期间,值班人员要提高责任心,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4期2014-04-05

  • 班尼白袋鼠在寒冷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2 分娩与育幼幼仔刚出生时,全身无毛,呈粉红色。出生后沿着母兽在腹部舔出的通道爬入育儿袋中。育儿袋中有两对乳头,上方一对,下方一对。当幼仔较小时下方一对供其吸吮,这一阶段幼仔头朝下尾朝上,母兽经常扒开袋口用嘴舔幼仔肛门处,促其排便并清理育儿袋; 当幼仔较大,离袋后,幼仔站在母兽身前将头伸入袋内,吸吮上方这对乳头。两对乳头的哺乳功能交替发挥作用。当幼仔出生131 d 后,后肢和尾部偶尔伸出袋外,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 min。140 d 之后幼仔头部开始伸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5期2014-04-01

  • 哈尔滨市西郊野狼湖圈养狼产仔与育幼期行为观察
    述雌狼生产过程及幼仔行为发育过程,确定狼生产前后行为节律差异变化规律及雌狼育幼期新增的哺乳、舔仔、叼仔、寻仔及与仔游戏等5种母性行为在幼仔发育不同时期的节律差异。将新生的一月龄幼仔划分为3个生长阶段,确定幼仔行为发育规律;针对狼在育幼期出现异常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建议,提高幼仔成活率,为下一步进行狼犬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野狼湖保护区;狼;育幼期行为;母性行为;行为发育狼(Canis lupus),食肉目,犬科,犬属。东北地区狼(Canis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7期2014-01-14

  • 北极熊幼仔尿路感染病例
    了2只雄性北极熊幼仔,其中1只38日龄时出现自主排尿,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47日龄时,发现尿黄,混浊,有异味。经过6d口服给药治疗,已痊愈。现就诊治措施,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馆将出生的北极熊幼仔放在与外界隔离的育幼室由专门的育幼人员进行育幼。由于北极熊幼仔不能自主排尿,需由育幼员每3h刺激排尿。1月18日,此北极熊幼仔排尿出现异常,表现为睡觉期间自主排尿,频率为1次/d,随后几天自主排尿频率增多为2~3次/d,且伴随睡眠不实,发出叫声,直至育幼员刺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10期2013-11-23

  • 夏季徐州地区种猪场产房母猪及幼仔的护理
    种猪场产房母猪及幼仔的护理高 峰 王庆林(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 江苏 徐州 221006)徐州地区夏季高温天气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加强产房母猪及幼仔护理,提高幼仔成活率,已成为种猪场夏季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一般温度30℃上下,持续2~3个月;最高温度35℃以上,持续半个月左右。这种高温天气,对产房母猪及幼仔护理是非常不利的。笔者考察了徐州沛县几家种猪场,总结了夏季产房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2期2013-04-08

  • 纯牛奶哺育幼白长角羚效果分析
    性白长角羚产下一幼仔幼仔不慎被碰伤。给予X光检查,见右前肢掌骨距远端1/3处斜行骨折,复位后外固定。由于骨折和虚弱,该幼仔当时无法站立被迫隔离,试用市售枕袋纯牛奶,人工育幼,获得成功。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动物 骨折的1日龄白长角羚,雄性,体重7kg。1.2 人工乳的选择 选用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蒙牛牌小枕袋纯牛奶,每袋245ml。1.3 电解多维素、微量元素、钙片 根据体重添加,前期加入奶中,后期加入料中。1.4 哺乳器具与消毒 准备幼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4期2012-10-26

  • 气候变暖食物减少致成年北极熊残杀幼仔
    被它杀死的北极熊幼仔的尸体从海水中拖到浮冰上。据罗斯介绍,她的这幅作品拍摄于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奥尔加斯特里泰特水域。北极熊通常捕猎海豹为食,但是在非常饥饿又没有找到海豹时,它们就会努力寻找其他替代目标,甚至一些体形较大的北极熊会以同类为捕猎目标。罗斯解释说,“这种同类间的捕食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根据观测的数据,这种现象现在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海冰大规模消退,这就造成了北极熊被困于食物短缺的陆地之上。食物短缺的季节越来越长,北极熊同类残

    科技传播 2011年24期2011-08-15

  • 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小的长颈鹿被称为幼仔幼仔出生后站起来就和成年人一样高。Sometimes male giraffes fight over females. To hit another male, a giraffe swings3 its whole neck like a club4. 有时候雄性长颈鹿为了争夺雌性而打斗。为了击打另一只长颈鹿,它会把长长的脖子当作棍棒一般挥动起来。注释:1. giraffe n. [动]长颈鹿2. thorny a. 棘刺状的,多

    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 2009年1期2009-02-26

  • 蝙蝠母子的“对话”
    波“说话”的蝙蝠幼仔具有怎样的声波特点,蝙蝠妈妈和小蝙蝠之间又是如何交流的呢?蝙蝠中很多种类都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一般聚成群体,初生的幼仔更是大量聚集在一起,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而通过基因标志法研究发现,蝙蝠一般只哺乳自己生下的或有亲缘关系的幼仔。那么,蝙蝠幼仔是如何引起自己妈妈注意的?蝙蝠妈妈又是如何在一大群幼仔中识别自己的孩子的?蝙蝠母婴之间是如何交流的?……这些都成为一系列有趣的话题。蝙蝠的母婴识别与交流蝙蝠是哺乳类中古老而十分特化的一支,因前肢特化为

    百科知识 2008年9期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