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性

  • 螨类耐寒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温度适应)提高耐寒性,应对环境压力(Ghazyetal., 2016)。通常根据螨类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的不同将螨类分为两种类型:结冰耐受型(Freeze tolerant)和避免结冰型(Freeze avoiding);结冰耐受型的螨类能忍受细胞外体液结冰而不死亡;避免结冰型的螨类,通过增强过冷却能力,使自身的结冰温度降低,温带和寒带的螨类多为该类型(Sinclairetal., 2015; Andreadis and Athanassiou, 2017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期2023-10-20

  • 低温胁迫对秋石斛‘三亚阳光’成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迫;生理特性;耐寒性中圖分类号:S682.31 文献标识码:A秋石斛(Dendrobium spp.)别名蝴蝶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艳丽丰富,且花期较长,深受大众喜爱。秋石斛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和盆花种类,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据统计,我国花卉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8 年已达1562 亿元,2019 年达1656 亿元[1]。我国花卉市场形式逐渐改变,正在形成“西南地区的鲜切花,东南地区的苗木和盆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叶菜型甘薯资源耐寒性评价体系研究
    准确的种质资源耐寒性评价体系,对选育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扩大叶菜型甘薯种植规模意义重大。【前人研究进展】植物处在逆境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生化反应,如活性氧含量大幅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等,进而影响生物膜及其他大分子结构和功能,造成代谢失衡,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3-4]。关于植物的耐寒性,前人已对大白菜、油菜、茄子、甜瓜、青蒿等不同种属作物的耐寒性开展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耐寒能力与其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类物质含量等密切相

    西南农业学报 2023年3期2023-05-05

  • 利用花生RIL群体进行芽期耐寒性遗传特性分析
    时。因此,培育耐寒性强的花生品种是解决低温寒害的理想途径。国内外关于花生耐寒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在低温胁迫下芽期耐寒性鉴定及其评价体系构建[6-8]、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9-11]、转录组及其差异基因表达分析[12-14]等,而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进行遗传分析主要集中在农艺性状[15-17]、品质性状[18-19]及其抗病性[20-21]等,对花生耐寒性遗传特性尚缺乏系统性和突破性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耐寒性强的品种和耐寒性

    核农学报 2023年4期2023-03-09

  •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南瓜砧木通过腐胺合成提高西瓜耐寒的机制
    瓜砧木提高西瓜耐寒性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2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Grafting Watermelon Onto Pumpkin Increases Chilling Tolerance by Up Regulating Arginine Decarboxylase to Increase Putrescine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

    蔬菜 2022年3期2022-11-11

  •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新品种闽薯2号耐寒性鉴定
    薯种质资源进行耐寒性评价。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耐寒性的方法主要有田间自然霜冻法、电导率法、隶属函数法等(李飞,2008;刘浩和张宗山,2008;杨超英,2014)。涂卫等(2015)利用模拟田间自然霜冻法和电导率法建立了马铃薯苗期抗寒性直接鉴定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马铃薯抗寒资源进行了筛选。魏亮等(2017)利用电解质渗漏法结合田间自然霜冻法评价马铃薯抗寒性,室内鉴定的LT与田间自然霜冻损伤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8 7,表明室内低温鉴定结果真实可

    中国蔬菜 2022年9期2022-10-01

  • 自然低温下7 种热带睡莲的耐寒性评价
    需求日益增长,耐寒性强弱成为园林植物配置中重要的指标。但关于热带睡莲的耐寒性研究仅有少量报道[4-6],缺乏系统评价,尤其未见自然低温下热带睡莲品种间耐寒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杭州萧山地区种植的7种热带睡莲为试材,通过观测自然低温下不同品种植株的冷胁迫指数、落叶率、落花率及叶色变化等指标,对品种间的耐寒性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耐寒性强的热带睡莲品种作为优良亲本用于耐寒性育种,同时指导企业按照热带睡莲的不同耐寒等级有依据地规划出引种范围,降低生产试错投入成本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5期2022-08-10

  •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新植试验未列入耐寒性调查外,其他均参考杨荣仲等[25]的方法进行调查。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参考杨荣仲等[25]的方法调查总苗数、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和锤度。根据每年霜冻发生情况的不同,调查甘蔗株受害率、茎长受害率、节间受害率和绿叶百分率等甘蔗低温受害性状[5-6],并于2017—2019年霜冻发生前在蔗地安装温湿度记录仪,记录田间温度和湿度;2020年通过彩云天气APP输入试验所在地名称(明心坝村)查寻每天早上(5:00—6:00)、中午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6

  • 三种沙棘属植物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耐寒性比较
    能够指示植物的耐寒性[12]。因此,本文以3种沙棘属植物叶片为材料,使用显微镜观察其永久装片,对比研究沙棘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利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其耐寒性,以期为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替代分布提供证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采集区概况试验材料包括中国沙棘(H.rhamnoides)、肋果沙棘(H.neurocarpa)、西藏沙棘(H.tibetana)。材料均取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

    农业科学研究 2022年1期2022-05-04

  • 多效唑对草莓耐寒性的影响
    度多效唑对草莓耐寒性的影响,设置40、80、120、160、200、240mg/kg等6种剂量浓度的多效唑喷施草莓叶片,以清水为对照(CK)。用3~-15℃的低温处理草莓植株,根据相对电导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测定田间低温冻害指数、死亡率。结果表明:7个处理草莓叶片半致死温度为120mg/L(-9.00℃)关键词:草莓;多效唑;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5期2022-03-29

  • 高寒地区6 种禾本科牧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筛选具有较强耐寒性的植物是对高寒草地进行生态修复的关键。植物耐寒性是长期生活在寒冷条件下的植物适应或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耐寒性强的植物在低温胁迫下具有特殊或高效的抵御低温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从而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功能[4]。植物耐寒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众多研究常采用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

    草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1-22

  • 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耐寒性鉴定
    材料不同时期的耐寒性,同时在佳木斯地区4月份进行3期直播试验,根据田间出苗率评价各个材料的耐寒性,旨在为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为水稻耐寒机制解析提供新的研究材料。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5个水稻品种(牡丹江3号(mdj3)、兴国(xg)、丽粳10号(lj10)、紧码京租(jmjz)、龙粳31(lj31,对照品种))和2个自育水稻品系(bd01和bd02),均为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杂粳中心保存的水稻资源。1.2 试验方法1.2.1 萌发期耐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0-12

  • 水稻芽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及耐寒指标筛选
    ]。故提高芽期耐寒性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芽期耐寒性强的水稻品种将有利于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水稻芽期分为萌发期和芽期2个阶段。萌发期耐寒性是指水稻种子在低温下的发芽能力,而芽期耐寒性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后在低温下成苗的能力[8]。国内外学者在水稻芽期耐寒筛选和鉴定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应的研究,韩龙植等[9]以成苗率作为芽期耐寒指标从879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39份芽期耐寒性极强的水稻种质资源。王丽艳等[10]以发芽率等4个指标对8个水稻品种和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07-29

  • 大麦新矮源华矮11的耐寒性研究
    形态指标来选择耐寒性强的大麦株系。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幼苗匍匐性越好,其耐寒性也越强,更能安全度过低温寒害;返青期前,SPAD值与其耐寒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空秕率、产量与SPAD值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该株系的耐寒性遗传受多种数量基因的影响。关键词:大麦;新矮源;华矮11;耐寒性;匍匐性;SPAD值中图分类号:S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4-0056-05doi:10.3969/j.is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4期2021-05-12

  • 电导率法配合田间霜冻鉴定福建省主栽马铃薯材料耐寒性
    等方法,对试材耐寒性和耐寒类型进行评价,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呈“S”形曲线变化,与Logistic方程相吻合;田间自然霜冻鉴定结果和室内电导率鉴定均可以有效评价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17份试材无低温驯化能力或驯化能力较弱,其中桂龙薯1号、泉云4号和V201707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可供耐寒性育种亲本使用。关键词:低温驯化;马铃薯;半致死温度;耐寒性;电导率法中图分类号:S5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4期2021-05-06

  • 三种耐寒花增添节日色彩
    为大家介绍三种耐寒性十足的花卉,在元旦時节养上一盆,花开满枝,能陪我们度过整个冬天。▲大雪素大雪素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元旦”,主要是因为它能在元旦时开出艳丽的花朵。听到这个名字,便仿佛看到它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开花。大雪素的花朵非常洁白,形状呈拥簇的状态,看着像一个花球。最为显著的就是,它顶端部位会有一些紫红色的花朵,观赏价值极高。▲山茶花山茶花的耐寒性相信很多花友都很清楚,就算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它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而且仔细观察的话,天气越冷,它的花朵就越艳丽

    老友 2021年1期2021-02-21

  • 韶关103个尾叶桉无性系早期生长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
    桉树早期生长和耐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源家系选择[2-6]。何旭东等[2]通过对57 个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细叶桉E.tereticornis种间杂种的生长和耐寒性进行分析,评选出11 个优良杂种和12 株优良杂种单株。翁启杰等[3]对尾叶桉×邓恩桉E. dunnii群体进行研究,认为杂种桉的耐寒性基本不受加性基因控制,生长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VOLKER 等[6]对亮果桉E. nitens和蓝桉E. globulus的杂种类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6期2021-02-11

  • 低温胁迫下乙酸叶醇酯对茶树耐寒性生理生化的影响
    酸叶醇酯在茶树耐寒性状中的作用,以一年生茶树品种中茶108为材料,使用乙酸叶醇酯后短时低温(4 ℃,1.5 h)和低温过夜(4 ℃,16 h)处理茶苗,测定茶树冷诱导基因表达和茶树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结果发现,乙酸叶醇酯在短时低温处理时可以提高冷诱导基因CsICE1、CsICE2、CsCBF1-CsCBF5的表达;在过夜低温处理时提高冷诱导基因CsRD1、CsRD2的表达;短时低温和过夜低温处理均能分别显著提高茶树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24期2021-01-07

  • 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筛选及其天敌花绒寄甲耐寒性研究
    其天敌花绒寄甲耐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科学筛选的人工饲料配比,对喂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极为合适,其饲养效果明显优于木段喂养。花绒寄甲的耐寒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合理的快速冷驯化处理和海藻糖饲料喂养,可大幅提升花绒寄甲的耐寒性。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筛选;花绒寄甲;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2-0084-02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2期2020-12-15

  • 蔓长春花绣线菊蚜消长动态及耐寒性研究
    线菊蚜有较强的耐寒性,进一步佐证了绣线菊蚜以孤雌蚜过冬的猜测。探讨了利用蔓长春花绣线菊蚜饲养天敌,进而控制靶标蚜虫,构建新的载体植物系统的可能性。关键词绣线菊蚜;消长动态;耐寒性;上海中图分类号S433.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5-0160-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5.04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the Growth and Declin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5期2020-09-06

  • 彩叶柳生态适应性研究
    区;耐高温性;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718.4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4-0154-04随着北京增彩延绿工程的深入发展,新优彩色树木的引进成为这一绿化工程的主力军。彩叶柳(Salix integra ‘Hakuro-Nishiki)为杨柳科柳属落叶小乔木,雄性不飞絮,2002年由荷兰引入我国,春天新叶白色透红,老叶变为绿叶,嫩枝呈粉红色,枝条呈放射状,春季叶色靓丽,观赏效果好,适应性强,是北京地区春夏良好的彩色观赏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4期2020-08-28

  • 马铃薯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综合评价
    究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选育耐寒性品种,是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前人研究进展】 低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结构、成分及代谢过程与中间产物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生理响应分析是研究植物耐寒性常见的手段。研究发现马铃薯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下,净光合速率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10 ℃条件下的马铃薯净光合速率与基因型耐寒性呈正相关[4]。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OS)动态平衡会因低温胁迫被打破,使得ROS含量急剧増加或者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基因型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6期2020-08-04

  • 基于Logistic方程分析方法的木瓜属观赏植物耐寒性研究
    es)观赏植物耐寒性进行研究,选择3种不同的木瓜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9月至次年1月的含水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相对导电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解半致死温度,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隶属均值,综合评价其耐寒性。结果表明,随着抗寒性的提高,3种木瓜树种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提高,与抗寒性的变化趋势相同;3种木瓜树种茎的抗寒能力强弱顺序为日本木瓜关键词:木瓜属(Chaeno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6期2020-07-09

  • 6个油茶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
    的研究中发现,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其叶片的栅海比高、组织结构紧密度大,温度下降时这一特点更加明显。郭学民等[7]在研究桃叶片解剖结构与树干耐寒性的关系时发现,叶片厚度、单位面积气孔总周长、栅海比和主脉木质部面积都是影响其耐寒性的主要叶指标,他们据此评价桃树耐寒性的结果与大田调查结果一致。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在植物的耐寒性研究中,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特征可被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不同品种间虽然主要评价指标有所差异,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叶片结构越紧密则其耐寒性越好,反

    经济林研究 2020年1期2020-05-06

  • 7个中山杉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评价
    中山杉406的耐寒性最强,中山杉401的耐寒性较强,中山杉302的耐寒性最弱,其余品种的耐寒性居中。关键词:中山杉;半致死温度;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86-03Evalu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Semi-lethal Temperatureand Cold Tolerance of Seven Taxodium‘Zhongshanshan’Cunning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2020-04-12

  • 天津大港不同枣树品种耐寒生理特性比较
    。不同品种枣树耐寒性已有报道[4]。其中周岩认为,二代冬枣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5]。但是,二代冬枣需要在疏松而肥沃地块栽培,在盐碱较重的地区成活率及生长发育情况欠佳,在管理技术方面要求高,抗冻性差,和初代冬枣的抗寒性相差不大[5]。因此,本研究从冬季不同品种枝条的贮藏营养和逆境胁迫生理指标的变化等方面着手,旨在为不同品种冬枣耐寒性的确定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初代冬枣、二代冬枣、马牙枣、马奶枣植株枝条全部选自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小王庄镇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4-11

  • 用半致死温度法鉴定北疆不同时期主栽棉花耐寒性
    因此对棉花品种耐寒性进行分析鉴定对引种、抵御低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半致死温度(LT50)常用于植物抗逆性,尤其在耐寒性鉴定。有人认为,用生长恢复试验、组织褐变来估计低温下的致死温度分析耐寒性并不准确[7],用Logistic 方程求出LT50并进行耐寒性鉴定评价更为可靠,此方法已经在桃树[8]、菊花[9]等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 关于棉花耐寒性分析,前人多对发芽率、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进行测定[2,6,10],而

    中国棉花 2020年1期2020-03-27

  • 低温胁迫下4个景天科多肉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寒能力,筛选出耐寒性强的多肉品种,以繁育推广。【方法】以观赏性强的‘蓝苹果:‘火祭、‘丸叶松绿和‘筒叶花月等4个多肉品种为试材,通过人工低温(9、6、3、0和-3℃)胁迫处理后测定8项生理指标,将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4个多肉品种应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变化有显著差异,MDA和Pro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相对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3℃时,‘火祭相对含水

    福建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2020-02-21

  • 10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寒性评价
    受多基因调控,耐寒性评价从低温胁迫下植物的表型特征、细胞生理生化变化、分子响应等不同层面进行(陈林波,2010;许英 等,2015),常见的评价方法有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两类。直接鉴定法包括田间自然霜冻法、生长恢复法、人工气候室法等(李文明 等,2017)。间接鉴定法主要有测定细胞膜电导率、氧化还原酶系统、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NBT/DAB组织原位显色等。其中,田间自然霜冻法、测定细胞膜电导率和生理生化指标较为常见。魏亮(2012

    中国蔬菜 2019年12期2019-12-13

  • 适合北方观赏月季资源的筛选
    。63个表现出耐寒性的品种中有44个发枝力强,长势强健,可以尝试应用到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关键词: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耐寒性;绿化中图分类号:S68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5-0069-04Abstract: Aim to screen cold-resistance rose resources beneficial for northern urban garden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5期2019-06-28

  •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 结冰点; 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 433.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8273Abstract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is a worldwide pest of fruit trees, and overwinters as mature larvae. The suitable growing area of host plants has been enlarged with

    植物保护 2019年3期2019-06-27

  • 木薯耐寒性种质资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评价木薯种质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鉴定指标。结果将7个单项生理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认为测定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共4个生理指标可作为准确快速鉴定木薯耐寒性强弱的指标;初步建立起了木薯耐寒性评价体系,发现田间与生理试验结果一致性较高:即参试木薯种质中,最耐寒品种均是F200,最不耐寒品种是SC8。关键词  木薯;耐寒性;指标筛选;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  S533      文献标识码  ASelection and Comprehe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1期2019-06-11

  • 不同采集地割手密种质资源的耐寒性评价
    手密无性系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探究割手密耐寒性与其生长地海拔、纬度的关系,筛选耐寒性种质资源。以40份割手密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低温胁迫后测定各无性系材料的7项生理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耐寒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处理后,割手密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电导率(PMP)、可溶性蛋含量(SP)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含量上升最大,升高了43.81%,而叶绿素(C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4期2019-06-11

  • 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种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必须具备较强的耐寒性[4]。前人研究发现,高原地区乡土草更适宜高寒草地建植[4-5]。这是因为该类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充分适应低温环境。所以,收集和筛选高寒草原野生牧草种质,可促进人工草地建设,有利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修复。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是禾本科(Gramin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海拔范围2500~4000 m,是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牧草[5]。垂穗披碱草在高寒地区广泛分布,是由于其在长期的适应性演化过

    草业学报 2019年3期2019-03-23

  • 苏北地区引种常绿阔叶树种耐寒性研究
    通过对多项植物耐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引种的几种常绿阔叶树种对引种地冬季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为建立引种树种适应性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  Sieb.)、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台湾含笑(Michelia compressa  (Maxim.) Sarg.)、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1期2019-03-04

  • 山西花生地方品种芽期耐寒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
    生地方品种芽期耐寒性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白冬梅1,*薛云云1赵姣姣2黄 莉2田跃霞1权宝全1姜慧芳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西汾阳 032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62低温寒害是引起花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培育和种植高产稳产耐寒性强的品种是降低低温寒害的理想途径。然而高耐寒性种质的缺乏和耐寒性鉴定的困难, 是限制耐寒性育种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72份山西花生地方品种进行芽期耐寒性鉴定,

    作物学报 2018年10期2018-10-10

  • NaCl预处理提高两种铁线子属果树耐寒性的研究
    一低温条件下,耐寒性强弱依次为 10‰ > 20‰ > 对照(CK)。因此推断NaCl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铁线子属果树的耐寒性,其中以10‰预处理最为理想,此时古巴牛乳树和人心果的实际盆土盐度分别为2.46‰、1.14‰。关键词: 古巴牛乳树, 人心果, NaCl预处理,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Q945.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42(2018)08-1056-06Abstract: Manilkara ro

    广西植物 2018年8期2018-09-10

  • 甘蔗叶表蜡质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的相关性分析
    质;农艺性状;耐寒性;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8)09-1712-100 引言【研究意义】植物表皮蜡质是覆盖在植物最外层的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一类有机混合物的总称。角质层是覆盖在陆生植物地上部分最表层的保护层,由角质和蜡质组成。角质层实质为网状结构,填充在角质层网状结构内的蜡层被称为内蜡质层;在角质层外又形成只有蜡质成分的结构,为外蜡质层。外角质层蜡质组成了植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屏障,在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年9期2018-09-10

  • 榔榆幼苗耐旱特性分析
    判断榔榆幼苗的耐寒性特征。通过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榔榆的幼苗渗透调节以及保护酶活性的试验过程中,其总体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这说明在干旱时其含量有增加的态势,复水后又呈现出缓慢下降的特征。该试验利用SPSS22.0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发现P值【关键词】:榔榆幼苗;耐寒性;特性分析【引言】:在我国,榔榆幼苗是否具有耐旱的特性,其影响是巨大的,榔榆幼苗的耐寒性对榔榆的生长过程及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榔榆幼苗的耐旱性特征,分析其如何更具有耐旱性特点是至关重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1期2018-08-07

  • 牛角瓜的半致死温度和耐寒性研究
    显著水平,三者耐寒性强弱依次为叶、茎、根,且对应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3、-1.00、1.85℃,与正常低温年度广西各地的平均极端低温接近。{结论]牛角瓜抗寒性较差,正常低温年度下,除了在桂西南的左右江干热河谷外,在温度偏低的桂北、桂中地区难以越冬,但若遇极端天气,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均可因寒致死。因此,目前不建议在广西快速大规模、大面积发展种植牛角瓜。关键词   牛角瓜;Logistic方程;半致死温度;耐寒性中图分类号S  718.43文献标识码A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6期2018-05-14

  • 自然条件下耐寒月季资源的筛选
    冬条件下进行了耐寒性调查。结果表明,供试月季资源总体成活率为64.74%,品种间耐寒指数分布在0.25~1.00,成活率为0~100%,跨度均比较大;100%成活的品种有15个,全部死亡的品种有7个。成活率与耐寒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2=0.686 1);成活率越高,耐寒指数越分散。结合月季生长势、观赏性状等特性,最终筛选出20个适合在辽阳市绿化观赏应用的耐寒月季品种。关键词: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资源;耐寒性;筛选中图分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期2018-03-06

  • 园艺学
    杜鹃花品种耐寒性比较及其机制研究刘冰,曹莎,周泓,等摘要:全球有杜鹃花(Rhododendron)园艺品种 28000余个,中国保存的品种约有300个,但能应用于园林绿化的品种较单一。低温是限制杜鹃花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但有关杜鹃花耐寒性的研究不多,沈曼(1997)曾对耐寒性较强的毛白杜鹃(R. micromatum)和耐寒性较弱的西洋杜鹃(R. hybridum)叶片磷脂和脂肪酸的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杜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西洋杜鹃;鲍思伟对云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23期2018-02-08

  • 菊方翅网蝽越冬种群过冷却点测定研究
    群;过冷却点;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S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109-02Determination of Supercooling Point of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Corythucha marmorataKONG Li-wei 1,2 TU Guang-ping 1,2 ZHU Jin 1,2 * ZHU Chun-gang 1,2(1 Shanghai Stat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2018-01-12

  • 低温胁迫下的油茶品种耐寒性评价
    评价油茶品种的耐寒性,则各品种耐寒性强弱的顺序为长林27号>鄂油151号>鄂油465号>鄂油63号>鄂油102号>长林40号>长林23号>长林4号>鄂油81号>鄂油54号。关键词: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低温胁迫;耐寒性;评价中图分类号:S794.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8-3484-05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8.023Ab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8期2017-10-30

  • 彩叶植物培育技术研究
    介绍了彩叶植物耐寒性的生理机制,以及耐寒彩叶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研究情况。关键词:低温;彩叶植物;耐寒性;栽培技术凡在生长季节叶片或茎杆可以较稳定地呈现非绿色(除生理、病虫害、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呈现色彩的如金叶国槐、金叶榆、紫叶皂荚、蓝冰柏、千层金等。植物即将落叶时,叶色发生变化的植物不属于彩叶植物,如银杏、元宝枫等。但是关于彩叶植物冬季在户外安全越冬这一问题,困扰着彩叶植物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彩叶植物的越冬机制以及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7年5期2017-07-14

  • 红醋栗嫩枝扦插育苗及高产栽培技术
    键词:红醋栗;耐寒性;嫩枝扦插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中图分类号: S663.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43红醋栗属于醋栗科,植株高1.3米左右,体红,果实呈串状,香甜可口,在罐头、饮料制造中应用率很高。国内引进红醋栗的时间尚晚,相关研究工作较少。基于红醋栗的引种栽培在充实辽西半干旱地区经济林树种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这一实况,本文在对其生物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阐述其相关技术的应用要点。1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6-20

  • 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冬种田间耐寒性鉴定
    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1期2017-05-30

  • 晚稻喷施九二0耐寒性试验
    “九二0” ;耐寒性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12全州县位于E110°37′45″~111°29′48″,N25°29′36″~26°23′3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光照1569h,年平均降雨量1460㎜,是桂北农业大县,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水稻生产为主,全县有水田3.5万hm2,水稻年播种面积在6.30万hm2,其中晚稻面积在2.8万hm

    农业与技术 2016年5期2016-10-21

  • 冻融及碱性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响应
    ;碱性盐胁迫;耐寒性;耐盐碱性中图分类号: S541+.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278-04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牧草之王”著称,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其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呈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全国各地区均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沟谷等地。因其植株具有富含蛋白质、产量高、各类家畜喜食等优点,是畜牧业发展中饲料蛋白的重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7期2016-10-20

  • 利用电导法测定雀舌黄杨和大叶黄杨的耐寒性
    和大叶黄杨进行耐寒性测定。叶片经梯度低温处理后,随着温度降低,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在逐渐升高,呈“S”曲线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得出雀舌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23.92 ℃,大叶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16.82 ℃,雀舌黄杨的耐寒性强于大叶黄杨。关键词:雀舌黄杨;大叶黄杨;耐寒性;半致死温度中图分类号: S718.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209-02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及公园中随处可见由灌木组成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5期2016-07-23

  • 甜玉米自交系耐寒性的鉴定与筛选
    甜玉米品种苗期耐寒性的差异,该试验选用14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照组置于常温25℃培养,试验组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控制甜玉米幼苗的生长温度为11℃,处理30d后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苗的茎粗、株高和电导率。综合比较,M188-1、T50-2的耐寒性最强,M119-1-2的耐寒性最弱。关键词:甜玉米;耐寒性;电导率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40-02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8期2016-05-30

  • 河南主推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孙苗苗,王志强,高 翔,龚 璞,辛泽毓,林同保(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2)摘要:为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的响应,以郑麦366、郑麦7698、矮抗58等12个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拔节期低温(-6 ℃)和孕穗期低温(0 ℃)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分析了寒害级别与各生理指标增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穗发育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3期2016-05-27

  • 南京地区越冬期间红花檵木叶片的生理变化
    型不如圆叶青型耐寒性好。关键词:南京地区;红花檵木;叶片;生理特性;自然降温;耐寒性中图分类号: Q945.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250-03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se var. rubrum)别称红桎木、红檵木,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檵木属檵木变种[1]。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2015-12-23

  • 变温与持续低温冷暴露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
    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万 婕1,2, 阎 伟1, 刘 丽1, 李朝绪1,黄山春1, 马子龙3, 覃伟权1*(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文昌 571339; 2.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口 571737; 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海口 571101)为明确变温低温与持续低温对红棕象甲成虫耐寒性的影响,探索不同低温环境与红棕象甲成虫冷伤害之间的关系,将红棕象甲成虫进行以下两种处理:(1)持续暴露在0、5、10与15

    植物保护 2015年4期2015-11-28

  • 路易斯安娜鸢尾品种的耐寒性比较与筛选
    易斯安娜鸢尾;耐寒性;半致死温度中图分类号:S682.1+90.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179-03路易斯安娜鸢尾(Louisiana iris)属于无髯类鸢尾类,颜色多样,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由六角果鸢尾(I. hexagona)、高大鸢尾(I. gigan ticaerulea)、短茎鸢尾(I. brevicaulis)、暗黄鸢尾(I. fulva)和内耳森鸢尾(I. nelsonii)等野生种作亲本杂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7期2015-08-20

  • 植物所等发现水稻感知冷害的分子机制
    SNP赋予粳稻耐寒性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包含粳稻COLD1基因的籼稻近等基因系以及超表达该基因的粳稻材料都显著增强了耐寒性,而功能缺失突变体COLD1-1或反义基因株系却对冷非常敏感。该基因编码一个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定位于细胞质膜和内质网。冷处理时,COLD1与G-蛋白α亚基RGA互作,激活Ca2+通道,触发下游耐寒防御反应,而后加速G-蛋白GTP酶活性以平衡G-蛋白动态活性。该实验分析了127个不同水稻品种和野生稻中COLD1基因序列,发现了7个SN

    种业导刊 2015年4期2015-01-22

  • 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耐寒性综合评价
    龙果种质资源的耐寒性综合评价》(作者高国丽等)报道,以9种基因型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低温胁迫对组培苗冻害率、冻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火龙果耐寒新种质。结果表明,-3℃低温处理48小时后,不同种质的冻害率与冻害指数差异较大,2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耐寒性表现最好的是B7,冻害率为31.14%,冻害指数20.67;其次是B,冻害率为38.40%,寒害指数22.10;最差的是B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4期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