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驴儿

  • 从《窦娥冤》窥探戏剧教学
    世故圆滑。她在张驴儿父子的威胁下屈服,不仅自己和张父做起了夫妻,还自愿当起了张驴儿的说客,劝说窦娥嫁给张驴儿。在窦娥坚决不从的情况下,她才劝说张驴儿父子先不着急,慢慢来。蔡婆婆的这种态度足以说明她的再嫁带有很大的自愿成分。而窦娥作为听从父亲、孝敬婆婆、对丈夫从一而终的道德完人,却被冤屈致死,她到底错在何处?这才是当时社会最可怕之处。窦娥是善良的,这一点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她怕婆婆受刑而自己主动揽下了所有罪行,怕婆婆难过而请求绕道去刑场。但是窦娥在临刑前发下的

    中学语文 2023年32期2023-12-19

  • 《窦娥冤》主人公悲剧成因分析
    死蔡婆婆,遇到张驴儿父子,坏事变成好事;但当蔡婆婆得知张驴儿父子都是单身后,便想把自己嫁给张驴儿父亲,将窦娥嫁给张驴儿。窦娥的拒绝激怒张驴儿,这直接导致张驴儿毒死蔡婆婆,并试图抢占窦娥为媳妇。归根结底,蔡婆婆的放贷行为和贪念是造成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三)社会秩序混乱元代的民族政策十分不公,在八十余年的统治时间内,统治者废除了科举制度,阶级固化愈加严重,统治阶层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这种不稳定因素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经济文化发展止步不前,民生凋敝。元朝这种“

    戏剧之家 2023年19期2023-08-07

  • 窦娥悲剧的一生
    债面临危难,被张驴儿父子救下,张驴儿见窦娥年轻貌美,心生歹意,要她嫁入张家以报救人之恩。但窦娥是性格刚烈的女子,为保清白之身,不惧张驴儿威胁,结果遭到诬陷。意志坚强的窦娥承受住昏官的严刑拷打,却在婆婆受刑时毅然决然认罪。死后的窦娥化作鬼魂,并向已经当官的父亲窦天章述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得知女儿冤死,窦天章悲愤交加,他既心疼女儿的遭遇,又憎恨张驴儿对女儿的诬陷,更气愤贪官不问对错、荒唐审判。于是命专人翻查女儿旧案,最后将恶人绳之以法,还窦娥清白。窦娥这一形象是

    课外语文·上 2023年5期2023-06-06

  • 学会分析 “戏剧人物形象”导写
    行凶之时恰好被张驴儿父子撞见,落荒而逃,而这成了张驴儿逼迫赛卢医卖毒药的把柄。借钱不还,还要杀人,赛卢医的歹毒之心可见一斑。张驴儿听说蔡婆婆和媳妇寡居,顿生歹意,想要成就两段“姻缘”。蔡婆婆迫于性命威胁,答应婚配,引狼入室。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买毒药想毒死蔡婆婆,不曾想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他“贼喊捉贼”,诬告窦娥杀人,造成了窦娥冤案。这个张驴儿收买知府,借权力杀人,肆意践踏王法。诚信缺失又怎样?窦娥依然信守良知。所以她劝蔡婆婆“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中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5期2023-02-17

  • 很薄的大部头
    杂剧里的角色,张驴儿张驴儿是《感天动地窦娥冤》里的一个反派,与其说他凶,不如说奸。经过千百年的口耳相传,故事模板是耳熟能详的,张驴儿和他父亲无意中救下因讨债而被欠债人赛卢医谋杀的蔡婆,上一秒当好人,听得蔡婆说完家室状况后,下一秒狮子大开口,“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何等两便?”未得逞,张驴儿又以目击者之名要挟赛卢医提供毒药,企图药死蔡婆,却不小心被张父喝去了。然后便是著名的戏剧场景,嫁祸窦娥,最终酿成冤案。追其根源,窦娥死

    北京纪事 2022年10期2022-05-30

  • 《窦娥冤》悲剧价值新论
    点遭他毒手,被张驴儿父子所救,不得已,答应了张驴儿父子招夫的要求,回到家里来,向窦娥述说了自己的危险遭遇和无奈之下所做出了招夫的决定时,窦娥的反应相当激烈,她不是安慰、劝解正处在烦恼和惊恐中的婆婆,共同想办法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是指责她招夫,忽略这是情急之下老迈之人为保性命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表现出的人性冷漠也令人惊异。如果窦娥具有生活的智慧和实践的理性,她应该先安慰蔡婆,再从长计议。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为了守贞而代表男人行使指责权利的烈女。在此,此时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2021-11-27

  •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互动的两种措施
    当地有个流氓叫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就与他的父亲张老儿一起赖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软弱怕事,勉强答应了。张驴儿又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还把张驴儿痛骂了一顿。张驴儿怀恨在心。没过几天,蔡婆婆生病了,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便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与自己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觉得不舒服,就将汤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儿中了毒,没过多久就咽了气。张驴儿没想到这汤竟然毒死了自己的父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1年9期2021-09-10

  • 浅论《窦娥冤》的悲剧性
    受,开始抗争,张驴儿毒死了自己的父亲,问窦娥选择官休、私休时,她选择了官休,最终她不再逆来顺受,开始为自己的人格而斗争。这时,她对官府依然心存幻想,窦娥认为官吏是如明如镜、清似水的,官府的人员都是廉洁的,他们能够为老百姓做主。但是官府并没有如窦娥希望的那样,而是不分是非曲直地对人进行审判。楚州公堂中无情的棍棒让她对官府抱有的希望逐渐消失,并且在这样的情境下变得清醒,她对太守失去了信心。即使遭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窦娥依然没有清醒。她认为遭遇这种情况是妇女再嫁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1期2021-09-05

  • 窦娥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相似性
    贞洁的坚守使得张驴儿不得不使诡计逼迫窦娥就范,无所依仗的窦娥是势单力薄的,坚守与现实的矛盾,她难以化解。祥林嫂同样也是因贞洁陷入困境,丈夫死后,祥林嫂到鲁镇来做女工,安分耐劳的她得到了鲁四老爷的肯定,“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时的祥林嫂虽然失去了丈夫,但没有被寡妇的阴影所笼罩,在鲁镇—鲁四老爷的家里,找到了有意义的事来做,挖掘到了自己的价值。好景不长,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5期2021-07-19

  • 《窦娥冤》的“魔幻”与现实
    ;只是碰巧赶上张驴儿父子,才让蔡婆婆侥幸死里逃生。这里的情节陡起波澜,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紧张的戏剧氛围之中。原本是去讨债却差点丧命,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都是高利贷惹的祸!元代放高利贷是合法行为,不仅达官贵人,就是书院、寺观也都通过“斡脱所”这个官营的高利贷法定机构进行放贷剥削。而地方上财主豪强则开典库(当铺)进行私营的高利贷活动。甚至民间私人之间也有高利贷的交易。元代的利息叫“羊羔儿息”: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两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6期2021-07-01

  • 对于《窦娥冤》的现代法律分析和思考
    重要作用。三、张驴儿故意杀人行为分析张驴儿逼婚未果,于是趁蔡婆婆害病之际,打算“讨服毒药与他吃了,药死那老婆子,这小妮子好歹做我的老婆”,于是去城里赛卢医药铺讨毒药。张驴儿的该行为是犯罪预备,即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尚未进入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阶段。之后,拿到毒药的张驴儿回到蔡家,在汤里下了毒药。张驴儿下毒的行为会对蔡婆婆的人身造成紧迫危险,属于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但蔡婆婆“如今打呕,不要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2021-05-11

  •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人物形象
    的重视,面对着张驴儿父子的无理要求与步步紧逼,窦娥严厉拒绝,除却张驴儿父子本身行为的无理性之外,就是传统女子对于贞节的重视,这种贞洁观深深刻在窦娥的思想认知上,宁死不从。另一方面,“孝”是作者着力刻画且刻意突出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使其悲剧性进一步彰显的重要因素。窦娥七岁时被迫被父亲卖给蔡婆婆做了她家的童养媳,小时离父,正值青春又痛失其夫,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她没有抛弃、恶待蔡婆婆,反而说“我将这婆伺候,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辞需应口”,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地照顾婆

    中文信息 2021年3期2021-03-27

  • 且看窦娥的“三桩儿誓愿明题遍”
    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12期2021-02-12

  • 拓展延伸 落实“启思”“励行”的教学目标
    亏遇上了孛老与张驴儿父子经过,不然蔡婆婆的老命就此交代了。对于蔡婆婆借钱给赛卢医险遭谋害一事,该如何看待,能触发你怎样的思考?可以让学生结合鲜活的生活实例,结合各自的社会见闻,自由交流讨论。有学生说,爸爸曾借几十万块钱给姑父搞房产,后来姑父建的房子多年卖不出去,无钱还借款,爸爸多次索要无果,与姑父吵翻了,将姑父告上了法庭,两人最终成了“仇人”。有学生说,姨爹曾借10万块钱给万友家私店蒋某,先是给2分的利息,给了一年后,再没有给了,后来蒋某的生意垮了,关店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1期2020-01-07

  • 试谈戏曲表演的传承与创新
    汇《窦娥冤》中张驴儿怀恨在心,蔡婆婆害病,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要呕吐,不想喝,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儿中了毒,在地上翻滚了几下,就咽了气。演员应在此剧本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激发内心即兴创作的欲望,为突出主题,适当地增加一些表演语汇。四、反复多次阅读剧本内容在认真厘清戏剧的结构后,演员应重点把握剧本内容。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典型性,才能使戏剧

    艺术家 2019年11期2019-12-17

  • 戏剧中的传统法文化解读 ——以《窦娥冤》为视角
    恰巧被地痞流氓张驴儿救下,张氏父子遂以救命恩人自居堂而皇之入住蔡家。张父之死审理官员桃杌听信张驴儿的一面之词,将窦娥屈打成招、一审定案,窦娥蒙冤受戮酿成千古冤案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法律的野蛮。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与程序公正的精神内核并未在窦娥案的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正义只不过是当时掌权者的利益权衡问题。戏剧反映了元代社会权力治理下的社会现状与底层人民群众的疾苦,揭示了我国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深入剖析戏剧故事情节中所折射出的封建社会司法体

    大众文艺 2019年24期2019-07-13

  • 遗言
    女人说:“我和张驴儿有奸情,很久了。”“这事我一点也不知道。”“你不会知道,你每次外出,我们就做那事儿,有秘密地点。”女人说到这里,更伤心了,“你待我这样好,我却瞒着你干了见不得人的事,罪孽啊!反正我就要死了,不说出来心内就压得慌,就欠下活人一笔债,你打我骂我吧……”女人弥留之际,男人脑里只有她平时许多好处,说:“其实你很可以把這秘密带走的,你能告诉我,是拿我当男人看待,这事不算什么,你安心地去吧。”俩人融为一体了,泣不成声,难分难离。次日,便去求神医张半

    昆嵛 2018年2期2018-10-09

  • 窦娥到底哪里冤
    :窦娥;冤屈;张驴儿作者简介:吴晓婷(1995-),女,汉族,广东省汕头市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元杂剧作品,窦娥被她的父亲窦天章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从此待蔡婆婆孝顺仁爱,可是却被无赖的张驴儿陷害逼迫至死。窦娥对黑暗丑恶的现实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临死前发出“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1]的哀吼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0期2018-09-17

  • 从元代法律的角度解读窦娥是否应该“秋后问斩”?
    娥冤》第二折,张驴儿误毒亲爹,逼迫窦娥屈嫁于他未遂,于是嫁祸窦娥毒害张父。窦娥便随张驴儿前来见官,县官桃杌将告状的张驴儿视为衣食父母,不是民跪官,反是官跪民。(做跪见,孤亦跪科,云)请起。(祗侯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他?4元朝实行十分严格的四等人制,《元史》记载外官任用的情况:“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5元代地方机构官员任用的原则基本遵循“其长则蒙古人为之”的原则。桃杌身为楚州太守,却对前来告状的平民下跪,这在元代

    大众文艺 2018年21期2018-07-13

  • 秦腔剧《窦娥冤》中的“清官”情结
    度此一生。然而张驴儿父子的意外介入,致其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相较于元杂剧,秦腔剧中是张驴儿母子,而非张驴儿父子,因此减少了蔡婆婆招夫的情节,也减少了蔡婆婆说服窦娥同意婚事的冲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窦娥的斗争性,但是却直接点出了窦娥与张驴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元杂剧中窦娥对于婆婆“顾不得别人笑话”而招夫的事件进行挖苦、讽刺,“梳着个霜雪般白鬏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怪不得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4期2018-03-07

  •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由于蔡婆对流氓张驴儿父子的屈从而引狼入室,在窦娥生活的航道上掀起轩然大波。流氓张驴儿逼婚,窦娥不允。窦娥拒婚后,张驴儿心生毒计买来毒药企图毒死蔡婆以迫使窦娥就范,不料被其父误吃致命。张驴儿并未就此罢手,反而变本加厉地将灾祸强加到窦娥身上。由于窦娥还没有认识官府的腐败,只当它“明如镜,清如水”,能把清浊分辨,为民洗雪冤屈,因此坚决选择“官休”。如果说窦娥反抗流氓的逼婚还只停留在保护自己的贞操,还只是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抗争,那么,此时的她已经是对官府的怀疑和反抗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2018-02-13

  • 发现戏曲之美
    料其夫君早亡。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准备毒死蔡婆婆,结果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告窦娥毒死了张父,昏官桃杌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终为窦娥平冤昭雪。这部戏曲中蕴含着矛盾冲突之美、情节悬念之美、人物语言之美和诗词文藻之美。笔者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一、欣赏矛盾冲突之美受时空限制,戏曲不可能像长篇小说等文体一样,从从容容、不急不缓地展开叙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2018-01-09

  • 从元代法律的角度解读窦娥是否应该“秋后问斩”
    娥冤》第二折,张驴儿误杀亲爹,逼迫窦娥屈嫁于他未遂,于是嫁祸窦娥毒杀张父。窦娥便随张驴儿前来见官,谁知这县官桃杌将告状的张驴儿当做衣食父母,不是民跪官,反是官跪民。(祗侯吆喝科。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云)告状,告状!(祗侯云)拿过来!(做跪见,孤亦跪科,云)请起。(祗侯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他?⑤(P22)历史上的元朝,实行十分严格的四等人制,《元史》记载外官任用的情况:“在外者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访司。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2017-12-06

  • 从选文版本、文本缝隙到创作意图
    然窦娥拒绝再嫁张驴儿,但蔡婆在再嫁给张孛老的态度上是摇摆的,并极力劝说窦娥。从这个层面看,在改嫁张驴儿的斗争中,窦娥是孤军奋战,蔡婆是倾向张孛老父子一边的。在此情形下张驴儿为什么要毒杀蔡婆呢?③张孛老父子凭借什么待在蔡婆家,非要达到霸占蔡婆窦娥婆媳为妻的目的?张氏父子是什么身份?文章中为何不交代?从文章中看,元杂剧在人物出场时应该有交代人物身份的惯例,比如蔡婆出场时有“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的说白,还有窦天章、赛卢医登台时都自报了家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0期2017-11-03

  • 《窦娥冤》双线索探析
    婆索债险遭害,张驴儿冤生逼婚念”;第二折为“张驴儿药死老驴儿,昏官冤判葫芦案”;第三折为“窦娥临刑发誓愿,刚烈孝女遭冤斩”。一个“冤”字,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窦娥幼年失恃、新婚失夫之悲,恶棍逼婚、横祸加身之冤,屈打成招、终被冤斩之惨,既串联起了主要情节,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深化了反封建主题。《窦娥冤》的暗线相对隐晦,隐藏在跖宕起伏的情节背后,以空白的图式化叙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使读者能够在情节重构时找到想象中的框架结构。笔者认为,《窦娥冤》的暗线是“债”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7期2017-08-25

  • 论《窦娥冤》的悲剧性
    谋财害命。这时张驴儿父子救了蔡婆,本以为遇到了好人,谁料刚摆脱一个坏人,却又招来更加凶恶的坏人,就戏剧冲突的组织与推进来说,这当然是剧作者在有意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因素。但偶然性中也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必然:普遍的恃强凌弱,正是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的显著特征。张驴儿父子的出现将窦娥的命运推向更加悲惨的境地。张驴儿父子要霸占婆媳为妻,窦娥不肯顺从,张驴儿想毒死蔡婆,没想到到张驴儿父亲却误食了毒药,毒发身亡。张驴儿以此来要挟窦娥顺从,窦娥仍然不肯,这样事情就引向了

    名作欣赏 2017年30期2017-07-17

  • 《窦娥冤》折射的元代社会生活
    横行霸道剧中的张驴儿是一个地痞流氓,他为了个人私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他只是碰巧救了蔡婆听到蔡婆自述便“听财起意”,后见到窦娥又“见色起意”,只因窦娥不从便欲毒死蔡婆而逼婚,当误杀了自己的父亲后又反诬陷窦娥。如此种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我们也不知道在元代社会里又有多少的张驴儿。再有赛卢医,“死的医不了,活的医死了”,只因还不了蔡婆的债,便要勒死债主蔡婆,以杀人消债。后来被张驴儿威胁时,为求自保便将毒药给了张驴儿,导致后来张父被药死,窦娥因而蒙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5期2017-06-14

  • 报恩不晚
    南卖豆腐的老汉张驴儿又端着一块儿豆腐,一瘸一拐地来到县衙。他对门上的人说要见老爷,门上人一听,也不去通报,只是对张驴儿一笑,道:“里边儿请,您呐!”张驴儿也不客气,径直就走向了县太爷李大人的书房。李大人见张驴儿来了,很是热情:“老张,你身子骨不好,就不要亲自送豆腐来了。再说,前天送来的还没有吃完呢。本官这个从来不收礼的规矩在你这里就没起过作用!”张驴儿将豆腐放在桌上,憨笑着说:“李大人,几块儿豆腐值几个钱呀,这可不算破了您不收礼的戒。再说,我就是送您吃一辈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7年5期2017-05-17

  • 张驴儿为何这么横
    《窦娥冤》中的张驴儿蛮横嚣张,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意涵深刻。本文将从历史情境、元剧整体、关氏处境三方面综合分析,探析出张驴儿如此嚣张跋扈的种种缘由。以期能从张驴儿人物刻画这一角度丰富对《窦娥冤》的探究,为推动元杂剧研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张驴儿;窦娥冤;关汉卿在經典戏剧《窦娥冤》中,张驴儿一副蛮横嘴脸。从初次见面就扯着窦娥拜堂,“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罢!”,到流氓敲诈,“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

    卷宗 2016年11期2017-03-24

  • 《窦娥冤》折射的元代社会生活
    横行霸道剧中的张驴儿是一个地痞流氓,他为了个人私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他只是碰巧救了蔡婆听到蔡婆自述便“听财起意”,后见到窦娥又“见色起意”,只因窦娥不从便欲毒死蔡婆而逼婚,当误杀了自己的父亲后又反诬陷窦娥。如此种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我们也不知道在元代社会里又有多少的张驴儿。再有赛卢医,“死的医不了,活的医死了”,只因还不了蔡婆的债,便要勒死债主蔡婆,以杀人消债。后来被张驴儿威胁时,为求自保便将毒药给了张驴儿,导致后来张父被药死,窦娥因而蒙冤

    中学语文 2017年15期2017-01-29

  • 玉琢圣手
    ,正是凤县县令张驴儿,人送外号“鱼肉县令”,啥叫“鱼肉县令”啊,自然就是鱼肉百姓了。这几年,他在凤县呼风唤雨,搜刮民脂民膏,靠着一点靠山,竟然没人敢把他怎样。你说他的靠山是谁呢,正是大藩王吴三桂,据说这张驴儿还认吴三桂做了干爹,是以没人敢动他一县之令。而他又用搜刮来的钱贿上给下,所以这官倒是越做越顺,大有右迁升官之势。“我不肯帮你雕刻,你便勾结山贼把我抓来这儿吗?好一个鱼肉县令,真是无法无天!”韩玉不禁骂道。原来就在前几天,这张驴儿就来找过韩玉,叫他帮忙雕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6年12期2016-11-30

  • 从恨离愁的角度再读《窦娥冤》
    霜又多一层恨。张驴儿在多次威逼窦娥无结果的情况下,想出了毒计。却又弄巧成拙,没药死蔡婆婆,倒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当然,流氓无赖张驴儿无论药死谁,其目的都是嫁祸于窦娥。这一目的实现后,再一次威逼,还是没有结果。官司打到太守桃杌处,桃杌不问青红皂白,听信张驴儿的,严刑拷打窦娥并加刑于蔡婆婆,威逼窦娥认罪,最终嫁祸成功,使窦娥凭添又一层恨。众多的怨恨前后关联,积聚成一肚子的苦水,在第三折中来了个总的爆发。窦娥的一曲[端正好]唱到:“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2016-10-21

  • 《窦娥冤》教感
    句句属实,原告张驴儿所述句句不实,然而法官即楚州太守桃杌却听信张驴儿一面之词,无心正法,并施以棍棒,屈打成招,将窦娥判为死刑,所以桃杌实乃此冤案的直接制造者,至此,案情已基本清楚,也就是剧本中的故事情节已基本上为同学们掌握,而且对各有关人物形象已有了初步印象,并初步寄之以褒贬与爱憎之情,借此使用小组讨论的办法让同学们讨论这些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并在随后为其解释作者在人物名称上的用意:窦娥:“娥”为美丽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之“窈窕淑女,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2016-09-10

  • 报恩不晚
    南卖豆腐的老汉张驴儿又端着一块儿豆腐,一瘸一拐地来到县衙。他对门上的人说要见老爷,门上人一听,也不去通报,只是对张驴儿一笑,道:“里边儿请,您呐!”张驴儿也不客气,径直就走向了县太爷李大人的书房。李大人见张驴儿来了,很是热情:“老张,你身子骨不好,就不要亲自送豆腐来了。再说,前天送来的还没有吃完呢。本官这个从来不收礼的规矩在你这里就没起过作用!”张驴儿将豆腐放在桌上,憨笑着说:“李大人,几块儿豆腐值几个钱呀,这可不算破了您不收礼的戒。再说,我就是送您吃一辈

    上海故事 2016年9期2016-09-06

  • 浅谈《窦娥冤》的悲剧性
    惨的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告,被贪官错判问斩的冤案,剧中女主人公窦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极强的震撼力。《窦娥冤》;窦娥;悲剧性关汉卿生活的元代,民族矛盾激化,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贪官污吏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关汉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了一系列的杂剧作品,揭露了在元蒙统治下,封建社会的混乱和残酷现实。其中,《窦娥冤》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被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首。窦娥善良敦厚、刚强贞烈,却一生凄苦无依。她三岁亡了母亲,七岁时父亲窦天章要进京赶考,无力偿还高利贷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2016-08-15

  • 浅析《窦娥冤中》张驴儿对窦娥前后态度转变的原因
    《窦娥冤》中,张驴儿对窦娥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差异。“由爱生恨”是慢慢积聚的威胁;“得之不成不如毁去”是潜在的动因;“狗急跳墙”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这三个原因,让张驴儿由渴望娶窦娥转变为急于置她于死地。关键词:张驴儿;窦娥;态度转变作者简介:刘雪乔(1991-),女,山东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1关汉卿的《窦娥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2016-05-09

  • 浅谈《窦娥冤》中的桃杌判案
    不是。于是他被张驴儿轻轻松松收买,在审讯时,对窦娥一再刑讯逼供,窦娥坚决不招供,并据理申辩,可他就是不采纳,眼看窦娥拿不下了就准备对蔡婆婆用刑。心地善良的窦娥自己可以忍受酷刑,却不忍看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婆婆受刑,只能无奈承认杀人事实,当即被判斩刑。一个人命关天的刑事大案,却由一个小小的官吏一审定案,没有一个像样的证据,没有严格的审判程序,没有监督机构,没有核准制度,没有上诉机会,人就被判死刑且立即处斩。草率、随意,草菅人命!这种严重的制度缺陷,只能造就贪官、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2016-02-28

  • 从恨离愁的角度再读《窦娥冤》
    霜又多一层恨。张驴儿在多次威逼窦娥无结果的情况下,想出了毒计。却又弄巧成拙,没药死蔡婆婆,倒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当然,流氓无赖张驴儿无论药死谁,其目的都是嫁祸于窦娥。这一目的实现后,再一次威逼,还是没有结果。官司打到太守桃杌处,桃杌不问青红皂白,听信张驴儿的,严刑拷打窦娥并加刑于蔡婆婆,威逼窦娥认罪,最终嫁祸成功,使窦娥凭添又一层恨。众多的怨恨前后关联,积聚成一肚子的苦水,在第三折中来了个总的爆发。窦娥的一曲[端正好]唱到:“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

    中学语文 2016年24期2016-02-15

  • 六月飞雪是怎样形成的?
    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追求窦娥不遂,欲毒死蔡婆以使窦娥就范。不料张驴儿杀蔡婆不成,反而误杀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另生毒计,乘机诬告窦娥,向官府说父亲为窦娥所杀。官府严刑拷问蔡婆,窦娥为救婆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临刑时天降大雪,窦娥指天呼冤,誓言死后血溅旗上、六月降雪、大旱三年。其后都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平反。这《窦娥冤》其实并不是关于“六月飞雪”的最早记载。“六月飞雪”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春秋时期。《淮南子》记载:“邹衍事燕惠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11期2015-11-30

  • 谁杀死了窦娥
    也许会首先想到张驴儿和那贪官,的确,张驴儿为了强占窦娥,不惜杀死蔡婆婆,却没想,误毒了他的父亲,最后干脆一股脑将责任全推给了窦娥。而那贪官呢?一上场便说明了自己只收金银,是个拿钱办事的人,这样的人又有什么正义、正道可言呢?判不清案子,那就直接上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你皮肉飞,血淋漓,还怕你不认罪?面对这样的酷刑,身为弱女子的窦娥怎能禁受得住呢?更何况他连那年过六旬的蔡婆婆也要打,善良贤孝的窦娥又何尝忍心?只有认罪了。 这样说起来,张驴儿和那贪官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0期2015-11-03

  • 从常与非常的角度看《窦娥冤》中的矛盾冲突
    的冲突;窦娥和张驴儿的冲突。道德冲突,顾名思义,就是在道德上的不同选择而导致的冲突。“常”与“非常”的转换首先表现在窦娥与婆婆的冲突中。窦娥的恪守妇道,一女不嫁二夫是“常”,这是传统道德观念对女性的基本要求。而蔡婆婆对张驴儿父子的半推半就则是“非常”的表现,这是道德层面上的冲突,表现在守贞守节的传统道德与弃贞弃节的不道德行为的冲突。窦娥与蔡婆婆,张驴儿父子发生了矛盾冲突。窦娥再三申明自己守节不移的信念,并对婆婆表示了强烈不满。[3]“婆婆也,你岂不知羞!俺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2015-10-14

  • 谁杀死了窦娥
    也许会首先想到张驴儿和那贪官,的确,张驴儿为了强占窦娥,不惜杀死蔡婆婆,却没想,误毒了他的父亲,最后干脆一股脑将责任全推给了窦娥。而那贪官呢?一上场便说明了自己只收金银,是个拿钱办事的人,这样的人又有什么正义、正道可言呢?判不清案子,那就直接上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你皮肉飞,血淋漓,还怕你不认罪?面对这样的酷刑,身为弱女子的窦娥怎能禁受得住呢?更何况他连那年过六旬的蔡婆婆也要打,善良贤孝的窦娥又何尝忍心?只有认罪了。这样说起来,张驴儿和那贪官无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0期2015-05-05

  • 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人民性”特征
    婆婆迫于无奈把张驴儿父子领回家,并告诉窦娥,自己将要嫁给张驴儿父亲时,窦娥丝毫不顾婆媳关系,埋怨说:“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3]11不事雕琢的语言,有力地表达了窦娥对婆婆这一决定的不满。接着她又对婆婆唱道:“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你待要笙歌引至画堂前,我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2期2015-03-29

  • 司法冤案与儒家礼法以《窦娥冤》为例
    家礼法与桃杌、张驴儿父子代表的(游牧)蒙古文化之间文化冲突引发的司法冲突这条主线,本文认为,在窦娥冤案中司法官员(桃杌)的道德品质、司法程序和司法科技等因素之外,司法者与当事人、公众之间的对立认识常常是因为不同法律主体之间,特别是司法者与当事人(桃杌与窦娥)之间存在严重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司法实践中转变为司法冲突,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的“冤案”。由此出发,避免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冤案,需要司法者不仅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司法能力,而

    中外法学 2014年5期2014-12-03

  • 对《窦娥冤》中蔡婆形象的新思考
    目光投向窦娥、张驴儿父子以及贪官桃杌等人,对蔡婆关注往往不够。《教师教学用书》将蔡婆形象概括为“胆小、怕事、糊涂”,这无外是因为剧中她面对张驴儿父子的胁迫时先畏惧“勒杀”,后又反过来劝窦娥“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最终引发一连串事件使窦娥的人生变成悲剧。这种对蔡婆的看法有些太过于简单化。在授课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为什么蔡婆先是差点被勒死,后来婆媳俩又被胁迫要嫁给光棍父子俩,但是她却没有去报官?”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于蔡婆形象的重新思考。剧中从蔡婆差点被勒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2014-08-15

  • 《窦娥冤》第四折及全剧悲剧内涵分析
    键时候,路过的张驴儿父子冲上来救了蔡婆婆。显然,蔡婆婆遇救也是偶然事件,张驴儿父子的路过出手,只是凑巧而已。但就是这个凑巧事件,使整个剧情急转直下,戏剧矛盾至此开始一步步勃张到高潮。被救后的蔡婆婆向张驴儿父子的絮叨言谢中,无意暴露了只有自己与守寡儿媳相守过活的私隐,这使得泼皮张驴儿歹心顿起,欲与父亲分别要蔡婆与窦娥做老婆。本不从的蔡婆婆在张驴儿的威胁下将其父子带回家,这无异于引狼入室。回家后的蔡婆婆将实情告知窦娥,马上遭到窦娥的嘲讽和严词拒绝。窦娥拒婚看似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7期2014-06-27

  • 试论《窦娥冤》中窦娥命运与死亡的悲剧意义
    ,但她没有。当张驴儿父子救了蔡婆后,胁迫蔡婆逼窦娥为妻时,窦娥对蔡婆说:“婆婆你要招你自己招,我并然不要女婿。”可见她是要恪守贞洁,遵守礼教。程颐说:“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君臣父子,天之定理无所逃”。因此每一个人都有应尽的道德义务,这是“天理”所决定的人的本性。在这里,“天理”作为社会道德总称的意义更为重要,“理只是人甚分明,人之所以与禽兽有别,真是因为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1期2013-04-07

  • 元杂剧剧作赏析之二 ——《窦娥冤》:悲愤千古,摇撼苍穹
    索债,险被害,张驴儿父子仗救她之功,赖至蔡家。欲下毒害蔡婆,霸占窦娥,不意张驴父食毒致死。张驴嫁祸窦娥,见官,为免婆婆受难,窦娥屈招,至刑场,窦娥仰天呼冤,顿时六月飞雪,继而楚州大旱。窦天章中第得官随处查访,夜览文卷,倦睡,窦娥魂至,诉冤,天章为之昭雪。一、六月雪,千古不落的祭钱——窦娥形象分析窦娥是封建社会中命运极为悲惨的悲剧形象,又是封建社会中敢于斗争,心地善良,具有民族传统女性特点的美好的形象。窦娥的命运极其不幸。3岁丧母,7岁卖与蔡家,17岁(或1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理想与现实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差异——“窦娥”与“蘩漪”悲剧形象比较
    婆。泼皮无赖的张驴儿父子看到窦娥婆媳两代寡妇相依为命,顿生邪念。婆婆在凌逼下招了张驴儿做女婿,婆婆自己也答应了招张驴儿父亲。而窦娥坚持“烈女不更二夫”的贞洁观。作为弱势人群的窦娥此时支撑自己道德准则的动力是守旧的贞节观,而这样的贞洁观是封建礼教束缚女性人权的 “刽子手”。面对欲行非礼的张驴儿,窦娥态度决绝,她的这种态度也激怒张驴儿,所以张驴儿希望以毒死窦娥婆婆的手段强逼窦娥,不料却毒死自己的父亲。此时张驴儿希望窦娥顺从自己,而窦娥的态度依然决绝,于是张驴儿

    中学语文 2012年12期2012-08-15

  • 《窦娥冤》研究二题
    窦娥苦难连连。张驴儿父子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婆媳两人的平静生活。没料到歹毒的张驴儿居然想出毒死蔡婆而霸占窦娥的邪念。弄巧成拙的结果使张驴儿恼羞成怒,反诬窦娥毒杀了自己的父亲,强逼她就范。窦娥并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宁愿公了也不愿与张驴儿私了。不幸的窦娥又遇到了一个“告状来的要金银”的贪官桃杌太守,严刑逼供,让心存幻想的窦娥希望破灭,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无奈无助的窦娥只能寄希望于象征公正的天地、鬼神、日月,可最后给窦娥的却是“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8期2012-08-15

  • 强权制度下礼教的解体与重构——《窦娥冤》悲剧主题探讨
    知婆婆被迫答应张驴儿父子招赘的要求时,她立即强烈反对;面对张驴儿蛮横无理的无赖行径,她坚持与张驴儿做斗争,维护“从一而终”、“一马难将两鞍鞴”的贞节观念。结合上文所揭示的元代蔑视礼教、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众多、很多妇女不守妇德这一社会现实,我们不难发现,窦娥确实是一位封建礼教和“从一而终”思想的坚持者和捍卫者。 特别在是[梁州第七]这支曲子里,关汉卿借窦娥之口将古代的“孟姜女哭长城”、“望夫石”等传说和元代妇女的“无仁义”、“多淫奔”、“少志气”做对比,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4-12

  • 窦娥真的很善良?
    久久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窦娥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其进行斗争;为了使蔡婆免受毒打,面对官府的滥用酷刑,窦娥含冤招认;行刑前,为了不让蔡婆看到,她要求绕后街走。由此可以看出窦娥的正直和善良。然而,窦娥的三桩誓愿却显示出她骨子里野蛮的破坏性。如果说“血溅白练”尚是有限度的诉冤,那么“六月飞雪”“三年亢旱”则彻底体现了她强烈的复仇心理:为了让张驴儿得到报应,她不惜让天灾殃及数不胜数的无辜百姓,这必然会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甚至鬻儿卖女。显然,窦娥的善良具有封建礼教的

    百家讲坛 2012年19期2012-02-11

  • 生存还是毁灭 ——论《窦娥冤》的悲剧指向
    的腐败吏治和以张驴儿父子为代表的社会邪恶势力,是致窦娥于死地的元凶。事实上,这一看似正义的定罪宣判,与《窦娥冤》的文本叙述之间并无清晰的逻辑关联。那么,窦娥的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又该被如何解释呢?本文认为,死亡,是窦娥的自觉选择,也是她反抗生的绝望的唯一方式。自青春守寡以后,与蔡婆相依为命的窦娥,在主体意识中已经自觉地树起了一面守贞的大旗。因为,在她的文化意识中,对于一个年轻的寡妇而言,贞操就是她余下的生命的全部,捍卫贞操,也就成了她在世的唯一价值。她要通过这

    名作欣赏 2011年8期2011-08-15

  • 商人身份与女性角色的双重演绎 ——析《窦娥冤》中的蔡婆
    。当她不得已把张驴儿父子引入家门后,窦娥曾三番五次地讥讽她。对待儿媳妇这种不合礼仪的行为,蔡婆除了讪讪地应承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责备。以上种种表现都可以说明蔡婆作为母亲(婆婆)的称职。其次来看蔡婆的再嫁。蔡婆出场时,已经守寡,到第一折开始时,又过了13年。连守寡3年的窦娥都暗自埋怨身世的坎坷和婚姻的短暂,何况守寡几十年的蔡婆,宝贵的青春都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其思春和待嫁的心理可想而知。蔡婆的这种心理在陈与郊《古名家杂剧》本中的《窦娥冤》中表现得更为明确。例如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3-20

  • 论《窦娥冤》的社会意义
    剥削,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的无耻行径以及官府中滥施刑法的官吏们,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窦娥形象在元代时代背景下的逐渐凸显,我们发现窦娥的悲剧正是她自己造成的,是她恪守自身理念的悲剧。关键词:窦娥冤社会意义悲剧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25-01我们知道,一部作品是否成功,主要看他是否有激烈的冲突;研究一部戏剧作品的人物塑造的是否形象,不能靠抽象的理论述说,而是应该依靠形象的戏剧画面,也就是说,要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3期2009-12-10

  • 字字本色 雅俗共赏
    话:“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有蹇不了的浆水饭,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段独白,窦娥把自身的冤枉对婆婆表白,可见其牺牲之大。她向婆婆提出了极其卑微的要求,这卑微的要求还要对方“则是看在你死的孩儿面上”。这段说白十分贴合窦娥这个善良的小媳妇的身份与性格。从中我们看到了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2009-08-25

  • 《窦娥冤》中窦娥反抗精神的再思考
    婆“顶罪”;对张驴儿这个奸恶无赖以及草菅人命、徇私枉法的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可又把怨气撒到不相干的楚州百姓身上,害得楚州三年大旱,不知会饿死多少穷苦百姓。如此说来,我们对窦娥这一文学形象的传统解读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笔者不揣浅陋,就窦娥反抗精神提出如下几点异议,供大家批评指正。一.窦娥的反抗表现出她对封建贞节观的迷信和维护。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多少女子被封建伦理道德荼毒摧残,多少女子郁郁一生也品尝不到爱情的甜蜜,又有多少女子在扼杀人性、窒息青春的封建贞节

    文学教育 2009年11期2009-07-14

  • 窦娥的冤屈何以“感天动地”
    被勒死。救人的张驴儿父子则乘人之危,强迫蔡婆婆答应她们婆媳俩嫁与他们父子俩,否则,“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蔡婆无奈,只得应承,“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苦命的窦娥!十三年前,生父“出于无奈”,将她给了蔡婆做童养媳;十三年后,婆婆“也是出于无奈”,竟又将她许给了无赖张驴儿做妻!寡妇再嫁,窦娥当然不同意,更何况是被逼的,所以她坚定地对婆婆说,“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并且责备婆婆“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2009-05-13

  • 对窦娥“反抗精神”的再认识
    婆婆将自己许给张驴儿,她跟张驴儿的正面冲突(第一折“张驴儿做扯正旦拜科,正旦推跌科”)及“临刑前三桩誓愿”(第三折)为例证。对此,我们不妨试分析之。第一折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搭救,在这对恶棍父子的威逼下将自己和窦娥分别许给他们,并领着他们住进家里。对此窦娥坚决反对,甚至讽刺、斥责婆婆:“婆婆也,你岂不知羞!”表面看来中间似乎确实透露出窦娥的“反抗精神”,但细细研读文本不难发现:窦娥所谓的“反抗”并不是基于对张驴儿父子卑劣行径和罪恶目的的深刻认识,而是更多地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5期2008-06-18

  • 起承转合 层层推进
    去报答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的救命之恩。阴森森的社会现实,能不令人毛骨悚然?这些情节的安排,在具体冲突中介绍了张驴儿父子和赛马卢医的基本面目,初步勾画了蔡婆婆善良、软弱的性格特征,既为主要戏剧冲突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为主人公窦娥的性格塑造作了有力的铺垫和反衬。与蔡婆婆的个性相反,窦娥虽也处在同样的逆境,面对同样的恶遇,对待邪恶势力却采取了鄙视和反抗的态度。在第一折戏里,窦娥是在深切而难言的思夫之痛中出场的。婚后不久丈夫病逝,年轻寡居,给她本来就非常辛酸的经

    当代戏剧 2000年4期20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