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

  • 吴湖帆与《四欧宝笈》的收藏
    本)唐·欧阳询吴湖帆的文物收藏是几大家族、几代人财力和智力的结晶,他的祖父是晚清重臣、金石学家吴大,外祖父是著名收藏家、金石学家沈树镛。家族的滋养与传承构成了其古物收藏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来源。他的收藏以书画和碑帖为主,只因碑帖未被很好的梳理与推介,造成了“吴湖帆收藏以书画独大、碑帖居其次”的误解。其实,如若让吴湖帆自己为其藏品掂一掂分量,其必定会将碑帖列为首位,他的斋室名也源于碑帖藏品,如“四欧堂”(藏有四册《宋拓欧阳询碑刻》)、“丑簃”(藏有《隋常丑奴墓志

    老年教育 2023年6期2023-07-19

  • 泉石苍松图
    ◎文/麦子杰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吴湖帆以其雅腴灵秀、清韵缜丽的画风自开面目,称誉画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湖帆更以其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笔下功夫,成为上海画坛的一代宗主。建国后,他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

    金秋 2022年16期2022-11-16

  • 荣枯阅尽几春秋 ——海派画坛圣手朱梅邨
    逝。朱戊吉迎娶吴湖帆的二姐吴蕙菁为继室。朱梅邨虽年幼失恃,因继母的淑贤并未缺少爱。在他懂事后,朱戊吉便请了苏州城的吴门大家樊少云为他开蒙学画。不幸的是,他在小学毕业考入苏州第二中学后不久,突患中耳炎。民国初年抗生素还未发明,因此,他一耳失聪,不久又一目失明。他被迫退学,回家入读私塾,受教于名士王康吉。朱梅邨成年鬻画为生后,自署独眼半聋居士,虽有自嘲之意,却凸显了他的自强与自信。吴湖帆是一个极具仁爱情怀的文人,外甥朱梅邨的不幸遭遇触动了他的怜爱之心,他决意亲

    前进 2022年7期2022-07-14

  • 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的独特表现
    的运用和发挥。吴湖帆在此基础进行了突破创新,在山水画色彩的运用和表现上独树一帜,将山水画中的色彩与构图、立意、运笔等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画用色体系。本文在色彩与构图、运笔、立意的结合三个方面去分析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的独特表现。关键词:吴湖帆;山水画设色;表现一、引言吴湖帆是 20 世纪中国画坛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在山水画设色方面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偏见。作为海派画家,他对山水画设色有着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山水画设色的发展。本文对吴湖帆山水画中色彩的运用

    东方收藏 2022年9期2022-05-30

  • 王季迁对吴湖帆书画鉴藏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吴湖帆对王季迁的书画鉴藏理念影响深远。王季迁对吴湖帆书画鉴藏理念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试从两人的文献资料中梳理出他们的交往细节,厘出吴湖帆对王季迁鉴藏的具体影响,进而分析吴湖帆与王季迁在书画鉴藏取向和鉴藏方法上的传承关系:王季迁继承和发展了吴湖帆的“笔墨说”和“神韵说”,对于“笔墨”的形态、内容、品质做了详细的说明,将“神韵”落实在字体的结构、笔的排列与其相互间的关系,即一种生命的感觉上。相较于吴湖帆,王季迁的理论和鉴藏实践落在实处,更科学一些,与时代

    美与时代·下 2022年8期2022-05-30

  • 王季迁:吾师吴湖帆
    《云表奇峰》 吴湖帆对于这一点,王季迁在《吴湖帆先生与我》一文中写道:“记得我14岁那年,便对绘画发生了兴趣。最初给我启蒙的是外舅顾鹤逸(麟士)先生。他本身即是名满三吴的大画家,他的老家也就是以书画收藏著名的过云楼,因此我从小就有机会窥见了若干元明清的名画。等到进了东吴大学,研究绘画的兴趣却愈来愈高。有一天,在苏州护龙街一间裱画肆中,偶然见到吴湖帆先生的大作,其画面上笔墨之清润,结构之精妙,顿时吸引了我。当世而有这样高明的大手笔,我不禁心向往之。即向挚友潘

    老年教育 2022年3期2022-04-11

  • 吴湖帆与《四欧宝笈》的不解情缘
    与近代书画名家吴湖帆的不解情缘,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中碑帖收藏的一段佳话。吴湖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澂之孙,绘画、鉴赏、收藏兼通,尤善没骨荷花,声名赫赫。就绘画创作而言,他早年和溥儒并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并称“三吴一冯”。就书画鉴定而言,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四欧宝笈》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四件传世碑拓,分别为《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四件碑帖都是欧体楷书的代表作,又因

    检察风云 2022年1期2022-02-19

  • 刘海粟的书画鉴藏与他的师友交往
    帮助,其中就包吴湖帆与康有为。吴湖帆作为著名的书画鉴藏家,将自己的书画鉴藏日记整理成册,命名为《丑簃日记》。日记记载了1931 年至1939 年之间,吴湖帆与包括刘海粟在内的书画家、鉴藏家们的书画交流活动。吴湖帆的《丑簃日记》中,有关刘海粟书画鉴藏的内容自1937 年起便有:一九三七年七月三日,刘海粟来,未遇。晚刘定之持海粟之画三卷评阅。一明吴文中山水一卷……汪向叔旧物,索值千金。二沈石田《骑驴图》卷,纸白如新,乃老年简笔,颇生辣,然不甚精。题《唐多令》词

    散文百家 2021年5期2021-11-12

  • 一件书画精品的诞生
    施之昊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笔者近见一九二七年袁克文书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提供了书画精品的另一种定义。袁克文(一八九〇—一九三一)为袁世凯次子,是袁世凯使韩时,韩王所赐姬人金氏所生。他是青帮“大”字辈,下是“通”字辈,再下是“无”字辈,杜月笙即“无”字辈,据说后者从不敢见袁克文,见到还要磕头称“爷爷”呢。在《安持人物琐忆》中陈巨来提到到丁卯(一九二七)春,“寒公又来申,住今淮海路二百七十号”。其实那个地方离吴湖帆在嵩山路的家很近,这把扇面就是袁吴二人在一

    新民周刊 2021年35期2021-09-29

  • 一件书画精品的诞生
    施之昊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笔者近见一九二七年袁克文书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提供了书画精品的另一种定义。袁克文(一八九〇—一九三一)为袁世凯次子,是袁世凯使韩时,韩王所赐姬人金氏所生。他是青帮“大”字辈,下是“通”字辈,再下是“无”字辈,杜月笙即“无”字辈,据说后者从不敢见袁克文,见到还要磕头称“爷爷”呢。在《安持人物琐忆》中陈巨来提到到丁卯(一九二七)春,“寒公又来申,住今淮海路二百七十号”。其实那个地方离吴湖帆在嵩山路的家很近,这把扇面就是袁吴二人在一

    新民周刊 2021年35期2021-09-29

  • 一件书画精品的诞生
    施之昊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笔者近见一九二七年袁克文书吴湖帆画赠陈巨来扇面,提供了书画精品的另一种定义。袁克文(一八九〇—一九三一)为袁世凯次子,是袁世凯使韩时,韩王所赐姬人金氏所生。他是青帮“大”字辈,下是“通”字辈,再下是“无”字辈,杜月笙即“无”字辈,据说后者从不敢见袁克文,见到还要磕头称“爷爷”呢。在《安持人物琐忆》中陈巨来提到到丁卯(一九二七)春,“寒公又来申,住今淮海路二百七十号”。其实那个地方离吴湖帆在嵩山路的家很近,这把扇面就是袁吴二人在一

    新民周刊 2021年35期2021-09-29

  • 梅影三生成眷属
    鲁树人摘 要:吴湖帆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画坛的盟主,他精通书画,门人众多,藏品颇丰。在书画鉴定方面,吴湖帆有“一只眼”的美誉,而他本人的古书画鉴藏也与一般的鉴藏家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从文献资料入手,分类讨论吴湖帆的古书画鉴藏特色,并试图揭示当时书画鉴藏界的普遍规律。关键词:吴湖帆;书画鉴藏;潘静淑;张大千20世纪20年代,江南书画鉴藏中心已经从苏州转移到上海,上海地区书画鉴藏家们的收藏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作为书画家型的鉴藏家①,吴湖帆在坚持正统派文人画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2021-09-17

  • 翰墨结缘书画相伴的丹青伉俪
    画坛的重要画家吴湖帆(1894—1968),与苏州世代簪缨的大姓家庭之女潘静淑(1892—1939),是我国近现代艺坛上出现的一对著名的丹青伉俪。吴、潘两家均为苏州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双方的结合在当时可言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婚后两人更是意趣相投、心心相印,闲暇之余常常一起切磋画艺,鉴赏书画;时而合作绘画,时而互相题跋。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令两人的感情生活更加和谐融洽。这对因艺术结缘、携手相伴的画坛伉俪,可谓管赵风流,艺林重现。丹青陪嫁 翰墨结缘吴湖帆和潘静

    东方收藏 2021年9期2021-09-15

  • 吴湖帆与正社关系考述
    全面爆发,是以吴湖帆、张大千、叶恭绰等为代表共同发起成立的,带有维护正统、正本清源的性质目的的书画活动。正社除正常的集会活动,共举办了4场大型的展览活动,对当时的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辑3位作者对正社的创作理念、活动形式、创作交流、收藏鉴赏、艺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探讨了正社在吴门书画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作用。本专题在画家资料、作品图片等方面得到了蘇州正社文化研究院的支持。摘 要:吴湖帆作为正社书画研究会的发起人,凭借自身全面的艺术积淀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带领

    书画艺术 2021年1期2021-03-24

  • 唯“俗”最难医
    图/视觉中国)吴湖帆、陈巨来俱为近代著名艺术家。吴善绘画,陈善篆刻,二人意气相投,经常品茗论道,纵论古今。郑逸梅在《艺坛百影》中对二人均有专题记述,其中有一段二人对话,读来印象深刻:“一日,二人相聚。吴湖帆说:凡遇不相识的人,要绝对让人看不出你是个印人,我是一个画家。假使叶恭绰对任何人都大谈其铁路建设,梅兰芳对任何人都大谈西皮二黄,岂不自形浅薄?巨来为之首肯。”本来是艺术大家,却不想让不相识的人看出自己是“大家”,这是一种极高的修养。在吴湖帆看来,喋喋不休

    检察风云 2021年1期2021-03-10

  • 京沪秋拍精彩纷呈
    日在上海举行的吴湖帆文稿研讨活动,让人们对于这件即将于秋拍中亮相的拍品格外关注。“老将”指挥“新军”在京城的拍卖界,北京泓茂绝对算得上是一支新军,但是说到他的创办人——易苏昊,绝对是个在拍卖界如雷贯耳的人物。1996年,易苏昊出任中贸圣佳总经理,并在掌舵期间使中贸圣佳跻身本土拍卖行三甲之列。他曾将多件流失海外的国宝级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回流及中国拍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易苏昊看来,拍卖行业目前处于一个自然的整合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好的东

    理财周刊 2020年24期2020-04-28

  • 吴湖帆绘画艺术探微
    文/陈含素吴湖帆54岁画像吴湖帆(1894—1968)是二十世纪海上著名鉴藏家、书画家。他不仅在书画收藏上富甲江南,而且在书画鉴定上具有“海上鉴定巨擘”的称号,与钱镜塘合称书画鉴定界之“海上双璧”。在书画创作上,入手明清,上溯宋元,自成一家,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更是有二十世纪海上“画坛盟主”之称。在壬午岁(1942)端阳,于非闇为吴湖帆在辛未(1931)夏所临李流芳《山水图》第八开对开题跋,云:“南吴北溥世誉,大千并此三元。时论称张

    艺术品 2019年10期2019-11-27

  • 吴湖帆《溪山秋晓图》
    屋的一脉相承,吴湖帆被认为是“最标准的继承中国画传统”之近代大家。他集书画、鉴定、诗词于一身,学养深厚,张大千平生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第一个就是吴湖帆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澂嗣孙。收藏宏富,善鉴别。山水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 《溪山秋晓图》画面布局由密及疏、由近及远、由险入平。观之如在江岸之边,视线跟随着泉石烟云在回环曲折中向前推进,忽又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9期2019-09-10

  • 画坛伉俪吴潘情
    ”这是近代画家吴湖帆晚年在画作《梅影三生》上的自题。画中吴湖帆与继室顾抱真并立于梅林之中,先妻潘静淑则在月华之中低头相望,暗香幽幽,云气氤氲,恍如仙境。一角小楼掩映林间,那便是他们共同生活的梅景书屋。吴湖帆(1894—1968年)与潘静淑(1892—1939年)生时经常在这里一起吟诗作画,舞墨弄影。潘静淑去世后,吴湖帆每每睹物思人,萦怀不断。1953年,他请著名人物画家孔小瑜画像,自补背景并题款,借以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怀念。让先妻与继室同框,仙凡一家,这种特

    中华瑰宝 2019年7期2019-09-10

  • 浅谈吴湖帆的收藏与绘画艺术湖帆远影特稿
    画部副研究馆员吴湖帆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早年与溥儒合称「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除此之外,吴湖帆还是中国近现代最富盛名的书画收藏家与古书画鉴定大师,素有「一只眼」的美誉,他的收藏、赏鉴与创作相互补益,融会贯通,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吴湖帆的收藏吴湖帆(一八九四年~一九六八年)富于收藏,曾藏有金石书画一千四百余件。吴湖帆的藏品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他祖父吴大澂旧藏。吴大澂曾先后出任广东巡抚和湖

    紫禁城 2019年7期2019-08-03

  • 问梅哪得香如故:“梅景书屋”在“文革”后的首次画展钩沉
    014年,恰逢吴湖帆先生诞辰120周年,不少艺术机构都因此而举办了纪念吴湖帆先生的展览和研讨活动。其中较值得关注的有沪上龙美术馆所举办的“梅景书屋师生画展”,以及由澳门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三大机构合办的全方面纪念吴湖帆先生艺术的“梅景秘色”画展①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吴湖帆先生本人的作品,还有其门下弟子的作品,以及与吴湖帆相关的藏品。,展出吴湖帆作品逾百件,同时出版了配合展览的精美画册,开展了高水准的研讨会。之后又由上海笔墨博物馆与上海文史馆共同主办

    艺术探索 2018年5期2018-10-26

  • 大痴身后 铭心绝品—吴湖帆摹《富春山居图》探析
    ,而近代以来,吴湖帆作为这份“传奇”的见证者与延续者,与之渊源颇深。所以,吴湖帆是研究此作所绕不开的人物。这是本文选择吴湖帆展开探讨的最直接出发点。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一件吴湖帆于1935年临摹的《黄子久富春山图》以70余万元的价格成交;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中,同为吴湖帆临摹的另外一件《富春山居图》以9890万元成交,成为古今临仿同类《富春山居图》在拍卖中的价格之冠。仅仅时隔数年,出自一人手笔且为同一题材的作品,市场价值“蜕变”之迅速,令无数市场参与

    收藏家 2018年5期2018-06-19

  • 管赵风流 艺林重现—吴湖帆与潘静淑的姻缘与书画
    。苏州大收藏家吴湖帆和苏州大姓潘氏之女潘静淑则是近现代艺坛上出现的又一对著名的丹青伉俪。吴家和潘家都是苏州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吴湖帆和潘静淑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婚后两人更是意趣相投、心心相印,闲暇之余常常一起切磋画艺,鉴赏书画,时而合作绘画,时而互相题跋。对艺术的共同追求让他们的感情生活更加和谐融洽。这对因艺术结缘,携手相伴的画坛伉俪,可谓管赵风流,艺林重现。吴潘姻缘 富贵联合吴湖帆和潘静淑都出生于苏州的名门望族。吴湖帆祖父吴大澂为晚清

    中国书画 2018年2期2018-05-15

  • 吴湖帆,大师是怎么炼成的
    0世纪上半叶,吴湖帆显得独一无二,尤其在古书画鉴定上的地位。依照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的说法,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样一个人。其中既有20世纪上半叶空前绝后的文物流动,有本人无可替代的天才个人因素,以及壮丽的家庭背景,才诞生了这样一位大鉴定家。时代造就伟大的鉴定家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历史上,书画文物的聚散几经大起大落。乾隆帝把江南的文物大量带进清宫。到了晚清,这些文物又史无前例地从宫廷走向民间。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若非这一次

    现代苏州 2018年9期2018-05-11

  • 鉴定家的生命与古书画同在
    止。1924年吴湖帆离开苏州,人生大部分艺术时光在上海度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下,出了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百年中国书画鉴定史上的重要人物。百年后,竟能将如此之多的海内外中国重要古书画链接起来。兼具,他还培养了张葱玉、徐邦达、王季迁等数位近百年来中国书画重要的鉴定家。此外,直至今天,他依旧留给研究人员尚待寻找答案的未解之题。既未留下印迹,又留下了印迹吴湖帆见过的重要的中国书画作品情况,远超人们的意料。有些上面既没有他的题跋,也没有他的鉴赏印。美国弗利尔-赛

    现代苏州 2018年9期2018-05-11

  • 吴湖帆书画鉴藏与创作研究综述
    刘超提要:吴湖帆先生(1894-1968)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位代表画家、收藏家、书法家和诗人,江苏吴县人。吴湖帆在民国时期上海鉴藏领域有着“一只眼”的美称,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吴湖帆先生的书画鉴藏和书画艺术研究论文为思考对象,研究书法鉴藏活动对他书画创作的影响;并以他的书画作品为图像资料,反映民国时期沪上斋名画空前繁荣的文化现象;由此艺术活动中摸索出吴湖帆先生的艺术观念。关键词:吴湖帆;书画艺术一、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创作(1)黄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2018-04-19

  • 吴氏祖孙的传家与精神
    至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在继承祖父藏品的基础上,继续四方蒐集书画、碑帖,成为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大家。百年来吴氏祖孙吴大澂和吴湖帆,守护的宝藏每一件亦是一眼千年。其间发生了太多波折和故事。这些珍贵的藏品历经百余年,间或流散,复有珠还,而今分布海内外。这次,同聚吴门,实乃盛事。从愙斋到梅景书屋的收藏变化苏州吴氏家族的主角,即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二人。吴大澂,出生于苏州官宦世家,于同治七年(1868)考中进士,一生宦迹遍布大江南北。吴大澂的一生,不仅可以串联

    现代苏州 2018年3期2018-03-01

  • 吴湖帆与天津的书画缘
    □ 周 璐吴湖帆与天津的书画缘□ 周 璐清代以来,尤其是进入近代,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显著上升,天津不仅成为了北方重要的古代书画消费、交易市场和中转地,也培养、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书画鉴藏家,有代表性的包括安岐、励宗万、汪士元、韩慎先、罗振玉、徐世昌、徐世章、李葆恂、张翼、张叔诚、周叔弢、言敦源、赵兰亭、靳伯声、李国松、任振庭等。吴湖帆作为一代书画鉴藏大家,在上海长期活动的同时,也不忘聚焦天津。吴湖帆的书画鉴藏和天津会有着哪些关联、互动、交集,笔者以《吴湖帆

    收藏家 2017年9期2017-09-15

  • 吴湖帆藏《四家集锦图卷》中的拼配现象
    珍贵文物是经过吴湖帆先生长期的收集、整理、拼接、装裱,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貌。其在吴氏书画鉴藏活动中也具有较为鲜明的标本性作用。笔者试以分析此作为主线,探求吴湖帆鉴藏活动中的拼配现象。【关键词】明四家 吴湖帆 书画拼配一、引言一般而言,当“割配”一词与书画相联系,往往隐含着些许贬义。中国书画装裱由晋至唐方才发展成熟。与此同时,对书画作品的拼、拆、配、凑也与之平行展开。《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开元中,玄宗购求天下图书,亦命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刘怀信亦或

    中国美术 2017年1期2017-07-04

  • 吴湖帆:四宝归一,化度偶迷(上)
    韦力吴湖帆是现代著名的大画家,他跟张大干被世人并提为“北张南吴”,而在海派画家中,他又跟吴子深、吴待秋和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除了著名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吴湖帆还是著名的收藏大家,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用西方的谚语来说,他是含着金汤匙来到这个世界的。按照后世的说法,吴湖帆是大收藏家吴大激的孙子,其实他并非是吴大激的亲生之孙。大澂兄弟三人,其兄名大根,其弟名大衡,而吴湖帆实际上是大根之子吴讷士的儿子。吴大澂仅生一子,可惜在9岁时夭折了,

    收藏与投资 2017年5期2017-05-30

  • 艺苑名士吴湖帆
    蒋频吴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以湖帆名世,江苏苏州人。吴湖帆富于收藏,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之一,藏有金石书画数千件。他的收藏一是来自祖父辈的旧藏,如吴大澂遗传的周代邢钟和克鼎。吴湖帆极喜爱这两件上古青铜器,名其室为“邢克山房”。吴大澂生前特别宝爱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和将军印28方,后亦为吴湖帆收藏。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的嫁妆。潘静淑曾祖潘世恩为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为清光

    公关世界 2017年16期2017-05-30

  • 吴湖帆:待后人论定何需五百年
    术评论家眼中,吴湖帆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不仅回答了当时“中国画向何处去”的时代疑问,也为我们当下的文化走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世家吴湖帆,一个书画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名字,也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代大家。近年来,沪上多所学术收藏机构聚焦“吴湖帆现象”,但在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看来,目前对于吴湖帆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意义的认识还远远不够。1894年,吴湖帆出生于苏州的簪缨世家。也正是在这一年,甲午战争爆发。祖父吴大澂时为湖南巡抚,主动请战,结果大败而归,不得

    公关世界 2017年22期2017-05-30

  • 吴湖帆:四宝归一,化度偶迷(下)
    ,唯有后来归了吴湖帆四欧堂的那本,为宋代的翻刻本。这样的结论,吴湖帆当然不承认,他经过一番比勘,彻底推翻了翁方纲的结论。吴认为,除了他的这一件之外,其实另五件都是翻刻本。为此,吴湖帆对《化度寺》写了篇长跋,他在跋中首先说:“率更化度寺塔铭,历来著录,允称唐楷第一。惟原碑早付劫灰,拓本等如星凤,后世相诧以为瓌宝者,仅据大兴翁学士所定,洛阳范忠献赐书楼所藏残石拓本耳。乾嘉以来,煊赫艺林,若南海吴氏筠清馆、大兴翁氏苏斋、临川李氏静娱室、吴郡陆氏松下清斋诸本皆是也

    收藏与投资 2017年6期2017-05-30

  • 吴湖帆与清代三邨
    iaotian吴湖帆与清代三邨□ 刘晓天liu xiaotian清初以来,私家书画鉴藏群英荟萃、名家辈出,其中尤以梁清标(梁棠邨)、高士奇(高江邨)、安岐(安麓邨)“三邨”最具代表,“三邨”共铸辉煌,照耀古今,前所未有地推动私家书画鉴藏达到全新高度,进入崭新时代。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私家书画鉴藏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吴湖帆作为其中的翘楚和巨擘,风云一时。吴湖帆与清代“三邨”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私家书画鉴藏的领军人物,会有哪些交集、互动和回响呢?吴湖帆是如何看待

    收藏家 2016年11期2016-12-07

  • 锦绣重开焕若虹 吴湖帆的故国之思《锦绣奇峰》
    吴湖帆的《锦绣奇峰》自丁丑(1937年)八月始作,历时八年,从剩水残山、迷天宿雾,至沧海桑田、锦绣重开,大快人心。时代风云变幻,并吴湖帆与孙邦瑞通家之谊,于再三题跋中有详细笔录。崇山峻岭,桃坞深处气韵缭绕,笔墨功夫令人惊奇。漫漫人生路,与挚友亲朋相辅相侍更值得称颂。吴湖帆与孙邦瑞往来频繁,私交笃厚。按题跋中意,辛巳(1941年)春,吴湖帆母亲沈太夫人在病榻上吩咐吴湖帆以画相赠,并叮嘱其与孙邦瑞家结为亲家。儿女通姻,亲上加亲。吴湖帆自然不轻慢,将丁丑年未完成

    中国报道 2016年10期2016-10-26

  • “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①—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美学探析
    天地之间”①—吴湖帆山水画设色美学探析文/杨 彦编者按吴湖帆山水画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于设色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在体察以南宗为主的文人山水设色后,上溯宋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雅致明丽、清淡沉静、色墨相融的独特风格。对于吴湖帆在绘画、书法、以及鉴定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近代学者以《后汉书》中“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一语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本文从正统的文人画设色观、海派设色的影响、以北润南的设色观三个方面梳理吴湖帆设色山水的风格特点及相关问题,并对吴湖帆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6期2016-08-08

  • 吴湖帆山水画设色风格研究
    200000)吴湖帆山水画设色风格研究郭琛薇(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200000)摘要:山水画以描绘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为对象,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追求独特的气韵与意境。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山水画的设色形成了重墨轻色的观念,影响了色彩运用和发挥。吴湖帆作为海派画家,擅长山水画,特别在是山水画设色上有着独到的见解,推动了山水画设色的发展。本文在简介山水画的设色基础上,从颜色选择、主题表现、设色大胆、天人合一、追求意境等方面阐述了吴湖帆山水画的设色风格,以让读者对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2016-07-12

  • 吴湖帆鉴藏恽南田
    物馆 朱万章吴湖帆鉴藏恽南田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万章【内容提要】本文以吴湖帆鉴藏恽南南田为例揭示其书画鉴藏,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欣赏、把玩与拥有,而是融鉴定、品评及研究、临摹、创作于一体,藉此达到鉴与藏的真正目的。【关键词】吴湖帆 恽南田 品评 临摹 鉴藏清·恽寿平《古木寒烟图》。上海博物馆藏吴湖帆(1894—1968)为20世纪著名的书画鉴藏家与画家。他一生鉴藏名家书画无数,单就其现存于世的、经其鉴藏题跋的书画就有近千件。和大多数收藏家迥异的是,他对前人书画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3期2016-06-04

  • 一个“富三代”的自我修养
    以前人们眼中的吴湖帆是大画家,而此次多维度的策展理念,将引导观众理解吴湖帆对中国传统书画的全方位贡献,“对于吴湖帆的认识,才刚开始”。上海博物馆跨年重头大展“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近日在申城颇受关注。吴湖帆是有影响力的海派画家,但如果他只是一个太太平平画画的人,那他在今天就不会是一个“万人迷”。除了鲜明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比如为了让自己看着顺眼,不惜对那些价值连城的名家书画进行拆剪拼装,裱成自己喜欢的样式;还比如为了一幅心仪的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6年2期2016-05-30

  • 吴湖帆: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徐悦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分为两期,在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出。第二期展出时间从2016年1月28日至3月13日。吴氏祖传在内的梅景书屋之鉴藏,从王谢堂燕到以物换画、以画养画、馈赠等购藏方式和渠道,吴氏用其卓识慧眼,勤奋认真的态度,走完了其一生的使命。贤孙吴湖帆多少年来,有人说吴湖帆之后,再也没有一个能将一部中国绘画史,如此扎实娴熟于胸的人。但也有人说,他只有守旧没有创新。吴湖帆的生前,没有像张大千那样,留下“五百年来第一人”的豪放评价,但他留下了“待

    检察风云 2016年4期2016-05-14

  • 守东村法 富书卷气
    就在朵云本上的吴湖帆题跋里:“六如修竹茅亭图,生平得意笔也。余所见不只一本,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或规宋人法度,或袭元人逸韵。此帧纯守东村师法,自有书卷气味,非寻常庸史可及。壬申(1932年)花朝题于梅景书屋,吴湖帆。”这段题跋里明确指出吴湖帆见过不止一本《茅屋蒲团图》,“各尽景物,无不神妙”。正因为是唐寅“生平得意笔”,所以反复创作,这种观点恰与江兆申先生不谋而合。吴湖帆对此图的喜爱也非同一般。他临于丁丑(1937年)的《幽篁虚亭图》于1993年朵云轩首届

    中国收藏 2016年6期2016-05-14

  •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凌利编者按:吴湖帆是近现代书画鉴藏巨擘,又是文人书画大家,其书画俊迈清秀,儒雅中和,尽得富贵之气。自2016年1月28日起至3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品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为广大读者充分了解吴湖帆的画学追求、鉴定方法、交易渠道诸方面,以及近现代书画的市场生态,提供了切实的文本资料和图像指引。本刊上期推出 “吳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之书法部分,本期继续推出其中绘画部分,以展示吴湖帆所鉴藏的自唐宋至明清的古代绘画以及重要题跋,全

    中国书画 2016年3期2016-04-19

  • 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
    的重要组成,以吴湖帆、张珩为核心的两位古书画鉴定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度与成就。对于书画真伪的判断,吴湖帆显得十分自信。从“故宫旧藏真伪杂陈”〔53〕之声明,至不盲从古代鉴定家或著录的态度:“虽有棠村(梁清标)印无用也。”〔54〕“一般人购画处处以著录为据者,真有盲人瞎马之诮也。 ”〔55〕从认为冯超然“鉴别尚不差,而对于董香光书画完全背道不识”〔56〕等对同时代友人鉴定水准的直言不讳,乃至与祖父吴大澂的鉴定观点时有相左〔57〕等,都显示出其于学术上不囿

    中国书画 2016年3期2016-04-19

  • 装潢圣手刘定之
    《刘定之像》是吴湖帆与苏裱大家刘定之交往之见证。该作纵26厘米,横351.5厘米。画面描绘了一片春和景明,水清幽裹,佳木葱笼。主人翁乌发长髯,文质彬彬,着淡蓝色长袍,坐于水槛朱柱玉栏边,观双燕斜飞,鸳鸯去复来。围绕于人物周围的杨柳、湖石、杂花由吴湖帆所绘。为主人翁造像的则是与吴湖帆同时期的著名人物画家郑慕康(1901-1982),其人物肖像糅合了西洋的明暗法、透视法与中国工笔人物的写真传统,既高度契合了人物的形,又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神韵。此外,吴湖帆的外甥

    中国书画 2016年3期2016-04-19

  • 吴湖帆鉴藏恽南田
    博物馆 朱万章吴湖帆鉴藏恽南田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万章本文以吴湖帆鉴藏恽南南田为例揭示其书画鉴藏,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欣赏、把玩与拥有,而是融鉴定、品评及研究、临摹、创作于一体,藉此达到鉴与藏的真正目的。吴湖帆 恽南田 品评 临摹 鉴藏清·恽寿平《古木寒烟图》。上海博物馆藏吴湖帆(1894—1968)为20世纪著名的书画鉴藏家与画家。他一生鉴藏名家书画无数,单就其现存于世的、经其鉴藏题跋的书画就有近千件。和大多数收藏家迥异的是,他对前人书画的鉴藏,并非局限于简单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2期2016-04-11

  • 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重现吴湖帆对中国书画鉴藏的贡献
    岚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重现吴湖帆对中国书画鉴藏的贡献□王小岚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of WU Hufan Exhibition in the Shanghai MuseumWang XiaolanAppreci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f Wu Hufan Exhibition

    收藏家 2016年2期2016-03-30

  • 一帆经墨海一层历千秋
    坛盟主”之称的吴湖帆,不仅善书画创作,更精鉴藏研究。眼下,一场"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于上海博物馆举行,邀您徜徉于湖帆的梅景墨海……20世纪的中国,无论是传统文人的价值观,还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间,欧风东渐,古今交汇,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吴湖帆作为海上古书画鉴定家的代表,恰逢其时地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他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与此特殊时代密不

    中国收藏 2016年2期2016-03-11

  • 吴湖帆的收藏世界
    博都介绍了其与吴湖帆先生的关系与鉴定题跋,正如上博研究人员所言,这就是体现出书画真伪交织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吴湖帆的鉴定巨眼。清 郎世宁《聚瑞图轴》岁末年初,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大展“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式拉开了帷幕,引领了继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之后的又一次书画展览热潮。此次展览展品全部来自上海博物馆,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其中有24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占整个展览比重的四分之一。展品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可窥吴氏鉴藏规模之一斑。

    新民周刊 2016年8期2016-03-02

  • 梅景书屋
    墨 明 董其昌吴湖帆跋中指出该册为董其昌原装作品,系目前传世董氏作品中唯一一例。由董其昌自签“画禅室小景四幅,戊午(1618年)三月”可知作者时年64岁。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画分南北,以禅喻画”。吴湖帆钤“画禅室”印于册上,实属双美。此印为其外祖父沈树镛请钱叔盖所治,不幸散佚他处,后终得完璧,今与董氏画作相映生辉。吴湖帆外祖沈氏与其本人皆以“宝董”名室,此为出处之一。吴湖帆以画艺鸣世。“北张(大千)南吴(湖帆)”,世人把他和张大千相提并论

    读者欣赏 2016年2期2016-02-25

  • 吴湖帆:江山过眼
    在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厅入口,由吴湖帆、潘静淑伉俪合作的《梅景书屋图轴》是展览的“序言”。图中有山涧幽谷,白梅点点,茅屋掩映其间,室内可见一雅士与女史凭案对坐,一派文士的雅逸之气。之所以将这幅画置于入口,是因为“梅景书屋”这个名字,几十年来已经成为吴湖帆收藏活动的一个代称与缩影。而关于这个名字里的含义,至今还有着不同的解释版本。?紧跟着图轴最先展出的两幅作品是南宋宋伯仁编绘的《梅花喜神谱》与北宋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它们被认为是“梅”与“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2期2016-01-08

  • 清隽雅逸 烟云缥缈——浅谈吴湖帆的书法
    425000)吴湖帆与张大千齐名,人称“南吴北张”,与冯超然、吴子深和吴待秋合称为“三吴一冯”,是民国时期一位集诗、书、画、鉴、藏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因画名太盛以致书名被掩。吴湖帆数十年习字朝夕不辍,身体力行。吴湖帆篆隶受祖父吴大澂影响最深;楷书初喜欧阳询的端庄肃穆、薛稷的劲挺犀利,后亦受汉魏碑刻拙朴浑厚的感染;行书初学王文治的清淡婉美、董其昌的清新飘逸,中年学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瘦直挺拔,后得米芾的《多景楼诗卷》手迹后便朝夕研读,心摹手追;晚年草书则多受怀素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2015-12-18

  •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
    专场近日举槌,吴湖帆和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领衔是场拍卖,其中以吴湖帆1943年的《翠岚居隐》和黄宾虹1946年的《湖山泊舟》最受瞩目。吴湖帆以山水名于世,而青绿山水尤为时所重。此幅《翠岚居隐》(见图)作于1943年夏七月,民国年间为沪上收藏家王乃龢舊藏,后经香港著名收藏机构梅洁楼递藏。黄宾虹《湖山泊舟》作于1946年,笔力沉着,展现画家自立面目的成就,堪称倾力之作。 (据新浪收藏)

    东方收藏 2015年6期2015-10-21

  • 浅谈吴湖帆的习书历程
    5199)浅谈吴湖帆的习书历程王慧珺(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摘 要】吴湖帆,出生于苏州名门,从小有着良好的家学基础,是民国最后一批传统文人的代表人物。本文将借鉴朱梅村先生的言论,将吴湖帆先生的习书过程划分为初学期、过渡期、成熟期和晚年四个阶段来介绍。【关键词】吴湖帆;初学期;过渡期;成熟期;晚年一、初学期(1894年—1915年)(一)家学渊源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澂是清代著名的篆隶大家,其笔画光洁、瘦硬,给人一种精确、严肃而有秩序的感受。吴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2015-07-20

  • 吴湖帆教王季迁:不画画,只看画
    文/万君超吴湖帆教王季迁:不画画,只看画文/万君超梅景开山弟子王季迁曾经在《吴湖帆先生与我》一文中写道:“记得我14岁那年,便对绘画发生了兴趣。最初给我启蒙的是外舅顾鹤逸(麟士)先生。他本身即是名满三吴的大画家,他的老家也就是以书画收藏著名的过云楼,因此我从小就有机会窥见若干元、明、清的名画。“等到进了东吴大学,研究绘画的兴趣愈来愈高。有天,在苏州护龙街一间裱画肆中,偶然见到吴湖帆先生的大作,其画面上笔墨之清润,结构之精妙,顿时吸引了我。当世而有这样高明的

    读者欣赏 2015年2期2015-07-18

  • 民国(1920~1937)上海书画家润例和生存状态探微
    生出新的面貌。吴湖帆是民国海上画派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他的书画在当时就已畅销海内,本文从润例入手,研究吴湖帆书画在民国时的市场价格,通过史料检索的方式梳理出当时的物价状况,体现以吴湖帆为代表的民国上海地区书画家的生存状态。关键词:吴湖帆;润例;生存状态;书画市场1 民国时期的上海书画市场上海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海派书画在20世纪初进入全盛期,涌现出一大批书画艺术名家,书画家参照自身的艺术水准、社会地位、声望高低来制订润例,将润例刊载在报纸、杂志上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2015-05-30

  •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龙国祥吴湖帆(1894-1968年),原名翼燕,更名万,字遹骏,又名东庄,号倩庵,别号丑一簃,做作书画署名湖帆。吴湖帆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父是晚清大吏,又是著名古文学家、书画收藏家,外祖父也是川沙著名收藏家沈韵初先生,两位老人家藏均极为丰富,受他们的影响,湖帆先生从13岁起学画,20岁时专门学画。1915年,湖帆先生娶吴县大姓潘氏之女树春为妻,潘树春字静淑,工词善画,与先生情趣宪法头相投,而潘氏家族所藏文物称雄东南,更使先生的艺术借鉴又多依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6期2014-07-31

  • 朵云轩 品赏吴湖帆佳构
    推出朱昌言旧藏吴湖帆书画专场。作为一位集绘画、书法、鉴赏、收藏各领域成就于一身的显赫人物,吴湖帆的艺术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以说这代表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张大千、溥儒、谢稚柳等人,由于吴湖帆出身世家,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吴湖帆的祖父为清末封疆大吏、书画鉴藏家吴大澄。吴大澄生前有意让其文孙吴湖帆继承家传文脉,其毕生珍藏艺术品之大部都由湖帆继承。吴湖帆还是大收藏家沈韵初的外孙,沈氏所藏隋代《常丑奴墓志》,后来也辗转入藏吴湖帆,吴因之自

    中国收藏 2014年5期2014-05-10

  • 画出幽谷传永远
    郭熙幽谷图》是吴湖帆著名的临摹作品,作于1933年。与原作相比,吴湖帆摹本尺寸略小,纵145厘米,横52.5厘米(原作纵167.7厘米,横53.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纸本,水墨浅设色。画上有二题,其一曰:北宋郭熙幽谷图,宣和内府所藏,癸酉二月吴湖帆临。其二日:绢本无款字,安岐收入《墨缘彚观》,标曰郭熙。画作山阴幽悄之景,前人皆误为雪霁,安氏题为幽谷,自有特见也。吴湖帆吴湖帆是近世鉴藏大家,眼力好,所藏宏富。曾着《吴氏书画记》,辑录他收藏的历代名画上的

    文物天地 2009年6期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