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

  • 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与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关系研究 ——兼谈萨满教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化与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和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的关系,证明了岗上类型积石冢产生的变化应与石板墓文化向东南的输出有关。在相距如此之远的两种文化之间产生的交流与影响,萨满教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积石冢在承袭新石器时代积石冢的基础上,呈现出新面貌,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岗上、楼上墓地为代表的积石冢内开始出现石板墓。而在相同时期,欧亚草原已经大规模出现以石板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在哪些方面存在联系?本文予以探讨,如有不当

    北方文物 2023年3期2023-06-10

  • 大禹治水背后的马家窑
    河。从大禹“导河积石”“迁三苗于三危”等文献记载来看,西部的夏族故地始终作为大本营,为东迁的夏族注入力量,这也成就了大禹治水、迁居三苗等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丰功伟绩。可以说,西部夏族故地同中原文化的发展始终有着密切联系,在整个华夏文明的传承当中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大夏水与大禹的传说夏人的族源,史籍记载零散,在后世群体的自我追述与集体记忆中,夏人将黄帝、颛顼、鲧、禹作为自己供奉的先神,《国语·鲁语上》说“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是说夏人是黄帝、颛

    博览群书 2023年4期2023-04-27

  • 吉林临江鸭绿江上游东甸子墓群2015年度发掘简报
    博物馆鸭绿江上游积石墓由12处高句丽时期墓群组成,在吉林省长白县和临江市境内沿鸭绿江上游右岸呈点状排布,绵延分布约200余千米。鸭绿江上游积石墓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白山市即刻启动了保护规划和方案的编制工作,为配合一期保护规划和方案的编制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核准,201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临江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鸭绿江上游积石墓—东甸子墓群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与发掘。东

    考古与文物 2022年6期2022-08-04

  • 窗外
    历史的图书馆——积石堂上。窗户那头的大杨树彻底变成了一棵“大白杨”,地上的草皮、青石砖也都一消夏日绿野仙踪般的神秘和秋日红黄相衬的绚烂,仿佛一场雪抹去了以往的记忆。早晨一到图书馆,透过窗子不禁感叹:兰州冬日雪,一夜回金城(兰州的古称)。冬日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总能唤起历史感。翻阅校史,发现积石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1946年以后修建二层独立馆舍一座,名曰“积石堂”。“积石”二字,取自大禹治水中黄河源头的积石山,隐喻获取真知的源头就在图书馆。在兰大两年的

    大学生 2021年9期2021-09-28

  • 再论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
    地点四号冢发现了积石冢叠压筒形器墓的层位关系,为牛河梁遗址墓葬的分期与演变研究创造了条件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文物》1997年第8期。。1998—1999年,发掘者根据第五地点揭示的“三叠层”将此处的红山文化遗存区分为生活遗迹、早期积石冢、晚期积石冢前后更替的三个发展阶段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1998—1999年度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8期。。第五地点的早期积石冢、晚期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3期2021-06-22

  •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图书馆的缘分
    》,另一篇则是《积石堂记》。两篇佳作后来成为兰大图书馆经典馆史文献,甚至被学校奉为珍贵校史文献。《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概况序》是应《概括》编纂者何日章之请,于8月6日起草并改定。顾颉刚在该序中接续前引述往之笔,说明了自己本次应邀来校的缘由,并对当时的图书馆乃至校园建设称赞有加∶“进萃英门,观三山堂,气象高伟,大异于曩所见。人图书馆,则中外图书杂志充塞老屋数十椽,如登群玉之峰,为宝气所震慑。询主事者谁,则前河南省立图书馆长兼博物馆长何日章先生,二十年前之旧识,

    藏书报 2021年21期2021-05-30

  • 临津古渡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地方: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保安族;这里曾经出土了被郭沫若推崇为“中国彩陶王”的大型马家窑彩陶;这里有大禹治水的遗迹,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源头。黄河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古渡口——大河家渡口(临津古渡)。据说霍去病曾从此地经过,远征匈奴。如今,这里架设了混凝土大桥。昔日的古渡口只留下诸多遗迹供人们凭吊。河边雄关大河家渡口,古代称之为积石渡,也叫临津渡。自古以来,雄关古渡紧密相连,雄关守护了渡口,渡口则滋养了雄关,临津渡就和积石关相辅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3期2021-03-18

  • 中国知识者的精神及艺文形态 ——读何积石先生《印学百咏》随感
    、书、画、印,何积石先生庆幸与此四者结缘。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喜信史前文字妙,诗书画印数因缘。”他沉浸在“诗的意境,书的韵味,画的气象,印的感受”中,不断“挖掘自我,实践自我,提升自我”,这本《印学杂咏》正是他几十年求索的一个精神标识。阅尽荣枯前世悟,和诗投老会知音。”所谓“知音”,可以是某一种人,与他相似的“文人”;也可以是某一种精神,即他所向往的人文精神或曰“业余精神”。一认识何积石先生虽已有年,但我对他的为人、从艺和治学,所知十分轻浅——只知他于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6期2021-01-20

  • 李玉军绝句十一首
    秋花杀,指点津衢积石城。开山鬼斧六合齐心卫国门,开山鬼斧运乾坤。凯旋举酒融融月,蹈火伊人泪几樽?夜游大墩峡石栏翠幕夜脩森,悬瀑惊雷动客心。偷傍驿亭祈老木,绿魂摇曳引青禽。游梵净山遇僧一炉香岫带烟霞,石径萦纡向鹤家。行到半山僧有问,欲邀精舍共沱茶。云裳泪孤影去来谁与问,空山月照一枯僧。无由歌笑云裳泪,只是衷肠未结冰。此生一叹生来无命成梁柱,岁岁临风抹泪痕。野雉狐儿常窃笑,影孤危峡又黄昏。支教积石城一曲花儿出性情,筝音鹂语箜篌声。牵心入肺如醇酒,不负春光积石

    鸭绿江 2020年21期2020-11-12

  • 蓝色的黄河
    以至尖扎、循化、积石和兰州绿色谷地的各有风情的城镇,河水流经的大小的峡谷也会让人叹为观止。有人讲到黄河三峡,是比照长江三峡而来的,但这黄河上游的三峡,大大小小何止十几组,而且皆有一层叠一层的丹霞地貌特点,多彩多姿,要说黄河的峡是丹霞凝集之峡,或者更符合这些峡谷的本来面目。老贵德人常说,过去河的一边绿一边黄,河两岸是两个世界。其实,这是对丹霞地貌的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不甚了解。绿色映衬着现在的生态气候,五彩斑斓的丹霞地貌提示着过去地质年代的生态气候,那鲜亮的红

    中国三峡 2020年8期2020-09-27

  • 入堂
    学的代表性建筑“积石堂”屹立在黄河之上的线性纹样,以及“兰大”字样演化的几何图形。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背面喜红的EMS文件袋正中央印着“录取通知书”五个金色大字,底部用蓝金烫印积石堂和黄河浪花纹饰,寓意积石堂屹立黄河之上。对开门式通知书夹册由蓝色厚卡纸制作,封面印有兰州大学的发端建筑——至公堂和积石堂,象征着兰州大学110余年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录取通知书以积石堂、黄河浪花作为主要装饰,四角烫有代表书本和栋梁之材的知识之柱,通体印有11本书组成的积石堂暗纹,

    大学生 2020年9期2020-09-12

  • 说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随葬品只有玉器。以写实又神化的猪龙、熊龙、凤鸟、龟等动物形玉饰、上下贯通的马蹄状玉箍和装饰着随光线变化而若隐若现花纹的勾云形玉佩为主要类型,它们与竖立在积石冢上成排的彩陶筒形器都是墓主人用以通神的工具。这些积石冢位于山冈之巅又层层迭起,具有后世帝王山陵的景观。充分显示出中心大墓主人“一人独尊”的身份地位。女神庙供奉着围绕主神的女神群像,一

    侨园 2020年3期2020-05-15

  • 说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随葬品只有玉器。以写实又神化的猪龙、熊龙、凤鸟、龟等动物形玉饰、上下贯通的马蹄状玉箍和装饰着随光线变化而若隐若现花纹的勾云形玉佩为主要类型,它们与竖立在积石冢上成排的彩陶筒形器都是墓主人用以通神的工具。这些积石冢位于山冈之巅又层层迭起,具有后世帝王山陵的景观。充分显示出中心大墓主人“一人独尊”的身份地位。女神庙供奉着围绕主神的女神群像,一

    侨园 2020年3期2020-05-15

  • 甘肃临夏大夏川
    南四十里。“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积石在今天临夏小积石山。“嶓冢道瀁,东流为汉”,瀁水出陇西氐道,至武都为汉,至江夏谓之夏水。“道渭自鸟鼠同穴。”“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泾水、汭水(即芮河)在今平凉一带。大禹也到过民勤潴野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这两句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和临夏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积石山即今小积石,在河州枹罕(今临夏州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2期2020-04-10

  • 汉代积石积炭墓初探
    。目前所见的汉代积石积炭墓集中于南阳盆地内,多是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因此,本文的空间范围主要在南阳盆地,即丹淅地区。二、积石积炭墓发现情况目前发现的汉代积石积炭墓主要集中在南阳地区,以丹淅地区最为丰富,分别见于以下遗址。阎杆岭墓地于1974年被发现,1994年对其进行调查,发现有土坑墓和砖室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画像石等。2005年6月,河南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岭墓群进行了发掘工作,共计发掘墓葬209座,其中为3座汉代积石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2020-01-02

  • 浅谈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
    明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以下简称Z)是牛河梁遗址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红山文化遗迹,也是探讨红山文化墓葬特征和社会结构等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仅从名称上看,积石冢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积石和墓葬上,但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者却明确指出,积石冢应是同时具备“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1]的遗迹单位,并将石墙区域范围内的多个墓葬划归同一遗迹单位。牛河梁遗址研究者并未严格遵循发掘者对积石冢的特征定义开展研究工作,而是从以下3 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1.把积石作为判断积石冢的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7期2019-07-30

  • 2018年度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M189发掘
    1座,包括甲字形积石墓葬104座、圆形积石陪葬墓326座、独立圆形积石墓葬141座。此次确认的墓葬总数比2001年调查结果多138座,确认该墓地为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匈奴贵族墓地。M189主墓葬墓室顶部清理发现两层形状不同的石砌网格结构,墓室中部发现石砌围框结构以及鱼骨状分布的木头层,这些特征均与以往发现的匈奴贵族墓葬截然不同。盗洞中出土的漆器、金银器等器物碎片初步证实了该墓葬主人的身份应当也是匈奴贵族,并且与中原汉王朝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主墓葬填土中,还发现

    大众考古 2019年1期2019-07-06

  • 战国行唐故郡墓葬研究
    多为东向。28座积石墓多为东向,9座土坑竖穴墓兼有东向(3座)和南北向(6座)两种。墓地排序规律:先辈葬于北,后辈葬于南而偏西,大致形成从东北向西南的墓葬排列顺序,同辈3-5座墓集中一起,以一座墓为中心,形成一组家族墓群。(二)墓圹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多有积石故郡墓群均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没有墓道。积石墓占比重很大,已经发掘的37座墓葬中,有28座是积石墓,9座是竖穴土坑墓。积石的功能原本是狄族以石为椁的丧葬习俗的传承,但故郡墓群积石的功用已经开始分化,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1

  • 《山海经》中的河州历史
    可见一斑。如禹所积石山(今积石山)、先槛大逢山(太子山)、黄河、济水(姬水)、资水(洮河)、甘水(大夏河)、大泽(即河州史前的大夏湖)、始州国(即大夏邦国)、毛民国(即苗民国)、拘瘿国(即今和政县)等。阅读涩齿绕牙的古书《山海经》,科学分析枯燥而极为简朴的文字,审视历史学家和考古家常常忽略的大西北,发现有华夏文明的重要史料,发现有今临夏远古时候的重要历史。千古奇书,值得一阅。河州(今甘肃临夏)的早期历史,在河州最早的明嘉靖《河州志》中略有记载,对汉以后事,

    丝绸之路 2018年9期2018-11-29

  • 防汛积石调运预案关键因素浅析
    任重于泰山,防汛积石做为防汛抢险的重要物资,调运工作的顺利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防汛积石调运工作,熟悉防汛抢险设备操作规程,发挥防汛积石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减小险情损失,做到早部署、早准备,南京市滁河河道管理处编制了防汛积石调运预案并进行了演练。1 案例概况南京市滁河河道管理处是江苏省、南京市两级政府江北地区最大的防汛积石储备基地,负责江北防汛积石的储备保管工作,同时负责制定详细的积石调运预案,配备必要的调运设备。1.1 防汛

    江苏水利 2018年1期2018-01-26

  • 改革开放以来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概览
    遗物,包括老铁山积石冢、貔子窝、文家屯、四平山积石冢等,其中文家屯、四平山完整的资料一直到近年始见公布。1949年以后,中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双砣子与岗上、小珠山与吴家屯、郭家村、于家村、上马石、大嘴子、三堂等遗址。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辽南沿海及部分海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对进一步细化辽东半岛地区的史前文化序列、探讨辽东半岛史前文化的来源、探索辽东半岛与邻近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东北亚地区文化传播的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一、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4期2018-01-23

  • 大禹
    大禹循河而上,至积石山,见河被高山阻挡,壅塞漫溢,他率万民凿开河道,引河水入大海。又说他梦中得神仙授予宝剑,劈开了积石山。这条凿开的河道就是今天的积石峡——一条长25公里的峡谷,两岸壁立千仞,崖壁上斧凿之痕历历可见。积石峡中有禹王石、大禹斩蛟崖、天下第一石崖等,作为见证。这道峡谷后来被称为“积石锁钥”,是汉地进入青、藏的主要孔道,也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导河积石之后,大禹又找寻源头开辟水道,将渭水导入黄河。典籍中还有他“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番冢导漾,东流为

    丝绸之路 2017年23期2017-12-29

  • 小珠山上层文化积石冢研究
    )小珠山上层文化积石冢研究田 野1, 孙韵岚2, 于 盼1(1.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数字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中国学术界将建筑于山头之上且有主次墓葬之分的石构墓葬群称为积石冢。小珠山上层文化时期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积石冢遗存主要有四平山和东大山积石冢,其应是受辽西地区积石冢传统影响所致。两者虽建构规制相近,但因建造年代的早晚导致其等级上的明显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应是山东半岛地区同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1-24

  • 对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迹年代的认识
    ,牛河梁第二地点积石冢各墓葬并不共时,不存在哪一座墓,足以统领其他所有墓葬的情况。传统上,红山文化祭祀以“坛、庙、冢、台”这样四类典型遗迹来概括认识,但是红山文化绵延近两千年,这四类建筑也不是共时的。红山文化祭祀传统的变迁值得再深入研究。红山文化;牛河梁;第二地点;遗迹年代牛河梁第二地点,地处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富山乡福店村牛河梁山梁南段一处鞍脊形山冈上。该地点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83年持续到1998年,2009年为完成保护棚建设进行过补充发掘。在东西长1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1-24

  • 大禹治水 源在青海
    水从青海东,导河积石,改堵为疏,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大禹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大禹“敬民、养民、护民、教民”的民本思想也是我们继往开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发扬光大的。灿烂辉煌的历史典籍:记载在青海在古代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涉及大禹的文献,比较著名的有《禹贡》《山海经》《越绝书》《史记》《汉书·地理志》《神异典》《水经注》《隋书》《西宁府新志》《河州志》《甘青通志》等。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很多文献提及大禹治水的史料,有些花了大力气来研究

    群文天地 2017年5期2017-09-26

  • 河底石
    积石关,号称天下黄河第一雄关。峻峭耸立的积石山,两崖千仞绝壁,遮天蔽日,大有将崩欲倾、一触即发之势。挤成一线湍流的黄河,从两山绝壁之中横冲直撞而出。据传说,这里刀切斧削的崖壁,是大禹凿山疏河时留下的斧痕。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中记载:“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顾不上看天,顾不上看山,顾不上看关,一踏上积石峡里的黄河河底,我就迫不及待地盯着脚下的河底,昔日喧嚣咆哮的黄河,如今静谧得只听得见我的心在怦怦跳动;干涸的黄河河床,呈现着一片神圣而肃穆的灰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7年9期2017-06-20

  • 在Excel中添加趋势线、求回归方程
    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731408)张心斌●在Excel中添加趋势线、求回归方程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731408)张心斌●普通高中数学必修(3)中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时,运用Excel软件制作趋势线,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模糊,在教学实践中不易制作出趋势线,对高中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为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详细撰写此文,与读者分享.在Excel中添加趋势线、求回归方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输入数据2.选中要添加趋势线的数据系列,单击插入——图表,选择图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5期2017-06-05

  • 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M189陪葬墓
    墓葬为一座甲字形积石墓,坐北朝南。墓室北宽南窄,墓室及墓道边缘砌有石墙,石墙内填沙和石块。12座陪葬墓均为圆形积石墓,呈弧形分布于主墓东侧,自南向北编号为PM1~PM12。其中PM12积石的北端接近主墓北墙所在的东西向直线,PM1积石的西端接近主墓室东墙所在南北向的直线。PM1和PM12积石的中心距离主墓室东南角距离分别为40米和41米,中间各陪葬墓到此点的距离均小于40米。本年度发掘的陪葬墓中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

    大众考古 2017年11期2017-03-13

  • 牛河梁遗址与红山文化祭祖权的垄断
    第十六地点这四处积石冢群的发现来看,牛河梁积石冢群均是以一座单人成年男性中心大墓为核心、其他群体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当的埋葬制度。毫无疑问,这些中心大墓的墓主人是生前具有王者身份、死后受到隆重祭祀的男性近祖。虽然红山文化存在祖先崇拜、动物崇拜和自然崇拜等多神崇拜,但核心是祖先崇拜,这从牛河梁遗址可以观察得最为清晰。牛河梁遗址即具有红山文化宗庙的性质,葬于牛河梁积石冢内的这些所谓强宗,通过垄断整个红山文化共祖的祭祀权,从而达到对整个红山文化部族进行永久控制的目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12

  • 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新证据
    震在黄河上游峡谷积石峡(今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 至9 个月, 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 亿至160 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这样规模的洪水灾害在中国历史时期内没有发生过(有确切记载的),是一场非常罕见的巨大洪水。因此,我们推断它应该就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那场大洪水。”吴庆龙说。这篇论文的上半部分基本都是有关这次堰塞湖溃坝的研究,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文章到此尚

    看历史 2016年10期2016-11-01

  • 寻找大禹治水的证据
    ,他们在黄河上游积石峡发现的沉积物是上古一场巨大溃决洪水造成的,而这很可能就是大禹治水故事中提到的灾难性大洪水。同时,这也为夏朝的历史真实性以及起始年代提供了重要支持。当时的情景也许是这样的:一场强烈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9个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亿~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百科知识 2016年18期2016-10-28

  • 圣地神居:解读积石
    )圣地神居:解读积石冢文穆重怀(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积石冢与祭坛无论是东山嘴 还是牛河梁 辽宁和内蒙古境内的红山文化遗址都鲜明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史前文化特征 那就是充分印证了神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 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思维过程。出于原始思维 先民们对自然界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想象 并从自身出发去考量自己身边的一切。万物有灵成为原始思维中最重要的思想组成 最终导致了原始宗教的产生。由于传承有

    侨园 2016年6期2016-10-22

  •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他参加黄河上游积石峡地质考察时偶然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碎屑,后研究确认碎屑为上古一场巨大溃决洪水的沉积物。据推测,当时强烈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个月到9个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并暴发洪水。洪水流量达到每秒30万至50万立方米,相当于积石峡黄河平均流量的500倍。“这样规模的洪水灾害在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发生过,因此,我们推断它应该就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那场大洪水。”吴庆龙说。黄河上游积石峡中溃决洪水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9期2016-09-19

  •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墓室出土随葬玉器50件
    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了阶段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已完全找到该积石冢的界限,确定了积石冢墓室为73个。罕见的是,其中一座墓室出土玉珠与玉环达50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全说,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2014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正式挖掘。2014年共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出土陶器以小珠山五期文化为主。2015年共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有30座墓室。endprin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3期2016-03-22

  •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监测简析
    810016)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监测简析张燕霞(青海黄河水电公司大坝管理中心,青海省西宁市 810016)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该种坝型大坝的安全运行。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变形监测是积石峡水电站变形监测的重要监测项目之一。为了掌握该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变形监测,本文对周边缝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评价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运行状态。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周边缝;变形监测0 工程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5年3期2015-12-04

  • 大禹导河积石:揭开一段史前传说的谜底
    王文元黄河之畔,积石峡口。三四块两三间房子大小的石头,呈三角形分布。民间传说,这就是大禹治水时用过的支锅石。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这里说的积石,是否就是积石峡口呢?■ 黄河蹦出积石峡,花儿中的黄河脚下是断崖,崖高三四十米,站在崖边上远眺,美景入目。虽然支撑我的是一条十余厘米宽的土埂,有些颤颤巍巍,但眼前美景却令人无法割舍。群山莽莽,横亘远方。进入我们视野的山,起起伏伏,高高低低,漫无边际。黄河,从群山中缓缓走了出来,在我们面前拐了个不大不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5年5期2015-06-10

  • 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初探 ——以积石墓 (冢)和石棺 (椁)墓为中心
    墓葬初探 ——以积石墓 (冢)和石棺 (椁)墓为中心赵少军(辽宁省文物局,辽宁 沈阳 110011)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最早在夏代早期出现在大连地区南部,商初时扩展到大连地区北部,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大连地区石构墓葬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不同文化的因素之间发生交流。对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出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的互动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4期2015-03-30

  • 试论辽西积石冢与辽东半岛积石冢的演变关系
    墓葬形式命名为“积石冢”或者“积石墓”.同时,不同地域的“积石冢”也各具特色,比如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梁河墓葬群遗址,是由数个山丘所组成的一座大型墓葬群,墓葬区域既分散而又相对集中,形态上积石冢的形状以方形为主,以其中一个最大的墓地为特点,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8.6米,整个墓室的建筑材料均为石板和大量的石块,在牛梁河石墓群中心地带的积石冢,是一座巨大的石棺墓,墙壁的内侧由石板堆砌而成,内置石板,初步推测是当时地位较高的长者之墓,边长3.6米,这是距今我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1期2015-03-20

  • 论红山文化“坛庙冢”与原始礼制
    地的意义。牛河梁积石冢冢体本身就是庞大而规整的地上砌石建筑,由于层层叠起的石台阶都在冢的周边,冢顶就显得宽敞而较平坦,其状非方即圆,或方圆结合,上圆下方,方圆相叠,十分规整而考究,所以积石冢的冢体本身就已具备了祭坛的功能,“有的三层圆结构的祭坛更酷似明清时期北京天坛的圜丘。冢坛又围绕神庙而设置,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祭祀氛围和以神为明确的祭祀对象”[3]。从红山文化的祭祀址、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来看,分为装饰类玉器(玉环、镯、珠、牌饰等)、工具类玉器(斧、钺、棒形器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2014-08-18

  • 积石峡水电站采用浸泡法加速坝体预沉降的工程措施与效果
    1)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与民和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规划的第五座大型梯级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856m,总库容2.94亿m3,为日调节水库,坝后式厂房装机容量1020MW。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1861m,坝顶长度314.288m,宽度9.80m,最大坝高101m。大坝上游坡比1∶1.4,下游设“之”字型马道,马道间坝坡上部为1∶1.4,下部为1∶1.3。坝体填筑分区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垫层料2A(周边缝处为特殊垫

    陕西水利 2014年6期2014-07-25

  • 积石峡水电站面板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81008))积石峡水电站面板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许建军(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 81008))积石峡水电站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型式,施工过程中,通过前期配合比试验、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施工后养护等全过程控制措施,有效预防了面板混凝土裂缝的发生。高寒地区;面板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河段规划 25座水电站的第 11 座,该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积石峡水库为日调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5期2014-03-22

  • 积石峡水电站围堰设计优化
    0)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继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之后的第5座大型水电站。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 km,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 km,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积石峡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正常蓄水位1 856 m,最大坝高101 m,总库容2.94亿m3,总装机容量1 02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h。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

    山西建筑 2013年2期2013-12-31

  • 黄河公伯峡至积石峡段的鱼类保护
    干流上游公伯峡至积石峡段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流经尖扎县、化隆县、循化县,经民和县进入甘肃省,河道距离为20 km,呈V形或U字形,谷底宽320~360 m,河流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水面一般宽30~60 m,多年平均流量为703 m3/s。公伯峡至积石峡段已建水电站三座(公伯峡、苏只、积石峡水电站),均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供水。为了恢复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维护黄河生态环境,2007年在苏只和积石峡水电站开展了鱼类增殖站建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2011-06-12

  • 积石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控制措施
    为关键。本文结合积石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施工,从断面设计、坝料分区、坝料选用、压实密度、填筑顺序、预留沉降及止水设施、渗流控制等方面进行变形控制,以期达到坝体安全运行之目的。1 面板堆石坝基本概况1.1 坝料性质积石峡水电站坝体填筑料主要为坝址区开挖料,粒径为0~800 mm。坝址区开挖料主要为K13-2紫红色中细砂岩和K14-1砖红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砾岩,具体参数见表1。坝体填筑料各种岩性的组成是: 砾岩∶砂岩∶泥质粉砂岩=5∶3∶2。表1 开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2011-06-12

  • 积石峡水电站左岸明线路面已全部浇筑完成
    有限公司第一分局积石峡项目部全体员工奋战在施工生产一线,确保了积石峡水电站左岸明线路面全部浇筑完成。积石峡水电站左岸明线路面总长360 m,路基进行人工平整夯实,再进行浇筑。路面施工采用半副法施工,路面设置两道纵向缩缝,一道纵向施工缝,纵缝间距为3 m,纵向缩缝间隔50 cm设置φ14传力杆。横向缩缝间距为4.5 m,遇胀缝及其它特殊缝时,横缝间距适当调整,但最大不超过5.0 m,最小不宜小于3.0 m。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左岸明线路面已于2011年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2011-04-14

  • 积石峡水电站坝顶双向式门式起重机通过验收移交
    年9月8日消息,积石峡水电站坝顶2×2 000 kN/800 kN双向式门式起重机通过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石峡工程建设部、发电分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部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金结机电项目部组成的验收组的检查验收,顺利通过整体验收移交。积石峡水电站坝顶双向式门式起重机全车共重768 t,大车行走跨距为21.5 m,是目前黄河上跨距最大的起重机,它主要是为了确保积石峡水电站1、2、3号机机组进口检修闸门、排沙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2011-04-14

  • 积石峡水电站移交工作稳步推进
    2010年12月积石峡水电站3台机组相继发电之后,标志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石峡工程建设部的工作进入了尾工阶段。3台机组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将正式移交积石峡发电分公司运行管理,从此,拉开了移交工作的序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积石峡工程建设部一方面抓紧尾工阶段的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抓紧达到移交条件的工程项目和后方生活基地的移交管理工作等。8月份又有一批生活区管理工作移交给了发电公司,主要有生活区招待所、消防治安、职工健身活动场所、生活区环卫绿化、职工

    水力发电 2011年11期2011-04-14

  • 积石峡水电站拦河大坝面板混凝土开盘浇筑
    午10时16分,积石峡水电站面板混凝土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开盘浇筑,标志着面板混凝土堆石坝工程进入新的施工阶段。积石峡水电站拦河大坝设计为面板混凝土堆石坝,其中坝体填筑工程于2009年9月26日提前4天完成。为确保大坝质量和安全,堆石坝体经过6个多月的沉降期后,计划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浇筑面板混凝土。面板混凝土设计共36块,最长坡段173 m,一次性浇筑施工到顶,计划5月份施工完成,为按期下闸蓄水创造条件。本着“四个超越”和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在面板开盘浇筑时

    大坝与安全 2010年2期2010-04-05

  • 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高句丽词条误释说明
    迹”词条写道:“积石墓流行于3~5世纪,封土墓与积石墓并行交叉出现,盛行于6世纪。桓仁墓群时代较早,均为积石墓。集安墓群时代较晚。”这里边有两个考古常识的问题。一个是积石墓流行时间问题,另一个是集安高句丽墓葬的年代问题。关于积石墓流行的时间,考古学界一直认为高句丽积石墓在高句丽建国前就已出现,一直延续到高句丽晚期。集安市博物馆多年从事高句丽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学者认为:高句丽积石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无圹积石墓和积石石圹墓,年代约为高句丽建国前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7期2010-03-22

  •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期应急管理
    . 工程概况黄河积石峡水电站是黄河干流“龙羊峡~青铜峡”河段梯级开发中的第5座大型水电站,坝址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46749 km2。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枢纽建筑物由砼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及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厂房等组成。该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日调节水库,最大坝高103m,正常蓄水位1856m,总库容2.94亿m3,总装机10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h。积石

    中国应急救援 2010年5期2010-02-02

  • 积石山,一片神奇的旅游热土
    柴繁隆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属中温带寒冷地区,东南与临夏县相连,西与青海循化县接壤,北与青海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与永靖河为界。海拔1735~4309米,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从此这个县名成为全国最长、字数最多的县名,也是甘肃省惟一的多民族自治县,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多个民族,其中以保安族为主。积石山县

    丝绸之路 2009年3期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