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

  • 春思
    一首闺情诗,通过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表达渴望早日胜利的心愿,流露出为战争所苦的情绪。首联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和平与战争两个画面,一边是“莺啼燕语”的新年景象,另一边是“马邑龙堆”的边关遥思,两种感情色调,用后方的温情突出边关的悲壮,带给人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就在这歌舞升平的世界里,主人公却在忍受着内心的孤独。从颔联的“层城”“汉苑”可知,抒情主人公生活在京城长安。虽然见惯了繁华,享受着和平,但她的思绪依旧随着明月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丈夫的身边,这轮明月照出了

    月读 2023年4期2023-04-23

  •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生难忘。书是我的闺中密友,书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前我的作文没有材料可写,每次都是不及格。自从爱上书籍和阅读后,我的作文明显进步,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读,有时甚至拿到高年级去读。我心里美滋滋的,阅读使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好。阅读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种快乐。我们在书中找回快乐,我们在书中重拾信心。在生活中,我们会有不开心,会有很多烦恼,在这时,只要捧起一本书去阅读,沉浸在书海中,忘却一切不快,心情就会变好。阅读是一种幸福,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2年4期2022-04-28

  • 一诗留名的金昌绪
    了一连串的问题:闺中女子为什么要做到辽西的梦? 因为辽西是她亲人的守边之地。她的什么亲人在辽西?是丈夫?还是父亲、兄弟?从闺人之怨来理解,人们一般认为应该是她的丈夫。闺中女子的亲人,为什么要离乡背井、远赴辽西?她的春天之怨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埋怨黄莺啼叫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詩人在反映闺中女子内心复杂情感的同时,让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这就使这首诗的境界得到拓展,有了深度。一首看似写儿女之情的小诗,言浅却意深,有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唐代诗人令孤楚也

    杭州 2021年19期2021-10-24

  •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闺怨诗
    开门”,这类抒写闺中少女、思妇情感的诗句大都缠绵绯恻、沉郁感人。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闺怨诗。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闺怨诗闺怨诗主要叙写少妇、少女在闺中的思念和愁怨。有的作品是闺中女子自己写的,有的作品是男子借用女子的口吻来写的。女性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感情细腻,加上些幽怨,往往能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此类作品,教师可以展示一首有名的闺怨诗,如: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3期2020-09-10

  • 相濡以沫苦作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地名,一个是鄜州(今陕西富县),一个是长安(今属西安)。鄜州,是杜甫的妻子杨夫人当时所在的地方,而长安则是杜甫羁留的地方,杜甫正是在长安写下了这首《月夜》。读这首《月夜》,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留意。其一,杜甫别开生面地运用了“对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其二,在杜甫所有写到妻子的诗篇中,这是唯一一首含蓄描绘妻子美貌的作品。换言之,这是杜甫

    月读 2020年6期2020-07-04

  • 纳兰词中的落花意象
    词,多写暮春时节闺中女子的闲愁别绪。二、“落花”意象的情感意蕴在诗歌创作中,情感的表达技巧有很多方式,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情(感)和意(象)、景(物)之间往往是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共同营造了诗歌的整体气象。[2]15繁花由灿烂绽放转至萧瑟凋零,不禁让人有时光流逝、美人迟暮之感。纳兰词的“落花”意象意蕴丰富,凄美动人。词人以“落花”暗示女子青春不再,或以“落花”比兴,追忆美好的回忆,表达伤春怀人、物是人非的情感。1.韶华易逝:锦样年华水样流花落不免伤春,昔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2-25

  • 闺中十二曲》的作者是陈寅生吗?
    ,所选作品为:“闺中十二曲(选八首)”,即有“《如梦令》闺阁女郎年幼,十五心头春斗……”“《昭君怨》宝马香车侬嫁……”等八首,篇末并标注有“以上八首录自《香艳丛书》第六集第三卷”。刻铜家陈寅生的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的很少。目前,我们是将《冶游赋》归于陈寅生名下的,最早的论证见于周继烈老师《有关陈寅生四题》(载《刻铜艺术》2006年3月创刊号第18页):“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陈寅生的诗文集,所以他的只言片语,对研究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查阅有关秋瑾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10期2019-11-29

  • 雨季
    。北方的雨,宛若闺中女孩浅吟低唱,于不经意间闯入你的视线。她先是淅淅沥沥,“低眉信手续续弹”;再是淋漓尽致,“说尽心中无限事”。看着窗外细密的雨丝,久违的冲动与欣喜在胸腔间激荡,雨声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喊声在纷纷扬扬的雨丝里此起彼伏。晶莹剔透的雨珠坠地有声,坠落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坠落在市井间的嬉笑怒骂中,坠落在闺中女孩的情窦初开里。粉面含春的牵牛花瓣间,饱满的雨珠子轻舞翩跹。雨中的牵牛花,此刻显得七分妩媚三分可怜,在暮色苍茫中摇曳生姿。雨聲也变得急促,拍打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11期2019-11-07

  • 闺中十二曲》的作者是陈寅生吗?
    ,所选作品为:“闺中十二曲(选八首)”,即有“《如梦令》闺阁女郎年幼,十五心头春斗……”“《昭君怨》宝马香车侬嫁……”等八首,篇末并标注有“以上八首录自《香艳丛书》第六集第三卷”。刻铜家陈寅生的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的很少。目前,我们是将《冶游赋》归于陈寅生名下的,最早的论证见于周继烈老师《有关陈寅生四题》(载《刻铜艺术》2006年3月创刊号第18页):“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陈寅生的诗文集,所以他的只言片语,对研究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查阅有关秋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10期2019-05-16

  • 对李清照的另一种解读
    少女情怀及成婚后闺中生活情趣为主要内容。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描写纯真少女的那种天真、纯洁及对生活的热烈向往。李清照出生于官宦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使她从小就受到了优越的教育,婚前便有佳作,而这一时期的词主要是描写少女的那种天真浪漫。如她的前期作品《如梦令》两首,语言清新、活泼真实,寥寥几笔将词人那种爱好自然、向往自由、天真浪漫的那种少女情怀表现的惟妙惟肖。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将词人对春的惋惜之情用直接、浅淡的词句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一定的文学功

    新生代 2018年23期2018-11-13

  • 梦中那一缕暗香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佳人在闺中独看,不知她看了多久,怔了多久。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诗人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双可爱的稚子还未懂得思念的甜蜜与沉重,懵懵懂懂,闺中少妇的哀愁也就成了孤独的无法与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期2018-09-11

  • 故乡志
    梦给智慧的老者和闺中待嫁的妹妹7闺中待嫁的妹妹趁着夜色把未来交付给一枚绿松石戒指交付给更为遥远的路这个消息在天还未亮透的时候被风四处传播从此,再沉重的石头也无法抑制每一颗躁动的种子8土司老爷从屋顶把青稞种子撒向远方撒向一个男人凸起的喉结撒向山巅的箭台撒向扎嘎草原宽厚的怀抱扎嘎的男人把火种与希望揣进怀里跨马渡河回归扎嘎扎嘎的女人在佛龛前点亮油灯祈求护佑9守护扎嘎的神灵卷起云雾遮住善于偷袭的虫和欲望的眼睛遮住扎嘎草原留存于世的最后的气息責任编辑:次仁罗布

    西藏文学 2018年3期2018-08-11

  • 美人靠
    。古时女子皆深居闺中,不得轻易下楼外出。“美人春梦琐窗空”,寂寞中的女子,只能慵懒地倚靠在天井边的椅子上,凭栏远眺,伤春悲秋。她们只得借助楼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木雕花窗,遥望天井外面的世界,那顾盼的眼波又有多少渴望。“朱栏倚遍黄昏后”,风韵悠悠的美人靠,落满美人寂寞的身影。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一位书生常在渡口边的柳树下等船,他时见不远处的楼阁上,有一位妙龄女子倚坐在美人靠上远眺。这书生渐渐对女子生了情愫,有时故意制出声响,以引住女子的视线,可那女子置若罔

    新青年 2018年7期2018-08-06

  • 占领诗词的复古玩家
    古典文学中,它是闺中少女聊寄闲情的宠玩。斗草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宋·陈允平《朝中措》斗草这是端午民俗,分为“武斗”和“文斗”:“武斗”比草茎韧性,以草茎相勾相拽,断者为输;“文斗”比花草种类或对花草名,如狗尾草对鸡冠花、观音柳對罗汉松等,没点文化可玩不来~踏青也称“踏春”,一般指春日郊游,清明节便有“踏青节”之名。古代深居闺中的女子常趁踏青之际放飞自我,多少爱情故事从此开端,比如“桃花缘”的主人公崔护和绛娘。

    传奇故事(上旬) 2017年11期2017-11-30

  • 占领诗词的复古玩家
    古典文学中,它是闺中少女聊寄闲情的宠玩。斗草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宋 . 陈允平《朝中措》斗草这是端午民俗,分为“武斗”和“文斗”:“武斗”比草茎韧性,以草茎相勾相拽,断者为输;“文斗”比花草种类或对花草名,如狗尾草对鸡冠花、观音柳对罗汉松等,没点文化可玩不来~踏青也称“踏春”,一般指春日郊游,清明节便有“踏青节”之名。古代深居闺中的女子常趁踏青之际放飞自我,多少爱情故事从此开端,比如“桃花缘”的主人公崔护和绛娘。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11期2017-11-25

  • 占领诗词的复古玩家
    古典文学中,它是闺中少女聊寄闲情的宠玩。斗草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宋•陈允平《朝中措》斗草这是端午民俗,分为“武斗”和“文斗”:“武斗”比草茎韧性,以草茎相勾相拽,断者为输;“文斗”比花草种类或对花草名,如狗尾草对鸡冠花、观音柳对罗汉松等,没点文化可玩不来~踏青也称“踏春”,一般指春日郊游,清明节便有“踏青节”之名。古代深居闺中的女子常趁踏青之际放飞自我,多少爱情故事从此开端,比如“桃花缘”的主人公崔护和绛娘。

    恋恋中国风 2017年11期2017-11-14

  • 唐宋女性诗词中的“空间”构成
    同。这些生活在幽闺中而天性敏感的女子,对于自己闺阁周围的空间,几乎总有着一种天生的直觉和领悟。正所谓“空间体验决定着人的生存体验方式,同时也规定着文学艺术的生存美学体验。从生存论美学视域看,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势必要在文化空间体验中展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1],她们习惯于借助空间虚灵的呈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情绪,而在这淡淡的情绪氛围中,还原了自己在生命世界里的气息和感觉,确证了自己关于“存在”的领悟。关于唐宋女性诗词中的空间构成,张玉娘的《春晓谣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煮 爱
    水里躲躲闪闪,似闺中伊人矜持庄重,腼腆地等待着。紧接着,水一点点沸腾,冒着气泡的水像翩翩君子,与闺中伊人在一瞥中邂逅,彼此间散发着深切的情谊。很快,米开始与水欢快地跳舞,在清澈水波的荡漾下,伊人与君子轻歌曼舞。米优雅地挥开水袖,柔情尽在一抬眼一颔首间,水温柔地注视着,沦陷在米的眼波里。这时,把火候调到最小,让米与水转入另一种状态。没有一丝空隙,润泽无比,如细水长流的绵情蜜意,每一声“咕噜”都那么均匀,那是远离喧嚣的幸福,徐徐地氤氲着。时间推移,米与水相融,

    创作 2017年4期2017-08-22

  • 答案在风中飘荡
    发如云是许多女儿闺中的梨花梦。故而闺中的梳子自然多种多样:木梳、银梳、长梳、圆梳……它们都有一个好听且有诗意的名字“留青梳”。我的母亲年轻时也有一头美丽的青丝,一把漂亮精巧的留青梳。母亲也曾美貌如花,一头青丝柔滑芬芳,更是引人艳羡,用那把留青梳可以沿着发根缓缓滑到发梢。我出生后,母亲的时间渐渐转移到我的身上,也就不常打理那头青丝,直到那一天。那天,我学完画画回家,心事沉沉,老师要我们买一套画具,可画具岂是说买就买的,昂贵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我走进家门,母亲

    做人与处世 2017年9期2017-07-27

  • 我爱我家
    发如云是许多女儿闺中的梨花梦。故而闺中的梳子自然多种多样:木梳、银梳、长梳、圆梳……它们都有一个好听且有诗意的名字“留青梳”。我的母亲年轻时也有一头美丽的青丝,一把漂亮精巧的留青梳。母亲也曾美貌如花,一头青丝柔滑芬芳,更是引人艳羡,用那把留青梳可以沿着发根缓缓滑到发梢。我出生后,母亲的时间渐渐转移到我的身上,也就不常打理那头青丝,直到那一天。那天,我学完画画回家,心事沉沉,老师要我们买一套画具,可画具岂是说买就买的,昂贵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我走进家门,母亲

    做人与处世 2017年9期2017-07-27

  • 古代女子的闺中之乐
    嫣红,芬芳满园,闺中佳人聚在庭前赏花,尽显优雅风韵。五月池亭赏鱼李白有诗云:“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而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着习习凉风,女子们聚在池亭赏鱼以度休闲时光。六月荷塘采莲柔风掠湖,荷香阵阵,佳人泛舟采莲聚会,为刻板的闺中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七月桐荫乞巧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七夕之夜,女子以碗盛水置于庭院,将一束针散放在水中,人们争相观看水中呈現出的图案。据说,图案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八月琼台赏月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7年2期2017-03-29

  • 古代女子的闺中之乐
    古代女子的闺中之乐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女子除了相夫教子就是深闺绣花鸟。但实际上,她们的休闲方式非常丰富有趣,几乎每个月都有活动。把古代女子休闲娱乐的图景放到今天,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充满了诗情画意。正月寒夜寻梅上元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香疏影。此时此刻,宫中贵妇们结伴赏梅。二月曲池荡千每逢春天,女子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里赏玩嬉戏。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女子的身姿轻盈如燕。三月闲亭对弈莺歌燕舞,几净窗明,伙伴们亭下摆棋。女子素手着棋,

    学生天地 2017年5期2017-03-17

  • 青春是一条傻路
    了同样的事情,跟闺中密友诉苦再诉苦,其实谁解决得了谁的心事?当为爱抓狂的时候,谁劝都没有用。青春,太辛苦了。中年后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的我才不回去呢。虽然,回忆起来,那些痛苦沉淀后,也是生命中美好的纪念:我们的心曾经着过火。为爱燃烧的感觉,后来总是会尝到灰烬冷去的滋味,却是值得尝试的经验。没有了这些,人生再美都有欠缺。青春是一条傻路,却也是一条超可爱的傻路。因为路还未知,因为路还很长,所以,我们可以撞墙,可以碰壁,可以走很多岔路,可以不按别人定下的规则行走。青

    读者·校园版 2016年20期2016-11-18

  • 不得已而为之
    好的是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代父从军,男扮女装,驰聘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然而在人们的传诵背后是否是这么回事呢!让我们翻开《木兰诗》来体会其中是欢愉还是心酸?一、 在封建社会中,体现着“男耕女织”的思想 ,女人的工作是相夫教子,从不过问实事,未出嫁的少女,就只能在深闺中学习琴棋书画,织布,做家务……,除了这些分内的之事便不用管其他的,作为闺中少女的木兰是怎样的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0期2016-10-12

  • 流年
    如她的短篇小说《闺中》。《闺中》描写的是相依为命的母女二人,作者泛泛地描述着主人公从小至退休的人生。虽是泛然而书,却仍是王安忆那种浮光掠影般的文笔,浮动的细腻,仿佛在欣赏一部发黄的旧电影。主人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光阴一路走过,“时间似乎是从她身上滑过去的,没有留下痕迹”。她的母亲呢?“她的母亲,看上去可真像她的姐妹。和她一样,是娇小的身材,眉眼也是俏的那一种,肤色白皙。穿着打扮,也很俏。并且,同样显得年轻”。然而,就是这样一对母女,

    躬耕 2016年4期2016-05-04

  • 穿越千年的美丽
    习三从四德,待字闺中时,你却登雕花龙凤船,入长江,逆汉水,千里迢迢来到繁华的首都长安成为一名宫女。你有着“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貌,却没有杨玉环的幸运。佳丽三千,莺莺燕燕,浓妆淡抹,各有特色,你拒绝贿赂画工毛延寿,画布上你平添了黑痣,皇帝不看重你,但你没有失宠女子“斜倚熏笼坐到明”这种惆怅与幽怨,你默默地等待。这时,如春日里的一响惊雷,和亲的消息在死气沉沉的后宫传开了,你犹豫了,想到了征战的人们、闺中的怨妇……不久,奉旨挑选宫女的人到了,一遍遍苦口婆心说着奢

    童话世界 2016年7期2016-04-12

  • 纳兰容若边塞词的艺术个性研究
    时候,纳兰容若将闺中情与塞外风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边塞题材与婉约词的相对统一。从而塑造出纳兰容若独有的艺术个性。纳兰容若词的表达来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的认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词中情的表述更加充分,并不过于体现塞外景物的描写。本文就纳兰容若边塞词的艺术个性展开论述。关键词:纳兰容若边塞词艺术个性在清代,纳兰容若被称为“国初第一词手”,同时也是北宋以来的第一人。纳兰容若的词不同于其他词作家。纳兰容若以其特有的作词手法照亮整个词坛,并且成为清初词学的代表人

    文学教育 2016年15期2016-04-03

  • 菩萨蛮
    可以看到一个独守闺中的美人。温词被当作《甄嬛传》的主题曲唱得家欲户晓,剧中借安陵容之口唱出这阙贺华妃与皇上琴瑟相和之好的词作。华妇问及词中无一乐字何处有乐意。安陵容回答:词中虽未明写欢乐,一女子醒后注目衣服上的化翼鹧鸪,想必一定是良宵好梦,便也是欢喜了。这样的理解并无不可。只是我想把这首词的意境想得更加婉转一些,才更像飞卿。飞卿就是飞卿,总得有一些和别人不同的地方,那才是花间词。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三意取其一,在那静谧闺中,美人慵倚金漆枕,第二句写欲起未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11期2015-11-09

  • 闺中无密友
    的好友,便被圈成闺中密友,成了女人的死党。这样的密友,有的是女人的发小,从不会梳辫子就认识了,甚至家里都是世交;也有的是同学,几年十几年在一起厮混,谁的糗事儿也瞒不过去;还有的是同事,在一起工作挺对脾气的,就成了可信赖的朋友。女人间的友谊和男人间的不同。男人间的哥儿们再好,到了一起也难以无话不谈。据我观察,男人与男人可交谈的话题与范围与深度,比起女人与女人的交流,那可就差大了。女人尤其是城府不深的女人,一旦把谁认成密友认成死党,就会迅速达到不推心置腹誓不罢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4年12期2014-11-27

  • 闺中密友
    。这种朋友,就叫闺中密友,现在常简称为“闺密”。古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生活空间非常狭小,足不出户,安于家庭,才算符合本分。就像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深闺寂寞,“闺怨”由此而生。闺阁小,闺怨深,女人十分渴望朋友的理解与陪伴,她们无法与男人成为平等的朋友,可依赖的只有同性朋友——“闺密”了。古时的闺密,也是非常受限制的。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红娘,她们是主仆关系,也是“闺密”关系。主仆二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很难接触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3期2014-09-10

  • 性灵触发,冶艳出俗
    过琐细生活之事写闺中女性春情萌发的思恋之情。春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陆机《文赋》有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冬去春来,风光明媚、草长莺飞、百花灿烂,唤醒了人性中蛰伏一冬的欲望与情怀。春天,有孟郊《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欧阳炯《春光好》中“百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宋祁《玉楼春》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也有王昌龄《闺怨》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以及韦庄《古离别》“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2014-07-29

  • 笑容
    是也许咫尺天涯的闺中密友,而我,用一个串珠手镯就交换了她们最真心的笑容。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犹豫—( ) 亲密—( )陌生—( ) 放弃—( )2.把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换成另外的词,使句意不变。(1)她从绳子上解下手镯,手有些颤抖,仔细地给我戴上。( )(2)我似乎除了生日时没有送过她什么。( )(3)我们曾经亲密到经常跑到她寝室和她挤在一张床上,说少女最梦幻的故事。(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1)那位老阿姨以前不是一个生意人。( )(2)我买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4年12期2014-06-04

  • 不像不是戏 太像不是艺——谈戏曲表演的真与美
    诀之一。他说:“闺中之态,全出自然;场上之态,不得由而勉强;虽由勉强,却又类乎自然,此演习之功不可缺少也。”这段话涉及到戏曲表演真与美的辩证关系。首先,生活是戏曲表演的鲜活源泉有人说话剧是再现的艺术,戏曲是表现的艺术。这种认识似是而非。就生活源泉和反映对象来说,戏曲与话剧都是社会生活的再现,都是自然人生的反映,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戏曲用写意的表现方式反映,话剧用写实的表现方式再现。戏曲小舞台是社会大舞台的缩影,戏曲尽管是写意的,但叙述的是社会故事和人生

    剧作家 2014年2期2014-04-17

  • 唐诗《闺怨》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细腻、含蓄地描写闺中女子心理的微妙变化。该诗已被国内外学者译成各种英文版本。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发现,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研究中国古诗文的英译本在我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以黄国文教授的研究最为深入,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探讨《闺怨》类诗歌的研究却还不多见。为此,本文试图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方面分析王昌龄的唐诗《闺怨》的英译文,以拓展对《闺怨》类诗歌的研究。经过及物性分析,可以得出结果:人们对于同一诗歌的翻译,因采用不同的经验过程会出现不同的译本,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12-19

  • 百家争鸣
    的联谜:另添十位闺中女;(男娃)正遇两人膝下儿。(征兆)这一双底联谜,我认为“膝下儿”猜“兆”字是毫无道理的,起码是不确的。如果“膝” 改为“舍”,谜底变为“兄”是否更好呢?回答应是肯定的。上联相应把“位”改为“字”,就更妙了。(1)“十位”的“位”是量数,对于前底“男”无任何意义,反而成了下底文义的量:“十位闺女”太多了,不合现国策。对应的“人”是名词,只用于构成前谜底“征”。(2)改为“字”,也是名词,“十字架”,宗教人士佩于身上的一件小信物,只与前底

    对联 2013年12期2013-11-14

  • 亲,我错过了你
    阿琪很多年前,有闺中密友对我说,你还等什么呢?赶紧找个男人结婚生个娃,否则,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当时的我,一笑了之。我是多么骄傲的人啊,为结婚而结婚?或者为了生个孩子而结婚,在我,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断不会去做的。而劝我如此这般的闺中密友,已然身体力行,看准了一个男的,穷追猛打,先怀孕,然后奉子成婚。若干年后,有一天与她约会,她带着女儿来了。小女儿鲜灵得花骨朵一般,眉开眼笑童音清脆,仿佛下凡的天使……更让我发呆的是,母女俩眉目之间婉转流动的温情,秘密地,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2年6期2012-05-14

  • 且看《蝶恋花》
    怨类这类词主要写闺中女子之情,有待嫁闺中情窦初开的细腻感情,也有深闺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亦有思而不得弃置闺中的怨愤之情;风格多为含蓄、沉婉,柔美情深。提及《蝶恋花》中的闺怨名篇,很容易想到欧阳修之作,那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得多少闺中人自叹,那句“无计留春住”说中多少词客心中感,那句“泪眼问花花不语”又博得多少人怜爱。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所以,那些闺中女子眼中,看到的总不是喜气之色,不是欣欣向荣之景,而是“蝶懒莺慵”、“花落残风”、“

    中学语文 2011年1期2011-02-20

  • 月的联想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当时杜甫正因为战乱与家人分隔两地,在这个时候,皎洁的明月反而凸显自己形单影只的孤独。但是作者在这里并不直接写出对家人的思念,而是从妻子的角度出发,一开始用“闺中只独看”点出妻子一人独自看月的孤单,身边的儿女则因为年幼,因此无法体会母亲思念父亲的苦处。接下来四句写道:“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设想妻子一人仰望天空,在黑夜笼罩下,头发被雾气沾湿,“玉臂寒”三个字运用了触觉摹写,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09年10期2009-11-05

  • 一摸两得
    那天中午。太太和闺中姐妹聚会去了,我烧了一盘最拿手的糖醋排骨,却发现儿子没什么食欲——往常,他肯定要吃掉大半。我摸摸儿子的手,感觉有点凉。就更加慌了:手脚冰凉。紫常是儿子感冒发烧的前兆。偏巧,这时太太回来了。我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她的手,感觉她的手也有点凉。这才放下心来——儿子一切正常。估计是自己的内大大重了。出乎预料的是。我只是摸了摸太太的手。她的神情竟然有点异样。眼睛闪出一束久违的亮光。言语也变得十分温柔:“结婚这么多年来。你还是第一次抚摸我的手。我简直不

    小品文选刊 2009年15期2009-09-29

  • 成长的勇气我的未来不是梦
    10超便携专家+闺中密友,分享成长喜悦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缩减了开支成为了人们的主旋律。玫瑰花,巧克力固然是浪漫的礼品,但校园情侣们在倡导浪漫的同时也要讲究实惠,而时尚轻薄的“超便携专家”ideapad S10超便携笔记本则成为“浪漫+实惠”的选择,将成为这个春天里的最幸福的礼物,在女生中人气极旺的联想ideapad S10代表的是业界发展的趋势,具有超轻薄设计、精彩互联体验、安全易用和节能环保等诸多特点。这也让ideapad S10迅速窜红成为MM最爱的

    数码 2009年3期2009-03-16

  • 诗歌教学的意象拓展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突发奇想:妻子也只是孤单一人在赏月吧,表现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王建的《月下独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美好与爱的象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按照闻一多的解释,这里的“月”代表的是

    文学教育 2009年1期2009-03-02

  • 美丽的“闺怨”
    遂设想城中可能有闺中人在等待归人的来到,等待的心情跌宕起伏,非常戏剧化——从冰冻的寂静,到盼望的喜悦,再由听到马蹄声的惊喜,转为发现错误后的失落。而旅客则抱歉地说明这原是个“美丽的错误”,因为他只是个过客。故事的内容虽单纯,但诗的形式和结构却是精美无瑕的,宛如一出袖珍的短剧:先是由降两格的短长两句搭配的“诗序”开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中间一段是情节的展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窗扉春帷(闺中人住的阁楼);有时间:向晚,有天候状况:东风,三

    诗潮 2009年1期2009-01-17

  • 一曲“闺怨”唱古今
    心扉,长久苦等的闺中女子抱以深深的同情和怜惜的态度之外,也对骑马游江南,长期飘泊在外的未归之客,即女子盼望的归人,进行了含蓄而委婉的指斥,它已经突破了一般“闺怨诗”的窠臼而对造成“怨妇”、“怨女”的原因进行了明确的揭示。虽然没有字面上的谴责,但使一个江南女子的容颜从似莲花开放那样的美丽一直等到面貌似莲花凋落那样的衰败、憔悴,可见时间的漫长,岁月的悠久,那位骑马四处游荡的人该不该承担一点责任呢?另一方面,在永无休止的等待中,女子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煎熬和摧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8期2006-11-24

  • 要善于捕捉典型的瞬间
    地刻画出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媚觅封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丈夫出远门去求取功名,而她则精心梳妆,登楼赏景;然而正当她在翠楼闲望,兴致勃勃之际,“忽见”郊外之杨柳又染绿色,才想起夫婿不归已久,折柳送别,忽又经年。当初让丈夫去求取功名,却不料反而因此辜负了彼此的青春和家庭的幸福,不禁后悔起来了。少妇由“不知愁”而“悔”而“愁”,前后两种不同的心境,皆由“忽见陌头杨柳色”而引发。“忽见”使情感陡然逆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1期200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