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 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看悲秋文学英译
    【摘要】悲秋文學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想哲理,包括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和时空观念的辩证思考,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蕴含在文本中的美感因素准确转换至目标语中。本文借鉴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以悲秋伤怀的蓝本《九辩》为原文本,霍克斯英译“Nine Changes”为译文本,深入探讨悲秋文学的翻译模式。【关键词】格式塔意象再造;悲秋;文学翻译;《九辩》【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今古文创 2023年38期2023-10-27

  • 《登高》中的情感解读
    露出的情感。一、悲秋之情秋日之景虽萧瑟,但观景之人不同,其获得的感受往往也会不同。同样是以“秋景”为题材,王维笔下的秋景是清新雅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笔下的秋景是宁静祥和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杜甫笔下的秋景却是凄清肃杀的。在诗作的开篇,诗人便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作者描写了“急风”“高天”“沙渚”“飞鸟”等物象,勾勒出一幅悲秋之图,极力渲染出秋日的肃杀。不同的意象相互映衬,为诗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5期2023-08-13

  • “物哀美学”在《故都的秋》中实现的三重内涵
    键词 物哀美学 悲秋 悲凉1934年8月,正值日本侵占東北全境的第二年,郁达夫先生创作散文《故都的秋》,文章不仅浸染着悲凉的氛围,还显露出美学情趣。如今作为中学统编版教材中的一篇经典选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层层剖析,透过“悲凉”的意蕴来探索其中的美学形态,与学生共享这种独特的感悟,提升其文本鉴赏能力。在一篇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中,经常会运用到情景交融的写法。当品读文章时,关于某些景象人们往往从主观意念上给它们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然而仅凭借景物表面的特点进行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6期2022-07-18

  •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这种感触被称为“悲秋”。古代的读书人在启蒙时会接触大量经典文章,他们通过学习经典,增长文化。这种学习模式造成的经典文章的思想主旨,会影响一生。早在先秦时期的骚体诗中就已经出现了“悲秋”这个主题,比如宋玉写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悲秋”这个主题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血里。当然了,仅凭学习前人作品,还不足以让“悲秋”广泛流传。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悲秋”中发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古代,文人阶层

    阅读时代 2021年10期2021-10-11

  • 《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
    :《故都的秋》;悲秋;爱国情怀;审美传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秋风乍起,万物萧条,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触景生情,极易产生“悲秋”之感。中国古代文士往往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这些迟暮不遇之士,通称秋士。古代有风骨的文士因秋生感,对秋抒怀,写下许多寓情于秋的传世之作,形成文人悲秋的传统。他们在抒写个人失意的同时,又能突破小我局限,将个人际遇与家国命运相

    学语文 2021年3期2021-05-30

  • 虚实相生,含蓄蕴藉
    在立意上超越史上悲秋之作,阐述两篇文章在形式上采用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段,最后却能形成相同浑成意境的缘由。关键词: 悲秋   形式   意境《秋声赋》(宋·欧阳修)与《秋天的况味》(林语堂)都以“秋”为题、“薄如蝉翼的短制”[1](284)。前者奏响秋之悲鸣,后者演绎秋之恬静,慢慢再从“自然之秋”引发“人生之秋”的感怀。两部作品时隔千年,皆因悠远的感怀和深刻的立意而成为文学史上“力透纸背,有千钧之力的宏大的作品”[1](284)。两部作品同样描摹秋天,同样建构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2021-04-18

  •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践探索
    有丰富的内涵,“悲秋”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课内教材《登高》为依托,以课外诗文及专著阅读为拓展,通过分析杜甫诗歌中“悲秋”蕴含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国古典诗词“悲秋”主题的发展渊源及成因,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杜甫的诗歌,也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诗歌 悲秋新《课标》提出的任务群教学,能调动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深层变革,真正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群实施可以通过“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期2021-03-16

  • 柳永和杜甫悲秋诗词对比分析
    王雪凌一、柳永的悲秋思想与悲秋词意象(一)柳永“秋士易感”思想柳永在他所创作的悲秋词中,较早使用了“秋士易感”这一传统词文学题材,即充分融入了秋士不遇这一悲秋情怀。纵观柳永早期词作品,皆站在了“春女善怀”的视角,并未基于失职贫士来观照,这样的悲哀和传统的花间词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以各类华美的意象为载体来体现作者清冷寂寞的情绪。这样的悲秋词属于一种自然景观所引发的普适性感伤、情怀,仅仅属于“女子悲秋”的范畴,这并不是“秋士易感”。同时柳永将悲秋词的地域、场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2期2021-01-17

  • 以我观文 以情悟秋
    围,背后完全是以悲秋为其情感支点的,情感一旦被悬空,文字与修辞就势必沦为某种知识与技巧,这同样也是致命的;最后,《秋声赋》一文在延续两千多年的悲秋文脉中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独特意义也势必要落空,因为节选文本对悲秋文脉的承续不是显性的,而是一种草蛇灰线式的伏延,而伏延的意图和意义只有在行文至作者对秋声的宏大议论时(集中在第3段),方能彰显。那么,如何知难而进、突破上述种种教学障碍呢?一、蓄势:引发深度思考蓄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秋声会引发作者这样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10期2020-11-18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现象探源
    林瑜娜摘 要:“悲秋”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量甚多,它借秋景写悲愁,以悲情染秋景,达到物我两接、情景交融,艺术水准甚高。文章从“悲秋”题材古典诗词的特点入手,从特定物象对人的影响和特定时局下发泄情感的特有方式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悲秋”现象的根源。关键词:古典诗词;“悲秋”题材;意象特征;触景生情;借物达意;情感载体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46-02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悲秋”题材的

    成才之路 2020年26期2020-10-09

  • 郁达夫《故都的秋》特别解读
    将其主旨定为了“悲秋”。但我通过反复阅读文章,分析作者的情感,在作者细腻的文笔下认为他其实更想要表达的是对北平“秋”之偏爱。我认为本篇课文,很好的诠释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诗句。文章看似像一篇悲秋之作,实则是一篇喜秋之作,非悲却喜。本文分别从他笔下北平独特的“秋”味、惬意的“秋”意、奇特的“秋”景三处,看出他心中对北国的秋的“偏爱”,以及笔者从文章中获得了乐观的人生启示。关键词:《故都的秋》 郁达夫 悲秋 喜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2020-09-26

  • 庾信悲秋的书写方式
    之风,其中不乏对悲秋这一主题的书写。庾信的悲秋之作涉及多个意象,且意旨不一,融入了情感与现实两个因素,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与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因素,使其悲秋的书写方式,难为后人复制。关键词:庾信 悲秋 书写方式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107-02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为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庾信生长于文学世家,其父庾肩吾、其伯庾於陵等皆富才华。早年庾信诗风绮丽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2020-07-30

  • “颂秋”与“悲秋”的融合 ——《故都的秋》解读
    从审美心态上看“悲秋”与“颂秋”“悲秋”与“颂秋”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心态。“悲秋”强调的是心与物的融合,看见秋天与万物凋零的场景,人们引发出感时伤怀的心绪,抒发内心失落、孤独的情感。因此,古人总是以一种物伤其类的心境去描写秋天的悲凉,是将秋景的萧瑟与心中的悲凉融为一体的。如杜甫在面对长江和落叶时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写了秋天的寂静冷清,这与作者被贬的孤独心情相照应。“颂秋”则与“悲秋”不同,强调的是一个“颂”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4期2019-12-18

  • 浅论《故都的秋》的情感内涵
    内涵,既有浓烈的悲秋情感,也有强烈的赞秋情感,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关键词:情感内涵;悲秋;赞秋古人写秋,大多悲秋: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谪居他乡,秋季送别友人,凄苦悲凉之情溢于言表;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孤独独登台”,面对岁月之秋与人生之秋,多病孤独的杜甫该是如何的痛彻心扉呢!《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在草木凋零的秋季不知流了多少难以言表的伤心的泪……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

    锦绣·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10-21

  • 四海变秋气
    集的悲叹。中国的悲秋传统可上溯到先秦,大约可以宋玉《九辨》为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对秋天的哀叹,历经汉魏六朝而在唐宋定型,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情感与思维方式。美国汉学家古赖纳认为,悲秋乃是对秋收后长期阴郁地过冬的一种预感。但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简单。首先悲秋主要是在士人群体中盛行,他们对秋收大概不会有实质性的感受,其次在我们所见的诸多悲秋歌咏中,没有几句提到阴郁的冬天。或许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九辨》的诠注更有说服力:“人有秋心,天

    睿士 2019年12期2019-09-10

  • 菅原道真月诗中的悲秋意识分析
    暴艳朵摘要:“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而与此脉脉相通的日本汉诗无疑会受到这种悲秋意识的深刻影响。以日本平安时代的汉诗人菅原道真的月诗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诗中的“悲秋”意识。关键词:秋月;悲秋;日本汉诗;菅原道真“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中喜秋、乐秋的寥寥无几,但悲秋之人却不可胜数。“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看秋叶凋落,听秋声寂寥,感秋雨寒凉,秋季之诸景无不渲染着悲愁、烦闷的氛围。“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最为重要的主题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2019-04-29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秋题材作品探析
    蒋廷禄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特有的一种现象。古人通过对秋天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或是传达对人生愁绪的感怀,或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叹息,融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悲秋”文学现象。当他们忧国忧民,或政治上失意之时,或情感上失落之时,往往借景抒情,排遣积压在胸中的郁闷愁苦,也多借秋景来烘托。一、独特的秋天景致,给人营造了悲凉的情调秋天,万物凋零,以其独特的风景与情调,让人们身处这种氛围之中情绪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感染。每当金风劲吹,清秋临近,绵密如丝的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3期2019-04-17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秋题材作品探析
    蒋廷禄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特有的一种现象。古人通过对秋天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或是传达对人生愁绪的感怀,或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叹息,融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悲秋”文学现象。当他们忧国忧民,或政治上失意之时,或情感上失落之时,往往借景抒情,排遣积压在胸中的郁闷愁苦,也多借秋景来烘托。一、独特的秋天景致,给人营造了悲凉的情调秋天,万物凋零,以其独特的风景与情调,让人们身处这种氛围之中情绪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感染。每当金风劲吹,清秋临近,绵密如丝的秋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2019-01-30

  • 教你三招解“悲秋
    ,很多人认为是“悲秋”的缘故。“悲秋”情绪是由主客观的诸多原因引发的,克服或抑制“悲秋”情绪也必须多管齐下,如何走出“悲秋”情绪?一起来看看。为什么秋季容易引发伤感呢?“悲秋”情绪的产生,有着一定的人体生理的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

    饮食保健 2019年18期2019-01-12

  • 中国文人为何悲秋 ——由郁达夫的悲秋鉴赏开去
    情色彩。郁达夫的悲秋不禁让我们师生联想到:中国文人为何悲秋呢?对于秋,他们为何那样情有独钟呢?经过一番思索与研究,结合有关的古诗文,笔者引领学生做了如下探究。第一,季节的变化引起文人“悲秋”。文人悲秋多是有感而发的,因为植物由春夏的翠绿茂盛到秋日的转黄变枯,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这就好比人由青春年少变为衰颓苍老,人与植物又何其相似?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种相似,实在令文人骚客悲伤、凄凉而又无奈。例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陶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1期2019-01-10

  • 古诗词中秋的意象的浅谈
    张睿尔摘要:悲秋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宋玉应当是对后世悲秋类作品大有影响的一位。悲秋的意象,通过对于秋月秋风菊花木叶的描写,或传达对生命的思考,或传达对人生的种种感叹。宋玉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人生的抑抑不得志,时光飞逝,生命苦短等情感与秋的景色结合在一起,开中国文人悲秋之先河。关键词:木叶;悲秋;秋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做出了自己的诠释。秋,作为一个季节,一个意象,终成为中华文学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而意象,用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2018-12-20

  • 三招走出“悲秋”情绪
    金台养生园“悲秋”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总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抒发悲欢离合,悲秋也由此而来。而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北宋词人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

    女性天地 2018年10期2018-10-21

  • 为什么秋季易伤感
    照少温度低引发“悲秋”为什么秋季的气候和物候容易引发伤感呢?不可否认,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北宋词人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当然,“悲秋”情绪的产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9期2018-09-27

  • 从“春女善怀”到“秋士易感”
    的两个季节,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抒发的情感。而抒发伤春情感的多为女子,男子则常常抒发悲秋之情。而柳永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柳永将伤春悲秋这两种情感融为一体,将之前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打破,从男性角度出发,把伤春悲秋词的内容进行了转变和扩展,由此这类词的境界得到了提升。本文以唐末宋代的伤春悲秋词为对象,来研究伤春悲秋情感在宋词中的转变,以及柳永在提升伤春悲秋词的内容和境界上所做出的贡献。关键词:宋词;伤春;悲秋;柳永闻一多先生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欲要讲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2018-07-21

  • 再论《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意识
    《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意识体现在故都皇城的犄角旮旯里,体现在文本抒情和议论的语段中,字里行间有挥之不去的“悲凉”。[关 键 词]悲秋意识;深层意味;厚重[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34-01教学《故都的秋》,大多数教师都善于把五幅画面的景物描写与“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的整体特点逐一挂钩,进行分析探究。也有不少教师在分析完五幅图景后,进一步探究文本中议论段的作用与作者的用意,教师要么

    名家名作 2018年3期2018-05-14

  • 苏轼悲秋与朝云伤春
    凄然伤神,不禁有悲秋之思。于是他就对侍妾朝云说:“你去把酒拿来,我要在这儿多饮几杯。”朝云立即拿了酒来,这时苏轼又对她说:“我曾写了一首《蝶恋花》词,你还记得吗?你就唱此词为我佐酒助兴吧!”朝云满口答应,于是开口唱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苏轼当然也十分欣赏这首词。谁知朝云歌喉婉转,刚唱完“绿水人家绕”时,就已经泪满衣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34期2017-09-08

  • 读懂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
    读教材,下面以“悲秋”为例,谈谈我的认识。“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趣味。那么,古人缘何“悲秋”呢?通过研读“悲秋”之作,我归纳出以下几个“悲秋”原因。哀物华凋零,满目萧瑟。秋天,万物成熟,是喜庆丰收之季,但盛景短暂,很快所有植物开始转向凋零,自然的景色发生了变化,没有了昔日的郁郁葱葱。尤其是深秋时节,昼短夜长,秋风瑟瑟,秋雨绵绵,是一种景物肃杀的自然环境和阴霾冷湿的天气

    今日教育 2017年9期2017-09-08

  • 已觉秋窗愁不尽
    节。自古以来,“悲秋”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热衷表现的主题。曹雪芹用五个低调的“秋”字,刻画了多愁善感林黛玉的忧郁心态,真是贴切致至。从人的生理角度讲,“悲秋”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人们在经历了漫长夏季酷暑的折磨之后,能量过于消耗的机体处于非常疲乏的状态。秋风送来的凉爽,使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开始放慢,机体进入了周期性的休整,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疲惫感。按照五行,秋天为金所主,内应于肺,肺主忧悲,情绪自然欠佳。一种凄凉、忧郁、低沉、伤感、迟暮的感

    养生月刊 2017年10期2017-03-23

  • 非同凡响的秋歌
    诗情!【关键词】悲秋 乐秋 刘禹锡 贬谪 胸襟 气概自古以来,秋一直扮演的着悲怀的角色,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最早的悲秋之作当属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皇天平分四时兮,窃

    俪人·教师版 2016年20期2017-03-02

  • 秋日撷英
    古典诗歌;颂秋;悲秋;情结【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87—01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安排的有关秋的古诗名篇很多,有《诗经·蒹葭》,有唐涛、杜牧的《山行》,刘禹锡的《秋词》,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宋词: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苏幕遮》,李清照的《醉花阴》;有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秋”是离人类心灵最近的一

    甘肃教育 2016年1期2016-05-30

  • 例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怀
    己的际遇和情感。悲秋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为例,来谈谈中国文人的悲愁情怀。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悲秋 中国文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千古传诵,被誉为“秋思之祖”,堪称表达旅人悲思作品中无法超越的经典,全曲五句二十八字,其深得中国画中写意这种形式的精髓,用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书画一家,这同样要求作者要有凝练的笔触,落笔精准,刻画出含蓄而深刻的意境。该小令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期2016-05-30

  • 黄仲则的悲秋
    诗歌都常常充满“悲秋”色彩。关键词:黄仲则;悲秋;诗歌;人生作者简介:田玲玲(1990.6-),女,甘肃省礼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自号鹿菲子。清代江苏武进人。清高宗十四年己巳正月四日出生在其祖父黄大乐的高淳学署,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四月二十五日客死于山西运城的河东盐运使沈业富署,计年三十四岁。遗著编成《两当轩全集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2016-05-06

  • 唐代悲秋诗分析
    晶内容摘要:伤春悲秋是历来文学作品中的多出现的意向,是诗人借景感怀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体现了特殊季节对诗人思绪的影响。本文从“古人为何伤春悲秋”这个问题起笔,分析《唐诗三百首》中的“悲秋”诗歌,归纳总结其中涉及到的秋季气象现象,通过对气象现象的分类、分析和总结,探讨气象现象对古代诗人心情的影响,以求解释古人“伤春悲秋”的气象学原由,从而加深对唐诗中的气象意象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唐诗的多元化解读。关键词:悲秋 唐诗 气象现象 心情影响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以

    文学教育 2014年12期2014-12-01

  • 秋词
    一反过去那种文人悲秋的情调,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唱出了一曲清壮豪迈的秋之歌。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概括了传统的悲秋感情,反衬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传统,提出自己新的感觉和观点,格调高昂,将悲秋情绪一扫而空。那么何以“秋日胜春朝”呢?诗人选取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作出回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万里,白鹤振翅高飞,凌云而上。这种景色是开阔昂扬的。鹤的排云而上,振奋人心,给人以激励,催人奋进,诗人的诗情也因此被引到

    快乐作文·高年级 2014年4期2014-06-06

  • 论子弟书《黛玉悲秋》的价值以及在《红楼梦》早期传播中的意义
    文学价值。《黛玉悲秋》作为曲艺的经典曲目,在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诸多曲艺中都很风行,虽然音乐各不相同,唱词却大同小异。不过少有人知的是,这个曲目所改编的底本其实并不是小说《红楼梦》,而是满族曲艺子弟书《黛玉悲秋》(又作“悲秋”、“全悲秋”)。子弟书《黛玉悲秋》之所以显得与众不同,其一在于,它不仅是现存子弟书最早改编《红楼梦》的作品,也是现存所有“红楼”题材曲艺作品之最早出现者;其二在于,子弟书《黛玉悲秋》是现存子弟书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该作

    中国文学研究 2013年4期2013-11-15

  • 悲落叶于劲秋
    心理,创作模式,悲秋意象等方面简要分析悲秋文学的形成机制,构成要素,丰富内涵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影响。关键词:悲秋;意象;悲秋文学;悲秋传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与秋相关的名篇佳作,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李清照的《声声慢》,马致远的《秋思》等等。这些与秋相关的诗词所共同营造的是一个寂寞、孤独、凄凉……的意境,所共同传达的是内心的悲苦与哀愁。这些诗词作品意象选取的承继性,意境构造的趋同性,感情表达的相近性,所共同构成、丰富、充实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秋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2012-11-15

  • 试论《九辩》的悲秋主题
    2试论《九辩》的悲秋主题汤树德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22楚辞名篇《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示情怀。这就使抽象的主观感情,附丽于主宰着形象的客观景物,从而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抒情效果,进而表现悲秋主题,并将悲秋主题贯穿全文。楚辞;《九辩》;宋玉;悲秋主题;典范楚辞名篇《九辩》是楚辞大家宋玉的作品,历来受到推崇,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来看,《九辩》是很成功的作品。它把悲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3-19

  • 古人为何悲秋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悲秋的诗,为什么古人这么热衷于写这样的诗呢?原来,秋季万物萧条,仿佛一切生命都归于沉寂,离别的人一般此时离家,而且这时候人们都比较清闲,因此就容易感到落寞与孤寂,而那冷风在吹落树叶的同时也把丝丝凉意吹进人们心里,所以就容易让人们回想起从前与亲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冬季寒冷,而且将近年关,此时人们都在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要不然就是为如何过这个年而发愁,哪里还有精力去想其他人或物呢?但也不是说叙述冬季的诗少,但那些一般是写征人在外征战的生活条件艰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9年41期2009-08-31

  • 中西咏秋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文学;咏秋诗歌;悲秋秋色动人,自古而然。在中西方诗歌史上,咏秋的诗篇均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将中西方诗歌略作比较,在同样的咏秋主题下,中西方诗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折射出中西方不同文化心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下面拟就中西咏秋诗歌的一些差异及其内在原因略作探讨。一、同是写秋,表现手法不同中国古典诗歌善于写景抒情、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在表现动人的秋色时讲究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实景实情客观再现,使得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在所

    教师·上 2009年4期200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