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苗

  •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实现水稻机插新突破
    省内率先引进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取得在连作晚稻上高产稳产初步效果后加大推广应用,面积迅速扩大。2022年全市应用面积1.92 万亩,2023年估计面积3.6万亩。二、主要做法温岭市农机总站联合农技推广站组建由农机、农技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攻关组,开展钵苗机械育插秧技术适应性的试验,重点对播种流水线、钵苗移栽等环节的农机农艺技术进行规范。经过几年来的试验推广应用,实现钵苗机械育插秧面积的大幅增加。1.全省首台引进。水稻钵苗移栽技术,较好克服了传统水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12期2024-01-15

  • 沿江地区麦茬稻机械化栽培模式研究
    研究对毯苗机插、钵苗宽行机插、钵苗宽窄行机插、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5种栽培模式在水稻生育期、穗粒结构、产量构成和实测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寻沿江稻麦两熟地区最佳机械栽插模式。结果表明,钵苗宽窄行机插模式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均衡、产量构成好、实测产量高,适宜在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机械穴直播和人工撒播模式虽然在生育期、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方面优势明显,但实测产量较低。关键词 麦茬稻;机械化;栽培模式;毯苗;钵苗;穴直播;人工撒播中图分类号 S22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1期2023-08-05

  • 移栽机取苗装置顶出机构设计与试验
    出式取苗装置,对钵苗抛出后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受力分析,并对该结构的送盘机构和取苗装置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参数优化。武东东[8]对草莓定向移栽机进行了总体设计,确定了分苗过程中最佳落苗点,对不同栽植频率下分苗过程中钵体破碎率和翻转角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试制了物理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冯天翔[9]对现有移栽手爪进行了设计,对红掌钵苗基质物理及力学性能参数进行测量,采用不同斜插方式进行夹苗,利用EDEM 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的插入角度、深度和插入点的

    农业工程 2023年2期2023-06-03

  • 水稻钵苗机械摆栽技术的试验与研究
    种植积极性,水稻钵苗机械摆栽技术首次在慈溪开展试验与研究。水稻钵苗机械摆栽技术是我国水稻移栽及农艺发展的一次创新。钵苗摆栽不仅能保证育苗环节育出健壮的秧苗,保证最佳移栽时间,而且机械移栽时带钵土下田,秧苗无植伤,秧苗起身快,分蘖早而多,能有效解决毯状育苗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差,栽插时伤根伤秧严重,栽插后返青慢、易发生僵苗等缺点。1 材料与方法(1)试验机械:井关2Z6B4(PZ60-AHGR) 高速插秧机,亚美柯RXA-60TKD 水稻钵苗摆栽机。(2)早

    现代农机 2023年1期2023-01-24

  • 夹取振动复合式取苗机构的结构设计
    究所才研制出甜菜钵苗移栽机,由于成本问题并未推广。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初,国内部分单位研发出各种蔬菜半自动移栽机,虽已改善大部分性能,但用户认可度较低,并未在市场上推广使用。从21 世纪开始,我国的蔬菜移栽机的研发才算是有一定的规模[3]。例如:华龙2ZBZ-2A 型半自动乘坐式移栽机、鼎铎2ZB-2 半自动移栽机、富来威2ZQ半自动移栽机、新疆农科院等研制的2ZT-2 型纸筒甜菜移栽机等。但是国内取苗机构的研究才刚刚发展,由于取苗精度、自动化程度、取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1期2022-10-31

  • 旱地钵苗移栽复式作业机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引言目前我国旱地钵苗移栽仍以人工移栽为主,功能单一的半自动移栽为辅[1-3]。半自动移栽机存在作业质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作业效率低、机具投入产出比低等问题,开展旱地钵苗移栽复式作业机研究,满足机具一次进地完成成穴、穴内施肥、移栽、注水覆土和覆膜所有农艺要求,提高机具综合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6]。栽植机构是旱地钵苗移栽机械核心工作部件,国内外学者对栽植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JEONG-HYEON等[7]研究的凸轮式栽植机构,漏苗率低且不易伤苗,但

    农业机械学报 2022年7期2022-08-08

  • 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秧苗素质的影响
    龙江等地开始推广钵苗机插。钵苗育秧秧龄弹性大,机插带土移栽,活棵发苗快,移栽后秧苗基本无缓苗现象,较毯苗机插产量有显著提升[4-5]。浙江省于2017 年从江苏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在台州等地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目前,有关钵苗机插的研究多以常规粳稻为主,缺少在杂交稻,特别是籼粳杂交稻上的研究。本试验结合浙江省水稻生产实际,选择广适型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 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种量和不同育秧方式对比,探讨了钵盘育秧对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为

    中国稻米 2022年4期2022-07-28

  •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生产技术田间应用效果
    15600)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项水稻种植新技术,具有秧龄弹性大、成活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可作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有效补充。钵苗移栽技术因秧苗自带营养钵,移栽时不伤根,移栽后无缓苗期、秧苗起身快、分蘖早而多,延长了作物有效生育期,可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水稻有效分蘖,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因此,本文通过引进乘座式水稻钵苗移栽机、编写试验方案、设置比对试验,并通过后期田间规范化管理与测产,对比研究了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在水稻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3期2022-07-04

  • 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24200)钵苗育秧摆栽作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新模式,相较于毯苗育秧机插具有秧龄期延长、秧苗健壮、可以带蘖栽插而且栽插植伤小、大田缓苗期缩短、分蘖发生早、同一水稻品种的增产效果明显等优势[1-4]。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从2018年开始引进配套育秧流水线及秧田摆栽机小面积试验,到2020年逐步扩大到100 hm2。为了明确钵苗育秧摆栽和毯苗育秧机插对水稻生长性状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20年在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对水稻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7期2022-04-23

  • 前进农场2019年亚美柯钵苗摆栽示范总结
    王令刚 李明水稻钵苗摆栽机械插秧的应用,在保留了钵育壮苗的基础上,解决了钵苗需要人工插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钵育壮苗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水稻钵苗摆栽是继水稻抛秧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展进化而来的,水稻钵育技术是一种培育壮苗的技术手段,钵苗具有以下5个特点:1.钵育水稻能够培育大苗壮苗,与常规育秧比较,可以在插秧时达到“四叶一心一蘖”,做到带蘖下地;2.钵育苗在移栽过程中是带钵带土下地,移栽后基本不存在缓苗期;3.插秧三带效果好,苗床使用的肥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玉米穴盘钵苗取苗栽植机构参数优化与试验
    机由栽植手将玉米钵苗放入秧夹内,在栽植盘旋转作用下完成栽植[4]。日本TPA-1型全自动移栽机工作时将玉米钵苗放在苗箱架上,由一套曲柄连杆机构完成钵苗取苗和栽植作业,稳定性较高[5]。日本久保田公司SKP-100(W)-KR型全自动移栽机利用机械爪取苗将蔬菜钵苗输送到栽植器,植入穴坑,作业效率0.01~0.167 hm2·h-1,适用于蔬菜、玉米移栽[6]。美国TTA公司FlexPlanter移栽选苗机作业时苗盘下方推进器系统将钵苗从苗盘中顶出,通过苗盘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10-15

  • 2ZSJ-4型挠性圆盘高速移栽机力学特性试验
    。成排顶苗装置将钵苗从穴盘中成排顶出,经回转取苗装置将苗取至水平输送带上方,由脱苗装置将苗脱出至水平输送带上,完成自动取苗;挠性圆盘栽植器上开口段接入放入的幼苗,经聚合段夹持运动到落苗位置,进行幼苗定植,输送连续性好,适于高速条件下的移栽作业[5-7]。本研究针对2ZSJ-4型高速自动移栽机的顶苗、挠性圆盘栽植装置,进行作物钵苗钵体顶出、钵体柔性压缩、茎秆压缩特性试验,为移栽机械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1 高速挠性圆盘栽植机工作原理2ZSJ-4型挠性圆

    农业工程 2021年8期2021-10-09

  •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苗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苗手定点从苗盘将钵苗取出,取苗手位置固定,一般采用机械连杆机构带动机械手在取苗点与放苗点摆动,将这样一种控制方式称为移盘固手型。如果取苗手是单株取苗,需要苗盘S形进给苗盘,则需要控制苗盘在横纵两个方向的移动;如果取苗手是整排取苗,只需要苗盘在一个方向上的进给[17]。这种取苗方式也比较常见,单株取苗的如洋马推出的PF2R型乘坐式全自动蔬菜移栽机[18](图1),该移栽机需要控制苗盘横纵两个方向的进给,使每一颗钵苗到达取苗点,采用取苗手旋转臂带动取苗针定点取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2

  • 蔬菜穴盘苗插入顶出式取苗装置研制
    缸驱动推杆将整排钵苗顶出,实现高速精准取苗;倪有亮等[15-16]设计了纵/横向移盘机构、顶夹式取苗机构等,完成钵苗的隔穴顶出和夹取,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获得关键部件参数;文献[17-20]设计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建立机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减小了机构振动、改善了其动力学性能;文献[21-24]设计了滑道式插入夹持取苗装置,采用整排取苗间隔投苗和整排取苗再分苗的方式进行取投苗,提高了取苗效率和稳定性;王蒙蒙[25]提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22期2021-01-19

  • 2021年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总结
    。关键词:水稻;钵苗;钵育摆栽;钵苗机插;钵育摆栽机前言水稻钵苗摆栽是继水稻抛秧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展进化而来的,水稻钵育技术是一种培育壮苗的技术手段,钵苗具有以下多个特点。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是将钵育壮苗技术和钵育摆栽机械两者的优点结合,然后应用在在水稻生产上,在保留了以上钵育壮苗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钵苗需要人工插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钵育壮苗的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 品种:国审北作1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2021-01-10

  •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研究意义】水稻钵苗移栽是利用钵苗自身重力进行精准移栽的一项水稻机械种植新技术[1],是对我国传统人工移栽方式的重大改革。因其特殊的移栽方式,移栽后的钵苗直立度大小不一,且钵苗直立度较差,导致钵苗群体立苗时间差异,严重制约群体生长力;立苗是指移栽后非直立苗到直立苗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钵苗直立度状态与立苗时间长短具有重要联系,对水稻增产具有显著影响。【前人研究进展】水稻农艺专家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钵苗移栽质量高、不伤根、缓苗期短、分蘖早且有效分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1-01-08

  • 整排移栽机“Π”型取送苗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末端执行器为单个钵苗的夹持机构,通过苗针摆转实现夹放苗动作,完成钵苗的夹持和释放;基本剪叉单元组成的分苗机构通过并联方式增大机构在水平方向的扩展能力,实现末端执行器在水平方向上的聚拢和分散[1-2],以此为基础的取放苗机构仅可在固定位置实现钵苗的整排取放,无法实现整排末端执行器的水平定位,即无法确定取苗和放苗的实时位置。为此基于伺服电机和同步带直线导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整排自动移栽机的“Π”型取送苗机构,在钵苗夹持、释放、聚拢和分散的前提下,实现机构的水平定

    新疆农机化 2020年4期2020-09-17

  • 移栽机取放苗机构的设计与控制
    计新疆地区常用的钵苗盘规格通常为128 穴,钵苗紧密排列,相邻钵苗间距较小,增加了钵苗整排取放的难度。为提高钵苗取放的成功率,设计一种移栽机整排取放苗机构来实现钵苗的整排取放。单个末端执行器成功夹持钵苗是整排取放苗机构工作的前提,为此设计了一种夹持式末端执行器,钵苗夹持成功率高达96%(基质含水率均值为75%,茎秆含水率均值为79.35%,基质受压变形的极限力为5.8N 时测得)[1];由于钵苗排列紧密增大了钵苗整排放置的难度,为提高放苗成功率,设计一种剪

    新疆农机化 2020年3期2020-07-02

  • 变行距水稻钵苗移栽机移栽装置设计与试验
    5)0 引言水稻钵苗移栽伤秧小、返青快,且抗倒伏能力强,千粒质量提高,籽粒更加充实,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1-2]。为此,国内外学者对水稻钵苗移栽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春江等[3]研制了水稻钵苗空气整根气吸式有序移栽机,该机通过产生气体压差一次完成4个钵苗的移栽。宋建农等[4-5]研制出对辊式水稻钵苗行栽机,钵苗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移栽到水田中。俞高红、叶秉良等[6-15]研制了顶出式、夹苗式、夹钵式等一系列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这些机构能够较好地

    农业机械学报 2020年4期2020-04-27

  • 顶出托举式钵苗脱盘装置设计与试验
    全 伟顶出托举式钵苗脱盘装置设计与试验冯世杰1,2,吴明亮1,3※,颜 波1,全 伟1(1. 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沙 410128; 2. 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信阳 464000;3. 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针对现有自动取苗装置作业过程中出现苗体受损、钵体开裂、基质损失率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适应活动苗盘的托举式钵苗脱盘装置。设计了具有纵向、横向及竖直方向定位功能的苗盘三维定位机构和具有苗盘开启与钵苗托举功能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5期2020-04-24

  • 旱地钵苗自动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加作物产量。随着钵苗育苗技术日益成熟,钵苗移栽正被广泛应用于烟草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目前,国内机械移栽主要是以半自动移栽为主,由于人工喂苗作业速度的限制,机械作业效率不高,综合效益并不明显,限制了大面积移栽作业[1]。国外发达国家移栽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移栽作业效率,加快了钵苗移栽机械的发展。现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自动移栽机械[2-8],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结构设计与国内移栽农艺脱节等原因没有在国内推广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19年4期2019-12-21

  • 蔬菜移栽机气吹振动复合式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划困难,容易造成钵苗的机械损伤,因此,未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相应的成熟机型并大规模推广使用[30]。气吹等取苗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伤苗率低、取苗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气吹式取苗机构,一般配套特制的苗盘,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气吹力,将钵苗从苗盘吹出。但研究发现,只通过气吹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取出钵苗,存在取苗成功率低、能耗巨大、对钵苗基质损伤率高等问题。为此,部分学者采用气吹与顶出相结合的取苗方式,先用顶出力打破钵苗与穴盘间的粘结力,然后用气吹将钵苗吹出,但此方式也

    农业机械学报 2019年10期2019-11-04

  • 基于精确多位姿解析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研究
    8)0 引言水稻钵苗移栽不伤根,秧苗无缓苗期,有利于水稻低节分蘖,延长水稻生长期,提高稻米品质,实现水稻增产增收[1-6]。目前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方法有正向设计与逆向设计。正向设计在保证非圆齿轮凸性要求的基础上,调整机构参数,在轨迹形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判别移栽姿态是否合理[7-9]。正向设计为了兼顾合理的轨迹形状与移栽姿态,在参数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逆向设计在保证轨迹形状与移栽姿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齿轮的凸性要求[10-12]。现有轮系式移栽机构的逆

    农业机械学报 2019年9期2019-10-10

  • 面向温室大棚辣椒的幼苗全自动移栽方法研究
    用在育苗棚内培育钵苗的方法,当钵苗的表型特征达到一定阈值时进行移栽[2]。目前的移栽作业有90%以上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存在劳动强度集中、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影响生产规模与效率,进而制约蔬菜生产的发展。文章研制的温室大棚钵苗移栽机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秧苗栽植质量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相关学者针对移栽机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常用的钵苗移栽机有钳夹式、吊篮式、回转式、挠性圆盘式等4种[2-6]。美国RAPID公司生产的RTW系列移栽机采用钳

    中国农业信息 2019年3期2019-09-18

  • 夹钵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分为毯状苗插秧和钵苗移栽[1]。毯状苗插秧的均匀性与栽植苗直立度均较好,但取苗作业会对水稻苗根部产生撕扯,对苗根伤害较大,不能完整保留根部的生长基质与营养成分,延长了水稻苗的缓苗期[2];钵苗移栽技术利用塑料钵苗盘培育水稻钵苗,取苗时对苗根几乎无伤害,移栽后钵苗根部的营养土钵也可以较好地保留,栽植的钵苗分蘖早,此外,将钵苗种在温度较高的土表,有利于水稻钵苗的生长[3]。钵苗移栽又分为抛秧和摆栽,抛秧方式的特点是植苗比较浅,钵苗的损伤轻、返青快与分蘖早,但移

    农业机械学报 2019年7期2019-08-13

  •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
    摘 要 我国水稻钵苗移栽主要分为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与传统的人工移栽的方式相比,机械移栽技术具有在移栽速度和质量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移栽机械的研究开发,针对钵苗的移植结合传统人工的移栽方式,开发出了钵苗机。通过数据调研得出钵苗机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钵苗移栽的成活率,增加水稻产量,放宽了对秧苗成长时间的条件限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本文将对当前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的现状进行浅要分析总结。关键词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水稻作为全世界种植面积广泛的一种重要粮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期2019-06-11

  • 水稻钵苗移栽机作业质量测试方法研究
    化栽植技术,水稻钵苗移栽相对于传统的盘育毯状小苗机插技术和机械抛秧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其育出的秧苗个体发育好、秧龄弹性大、病虫害较少[4-5],且钵苗移栽能够克服毯状苗机插过程中勾秧、伤根和均匀性低等不利现象[6-7]。独特的水稻钵苗带土浅栽避免了裸根苗栽插缓苗期长的劣势[8],实现了钵苗有序成行移栽[9],栽植的水稻穗型整齐、成熟度好,不仅有利于后续机械化作业,更有利有于增产增收。作业质量是制约水稻栽植机械能否推广应用的先决条件。水稻机械化栽植易出现伤秧、

    农机化研究 2019年8期2019-05-27

  • 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研究
    结构,以实现水稻钵苗的有序移栽。导苗管结构会直接影响水稻移栽的直立度、入土深度及行株距的均匀性[7]。研究导苗管对抛栽效果的影响,往往以最终抛栽效果为指标,进行土槽试验或者田间试验;但是,相应的试验费时费力,且无法反映水稻钵苗在导苗管内运动的情况。因此,有学者采用高速摄影试验的方式[8],观察水稻钵苗在导苗管内某一特定位置的运动情况;但高速摄影只能反映在投影的二维界面内水稻钵苗的运动情况,无法直观地反映水稻钵苗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为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仿真

    农机化研究 2019年7期2019-05-24

  • 行星轮系滑道式钵苗栽植机构设计与参数优化
    行星轮系滑道式钵苗栽植机构设计与参数优化姬江涛1,2,杨林辉1,金 鑫1,2※,高 颂1,庞 靖1,王景林1(1.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洛阳 471003;2.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洛阳 471003)直立度是钵苗移栽作业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存在栽植机构容易造成钵苗倾斜影响栽植直立度下降,导致钵苗成活率降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钵苗种植的农艺要求,以番茄钵苗物理特性为依据,提出了栽植机构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行星轮系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18期2018-10-10

  •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及产量构成
    进东北低成本水稻钵苗移栽机,布点进行试验示范,旨在探究此钵苗移栽机和配套栽培技术在南通当地的适应性,为全市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提供支撑。1 试验概况2015年,南通市引进5套东北产某型号水稻钵苗移栽机及配套播种机,在海安县雅周稻麦科技示范园、通州区石港镇粮满囤家庭农场、港闸区万顷良田新天地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南通市粮棉原种场布点进行试验示范(以下简称“东北钵苗”),以常规毯苗机插作对照。同时,海安雅周示范点还增选了常州产某型号水稻钵苗插秧机及配套播种机

    中国稻米 2018年4期2018-08-21

  • 面向山地和丘陵地区的玉米钵苗移栽器的研制
    产量不稳定,玉米钵苗移栽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玉米产量的稳定性。相比于玉米种子直接播种,钵苗移栽的优势在于方法简单易行、节约种子、减少开支、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产量高等[1]。传统的钵苗移栽方式是先在种植地里挖出一个穴坑,再把培育好的钵苗置于其内并覆盖好土壤,后期再进行增肥和治理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作业。目前,山地、丘陵地区钵苗移栽作业一般由2人协同完成,一人在前用开穴工具在种植地里开出一个土洞,另一人手持装满钵苗的篮子将钵苗放入土洞内,同时用手

    农机化研究 2018年10期2018-08-10

  • 半自动压缩基质型西瓜钵苗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动压缩基质型西瓜钵苗移栽机设计与试验韩长杰,徐 阳,张 静,尤 佳,郭 辉(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针对目前使用压缩基质培育的钵苗无法使用现有移栽机械完成栽植工作的问题,模仿人工先打穴后放苗的移栽方式,设计了一种半自动压缩基质型钵苗移栽机,包含有间歇式打穴装置、持苗栽植装置和钵苗输送装置。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得2组不同含水率的西瓜钵苗的钵体侧面与滑道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755、0.634,并分析了2组钵体抗压载荷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根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13期2018-08-10

  • 基于PLC的花卉钵苗移栽机自动输送装置
    苗替换传统种植,钵苗种植商品化得以推广[8-9]。移栽机自动输送装置的研发是钵苗移栽技术发展的标志,可提高钵苗移栽的工作效率,提升花卉种植的经济效益。20世纪末,美国、荷兰等国家就已研发出移栽分苗的自动化机械,移栽效率可以达到1 000株/h,可安装32支机械手同时进行作业[10]。K.C.Ting[11]研究出一款装备了传感器机械臂的移栽机器人,经试验发现,移栽一棵苗仅需要2.6~3.25s,移栽幼苗的精确度最高可达在95%。K.H.Ryu 等借鉴笛卡尔

    农机化研究 2018年6期2018-06-06

  •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鸭嘴式栽植机构在钵苗移栽过程对钵苗无夹持作用,钵苗移栽全程运动是自由的,不易损伤,广泛应用于现有移栽机型[1-5]。然而,在对钵苗进行移栽作业的过程中,钵苗不可避免的会与栽植器本身发生作用,并且随着栽植机 构转速的增加,钵苗与栽植器间的相对运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使得钵苗的直立率有所下降,甚至导致钵苗的漏栽现象,影响移栽作业过程中的栽植质量[6-7]。目前对移栽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取苗、栽植过程相关机构的研究[8-18]及钵苗相关的物理机械特性方面的研究[1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9期2018-06-01

  • 玉米钵苗顶出式有序分秧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地位[1]。玉米钵苗移栽较直播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一般可提高产量 10%以上;钵苗大棚育秧,与大田播种相比发芽率不受春旱和春涝的影响;在黑龙江、吉林等地,这一技术相当于可以增加玉米生长大约 200 ℃的积温,可以选择积温更高的玉米品种,从而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钵苗移栽可使玉米大田生长期减少10 d左右,解决了前后茬作物生长期相加积温不够的矛盾[2-3]。旱田钵苗移栽机械,主要有半自动和全自动 2种。半自动钵苗移栽机[4-9]主要依靠人工分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9期2018-06-01

  • 茄子钵苗全自动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率低。国外对蔬菜钵苗移栽机的研究以欧美等国和日本为代表。欧美等国家采用信息化技术,由3套或4套装置完成钵苗移栽的取苗、输送、栽植3个动作,结构复杂、成本高[2]。日本洋马公司研制的蔬菜钵苗移栽机采用行星轮- 滑道式栽植机构,由于增加了滑道机构,移栽效率低,约60株/(min·行)[3]。王蒙蒙等[4]提出了曲柄摆杆式夹苗机构,该机构综合取苗成功率可达95.8%,由于曲柄摆杆机构本身的运动学特性,具有较大的角加速度和惯性力,工作效率仅为30株/min。陈建能

    农业机械学报 2018年5期2018-05-31

  • 番茄链式纸钵苗移栽机分离机构设计与优化试验
    9)0 引言番茄钵苗机械化移栽是获得番茄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纸钵育苗移栽机械化作业由取苗器完成钵苗分离,并将钵苗送入栽植器,由栽植器将钵苗植入田中,完成钵苗移栽[1-3]。其中纸钵苗分离机构是番茄钵苗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核心工作部件,可实现番茄纸钵苗的有序分离,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番茄钵苗机械化移栽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引进国外技术,结合国内工艺,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功能可靠的半自动化机械。其中,胡子武[4]结合三七种苗物理特性,提出了钉齿式螺旋式种

    农业机械学报 2018年5期2018-05-31

  • 水稻水田栽培史及旱田钵苗机械化移栽新发展研究概述
    ,提出了水稻旱田钵苗机械化移栽新的栽培方式,论证了水稻旱田钵苗机械化移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公布了水稻旱田钵苗机械化移栽初步研究结果,为水稻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新的栽培方法。关键词 水稻栽培;水田;旱田;机械化移栽;钵苗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06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有半数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我国水稻常年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9期2018-05-14

  • 蔬菜钵苗移栽机创新设计
    了一款多功能自动钵苗移栽机,旨在提高移栽效率及钵苗移栽通用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机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农业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关键词:自动移栽 钵苗 高效 技术支持中图分类号: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100-02蔬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同时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因此蔬菜种植效率尤为重要。移栽机的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如果要求移栽株距和行距及深度一致的话,就要依靠机械移栽,这样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3期2018-03-06

  •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31400水稻钵苗机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机插秧苗伤根的影响,具有秧苗素质高,无缓苗期、群体质量高等优势,相比较毯状秧苗机插平均增产10%左右。钵苗壮秧要求株高适宜,出苗整齐,无病斑虫害,根系盘结良好,秧盘面串根少且土球完整。一般要求秧龄在30 d左右,叶龄3.5~4.5叶,苗高12 cm以上,育苗和机插常见问题及应对办法如下:1 因钵盘育苗造成的秧苗细、小、弱相对于常规旱育秧苗来说,钵苗的生长土壤较少。由于钵苗盘一部分空间被穴孔占据,拿648孔穴盘来讲,相对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1期2018-02-11

  • 北方烟草钵苗的物理及剪切力学特性研究
    30)北方烟草钵苗的物理及剪切力学特性研究董 欣,邵 菲,杨 波,那明君(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为进一步优化设计烟草钵苗移栽机的关键部件,通过对移栽期北方烟草钵苗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移栽期烟草钵苗的物理特性,得出烟草钵苗主要物理特性指标值的变化区间及分布频率。通过剪切试验对移栽期烟草钵苗茎秆的不同部位剪切载荷、抗剪强度及剪切功耗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烟草钵苗茎秆剪切部位对剪切破坏载荷及剪切功耗均存在显著影响(α=0.05),在

    农机化研究 2017年5期2017-12-16

  • 2ZB-6 33/25宽窄行型水稻钵苗摆栽机械化技术研究及试验
    25宽窄行型水稻钵苗摆栽机械化技术研究及试验王洪明,吴文科,曾文进,胡 帮,吴 毅(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湖南 长沙 410004)主要介绍2ZB-6 33/25宽窄行型水稻钵苗摆栽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样机试制情况。钵苗摆载;宽窄行;结构设计湖南是水稻种植大省,水稻种植机械化一直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由于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也是各级农机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

    时代农机 2017年9期2017-12-08

  • 水稻钵苗柔性夹持拔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红,洪荣东水稻钵苗柔性夹持拔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刘欣1,孙松林1,2*,肖名涛1,2*,谭艳红1,洪荣东1(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湖南省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针对试制的2ZP–10型水稻钵苗抛秧机拔苗损伤率高和秧苗株距不准确的问题,设计了钵苗柔性夹持拔苗装置替代原有拔苗装置。该装置由秧盘输送带、柔性同步带夹持器、秧盘回收装置和钵苗承接输送带组成,通过同步带上柔性材料微小变形所产生的柔性夹持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7-01

  • 基于Delta并联机构钵苗移栽机器人尺度综合与轨迹规划
    elta并联机构钵苗移栽机器人尺度综合与轨迹规划胡建平 靳合琦 常燕超 刘 伟 韩绿化 杨启志(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镇江 212013)Delta并联机构具有速度快、运动精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穴盘育苗过程中的移钵作业及补苗需要。基于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构和气动取苗爪,设计了一种高速钵苗移栽机器人。通过建立Delta并联机构的单支链约束方程,求解出钵苗移栽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为使其可达工作空间尽可能接近设计工作空间,

    农业机械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5

  • 大中农场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攻关试验
    为了继续探索水稻钵苗机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形成特点,研究其超高产的规律,建立稳定的水稻超高产实用栽培技术,江苏大中农场农业科技研究所实施了水稻钵苗超高产栽培攻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应用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活棵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水稻前期生长旺盛,有利于创造壮秆大穗高产群体。穗实粒数218.5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3.4 g,实收产量为12 772.5 kg/hm2。关键词 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3期2017-03-28

  • 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装置性能研究
    030)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输送分苗装置性能研究那明君,颜世东,杨波,乔杰,刘旺,周振响,董欣*(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探讨自主研制玉米纸筒钵苗输送分苗装置作业性能及优化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方法,以喂苗速度、分苗盘转速、纸钵间距为影响因子,分离率、工作效率为目标函数,对影响输送分离装置工作参数组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喂入速度为2.6~3.0 m·min-1、分苗盘转速为16~19 r·min-1、纸钵间距为13 mm时,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2016-12-02

  • 玉米植质钵苗运动轨迹及落地形态的研究
    319)玉米植质钵苗运动轨迹及落地形态的研究刘洪利,张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大庆163319)针对玉米植质钵苗栽植过程中出现位移及翻转现象,对玉米植质钵苗栽植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玉米植质钵苗翻转状态和玉米钵苗位移变化规律,建立钵苗落地角度和位移变化方程,得到了钵苗角度及位移变化的曲线图。利用高速摄影对钵苗实际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曲线与理论分析曲线拟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当机车前进速度为0.43 m·s-1,栽植臂角速度为2 r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8-07

  • 穴盘水稻钵苗自动送秧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42)穴盘水稻钵苗自动送秧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樊元君, 马瑞峻, 黄倩, 黄木水, 张亚莉(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摘要:【目的】提高水稻钵苗有序抛秧机中自动输送进给钵苗行的输送精度及可靠性,减少送秧环节的漏秧问题。【方法】提出了钵苗行到位自动检测方案和程序实现方法,通过样机试验,分别获得基于直接在线检测秧苗茎秆、穴盘钵体和铁盘磁性凸起3种表征钵苗行到位的特征信号,概括出钵苗行到位信号的综合测量属性,确立钵苗行到位较佳的监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7-18

  •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试验分析
    态效益。关键词:钵苗;移栽;成本;效益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7.018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我省目前看: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顶峰,单位面积的产量再想提高是非常困难的事,然而要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只有通过应用水稻钵体育苗机械移栽技术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7期2016-05-14

  • 提高苹果矮砧组培营养钵苗移栽成活率的四项改进技术
    ,导致相当一部分钵苗的营养土坨碎散,成为裸根苗,大大降低了钵苗移栽成活率。2011年和2012年秋季,笔者对陕西省白水县兴华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春夏季移栽的苹果矮砧(M26)组培营养钵苗进行了调查,其移栽成活率仅在73%~78%,而且有20%~30%的成活钵苗,由于长势弱,翌年春季其嫁接部位(距根颈30厘米处)达不到嫁接要求的粗度(4毫米以上),降低了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如果将塑料日光温室中的玻璃三角瓶中的组培生根苗,直接移栽到较大口径(12~14厘米)的黑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6期2015-09-25

  • 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应用
    陆海涛水稻钵苗移栽机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机械,该机使用营养钵培育出的秧苗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既解决了钵盘苗只能抛秧和人工摆秧的难题,又将钵盘种植的优点利用起来。目前钵苗移栽机主要有夹秧式和顶出式两种方式,夹秧式的机械结构简单可靠,但因为考虑到夹秧速度过快会导致伤秧,所以速度不能过快致使机器作业速度不能提高,这是夹秧式移栽机的缺点。顶出式的作业速度更快一些,但是结构比夹秧式的复杂一些,产品生产成本较高。1 水稻钵盘育苗技术1.1 钵盘育苗优点水稻钵盘育苗技术是

    新农业 2015年8期2015-08-14

  • 水稻机插秧的升级版 ——京山县钵苗机插晚稻试验情况
    级版 ——京山县钵苗机插晚稻试验情况京山县钱场镇农机服务中心 张德智1 什么是钵苗机械插秧钵苗机械插秧是一种结合机插秧与抛秧二者优点的先进栽培技术,是当前京山县区域推广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升级版。钵苗机械插秧采用钵苗精确定量播种育秧,插秧时先把秧苗从钵盘中一团一团带泥土顶出,再通过机械有序栽插到田里。2 钵苗机插晚稻在京山县钱场镇试验示范的过程6月10日,准备了种子、床土、纱网、遮阳网等前期工作。种子是农户自己选用的宜优207,每亩需1.5~1.8kg种子,

    湖北农机化 2015年1期2015-06-07

  • 基于ADAMS的钵苗移栽机械手设计及运动仿真
    维建模软件建立了钵苗移栽机的实体模型,利用接口软件将模型导入仿真软件ADAMS中,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实现了模型顺序动作的运动过程仿真。经样机试验证明,设计的模型能稳定可靠地沿着设计的轨迹运动,因此该设计方案是正确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虚拟样机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为全自动钵苗移栽机的设计和制造奠定了基础。关键词: 钵苗;虚拟样机;UG;机械手中图分类号:S2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3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2015-05-30

  • 水稻钵苗旋转式拔秧机构
    2)0 引言水稻钵苗移栽是一种高产的水稻移栽新技术,具有钵苗浅栽、无缓苗期、分蘖早、根系发达等优点[1]。水稻钵苗移栽机不仅能够保证植苗的直立度,而且不伤秧,相比插秧方式能增产10%~15%,目前国内外都在投入研究中。日本研究的水稻钵苗摆栽机,价格过高、结构复杂,不适合中国的水稻国情[2]。现国内已研究出几种水稻钵苗移栽机:多杆式移栽机构,结构较为复杂,移栽效率低,受机构限制,移栽效率很难再提高;集取苗与栽植功能为一体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机构,在旋转齿轮盒上装

    机械工程师 2015年1期2015-05-07

  • 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示范
    业专业合作社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和应用示范□姜心禄1郑家国1池忠志1李旭毅1杨福明2廖兴华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 3 广汉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简称为钵苗机插)是采用精量播种机和高强度软穴盘配合,实现精量穴播,以钵体限制秧苗生长,培育单穴、健壮、根系盘结好的秧苗,采用与钵苗配套的插秧机实现单穴钵苗插秧的一种全新的机插秧技术。1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1.1 精量播种,节省种子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年5期2014-07-07

  • 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的研制与试验
    030)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机的研制与试验周福君,杜佳兴,那明君(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随着玉米纸筒钵苗移栽技术在黑龙江省内逐渐推广应用,研制一种水冲培土代替机械覆土镇压的钵苗移栽机械技术尤为必要。试验研究设计一种挠盘式移栽机,并对其工作原理、关键工作部件钵苗送苗机构和挠性圆盘栽植器进行设计和分析。根据农艺要求,设计水冲式培土器和回土铲。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以实现玉米纸筒苗移栽、滤水、覆土等作业,满足农艺要求,可为移栽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1-14

  • 烟草钵苗栽植机直立率影响因素试验
    ,未见到关于烟草钵苗移栽机械移栽性能的研究。本文利用自制的钵苗栽植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影响钵苗直立率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提高钵苗栽直率及移栽机具的改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8-12]。1 试验机具与条件试验样机主要由机架、驱动机构、喂苗盘、移栽机构、变速箱、镇压轮及洒水机构等组成。主要参数为:栽植行数1行,幅宽1.3 m,地轮驱动,株距600 mm,配套动力22.1 kW。机具的送料机构与车架平行连接,随着机器的前进,座椅上的栽植手将烟草钵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0-15

  • 吊篮式移栽机双工位喂苗机构的设计
    闭状态,由人工将钵苗放入喂苗筒中,挡铁随着移栽单体的转动与拨杆下端的轴承接触,并推动拨杆,拨杆推动拉杆,拉杆打开活门,放在喂苗筒中的钵苗落入栽植单体的吊篮中,这样就完成了喂苗工作,此时活门处于打开状态。图1 喂苗和栽植机构Fig.1 The mechanism of feed-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2 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计算2.1 喂苗筒结构喂苗筒下端斜口(图1)的角度对喂苗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角度过小时,活门关闭太快,容易夹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