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段

  • RBCC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快速优化
    任务需求对助推上升段动力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较强的短时加速、全程多次开关机、宽域工作能力等。与传统火箭动力相比,火箭基组合循环(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动力系统将高推重比、低比冲的火箭发动机和低推重比、高比冲的冲压发动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有低成本、技术先进、使用灵活等特征,可用于执行广空域、宽速域运载及新质作战等飞行任务[1-2]。然而,RBCC动力系统的引入给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上升段轨迹设计带来了新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6期2024-01-03

  •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蒸汽排放装置实验研究
    ,U 形排放管上升段内液位开始上升。由于水箱容积远大于U 形排放管容积,所以可视为水箱内液位基本保持不变。从而在水箱与U 形排放管下降段之间形成液位差,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水箱内的水经通道2 以一定速率注入U 形排放管。U 形排放管下降段内液位的下降以及桥管的补水都将使U 形排放管上升段内液位升高。U 形排放管上升段内液位变化就如同水柱压力计一样,反映了水箱内的压力变化。在水箱升压过程中,随着U 形排放管下降段内液位的下降,其与水箱液位之间的差值在增大,桥管

    应用科技 2023年5期2023-11-13

  • 液体火箭上升段制导方法的发展综述*
    ,介绍液体火箭上升段制导方法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运载火箭上升段制导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V-2”火箭就搭载了惯性导航器件,通过调整火箭姿态和发动机关机时间控制火箭的飞行轨迹,初步形成了制导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航天计划进一步推动了上升段制导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大气层内摄动制导、大气层外显式制导的飞行策略,这一策略迄今为止仍被广泛使用[1]。21 世纪以来,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任务对制导方法的智能自主性、任务

    航天控制 2023年4期2023-09-04

  • 固体助推飞行器大气层内闭环制导方法
    约束的大气层内上升段精确制导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为了保障助推器与载荷分离时的交班点约束,飞行器需要在上升过程中下压弹道飞行,并在弹道终端实现转平,该低弹道转平特性会导致较大的轴向过载。此外,为了满足载荷后续飞行条件,上升段终端攻角和动压需保持在一定约束范围内。而大气层内上升段存在高度较低、气动扰动较大、动压变化剧烈等问题,极易导致轨迹偏移、抖动甚至发散,给制导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运载器上升段制导问题,学者们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摄动制导[3]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标

    宇航学报 2023年6期2023-07-24

  • 基于往返式平漂探空的FY-3D卫星反演温度检验
    流层垂直探测(上升段和下降段)和持续4 h 平流层高度的持续水平探测[15]。平漂探空采用导航卫星定位,技术更先进、数据更稳定[16]。经评估,平漂探空探测精度达到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规定的突破目标[17]。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平漂探空数据对卫星温度廓线和平流层大气温度数据的检验评估。1 数据与方法1.1 数据简介1.1.1 探空数据探空数据是探空仪跟随探空气球升空直接测量的大气状态数据,是

    应用气象学报 2023年1期2023-01-11

  • 固推约束下的火星表面起飞上升制导律设计
    无任何先例。由上升段、无动力滑行段和入轨段构成的三段式上升方案是一种经典且有望实用的技术路线,但其面临着初始起飞状态和干扰力矩不确定性大、火星上升器质量特性变化快和气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项挑战。最终入轨精度对于同火星轨道器的交会对接、样本转移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具有很高的要求。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对上升器的推进方案进行了设计与预研,由于固体方案相比于固液混合方案具有更低的起飞质量,系统整体复杂度相对较低并且对工作温度限制不敏感,能够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所以固

    宇航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26

  • 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混凝土的应变.在应力达到约75%极限应力之前,试验加载速度为0.010 mm/s;在应力达到75%极限应力之后,试验加载速度调整为0.003 mm/s.试验中采用DTS-530型高速静态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棱柱体试件受压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测试装置如图3所示.图3 钢渣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试验装置Fig.3 Axial compressive test apparatus for steel slag concrete prisms2 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16

  • 基于微分包含镇定的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轨迹跟踪
    es,SLV)上升段制导一直是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基于极大值原理的间接法在理论上可以保证轨迹的最优性[1],然而该方法对于协状态量初值的选取较为敏感,且由最优条件构成的约束方程较为复杂。相比之下,基于凸优化的直接法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效率,因而广泛应用于上升段轨迹优化[2]。然而,多数约束无法无损凸化,且模型不确定性对制导精度影响较大。对于实际飞行中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一般在标称情况下采取直接法或间接法离线获得最优参考轨迹,然后设计轨迹跟踪制导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2年3期2022-09-26

  • 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单轴受压情况下上升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展开研究,并拟合出了橡胶混凝土上升段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方程,可供相关研究参考借鉴。1 试验概况1.1 试验材料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生产厂家为辽宁本溪山水实业有限公司。细集料为天然河砂,含水率为1.2%,表观密度为25 405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 615 kg·m-3,松散堆积密度为1 460 kg·m-3,细度模数为2.83;粗集料为天然碎石,公称粒径为5~25 mm连续级配,含水率为2.0%,表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8-10

  • 基于超声回波能量峰值点拟合的气体超声波流量计信号处理方法
    提出了基于回波上升段峰值拟合的信号处理方法。文献[10]进一步研究了回波信号的轮廓,提出了基于回波包络拟合的信号处理方法。但是,该类方法选择峰值点的方法较为复杂,导致算法的计算量较大,不利于系统的实时性。从回波信号能量角度,文献[11]提出了基于能量变化率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步骤比较复杂;并且,需要提前设定阈值。文献[12]提出了能量点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系统的实时性和量程比,分析了回波信号能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回

    计量学报 2022年5期2022-07-12

  • 基于集成学习的胎心率缺失值填补算法
    的情况下,信号上升段、平稳段以及下降段所能承受的最大缺失点数;二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缺失的单段数据在3种算法下的填补结果;三是研究多段缺失情况下,3种算法的恢复性能。使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以及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ED)对算法的恢复性能进行评价。2.1 单段缺失情况下,不同信号段允许缺失的最大点数选取100例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08

  • 热处理时间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劈裂抗拉性能的影响
    呈直线下降,但上升段曲线斜率有所不同。热处理时间较短时,曲线上升段斜率较缓,弹性模量较小,峰值抗拉强度较小,而下降段几乎呈直线且较为短促,破坏时的脆性特征很明显;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曲线上升段斜率较陡,弹性模量和峰值抗拉强度较大,破坏时的脆性跌落趋势也很明显[16]。试件劈裂抗拉曲线下降段斜率较大,不存在扩展段,脆性破坏表现很明显,其破坏类型属于脆性破坏。图5 PGCM劈裂抗拉应力-应变曲线Fig.5 Splitting tensile stress-s

    硅酸盐通报 2022年2期2022-03-12

  • 电法勘探技术在宿州市西部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测曲线中较短的上升段一般都是砂层的反映,阶梯式曲线中的水平段或缓降段,大部分也是砂层的反映。根据野外所测得各点视电阻率值,在CAD上绘制了各测点的电测探测曲线,并对其探测曲线进行分析。可判断出不同位置砂层的埋深以及砂层的厚度,而含水砂层较厚的区域其地下水赋存量则较为富集,进而区分不同含水层的富水性。3.2 资料解释与推断如图2所示,从1号点电测探测曲线分析可知,在20~40 m、90~110 m、130~150 m左右各有一个上升段,说明该三处为砂层;40

    地下水 2021年5期2021-11-10

  • 涡旋压缩机轴向动态密封双提前量跟踪方法研究*
    在线跟踪时,其上升段和下降段一般总处在一段略微过于提前,可以实现密封,而另外一段略微滞后,有泄露的缺陷;在高频时,由于其过压余量不足,又存在泄漏风险;同时,误差均方差指标无法判断过压密封状态或欠压密封性不足的状态,仍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本文对误差方差和累积误差评价的平衡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以累积误差和均方差两种评价方法协同;提出在上升和下降段,分别采用不同的优化提前量,进行PID动态跟踪平衡的双提前量控制;给出基于提前量跟踪的自适应轴向动态密封算法

    机电工程 2021年10期2021-10-27

  • 基于特征放大的小波反应堆CRDM动作检测
    动机构线圈电流上升段建立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突出动作点的特征,实现对动作点的特征放大;然后,对特征放大后的动作点进行小波分解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相较于相同条件下的小波变换具有更好的辨识度。1 控制棒驱动机构结构及动作原理控制棒驱动机构包含有驱动轴、钩爪、衔铁、线圈等部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一组控制棒驱动机构中包含有提升线圈、锁紧线圈、固定线圈各一个,磁通环与线圈构成电磁铁,电磁铁的通电与否可用于控制钩爪的运动,三个线圈按一定的时序密切配

    自动化仪表 2021年9期2021-10-09

  • 多层海洋采气管道上升段屈曲研究
    上收集。管道的上升段(立管、J型管)极易因为受力不均导致屈曲发生的屈曲行为也亟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海底管道在现代海洋管道系统中,有单管、管中管(PIP)和集束等形式管道,其中管中管(PIP)形式管道是最常见的。为保障管道的保温性能与防护性能足够通常采用管中管,即输气内管加保温层和保护层的三层套管结构[16],保温层的作用是为避免输气过程中温度过低,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进而堵塞管道;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内部管道受外界机械损伤和海水腐蚀。与现实的多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8期2021-09-17

  • 基于新型往返式探空观测的下平流层重力波特征分析*
    系统可以实现“上升段(约1 h)—平漂段(约4 h)—下降段(约1 h)”3 个阶段共计6 h 左右的长时效观测。其下降段可以起到加密观测的作用,且经过验证下降段数据的质量与上升段相近(郭启云等,2018a),平漂段可以弥补平流层—对流层较长时效连续直接观测的空白。且由于夏季平漂距离(放球结束点距放球站距离)约为300 km,文中认为可以视上升段和下降段所测得的结果来自同一个重力波事件,并且由于主要分析的是区域统计特征,即使上升段和下降段所测得的不是同一个

    气象学报 2021年1期2021-03-17

  • 多孔分布板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流动和传质的影响
    的喷射动能以及上升段和下降段混合相密度差的存在,为反应器内液相的循环提供良好的推动力和较好的混合效果。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用于环己烷氧化法生产环己酮的工艺路线中。为了提高反应器内气含率,大多数研究[1-4]集中在反应器结构的改造和优化,而对内构件多孔分布板的关注较少。Luo等[5-6]对多孔分布板的环流反应器进行了研究,发现多孔分布板能够增强气泡破碎能力以及气相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反应器传质性能。目前多孔分布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20年5期2020-07-11

  • “阿波罗”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舱以及登月舱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如果飞船只是环绕地球轨道飞行,那么只需要一个指令舱即可,但这是去月球,航天器往返地月的时间加上月面活动的时间一共需要十几天,因此飞船总质量高达40多吨。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土星五号”这种巨大推力的火箭才能将“阿波罗号”飞船送入环月轨道。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从月面返回地球的是“阿波罗”飞船的哪一部分。“ 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舱分上下结构,两部分是独立的,但着陆月球的时候是连在一起的。飞船落月时通过下降段缓冲着陆,而返回时飞船的上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0年4期2020-06-08

  • 跨海桥梁高桩承台波浪冲击荷载概率模型
    荷载峰值和冲击上升段持续时间存在指数关系。但不同模型的经验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上述研究表明,采用概率方法描述随机性明显的波浪冲击荷载更为合适。Copula 是一类将多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和他们各自的边缘分布连接起来的函数[17]。Copula 函数能描述变量的相关性,且不受各变量的边缘分布形式限制[18]。Serinaldi 等[19]就采用Copula 函数描述了波浪冲击沿海桥梁桥面板时,冲击荷载峰值和冲击上升时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以跨海大桥高桩承台为研究

    工程力学 2020年6期2020-06-01

  • 残骸落区对火箭构型影响论证
    箭的残骸落区与上升段弹道密切相关,对残骸落区的约束将直接反映在上升段的设计上,进而影响火箭的运载能力。另一方面,若上升段轨道偏离最优运载能力轨迹,则往往带来燃料加注规模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运载火箭各级的加注规模,即对火箭构型的整体方案进行微调。由此可见,残骸落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运载火箭构型方案的选定。因此,有必要分析约束残骸落区对运载火箭上升段轨道设计及构型的影响,为未来构型论证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运载火箭上升段轨道设计是多约束、多控制变量优化的

    宇航总体技术 2020年2期2020-04-09

  • 码间多址干扰对三星上升段测控影响分析
    ,并结合某三星上升段测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码间多址干扰对测速测距、遥测及遥控等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干扰的解决对策。1 抗码间多址干扰分析及测试1.1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码间多址干扰分析扩频系统的处理增益又称为扩频处理增益或扩频增益,它等于频谱扩展后的信号带宽BM与频谱扩展前的信号带宽Bm之比[14-16]:Gp=10lg(BM/Bm)。(1)假设伪码扩频码率为Rc,信息速率为r,则BM=2Rc,Bm=2r。根据扩频通信原理,满足基带接收机能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无线电工程 2020年2期2020-03-04

  • 上升段码间多址干扰影响分析
    星、三星和六星上升段接收卫星遥测信号时受码间多址干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码间多址干扰的要素,并提出了提高抗码间多址干扰的若干措施。1 抗码间多址干扰分析1.1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码间多址干扰分析直扩系统的处理增益可表示为[7-9]:Gp=10lg(BM/Bm),(1)式中,BM为频谱扩展后的信号带宽;Bm为频谱扩展前的信号带宽。假设伪码扩频码率为R,信息速率为r,则:BM=2R,Bm=2r。干扰信号不同时,扩频处理增益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通常干扰信号可分为

    无线电工程 2020年3期2020-02-27

  • 组合动力运载器上升段轨迹智能优化方法
    4-6]。设计上升段轨迹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执行任务的首要步骤。但对于采用组合动力完成水平起飞、爬升加速的运载器来说,其动力、气动、轨迹和指标间有着很强的相互制约关系,并且不同动力模态对飞行状态和环境约束有着不同的需求[7]。因此,上升段轨迹优化面临着约束条件严苛、动力切换频繁、性能指标与设计变量间映射关系复杂等问题,求解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多年来,许多学者针对水平起飞运载器的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早期主要是借助简化数学模型解决这类优

    宇航学报 2020年1期2020-02-19

  • 注气对低压自然循环回路中流动闪蒸的影响
    源之间高度差及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密度差形成的驱动力驱动系统循环,带走加热段热量的一种流动方式。自然循环作为非能动安全系统的基本原理之一[1],在沸水堆[2]、低温供热堆[3]、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4−5]及其他工业领域[6−7]研究设计中得到高度重视。在低压自然循环回路较长上升段条件下,热流体从加热段中流出并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压力逐渐降低,当流体温度超过当地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会发生闪蒸现象,这种现象极易造成系统的流动不稳定。而流动不稳定是影响自然循环系

    应用科技 2019年6期2019-12-19

  • Asian Americans have better outcomes of non-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to other United States racial groups: 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a randomized study
    形特性曲线助力上升段进行优化,得到如图10所示改进后的折线形助力特性曲线.0~Td0为零力矩区间,Td0~Td2和Td3~Tdmax为直线形力矩上升区间,Td2~Td3为曲线形力矩上升区间,Tdmax为最大力矩.Univariate analysis was then utilized to explore factors affecting overal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the studied cohort.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9年12期2019-12-14

  • 机载动能拦截弹大气层内助推上升段自适应设计方法
    性,拦截弹助推上升段的初始状态、飞行剖面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且飞行过程中的气动环境变化剧烈,拦截弹本身质量、转动惯量、质心位置在不断变化,传统线性控制器已不能满足拦截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快速调整性能要求。设计能满足任务需求的自适应姿态控制器是本文的一个研究目标。其次,受载机性能所限,拦截弹的初始弹道倾角较小,爬升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目标一般处于大气层外,拦截弹需尽快飞出大气层进行主动段中制导,给拦截弹助推上升段设计带来很大挑战。目前的助推上升段设计方法主要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9年5期2019-11-12

  • 低压自然循环系统流动闪蒸过程流型研究
    过加热后,进入上升段向上流动时,随着静压的不断降低,会因流体过热而产生闪蒸汽化现象。随着汽化的不断进行,所呈现出的流型也将不断变化。流型的确定对于准确计算闪蒸诱发的两相自然循环流动特性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闪蒸诱发的两相流流型演变进行分析。关于流动闪蒸方面,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10]。其中,在核供热堆和沸水堆研究领域,一些学者着手研究了流动闪蒸过程的流型问题。其中,吴少融等[11]基于HRTL5实验回路进行了低压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11期2019-11-06

  • 50年后,美国要重返月球
    舱包含下降段和上升段两部分,现在的登月模式不仅人货分运,而且登月舱分为三部分:转移飞行器、下降段和上升段。美国宇航局解释说下降上升段合二为一单级方案,发射质量将超过50吨,超过了现有任何一种火箭的运载能力。阿波罗时代下降段和上升段分置的二级方案,下降段质量将达到32~38吨,只能用SLS Block 1B火箭发射,更便宜的商业火箭心有余而力不足,任务的发射费用必然暴涨。三级登月舱方案上升段质量9~12吨,下降段质量15吨,转移飞行器质量12~15吨,它们都

    太空探索 2019年7期2019-08-01

  • 基于AMDF和DTS的洗衣机脱水阶段振动信号转速提取
    为三段,即转速上升段、高转速段、转速衰减段。表1 某型洗衣机脱水阶段转速控制曲线表图3 表1对应的模拟转速曲线图4 某型洗衣机脱水阶段振动信号波形2.1 方法框架如图5所示,对脱水段振动信号处理时,首先进行低通滤波及分帧预处理,采用AMDF提取出一次转速曲线,再利用差分阈值分段处理,即可将脱水段分成转速上升段、高转速段、转速衰减段。对相对低信噪比的转速上升段和转速衰减段再次利用低通和AMDF获得二次转速曲线,然后和高转速段的一次曲线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最后

    振动与冲击 2019年12期2019-07-08

  • 火箭上升段滚动时域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言传统的火箭上升段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是将制导和姿态控制子系统分开设计,通过对各子系统分别设计控制律再进行反复的迭代和整合来满足系统整体的性能要求[1]。这种分离设计形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火箭上升段制导和控制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制导精度和控制性能要求[2-3]。然而,由于分离设计自身的局限性,针对制导和姿态控制子系统设计的控制律只能改善各子系统的控制性能,即使反复地协调设计也无法最大程度优化系统整体的控制性能,如制导精度、控制需求等[4-5]。制导控制一体化(I

    宇航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5

  • 基于hp-自适应伪谱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闭环制导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闭环制导方法,在飞行器运动动力学模型和约束条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其可靠性,文章的研究结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闭环制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1 飞行器上升段建模1.1 质心运动及动力学方程飞行器在上升段平面内的运动方程表示为:(1)式中,T为推力大小,D为阻力大小,L为升力大小,H为飞行高度,V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m为飞行器质量,Isp为燃料比冲,g0为海平面重力加速度,α和θ分别为飞行器的攻角和弹道倾角,q为俯仰角速度[5]。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1期2019-01-30

  • 基于黏结滑移本构的BFRP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BPE模型为:上升段:τ/τ1=(s/s1)αs≤s1(8)下降段:τ/τ1=1-p(s/s1-1)(9)残余段:τ=τ3s>s3(10)图2 改进的BPE模型Fig.2 Improved BPE model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仅考虑在设计阶段BFRP筋的锚固长度计算,故而仅选取模型的上升段,将上升段公式(8)应用到式(7)中得:(11)上式的边界条件为:s(0)=0(12)(13)将边界条件式(12)、式(13)代入式(11)中,得:(14)(15)(16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9-27

  • 液氮重力自循环系统的仿真及设计
    部分汽化,致使上升段与下降段产生重力压差,且流动同时受摩擦阻力的限制,流动达到稳定时重力压差与系统总阻力达到动态平衡。国内,重力自循环系统直接应用于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较少且集中在结构设计与实验方面[1]。国外,Podkorytov等[2]实验研究了毛细力对液氮自然对流循环过程中传热的影响。韩国Choi等[3]、Kim和Chang[4]以及Chang[5]课题组把液氮重力自循环制冷方法用于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液氮重力自循环系统可用于高温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4期2018-05-08

  • 普京亮出数种高科技武器
    间飞完点火后的上升段,而上升段是洲际导弹较容易被敌方反导导弹击中的飞行阶段。“萨尔马特”导弹的一招“杀手锏”是飞越地球南北两极,攻击位于另一个半球的敌方目标。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研制出可以安装在巡航导弹上的核动力装置,这一携带核弹头的小型巡航导弹射程几乎无限。普京还说,俄已制成数台新式水下无人潜航器,其可以深度下潜,进行高速洲际航行,并且能携带常规武器和核弹。普京表示,俄罗斯还正在研发和部署超高音速导弹,而现有反导导弹和防空导弹追不上这种飞行器。普京表示,他

    世界知识 2018年6期2018-04-23

  • 立式轴流泵装置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CFD研究
    虹吸式出水流道上升段(下降段)倾角,获得几种典型的虹吸式出水流道,并先对其型线进行优化[16],采用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探讨多工况条件下虹吸式出水流道内水力损失及特征断面水力性能差异,分析不同型式虹吸式出水流道内流场特性以及虹吸式出水流道型式的改变对轴流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低扬程立式泵站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优化设计提供参考。1 泵装置模型与方法1.1 计算模型及控制参数计算模型采用虹吸式轴流泵

    江苏水利 2018年1期2018-01-26

  • 尾矿库排洪系统竖井深度对泄流能力的影响研究
    ,均可分为平稳上升段、拐弯段、快速上升段三段,以9#底部进水口泄流能力曲线为例,见图7。图7 9#底部进水口流量-水头关系曲线分段情况在曲线平稳上升段,泄洪支洞中的水流基本为明渠流。即使随流量增大,竖井中的水深增加,淹没了支隧洞进水口位置,但绝大部分支隧洞中水流仍然为明渠流,排水井自由排水,所以整个支系统中的排水完全由排水井控制。随着流量和水头增加,竖井中水位向上升高,排水井进入到淹没出流的状态,此时,支隧洞中的水流还不是完全有压,整个支系统的泄水能力由排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4

  • 基于粒子群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闭环制导研究
    最为重要的便是上升段的制导问题;以X-33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闭环制导策略,通过导航系统测量计算得到飞行器的速度增量等飞行参数,同时解算速度和高度等信息,机载计算机根据制导算法在每一个制导周期内在线生成制导指令,实时修正飞行轨迹,使飞行器最终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闭环制导策略优化精度高,物理概念明确,能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的闭环制导需求。高超声速飞行器;粒子群;目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年11期2017-12-15

  • 基于非对称交互多模型算法的上升段弹道估计
    互多模型算法的上升段弹道估计耿林玉1,2,吴 楠1,孟凡坤1,韩佳颖2(1.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2.96669部队,北京 102208)弹道导弹上升段涵盖助推段和自由段,动力特征复杂,传统跟踪算法难以获得其全程稳定高精度的弹道估计。对此提出一种用于上升段弹道估计的自适应非对称交互多模型算法,模型集由三维当前统计模型和精确动力学模型构建,并对模型状态矢量进行统一。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实现了对导弹上升段稳定高精度跟踪以及关机点的有效检测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7年5期2017-10-20

  •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空天飞机上升段最优轨迹设计*
    谱法的空天飞机上升段最优轨迹设计*张佩俊,刘鲁华,王建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下空天飞机上升段燃料最优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伪谱法的上升段轨迹优化策略.依据发动机的推力特性将上升轨迹合理分段,使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多段最优控制问题后,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并行优化计算.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轨迹优化策略能够满足组合动力系统工作模态转换时对飞行状态的约束条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精度的上升段轨迹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7年2期2017-05-03

  • 巧用CAXA公式曲线设计凸轮轮廓线
    框图2 等加速上升段曲线方程3 凸轮轮廓线设计方法下面运用解析法设计一个盘形凸轮,凸轮的基圆半径ro=30mm,推程为30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下:?(1)等加速上升段(曲线方程如图2所示)(2)等减速上升段(曲线方程如图3所示)图3 等减速上升段曲线方程(3)等加速下降段(曲线方程如图4所示)图4 等加速下降段曲线方程(4)等减速下降(曲线方程如图5所示)图5 等减速下降曲线方程(5)曲线合成最终四段曲线方程生成图6凸轮轮廓线,近停程和远停程由圆弧组成

    河北农机 2017年3期2017-04-21

  • 超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参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提供的本构方程形式计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是可行的;轴心抗压强度在80~150 MPa范围内,当轴心抗压强度相同时,圆柱体试件对应的峰值压应变较棱柱体高5.0×10-4~7.5×10-4,且轴心抗压强度越高两者差异越大;所提的峰值压应变、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参数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4-11

  • 开式自然循环闪蒸不稳定的线性均相流模型
    不稳定发生时,上升段内出现间歇性的闪蒸流动或者闪蒸起始点沿上升通道周期性地上下移动,从而导致自然循环流动出现振荡。目前,针对开式自然循环闪蒸不稳定的研究多为实验研究[3-6],理论分析研究也集中于采用数值解析方法进行求解[7-8],而采用近似分析方法对闪蒸不稳定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9]。本文提出了描述开式自然循环系统闪蒸流动不稳定的线性均相流模型,并基于系统控制原理中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对闪蒸不稳定边界进行分析。1 数学模型建立1.1开式自然循环闪蒸流动物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7期2016-10-11

  • 基于间接法的上升段轨迹优化方法研究
    )基于间接法的上升段轨迹优化方法研究吴嘉梁(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4)固体火箭上升段轨迹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上升段最优轨迹的可行方法。在零侧滑角假设下构建飞行器模型,以推力方向为最优控制量,根据极小值原理推导一阶最优条件。采用间接法,将真空条件下上升段最优轨迹的解作为初值,以状态响应方程构造一种迭代的方法,最后在满足攻角过程约束下,通过同伦算法获得真实大气环境下的最优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能够稳定收敛,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6年2期2016-03-16

  • 高延性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加载初期,曲线上升段的应力-应变基本保持为线弹性关系,斜率基本保持不变;当应力达到抗压强度的80%左右时,纤维提供的横向约束力达到最大值,由于内部裂缝的扩展,应变增长速度加快,使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减小;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纤维提供的横向约束力失效,试件中部裂缝迅速扩展并向上下两端延伸,荷载迅速降低;当应力下降至峰值荷载的 10%~20%,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出现一个拐点(曲率最大点),之后曲线趋于平缓.图2 HDC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Fig.2 Uni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1-22

  • 迭代制导在月面上升段的应用研究
    迭代制导在月面上升段的应用研究巩庆海,宋征宇∗,吕新广(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100854)针对迭代制导在月面上升段的应用开展研究。首先对迭代制导基本原理及其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回顾,给出了月面上升段的动力学模型和迭代制导算法模型。并通过对比应用场景,深入研究了垂直起飞段和迭代制导段的衔接,提出了针对月面上升段特点、兼顾工程可实现性和燃料最优的迭代制导应用方案。对发射点参数、目标轨道参数、迭代初值的获取方式进行了讨论。最后以阿波罗12号飞船载人月

    载人航天 2015年3期2015-12-08

  • 一种改进波形设计的LFMCW雷达多目标检测方法
    合,而且能进行上升段和下降段频谱配对。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线性调频连续波;梯形调制;频谱配对;多目标检测0 引 言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频率受线性调制的连续波信号以获取目标参数信息的雷达体制,它具有分辨率高、无测距盲区、低截获和结构简单等一系列优点[1]。近年来,线性调频连续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在军事领域,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在导弹精密末制导、引信、机载导航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民用领域,其在环境遥感、交通管制

    舰船电子对抗 2015年2期2015-03-23

  • 开式自然循环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
    热段、下降段和上升段,尺寸和布置如表1所示。在上升段中,管段11和12为可视化的有机玻璃管,其他管段均为不锈钢管。有机玻璃管与不锈钢管之间采用快速接头连接,并用耐高温胶进行密封。换热段由三根相同的传热管并列组成,内外径分别为34 mm和38 mm。上升段和下降段中除扩张段16的直径为145 mm外,其余管段直径均为50 mm。水箱气空间与大气环境联通,系统始终处于低压运行状态。自然循环回路内布置有若干个压力和温度测点,用于测量不同位置流体的压力和温度,以监

    核技术 2014年4期2014-09-23

  • 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设计
    飞行器都要经过上升段这个过程,高超声速飞行器也不例外.飞行器的上升段是保证飞行器能顺利达到预定轨道,确保完成飞行任务的基础,因此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轨迹也应从上升段着手.本文通过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设计并仿真了飞行器上升段的轨迹,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能够适应飞行器受到的各种飞行约束,验证了轨迹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方案.1 上升段动力学方程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主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9-14

  • 三极管特性曲线实验的回扫线问题研究
    降段回扫过快与上升段不一致造成的现象。其本质是由三极管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和寄生电容充放电效应所致。三极管放大倍数为可见β随频率增高而减小,且对锯齿波来说,存在 β上升>β下降。寄生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分析如图2所示。在图2(a)的锯齿波上升段,当Vce>Vbe时,Cbe充电,充电电流从Ice限流电阻R流向Cbe。此时IR=β上升Ib+Icbc1,示波器的测量电流值为IR1。相反,在图2(b)的锯齿波下降段,因下降速度过大,频率过高,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变小。另外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8-23

  • 细长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回路由加热段、上升段、下降段、水箱及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水箱上部气空间与大气连通。在上升段和下降段各设计了两段水平段,分别长450mm和4 500mm,总的长径比约3 120。实验段采用电加热,利用自耦变压器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其有效加热长度为1.3m,管内径为20mm。为对实验现象进行可视化观察,减少回路中的散热损失,除实验段外其余管道均采用双层玻璃套管。实验工质为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示踪剂以观察回路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图1 实验回路示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2期2014-05-25

  • 基于自然循环回路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数值模拟
    汽化,此时回路上升段及部分加热段将处于气液两相流动状态,而下降段的工质经水箱冷却后重新恢复为单相状态。图1 PCCS原理图Fig.1 Schematic of PCCS2 数学模型2.1 基本假设与节点划分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PCCS自然循环回路和安全壳两部分。为建立自然循环回路均相流数学模型,提出如下假设条件:1)流体为不可压缩;2)仅考虑流体沿垂直管道的一维流动;3)气液两相流速相等,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不考虑欠热沸腾;4)能量方程中,忽略气液相界面的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年1期2014-03-20

  • 非能动IVR-ERVC试验装置的流动特性初步研究
    保温层流道)、上升段(压力容器筒身流道)及出口段流通截面与原型相比按固定比例选取,各区段流道之间也完全按原型过渡。REPEC-II试验回路系统回路如图1所示。图1 REPEC-II试验主装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PEC-II experiment facility.利用REPEC-II试验装置主要进行ERVC流动与传热相关的两类试验,即临界热通量(Critical Heat Flux, CHF)试验与流道流动试验。

    核技术 2014年12期2014-02-06

  • 基于混合粒子群法的RLV上升段轨迹优化
    解方法的设计是上升段轨迹优化的难点之一,求解的基本思路是用一个或多个有限维子问题来代替无限维的最优控制问题.传统的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和乘子罚函数法等方法被广泛用于最小热载,最大荷载等轨迹优化问题,但普遍存在对初始值敏感等局限性.近年来,序列二次规划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和一些智能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8-22

  • 上升段高超声速目标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组成部分,分析上升段NSHT拦截作战对预警系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上升段NSHT 拦截的优势及挑战NSHT 是一类飞行在距离地面20~100 km 空域的飞行器,能够在1 h 内对全球时间敏感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具备飞行速度快(大于5 Ma)、巡航高度高(20~100 km)、突防能力强(RCS 可达0.01 m2)等特点[6]。航迹可以分为上升段、巡航段以及俯冲攻击段。上升段拦截发生在NSHT 进入超燃冲压工作模式之前。拦截上升段NSHT 具有很强的

    雷达与对抗 2013年4期2013-06-08

  • 基于特征参数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①
    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①丁洪波,蔡 洪(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提出并研究了基于特征参数的轨迹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气动力和推力模型。根据上升段轨迹特性,建立了基于指数函数和多项式的控制变量的取值模型。该模型取决于若干特征参数,从而将一个求解泛函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求解特征参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针对初值敏感性,提出

    固体火箭技术 2012年3期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