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治

  • 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生活教育;道德法治;教学融合;小学教育【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在品德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Y-c/2020/19)之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朱帅(1984—),女,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其遵循教育源于生活的原则,主张教育改造生活并依靠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一门学科,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了解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生活常识,它能

    教育界·A 2023年16期2023-07-21

  • 体现课程教材的生活性 增强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双减”;道德法治;立德树人;生活性;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充满了生活气息,为我们教好低段《道德与法治》课提供了优良教学平台与优质教学资源。一、深入学习思考,树立并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为把低段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2期2023-07-10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时政热点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政热点;道德法治;实践政治知识不但关系着国家安全还关系着国家发展的进度,学生了解一些政治事件对于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加自身政治知识都是很有帮助的,学习政治知识不光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要更加广泛的进行学习,比如进行一些政治时事的学习或者分析一些比较重点的案例,找到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学知识都是对于学生政治知识、政治能力的一种比较严格的考验。初中政治最难学习的部分还是要说到时政热点的分析,因为学生都不太愿意看时政新闻,所以学生对于社会上以及世界上发生的事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9期2022-07-18

  •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键词:小学;道德法治;德育引言:根据我国的教育标准,具体提出了在教育中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教育方方面面,所以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去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这样能够达到综合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由于守旧观念以及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为深远,所以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教育方法,这样对于德育教学是不利的,所以应该综合考虑各方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2022-07-02

  • 浅析信息技术与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通知》以来,道德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备受重视,并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走进道德法治课堂,对改善道德法治课堂的效率等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分析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对信息技术与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分析。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法治;融合一、信息技术在道德法治课堂的应用情况在信息技术时代,初中道德法治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一定的转变,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更多生活中实际案例,让

    民族文汇 2022年27期2022-06-15

  • 核心素养下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措施分析
    六年级教学;道德法治;措施分析1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1.1以知识目标主导课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小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以学生掌握知识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以价值引领、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学科。道德与法治观念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完成的,知识只是小学生道德和法治素养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时,知识也就变成了空洞、毫无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2022-06-12

  • 浅谈如何提高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仁智教学有效性
    词:小学生;道德法治;仁智;引言: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可以为学生普及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小学生明白我国的法律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自身受到伤害时,要善于使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快速发展,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与教师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促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2022-06-09

  •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
    背景;初中;道德法治;高效课堂引言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元素,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元素以及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确保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当下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受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过度重视板书式讲课方式以及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无形中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9期2022-06-09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路径探讨
    法。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育;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前言:人在平时的集体活动中对自己行为标准以及对任务的态度这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这是一种情商的体现。这样过程中对形成良好的智力是比较重要的,良好的人品特征的形成同样重要。初中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期。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作为法治老师,对学生进行好的素质教育是一份责任。在教课的时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积极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怎么树立好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把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信息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2022-05-23

  • 融合联姻,彰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融合联姻 道德法治 实践活动 学习方式统编版教材之所以把之前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两门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一门课程强调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法治观念的高度融合,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落实。但纵观当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践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融合更多处于虚无缥缈的状态之中,要么完全割裂,要么机械融合,并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4期2022-04-21

  •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的策略
    相应的提高。道德法治这一学科,是小学学生应当充分了解学习的科目,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完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种种思维意识的树立,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的人,因此,道德法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道德法治的教育当中,除课堂教学外,作业的利用也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法治;课业设计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格发展尚未健全,其思想状况都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而这一时期正是对学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7期2022-04-1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渗透
    理解与掌握。道德法治是奠定学生拥有优秀人格品质的基础,重视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法治知识,同时完善学生的新时代思想,充实学生的思想内容。文章就小学道德法治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的开展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学思想;道德法治;思想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时代的主流思想之一,需要让学生知晓时代的思想潮流。在国家发展壮大的环境下,丰富和完善道德法治的教育内容是响应新时代思想的教育内涵。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在道德法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9期2022-03-07

  • 情境创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的应用
    小學教学  道德法治  现状措施  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相对并不完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情境设计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班级中更多的学生自由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老师的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环境情境创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2022-02-24

  •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课堂研究
    词:小学; 道德法治;实践研究道德与法治应该适应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关注点,以儿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内容,以儿童的实际活动为载体,以把整个孩子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孩子活起来,让个性融入生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的一门学科,是“道德”与“社会”这两个原有学科的有机融合,同时更多地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实际活动。它通过借鉴儿童的社会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本的课程。一、坚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 (一)对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3期2022-02-23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长。关键词:道德法治;行为养成;教学方式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来说是无穷无尽的财富,是良好生活的重要条件,会对我们终身受益,在学生小学阶段时,就对其行为习惯严格要求,对于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一、将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品格,提高学生对情感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理解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在日

    学习与科普 2022年5期2022-02-23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讨。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生;教学策略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前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和关键都在发展的阶段,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间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也是如此,但是,就目前来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并不算太好,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加之课程内容比较抽象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期2022-02-23

  • 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构建研究
    】初中教育;道德法治;品质课堂 一、品质课堂的概述 (一)内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落实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让课堂教学能够沿着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方向不断前进。事实上,品质课堂是教师以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为立足点,始终坚持和国家人才培养方向保持一致,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工作,并且使用更为丰富且有趣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构建起联系,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理性认识,这样有利于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其承担起社会责

    文理导航 2022年1期2022-02-19

  • 推进活动型课程,落实宪法教育
    。[关键词]道德法治;活动型课程;宪法教育[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35-02宪法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举足轻重的板块,八年级下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正是通过宪法专册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现代公民。那么,如何让初中的宪法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加鲜活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2期2021-12-19

  • 以信息技术思维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小学教学;道德法治引言: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小学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不仅使教学方法变得更丰富多彩,更是教学内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而思想道德与品质这一课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语文、数学,这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要求教师要丰富课堂内容,所以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形成。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2021-12-13

  •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分析
    :初中教学;道德法治;方法措施【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2-0111-02【Abstract】As we all know,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three views. In order to enrich t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2期2021-11-28

  •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核心素养;道德法治;引言:为了有效地把握小学德育法律课堂的开展,小学德育法治教师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日常道德素养、强化学生的法律观念作为小学德育法律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前提下,集中识字,了解世界发展的规律。学校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是小学德育和法治室教学的目标。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2021-11-24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处。关键词: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初中学段引言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占据了重要的教学比例。核心素养与道德法治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当前的课堂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教师要针对当前问题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本文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一、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首先,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更新以前的传统观念,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更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5期2021-11-14

  • 生活化教学,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精彩
    为一名专业的道德法治教师,就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知识,这样才能不断的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关键词:生活教学;道德法治;小学引言在小学教育教学当中,道德与法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刚好能够满足学生欠缺的地方,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难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更加精彩。本文根据生活化教学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精彩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一、生活化教学法的重要性(一)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对于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8期2021-11-14

  •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导研究
    ;德育教导;道德法治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068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班主任的班级教导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关注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德育教导作为培养高中生正确品性的有效方式,在高中教学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当下时段,部分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导手段较为有限,难以让高中生知晓道德塑造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对此,班主任可以立足案例、实践、联动等角度进行开展德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2021-11-12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探究
    题。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学;教学探究引言: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重要学科,它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不断寻求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重构,推动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有意义价值。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基本性能体现。怎样高效实施实践性教学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重要课题。实践是认知的主要渠道,同时是认知目的。但是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被削弱,教育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一、法治教育在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因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不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2021-11-07

  • 强化小学思政课堂实践环节的策略
    ;思政课堂;道德法治;实践缺位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等课程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和内容理解的层面上,就会有纸上谈兵之嫌。为此,教师要能够紧扣小学思政教材的内容,积极联系、选择课外的实践基地,并设置课外实践指导员,与思政教师形成联系与对应,为强化小学思政课堂的实践而奠基。一、教前预学:遴选体验素材,确定实践主题(一)开掘适切素材,为劳动实践奠基思政教材在编排上已经充分关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探寻,每课内容都设置了“探究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10期2021-11-03

  •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思考
    :初中阶段;道德法治;家国情怀习主席曾提出,我们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必须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从内心建立“家国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用行动践行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1挖掘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当中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9期2021-10-25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线上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键词:初中;道德法治;体验教学前言体验式教学,指的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的知识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从接受走向创造的同时,还能改正错误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正面的情绪,在学习之余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线上体验式教学把教学的地点进行转化,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核。通过跨越时空的局限,来创建更加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一、体验式教学的特征1.1仿真性不同于传统机械化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學通过创建相对而言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4期2021-10-21

  •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道德法治;应用策略引言: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习惯性地运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授课,学生年龄较小,不能够对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课堂氛围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吸收。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融入生活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长久,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1、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度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5期2021-10-2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
    于传统文化与道德法治课程的关系,探讨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和方式。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道德法治作为多种文化脉络中唯一一条从未间断过的、拥有丰厚底蕴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悠长的历史延展力,而且还具有深厚的历史纵深度。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且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有德行高素养的社会人才。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新的发展重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对道德法治课程的开展具有辅助作用。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6期2021-10-19

  • 小学道德法治课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作业设计
    。学校需要对道德法治类教学的重视,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就对小学道德法治课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作业设计展开论述,希望能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一点参考。◆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在学生处于小学的学习阶段时,老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为核心素养是为了让学生以后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所必要的一种品德和能力,同时也是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从而拥有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生的道德法治

    速读·下旬 2021年12期2021-10-14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思考
    目标。但当前道德法治教学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小学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兼职教师任教《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转变观念、革新教学方式等优化策略,以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关键词:道德法治;转变观念;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4-0137-02【Abstract】With the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4期2021-09-23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探讨
    。【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育;法治意识;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4-0022-02【Abstract】The spirit of law popularization in the new era emphasizes the need to innovate forms of public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nes

    天津教育·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结。关键词:道德法治;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改小学是学生进入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从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品德,让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師对道德与法治会有新的认知,从学生和教材出发,确定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长久的发展。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比教授知识更为重要,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9期2021-09-10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键词:初中 道德法治 人文素养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81初中阶段的道德法治,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律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出发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能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習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养的真正内涵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6期2021-08-30

  • 道德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历史使命。在道德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关键词:道德法治;学生;创新素质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維和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教学方法多样化,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采用多层次化、个性化等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多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尝试创新,从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发挥,定期展示创新成果。一、教学活动规范化,培养学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3期2021-08-22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生活化教学意识
    情。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学;激活策略;情感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制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所以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取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实现更加主动、更加高效的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其教学目标最终也是要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4期2021-08-02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初探一、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其主体地位。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部分教师仍然不能充分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提出的意见和看法不够成熟,因此在心里对其始终保持否定的态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和鼓励,使部分学生对自身缺乏自信,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学生的想法的确不够成熟,但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尊重学

    速读·上旬 2021年3期2021-07-28

  • 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的教育策略探究
    :初中阶段;道德法治;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积极改进初中阶段道德和法治的工作方式,加强道德与法治在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素养也能够在道德法治素养的培养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学生在道德思想方面,学习成绩方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法治培养,这样学生的综合活动能力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的培养中得到更好的提高。一、 道德法治培养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分别是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社会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2021-07-07

  •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略。关键词:道德法治;法治教学;法制意识;道德与法治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包含有政治理论、思想品格、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心理健康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这些内容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理念、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德育教育的最重要学科,能够更好促进高年级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多是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和加上简单讲解的方式教学,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枯燥乏味,无法培养学学科学习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下一代 2021年1期2021-06-28

  •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生命教育
    小学教育  道德法治  生命教育走进小学时代,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毫无兴趣可言,认为不是必修课就不重视。正因为如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带来更多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课堂。教师还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从身边小事出发,将道德法治知识的案例带到课堂,带领学生认识生命,丰富生命。一、教师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在教学这个過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所以,教师应该以人为本,注重生命,先从自身珍爱生命做起,再端正教学态度

    考试与评价 2021年5期2021-06-24

  • 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教学效率;道德法治《道德与法治》是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获取德育理念的主要来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教师应当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才能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底,才能使教育的真正意义得到实现。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创建高效且优质的课堂教学是当下刻不容缓的重要事项之一,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相互融合,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3期2021-06-21

  • 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础。关键词:道德法治;角色意识;定位自我;认识友谊;感受亲情;健康成长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9-0143-02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立德树人,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及公共参与素养。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注度不高,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简单地讲解书本上的道德与法治基本理论。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道德与法治教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2021-05-10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道德法治;教学策略在进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了解相应的德育内涵。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讲述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同时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其次教师还需要结合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最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践,真实感受内涵。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一、结合信息技术生活实际,加深对德

    学生之友 2021年1期2021-05-06

  •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思考
    】劳动教育;道德法治;初中课程引言:在中学品德和法制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做好互动生成课程的基础建设工作,并通过激发学生对课程的良好参与度和互动性,从而形成一个值得分析探究的教学方法,以这样的方法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推动课堂教育多元目标的高效实现。与此同时,老师们还能够根据课堂知识点有意识地整合和渗透部分课程要点。带领学生从不一样的视角和层次理解分析学习内容。而且,这还可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是思想道德和法制课程教育意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9期2021-04-23

  •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道德意识
    :中学教学;道德法治;法治前言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我国在教育阶段也已全面铺设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法律常识、人文道德的综合素养。但目前初中阶段法治意识学科素养的尚且存在一些误区。教师习惯于遵循传统教法,习惯于照本宣科,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教材上单一古板的法理知识似乎距离他们太过于遥远,那些被撰刻在刑法、权法中的条理似乎太过于虚无缥缈,似乎是远离他们生活的。而在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或许能够为了短期的应试而记住纸面知识,却很难融入进法治道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6期2021-02-23

  •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小学教学;道德法治;核心素养;策略在教育改革方针下,小学德育教育也迎来了属于他的春天。通过一次次的校验讨论后,德育教育的种子终于在小学教育改革中生根发芽。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具备完善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通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们德智体健全发展,成为能堪重任的一代人。一、道德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项思维处于启蒙阶段,他们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科学引导 。道德与法治,是学生们三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过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2021-01-21

  • 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道德法治;运用对策1阐述初中道德和法制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由于当今国内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快速推进和完善,初中道德和法制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在跟随时代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也不断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门学科中运用课堂提问方法,除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外,而且也是授课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对策。初中阶段,道德和法制课程这门学科跟学生实际生活情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际教学当中会运用有效的提问引领,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2021-01-18

  •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
    论支持。小学道德法治课设置了多方面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对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学生对课程认识片面,教师整体水平较低,导致学生对课程有抵触心理,甚至觉得毫无作用。本文将结合上述问题,探讨如何转变当前局面,让学生爱上道德法治课。【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策略道德法治课程涉及的内容丰富,对日常生活有积极意义,例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正确的消费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容,都不是空壳子大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教材内容的设定,符合学生发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6期2020-12-21

  • 青少年时期道德法治意识形成的影响
    词:青少年;道德法治,发展影响;法治社会。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三观形成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道德法治意识形成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这个人的三观是否正确形成健康成长,而且还关系着,法治社会是否能够完善更为全面的的得到发展,青少年时期从基本的道德观念然后上升到法治意识影响到日后的法治建设,这是一个简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法治意识形成尤为重要。一、步入青春期期阶段孩子思想的变化青春期是美好的,但孩子的思想变化也开始了复杂的多变化。青春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2020-10-30

  • 浅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观。关键词:道德法治;教学策略;道德素养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完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会学生如何立德树人。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被取而代之,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坐标和方向,能够帮助学生能更快地吸收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和学生积极互动交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一、制定教学策略,优化课堂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9期2020-10-30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键词:小学;道德法治;规则意识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的规则之下,学生才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生阶段接触的人和事对小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道德与法治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一定的规则。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规则并不是在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是要求小学生在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的范围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一、规则意识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2020-10-21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道德;道德法治;生命教育;初中教学引言新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落实生命理念,这本身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尊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对生命认识的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不稳定,人生阅历不深,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还存在着片面、偏激的问题。学生由于生命意识不强,亵渎生命与危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生命教育的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2期2020-10-21

  • 情景模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展。关键词:道德法治;情景模拟;小学课堂;激发热情;学以致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小就给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应该做到位,这是学校教育学生的基础工作。学生的安全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时要运用道德法治;从安全教育出发。从教师角度出发,教育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我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一、运用道德法治法治和道德对小学生来讲是一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2020-10-21

  • 初中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模式探微
    ;评价机制;道德法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模式成为鼎立之势,尤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笔者借此机会,就践行初中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模式浅谈点滴收获,以达抛砖引玉之愿景。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观察能力不能理解为简单的知觉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存在问题的感性认识,这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俗称思维的直觉,但它都是后天形成的,特别需要教师在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7期2020-10-12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课程教学 道德法治 隐性教育 创新设计一、隐性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基本内涵隐性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系相辅相成,隐性教育就包含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积极性就主要集中体现在隐性教育方面。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之下,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强调的是尽可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自学心理、自学动机和自学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同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8期2020-09-27

  •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提高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教学观念,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并得到法治观念,运用生活化思维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法治观念。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026-01初中时期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从当前的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所取得的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9期2020-09-26

  •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使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跟随时代的理念,并不断地更新教学策略,使小学生们坚决落实好教材中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做一名文明、和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一、 打造童趣情境,引领思想道德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情境性和具体性,特别是小学课堂的氛围之中,我们的学生只有

    读天下 2020年17期2020-09-15

  •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关键词】道德法治;法学;教育;一体化;整合;在初等教育階段,道德法治与法学教育存在一个整合的过程,必须逐步进行,学生的融合逐步发展出良好的法治意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和道德感。如果是这样,我们如何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以及法学教育的融合?作者认为,将新的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到标准课程,家庭课程,社会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应关注与学生相关的现实生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技术。1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家庭、社会、校本课程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期2020-09-10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道德法治;教学策略研究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一生中的转折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好坏就在一刹那之间。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会让学生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不至于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自控能力差,不断涌入的新鲜元素也会充斥学生的大脑与神经,往往好的三观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在这一时期形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学习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把握好合适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0年42期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