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

  •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人语:本期聚焦从京派到京味的语言创造。京派在文学史上是指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活跃在京津地区的作家群形成的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作家大多疏离政治,看重生活,追求静穆的美学境界,有较突出的纯文学倾向。京派小说歌颂素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融诗情画意于乡风民俗的书写中,语言简约明净、神丰韵幽。公认的京派小说家包括沈从文、废名、凌淑华、汪曾祺、萧乾等。不过,从文学意义上来说,京派只是一个特定的文学群落的指称,而与此相关联的京味文学则是一个更大的

    四川文学 2023年4期2023-08-21

  • 美术沙龙在民国初期北京的兴起、发展与影响
    推广沙龙的实践是京派画家推动国画现代化的一种尝试。相比上海西画家直接移植法国沙龙的经验,民国初期北京画坛的沙龙有两点特殊性:一是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国画家而非西画家;二是引介沙龙的参照系是日本而非法国。例如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和花阴画会等现代美术社团的运行均体现了日本的影响。通过采用展览、公关和杂志出版等现代组织方法,京派画家在鬻艺、自我宣传以及培养学生等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国画的现代化。[关键词]美术沙龙;国画;现代化;京派;陈师曾[中图分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7-10

  • 浅析林徽因对禁婢运动之反思
    该剧的创作体现了京派同人的社会和艺术理想,但因其生活局限,仍是“窗子以内”的。【关键词】林徽因;戏剧;禁婢运动;京派【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00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02對林徽因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歌和小说研究,鲜少人记得她曾于1925年参加余上沅、闻一多等留美学生组织的“

    今古文创 2023年5期2023-05-31

  • 真善美的湘西世界
    与阶级论的对立、京派小说群等多个维度观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章主题。通过多维度的探究,以多种文学批评方式进行探讨。以沈从文的其他小说进行比照,对于沈从文笔下洋溢着真善美的美好湘西世界进行整体认识与建构,进而对小说背后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体验进行赏析与探讨。沈从文以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人生范式对于世界的创造与审美空间的阐释,使得《边城》成为一部求索人性的皇皇巨著,也向普罗大众展现了一所现代性的人性希腊小庙。关键词:叙事学 《边城》 悲剧美学 人性 京派一、边城的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京派”音乐姓“京”吗?
    笔者对“京派”音乐的关注始于2009年。是年,笔者应邀参与北京文联的丛书[2]—— 《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1-13)》之第七分卷——“音乐卷”[3]一书的写作,并具体负责该书的第一章—— 《音乐创作》的撰写工作,遂开始关注“京派”音乐。十余年来,笔者从未中断有关“京派”音乐的思考。与“京派”文学等姊妹艺术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主、客观原因,“京派”音乐真正以一个“派”的面貌呈现于北京文艺舞台上,当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

    音乐生活 2022年3期2022-04-27

  • 京派文学的散文化与母语文学传统的新创化
    伍 丹京派同人(创作者和理论家)到底包括哪些人?这个问题,学界始终没能达成共识。他们既没有正式结社,也从未发表过共同宣言,即使存在过的那些松散的文艺小圈子也没有特别密切的联系。然而,文学史始终将他们视为一个文艺群体,一个文学流派。对此,唯一能确认的一点是,他们都曾居留北平。“京都”的韵味和诗性熏陶了他们博大而纯良的气度和风骨,也促成了某种近似或共通的文学观,乃至文化观的形成。吴福辉在《京派小说选》中以是否聚集在《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周围为标准,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3-24

  • 历史的“误解” ——师陀与“京派”和“左翼”关系探究
    ,师陀都被划入“京派”作家的行列,随着新史料的不断挖掘,作家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被发掘,进而其早年创作的“革命”题材文本得以被重视,不少评论家又将其归置于“左翼”作家的行列,或取折中的态度,称其“在京派与左翼之间”或者定位为“自由的左翼”。可是这样的定论不免简化甚至忽略了师陀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似乎将其搁置于“中间状态”便能解释师陀身上的许多“特殊”之处。问题是,“京派”和“左翼”这两个在生命观、人学观上都迥然相异的文学流派是如何存在于同一个作家的文本中的。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8

  • 京派文学创作中的古典主义倾向
    不同程度的影响。京派的文学创作中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本文将会从京派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创造眼光和审美原则来对照古典主义进行分析,最后对京派文学创作的古典主义倾向进行评析。 关键词:京派 文学创作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在文学史上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包含了两种道路指向:一种是非常推崇理性、崇尚模仿自然和强调艺术规范的新古典主义,这一种艺术思潮大兴于17世纪的法国,对德国、英国、拉丁世界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学衡派和新月派受到的就是这种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2022-03-01

  • 异声、 变奏与对话 ——论京派散文家的人道主义观
    000)“五四”京派散文堪称20世纪以来白话散文创作的峰顶, 无论是周作人的随笔, 还是何其芳的纯散文、 沈从文的游记、 萧乾的特写与报告文学……都代表了白话散文在思想性、 艺术性、 现实性等方面取得过的最高成就。 京派作家的创作不止局限于散文, 但绝大多数京派作家都可被认为是“散文性”的——他们对语言的看重使他们的小说创作亦带有明显的诗化、 散文化特点, 因此, 这里所说的“京派散文”亦包括了部分跨文体之作。 通常的文学史叙事将“京派”定义为一个学院派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1-29

  • 京派文学的现代性化用与局限性
    0世纪30年代的京派文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为一种作家群体和风格流派的存在而增添了中国文学的丰富性,更在于它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培育与奠基。当然,在原本就被动而急促的现代主义思潮输入的情况下,京派作家的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局限性。本文将基于对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的分析,探讨京派文学的现代性与存在的局限性。关键词:京派 现代性 林徽因 《九十九度中》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京派文学在创作上追求文学的独立品格;讲究情绪的内敛和情感的节制,同时也强调人的社会责

    参花(上) 2021年11期2021-11-20

  • 凌叔华在京派中的独特创作
    的重要作家,也是京派的先驱成员,她以出色的编辑、翻译、创作能力为京派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京派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有关凌叔华与京派关系的研究,要么将其与林徽因、杨绛等京派女作家归为一类,从女性视角去探讨她们对京派的视觉填充,要么就让其滞留在边缘地带,时隐时现。虽有个别学者针对凌叔华与京派的关系发表过真知灼见,但大多寄居于凌叔华传记、京派文学研究以及各类文学史、散文史中。凌叔华的创作个性被淹没在京派的审美共性中,其与京派的关系愈加扑朔迷离。笔者

    散文百家 2021年10期2021-11-12

  • 由新闻而文学的人生实践
    的基本素养;而与京派文人的交往不仅提供了编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人脉,也让萧乾习得一种开放、平等的文化态度与交流方式。在担任副刊编辑期间,萧乾以编者的身份为读者指点文学创作的经验,由此,他也在文学创作之外,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由新闻走向文学的人生规划。关键词:萧乾;大公报;副刊编辑;燕京大学新闻系;京派一、一份“理想”的人生规划1934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的萧乾应郑振铎之邀,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自述《我与文学》。这位“爱好文艺青年”于前一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3期2021-09-24

  • 京派师承关系的多重意蕴※
    学社团流派而言,京派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概念也不够明晰,而师承关系构成了我们重新理解京派的一个视角。京派中师承关系具有多重意蕴:首先,它广泛地存在于京派文人之中,通过校园环境、文学刊物及社交集会等多种形式凝聚起京派文人的交流与延续;其次,师承关系也带来了京派边界的流动与成员的复杂,尤其体现在京派文人对青年作家的深刻影响;最后,师承关系直接参与了京派的文学史建构。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中,京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严格来讲,它并不符合一般文学社团或文学流派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9期2021-04-17

  • 基于京派文艺观念分析鲁迅及其文学
    70100)一、京派文学和鲁迅京派文学是相对于“梅派文学”而言的,京派文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追求文字的独立和自然,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商业化,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的特征。这和鲁迅的写作观念以及写作风格大相径庭,这也就导致了在民国文学史之中鲁迅和京派文学存在对抗的情况。但是在实际上,尽管在民国文坛上二者长期处于对立情况,鲁迅自身和京派文学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从京派文学的理念去对鲁迅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从京派文学情感表达的视角看鲁迅沈从文初涉文坛

    中文信息 2021年6期2021-03-27

  • 京派小说的审美特征浅析
    450044)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流派,主要指20 世纪三十年代在京津两地从事文学活动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体,典型代表人物有沈从文、林徽因、汪曾祺、周作人等。京派小说被称之为乡土小说,却与北京几乎毫无关系,从文学的选材和内容来看,京派小说多描写京派作家各自故乡。虽然京派小说故事地点不同,但是其审美特征在本质上却有较为一致的地方,大多数京派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属于古典审美的“田园牧歌”风格,蕴藏着深厚的淑世主义情结,追求纯正文学趣味的审美意识与和

    魅力中国 2020年17期2020-12-07

  • 浅论梅兰芳“红楼戏”与京派、海派
    来,学术界讨论“京派”与“海派”相当热烈,但是对京派与海派的界定却相对模糊,这作为学术来说是十分不严谨的。而梅兰芳作为时代京剧改革的先锋,他的新编戏 “红楼戏”在此时应运而生。因此,探寻梅兰芳红楼戏的艺术特征与京剧的“京派”“海派”之间的联系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京派与海派之间的联系的同时,更有助于我们对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研究和深入,找寻出属于梅派京剧艺术的独特性。关键词:梅兰芳  京剧  红楼戏  京派  海派中图分类号:J0-05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2020-10-09

  • 京派女作家小说的人性关照
    摘要:京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自觉追求文学艺术性的一个流派,其中女作家虽然处于时代的边缘,但她们仍凭借着深厚的中西学识以及浓厚的艺术素养为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她们关照弱势群体,为小人物呐喊,为妇女儿童发声,作品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凌叔华作为京派女作家之先驱,其作品中体现了人性的高扬和生命力量的伟大,也展露了人性的跌落和尘世生活的苦难,使得人们在对待不幸的遭遇中,不断超越生命意志,追求美好人性。关键词:京派;凌叔华;人性关怀五四作为中国历史重要的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9-10

  • 置身孤岛的“异化者”
    便以一种与左翼、京派迥然不同的、前卫而丰腴的姿态先声夺人,为人瞩目。然而,形式的热闹并未能掩飾其根坻中的虚弱。新感觉派城乡叙事的背后,正是作家精神上的无依与痛苦。于乡土,它无“根”;于城市,它无“我”。本应以城市为傲的“新感觉”,亦成了城市的奴隶,为现代性所反噬,变为置身孤岛的异化者。关键词:新感觉派;城乡叙事;京派;左翼作为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自出现伊始便以一种独特的属于现代人的视角别开生面,将一股新鲜的神气带入中国文坛。现代人气质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2020-09-06

  • 京派”“海派”“谪京派”之争考辨
    样一种趋势:强调京派、海派以及左派文人,无论在政治立场、审美趣味还是艺术趋向上均扞格不入。这三个文学阵营各据其要、各放异彩,在1930年代文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且几乎一直处于对立和斗争的状态,缺乏沟通,彼此隔阂。研究者在强化南北文坛畛域之时,又易为1930年代已有的“京派”“海派”之观念所牵制,概念先行、避重就轻,把所有问题的产生和难解的文学史现象,简单归于京派、海派、左派的某一家。围绕京海两地文坛产生的问题,由此层层累加,研究者也莫衷一是。本来很简单、且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25

  • 试论曹文轩的“京派”书写
    李林松摘要:京派作家对待人生、人性的看法,近于一种“婴儿状态”。他们不以人的先天优劣和后天成败来评判一个人好坏与善恶,而是从人性中最自然、本真的状态来塑造他们眼中的美好、自然的人物形象。所以,京派作家看待人性上,均是站在弱者的角度上。质言之,弱者身上的品性,会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状态。所以,不论是翠翠、细竹、小英子等少女形象塑造,还是对天保、傩送、柏子等男儿形象的刻画,亦或是对老船夫、团总顺顺、杨马兵等成人形象的创造,都是一种接近于人性本身最真实、自然的形态

    青年生活 2019年27期2019-10-21

  •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
    韩冰摘要: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作者,沈从文是独一无二的。现代文学里,能疏政治而亲人性,在作品中表现一种原始的健全的人性,带给我们一个诗意世界的,那一定非沈从文莫属。本文从沈从文的生平、创作道路以及代表作《边城》的分析,来探究其文学世界。关键词:沈从文;京派;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中国的作家王小波在《红拂夜奔》的结尾中也写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在这里,“诗意”并不一定就是面对冷漠现

    青年生活 2019年18期2019-10-21

  • 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结构差异研究
    14001)1 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的历史渊源“京派旗袍”起源于北京城,由旗人之袍演变而来。晚清时期通过对腰部、袖口、衣身等的改良,并且结合了汉族服饰特有的立领,形成了极具传统特色的京派旗袍。它在花纹样式上使用牡丹、梅兰、青瓷等传统图案,在色彩上使用大气稳重的颜色,展现出女性端庄优雅的一面,是传统的正宗,是一种官派风格,给人一种非常成熟的魅力。“海派旗袍”中的海指的是上海。中国女子的服装从西周到清代,一向是保守矜持的。而西式服装开始在中国的普及,意味着中国传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9期2019-10-17

  • 汉派文化能否与“京派”“海派”媲美
    新与洋气,也不若京派文化的沉静与雍容。京派文化意味着一种“静”,代表着文化的正统与贵族,质属于传统中国的乡土文明与“官”文化,但也已经感受到工商文明隐隐的威胁,并因之带来精神的震荡。就包容性与更新性等的特性上说,汉派文化近于海派文化,都属于近现代中国的工商金融文化。但因文化基底,形成历史,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汉派文化与海派文化毕竟又有着诸多的不同。汉派文化的沉潜、开新、通变、包容、超越的个性似乎是京海派文化同所困乏的。“文学是历史文化的一种生命形态”(杨

    博览群书 2019年9期2019-09-25

  • 京派”与“沪派”散文比较研究
    ”,一个被称为“京派文人”,一个被誉为“沪上名笔”,张中行与黄裳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写过不少相同题材的散文,有许多相似的志趣,具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洒脱的人生态度。九十年代中期,两位博学多才的老人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被称为“张黄之争”。他们风格趋向,有周氏兄弟的影子;他们散文写法,是学术与情趣并融的“学者散文”;一个是边缘自由派,一个是文化界报人,两位老者的散文必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关键词 张中行 黄裳 散文比较 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G6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7期2019-05-16

  • 在生存危机中追问生命意义
    战时背景下考察“京派”作家的生命书写问题。表面上看,他们的原乡文学是对混乱时代的精神避难,实际上既非简单的“乡愁”,也不是古典主义的田园牧歌。原乡世界的人事哀乐乃是京派作家在更高层次上对动荡时代人的生存危机的一种“文学—哲学式”的回应:“战争”是在人类欲望的驱使下发生的,在“小城”、“荒原”、“茶峒”这些空间中存在的压迫和苦难也是变异的欲望产物。在生命被剥夺的必然性之下,生命的存在被“异化”为不同的形式。人与自然共生的完满的生命状态、回归原始的健康的人性似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2019-04-17

  • 京派印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京派文学和印象派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兴起于“沙龙”,在其时代属于异端。本文就沈从文的《边城》、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汪曾祺《大淖记事》三篇京派代表作分析其中的‘天然和‘人的存在状态这两个概念,与印象派绘画的艺术思想相结合,开启京派印象。关键词:天然;人的存在状态;印象派;京派十九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印象派在西方绘画史中是反学院派的。学院派始于十六世纪末,直到十九世纪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学院派,画师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将绘画当作贵族的特权,继承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2018-11-06

  • 京派的乡土情结
    余醴摘要:“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京派的很多作家把笔触伸向了各自的故乡:宁静的故乡,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人情,一直是中国古代以来的知识分子抚慰心灵、寄托苦闷的所在。京派无疑也继承了中国文人的这种乡土情结。他们对乡土的描绘是梦幻般的。以诗意的田园风光来赞美乡村人的淳朴人情,为被都市喧闹困扰的人们构筑一个精神家园。关键词:京派;乡土;情结“京派”是指上世纪30年代前后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这个独特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2018-08-28

  • 读书只读汪曾祺
    ,那就只能说是‘京派。西南联大有一本《大一国文》,是各系共同必修。这本书编得很有倾向性。”汪曾祺认为这是“一本‘京派国文”。所以当严家炎把他算作最后一个“京派”时,汪先生便认为这是跟他读过西南联大有关,“甚至是和这本《大一国文》有点关系”,因为这是他“走上文学道路的一本启蒙的书”。基于此,当我得知学者方星霞将汪曾祺纳入文学史的视野并放在京派文学这个背景下进行研究,写成了《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一书后,便赶紧找来

    安徽文学 2017年8期2017-08-19

  • 浅谈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差异
    14000)浅谈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差异林星虹,刘 文(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本文简要论述了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由来,加之从面料、造型、图案、色彩四个方面分析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异,并从思想方面入手,更深入的了解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的设计差异,多角度展示旗袍的优雅继而引发如何传承这份美的问题。京派旗袍;海派旗袍;设计差异引言旗袍是中国女装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并被公认为是中国的国服。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更是旗袍中的两张特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0期2017-04-11

  • 京派与海派对“乡土”和“都市”的双向审视
    王佳欢京派与海派对“乡土”和“都市”的双向审视王佳欢京派和海派因为“京海之争”的存在,一直以来被定义为相互对立的2个流派,京派对“乡土”的执着和海派对“都市”的专注,似乎也证明了二者的对立性。但是,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京派作品中也存在“都市”书写,海派作品中也有对“乡土”的指涉。以“乡下人进城”和“城里人下乡”为着眼点,可以窥见京派和海派文人对“乡土”和“都市”的双向审视。京派;海派;“乡土”;“都市”;“乡下人进城”;“城里人下乡”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7期2017-03-22

  • 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的研究
    于云龙汪曾祺对京派的梳理,带有很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有意识的梳理。汪曾祺把京派追认到周作人,先后提到的还有林徽因、废名、乃师沈从文、萧红,但没有涉及到郁达夫。本文试图对汪曾祺涉及京派的论述做一主要偏于资料性的整理,首先将对汪曾祺论述的京派概念做出阐述;其次试图以汪曾祺从周作人到萧红的论述理清京派发展的脉络;当然,重心是对沈从文论述的分析。一、汪曾祺的“京派”所指汪曾祺论述“京派”这一概念的文字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篇文章:《小说的散文化》《西南联大中文系》《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2017-03-09

  • 浅析大学语文中的京派文学
    张秀娟摘 要:京派作为一个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文学作品也是大学语文的必选篇目。京派的文学观念以及在小说和新诗方面的文学实践都是中国文学发展脉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京派文学的思想和内涵,京派作家的反思与承担都对当下生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京派;文学观念;小说;新诗在大学语文作品选集里,一定有这样一些作家,他们是周作人、朱光潜、废名、萧乾、芦焚、李健吾、何其芳、卞之琳、林徽因、汪曾祺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

    求知导刊 2016年32期2016-12-20

  • 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文/杨念群京派海派之争:一个纠缠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文/杨念群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晚清名人杨度曾孙,晚清名人梁启超曾外孙。著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之比较研究》《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论文精选集》(主编)及《杨念群自选集》等京派海派之争背后隐匿着的话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被称为“京派”与“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限于讨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后来延伸到对京沪两地文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12期2016-12-02

  • 浅论林徽因小说的淑女风范
    徽因小说既体现了京派小说的风格,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出身名门,又留学西洋的她,不仅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也关注窗子以外的生活。大家闺秀林徽因在她的小说中体现出人道主义、唯美主义、崇尚自由、悲剧意识的文化内涵,这些建构了她的“淑女风范”。她的真善美,她的浪漫与理性,以及她对人生的思考无不蕴涵着淑女的文化内涵。关键词:林徽因;小说;淑女风范;京派作者简介:刘时琳(1982.6-),女,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讲师。[中图分类号]:I206 [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2016-08-01

  • 师友交往与学者本色的立体呈现
    基础上,对出入“京派”诗学批评家朱自清的批评定位,显示了扎实的文学史研究积累。关键词:朱自清 诗学 京派《远去的背影——朱自清及其诗学研究》此作以朱自清一生的写作研究和师友交往为经纬,从诗学研究的视野切入,彰显了朱自清等五四文人深厚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气节。著者从朱自清的生平创作和学术活动的传记型考察入手,以出入于“京派”的诗学批评家来界定其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的历史归属,充分凸显了研究对象的学者本色和文人气节。全书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是用历史考证的方法,细

    参花(下) 2016年6期2016-06-12

  • 试论京派小说的审美特性
    代文学创作上的“京派”是二十世纪初文学中心南移后,活跃在北方的一批作家。他们游离于时代思潮之外,对传统文化有较多的宽容认同,在审美追求上表现为主观和客观和谐;情感纯清;文体纯正。从而全方位地体现出他们的艺术个性。当然,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群,他们的审美追求,与左翼文艺是有距离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为现代文学园地贡献了别一番景观。【关键词】京派;审美;和谐;醇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文学中心从北京南移到上海后,在北方活跃着一个以周作人为盟主,以朱光潜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2016-05-14

  • 杨绛创作与京派的关系
    黄红春摘要: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杨绛的创作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杨绛最早的作品发表在京派的刊物上,当初从事戏剧写作是因为受到京派文人李健吾的鼓励,就连她后来由写喜剧转入写悲剧、甚至停止戏剧创作这样的问题都折射出理性节制的京派作风。杨绛智性幽默、平和冲淡的文风也与京派的审美追求相呼应。杨绛创作所体现的京派文学传统为当下抵御物欲膨胀和心态浮躁提供了精神资源。关键词:杨绛;京派;理性;平和如果说,“研究小说流派,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和分析纷纭复杂的文学

    社会科学 2016年7期2016-05-14

  • 通往“善”的彼岸的殊途同归
    情结,五四文人和京派文人对故乡的深切回望让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乡土小说”的长河中,因选取与现代文明对照的角度的不同,以及作家自身文学观的差别,“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然而在叩问现实之后,究其根本,其二者的文学宗旨最终都指向了对人性“善”的呼唤,对生活回归自然秩序的期盼。本文以“善”为考究的关键点,分析比较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乡土小说的异同。关键词:“五四”乡土小说;“京派”乡土小说;“善”;人性中图分类号:I20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探析京派及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
    地域文学的推崇。京派文学就是地域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流派之一,其由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在地域上衍生出的带有浓郁京味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也给研究地域文学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和依据。本文就从京派文学与地域文学基本概念切入话题,分析京派文学的文化内涵,进而将其引申到整个地域文学的领域,尝试分析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关键词 京派文学 地域文学 文化意义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中国疆域辽阔,各地的地域文化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6期2016-04-19

  • 《文艺时代》:战后京派重振的先声*
    文艺时代》:战后京派重振的先声*戎 琦(澳门大学中文系,澳门,000853)摘要:抗战结束后创刊于北平的《文艺时代》将原平津沦陷区和国统区京派、近京派作家聚集到一起,发出了战后京派重振的先声。刊物由诗人南星主编,撰稿人以平津沦陷区高校师生作家为主体,折射出京派在战争后的庚续。刊物作品以京派、近京派为主,但也兼容了少数非京派乃至倾向共产党立场的作品。战后京派的民族国家话语加强,文学反映时代的广阔度和文学大众化理念凸显,与“人民的文学”一起形成“和而不同”的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3

  • 论李健吾在京派群落中的印象主义特征
    00)论李健吾在京派群落中的印象主义特征郝江波(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在京派中李健吾是最突出的批评实践者,成为坚守文学本位的京派批评的旗帜人物。他将理论见解渗透在批评中,长于以感性的快速阅读获取整体性的审美体验,并通过快速的思考将这体验转化成自己“独有的印象”。李健吾;京派批评;印象主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生作用,都与其周围的时空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开这些联系去认识事物,常常会陷入抽象、孤立的困境。理解、分析李健吾的“咀华批评”,最关键、直接

    人间 2015年25期2015-12-11

  • 学院文化的庄肃典雅:论1930年代北平学院文化对京派散文的影响*
    代北平学院文化对京派散文的影响*郑丽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京派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北平地域及其学院文化的深厚滋养和氤氲。五四新文化的积淀和北平文化的蓄积形成北平古都文化的厚重静穆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从空间地域层面影响着京派散文家。但是,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北京众多学府蕴蓄的学院文化为京派散文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学养条件。首先,奉行“门户开放”和“学术自由”的北大文风、大学数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10-25

  • 情感教育:京派文学功利思想之辨
    0)情感教育:京派文学功利思想之辨钱果长(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摘要]京派在长期的历史评价中都没有摆脱被视为“艺术派”的尴尬处境。其实,京派对文学与人生和文学与政治一直进行着双向度的思考,一方面因强调两者的联系,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对文学功利性的认同;另一方面又因主张文学对人生和政治的超越使其文学功利意识呈现复杂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这种复杂性特点,反而遮蔽了对京派文学功利思想本真的认识。京派缘于文学的本质意义是情感表现,提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9

  • 论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审美趣味的同一性
    州450001)京派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于中国京津地区,一个与海派特别是左翼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及价值取向上迥异的文学流派,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光潜作为京派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更是卓异突出,提出了一系列美学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京派的文学创作,而且对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朱光潜与京派之间的美学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客观来讲,近年来,京派文学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关于朱光潜与京派文学之间的审美关系人们尚且关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7

  • 解读后京派山水画风貌
    2000)解读后京派山水画风貌刘钎妤,李洪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十堰 442000)京派山水占据着中国画坛主流地位,可以说引导着山水画的潮流,对推动山水画的发展有举起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解读后京派在中国画坛上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家,意在梳理京派山水大致风貌,从而更好地掌握山水画发展态势。后京派;山水画;风貌;笔墨以85新潮为分界,京派画风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写实主义时期,这个时期以李可染为典型代表,讲究主题性;后期京派山水开始由一元泛意识形态权力话

    戏剧之家 2015年2期2015-03-13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公报·文艺》的京派文学批评空间
    大公报·文艺》的京派文学批评空间李群(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哈尔滨 150080)[摘要]报纸的“文学副刊”创作与批评并重兼具杂志的性质,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一大特色。《大公报·文艺》与《晨报》《益世报》《民国日报》的文学副刊并称为民国时期四大副刊。《大公报·文艺》曾经组织了多次关于“书评”的讨论,在批评家、作者、读者、编者的多元对话中,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京派文学批评空间。他们重视文学批评的独立意义与读者的存在,在文学实践中,用自己的文学体验来追求“

    学术交流 2015年12期2015-02-26

  • 试谈京派的文化“性格”
    文化创新研究试谈京派的文化“性格”孟舒慧(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摘要]文学流派的气质特点被视为流派的文化“性格”,不仅受时代风气影响,还体现在各个作家其人的风度气韵上,并且通过作品论述及与其他流派的交流摩擦中体现出来。 京派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其文化“性格”的形成深受京城地域文化与作家出身背景的影响,不仅通过作品呈现出来,也反映在与海派的论争中。分析京派的起源与发展、京派作家的内在气质秉性和京派作品风格,并梳理京派与海

    知与行 2015年5期2015-01-31

  • 论沈从文小说的京派艺术
    华论沈从文小说的京派艺术◎孙宝华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京派所创作的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京派小说家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来认识世界,通过作品表现作家对现代文明进程的质疑, 希望在乡村人民身上重造民族品格。沈从文作为京派的代表,他的小说具有京派小说独特的气质沈从文 小说 京派艺术一、京派小说的写作特色1.表现优美、质朴的乡土气息对乡村风土人情优美而又质朴的描写是京派小说的重要特点。他们认可宗法制乡风民俗,努力从中发现人与景、道德与风俗中存在的“美

    参花(下) 2014年9期2014-12-12

  • 民国时期南京文学与“京派”文学的异同
    守主义理念,而“京派”则通过大学传播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二者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文学阵营的分化,都含有反政治文化内容,30年代主流政治文化成为民国南京文化的主潮,而北京自由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则是创办刊物,发表言论,二者共同形成民国城市文学的多元面貌。关键词:民国 南京文学 “京派”文学 现代大学 政治文化中国城市的主要起源应该是世俗权力对其发生及组织中心地位的占据。民国二三十年代南京与北京都曾为中央政权所在地。就政治局势来看,民国初期北京执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2014-11-22

  • 30年代“京派”作家心态浅析
    50)30年代“京派”作家心态浅析陈智慧(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京派”就产生在这样的年代里,它在与“左派”、“海派”的共存与斗争中,显示其独特的文学追求,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京派”作家的研究,也是蔚为大观。本文以“京派”作家的心态为突破口,探寻这个文化群体的特点。当然,人的心理结构本身是复杂且矛盾的,探求作家的心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揣度性,本文只能做片面解读。京派作家 心态 心灵自由 文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2014-09-22

  • 论年代京派诗歌批评的意义
    颇丰的小说而言,京派诗歌批评研究成果并不显著。我们从京派对美学的追求中可窥视京派诗歌批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以梁宗岱的“纯诗”为开路先锋;探索不同价值观念的自由对话;以人性平等为基石;追求整体的审美境界的30年代京派诗歌批评为后世的诗歌研究保留了后续发展的因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关键词:京派;诗歌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京派在30年代的中国北方文坛影响深远,共同的美学追求使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2014-08-26

  • 叶广芩的“京派”回归及内心纠结
    豪地宣称自己是“京派”作家,可能令人错愕不已,遗憾万分,但当想到“狐死守丘,叶落归根”的人性规律和这可能只是为了长篇主题完整、突出的一种文学姿态时,我们还是可以理解小说为它的叙事主体,潜在的主人公所设计的必然结局。无论是生活的根基还是生命的根基,属于叶广芩永远萦回于心的童年、少年记忆,终究在北京的市井胡同与皇亲金家之间。而她离开北京并不是自己的需要与选择,而是在一个非正常年代强迫之下生命之树离开自己土壤的移植。陕西的 44年固然漫长,一般人可能选择了对“第

    艺术评论 2014年1期2014-01-22

  • 京派绘画的价值重建
    叶的中国画坛上,京派绘画、海上画派、岭南画派呈现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对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在对20世纪中国画的历史回顾中,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被学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并理所当然地写进美术史。相比较而言,唯有京派绘画基本被忽视,美术学界似乎遗忘了他们的历史存在。曾经在中国画坛举足轻重的京派绘画大家如陈师曾、金城、陈半丁、胡佩衡等人被渐渐淡忘,像郭风惠、邵逸轩、秦仲文等几乎被人遗忘,很多

    中国美术 2012年1期2012-08-31

  • 从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作品看京派作家的文化心理转型
    0500)所谓“京派”人们有不同的划分,但比较大众化的是指上世纪30年代后,以北平的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京派主要成员有三部分人,一是20年代末期语丝社分化后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如废名等;二是与新月社关系较密切的一部分作家,像梁实秋、凌叔华、沈从文;三是清华、北大等校的其他师生,包括一些青年作者,像朱光潜、何其芳、李广田等,其中沈从文是京派文学的重镇。这部分作家主要是高校师生,抗战前后主要是西南联大作家群。他们身处三四十年代,对时局与人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对两种文化流派的深刻批判 ——重读鲁迅《“京派”与“海派”》、《“京派”和“海派”》
    ——重读鲁迅《“京派”与“海派”》、《“京派”和“海派”》丁帆七十八年前,因沈从文与苏汶等人的那场争论而引发的“海派”“京派”的划分,乃至鲁迅也参与了论战,最终却演变成对文学流派的定性和定位,实乃二十世纪的一场阴差阳错、因祸得福的文化现象。说它“阴差阳错”,是因为本是一场相互指摘的文化层面的争论,却被后人越来越演变成一种较狭隘的纯美学意义上的文学风格之区别,其文学的学术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文化意义了;说它“因祸得福”则是这种变化却对丰富文学史的描述很有帮助,同

    东吴学术 2012年1期2012-04-01

  • 京派散文作家构成的复杂性
    关键词:京派 文学社团 京派散文作家摘 要:京派散文作为京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京派散文家的认定也有许多不同观点。本文从京派变衍的复杂性以及学术界对京派散文作家认定的分歧加以分析,阐明京派散文作家构成复杂的原因,并从京派散文发展中梳理其作家的主要构成。京派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政治思想斗争激烈、文化发展多元化、文学流派林立、文学争论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出现的,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独立自足意识的文学流派。作为京派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散文——也是构成京派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1期2009-12-17

  • 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海派文学;海派;京派;京海之争[摘要]纵观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京派海派之争的情绪化,到对于京派海派研究的冷静分析,到新时期以来研究的多元化色彩,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海派文学的态度有着一个逐渐客观化评价的过程。新时期以来,海派文学的研究虽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有一些值得深入拓展的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4)06—0045—08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6期200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