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

  • 时光中的传统文化
    明演变成节日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有关。寒食节的主要节俗是禁火、吃冷食,上巳节则源于古人春天祭祀高禖(管理生育和婚姻之神)的习俗。因它们与清明节期相近,宋元之后,多数地区把这三节合为了清明一节,清明节便保留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并延续到了今天。清明节前一两日·寒食节古时称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亦有以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的。据此推算,寒食节通常为清明节前一两天。关于寒食节的由来,有说其是沿袭远古的改火旧习,有说其是周朝旧制,还有说其与晋文公和介子推

    求学·理科版 2023年7期2023-05-08

  • 三节合一 莺飞草长 品尝春天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还有上巳节和寒食节,节期与清明节气相邻,它们恰如三条并行流淌的河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清明逐渐吸收了上巳节、寒食节的内容,原本并流的三条河水汇合在一起,以“清明”之名流淌至今。合而为一的清明节,在继续作为农耕节气的同时,还成为人们寄放情感和享受春光的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赏春是清明节的两大民俗文化主题。上巳节 洗浴祈福、宴饮游乐古人有春天临水洗浴以去除不祥的传统,称为“禊祭”或“祓禊”。上古时以干支纪日,祓禊

    绿色天府 2022年4期2022-11-24

  • 介休的寒食节习俗文化
    □张海鑫介休寒食节的文献记载◇绵山介公祠在文献记载中,关于寒食节的确立与起源,无不与介子推的故事相关,最早可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跟随重耳出逃时,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给重耳熬汤喝,然而重耳即位后封赏功臣,介子推却被晋文公遗忘,介子推并未与之争辩,选择背着母亲到绵山上隐居。待晋文公醒悟,带人前往绵山寻找,本想通过放火烧山引出介子推母子,不料却将他们活活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绵山”改称为“介山

    寻根 2022年5期2022-11-24

  • 四海同寒食:唐宋时期敦煌佛教寺院中的寒食节*
    国 立学界关于寒食节的论著极多,“寒食上墓”的节俗源远流长,唐玄宗时期,寒食节被编入国家礼典,成为重要的官方节日。通过对敦煌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唐宋时期敦煌佛教界也开展寒食节活动,僧尼广泛参与,节庆氛围几与俗世无异。佛教本具出世特点,而寒食节则以纪念祖先和表达孝思为核心,因而敦煌佛教寺院中的寒食节活动无疑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唐宋时期寒食节在敦煌的流行王冷然《寒食篇》载:“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寒食节形成历史久

    中州学刊 2022年7期2022-11-04

  • 连皇帝都能默写的好诗
    沈喜阳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在中国古代,寒食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天会折一束柳条插在门楣上,禁火、吃冷食。这一期的诗词漫游记,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诗人韩翃(hóng)的《寒食》,欣赏寒食节期间唐朝都城长安的别样景象。诗词入场唐朝德宗皇帝需要一名为他起草诏书的官员。宰相两次提名人选,唐德宗都不同意。宰相就问他想要哪个人来担任,他批示:韩翃可以担任。当时有两个韩翃,写诗的韩翃只是一个小官,而另一个韩翃正任江淮刺史,宰相不知道皇帝说的究竟是哪一个。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11期2022-05-30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之
    下了很多习俗,寒食节就是。关键词:寒食节   凄美    清明廉政四月的春阳送走了三月的春寒料峭,四月的春风迎来了愁绪满怀的春雨。文学家都爱把春雨说的愁苦不堪,然而我却觉得春雨有着无人能及的洒脱。他愿意把一切诉诸外界,他试着释怀,试着宣泄出心中的一切,世人何须怨春雨,你本无愁何谈引愁。何不像春雨一样把心中的愁绪都一泻而下。你若思念亲人了,若依旧不忍亲人的离去,那么你可以静静祈祷,用心祭奠那些已逝的灵魂。一年一度的春草绿,又到了清明祭拜时。而清明的祭拜先人,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2022-05-24

  • “秋贵重阳冬贵腊, 不如寒食在春前” ——盛唐寒食节的兴盛及其成因
    100)在我国寒食节的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寒食节莫尚于唐”[1]。在唐代,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均视寒食为重要节令,并围绕寒食节展开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令活动,其风俗隆盛一代(1)参见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载于《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寒食节日渐重视,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唐代寒食节的地位与成因、节俗活动及其文化意蕴、时人特别是诗人群体的过节心态、寒

    唐都学刊 2022年1期2022-05-09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正扫墓的日子是寒食节,相比之下,古人更重视寒食节寒食节从冬至后第105天开始,比清明节早3-4天。古人重视寒食节,有两个原因:一是春天快要到来,人的生理随着气候变化,内在东西此时也要生长,因此易产生内火,故应用“寒食”去燥气;二是古人认为火是对于生命非常重要,是生命的来源之一,但火要节制使用,否则易成灾,所以需要一个节日来调整人与火的关系。古人在“寒食节”这一天举办停火仪式,唐朝以前,这个停火仪式要维持一个月,所有家庭只能吃冷餐。其间官吏要到民间监督,凡

    北京纪事 2022年4期2022-04-09

  • 初唐寒食节的发展演变及成因 ——兼论统治阶级在节日发展中的作用
    0)引言在我国寒食节的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有唐一代,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均视寒食为重要节令,并围绕寒食节展开了一系列特点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令活动,其风俗隆盛一代,[1]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寒食节日渐重视,陆续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唐代寒食节的地位与成因、节俗活动及其文化意蕴、时人特别是诗人群体的过节心态、寒食节的域外影响、寒食节假制度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2]但对唐代寒食节的发展演变则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30

  • 基于文化需求的寒食节日符号创新路径探析
    问题。本文梳理寒食节的起源和现状,在认识民族与个体的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将寒食节日文化符号归类为物品类、仪式类和角色类三种类型,探讨寒食节日文化符号创新路径。将物品转化为商品、仪式转化为活动并对角色进行故事化和视觉化演绎,结合当下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创新可促进形成寒食文化新风尚。关 键 词: 文化需求;寒食节;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寒食节日文化是经历史传承和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体现着中华传统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2021-09-26

  • 寒食东风御柳斜
    就要到清明节和寒食节了。小读者对清明节都很熟悉,但提到寒食节,有人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歷史上,寒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尤其是唐代,清明和寒食合一假期最长可达6天。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幕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见唐对寒食的重视。为何“寒食”寒食节,顾名思义,是一个吃“寒食”的节日。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吃已经冷掉的食物呢?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

    学与玩 2021年4期2021-07-30

  • 漫谈唐诗中寒食节的习俗
    唐诗探索唐代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日习俗,或许可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上述三个节日的历史演变。一、初唐和盛唐诗中的“寒食”(一)初唐诗歌中的“寒食”初唐(618—712)时期描写寒食的诗不少,本文仅以宋之问、李峤、沈佺期、张说等人的若干首诗加以讨论。宋之问(约650/656—712),初唐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寒食还陆浑别业》谓:“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

    课外语文·中 2021年4期2021-06-24

  • 禁火寒食节
    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个后来和清明节合而为一的节日起初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古人是怎么过寒食节的?让我们在诗词中寻找答案吧。孤    独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不    平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思    念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21年4期2021-06-15

  • 清明时节雨纷纷
    长安城大明宫。寒食节既然说到清明,我们也不得不提寒食节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易燃,而且春雷也容易引起山火。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进行祭祀活动,把所有的火种都熄灭,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取新火即“改火”。在禁火和改火之间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冷食之前准备好的熟食,即“寒食”。“寒食节”因此得名,它也被称为“民间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1年4期2021-06-15

  • 清明 柳花飞过 万物清明
    合为一。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曹操觉得寒食节这是个陋习,于是就颁发了一道《明罚令》废止了这个节日。原文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大意就是听说在

    餐饮世界 2021年4期2021-05-25

  • 漫谈唐诗中寒食节的习俗
    唐诗探索唐代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日习俗,或许可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上述三个节日的历史演变。一、初唐和盛唐诗中的“寒食”(一)初唐诗歌中的“寒食”初唐(618—712)时期描写寒食的诗不少,本文仅以宋之问、李峤、沈佺期、张说等人的若干首诗加以讨论。宋之问(约650/656—712),初唐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寒食还陆浑别业》谓:“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

    课外语文 2021年11期2021-05-17

  • 寒食节不是清明节
    以为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其实这是误传,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节日,不过两个节日挨着,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也就是在夏历冬至后的105天。寒食不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吃东西的意思,而是指吃冷食。在那一天,家里不能生火,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的风俗起源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据说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跟随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骊姬的陷害,逃难国外19年,患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1年4期2021-04-06

  • 古人的清明节
    多时的节日——寒食节说起。相传春秋时期,忠臣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后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便带着老母亲隐居于绵山中。为请介子推出山为官,晋文公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不料介子推和母亲都被烧死了。晋文公后悔内疚,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逢该节都禁止生火,要求吃冷食,以示追怀故人之意。寒食节的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4期2020-12-23

  • 解读一类特殊的中国传统节日诗歌
    价值。关键词:寒食节;起源习俗;寒食诗;情感古诗词里的寒食节,无论绵绵哀思,悲情渺渺,还是风和日丽,踏青游玩,都让寒食这个节日变得意象万千。诗人或感慨人生悲凉,或分析处世之理,都能描绘出寒食的别有韵味。一、 寒食节的起源中国人的春祭都是在寒食的时候,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内乱而出奔到国外,备尝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当上了君主,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公子重耳在外流

    读天下 2020年19期2020-10-20

  • 清明节与寒食节
    节令,它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有关风俗,有禁火禁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一系列的风俗活动。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忙着上坟祭祖。在我国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时至今日,在我国许多地方,在有华人居住的海外地区,都保持着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清明祭祖扫墓,其实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时,草长莺飞,风和日丽,又是踏青的好时光。在很久以前,我国民间就有了清明踏青的習俗。清明踏青,起源于古人的游春习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4期2020-05-21

  • 浅析宋词“寒食梨花”意象
    姜云摘要:寒食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民俗节日,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般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而后发展形成了踏青、斗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而寒食风气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因此在《全宋词》中寒食词有两百余首,其中“寒食梨花”意象的宋词有三十六首。本文将从寒食节概述、“寒食梨花”意象以及“寒食梨花”的文化意蕴三部分论述“寒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2020-05-15

  • “清明”的渊源
    淡忘的节日——寒食节与上巳节。     禁火冷食之说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两日。“寒食”,即禁火,不生火做饭,吃生冷食物。寒食的节期在古时发生了多次变化,有时为3日、5日,有时甚至长达几个月。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而流亡他国19年,尝尽人世艰辛。一次,在一处杳无人烟之处,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一直追随重耳的忠臣介子推走到僻静之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以供重耳充饥。当

    科学24小时 2020年4期2020-05-14

  • 寒食伴清明:跨越近3000年的坚守
    全唐诗》中,与寒食节相关的诗有四百多首,而韩翃的这首《寒食》独占鳌头。之前我们提到过,凭借这首诗,韩翃被唐德宗钦点为“知制诰”,由此飞黄腾达。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寒食节这天的东风吹拂下,皇宫御柳的柳絮纷飞,飘洒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此处的“花”,指的是柳絮。寒食节所在的阴历二月中下旬,长安城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处处开满鲜花的。类似的寒食节柳絮飞的情景,诗人武元衡在《寒食下第》里也写过:“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看看,也是一句“柳”、一句“花”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7期2020-05-03

  • 介子推的故事与寒食节的形成
    瑞芳内容摘要:寒食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处境,曾在古代盛行一时而今却鲜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讨寒食节成为岁时节日的重要文化载体——介子推故事早期的流变,以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有更深刻的了解。关键词:寒食节 介子推故事 岁时节日寒食节曾经在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提到寒食节,大家都知道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流亡时,割股侍君,归国后却携母就此隐逸,晋文公放火焚山逼子推出山,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消失的节日·寒食
    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寒食节,是指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一般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所以,寒食节又称为“百五节”“一百五”“禁烟节”“冷节”“熟食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从孟云卿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禁火冷食”是寒食节的节日风俗之一。除了“禁火冷食”之外,寒食节的节日风俗还有踏青春游、祭祖扫墓,以及……斗鸡!踏青春游不难理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9期2019-06-26

  • 跨越千年踏青游
    巳节、清明节、寒食节。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区上巳节、寒食节的时间不一致,有的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的在清明后一日,但基本都与清明节时间接近。宋代之后,寒食节吃冷食、扫墓等习俗移到了清明之中,也可以说清明节结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风俗。三月三上巳节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日),人们就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后来人们称之为“禊”。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新天地 2019年4期2019-04-16

  • 寒食节:仲春的祭奠与狂欢
    员编者按:说到寒食节,大多数人或许会感到陌生。其实,在古代,寒食节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唐代诗人王泠然《寒食篇》云:“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昼夜芳菲节。今夜无明月作灯,街衢游赏何曾歇。”由此可见,古代寒食节气氛之浓实非今日可比。寒食节与端午节一北一南,是为纪念两位古代名人而形成的节日。如今,端午节的风俗流传甚广,深入人心,而寒食节却似乎渐渐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这或许是由于寒食与清明日期接近(今年的寒食节在公历4月4日),风俗也相似,后世渐渐将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了

    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4期2019-04-12

  • 传统节日
    味的节日其实是寒食节。传说介子推拥立晋文公有功,却不受禄,带着母亲逃到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和他母亲一起烧死,所以民间在这一天禁火冷食以纪念他。事实上,寒食节的由来是先民“换火”习俗的遗留。到了每年三月,就要熄灭旧火,重新点燃新火,以驱除旧年灾秽,除舊布新。寒食节不举火,就是这一习俗的遗留。由于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家家都在寒食和清明这两天去扫墓,然后顺便在野外踏青,久而久之,两节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像,再到后来,寒食这个节日也消失了,祭奠扫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9期2019-03-19

  • 唐代寒食节假制度及其影响
    所及,对于唐代寒食节假制度的研究尚不多见,迄今无专文述及。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对唐代官员节假制度的研究。一、唐代寒食节假制度的发展演变在唐代,寒食节的地位显著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首次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在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动,寒食节假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唐代寒食节假制度的确立据文献记载,寒食节假日的设置始于唐代,《旧唐书·职官志》云:“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行李之命。”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2-19

  • 寒食节文化的内涵及其辩证观
    4)0 引 言寒食节是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节日, 溯源于山西介休, 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义士介子推而设。 民间对介子推忠君爱国的精神极为推崇, 使其成为了一种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 寒食节几经历朝禁兴, 迨唐时得以巩固和发展并遍及全国。 寒食节对弘扬民族传统道德、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其禁火寒食习俗的禁制, 以及蕴涵不正的忠孝之道, 具有一定的封建束缚性和历史局限性。 我们要取精用弘, 辩证扬弃, 使附诸寒食节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先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1-03

  • 古人为何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
    □ 刘绍义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了汉代,有的地方甚至要一个月都吃冷食。《后汉书·左周黄列传》云:“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官府寒食禁火时,查得极为严格,常常将一根羽毛插入炉灰中,如果羽毛变焦,就犯了死罪。当然,不光是老百姓禁火,皇帝赐宴,也是冷菜冷食。唐·张籍在《寒食日内宴》中这样写道:“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

    中外文摘 2018年24期2018-11-21

  • 寒食节
    王玉峰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卯等风俗。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文公重耳的臣子介子推。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跟随护驾,立下大功。重耳返国继位,封赏诸臣,唯忘介子推。后来晋文公悔悟,想请介子推上朝领赏,介子推坚辞不来,晋文公便亲自去请。介子推就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

    新高考·英语基础(高一) 2018年3期2018-11-20

  • 清明节
    成祭祖的节日和寒食节有关。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习俗主要有禁烟火、吃冷食、祭祖先等。宋元之后,清明节逐渐融合了寒食节,祭祖扫墓、吃青团、放风筝、踏青等风俗活动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踏青是清明节的主要风俗之一,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外。有一回,他又累又饿,附近也找不到半点吃的,忠臣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要重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着母亲隐居到山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18年4期2018-10-27

  • 寒食节忠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樊鸿雁摘要:寒食节忠孝文化发展而来的当今忠孝观,是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价值理念。介子推所追求的忠国孝亲,是千百年来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理性文化,对于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规范个人行为;促进人们敬老孝亲,构建和睦家庭;增进人们睦邻友好,共筑和谐社会;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凝聚国家力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寒食节 忠孝文化 意识 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07

    现代交际 2018年5期2018-05-16

  •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令把当天定为“寒食节”,改绵山为介山,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节,晋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株枯柳死而复活,便给那株柳树赐名“清明柳”,规定从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以后渐将寒食节与清明相混淆,将寒食扫墓混为清明扫墓,清明逐渐代替了寒食节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5期2018-05-14

  • 古人为何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了汉代,有的地方甚至要一个月都吃冷食。《后汉书·左周黄列传》云:“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官府寒食禁火时,查得极为严格,常常将一根羽毛插入炉灰中,如果羽毛变焦,就犯了死罪。当然,不光是老百姓禁火,皇帝赐宴,也是冷菜冷食。唐·张籍在《寒食日内宴》中这样写道:“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既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4期2018-05-07

  • 略论中国当过自己的感恩节 ——寒食节
    感恩节,那就是寒食节。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浩瀚星河中,发生过无数知恩图报的感人故事,寒食节的故事就是这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公元前655年,晋国公室发生动乱,公子重耳为避杀身之祸,匆匆带了几个人仓惶出逃,这一逃就长达十九年。在逃往卫国的路上,重耳终于身体不支饿昏了过去。危难时刻,随行的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和着野草煮成肉汤将重耳灌活过来,醒来后的重耳得知是介子推割股相救,感动万分。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得以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他就是春秋时期继

    荆楚学刊 2018年1期2018-04-14

  • 唐宋清明节诗词中的习俗叙写
    吴昊【摘 要】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后来两个节日慢慢融合。唐宋诗词当中,有不少关于这两个节日习俗的叙写。寒食节举火不食,清明节到水边祓除不祥、郊游踏青、拜扫坟茔、亲友往来馈赠等习俗在诗词中都有叙写。解读这类诗词的叙写,可以帮助我们重拾节日记忆,也能反观当今节俗之变迁。【关键词】寒食节;清明节;唐宋诗词;习俗1 两节来历、节俗与融合1.1 寒食节的来历与节俗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最开

    科技视界 2017年21期2017-11-21

  • 浅谈唐代诗人笔下的寒食体育活动
    摘要:在唐代,寒食节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因此在很多唐诗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对寒食节的描述。在对寒食节的描写过程当中,唐诗主要将爱死作为主要的基调,但同时也有一些唐诗对寒食节当中的题玉壶洞进行了描写,通过对唐诗当中对寒食节体育活动描写的分析,能够对这种唐诗当中的审美情趣进行解析,并对这类唐诗的时代价值进行阐发。关键词:唐诗;寒食节;体育活动在唐代,诗人越接近底层民众就越能够对民众的呼声进行反应,遭遇的苦难越大就能够具有越加犀利的显示抨击,而这样成为了唐代诗人的一

    神州·上旬刊 2017年3期2017-06-27

  • 东风又起,国土无双
    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历史悠久,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其具体日期各地说法略有差别,如今较为通用的是冬至后的第105天,故又别称“百五节”。东汉末年的《明罚令》中有这样的记载:“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同时点明了寒食节的日期和主题。寒食节起源于远古时期祖先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与火息息相关,但火能助人,亦能伤人,所以他们相信有火神,必须祭祀。而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这便形成了寒食节

    阅读(高年级) 2017年3期2017-05-30

  • 4月4~6日清明节
    第一步清明吸收寒食节的习俗——祭祀。一开始,我们是于寒食节祭祀祖先。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写道:“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因为清明和寒食节只相差一天。慢慢地人们把扫墓延至清明。于是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进化第二步继续吸收寒食节习俗——冷食、蹴鞠、荡秋千。在秦汉时期,就有官方文书规定,清明可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寒食节没有玩尽兴的东西,自然在清明节接着玩。这样,渐渐地、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4期2017-04-18

  •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篇
    先的节日,是跟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顶呱呱:介子推我知道,春秋时期有名的忠义之臣,据说在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时,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帮他度过了饥荒。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介子推便退隐绵山。晋文公重耳深感歉意,想请他出山,可错听了小人的计策,从三面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被火烧死在了一棵老柳树下。乐狸狸:没错,后来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发现老柳树死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4期2017-04-18

  • 你知道寒食节吗?
    动联络站你知道寒食节吗?●〔唐〕韩 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亲爱的小朋友,你想听专业老师的朗读吗?扫扫二维码(左下方),关注“紫璇倾听”微信公众号,就能听到紫璇姐姐的朗读作品啦。如果你也喜欢朗读,可以把你的朗读作品分享给我们。只需要扫二维码(右下方),关注“辽少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按住按钮,即可直接上传你的朗读作品。注意,朗读前千万别忘了做自我介绍,否则我们就找不到你啦!你可以选择《小学生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17年4期2017-03-21

  • 寒食节的由来
    级二班 王馨然寒食节的由来(113300)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馨然大家读过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吗?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送蜡烛。贵戚宠臣,都可得到这份恩典。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所知道的故事吧!相传,在春秋时代,申生的弟弟重耳被申生逼着自杀。重耳流浪逃亡。一天,他饿得晕倒在地。跟随他的介之推连忙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喂给重耳吃。重耳因而获救。后来,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17年4期2017-03-21

  • 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的欢愉 ——寒食节的诠释史研究
    性的欢愉 ——寒食节的诠释史研究张小稳改火说和子推说是目前学术界关于寒食起源的两大观点,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古人对寒食起源不同解释的延续。两汉魏晋南北朝,子推说是寒食起源的唯一阐释;隋唐时代出现了改火禁火说并很快占据主流地位,玄宗时以国家意志固定下来,成为后世关于寒食起源的定论。寒食起源的诠释之所以在隋唐时期发生改变,是寒食节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唐王朝为加强统治,而为其注入新因素的结果。寒食节的重新诠释,成为皇权宣示统治合法性、借儒家思想来整

    民俗研究 2017年6期2017-01-28

  • 关于寒食节的典故
    寒食节在每年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后的105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之称。因寒食节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春秋初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晋文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就带着母亲隐居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6年5期2016-05-14

  • 清明起源
    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离娄下》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13期2016-05-11

  • 被人遗忘的“韩式”文化 ——寒食节
    式”文化 ——寒食节钟雨杉 成贤康(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节日理应受到国人的重视与保护。但是就目前国内文化局势而言,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由于西方文化冲击和国内保护与弘扬力度不够等原因,一部分传统节日被国人遗忘甚至被国外抄袭进行利用,使得传统节日价值与意义大打折扣。本文以中原大地孕育的寒食节为例,通过分析其来历、发展等方面揭露面临的困境,探究解决措施,旨在唤醒民众与政府保护民族文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2016-03-16

  • 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 —— 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01)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 —— 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从汉代到南北朝,寒食节发生了诸多变化。概括而言,主要包括:播布空间扩张,俗民主体增加,节日地位上升;节期渐趋统一;娱乐活动增加,节俗走向多元,节日气质变化,节日功能更新;节日习俗和气质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对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南迁具有重要作用。被携带至南方的寒食节在南方经历了因地制宜的改造。后来伴随大批南人北迁,来自南方的关于寒食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3-19

  •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
    ;纪念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禁火节”、“禁烟节”,在过寒食节的一两天中,民间严禁烧火做饭,人们只能吃冷饭干粮,所以这个节日,有“禁火”、“寒食”之称。寒食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到底在哪一天过节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山西志书》就记载同州“清明前两日寒食”。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冬至节后的105天或106天,《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所以寒食节又有“百五节”、“百六节”之谓。我国民间的传

    知识窗 1997年5期199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