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线

  • 跨线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研究
    过、上跨越,这对跨线桥梁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白雪[1]借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建立关于桩基基础施工阶段、承台墩柱施工阶段和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三维数值模型来研究对既有高铁箱涵结构的影响,提出相关控制措施;申国朝[2]通过软件模拟结合实际跨线桥建立模型对桥梁加宽部分的受力和整体结构静力进行分析验证,结构表明桥梁整体各个部分的受力都符合相关要求;张蕾[3]等人对某跨线桥进行静动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20期2023-11-06

  • 互联互通跨线运营特点及调整方法分析
    100)互联互通跨线运营模式下,减少了乘客的换乘时间和候车时间,可以有效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乘客的服务质量水平。互联互通跨线运营模式下,有效减少了换乘客流量,不仅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站台客流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因此,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运营模式下列车运行的调整方法,可以实现传统运营模式与互联互通运营模式的有效衔接,对于城市开展互联互通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1 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江志彬等[1]从物理层面和服务层面深入分析了城

    智能城市 2023年8期2023-09-25

  •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模式研究
    数地区将城市轨道跨线运营的工作模式融入了交通管理工作,在设置相同制式轨道线路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完善的轨道接线系统及方案,此举能使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设定更加灵活。为了持续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模式的建设,各地区制订了共线运营、贯通运营等交通跨线方法,结合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资源,为轨道交通跨线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创新发展。1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模式的功能优势城市轨道交通跨线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普及,通过打造系统化的城市轨道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9期2023-06-28

  • 基于AHP-熵权-可拓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效果评价
    现互联互通并采取跨线运营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跨线运营是在轨道交通运输线路与车站能力允许,并且通信信号、系统供电、车辆限界等技术统一,以及运营管理集中的情况下,使列车在轨道交通网络中进行跨线行驶的运营模式[2]。在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较少采用跨线运营组织模式。考虑到跨线运营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理念下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效果评价体系,为我国城市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3年2期2023-02-15

  •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模式研究
    1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模式概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单线运营模式和跨线运营模式,后者又被称为网络化运营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的跨线运营指的是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连接点进行规划和衔接,促进列车通过指定路线为区域化交通建设和运营服务,使轨道交通在多线路都能够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整体上处于集中调动、具体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遵循统一指挥和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原则,按当地实际情况应用和改进运行图,并在各条线路分别设置OCC 控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2期2022-12-19

  • 基于客流特征鉴别的公交跨线组合调度优化方法
    间实施不同层面的跨线联运和统筹调度[6]。与此同时,海量的公共交通运行数据的获取,为基于实际数据驱动的公交线路调度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在公交运营调度优化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单线或组合线路,单车型或多车型混合的发车频率优化等内容开展了广泛研究。巫威眺等[7-9]以单条公交线路为研究对象,针对线路客流分布的不均衡性,建立公交组合调度与购车计划的双层规划模型,对全程车和区间车的发车频率优化,探讨了运营预算限制对优化调度的影响。Ibarra-Rojas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9期2022-11-20

  • 成网条件下基于运行图铺画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研究
    速度等级的本线及跨线列车混合运行,如何准确计算高铁通过能力且在有限的时空资源内开行更多的列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高铁通过能力计算的研究主要为扣除系数法[1]、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2]、计算机模拟法[3-4]和基于UIC 406的运行图压缩及加密法[5],但现有研究或沿用既有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或采用国外的通过能力计算法,或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占比较大的跨线列车,从而可能导致计算结果不够精确。高铁运行图铺画问题,可视为多商品流问题,列车作为商品占

    铁道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08

  • 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行客流影响分析
    1 号线与八通线跨线(以下简称“1-八跨线”)运行为例,对这2 条线路实现跨线运行后的客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城轨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城轨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 案例概况北京地铁1 号线为北京城轨线网中东西向最重要的骨干线。线路西起苹果园站,东至四惠东站,线路全长31.04 km,设23 座车站和2 座车辆段。北京地铁八通线为1 号线的东部接驳线,线路连接北京市中心城区及东部的通州新城。八通线西起四惠站,东至土桥站,线路全长1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10期2022-10-27

  • 基于时间成本的城轨列车跨线开行方案建模
    的一个重要问题.跨线运营模式在国家铁路范围内应用广泛,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运用较少.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对成网条件下的列车跨线运营组织模式进行相关探索和规划建设.王春[2]根据中国广州地铁现有的列车资源共享信息,分析开行跨线运营模式的实际可行性.徐成永等[3]提出市域轨道线与中心城轨网贯通运营、向中心城延伸、跨线直通运行与延伸相结合3 种衔接模式.汪波等[4]分析轨道交通网络跨线运营组织模式的理念、目标及基本条件,为我国轨道交通采用新运营模式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2年5期2022-09-27

  • 轨道交通“三网融合”跨线运行的方案分析
    信号制式的线路间跨线运行,存在相同制式的CBTC系统间、CBTC系统与CTCS间以及CBTC与兼容系统间的制式这三种方式。国内大陆城市对区域内城际轨道交通及“三网融合”的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1]。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工程应用,基本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其一,采用通用型信号车载设备,以兼容不同厂家或相同厂家不同版本基线的地面信号系统,如巴西地铁13号线通过中国通号新开发的新型车载设备兼容既有西门子地面设备、北京地铁5号线备兼容西屋地面设备及后

    自动化仪表 2022年7期2022-08-15

  • 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跨线运营设计与思考
    城区地铁线路之间跨线运营组织模式[1],对北京轨道交通不同线路之间也逐步开展了跨线运营的研究和尝试,如北京轨道交通1号线与八通线、昌平线与8号线、房山线与9号线、亦庄线与5号线等。本文以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为例,分析了该线拆分成两条线路(13A、13B)并在两线间实现跨线运营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和组织复杂程度,提出了各专业为实现跨线运营需设置的必要技术条件。1 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跨线运营的提出1.1 扩能提升工程概况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以下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2年7期2022-07-20

  • 特高压变电站跨线安装施工工艺解析
    理地进行构架间的跨线施工安装工艺,进而满足构架间的合理联通,从而满足特高压变电站的基本需求,全面提升特高压变电站的服务能力。基于此,本文对特高压变电的跨线安装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跨线安装施工工艺,确保跨线施工工艺的应用效果,保证构架间的合理连接,进而推动变电站的服务能力提升,满足电力系统的相应需求。1 特高压变电站的相应概述特高压变电站是满足电力系统电能传输的基本措施,当前电力系统中,由于大型发电厂往往远离负荷中心,所以发电厂发出电能一般会经过变压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3期2022-07-09

  • 城市轨道交通CBTC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研究
    相关站点设置用于跨线或越行的配线;通信采用兼容的无线列调系统;供电采用直流1 500 V架空接触网的牵引供电制式。2 CBTC 信号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由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均采取单线运营模式,所以各线路信号系统间存在系统架构不统一、接口不开放、通信接口协议内容差异大等问题。因此,信号的互联互通是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实施的技术突破点所在。信号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线路设备与车载信号相互兼容,满足车载信号与地面信号相互识别、交换及控制,实现互联互通列车在不同线路上的安全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5期2022-05-20

  • 京沪高铁开行时速350 km动车组列车通过能力评估分析
    流占6.4%)、跨线客流渐渐大于本线客流(跨线客流占总客流量67.7%)等特征[1]。京沪高铁旅客的主要需求和主要出行特征如下:(1)高速优质是京沪高铁这样的通道型高铁旅客的主要技术经济需求。不同运行速度列车客票预售期数据分析表明,最高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各区段的车票在预售期内更早售罄,是旅客出行的首选。旅客出行意愿调查显示,旅客认为的高铁优势出行时间是3~5 h。另外,同一列车不同等级坐席的销售数据显示,排除掉票额差异,一等座比二等座更早售罄,说明更

    中国铁路 2022年2期2022-05-18

  • 基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研究与探索
    例,并未真正实现跨线运行,更未达到路网层面上的互联互通。2基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研究与探索2.1合理设置跨线点、跨线方向跨线点及跨线方向一经确定,后期更改工程量、工程费用等较大。后期运营中,客流需求与跨线方向不相符时,跨线点、跨线方向的设置作用不大。跨线运营组织,本线列车跨线后会导致本线运能损失,跨线运能增加的情况。因此,跨线客流需要达到一定强度,跨线运营组织才有实际意义。可见,设计阶段需做好客流预测,跨线点、跨线方向布置与客流相匹配。为满足运能与客流匹配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2021-11-03

  • 考虑跨线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交路优化研究
    高服务质量,组织跨线行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手段。因此,研究跨线情况下线网交路优化问题对于提高线网运营组织效率具有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后续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和时刻表的优化奠定基础。以往城市轨道交通交路优化问题的研究以单线为主[1-3],只有少数研究考虑了跨线运行下的交路优化问题[4]。由于不同的线路设计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跨线模式,进而对交路优化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在考虑不同跨线模式的基础上,以交路运能和区间客流匹配误差最小、交路距离总和最小以及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1年9期2021-09-22

  • 高速铁路跨线列车运行路径 选择优化模型
    路网在不断完善,跨线客流出行需求日益增加。错综复杂的路网结构使得路网中同一OD之间存在着多条有效可达路径,不同的跨线列车运行路径方案对高速列车运输组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1-2],因而跨线列车运行路径选择成为列车运行组织研究的重要环节[3-4]。通过对车流路径[5-6]和站场咽喉布置[7]相关文献的查阅可知,高速铁路跨线列车选择从路网中某一车站完成跨线作业时,不仅需要考虑车站内设备规模[8]和区段线路通过能力[9]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在车站跨线作业的难度和可能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1年5期2021-06-05

  • 深圳至大亚湾城际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研究
    模式分析2.1 跨线客流分析深圳至大亚湾城际铁路与国铁、地铁及城际铁路均存在跨线客流,因与国铁及地铁开行跨线列车存在系统制式不统一、需进行财务清分及增加运输组织难度等诸多弊端[5-7],因此,与国铁及地铁跨线客流的运输组织全部按换乘考虑,重点研究与城际铁路之间的跨线运输组织。深圳至大亚湾城际铁路与穗莞深、深莞增、常龙、深惠、大鹏支线、莞龙等城际铁路均存在跨线客流,跨线客流强度与大鹏支线最大,其次为深惠城际和莞龙城际,与其他各线跨线客流比重相对较小。跨线客流

    铁道标准设计 2021年3期2021-03-25

  • 考虑跨线列车的高速铁路能力最大化合理利用研究
    车数量。(2)将跨线列车列入优化对象,进行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的协同优化,定义从本线到其它线的跨线列车为本线下线跨线列车,从其他线到本线的跨线列车为本线上线跨线列车。(3)构建基于高铁物理网的高铁时空络。基于高铁时空网络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为最大化高铁开行列车数和最小化列车总运行时间。为大规模案例设计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分解的算法,将原始问题中的困难约束作为惩罚项松弛到原目标函数中,提高了求解效率。1 高铁时空网络的构建高铁能力利用优化问题

    铁道学报 2020年10期2020-12-08

  • 高速铁路跨线客流输送方案优化研究
    流中存在着大量的跨线客流。现阶段跨线客流输送方案的研究以城际、城轨、既有线铁路居多,高速铁路跨线客流输送方案的研究较少。由于高速铁路客流属性、设施设备配置及运营管理机制的差异,运输组织方案考虑因素有所差异,方案的比选缺少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高速铁路跨线客流特征及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仍显欠缺。1 跨线客流输送方案对比跨线客流输送方案根据基本输送模式可以分为:跨线直达、中转换乘。2 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有流开车,无流停运”,铁路企业根据跨线客流预测情况确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0期2020-10-23

  • 高速铁路联络线跨线客流特征分析
    00308)1 跨线客流定义一定数量的旅客群根据自身需要,选用一定的运输方式,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产生位移即产生客流。流量、流向、流时是构成客流的3 个主要因素,跨线客流是指始发点和终到点不在同一条客运专线上的客流。2 跨线客流产生机理跨线客流的产生受供需两端因素影响。其中,需求端为受两地商务、公务交流需求,资源、产业互补需要和探亲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两地间产生出行需求;供给端为受路网限制的影响,两地间路网无直达线路,即产生跨线客流。2.1 客流需求影响(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2期2020-08-11

  • 京沪通道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
    道内的本线客流与跨线客流日益增长。因此,有必要结合通道型高速铁路在线路结构、行车组织方法及客运需求下所形成的通道能力特征,为进一步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措施,特别是为京沪高速铁路增加开行350 km/h列车对数后列车运行图结构设计提供辅助决策。1 京沪通道型高速铁路客流特征分析及列车开行情况1.1 京沪通道型高速铁路客流特征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以来,京沪高速铁路客流逐年快速攀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已开通运

    高速铁路技术 2020年3期2020-07-11

  • 考虑能力利用效率的本线与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协同优化研究
    。针对日益增加的跨线客流,邓强[1]和黎志国[2]对我国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对开行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列车开行方案、跨线列车速度的选择以及开行的合理距离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研究。随着路网本线和跨线列车数量的增加,容易出现能力利用效率低、区段能力浪费等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本线与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Claessens等人[3]以荷兰高速铁路为例,以满足通过能力为前提条件,对固定周期内的铁路运输成本进行分离,通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5期2020-06-02

  • 区域轨道交通跨线运行行车密度优化模型
    段[1].其中,跨线运行有利于实现整个网络的线路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营效率的最大化,可以提高客流服务水平[2],是实现线路互连互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区域快线与城际铁路相比,具有同城化通勤服务、公交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特征,与普通地铁相比,具有高速度、高服务范围等优势[3].因此,区域快线与地铁系统的跨线贯通运营对于实现中心城区与近远郊地区之间通勤客流的快速直达、减少换乘、缩短旅行时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网络化运行和区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方案的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4-08

  •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研究
    长距离客流运输以跨线运输组织模式为主,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在不同速度等级线路运行[1]。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的研究包括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2],“高、中速混跑”模式和全高速换乘模式的特点[3-6],不同列车运行模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7-8]等。何邦模[9]基于高速铁路早期的运营条件,研究和比选京沪高速铁路的不同列车运行模式。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初步形成,新型动车组技术逐渐成熟,因而有必要分析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应对将来的发展。以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年3期2020-03-31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断下客运组织方案研究
    交接驳应急方案和跨线公交接驳应急方案。关键词:线路中断;公交接驳;组团;跨线1 概述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客运量的增加,一旦轨道交通系统因设备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中断且短时间未能修复时,将对乘客输运造成巨大影响,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将严重影响所在线路及整个线网的客运组织。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突然中断,目前公交接驳联运已在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中被应用,广州地铁为缓解中断情况下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联合市交委并利用其它交通方式(例如公交)来进行

    科技风 2019年11期2019-10-14

  • 基于超统计理论的高速铁路跨线列车晚点分布模型研究
    1)高速铁路列车跨线运行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常见的客运组织方式,承担不同客运专线之间的客流输送。因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具有便捷旅客出行、减少换乘次数、缩短旅行时间、服务质量高等优点,受到广大旅客的青睐。为满足跨线客流的运输需求及充分利用高速线的运输能力,我国高速铁路采用“高速线上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即高速线路上除了运行本线高速列车外,还运行一定比例的由衔接车站接入的跨线列车。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在实现客流运输直达性、减少

    铁道学报 2019年6期2019-08-02

  • 四方向引入客运站站型选用研究
    通过、本线折返和跨线列车三种车流情况,研究车站站型布置形式。1 客运站布置站型1.1 共站分场设联络线站型 表现为甲-乙、丙-丁方向车场按共站分场设置,为满足甲-丁、丙-乙向跨线车,车场东、西端设置上、下行联络线,如图1所示。图1 共站分场设联络线站型1.2 共站合场站型1.2.1 四线并行合场站型 表现为甲-乙、丙-丁方向线路并行引入车场,其中丙-丁方向线路等级高于甲-乙方向线路等级,甲-乙方向线路外包丙-丁方向线路,本线折返列车、四个方向间的跨线列车均

    铁道运营技术 2019年1期2019-06-17

  • 特高压变电站跨线安装施工工艺研究
    )0 引言变电站跨线施工属于软母线施工范畴,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大规模建设的今天,跨线施工工艺的优良与否对变电站整体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施工单位和研究人员对于跨线长度计算和施工方法开展了诸多研究,从近似计算法到试验拟合公式,再到编制计算软件,促进了跨线施工领域的技术进步。文献[1]介绍了一种软母线下料的经验公式,文献[2]提出了“梯形模型计算法”和“组合模型计算法”近似计算算法,上述方法均为近似计算,得出的结果还需要

    山东电力技术 2019年4期2019-05-09

  • 基于UIC406的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度列车共线运行、跨线列车比例较大的情况,这些都对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应能充分考虑铁路设备设施状况、运输组织方式和铁路运输市场需求等方面内容,计算结果应为铁路运营管理部门提供多方面的参考。多年来,铁路专业技术人员还没有得出一个被普遍接受和能够实际应用的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3]。国际铁路联盟以UIC406条款发布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以铁路区段既有运营的列车运行图为基础,在不改变既有运行图结构且满足列车安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年4期2019-04-30

  • 高速铁路跨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申恒宇高速铁路跨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唐洁,杨信丰,申恒宇(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针对高速铁路跨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展开优化研究。从旅客和铁路部门2个角度出发,以旅客出行总支出最小和铁路部门运营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以客流守恒定律、区间通过能力、上座率和客流需求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设计该模型的遗传算法,利用MATLAB实现算法编程求解。考虑分担率变化对开行方案的影响,结合算例分别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年3期2019-04-16

  • 基于多交路运行的同种制式轨道交通跨线组织研究
    3 基于多交路的跨线列车协调优化跨线运营是指列车在2条或者以上的相邻线路上运行,适用于客流较大的情况,通过采用跨线运营,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乘客换乘次数,减少换乘量,疏散换乘站客流压力,提高服务质量。要实现跨线运营,要求线路制式相同或兼容,包括车站的设置及线路构建情况,车辆及信号能够共用,同时要求2条线路之间需要修建联络线,以实现跨线必备条件[7]。由于跨线的行车组织相对于单一线路来说比较复杂,先以多交路组织形式对2条轨道线路列车跨线组织进行研究,为后期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年1期2019-01-24

  • 门式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论述
    置表如图3所示,跨线提整机监控系统由1#跨线提和2#跨线提共同组成,其中1#跨线提位于左侧,2#跨线提位于右侧;跨线提1#的A、B摄像头与跨线提2#的C、D摄像头安装位置一致;摄像头G、H分别设于1#跨线提左侧刚、柔腿,而摄像头I、J分别设于2#跨线提右侧刚、柔腿。具体配置如表2所示。图2 轮胎提监控系统元部件安装图线号位置距末端10~25 cm,缠上透明胶带;按3%比例预留线缆;并行布线,分组捆绑,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 cm;不可裸漏在外,要用消防水带或

    机电信息 2018年36期2018-12-21

  • 武广高速铁路跨线列车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划分为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其中,跨线列车是指列车途经武广高速铁路线路,并且列车的始发站或终到站不在武广高速铁路上,或者列车的始发终到站都不在武广高速铁路上的列车。当前武广高速铁路面临通过能力受限、繁忙区段列车增开困难的问题,即列车运输组织模式不适应激增的客流需求变化[1-2]。以2017年7月1日武广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为基础,分析跨线列车的特性及其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武广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1 武广高速铁路跨线列车特性分析1.1 跨线列车比例及速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年12期2018-12-19

  • 多系列煤气化装置捞渣机设置方式浅析
    池泵出口阀前设置跨线1;在2#、3#系列渣池泵出口阀前设置跨线2。对各系列在线运行情况分析如下:图2 捞渣机互备方案系统简图3.1 当1#、2#系列运行,3#系列备用3.1.1 1#捞渣机出现故障当1#捞渣机出现故障后,可将1#锁斗的渣水切换至2#渣池,将2#两台渣池泵打开运行。此时可通过跨线1,将部分渣水分至1#系列;也可不打开跨线1,将1#、2#系列的渣水均送至2#系列下游,此时设计中要考虑管线的尺寸。3.1.2 2#捞渣机出现故障当2#捞渣机出现故障

    山东化工 2018年19期2018-10-29

  •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与跨线运行配线设计
    轨道交通快慢车与跨线运行配线设计仲莹萤(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对实现快慢车与跨线运行的车站形式及其配线设计进行研究。针对快慢车运行模式,分析各类越行站的功能,提出越行站配线设计应满足快车越行、兼具故障车待避和非正常状态下列车分段运行条件等要求;针对跨线运行模式,总结“跨线站方式”过轨条件下双岛四线站台的运营和工程条件,提出双岛四线、一岛两侧式跨线站及“联络线方式”过轨下的配线设计要求。分析表明,跨线运行应优先采用“跨线站方式

    都市快轨交通 2018年4期2018-09-04

  • 长途跨线客流输送方案优化设计
    场的竞争力,高速跨线列车的比重呈不断加大的趋势,这是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欧洲和日本相比,我国高速铁路具有运营里程长、覆盖范围大的特点。京哈、京广、京沪、沪昆等主要高速线路都在1 000 km以上,主要城市间的1 000多个客流OD中,里程超过2 000 km的约328个,开行长途列车具备现实需求。鉴于长途客流在整体客运市场中的地位和铁路长途客运的竞争优势,有必要系统研究长途跨线列车的开行规律,构建长途跨线客流输送方案优化方法。Anthony[

    铁道学报 2018年7期2018-07-20

  •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调度指挥协同性分析
    能保证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综上,分析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调度系统工作间的协调情况,建立评价两系统间协同性程度高低的方法,把握影响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调度指挥协同度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铁路整体路网的运输效率、保证列车安全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我国高速铁路和既有线调度指挥系统的模式和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白昭[1]指出高速铁路调度与既有线调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是中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并从调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6-01

  • 京沪高铁跨线列车合理发到时间域确定方法
    上更胜一筹。2 跨线列车合理发到时间域的确定在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中, 跨线列车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列车由其他运行线上高速铁路运行(以下a)第1列列车b)第2列列车图1 合理发到时间域求解示意图图2 跨单条高速铁路的跨线列车开行径路示意图简称上线运行)、列车由高速铁路下至其他运行线运行(以下简称下线运行)以及列车先由其他运行线上高速铁路运行后再下至另一条运行线运行(以下简称先上线后下线运行)[9-14]。针对不同的跨线方式,须采取不同的合理发到时间域确定方法。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19

  • 铁路跨线桥梁施工安全问题探讨
    050000铁路跨线桥梁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就是其与既有运营线路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这种影响,是确保铁路跨线桥梁施工安全和既有线路运营安全的重要基础。由于铁路跨线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路的影响不可避免,并且也会对运营中的列车、工程结构、施工过程造成影响,为充分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施工安全,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充分结合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来保障铁路跨线桥梁的总体施工安全。1 铁路跨线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智能城市 2018年12期2018-02-04

  • 桥梁工程跨线钻孔桩施工技术应用
    多年工作经验,以跨线钻孔桩施工技术为研究主体,分别从钻机钻进作业,安放钢筋笼,水下混凝土灌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 桥梁工程;跨线;钻孔桩;施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技术不断地向前推进,部分领域中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桥梁施工的重点、难点在桩基础,部分公路桥梁的设计因地质的特殊环境,桩基础的成桩较困难,在不能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成桩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桥梁施工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工程进行经济有效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2018-01-02

  • 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
    裴洪波我国的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建设经济效益问題和质量问題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中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评估的发展概况,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的具体方案,最后相应的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大型跨线钢结构楼房施工技术中现场吊装难点的处理措施。当前,我国针对一些房屋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保持了高涨的热情,随着其防治对策应用范围逐渐广泛,我们也发现了诸多在建筑系统运行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期2017-05-18

  •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列车跨线运营方案研究
    无线通信系统列车跨线运营方案研究舒德灿(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31)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的应用需求,依据互联互通、跨线运营的目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中无线TETRA系统,提出系统不同场景下互联互通的实施方案,并进行讨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跨线运营;无线通信【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9.028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采用800MHz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2期2016-12-08

  • 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选相方案研究
    35000)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选相方案研究喻小婷,明敏,谢晋(黄石供电公司,湖北黄石435000)针对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选相新方法并在跨线故障识别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单回线单侧电压电流量的综合选相元件,该选相元件是在比较相电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故障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来实现的。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跨线故障【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8.0521 引言差动保护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0期2016-12-06

  • 跨线天桥表面列车风压主要影响参数研究
    车风荷载的影响。跨线天桥是一种典型的铁路邻近结构,高速列车经过时跨线天桥表面会受到列车风致效应的影响。文献[3—7]分别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风洞试验等方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时跨线结构的风压分布基本特征、结构振动以及控制列车风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文献[3]和文献[4]基于高速列车通过时跨线天桥表面的实测风压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分析天桥表面实测风压的气动特性,识别了列车风压在不同频率区间的分布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高速列车经过时跨线天桥迎风面、背风

    中国铁道科学 2016年1期2016-03-30

  • 同站台换乘实现地铁跨线运行线路设计技术研究
    站台换乘实现地铁跨线运行线路设计技术研究梁青槐1王家琦1张怡2(1.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6)在阐述实现地铁跨线运行所需土建设施、车辆、供电、信号等主要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利用同站台换乘实现地铁跨线运行的方式及特点,并对其过轨方式、配线形式、平直线段最小长度等线路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站台换乘方式实现跨线运行时,渡线联络线容易设置,采用站前过轨与站后过轨相

    都市快轨交通 2015年5期2015-04-06

  • 高速铁路分段垂直矩形天窗设置的探讨
    足客运市场需求,跨线客流仍将占较大的路网需求比例,这导致大量的列车跨线运行,如何提高跨线列车的通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1,2]。跨线列车运行时间、运行距离都比较长,因此,维修天窗对跨线列车的通过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对天窗设置的研究比较多,文献[3]研究如何确定京沪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以确保综合维修计划和行车组织之间的有机协调。文献[4]首先分析了跨线客流的输送方式和夕发朝至跨线列车合理的开行范围,然后建立了夕发朝至跨线列车衔接站的选择模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4年2期2014-03-21

  • 济南市主城区路网跨胶济铁路通道研究
    示意图1 主城区跨线道路现状统计根据现场调查,主城区范围内穿越胶济铁路通道共35处,其中下穿通道31处(包含人洞2处),上跨通道4处,道路形式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巷道。详见图2和表1所示。由表1可知,穿越道路中,快速路2条,主干路10条,车道数以双向6车道为主;次干路3条,支路11条,巷道9条。穿越节点于二环东路至经十西路区间分布较为密集,二环东路以东区域穿越节点较少。2 主城区跨胶济铁路道路系统现状服务水平评估道路服务水平V/C是在理想条件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6期2013-01-17

  • 京九铁路电气化工程跨线建筑物下接触网特殊设计方案研究
    种各样净空较低的跨线建筑物(包括上跨的铁路桥、公路桥、下承式钢桁梁桥、天桥、高架候车室等),跨线建筑物下的接触网是薄弱点,处理方案始终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重难点之一,如果处理措施不得当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并会有安全隐患。跨线建筑物处的接触网方案根据跨线建筑物的不同而不同。接触网在跨线桥下布置示意见图1。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规定,接触线距轨面最低高度在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 700 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

    铁道标准设计 2012年7期2012-05-14

  • 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的客运站布局探讨
    线上的客流,称为跨线客流,承担这部分客流运输的列车称为跨线列车。2 跨线客流运输为了充分发挥客运专线的效能,客运专线上还可开行部分跨线列车 (中速列车),在普速铁路线路上开行更高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即在有客运专线的线路方向上旅客列车在客运专线上运行,在无客运专线的线路方向上旅客列车在普速铁路上运行。这就是客运专线与普速铁路的联系。客运专线承担的跨线客流有以下3种基本输送方式。(1)换乘方式。换乘方式是指旅客在客运专线与既有普速铁路线路的衔接站换乘,在客运专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年5期2012-02-14

  •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分析
    行本线旅客列车,跨线旅客列车全走既有线路,不组织换乘,部分货运列车上客运专线。该方案的特点是:客运专线只开行本线列车且不组织换乘方案,跨线旅客列车全走既有线;客运专线上只开行本线列车,跨客运专线的旅客若想乘坐高速列车,全凭个人意愿在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衔接站进行换乘,铁路车站不组织换乘;部分通过的货物列车上客运专线,但货物列车速度要求达到160km/h。(2)客运专线只开行本线列车且组织换乘方案,跨线旅客列车全走既有线,部分货物列车上客运专线。该方案的特点是

    河南科技 2011年11期2011-10-26

  • 同杆并架双回线保护选相实用算法的研究
    、存在线间互感及跨线故障,所以在单回线上广泛应用的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难以满足同杆并架双回线的要求。此外,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在重要的同杆并架双回联络线上发生故障时,要求只切除故障相而将非故障相保留下来继续运行,实行按相重合闸。鉴于永久性故障时重合线路给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设备所带来的极大危害,就要求重合闸装置具有良好的故障判别能力(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和跨线故障选相能力,实现对单线及跨线故障的正确判断,并按综重或单重要求正确动作。1

    电力工程技术 2011年2期2011-04-13

  • 两条双线十字交叉中间站布置图型探讨
    与另一条线路间的跨线列车作业。两线间组织跨线列车运行,必然存在进路交叉问题。因此,处理好跨线列车进路、尽量减少进路交叉、保证行车安全是研究中间站布置图型的关键。以下分两条客运专线交叉、客货分线交叉、客运专线与客货共线铁路交叉,以及两条客货共线交叉4种情况进行分析。1 两条客运专线交叉的中间站图型客运专线在中间站的作业简单,除办理少量的到发和越行作业外,大部分为通过作业。两条客运专线在中间站交汇的情形,通常出现在地、县级城市,旅游胜地和枢纽前方站。由于客运专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4期2010-09-06

  • 武汉枢纽城际铁路列车交路方案研究
    特性分析2.1 跨线客流比重小从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布局看,由于武汉城镇群呈典型的“单中心都市圈”形态,城际客流主要为武汉与周围城镇群之间,以及城际铁路线沿途城镇组团之间的交流,各条城际线之间的跨线客流比重很小。表1 是城际铁路网跨线客流比重的分析。城际铁路承担的客流绝大多数为本线客流,跨线客流仅约占总客流的 10%,而两条线之间的跨线客流比重更小。2.2 跨江客流比重大由于武汉市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武汉城际铁路客流具有跨江客流比重大的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5期2010-07-13

  •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
    交流而通过本线的跨线客流,本线客流又分大站间到发的客流(以下简称专线客流)和沿线小站间到发的沿线客流。既有线承担全部货物运输及沿线客流的运输任务后,能力已所剩无几。客运专线建成后应尽可能释放既有线的能力,因此,客运专线必须承担全部专线客流和大部分跨线客流的输送任务。只有那些不宜上客运专线的跨线客流或跨线列车才保留在既有线上。1.2 跨线客流输送方式的选择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应进行合理分工,以提高总体效益与效率为目的,满足在客运专线上"高中结合",在既有线上"货

    上海铁道增刊 2010年3期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