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

  • 研究揭示β-羟基丁酸促进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机制
    β-羟基丁酸作为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重要生理性酮体之一,在调节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细胞生长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其瘤胃发育成熟的指示性指标。饲粮中添加β-羟基丁酸可显著提高山羊羔羊的生长性能,并缓解断奶应激。然而,β-羟基丁酸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及代谢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解析了β-羟基丁酸促进羔羊瘤胃上皮发育的生物学机制,进一步明确了β-羟基丁酸促进瘤胃发育的有益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动物营养(A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5期2024-01-16

  • 外源丁酸对干旱胁迫下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积极作用[2]。丁酸(C4H8O2)是一种重要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在植物生长中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重要的介质参与到生物体的能量转化和代谢过程中,还与植物体的气孔开放、离子运输及逆境生理有密切的联系。拌种或喷施丁酸可以改善植株生长状况、增强作物抗逆性,有着高效、显著的调节效应[3]。 干旱胁迫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稳产性影响较大[4]。小麦在灌浆期如果遇到干旱胁迫,光合速率将会受到严重抑制、最终导致籽粒产量下降[5]。干旱胁迫使灌浆期水稻的籽

    新疆农业科学 2023年9期2023-10-11

  • 丁酸菌的产酸机制及其在调控肠道健康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菌、产丙酸菌、产丁酸菌、产乳酸菌等。其中产丁酸菌与一系列微生物失调引发的消化道炎症等现象存在关联,这愈发引起了人们的兴趣[2-3]。Tye等[4]发现,NLPR1炎症小体是肠道产丁酸菌丰度的关键负调节因子,该类菌丰度的下调促进了炎症发生,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产丁酸菌的生物学分类、产酸机制、肠道炎症调控作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系统综述,旨在阐明产丁酸菌与宿主健康的互作机制,助力产丁酸菌的深入研究与应用。1 产丁酸菌概述对于产丁酸菌的研究具有悠久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12期2023-01-03

  • 丁酸梭菌发酵产酸优化及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51700)丁酸梭菌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是芽孢杆菌科梭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于2009年被批准为新饲料添加剂,开始应用于国内市场[1]。丁酸梭菌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了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多种有机酸[2-3],其中丁酸对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4-5]。丁酸可修复肠黏膜,降低肠道pH值,而较低的肠道pH值更适合益生菌生长增殖[6-7]。王康莉[8]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减少炎症因子分泌,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8期2022-10-27

  • 丁酸盐与β-羟基丁酸盐在脊髓损伤中的抗炎作用
    的基础研究发现,丁酸盐(Butyrate)治疗可防治多种疾病的炎症反应进展,包括牙周炎[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和结肠炎[6]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叉头框蛋白O3(forkhead box O3,FOXO3)的表达促进初始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7],《自然》子刊的新研究证实,调节性T细胞可逆转炎症反应[8];减少肠道中的活性氧从而减少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活化[9];抑制 NF-κB 信号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2年9期2022-10-26

  • 丁酸的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300457)丁酸(butyric acid)又被称作酪酸,为油状无色液体,具有浓烈的腐臭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天然丁酸主要由丁酸梭菌属()、丁酸弧菌属()、酪酸杆菌属()、八联球菌属()和梭杆菌属()等产生。丁酸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在医学上,丁酸及其盐类物质对肠道具有修护作用,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结肠癌、肠道菌群紊乱、急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功能;在食品上,丁酸作为风味品,加入食物中使食物具有更好的感官体验;在饲料上,丁酸作为饲料添

    中国调味品 2022年8期2022-08-05

  •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添加剂。近年来,丁酸梭菌()成为行业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之一,大量饲养试验表明饲用丁酸梭菌通过显著抑制畜禽肠道主要有害菌实现生产性能的改善;也有报道称丁酸梭菌未能显著改善畜禽生长性能。以上矛盾的结论提示,丁酸梭菌饲用价值的动物试验评估结果不稳定,可能受试验材料(丁酸梭菌菌株)、试验设计、养殖动物、饲养条件等差异化条件的影响,且动物试验所需的费用高、周期长。所以,通过实验室益生菌评估技术,能够科学、高效的初筛益生性能突出的丁酸梭菌菌株,这有助于提高后续动物饲养试

    中国畜牧杂志 2022年7期2022-07-13

  • 丁酸梭菌对主要商业饲用益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功效的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4-6]。大量动物试验结果显示[7-13],饲粮单一添加丁酸梭菌对肠道多种有害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助于畜禽生长性能的改善。据此,研发人员为进一步提升饲喂单一丁酸梭菌的应用效果,初步开展了丁酸梭菌与其他主要商业益生菌的复合益生菌产品研发。现有研究显示:仅有3篇动物饲养试验报道丁酸梭菌与枯草芽孢杆菌[14-15]、地衣芽孢杆菌[16]的复合益生菌的饲喂效果优于单一饲用丁

    饲料博览 2022年3期2022-06-20

  • 丁 酸 梭 菌 的 特 性 及 其 生 物 学 功 能
    100193)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于1933 年被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其存在于动物肠道及其粪便、反刍动物瘤胃、土壤、河水污泥等厌氧环境和奶酪等发酵食品中。丁酸梭菌可产生内生孢子,这是其对抗菌物质、胃酸、胆盐的高度耐受性的关键特征。丁酸梭菌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医学、食品及工业发酵等多个领域,具有治疗及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免疫性能、抵抗氧化应激等多种功能。文章对丁酸梭菌的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

    饲料工业 2022年6期2022-04-13

  • 吲哚丁酸对忍冬扦插生根的影响
    究发现,使用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插穗进行浸泡处理,扦插苗成活率高,生根数量多,生长出的根较长[2-4]。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吲哚丁酸浓度和浸泡时间,研究吲哚丁酸浸泡对忍冬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忍冬种苗繁育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的二年生蓝叶忍冬作为采穗母株,在母株的树冠基部截取直径为5~8 mm的枝条作为穗条;然后将穗条剪成长22~25 cm的小段作为插穗,每根插穗保留2~3片叶,插穗上端剪口平切、下端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3期2022-02-21

  • 不同丁酸钠制剂在肠道的释放和作用
    有限公司)不同的丁酸钠制剂在肠道中释放的时间不同,根据其释放时间和位置可产生不同的反应。较早释放的丁酸钠制剂可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较晚释放的丁酸钠制剂可能对抑制盲肠病原菌的繁殖更有效。不完全包被的丁酸钠从前肠至后肠均可释放出丁酸钠,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均是较好的选择。一、丁酸钠在鸡日粮中的应用相较于猪、奶牛、肉牛、绵羊、山羊等其他经济动物,鸡的肠道要短得多。食糜在鸡不同肠段的相对pH及停留时间如图1所示。丁酸类产品在家禽养殖业中已得到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2期2022-01-14

  • 丁酸介导下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25)菌群来源的丁酸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在先天免疫细胞的产生、转移及功能发挥等重要免疫学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丁酸经多种途径调节机体适应性免疫活性,包括激活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和代谢整合等机制[1-2]。因此,本文将聚焦于产丁酸菌-丁酸-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互作关系,系统地概述产丁酸菌及丁酸对宿主先天性免疫和适应

    畜牧兽医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4

  • 金华猪和长白猪肠道产丁酸菌相对丰度与丁酸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310021)产丁酸菌是一类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的细菌统称[1]。常见产丁酸菌主要包括:丁酸弧菌属(Anaerostip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丁酸球菌属(Butyricicoccus)、丁酸单胞菌属(Butyricimona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真杆菌属([Eubacteri

    动物营养学报 2021年5期2021-06-05

  • 丁酸在炎症性肠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代谢产物的变化。丁酸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代谢产物,它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尤为明显。本文旨在对丁酸在炎症性肠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1 关于丁酸的产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存在数目众多的微生物,可以在大肠内发酵分解未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产生碳原子数为1-6 的短链脂肪酸(SCFA),大肠内的主要短链脂肪酸是乙酸,丙酸和丁酸,三者比例大约在75:15:10 至40:40:20 之间[1]。虽然在肠道的SCFA 中乙酸占比最高,但三种主要SCFA 在从结肠内容物到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3期2020-12-27

  • 聚β-羟基丁酸酯来源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3 )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s, PHB)是发现最早的一种聚羟基链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 PHA),属于聚酯类化合物。1925年法国学者Lemoigne首次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细胞中发现分离并提取出了聚β-羟基丁酸酯[1]。聚β-羟基丁酸酯具有热塑性、组织亲和性、光学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多种优良特性,同时还可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物合成,在工业、

    水产科学 2020年2期2020-12-20

  • 丁酸在猪和家禽无抗生素日粮中的应用
    这些替代品当中,丁酸作为有机酸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无抗生素日粮当中。人和动物体本身并不能合成丁酸丁酸与其他短链脂肪酸(SCFA)一样,是厌氧细菌,是在人类和动物的后肠利用宿主没有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生的。笔者就人工合成的丁酸产品,在无抗生素畜禽日粮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和说明,为更有效地利用丁酸提供理论依据。1 丁酸的杀菌作用有许多研究指出,丁酸在体外具有杀菌能力。NAMKUNG等[1]在体外评估了丁酸丁酸甘油酯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12-16

  • 青方腐乳中丁酸梭菌分离鉴定及与乳酸菌共培养研究
    一类有益微生物。丁酸梭菌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恶性肿瘤发生[1-3],但其主要代谢产物丁酸通常呈现臭味,容易破坏食品风味,导致丁酸梭菌不能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然而,丁酸是青方腐乳的关键风味物质,对青方腐乳风味有积极贡献作用[4],因此青方腐乳可作为丁酸梭菌的良好载体。乳酸菌是目前食品中广泛应用的益生菌[5,6],研究表明,在腐乳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对促进产品风味起重要作用[7]。腐

    中国调味品 2020年9期2020-09-16

  • 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业带来巨大损失。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作为重要的益生菌之一(Liao等,2015),其能够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繁殖(朱晓慧等,2002),并于2009年被批为一种新的饲料添加剂 (桂国弘等,2016)。 Yang(2012)等报道,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降低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丁酸梭菌对畜禽感染大肠杆菌具有保护作用 (邢帅等,2018)。另有研究表明,丁酸梭菌能

    中国饲料 2020年7期2020-06-23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沼液丁酸和异丁酸定量分离研究
    费力;尤其是分离丁酸和异丁酸这种同分异构体时,最大吸收波长相近,存在色谱峰重叠,常规C18柱无法进行准确定量,导致VFAs定量不准确。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是一种易于操作、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方法,可替代传统实验室分析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近红外被广泛用于食品[2]、农产品和药品的成分鉴定[3],以及特色农产品产地辨别[4]。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厌氧发酵结合紧密,被用于有机废弃物生化产甲烷潜力预测[5],实时监控挥发性脂

    中国沼气 2020年4期2020-02-28

  • 生物技术生产丁酸的研究进展
    特 010051丁酸(butyric acid)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经大量的应用于民生行业中。在食品领域,丁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强食品的风味,比如,丁酸酯可以产生诱人的香味,在食品中被广泛用作香料;丁酸钠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抗生素类添加剂[1]。在医药领域,丁酸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它是人类和其他许多哺乳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的首选能源物质,因此它对维持和促进肠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丁酸对肠炎有很好的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1期2020-02-20

  • 丁酸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校“在日粮中添加丁酸会对肉鸡肠道的消化能力、微生物菌群组成和免疫应答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会因丁酸所处胃肠道区段的不同而不同吗?”很少有研究会着重探讨家禽整个胃肠道中的丁酸浓度。因此,人们尚不清楚丁酸的作用是否会受其所在肠道区段的影响。不清楚这一点可能会限制丁酸作为家禽营养策略中的一种添加剂在家禽行业中的广泛应用。1 丁酸在家禽体内的生理功能丁酸可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其既可以以未受保护的状态如丁酸甘油酯(单甘油酯、二甘油酯或三甘油酯)使用,也可以以保护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1期2020-02-08

  • 丁酸与人类相关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在维持肠道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其中,丁酸是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首要能量来源,是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调节基因表达及参与肠道炎性反应的主要成分[3-4]。近年来,丁酸在细胞能量代谢和肠道功能稳态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5]。本文就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1 丁酸的产生丁酸(buytrate)俗称酪酸,分子式为CH3(CH2)2COOH,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浓烈的干酪般特殊臭

    疑难病杂志 2019年8期2019-12-09

  • 人肠道产丁酸细菌及其所产丁酸的促健康作用研究进展
    150030)产丁酸细菌作为一类重要的肠道细菌,近年来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有不少研究已从人类肠道中分离出一些丁酸产生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受传统培养方式的限制,仍对这类微生物知之甚少。产丁酸细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且以丁酸为主。丁酸又名酪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它是人肠道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内超过95%的丁酸在结肠内产生和吸收[1],一定水平的丁酸能够使结肠细胞保持稳定,从而可防止或抑制癌变[2],

    食品科学 2019年21期2019-12-03

  • 丁酸甘油酯在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056001)三丁酸甘油酯是丁酸和甘油的酯化产物,一般来说是包含一丁酸甘油酯、二丁酸甘油酯和三丁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生产工艺不同决定了混合物中三类甘油酯的含量差异。由于丁酸甘油酯既解决了丁酸易挥发、气味难闻,不易在饲料中添加的难点,又可以在内源脂肪酶的作用下,在小肠靶向释放丁酸为肠上皮供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消化道菌群平衡,因而成为近年来替代抗生素类促生长剂的研究热点[1-4]。1 三丁酸甘油酯的消化吸收1.1 三丁酸甘油酯的消化虽然胃液和肠液中有少量脂肪酶

    饲料博览 2019年10期2019-11-07

  • 丁酸的生产方法及在肠道中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150030)丁酸又称酪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浓烈干酪般不愉快气味,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品、动物饲料添加剂、食品和药品等领域,每年全球市场量超过8×104吨[1]。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丁酸纤维素和合成丁酸酯。合成丁酸的化学方法主要有3种:正丁醛氧化法、正丁醇氧化法及丙烯羰基化法。此外,许多从废水、土壤、受污染的乳制品和食品、肉类和动物消化系统中分离的菌株适合生产生物丁酸,目前共报道了超过10种产丁酸的菌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15期2019-08-28

  • 血清β-羟丁酸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中的意义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强酸,消耗机体储备碱,使血pH下降,出现DKA。血清或尿液中检测酮体对DKA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一般多采用传统的硝普盐法半定量测定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以协助DKA的诊断与治疗监测。该方法不能与酮体中的主要成分β-羟丁酸发生反应[1]。美国糖尿病协会认为定量检测血酮中的主要成分β-羟丁酸较检测尿酮体更为可靠、有用[2]。本研究应用血酮检测仪对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毛细血管β-羟丁酸水平,观察血β-羟丁酸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2019-06-24

  • 丁酸丁酯-苯体系精馏工艺模拟与优化
    215200)丁酸丁酯又称酪酸丁酯,是一种常用溶剂[1],而苯也是化工生产中较常用的溶剂之一[2],丁酸丁酯与苯相溶的情况较多。目前,有关丁酸丁酯-苯体系精馏分离的文章较少见,我们主要运用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丁酸丁酯、苯二元混合物精馏提纯丁酸丁酯的过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1 模拟流程图1 丁酸丁酯-苯二元混合物精馏流程图精馏分离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丁酸丁酯与丁酸乙酯的混合物(流股1)总流量为10 kmol/h,丁酸丁酯、丁酸乙酯摩尔分数1

    浙江化工 2019年4期2019-05-13

  • 丁酸梭菌与酪丁酸梭菌发酵特性比较
    255300)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由结肠益生菌发酵不易消化的糖类产生。据大量的研究[1-3]发现,丁酸具有多重生理功能,可为结肠细胞生长供能,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和抑制肠道炎症、癌症发生等。其抑制肿瘤的首要机制是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的抑制剂,主要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来改变染色质结构,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成熟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4]。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

    食品与机械 2019年2期2019-04-24

  • 人源丁酸梭菌TK520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津300457)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又称酪酸梭状芽胞杆菌,是人类肠道菌群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益生菌。丁酸梭菌最初从人类粪便和土壤中筛出,其体外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在胃肠道中具有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有益细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等作用。人源益生菌是一类来源于人体且能调节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菌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不易被生物体肠道的免疫系统排斥,适合作动物益生菌。本研究从健康人体粪便中筛选人源

    食品工程 2019年1期2019-04-19

  • 丁酸梭菌制剂对猪只保育及肥育前期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431600)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菌,是肠道内的有益菌,有促进肠道营养、免疫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1-2]。本试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丁酸梭菌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仔猪及肥育前期猪只的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的影响,验证丁酸梭菌促生长和减少腹泻的效果及最佳添加比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用丁酸梭菌制剂由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动物本试验于2017年9—12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原种猪育种场进行,试验猪为本

    养猪 2018年6期2018-12-13

  • 丁酸甘油酯对猪健康的作用
    长潜力必不可少。丁酸因其会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发育产生有益作用而闻名。如今,多种以丁酸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已经上市。以α-单丁酸甘油酯和三丁酸甘油酯形式的丁酸甘油酯混合物已显示出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作用。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9-0018-02丁酸是猪胃肠道中的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其通过大肠中微生物的发酵而产生。大量研究表明丁酸盐对动物生产性能有有益的作用。丁酸不仅可以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而且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9期2018-05-14

  •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24200)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功能[1-2],并且丁酸梭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丁酸梭菌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微生态制剂。早在2003年欧盟就批准丁酸梭菌可以作为肉鸡和断奶仔猪的饲料添加剂,我国也于2013年将其纳入《中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的《附录二》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丁酸梭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开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18年7期2018-04-17

  • 丁酸梭菌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044600)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宫入菌,由日本千叶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次从粪便中分离,该菌是肠道中的一种严格厌氧的芽孢杆菌,能够分泌丁酸,大量存在于土壤及健康动物及人的肠道中,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能够在低pH、高胆盐浓度的培养基中存活,能够产生内生孢子,这些特性有利于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中[1-5]。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及平衡肠道菌群等功能,早在1976年,日本批准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欧盟于2003年批准丁酸

    饲料博览 2018年10期2018-03-20

  • 丁酸氯维地平中间体丁酸氯甲酯的合成
    461000)丁酸氯维地平中间体丁酸氯甲酯的合成李公春,谢智宇,侯旭锋,田 源,吴长增(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检测重点实验室,河南许昌461000)以丁酸为原料,三氯化磷为氯化试剂,合成了丁酰氯,产率为81.5 %。以氯化锌为催化剂,丁酰氯与多聚甲醛在60℃下进行反应,合成了丁酸氯维地平中间体丁酸氯甲酯,产率为66.2%。丁酸氯维地平;丁酸氯甲酯;合成丁酸氯维地平是由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注射用短效钙通道拮抗剂。该药于2008 年8 月

    山东化工 2017年16期2017-09-26

  • 丁酸和戊酸互营氧化产甲烷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610041)丁酸和戊酸互营氧化产甲烷微生物学研究进展易 悦1, 王慧中1, 郑 丹2, 苟 敏1, 汤岳琴1(1.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 科学与工程系, 四川省环境保护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2.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丁酸和戊酸是产甲烷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特别是在含蛋白废水的厌氧消化体系中,丁酸和戊酸是主要的中间代谢产物。研究互营丁酸和戊酸氧化分解的微生物学对于含蛋白废水的

    中国沼气 2017年3期2017-07-01

  • 食盐有脚臭味,是怎么回事
    臭味的是一种称为丁酸的物质。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狡辩。那么,有脚臭味的食盐会损害健康吗?丁酸是一种有脚臭味的细菌发酵物丁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发酵产物。在猪粪里面就能找到产生丁酸的细菌。提纯的丁酸是一种油性液体,用手搓“脚臭鹽”产生的热量可以让丁酸挥发加快,味道更明显。丁酸的味道难闻,类似脚臭,常出现在腋臭、发酵干酪、粪便中。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食盐按来源可以分为海盐、湖盐、岩盐等。岩盐通常是海水或咸水湖的水在封闭的盆地中晒干后形成的盐矿。岩盐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6期2017-06-20

  • 丁酸梭菌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
    250022)丁酸梭菌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田召芳1,2李春蕾2党安坤3*(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10095;2,山东省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64003;3,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50022)丁酸梭菌是一种以产丁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专性厌氧芽孢杆菌,丁酸梭菌较非芽孢菌具有耐热、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活性,可定植于机体肠道,抑制机体肠道内志贺菌等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机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肠道功能等。本研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8期2017-01-15

  • 丁酸甘油酯的消化吸收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大量的研究,其中丁酸作为后肠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是肠道细胞最优先选择的能量物质。可以快速为肠道提供优质能量,修复肠道损伤,保障肠道健康,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作用[2-3]。丁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实际生产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通过酯化反应,将丁酸固定在三丁酸甘油酯中。三丁酸甘油酯可以在内源脂肪酶的作用下于小肠中靶向释放出丁酸作用于肠道细胞,解决了丁酸易挥发和其它丁酸类添加剂具有较强烈异味和不易过胃的问题[4]。大量的研究表明,三丁酸甘油酯具有改善

    饲料工业 2017年17期2017-01-05

  • 丁酸盐有助于抵抗猪流行性腹泻
    丁酸盐有助于抵抗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PED)已影响到全球养猪业的发展,除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避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引入和感染,生产者正在寻找其他选择加强猪群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御能力。丁酸盐具有影响肠道发育和肠道健康的特殊效应,因此,丁酸盐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很多研究表明:丁酸盐除了为上皮细胞提供能量,还可增强小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及提高结肠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台湾大学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感染PED的母猪的生产性能及母猪所产新生仔猪的存活率。

    猪业科学 2016年1期2016-03-30

  • 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调控
    系列经济损失。三丁酸甘油酯是一种很好的丁酸来源,与其他丁酸盐相比,具有半衰期长、无臭味、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并有益于维护肠黏膜形态,而且能够为消化道提供营养需要,从而来预防断奶对仔猪造成的应激。同时,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三丁酸甘油酯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调控进行了简要综述。1 三丁酸甘油酯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三丁酸甘油酯(甘油三丁酸酯,tributyrin,C15H26O

    饲料工业 2016年12期2016-01-10

  • 丁酸在猪肠道中的靶向递送
    潘余乐丁酸被认为是猪肠道中最有效的能源之一。为了确保它能够有效地到达肠道内——且不会过早——丁酸产品通常利用包被技术进行加工。这一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9-0067-02对于身处当今生产环境下的养猪生产者来说,猪肠道的完整性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改善肠道功能的角度来说,提高猪生产性能是改善猪肠道完整性的最终目标。许多养猪生产者通过利用新的和创新型解决方案来改善猪肠道的健康状况,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9期2015-05-30

  • 牛乳中β-羟丁酸研究进展
    酸20%;β-羟丁酸78%;丙酮2%)含量。酮体通过牛乳和血液中检测,通常用血液中酮体的浓度作为检测亚临床酮病的指标,以1200μmol/L(微摩尔每升)作为区分健康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临界浓度。本文就奶牛乳中β-羟丁酸产生机制及与血酮的相关性等做出简要综述,旨在为监测与防治奶牛酮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乳中β-羟丁酸产生机制乳中 β-羟丁酸 (β-hydroxybutyricacid,BHBA)是指乳中的β-羟丁酸浓度,单位为mmol/L(毫摩尔每升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12期2015-04-15

  • 3-羟基丁酸衍生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063)3-羟基丁酸衍生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邹湘辉1,刘博聪1,2,庄东红1,查广才1,吴云影1(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潮州 521041;2.汕头大学生物系,汕头 515063)目的 观察3-羟基丁酸甲酯和3-羟基丁酸乙酯对PC12缺血清诱导凋亡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化学法降解聚羟基丁酸酯制备3-羟基丁酸甲酯和3-羟基丁酸乙酯。培养PC12细胞,以含血清培养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缺血清培养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以在缺血清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3-羟基

    医药导报 2014年11期2014-05-15

  • 丁酸盐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中发挥重要作用。丁酸盐是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其在IBD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就丁酸盐与IB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肠腔内丁酸盐的来源与功能丁酸盐是含四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肠腔内的丁酸盐主要来自肠道细菌分解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大麦、淀粉、燕麦糠等[1-3]。Cummings等[4]通过尸检发现SCFA在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中的含量分别为(131±9) mmol/kg、(123±12)

    胃肠病学 2014年1期2014-03-19

  • 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丁酸
    海201206)丁酸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浓烈的奶油、干酪般的气息和奶油味。正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主要用于丁酸酯类和丁酸纤维素的合成。高浓度丁酸气体可引起皮肤、眼或粘膜和中度刺激性损害。目前,丁酸的测定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1],分析过程大量使用有机试剂易造成实验室空气污染。丁酸是呈弱酸性脂肪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而且溶解的速度也很快。本文采用氢氧化钠为吸收液采集环境空气中的丁酸并进行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6期2013-11-19

  • 多种除氧技术培养丁酸梭菌的研究
    510642)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酪酸菌,属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革兰氏阳性,有芽孢,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丁酸梭菌是严格厌氧的芽孢菌[1],产淀粉酶、蛋白酶、脂酶、纤维酶、半纤维酶等多种胞外酶,能合成泛酸、烟酸、叶酸、维生素B1、吡哆醇、核黄素等维生素类化合物,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乙酸[2]。自1944 年日本[3]将丁酸梭菌制剂以整肠制剂药品正式投入临床应用以来

    中国酿造 2013年10期2013-04-23

  • 丁酸甘油酯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汉430023)丁酸是肠道中存在的一种短链脂肪酸,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促进其生长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丁酸还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Kwan等,1998),可影响蛋白质合成 (Kruh等,1982),基因表达 (Miller等,1998)和细胞分化(Pouillart等,1992)等作用。但是,丁酸的液体形态和易挥发性,以及特殊的臭味,导致其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前体物,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无臭味,既解决了丁酸为液态易挥发难以添

    饲料工业 2012年1期2012-04-13

  • 丁酸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特性
    518020酪丁酸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特性杨贵清1,2,刘刚1,杨长得11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60 2 深圳市罗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 518020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可以利用葡萄糖、木糖、纤维二糖、阿拉伯糖等多种底物进行产酸发酵,主要发酵产物为丁酸和乙酸,是一种适合于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丁酸的菌种。将酪丁酸梭菌乙酸发酵关键基因取代为丁酸发酵关键基因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期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