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

  • 走进屠呦呦工作室,看青蒿素的“前世今生”
    分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半世纪过去,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凭借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目前,屠呦呦工作室坐落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九层,是在其原来的办公地点设计改造而成的。走进屠呦呦工作室,会发现处处都有青蒿素的印记。屠呦呦总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在青蒿素抗疟机制、抗药性问题和扩大青蒿素适应证方面还要进行深度研究与发掘。”近年来,

    康复 2023年1期2023-03-03

  • 屠呦呦——撷本草精华萃济世青蒿
    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率先提取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并开展临床试验。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获“共和国勋章”。1971年10月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屠呦呦课题组正在忙碌地进行着第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本的抗疟实验。一双双眼睛都在紧张地盯着检测结果,当观

    摄影与摄像 2022年4期2022-05-30

  • 赵灿熙
    分亳菊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鉴于目前恶性疟疾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该发现有望成为疟疾治疗的补充。去年底,这一研究的发现者,92岁高龄的感染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赵灿熙获得俄罗斯国家工程院2021年度金质奖章,表彰其在中医治疗热带病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受疫情影响,直到今年4月,趙灿熙才辗转收到这份荣誉。从消化道疾病的内科医生成长为一名中医治疗热带病的研究专家,赵灿熙6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研究道路。1951年,赵灿熙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

    科学大观园 2022年10期2022-05-22

  • 常山和常山碱的药理作用及减毒研究进展△
    山中生物碱类成分抗疟活性良好[6-7],而常山涌吐作用的研究起源于常山在抗疟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催吐不良反应[7-9]。另外,目前已有常山抗肿瘤、抗炎、抗心律失常及兴奋子宫平滑肌等药理作用的探索[10-13]。常山及常山碱抗疟活性虽好,但至今仍未成药,根本原因在于其容易造成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8,14]。为减少常山的不良反应,国内外学者做了诸多探索。本文从制约常山苦寒偏性(中医药理论)、控制常山碱用量(药理作用)、修饰常山碱结构(化学成分)3 个角度对常山和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12期2022-02-18

  • 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
    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

    党建 2022年2期2022-02-11

  • 中国抗疟七十年:成功实现零病例
    险的人提供预防性抗疟药物,并为患者提供治疗。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由此诞生的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已成为当今最有效的抗疟治疗方案。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泛推广驱虫蚊帐预防疟疾,远早于世卫组织推荐使用蚊帐控制疟疾,驱虫蚊帐的推广使中国部分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大幅下降。到1990年底,中国疟疾病例数已下降到11.7万;从2003年开始,中国加强了人员配备、培训、药物使用和蚊虫控制等,进一步减少了疟疾病例。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中国中医科

    科教新报 2021年27期2021-08-26

  • 屠呦呦:蒿草青青 呦呦晚鸣
    眼望不到尽头。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数为儿童。如果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由于她的发现,过去二十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蒿草青青屠呦呦的个性,像极了她手中的一株青蒿。“执着”是身边的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1969年承担抗疟中药研发的任务,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1年11期2021-07-07

  • 屠呦呦:蒿草青青 呦呦晚鸣
    眼望不到尽头。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数为儿童。如果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由于她的发现,过去二十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蒿草青青屠呦呦的个性,像极了她手中的一株青蒿。“执着”是身边的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1969年承担抗疟中药研发的任务,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1期2021-07-07

  • 屠呦呦:青蒿济世 科研报国
    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

    科学导报 2021年37期2021-06-15

  • 屠哟哟
    969年,任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1973年,合成双氢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9年,屠呦呦以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当时的国家抗疟任务中。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的第191次实验中所获的提取物,达到了对鼠疟原虫的100%的抑制率,这是在青蒿素的研究上的转折点。在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发现,那屠呦呦是如何找到治疗疟疾的良方的?走过迷宫,就能找到答案。《時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它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幼儿智力世界 2020年4期2020-10-29

  • 巨变:云南70年的抗疟历程
    (傅良书:《边疆抗疟与“523”任务》,收入《“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疟疾是蚊媒传染病,至今仍然在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提炼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黄花蒿1974年,由第三军医大学和伤害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研制的“硝喹”在云南省耿马县孟定公社进行临床试用研究,临床组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图片来自《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2006)1974年,伤害医药工业研究院张秀平(左)和第三军医大学胡友梅(右)在云南边疆一起观察抗疟新药效果。图片来自《迟

    今日民族 2020年3期2020-10-17

  • Homemade soup may fight malaria
    l/ adj. 抗疟的A new study suggests that some homemade soups—made ofchicken, beef or vegetables—might help fightmalaria.Jake Baum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led the research. He asked children at a London school to bring in homema

    疯狂英语·新悦读 2020年4期2020-06-18

  • 某些自制汤或可对抗疟
    汤,可能有助于对抗疟疾。难词探意1. malaria /m  le ri /  n. 疟疾2. parasite / p r sa t/  n. 寄生生物3. ingredient / n ɡri di nt/  n. 食品的)成分;原料4. standardize / st nd da z/  v. 使标准化;使合乎标准5. antimalarial / nti:m 'le r  l/  adj. 抗疟的A new study suggests that

    疯狂英语·新阅版 2020年4期2020-05-29

  • 青蒿素的合成方法研究
    是一种天然合成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扩散、入侵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也是提高效率的化疗药物,减少抗药性的发生和提高放疗的敏感性。本文将探讨青蒿素的研究意义、目前已知的合成方法、尚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关键词:青蒿素;合成方法;抗疟;抗肿瘤1.青蒿素的介绍青蒿素(artemisinin,ART)是由我国科学家从菊花科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1]。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和其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2020-05-25

  • 抗疟“战争”(下篇)“中国的礼物”青蒿素
    个请求就是“支援抗疟药物”。曾在中央苏区染过疟疾的毛主席深知其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有七成以上的县,约3.5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疟疾感染人数超过3 000万,就连驻守云南的解放军部队也时有疟疾流行。深思熟虑之下,毛主席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之后,毛主席亲自布置了研发抗疟新药的军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523” 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于1967年启动了。然而,5年过去了,该研究西医方向化学合成组迟迟未能取得进展,中医方向的针灸小组

    食品与健康 2020年5期2020-05-18

  • 中医药造福世界
    最高奖项。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終于1972年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0年7期2020-05-06

  • 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
    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声音铿锵有力。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2015年1

    人民周刊 2019年18期2019-10-28

  • 屠呦呦团队发佈重大科研新突破
    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採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

    华人经济 2019年11期2019-10-13

  • 屠呦呦 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梁伟“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是青蒿素是怎样实现抗疟、在人体中发挥药用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以前我们做得不够,现在要深入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未停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就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她也成为女性、非院士获此奖的第一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

    中华儿女 2019年19期2019-10-12

  • “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
    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出现青蒿素抗药性难题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WHO称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7期2019-10-08

  • “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
    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出现青蒿素抗药性难题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WHO称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发明与创新 2019年25期2019-09-14

  • 屠呦呦志不言老,继续深挖青蒿素
    ,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疟临床广泛应用,走出国门并影响了世界。这是全国 “523 任务”工作者对改革开放做出的杰出贡献。从1978 年屠呦呦和团队的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到 2015 年因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再到 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40 年时光荏苒,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荣誉加身的从容淡定,对国家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对自身工作的孜孜以求……19

    科学大观园 2019年1期2019-09-10

  • 发现青蒿素为越战研发抗疟
    的衍生物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2000年至2015年,全球可能患疟疾的人群发病率下降37%、疟疾患者死亡率下降60%,共挽救了620万人生命。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全民服药方案纳入疟疾防治指南。青蒿素出自一种名叫黄花蒿的小草。此草在中国南、北方随处可见,真正的贱如草芥,它怎么成了千古疟魔的克星?屠呦呦团队是如何将一味药草变成挽救生命的现代良药呢?1965年,越南战争爆发。美、越两军苦战在亚洲热带雨林,疟疾像是第

    科学大观园 2019年20期2019-09-10

  • 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研究再获突破
    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攻坚“青蒿素抗药性”难题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被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然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除对疟疾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5期2019-09-10

  • 与青蒿结缘 用中医药造福世界
    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被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

    宁夏画报 2019年8期2019-09-10

  • 屠呦呦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
    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实验室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44年后的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收获了诺奖。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因疟疾死亡的人每年可以达到两亿人,她以惊人的毅力发现青蒿素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2019-09-10

  • 泰国改变用药策略应对耐多药疟疾,抗疟效果有所改善
    改变了用药策略,抗疟效果有所改善。泰国公共卫生部疾病控制厅发言人表示,目前在泰国清除疟原虫一般都采用双氢青蒿素和哌喹联用的疗法,但泰国东部毗邻柬埔寨的四色菊府以及东北部与老挝接壤的乌汶府抗疟成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今年2月起,泰国卫生部门对这两个府的疟疾患者改用咯萘啶和青蒿琥酯-咯萘啶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泰国卫生部门一直密切观察各地的抗疟情况,并注意到抗疟效果有所改善。新一期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刊登的两项研究也指出,可抵抗目前“一线

    祝您健康 2019年9期2019-09-05

  • 基于青蒿精神的援非抗疟广东方案
    府向我国紧急求助抗疟药物。1967 年5 月23 日,周恩来总理召集有关部门领导会议,成立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领导小组,制定研发规划,要求3 年研制出救治抗药性恶性疟疾新药,523项目由此诞生。1971 年10 月,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并初步证明其临床疗效,以后不断临床试验,结构测定,取得满意效果并于1978 年底完成鉴定,宣告523项目结束。原523 项目负责人陈海峰回忆整个过程,提出以青蒿素命名的青蒿精神铭记这段历程,他从四方面概括这一精神:一是战备精

    探求 2019年6期2019-01-18

  • 抗疟”卫士:勇越生死线 丹心铸科研 ——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潘卫庆
    □ 胡 敬潘卫庆参加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2018年7月1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鼓舞人心的消息,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3名个人记功。其中一位就是原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热带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潘卫庆,他同时也是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短短的一条消息并没有讲述潘卫庆记功的原由,但熟知他的人却深知,这些年来,他在生与死的边界坚持科研的种种艰辛与坚韧。2012年,潘卫庆不幸被查出罹患肺癌,2016年又出现脑转移。历经两次重大手术

    科学中国人 2018年16期2018-09-29

  • 嘧啶结构骨架类抗疟药研究进展
    疟原虫已经对多种抗疟药(氯喹、奎宁等)产生了耐药性,其发病凶险,愈后差,致死率高达50%[2],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阻碍社会的发展。疟原虫生命周期复杂,总的来看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4个阶段:蚊虫传播阶段、肝脏阶段、血液阶段以及性成熟阶段(图1[3])。蚊虫叮咬将唾液中的疟原虫引入人体血液中,此后疟原虫到达肝脏和血液以逐渐成熟和繁殖。疟原虫在不同阶段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表面抗原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因此针对其每个阶段都必须考虑相应对的办法,以根除这种疾病

    生物加工过程 2018年3期2018-06-12

  • 屠呦呦 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是青蒿素是怎样实现抗疟、在人体中发挥药用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以前我们做得不够,现在要深入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未停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就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她也成为女性、非院士获此奖的第一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

    中华儿女 2018年3期2018-04-09

  • THE 1,500 YEAR WAR
    alaria千年抗疟史的新篇章:青蒿素在非洲professor Song Jianping started his research into tropical disease in 1998, and has since led several overseas antimalarial programsA field of Artemisia annua in Guangxi helps provide the world with artemisin

    汉语世界 2017年5期2017-09-21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疟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疟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刘靖丽1*,郭 勇2(1.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四川大学 化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为了深入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活性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6-31G*为基组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进行了优化计算.从分子的几何构型、NBO电荷及前线轨道能等方面分析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结构

    化学研究 2017年1期2017-03-08

  • 华东师范大学揭示抗疟剂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潜力
    项新研究报告称,抗疟化合物可抑制小鼠前列腺癌和肿瘤转移。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性激素及其受体。临床试验表明,可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策略。但前列腺癌可能对这些药物表现出抵抗性,因为雄激素受体有替代表达形式,而目前的药物无法抑制它们。为寻找新型雄激素受体阻断剂,研究人员对自然化合物库进行了筛选,发现抗疟剂臭椿酮是可以阻断所有不同形式雄激素受体的有力抑制剂。在细胞和小鼠中,该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转移形成。

    生物学教学 2017年6期2017-02-18

  •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人 ——屠呦呦
    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她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2期2017-02-16

  • 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发现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大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到了全国对青蒿素提取物的抗疟研究;她和团队最先从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4

  •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
    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有可能为疟疾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同时,屠呦呦团队加强了对青蒿素药效的研究,发现青蒿素中无抗疟活性的天然组分能够增强青蒿素的实验抗疟药效。青蒿内源多组分可以改变青蒿素的体内过程,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青蒿素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endprint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10期2016-10-22

  • 李国桥:抗疟英雄谱上的苦行僧
    一直奋战在青蒿素抗疟的临床研究中。他曾“以身试药”,为此后治疟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他首先证实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速效低毒作用,更先后研制了5个青蒿素类复方,是我国青蒿素类药临床研究主持人。以身试药,写下“遗书”回顾一生的抗疟史,李教授感慨万千。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任务”,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当时中医药协作组分别在针灸和中药两个方向上进行探索,而承担针灸治疗疟疾研究的,正是广州中医学院教师李国桥带领的科研小组。一次,

    晚晴 2016年3期2016-05-30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度获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
    的发现,始于我国抗疟疾药物研发的“523任务”。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60多个单位的5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屠呦呦是该项研究的关键人物。根据典籍记载,青蒿可以治疗疟疾。但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课题组经过长期实验,首次用乙醚为溶剂制备出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有效成分,并继而分离纯化出青蒿素。此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等多个青蒿素类抗疟药先后诞生。随着青蒿素药物的应用,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

    生物学教学 2016年3期2016-04-10

  • 常山碱盐急性毒性及其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用药增效减毒作用
    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疟实验(ig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比较单用DAS或青蒿素类药物、以及DAS联合青蒿素、双氢青蒿素(Dih)、蒿甲醚、青蒿琥酯时的抗疟效价。动态采集尾静脉血,涂片并吉姆萨染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疟疾小鼠疟原虫的转阴以及复燃情况,计算转阴率和抗复燃率,并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ED90等。结果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DAS的安全剂量为0.5 mg·kg-1。鼠疟的体内抗疟实验中,单用DAS 0.25和0.5 mg·kg-1对疟疾小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年8期2016-02-14

  • 非洲抗疟取得进展
    ·信息交流·非洲抗疟取得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年度抗疟报告显示,2015年非洲疟疾的死亡人数下降至43.8万例,而2000年为83.9万,说明非洲南部蚊媒疾病难控制地区的抗疟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防疟措施,如使用蚊帐、室内外使用杀虫剂,降低了数以万计的死亡人数,并且在过去的14年中为非洲国家节省了巨额的健康开支。虽然非洲仍然是全球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但2015年疟疾死亡率较2000年下降了66%,5岁以下的儿童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71%。快速诊断技术和有效抗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年5期2016-01-28

  • 不言气馁的屠呦呦
    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5年47期2015-12-10

  • 青蒿抗疟的高邮往事
    数据确定青蒿能够抗疟,对消灭疟原虫有效。10月5日,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作为曾经的参与者,国医大师王琦至今保留着当年在江苏省高邮县卫生局进行抗疟探索时的相关资料。“在青蒿素

    民生周刊 2015年24期2015-09-10

  • 呦呦抗疟
    人们热切盼望新的抗疟药物诞生。“抗疟小分队”的无声战斗1967年开始,我国多个部门的科研力量就开始投入疟疾防治药物项目研究。时年39岁的屠呦呦就是这个时候加入项目组的。那时候,老一代药学家张昌绍已经从中药常山(虎耳草科)中发现,常山碱有治疗疟疾的药效,然而不幸的是张老就在这一年离开了人世。屠呦呦接过重任,继续研究常山碱。可惜的是,虽然常山碱有抗疟效果,但是会使人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作为药物应用。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参考张老的思路,在传统的中医药中寻求有

    知识就是力量 2015年11期2015-09-10

  • 看青蒿素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打仗了。因喹啉类抗疟药的失灵,美国为了快速研发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投入巨资动员众多西方国家共同研制抗击疟疾的新药。越南经济贫困,当时和中国关系亲如兄弟,只好向中国求助。1964年毛主席对越南的求助很快作了批示,紧接着周总理下令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研发“抗美援越”的抗疟疾新药。当时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为首,有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从中、西医两方面进行研制。西药是研发新的化学合成药,而中药研发的主攻方向是开发常山碱。大家都很努力,可两年都没什么新进展。当时,美、英

    知识就是力量 2015年12期2015-09-10

  • 1950—2012年都江堰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分析
    1.2 方法该市抗疟工作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十年代(1950—1959),主要是调查摸底,初期防治;第二阶段为 60~70年代(1960—1978),主要是群防群治,减少发病,控制流行;第三阶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80年代(1979—1987)主要是巩固成果,防止回升;第四阶段为90年代至今(1988—2013)主要是继续巩固成果,减少输入病例,加强疟疾的后期管理,为消除疟疾而奋斗。2 结果2.1 都江堰市1950—2012年疟疾发病数及发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3期2015-05-07

  • 抗疟中草药筛选及其有效部位研究
    510006)抗疟中草药筛选及其有效部位研究周泽琴,张雄飞,胡梁及,蔡 兴,钟娜娜,朱盛山*(广东药学院 中药开发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目的:为寻找新的有效抗疟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鼠疟实验模型,比较常山复方、金牛草、山豆根、鹅不食草、常山、仙鹤草、青蒿等药物的50%醇提取物抗疟活性,比较抗疟活性最强醇提取物中不同萃取部位对疟原虫的抑制效果。结果:常山复方的50%醇提取物疟原虫抑制率为83.46%,高于青蒿药材的67.33%,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6期2015-04-26

  • 滇西地区10种植物抗疟活性研究
    相继研发出新一代抗疟天然药物青蒿素及相关产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疟药物疗效退化所带来的压力。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抗疟药物的不断使用,疟原虫耐药性必将逐渐产生,致使抗疟药物疗效下降、进而无法满足抗疟需要乃必然趋势,因此新一代抗疟药物研发刻不容缓。本文以抑制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实验的方式〔4-7〕,研究了10种采自云南西部地区的植物样品抗疟活性,为开发新一代抗疟药物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1.1 主要仪器COOL SAFE 95-15 冷冻干燥机(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3

  • 青蒿素二聚体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中发现的一类新型抗疟药物,具有速效、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尤为突出的是它对抗药性的恶性疟有特效、且能治愈抗氯喹的疟疾,但是它在水及油中的溶解度很低且生物利用度不高。双氢青蒿素(DHA)是青蒿素的最重要衍生物,它不但提高了青蒿素的溶解性、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而且引入了一个半缩醛的羟基,为保留青蒿素母体结构并进一步衍生提供了反应位点。从DHA 出发,中国科学家们成功合成了蒿甲醚、蒿乙醚及青蒿琥酯等双氢青蒿素衍生物,实现了青蒿素的简易衍生。更为可喜的是,脂溶性的蒿

    当代化工研究 2015年2期2015-02-20

  • 深入宝库采明珠 ——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历程
    库采明珠 ——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历程王 晨1977年10月末,在祖国南方一个普通公社卫生院里,弥漫着紧张、急迫的空气,一场全力抢救病危黎族儿童的战斗正在进行。病儿只有5岁,3天前因患恶性疟疾住院治疗,医务人员已经给他用氯喹治了一个疗程。人们都知道奎宁丸,氯喹就是继奎宁之后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一种抗疟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公认的“王牌”抗疟药。但是,自60年代发现了抗氯喹原虫株,产生了严重抗药性以后,氯喹的疗效已经大大降低了。这一回,又是完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1期2015-01-30

  • 新型二茂铁基喹喔啉哌嗪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研究
    都是常用的氯喹类抗疟疾药物.但现有的化学治疗手段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由于疟原虫具有高度的交叉变异性,导致化学治疗的效果也变得不尽人意[4-6].二茂铁具有独特的生化性质:芳香性、低毒性、亲脂性,使其在药物合成领域获得广泛应用[7-8].有文献报道表明,结构中引入二茂铁取代基,可以有效提高氯喹、奎宁及青蒿素等药物的抗疟活性[9-11].作为氯喹的结构类似物,有报道表明,吡咯并[1,2-α]喹喔啉也具有优异的体外抗恶性疟原虫活性[12-14].基于已有的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年4期2013-11-21

  • 2011年云南省抗疟药品质量分析
    2011年云南省抗疟药品质量分析李哲媛1,刘继华1,王 幸2,任杰红1,范 兵1(1.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昆明 650011; 2.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 昆明 650106)目的分析云南省抗疟药的质量状况。方法对2011年抗疟药品专项抽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考察云南省市场流通的抗疟药品的质量状况。结果与结论 对抗疟药品的流通和使用进行检查和专项抽验,是确保抗疟药品安全有效的监督手段。抗疟药品;质量分析;抽样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

    中国药业 2012年12期2012-01-24

  • 青蒿素:抗疟前线的“中国战士”
    去!” 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中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药,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之一”。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代号为“五二三”。此前,人类用来抵抗疟疾的是传统的“奎宁系”抗疟药物。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奎宁系”药物产生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许多人染病后,出现高烧、头痛、呕吐、惊厥、昏迷、抽搐、脑水肿等症状,直至死亡。 “五二三”项目的科研人员从古代医书关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8年1期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