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

  • 《文心雕龙·物色》的生态整体观探析*
    5000)关于“物色”论的定义,历来诸家论述各不相同。现在的研究者多认为《文心雕龙·物色》讨论的是自然现象同文学创作之联系,但在具体论述中又各有不同。牟世金认为,《物色》是“就自然现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来论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1](P705)。李建中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物色》篇主要涉及文学与自然的关系”[2]。黄维梁也认为,“《物色》篇位列《时序》篇之后,专论诗文和自然景物的关系”[3]。王元化在《释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中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8-07

  • “获我心哉”:郭熙的山水画创作观
    致》中明确提及“物色”二字。分析山水画家郭熙对“物色”的理解与认识,可以发现郭熙基于“获我心哉”有一套包含物—情—画的山水画创作路径,即从“获我心哉”到“饱游饫看”再到“天地之骨血”,实际上也就揭示了创作者的创作动力论、过程论以及认识论问题,提供了古人创作的思路。关键词 获我心哉;物色;心物关系;林泉高致;绘画美学北宋画家郭熙颇关注四时之山水,而且是变化的四时山水。他的《林泉高致》有多处谈到四时之景给人的不同感受。“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翁郁,秋疏

    艺术广角 2023年2期2023-06-25

  • 《文心雕龙》之“入兴贵闲”与“虚静”辨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语:“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1]P1775对于“入兴贵闲”一句的解释,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在诸多的解读中,有一种将“入兴贵闲”的“闲”释为“虚静”,将之与《神思》篇的“虚静”等同起来。如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中说:“舍人论文家体物之理,皆至精粹,而‘入兴贵闲,析辞尚简’二语尤要。闲者,神思篇所谓虚静也,虚静之极,自生明妙。”[2]P162在这里,刘永济将“入兴贵闲”与“虚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01

  • 《文心雕龙·物色》之创作论研究
    界对《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研究硕果累累,但综观研究方向和切入点,较少系统言及文章中所体现的创作论。然刘勰认为自然景物对作者有着强大的感召作用,是作者创作的直接来源。因此,刘勰在《物色》篇详细讲述了“物”“情”“辞”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较之陆机等人更加具体的创作论思想,故从《物色》文本出发探讨刘勰的创作论是极有必要的;同时,文中的创作论亦可作为文章批评与鉴赏。一、《物色》题解“物”的含义不止一种,《说文·牛部》:“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名作欣赏 2022年27期2022-08-15

  • 《文心雕龙·物色》之创作论研究
    蔡晓美关键词:《物色》 批评论 创作论学界对《文心雕龙·物色》篇的研究硕果累累,但综观研究方向和切入点,较少系统言及文章中所体现的创作论。然刘勰认为自然景物对作者有着强大的感召作用,是作者创作的直接来源。因此,刘勰在《物色》篇详细讲述了“物”“情”“辞”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较之陆机等人更加具体的创作论思想,故从《物色》文本出发探讨刘勰的创作论是极有必要的;同时,文中的创作论亦可作为文章批评与鉴赏。一、《物色》题解“物”的含义不止一种,《说文·牛部》:“物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般若学“色空”观与刘勰的“物色”论
    雕龙》[1]①“物色”篇中刘勰专门讨论了文学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问题,并且涉及到山水文学,是其文论体系中的重要篇章。刘勰在承接传统“物感”说基础上提出了“物色”说,从“物感”到“物色”的转换,不乏佛教思想的推动,其中“物色”概念的启用,又与“色空”观有着深层的关联。“佛教般若学一系非常强调当下观照对象的普遍、绝对的真实本性,也就是空性”[2]。“色空”观是佛教大乘般若学中的一种当下现观,来把握性空、宇宙真体实相的一种方式,也称般若直观,其本体论是“色空一体”“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6期2022-04-16

  •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与桐城派文论“声色观”的比较
    246011)《物色》篇是《文心雕龙》研究的一个热点,位置问题、心物关系、风景与文学的关系、感物论、创作论、物与色的关系等领域均有研究。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范文澜《注》说物色犹言声色,很容易联系到桐城派的“声色”理论。然而,细读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声色”篇,发现刘勰“物色”与姚氏“声色”区别很大,故稍作比较如下。一、物色与节物《文选》“赋·物色”类李善注:“有物有文曰色。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诗》注云:‘风行水上曰漪。’《易》曰:‘风行水上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03

  • 谈中国诗的情景与理趣
    给予一个名称叫“物色”。《文选》赋的部分就有一类叫“物色”,把描写自然界,如风、花、雪、月等景物,列为一类。“色”字,李善注谓“有物有文为色”。宇宙最好的文无如风与水。《诗经》有说到河水之漪,《易经》涣卦,⑤都是取象于风行水面的形态。刘勰说的“物色”,即自然界之“文”。《文心雕龙》第四十六篇即发挥“物色”之义:“吟咏所发,志惟深远。”王渔洋所提出的“远”,正是以物色、风景来表现深远的心志。所以自楚辞、汉赋以下,一路发展到唐诗宋词,都很重视“物色”一路。传统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7期2021-11-14

  • 从《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看物色观理论的发展
    论依据。其中,《物色》篇是全书中写得较为精彩的一篇,提出了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理论和要求,还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这些理论被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所继承。一、《文心雕龙·物色》的渊源及内涵“物色”一词在现代最为普遍的用法是作为动词使用,其意为寻找、访求之意。这一词义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关令尹喜》中:“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1]21而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物色”并不是作动词使用的。刘勰是首位将“物色”用于文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6-29

  • 《文心雕龙?物色》中“物”与“色”关系刍议
    元杏摘  要:《物色》在《文心雕龙》这部巨著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刘勰通过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来讲述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分析外界“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现拟进一步探究“物”与“色”的内涵,阐述在创作过程中“物”与“色”的交相互融的关系,呈现出“物”与“色”的有机统一。关键词:物色;情以物迁;与心徘徊;心物交融[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2《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神与物游”,《文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2021-04-28

  • 试论《文心雕龙·物色》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启发作用
    论思想的形成。《物色》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物色》篇的研究前人极尽详实,学界主流看法认为《物色》一篇已有较为成熟的情景交融思想,其对于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关系的阐释打破了六朝文艺理论的桎梏,以“物-情-辞”三者的关系构建了一种经典的文学创作模式。文学的创作模式固然与影视的创作模式截然不同,但两者共有的艺术创作逻辑和审美功能为其互相借鉴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词:文心雕龙;物色;影视艺术;创作逻辑一、《物色》篇定位及内容问题前人对于《物色》篇的研究产生了诸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2021-03-15

  •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Wen Xin Diao Long: An Enthymematic Analysis
    (Wu-se,《物色》),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and natural scenery, and puts forward the argument that “One responds with varying emotions to these varying phases, and the form of language used depends on the e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4期2021-01-19

  • 论《文心雕龙·物色》之内涵及定位
    潘 华一、《物色》篇位置引发的争论《文心雕龙》的通行版本流传至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其篇目次序都没有质疑的声音。范文澜首先对《物色》篇位置提出质疑,随后许多龙学泰斗加入讨论,一时众说纷纭,蔚为壮观。《物色》篇位次何在,不仅关系到对此篇意义的理解,更关系到对刘勰创作思路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文心雕龙》理论构架、价值体系乃至版本真伪的研究。这个问题成为龙学研究的一大悬案。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大致可分为“质疑论”与“合理论”两种,先概述如下。(一)质疑论范

    文艺研究 2020年2期2020-12-28

  • 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选自《独醒杂志》)【注釋】①东安:古地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②邑令:县官。③谩:漫不经心,随便。【思考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东安一士人善画(    )(2)令怪之        (    )(3)黎明物色      (    )(4)则踉跄逐之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1)令初不知爱,谩悬于壁。(2)黎明物色,轴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35期2019-11-17

  • 汉语物色词浅论
    成了汉语中许多“物色词”的产生。物色词是包含“物”与“色”两种语义成分的色彩词,且重在以“物”描“色”,指向一类色彩。这类词在我国文学著作中很常见,以《红楼梦》为例,列举单在描写服饰时所出现的这种构词方式的物色词:豆绿、石青、银红、葱黄、水红、月白、水绿、莲青、葱绿、祖母绿、海棠红、宝蓝、佛青。《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录了这样的物色词,列举部分如下:火红、橘红、肉红、水红、桃红、枣红、猩红、杏红、血红。橙黄、鹅黄、姜黄、橘黄、焦黄、辣黄、米黄、土黄、杏黄。又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8期2019-10-23

  • 汉语物色词浅论
    成了汉语中许多“物色词”的产生。物色词是包含“物”与“色”两种语义成分的色彩词,且重在以“物”描“色”,指向一类色彩。这类词在我国文学著作中很常见,以《红楼梦》为例,列举单在描写服饰时所出现的这种构词方式的物色词:豆绿、石青、银红、葱黄、水红、月白、水绿、莲青、葱绿、祖母绿、海棠红、宝蓝、佛青。《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录了这样的物色词,列举部分如下:火红、橘红、肉红、水红、桃红、枣红、猩红、杏红、血红。橙黄、鹅黄、姜黄、橘黄、焦黄、辣黄、米黄、土黄、杏黄。又

    中学语文 2019年24期2019-09-02

  • 浅析《文心雕龙·物色》的生态美学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对心物关系的探讨,也是对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进一步阐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意义。在魏晋时期,文人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及自然作为审美客体地位的上升,推进着人与自然健康良好的和谐互动,刘勰在这部文学理论著作中也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自然观。我们将古人已经觉醒却未定名的生态理论萌芽诱发,以今日的生态美学的眼光来对古人的感知进行再认识。本文按照《物色》篇的行文思路,探究刘勰对于心物关系和谐交融及互动中有着逻辑上的递进过程,以生态美学的视角来进一步审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文心雕龙》“物色”说之“感物”新论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一章针对心物关系的讨论,构成“感物”说重要理论支柱,也是刘勰文论体系中的重要篇章;但《物色》在《文心雕龙》体系框架及篇章结构中被列为稍后部分的第46 章,也就是被放在第45 章《时序》到第 49 章《程器》的批评论部分,似乎远离创作论部分。陆侃如、牟世金认为:“不过,其中《时序》、《物色》两篇,兼有创作论和批评论两方面的内容。《时序》从历代政治面貌、社会风气等方面来评论作家作品及其发展情况;《物色》从自然景物、四序变迁方面来评论《诗经

    社会科学辑刊 2019年6期2019-02-18

  • 挪威的森林第07章 魔力(11)
    的幼稚园也得另外物色,怎么快也要两个月。"我说:"不行,那样拖下去,我将被伤害得永远站下起来了。不是威胁你,我是说真的。我自己心知肚明。最近我开逐渐有耳鸣、幻听、失眠等等现象了。""那你一个人先搬去别的地方好了,待我处理好各种要事才去找你。"他说。"不。"我说。"我不想一个人去别的地方。如果现在和你分开,我会四分五裂的哟:现在我需要你。不要让我孤单一个人。"他抱看我。然后说:"忍耐一阵子,一阵子就行了。思而一个月,在那期间,我会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工作

    当代作家 2018年10期2018-10-24

  • 《文心雕龙?物色》篇对当代小学习作教学的启示刍议
    要】《文心雕龙·物色》篇蕴含着大量理论观点,这对当代小学习作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让我们认识到创作发生的基本原理。其二,“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启示我们写作应注重合理的艺术想象。其三,大量有关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观点,为习作指导开辟了新思路。【关键词】文心雕龙  物色  习作教学当代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或许倒背如流,但具体落实时,却并不能认识到习作教学的本质,准确把握习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这也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存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9期2018-05-14

  •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感物兴情”论
    多样,既包括自然物色,又包括社会历史、现实及人。物林林总总,纷纭万状,罗列不尽。在中国古代,理论家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首先花工夫讨论的是自然物色,尔后,才逐渐扩展到社会历史、现实和人。他们早早就认识到,不管是自然物色之物还是社会历史、现实之物乃至人(人也是物,一种特殊之物),必须与情相连接才能显示出它的存在意义和审美价值。一、自然物色对作家、艺术家的感发自然物色,就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种种景色。自然界的现象纷纭万状,不同季节、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物色表现。自然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4-04

  • 猫会证明给你看
    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鼠画逼真》)——《独醒杂志》〔南宋〕曾敏行编著以假乱真原来真的存在东安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擅长画画,他画了一幅鼠图,送给了县令。县令觉得这画没啥出奇的,起初不懂得爱惜它,就把这幅画随意地挂在墙上。每天早晨县令经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挂几次落几次,县令认为这太怪异了。为了摸清原因,县令特意起个大早去看,画又落在地上,有一只大猫蹲在画的旁边,眼睛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7年12期2017-11-10

  • 老师没讲过的语文课
    为奇了。为什么“物色”有“访求”的意思“物色”的“物”是事物,“色”是颜色,确实与“寻访寻求”这一动词从意义上说相去甚远。但是至今为什么要“寻求”某种人才时人们还是要用“物色”来表述呢?原来这是受了《后汉书》上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后汉书·严光传》:“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这段话说的是,严光(字子陵)他少年时曾经和汉光武皇帝刘秀同学,有很好的名声。等到刘秀当了皇帝时,他改名换姓隐遁了自身。刘秀思念他的贤才,就命令人按照严

    人民周刊 2017年9期2017-06-14

  • 论《文选》中的“物色”赋
    论《文选》中的“物色”赋余招琴(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独立“物色”一目,选取当时及前代描写自然物色的优秀作品收入其中,不仅展现了这些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从中折射出编撰者的文学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自然观念。物色;艺术特点;自然观念“物色”一词,含义丰富。《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一。二,阴数。”段玉裁注曰:“上文曰物色白,不一其物,则不一其白,故皆为分别之词。”[1]由许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2-24

  • 物色”词义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
    问题。本文选取“物色”一词,对其词义作全方位探析,然后对比语文辞书的释义,发现一些辞书如《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在义项设立、排序上有不妥之处。还发现“物色”一词在语法上具有两可的结构方式,既可作联合式,又可作动宾式,只有动宾式保存至现代汉语中,但“色”的语素义已经发生了虚化。关键词: 物色    义项    辞书    结构方式由于汉语词的双音节化,许多古汉语中的双音节短语凝固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古汉语中相应的词便降格成了语素。合成词的词义并不是语

    文教资料 2016年22期2016-11-28

  • 鼠画逼真
    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③,轴在地而猫蹲其旁。B.逮举轴,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选自《独醒杂志》)[注]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漫:漫不经心,随便。③物色:察看。④踉跄: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思考练习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语。2.翻译文中的两处画线句子。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体现在哪里?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16期2016-08-12

  • 小议“物色
    申晶晶摘 要:“物色”一词的意义从古到今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物色”的各项意义及语素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关键词:“物色”;语素义;意义组合“物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个义项: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这是“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也是我们看到该词首先会想到的意义。笔者查了使用“物色”一词的上百个例句,其现代的基本用法都是作动词。不过,“物色”一词源远流长,从古到今有多个义项。一、“物”和“色”的语素义及“物色”的多个义项1

    新课程·下旬 2016年6期2016-08-01

  • 试析“物色”类作品的特征
    6081]试析“物色”类作品的特征⊙宋雪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116081]对于《文选·赋》中,“物色”一词的解读,历来学界争论不断。加之《文心雕龙》中也专设《物色》一篇,足以证明这一概念在汉魏六朝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已有学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些新解,但是对于什么是“物色”,依旧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结合《文心雕龙·物色篇》、《文选·赋·物色》中所选的四篇赋以及当前的研究成果,物色一类的作品应该定义为“描绘能够引起创作主体情怀与思

    名作欣赏 2016年27期2016-07-13

  • 鼠画逼真
    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③,轴在地而猫蹲其旁。B.逮举轴,则踉跄④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选自《独醒杂志》)[注]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漫:漫不经心,随便。③物色:察看。④踉跄: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思考练习1.解释文中的黑体词语。2.翻译文中的两处画线句子。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体现在哪里?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16期2016-05-30

  • 小议“物色
    专科学校)小议“物色”王冠玉申晶晶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色”一词的意义从古到今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物色”的各项意义及语素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物色”;语素义;意义组合“物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个义项: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这是“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也是我们看到该词首先会想到的意义。笔者查了使用“物色”一词的上百个例句,其现代的基本用法都是作动词。不过,“物色”一词源远流长,从古到今有多个义项。一、“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2016-03-02

  • 《文心雕龙·物色》征引《诗经》《楚辞》考论
    师范大学文学院《物色》是《文心雕龙》的第46篇,论述了文学创作与自然景物关系的两大重要方面:自然景物对思想情志的影响;以自然景物为抒情对象的文学创作方法。多年来,中外学者有许多关于《物色》的专题研究,其中以朱东润、陆侃如、周振甫诸位先生贡献尤多。综观以往相关研究,多着眼于译注、校释、札记以及物色观的理论研究,而较少涉及与前人作品征引的关系。《物色》的创作初衷大抵是刘勰有感于当时文坛写景的过度虚浮夸张,内容与形式严重脱节的情况,因此,刘勰结合前人的优秀诗歌、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10-26

  • 《文心雕龙·物色》探析 ——论南朝“物色赋”与“情貌无遗”之关系
    )《文心雕龙·物色》探析 ——论南朝“物色赋”与“情貌无遗”之关系袁 梅(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提出的“情貌无遗”的创作标准,有着特殊的针对性,这个标准并非像他自身所论述的那样仅仅来自《诗经》和《楚辞》,更有着现实的创作基础:即南朝山水诗和物色赋的创作。通过对“情貌无遗”的内涵和《雪赋》、《月赋》中对物象摹写的阐释和分析,可以见出现实创作对刘勰理论观点的影响。《文心雕龙》;物色赋;情貌无遗关于“物色”的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01

  • 中国抽象艺术案例展第一单元 “物色
    例展第一单元 “物色”在德山艺术中心开幕,参展艺术家有谭平、马树青、王刚、陈若冰、周洋明、张雪瑞。本次展览由批评家刘礼宾担任策展人。展览根据其探索方向,大体分类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物色”;第二单元“底线”;第三单元“体悟”。此次三个单元的题目,一方面考虑到参展艺术家的画面形式语言特征,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动词特征,目的在于让观众注意到抽象艺术家的“身体在场性”以及其语言特征和现实语境,以便继续完成中国抽象艺术的“落地”任务,从而展现立场批判、题材批判之外的第

    艺术汇 2014年10期2015-01-26

  • “志惟深远功在密附” ——论刘勰《文心雕龙》中《物色》的“诗情观”
    《文心雕龙》中《物色》的“诗情观”⊙马卓[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文心雕龙·物色》是刘勰论述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五篇著作之一,全篇以有力的证据和精辟的论述,阐释了刘勰对自然景色与诗文写作关系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对《物色》的解读,论述刘勰的“诗情观”:写景状物在语言上需要精炼简洁而准确、借景抒情需要保持内心的虚静、情景交融需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物我统一需要体现形式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诗与情美学价值《物色》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六篇,上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2014-07-14

  • 从《文选·赋》“物色”类看先唐物色赋的主题演变——《文选·赋》“物色”类研究之三
    。《文选·赋》“物色”类就能大体反映出战国至南朝梁代前期物色赋②的发展规律,且此种发展趋势一直延续至隋代(即先唐)。具体而言,以宋玉《风赋》为代表的战国汉魏物色赋大都有着较强的政教功用,多写同情民生疾苦主题;以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与谢庄《月赋》等作品为代表的两晋至隋代物色赋,同情民生疾苦主题逐渐暗弱,悲慨个体生命主题得以彰显。以下试作具体论说,不当处,祈方家指正。一、同情民生疾苦主题宋玉的《风赋》是《文选·赋》“物色”类中的第一篇。关于《风赋》的

    文艺评论 2011年8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