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穗

  • 水稻PDL2的突变导致小穗外稃退化
    婷水稻的突变导致小穗外稃退化赵梓钧,吴如会,王硕,张君,游静,段倩楠,唐俊,张新芳,韦秘,刘金艳,李云峰,何光华,张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中心,重庆 400715【】小穗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花器官。在水稻中,小穗作为花序的基本单位和独有结构,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小穗和花器官的发育,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依据。【】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籼稻保持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7期2023-04-10

  • 竹亚科单枝竹属芸香竹花枝和花特征补充描述
    小花; D. 假小穗; E. 小穗; 1. 小穗; 2. 苞片; 3. 芽; 4. 第一颖; 5. 第二颖; 6. 小穗第一节间; 7. 第一小花; 8. 第二小花; 9. 外稃; 10. 内稃; 11. 小穗第二节间。标尺=1cm。A. Flowering branches; B. A piece of a flowering branch; C. Floret; D. Pseudo-spikelet; E. Spikelet; 1. Spikelet;

    广西植物 2022年10期2022-11-16

  • 大穗型小麦新种质穗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小麦品种的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和穗粒数等穗部性状表现突出,田间长相优异,深受群众喜爱,同时育种过程中注重大穗与粒质量协调,容易实现小麦的超高产。利用小黑麦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是创制大穗型小麦种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小黑麦具有生物量大、分蘖力强、综合抗性突出、大穗大粒等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近缘属植物小黑麦LHXH11与普通小麦周麦22连续回交创制出大穗型小麦新种质漯新001。漯新001遗传了小黑麦的多小穗、多粒等优异穗部性状、强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6期2022-08-26

  • 高寒地区氮肥运筹对‘青海甜燕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粒长、粒宽、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千粒重。用直尺测定株高、旗叶高,游标卡尺测定茎粗。1.3.2产量测定 种子产量:成熟期小区全区收获,人工脱粒、晾晒、清杂后称量。秸秆产量:成熟期各小区全区测产。1.4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9进行试验数据整理,用SPSS 21.0 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合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P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燕麦生长发育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施氮量和施氮

    草地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8

  • 中国禾本科植物新资料(II)
    理分布; C: 小穗,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 颖、第2 颖、第2 小花外稃、第2 小花内稃; D: 第1 颖背部朝向, 向轴; E~F: 四生臂形草, E: 第2 小花, 从左到右依次为外稃、内稃; F: 第1 颖背部朝向, 向轴;G~J: 车前臂形草, G: 标本; H: 地理分布; I: 小穗,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 颖、第2 颖、第2 小花外稃、第2 小花内稃; J: 第1 颖背部朝向,向轴;K~L: 类黍尾稃草,K: 第2 小花, 左为外稃, 右为内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3期2022-06-10

  • 贵协3号小麦衍生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
    麦穗中部剪掉芒的小穗中,每个品种(系)接种30个穗,2次重复;第3次重复采用喷雾接种法,赤霉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5个/mL,可以提高接种鉴定的准确性。接种后打开智能弥雾保湿开关,设定7:00-19:00每2h弥雾10min,其中11:00-14:00每1h弥雾10min。接种27d后调查发病小穗数,每个品种(系)调查 30穗,参照《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 NY/T 2954-2016》[12]标准调查和记录抗病情况,赤霉病抗性评价参照张

    作物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8

  • 淮北地区不同时期镇压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初报
    长、各节间长度、小穗数、退化小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等,同时每小区取15 m2进行实收测产,并折算成每667 m2实际产量。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时期镇压对小麦茎蘖动态及根数的影响由表1可知,在同样的播种条件下,播后镇压的小麦出苗情况较好,且整体表现为镇压时间越早,小麦出苗情况越好。其中,处理(4)的每667 m2基本苗数最多,为23.8万苗,较CK每667 m2增加2.5万苗。各处理的冬前每667 m2在田总苗数在57.57万~58.65万苗之间,其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1期2022-02-18

  • 水稻穗顶端退化突变体paa21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思蓝染色检测顶端小穗是否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测定WT和不同发育时期幼穗和不同穗部位的H2O2含量。分别与籼稻II-32B、9311正反交进行遗传分析。利用与籼稻II-32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和克隆。使用SWISS-MODEL网站预测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利用RT-qPCR分析ROS响应标志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过氧化氢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突变体发生严重的穗顶端退化,统计所有一次枝梗退化情况,发现退化小穗主要位于顶端的一次枝梗上。

    中国农业科学 2022年24期2022-02-02

  • 成都生物所在小麦小穗数形成遗传基础解析研究中获进展
    两侧、交替互生的小穗(spikelet)构成。每个小穗包含数目不等的小花(floret),每个可育小花能够形成一个籽粒。因此,每穗小穗数和可育小花数决定了穗粒数,进而显著影响籽粒产量。揭示小麦小穗数形成的遗传基础,对于培育高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项目组副研究员龙海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合作,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构建的川麦42(CM42)/科成麦1号(K1)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1年3期2021-12-02

  • 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穗数、穗长、结实小穗、不孕小穗、穗粒数、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千粒质量)。小麦生育期选取固定1 m行长植株调查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数。随机取10个样穗,测定每穗的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长、旗叶长和旗叶宽。每个小区取5个点测定株高。小麦成熟后,每个小区随机取20个样穗,脱粒后计算每个穗子的穗粒数。每处理均取1 000粒,测定千粒质量,重复3次。收获后,自然风干后测定小区产量。1.3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Excel 2010。小麦主要农艺性状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3期2021-07-16

  •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穗下部4个小穗为下部穗位、上部4个小穗为上部穗位,其余为中部穗位。采样方法:小麦开花后,在每个小区随机选取生长发育良好、长势一致的15株小麦进行标记,小麦成熟时采样。按照不同穗位从下至上,剥取每个小穗,统计不同穗位小穗数、每个小穗的小花数和粒数,并分别将剥好的15个麦穗按照不同穗位进行称重,计算不同穗位小穗结实率、小花结实率和粒质量等。产量统计:小麦成熟后,统计每个小区的1 m双行样段内的穗数,在每个小区选取代表性麦穗20个,统计其单穗籽粒数,求得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6期2021-07-16

  • 葡萄种质资源花穗形状分类标准的建立及其动态发育过程分析
    期测量主穗长宽、小穗长宽、小穗角度、果粒横纵径、果粒重以及果柄长,分析果穗形状动态发育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基于255份葡萄种质资源的田间调查结果,将花序与果穗形状分为长圆锥、短圆锥、长圆柱、短圆柱并建立新的花序与果穗形状分类标准。调查发现,在葡萄花序发育过程中,52.55%的花序会发生形状变化,以长圆柱花序居多,大多发育为短圆柱果穗。因此,果穗形状形成类型有16种。对葡萄穗长穗宽的分析发现,长圆锥花序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短圆锥、长圆柱、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06-16

  • 水稻护颖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tem,BM)、小穗分生组织(spikelet meristem,SM)和小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FM)的连续转变,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序[2]。小穗是水稻花序的基本单元,小穗的结构按分生顺序依次为:副护颖(rudimentary glumes)、护颖(sterile lemmas)、外稃(lemma)、内稃(palea)、浆片(lodicule)、雄蕊(stamen)、雌蕊(pistil),雌蕊又包括子房(ovary/carpel)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5-24

  •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穗状,多个互生的小穗在穗轴两侧交错排列,且每个小穗可分化出3~9 朵小花,但小穗上部小花由于发育时间短,往往会退化,而基部的2~5 朵小花则可以正常发育,同一穗中小花的发育顺序取决于小花穗位,先穗中部小花,其次为穗基部和顶部小花[6-7]。显然小麦穗部小花的发育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且最先发育的小花可以继续发育并形成籽粒,而后发育的小花更容易丧失生活力和生育力[8]。研究表明,小花的生育力与其在穗部位置密切相关[9],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也会影响小花的分化和发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4期2021-04-19

  • 燕麦产量形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端的分枝最短,其小穗和小花可在不同的穗轴分枝同时着生,使得其籽粒产量潜力受环境影响变异更大[9]。燕麦小穗多花多粒和小穗小花不孕是其穗部的典型特征。在高产环境下燕麦穗的小花数是小麦的3倍,即使在低氮条件下其小花数也比小麦高70%,然而,有79%~88%的小花败育[10]。1.1.1 燕麦小穗多花多粒特性 燕麦小穗第3位粒结实和籽粒败育机制是燕麦区别于其他麦类作物的2个独特的特征[11]。通常,皮燕麦的小穗中通常有2个小花(也有3或4个)。与皮燕麦相比,裸燕

    作物杂志 2021年3期2021-04-16

  • 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鉴定及其突变性状的关联分析
    18的矮秆株系的小穗小花数变化不大, 但穗长变长。Rht5在降低小麦株高的同时会减少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15]。前人研究表明, 大多数小麦推广品种携带的矮秆基因为Rht-B1b、Rht-D1b和Rht8[3-6,16-17], 可有效利用的矮秆亲本不足, 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狭窄。创制新突变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ate, EMS)诱变‘云麦 53’ (国审品种)成熟种子, 通过诱变植株的连续3年套

    作物学报 2021年5期2021-03-18

  • 最新研究表明,不育小穗有助于提高高粱等禾本植物的产量
    人员对禾本植物的小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小穗有助于提高高粱等禾本植物的产量,该研究成果已被发表在学术期刊《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在所有禾本科植物中,含有花朵和種子的结构被称为小穗。在覆盖地球表面17%的主要禾本科植物群落中,小穗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有种子,另一个没有种子(尽管在某些物种中它会产生花粉)。这种结构在高粱以及构成北美草原和非洲草原的许多野草中普遍存在。人们普遍认为不结种子的小穗是无用的。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碳、稳定碳同位素、重要

    国际种业前沿动态 2020年18期2020-12-23

  • 春播玉米田间小苗小穗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素造成的玉米小苗小穗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春播玉米的产量和效益。1 玉米田间小苗小穗的发生原因1.1 整地质量差。由于春季干旱少雨,部分农民免耕每两三年耕作1 次,使很多地块整地质量达不到深耕细作的标准。地不平,且坷垃多,造成出苗不齐、生长势不同,造成小苗、弱苗的增加。1.2 播种质量差。由于天气和土壤条件原因,部分农民抢播抢种,墒情不好,播种质量差,深浅不一致,造成小苗、弱苗的增加。1.3 播种过早或地温过低。谷雨前,平衡温度达不到玉米出苗最低12 ℃的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5期2020-12-20

  • 链霉菌剂种子包衣对小麦幼穗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麦穗,统计每穗的小穗数、每个小穗的籽粒数、穗粒数、籽粒鲜重和干重。1.2.2 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在灌浆前期(2016年5月5日)、灌浆中期(2016年5月19日)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小麦旗叶叶片SPAD值;采用LI-6400P光合仪测定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胞间CO2浓度(Ci),按公式(1)计算单叶水分利用率(Wue)。为保证试验一致性,SPAD与光合速率测定在同一片旗叶上进行,测定时间均为

    麦类作物学报 2020年8期2020-12-17

  • 大麦4个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1]。穗粒数、小穗密度、小穗数、穗长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穗部性状。穗粒数是产量三要素之一,合适的小穗密度是决定大麦籽粒饱满度和麦芽品质的重要因素[2-3],因此,研究控制大麦穗部性状的基因位点是大麦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大麦长、短穗与稀、密穗均受一对基因控制,且长穗和稀穗表现为显性[4]。研究者发现,大麦籽粒密度的变化是由microRNA172与其在转录因子HvAP2的mRNA相应结合位点互相作用的结果[5]。大麦的密穗性状被定位于7H染色体0.37

    浙江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2

  • 几种微肥在小麦上的应用
    比居第4位,结实小穗居第8位。证明施用微肥有利于增加小麦结实小穗,降低不孕小穗,从而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二)对产量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理论产量,处理9位次排在第6位。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8比处理9增产,其他处理比处理9减产。实际产量除处理6比处理9减产,处理7和处理9持平外,其他处理都比处理9增产,其位次为处理5、处理2、处理4、处理8、处理3、处理1、处理7,增幅分别为2.7%、1.34%、0.96%、0.9%、0.63%、0.2%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7期2020-07-26

  • 基于改进Bayes抠图算法的麦穗小穗自动计数方法
    麦穗上每个单独的小穗,最后对小穗形成的连通区域进行标记和计数,实现麦穗小穗的精确自动计数。1 材料与方法1.1 图像获取田间麦穗图像采集自宝鸡市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位于宝鸡市凤翔县杏林镇。拍摄时间为2018年6月1日至6月5日傍晚时段,此时小麦正处于成熟期,生长态势良好。小麦品种选择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西农529、西农511、西农583、陕农33,获取图像样本分别为50幅、50幅、60幅、60幅。选用德国Basler工业相机,采用无线WiFi进行传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8期2020-03-15

  • 国审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西农99
    10 cm左右,小穗排列适中,多花多粒(每穗结实38粒左右),结实性好(中部小穗结实4~6粒),大穗大粒,千粒重48~ 50 g,丰产性突出。(2)抗寒抗倒适应性好品种为半冬性,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好,耐倒春寒;株高77~80 cm,茎秆弹性好,根系发达,抗倒性强;品种综合抗性及适应性好。(3)籽粒饱满商品性好熟相好,籽粒白色、角质、长大,饱满度好,黑胚率低,种子外观商品性好。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种植。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

    麦类作物学报 2020年10期2020-03-05

  •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小穗“变性”机制 为水稻增产提供新路径
    科学家近日对水稻小穗的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进行解析,为水稻小穗“变性”提高每穗粒数、从而实现水稻增产提供了可能。该研究由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植物学国际期刊《植物生理学》上。“水稻产量的构成有‘三要素’——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其中每穗粒数的多少与水稻小穗内小花的数目直接相关。”论文通讯作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何光华教授介绍,小穗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花序结构,在不同物种中分为不确定性小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9期2020-01-17

  • 科学家克隆出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
    民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PEX5,并对其调控水稻小穗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上。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的独特结构单位,其是否正常发育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水稻小穗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团队以水稻小穗發育畸形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图位克隆方法鉴定了一个编码过氧化物酶体受体蛋白基因OsPEX5。OsPEX5蛋白可以与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的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发生互作,并影响其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8期2019-11-29

  • 水稻穗顶部小穗退化突变体paa1-2的表型与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要  水稻穗顶部小穗退化在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本文对水稻穗顶部小穗退化突变体paa1-2进行表型观察,同时测序分析突变体paa1-2中已报道的TUTOU1和PAA1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突变体paa1-2穗顶部退化表型是在幼穗发育6期后产生的。突变体paa1-2和野生型的TUTOU1基因序列一致,然而其PAA1基因存在突变,在第1512~1515 bp处存在4个碱基缺失,导致基因移码突变并使得蛋白翻译提前终止,PAA1-2可能是已报道PA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9期2019-10-22

  • 长江上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
    蘖数、穗长、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生物学产量及小区产量14个农艺性状。本研究采用Excel 2007软件统计原始数据、计算平均数等,利用DPS软件对30个品种各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4]。2 结果分析2.1 产量分析小麦14个农艺性状考察统计如表1所示。不同品种间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最长为206 d,最短为200 d,相差6 d。其他所考察的农艺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苗叶长从最短的16.9 cm到26.0 cm,

    耕作与栽培 2019年2期2019-09-20

  • 花开有声,教育有法
    我班有一个男生叫小穗,是班上的“四大天王”之首。經常违反班规、校规,上课开小差,欠交作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习成绩都是待及格,老师耐心教育也无进步。班主任还向我抱怨,跟小穗的家长沟通,根本没有效果,刚开始还好,打多几次电话索性不接听也不复信息。二、案例过程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我决定先观察小穗一段时间。我发现小穗智力没有问题,只是记忆力稍微差点,但也不至于形成三科学习成绩都不及格的主要原因,追根到底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校还是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7期2019-09-10

  • 不同追肥时期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长、穗质量、结实小穗数、不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每小区随机收获3 m2风干后脱粒测产,并折算成公顷产量。1.5 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Micros of t Excel 2010处理作图,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相关分析等,其中,各指标用Duncan法进行显著性比较(P<0.05)。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追肥时期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1 追肥时期和追肥量及其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追肥时期对产量的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7期2019-07-23

  • 不同灌水处理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0穗,调查小麦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1.3.2 SPAD值 灌浆初期(4月28日),采用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的 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旗叶SPAD值,每个小区随机测定5个叶片。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成熟期,每个小区取1行,调查穗数;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分别调查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每小区实收计产。成熟期,每个处理取12个穗,把穗中部小穗(第5~12小穗)上第1~2位籽粒和第3~5位籽粒剥离出来,分别作为强势粒和弱势粒。籽粒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5期2019-05-28

  • 旱作栽培条件下源库调控对冬小麦茎秆节间同化物转运的影响
    手段是将穗部一侧小穗去除,由于不同小穗位于不同的穗位,造成粒质量分布的不均衡[13],处于中部和基部小穗的籽粒,粒质量较高常被定义为强势粒,而处于上部小穗的籽粒,粒质量较轻常被定义为弱势粒[14],即同时去除强势粒和弱势粒。然而,同时去除强、弱势粒会引起籽粒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其同化物的积累[14]。关于去除不同穗位(强势粒或/和弱势粒)籽粒,对源库关系的影响和对茎秆同化物积累转运的研究较少[15]。用于籽粒灌浆的光合同化物,根据其形成的不同时间可分为花前

    西北农业学报 2019年3期2019-04-16

  • 柳枝稷幼穗分化过程及其分期
    花序不同部位单个小穗解剖观察;植株抽穗后选取特定分蘖挂牌,每天观察其开花规律,直至整个花序开花结束。幼穗分化时期的划分以幼穗上部分化状态为准。某期柳枝稷花序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的计算公式为:RGR= (L2- L1) /t,式中L2为某期结束时的花序长度,L1为某期开始时的长度,t为某期历时时间,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录入并作图。2 结果与分析2.1 幼穗分化过程根据柳枝稷幼穗分化各阶段

    草地学报 2019年1期2019-04-16

  • 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措施
    期,往往先在个别小穗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散到整个小穗,由一个小穗蔓延到周边小穗,并引起穗轴水渍状青灰色或褐色坏死,部分或整个麦穗枯死,形成白穗。发病条件小麦赤霉病的菌丝发育适温为22~28℃,最低为3℃,最高为35℃,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发病率高。当春季平均气温为9℃以上,3~5天雨天时间,越冬菌源便产生子囊孢子,小麦抽穗扬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况下,遇降雨或空气潮湿,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初在小穗

    农业知识 2019年5期2019-03-26

  •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
    士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PEX5,并对其调控水稻小穗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小穗是禾本科植物花序结构的独特结构单位,其正常发育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水稻小穗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团队以水稻小穗发育畸形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了一个能够编码过氧化物酶体受体蛋白基因OsPEX5。OsPEX5蛋白可以与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12-氧-植物二

    种业导刊 2019年8期2019-01-04

  • 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和不孕小穗等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成熟收获期每小区收获3m2脱粒、测产、考种。1.4 数据处理以MicrosoftExcel2007绘制图表,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DPSv7.05版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之间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方法。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播期对泛麦7030生育进程的影响由表1可知,在不同的播期条件下,小麦均能正常出苗,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出苗时期依次往后推

    种子科技 2018年11期2018-11-23

  • 氮肥定位增减量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长基本一致;结实小穗最多,比对照增加0.5个;不孕小穗最少,比对照减少2个;穗粒数最多,比对照增加3粒;千粒重最多,比对照增加2.1 g。经方差分析,增氮5%施肥区株高、不孕小穗、千粒重与对照达到显著水平。以上分析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结实小穗、穗粒数、千粒重随之增加,不孕小穗显著减少。表1 氮肥定位增减量对小麦生育时期的影响2.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由表2看出,增氮5%施肥区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 916.5 kg/hm2,比常规增加 36 kg

    种子科技 2018年10期2018-10-27

  • 羊茅(Festuca ovina L.)种子特征研究
    .2.1 穗长与小穗长度及数量随机选取20株羊茅草,采用直尺来测定羊茅的穗长和小穗长度。通过目测法来统计小穗数目,计算平均值并进行记录。1.2.2 种子的大小与外观特征在种子发育期内,随机选择10 粒完整羊茅种子,均匀的置于方格纸上,通过目测法观测羊茅种子籽粒的饱满情况、颜色、形状等外观特征,并对其进行描述。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羊茅种子芒长与长度,求取平均值。1.2.3 种子的千粒重和含水率千粒重测定采用百粒重法,重复3 次,每次随机选取100 粒种子称重,

    种子 2018年9期2018-10-15

  • 小黑麦与黑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比较
    柱穗组和扁穗组。小穗是组成花序的基本结构,小穗的类型、大小和小穗是否有柄等特征在禾本科植物中有较大差异[1],Bor[6]根据小穗的性状差异区分出了须芒草族(Andropogoneae)和黍族(Paniceae)。鹅观草属(Roegneria)植物的分类中将颖片长短和芒的有无作为分组、分系的标准[7]。构成禾本科植物小穗的基本结构为小花,小花由内外稃、浆片、雄蕊和雌蕊组成,小花是禾本科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研究小花的性状特征有助于了解穗粒数、穗粒重和籽粒大小

    草业学报 2018年7期2018-07-30

  • 小麦旗叶大小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长QTL有9个,小穗数QTL有5个,穗粒数QTL有5个,小穗着生密度QTL有4个,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4.94%~23.14%,有14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有8个QTL可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 Qflw-4A在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0.13%~20.77%,是控制旗叶宽的稳定主效QTL; Qsl-4D.2在4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2.58%~23.14%,是控制穗长的稳定主效QTL; Qker-5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6期2017-06-27

  • 授粉时期及玉米类型对小麦×玉米结实与得胚的影响
    倍体胚诱导与不同小穗位、粒位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初花期授粉的每穗颖果数(60.8)显著多于始花期授粉(55.3),且二者极显著多于盛花期授粉(46.1);金博士658授粉的颖果得胚率和每穗胚数(5.3%,2.8)极显著高于西星糯玉1号授粉的(3.3%,1.8),用金博士658在小麦初花期授粉时二者最高(5.6%,3.3)。授粉时期的推移有利于下部小穗的结实,不利于中上部小穗的结实,但对中下部小穗的结实影响不大。同一小穗位不同粒位的结实率差异显著,基本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5期2017-06-22

  • 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特性对叶面喷 6-BA 的响应
    ),观察记载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的动态变化及形态特征,按常规考种法记载不同小穗位 (基部、中部和顶部) 结实粒数、每小穗结实粒数和每小穗不同花位结实粒数。【结果】喷 6-BA 处理麦穗基部、中部、顶部小穗位的可孕小花数显著高于对照,其可孕小花的结实率分别提高 8.4%、15.1% 和 10.6%。进一步分析可知,喷 6-BA 处理抑制了基部和中部小穗小花的退化速率及可孕小花的败育速率,其中基部小穗位的小花退化速率降低 24.4%,可孕小花败育速率降低 7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3期2017-06-13

  • 不要想训练猫,是猫在训练你
    那就是我家的猫“小穗”的拟人化。我画“小穗”是因为我几乎每天在家呆着,每天和它在一起,所以画它很正常吧。猫不是很好画,因为我觉得自己画得不好呀。我画漫画需要点真实的素材,也就是我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漫画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让他们觉得漫画就是我的生活。当时画我们家猫最多的时候是我自己一个人和猫住的时候,所以我要从猫本身的性格和命运去杜撰这么一个角色来和我对话展开剧情。Q:你曾经有过几只猫,你最爱哪只?A:就一只黄白的狸花土猫,叫“小穗”。我养猫之前对猫没什么感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18期2017-06-05

  • 新美洲星在凤阳县小麦生产上的应用示范
    果见表3。对每穗小穗数及退化小穗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穗小穗数处理1、2分别比对照多0.6、0.5个,退化小穗数处理1、2分别比对照少0.5、1.0个。小麦收获时对试验示范点进行测产,分析比较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处理1的穗粒数、实际千粒重、实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1粒、0.8 g、484.5 kg/hm2;处理2的穗粒数、实际千粒重、实收产量明与对照相比,分别比对照增加3.6粒、0.5 g、354 kg/hm2。大区示范收获时对示范田进行实割测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3期2017-04-06

  • 优质燕麦新品种同燕2号
    厘米,穗侧散型,小穗串铃形,小穗数40个,轮层数6层,内稃淡黄色,外稃黄色;主穗平均粒数71.6粒,主穗粒重2.1克,籽粒卵圆形,白色,千粒重26.2克。抗病性强,抗倒性强。20 1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7.51%、脂肪含量10.26%、淀粉含量58%,品质较好。(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徐惠云 邮编:037008)

    农村百事通 2017年18期2017-02-08

  • 肥料中低水平投入条件下后期氮肥不同运筹比例对“扬麦9号”产量的影响
    促进“扬麦9号”小穗和小花分化,提高授粉率,减少颖花退化,特别是适量施用粒肥能起到促进籽粒灌浆、平衡养分供给的作用。以基肥、蘖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的比例为5∶1∶4∶0处理的每667 m2产量最高,为325.3 kg。扬麦9号;氮肥运筹;品质;产量根据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介绍,低筋麦的产量和品质会因后期投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的改变而改变。为进一步研究低筋麦“扬麦9号”在靖江市淤沙土栽培条件下的氮肥运筹规律,特进行了肥料中低水平投入条件下,后期氮肥不同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2016-12-23

  • 冬小麦产量与群体整齐度遗传分析
    株高、穗长、有效小穗数、无效小穗数、穗粒数。整齐度计算方法参照于经川等方法[11]。整齐度系数为变异系数倒数。CV为变异系数,-X为群体平均数,S为群体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法估计各性状遗传力[16]。hB-性状广义遗传力,VG-性状遗传方差,VP-性状表型方差。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Excel 2007及IBM SPSS Statistics verson17.0软件。2 结果与分析2.1 冬小麦产量性状方差分析12个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12-20

  • 如何防治扭黄茅对绵羊的危害
    ,直立或稍弯曲;小穗成对覆瓦状排列,在花序下部的3~10对都不孕,上部各节的小穗其一枚无柄而另一枚有柄;结实的无柄小穗成圆柱形,长6~8mm,基盘尖锐;第一颖革质,边缘内卷;第二外稃极窄,延伸成芒,芒二回膝曲,长6~10cm;有柄小穗偏斜而稍扭转覆盖结实小穗。2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须根发达,主要集中在5~30cm土层中。分蘖力较强,可达8~10个枝条。在一般年份能正常发育,抽穗结实。在干热地区,4月开始返青,7月开花,9~10月结实,11月份枯黄。扭黄茅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6期2016-02-22

  • 玉米棒上的秘密
    没长熟的时候,叫小穗原基,它们一列一列地沿着玉米芯排列。随着不断生长,这些小穗原基分裂成两半,长成两个并列的小穗,这些小穗长大了就是玉米粒了。所以,玉米棒每圈玉米的粒数通常都是偶数。当然,有些玉米棒也会长成单行的,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接受到花粉,所以不能产生种子,或者是一行籽粒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两侧的挤压,所以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噢,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大自然真奇妙啊!编辑点评:小作者是一个细心、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一般人在吃玉米时很少会想到去观察玉米粒,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5年8期2015-09-21

  • 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小穗生长特征
    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小穗生长特征申玉春*,杨小东,刘 丽,金 磊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湛江 524025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分别采集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珊瑚排卵前后骨骼密度变化在1.541—2.137 g/cm3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珊瑚小穗的生长率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同一规格珊瑚小穗排卵前期生长率明显高于排卵后期;同一时期大规

    生态学报 2015年2期2015-03-10

  • 小麦的拟胎生现象
    这些麦穗却在每个小穗的中心生出嫩绿的麦苗(见图1)。拍照时剪去麦芒,以突出“苗”的性态。6月2日再次去原地采集了更多的标本(见图2)。左,小穗上的“苗”已长出了叶片,中和右,从剖开的小穗上可看到“胎生苗”已经生“根”了。6月18日我们第三次去原地观察,见大田小麦已经成熟,少数出现较早的胎生植株随着主茎杆的干枯而萎蔫,多数有“胎生”麦穗的植株仍然在生长(见图3)。左,每个小穗中心“花”伸长3节成“苗”;中,“苗”和花混合生长于一个小穗上;右,麦穗上一些小穗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8期2014-12-16

  • 软米“多小穗” 增产潜力大
    发现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育种新材料。通过连续14年的艰难育种研究,现已选育出一批多小穗优质软米新水稻,突出特征是:每个小穗可结2—5粒谷子,比中国目前种植的稻谷每个小穗仅结1粒谷子多结1—4粒谷子,每穗粒数可达200—300粒,比目前中国种植的稻谷每穗粒数100—200粒每穗增加100粒左右,每公顷可增产优质稻750—2250千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制定出了宏伟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明确市场主体作用,粮食安全等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2期2014-05-04

  •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花分化、退化与结实率的影响
    用量对冬小麦不同小穗的小花分化、退化与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小花分化始期每穗小花数均增长缓慢,尤其是施氮不施磷时更加缓慢,进入雌雄蕊分化期后速度加快,进入药隔形成期后速度又减缓,到减数分裂期不再增加。施磷量(P2O5148.5kg/hm2)相同时,施氮多(N 270kg/hm2)的小花退化晚、分化和每小穗结实小花数多,有利于增加下部和中部小穗的结实粒数,籽粒在整个穗部的分布较均匀,产量高;施氮少(N 135kg/hm2)的小花退化早、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6期2014-01-16

  •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刘文珺(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甘肃 清水 741400)观察分析了氮、磷肥不同施用量对冬小麦不同小穗的不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期,多施氮肥或只施氮肥不施磷肥,有利于形成全部小穗粒数。在氮肥和磷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多施磷肥,能够促进1、2粒位粒重的增加;在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多施氮肥,有利于促进3、4粒位粒重提高,即氮肥对高粒位粒重有促进作用。1、2粒位粒数和粒重对产量影响不大,3、4粒位粒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8期2014-01-16

  • 多效唑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多效唑对小麦退化小穗个数的影响单株成穗与退化小穗个数量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单株成穗数的增加,退化小穗个数在减少。单株成穗数越多,退化小穗个数就越少。表3表明,使用多效唑的处理区和对照区,随着单株成穗数的增加,退化小穗个数都在减少。退化小穗的总个数:使用多效唑的处理区<对照区,分别为10.2和16.3个;单株成1穗>单株成2穗>单株成3穗>单株成4穗>单株成5穗>单株成6穗。使用多效唑的处理区退化小穗个数分别为:2.6个 、2.2个 、1.9个 、1.7个 、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4期2013-08-14

  • 玉米的生殖生理与栽培管理(上)
    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发育形成期。但玉米雄穗分化要比雌穗分化稍早。①生长锥伸长期。玉米雄穗是由茎顶端生长锥分化而成的,而雌穗是由腋芽生长锥分化形成的。雌雄穗分化前,生长锥表面光滑,呈半圆形,长宽比很小且宽略大于长。雌雄穗开始分化后,生长锥显著伸长,长明显大于宽,但其表面仍然光滑;随着生长锥的继续伸长,茎顶端生长锥在其中下部形成棱状突起,而腋芽生长锥则在其基部出现叶突起。②小穗分化期。在小穗分化期,生长锥进一步伸长。茎顶端生长锥在其主

    湖南农业 2013年5期2013-05-21

  •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0穗调查每穗结实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和结实粒数,并从计产区取样测定千粒重。每个小区选1个点,每点收获5 m2晒干后计算产量。2 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观测的资料统计的穗部性状资料结果见表1。表1 不同播种期、基本苗与穗部性状资料2.1 播种期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分析2.1.1 播种期对结实小穗数的影响分析。将表1中同一播种期的结实小穗数计算平均值与播种期资料点成图1。由图1可见:扬麦14号小麦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结实小穗数与播期呈一不规则的抛物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4期2011-06-07

  • 灌溉及多效唑对蓝茎冰草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生殖枝数量减少,小穗、小花分化减弱[6],高羊茅(Festucaelata)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4次灌水,每次灌水900 m3/hm2,生殖枝数/m2最高,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接近最高,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7]。生长调节剂能抑制植株节间的伸长,增加抗倒伏能力,降低败育率,促使种子的成熟期趋于一致,减少落粒损失,提高种子产量。灌施和喷施多效唑(PP333)都能显著提高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

    草业科学 2011年7期2011-04-25

  • Effects of Cyptopleurine on IκBα Degradation and NF-κB Activation in Breast Cancer Cells
    -0176-04小穗苎麻素对乳腺癌细胞 IκBα降解和 NF-κB活化的影响梁贺, 金学军* (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为探讨小穗苎麻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NF-κB活化的影响,从黄背苎麻中提取生物碱类单体小穗苎麻素,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穗苎麻素对IκBα磷酸化和降解的影响以及对p65的磷酸化和核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小穗苎麻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 TNF诱导的NF-κB报告基因的表达,同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