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旋

  • 臀部力量、身体功能、平衡功能与膝骨关节炎
    展、内收、内旋、外旋和伸展的力量。参与者进行了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和三项身体功能评估,包括 40 米快节奏步行测试(40mFPWT)、30 秒椅子站立测试(30sCST)和爬楼梯测试。在对性别和年龄进行调整后,发现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外旋和髋关节伸展力量与 40mFPWT 和爬楼梯的结果相关。40mFPWT 最大的相关性是膝关节伸展力量(P< 0.001),其次是髋关节伸展(P

    中国康复 2023年6期2023-08-07

  • 同期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16例临床观察
    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外旋功能有改善作用,尤其是行喙突成形、切断盂肱中韧带及松解肩胛下肌腱的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的改善更明显。为进一步明确此临床发现,2019年1—9月本研究以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过程中在盂肱关节内未行RI松解术的肩袖损伤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同期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肩袖损伤患者32 例,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肩袖损伤;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这对力偶功能良好。排除标准:Hamada[

    山东医药 2023年3期2023-02-14

  • TKA术中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放置股骨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法是参照PCA 外旋3°放置股骨假体[7,16-17]。这种传统方法在如今TKA 术中仍是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及尺寸的基础。但因畸形、解剖异常及股骨后髁的磨损状况各异,按照传统方法将股骨假体参照PCA外旋3°放置受到质疑。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TKA术中常规将股骨假体参照PCA 外旋3°放置的准确性并为TKA 术中股骨假体放置提供参考性意见。具体来说,首先通过患者CT 影像图像测量股骨髁各解剖轴间旋转夹角,然后计算常规参照PCA将股骨假体外旋3°放置TK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9期2022-09-14

  • 少林韦陀内壮功(下)
    .承接上势。左臂外旋前伸,仰掌变立掌用顶力缓缓向前推出至臂直,力达掌根,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高与肩平。右掌动作不变。目视左掌。(图29)图29图29附图2.左臂外旋屈肘,虎口转向上,立掌变直掌用内劲缓缓向右水平线划向右掌,转掌心向下,两掌劳宫穴相对,间距约10cm。停于右胸侧肩前成抱球状。(图30)图303.两掌在右胸前,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两掌同时互相绕转半周,变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相对。(图31)图314.右俯掌成立掌用顶力缓缓向前推出,力达

    少林与太极 2022年3期2022-06-27

  • 个性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对于股骨后髁连线外旋3°左右,所以目前通常采用相对于股骨后髁连线外旋3°截骨来确定股骨假体旋转。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解剖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不同患者sTEA相对于股骨后髁连线的夹角变异较大,尤其是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患者。所以部分研究认为,相对于股骨后髁连线外旋3°截骨确定股骨假体外旋,并不可靠[6,8]。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尸体解剖实验验证CT测量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的可靠性以及个性化股骨远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4-29

  • 少林韦陀内壮功(上)
    同宽。同时,两臂外旋屈肘,掌心向上成仰掌,如托重物,用内劲缓缓上托至胸侧,挺胸收腹。定势后,深吸气,两肘后挺,蓄力待发。(图2)图23.两臂前伸内旋,与肩同宽,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成直掌,用顶力缓缓前推至肘直,力达指端。(图3)图3 图3 附图4.两臂屈肘外旋,掌心向上成仰掌,用内劲缓缓收至胸侧;挺胸收腹,头顶项直,目视前方。(图4)图4 二、横担金杵【动作】1.承接上势。两肘后挺内夹,蓄力待发。随着伸开两臂,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掌心向上,

    少林与太极 2022年2期2022-04-13

  • 肩周炎患者康复锻炼小妙招
    分钟左右。肩关节外旋动作 一般肩关节外旋可分為肩关节主动外旋和肩关节被动外旋。主动外旋指的是患者自身借助外物来达到肩关节外旋的目的,如拉住柱子或门的边缘。而被动外旋指的是有另外一个人帮助患者达到肩关节外旋的目的。一天可以做3组,每组3分钟左右。双手向后摸背 双手可以一上一下最大限度地摸背,也可以借助毛巾拉手,能够很好地锻炼肩关节。双手可以交替训练,一天可以做3组,每组3分钟左右。爬墙 侧身站立,患侧手由下往上靠近墙壁,然后逐渐向上爬,直至身体能承受的最大限

    保健与生活 2021年23期2021-12-12

  •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研究进展
    可造成严重的胫骨外旋、胫骨后移、膝关节内翻[4],过度外旋可能引起非正常的膝关节前后松弛以及交叉重建术后临床结果不佳[5]。慢性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可改变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增加原有交叉韧带及重建韧带的张力,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引起慢性疼痛和过早的膝关节骨关节炎[6]。由于解剖的复杂性和诊断的不确定性,PLC损伤易被忽视,但随着对PLC解剖和生物力学的了解增加,以及物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PLC损伤的诊断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本文对PLC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11-30

  • 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手术会导致肩关节外旋功能受限[9-11]。也有学者报道术后肩关节外旋功能恢复良好[12-14]。本研究对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资料与方法1 文 献 检 索 策 略 检 索 知 网、万 方、维 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2008年5月- 2019年12月。中文检索词:Hill-Sachs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8期2021-11-11

  • 步态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基于V3D软件
    的:伸展-外展-外旋和屈曲-内收-内旋(见图1)。这源于其特殊的距上关节、距下关节以及复杂的足部关节,保证步态过程中落地、支撑和蹬离的稳定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更加高效地传递地面与身体之间的压应力和剪切应力。另外,在摆动末期踝关节存在一种主动联动机制:屈曲-内收-内旋,然后伸展-外展-外旋。踝关节的这种落地前的运动表现,与腓骨长短肌的提前激活有关。这是一种预防落地阶段足内翻损伤的一种运动学机制。图1 踝关节运动和受力曲线图单足支撑阶段(见图1)对踝关节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8期2021-11-11

  • 改良线袢法Latarjet术后早期移植骨块微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有限元分析
    et 术后肩关节外旋过程中骨块的生物力学分布,这些发现均为肱骨头和关节盂骨缺损时盂肱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究改良线袢法Latarjet 术后喙突骨块塑形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该术式改良提供一定理论支持。1 研究方法1.1 建模及网格划分使用美国虚拟人网站(Visible Hum)提供的男性人体(亚洲)离体标本断层解剖图像,作为肩关节实体几何重建的数据源。通过三维建模软件Simpleware6.0进行三维建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8-06

  • 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后外侧疼痛,体侧外旋活动度、外展90°外旋活动度降低等问题。为改善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肩关节活动度快速恢复,本研究对比分析肩关节镜下Bankart 损伤修复联合Remplissage 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常规康复锻炼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MRI检查发现Bankart病变合并肱骨头Hill-sachs损伤;②术中检查肱骨头后方与前侧关节盂形成啮合或脱轨关系,采用关节镜下Bankart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1年4期2021-08-01

  • 下肢旋转对站立位下肢全长髋-膝-踝角的影响
    通过比较中立位、外旋30°位与内旋30°位的HKA,确定下肢旋转对下肢力线测量的影响及其程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下肢组成骨连接正常,行动自如者。排除标准:(1)膝关节明显屈曲畸形者;(2)既往膝关节手术者;(3)既往膝关节骨折者;(4)明显先天性下肢畸形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6例,其中男29例,女77例;年龄22.9~87.7岁,平均(59.2±12.4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修复与不修复三角韧带治疗旋后-外旋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型,尤其以旋后-外旋Ⅳ型踝关节骨折的出现概率较为显著。对于此类患者较易合并表现出三角韧带损伤的现象,临床需采用手术方法展开疾病治疗[1]。三角韧带作为人体重要结构之一,其主要对人体距骨正常位置进行维持,对踝关节韧带稳定进行维持,对此如果治疗方式不合理,则往往会使患者呈现出创伤性关节炎以及踝关节不稳现象[2]。该次研究将该院2016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44例旋后-外旋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探析对其采用修复以及不修复三角韧带方法进行治疗后获

    中外医疗 2021年4期2021-04-17

  •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要有能更好的保护外旋肌、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低、便于显露、操作简单等。但常见并发症术后脱位,为了预防发生术后关节脱位,大部分术者选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外旋肌修复术、关节囊修复术[2]。传统方法于外旋肌止点0.5-1.0cm切断后直接缝合重建外旋肌,重建后极易出现缝线拉脱、缝线断裂、软组织撕脱等现象[3]。且若是老年患者,因外旋肌变形、萎缩,发生术后后脱位风险更高。因此,为了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本次研究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4期2021-04-11

  • 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一期治疗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小腿外旋畸形
    2]。若合并小腿外旋畸形,可同时行小腿外旋畸形矫正[3],一期恢复下肢负重力线。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科采用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足三关节截骨、胫骨结节下内旋截骨、Ilizarov外固定器矫形术治疗15例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小腿外旋畸形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5例(15足),男10例,女5例,年龄19~45(33.2±3.5)岁;左足8例,右足7例。均伴有小腿外旋畸形,小腿外旋角为22°~39°(31.2°±5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12-31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准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KA术中股骨假体外旋的准确确定又是精确截骨和软组织平衡的重要前提[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KA中精准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包括双膝骨关节炎患者22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41例,共85个膝关节。术前采用64层CT平扫断层扫描患者膝关节横断面。使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2020-12-22

  • 对髋关节短外旋肌群解剖学特点的研究
    000)髋关节短外旋肌群包括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闭孔外肌和股方肌。这些肌肉在维持髋关节的正常运动及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的主要术式之一。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若未对其髋关节短外旋肌群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髋关节短外旋肌群受损,易导致其术后发生髋关节不稳,可影响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对其髋关节短外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2020-12-12

  • 事关膝关节伤痛,臀肌训练不可少
    (半蹲)2、单腿外旋训练量:左右腿各6至8次(图2-2,图2-3)图2-2 迷你带原地半蹲(左腿外旋)图2-3 迷你带原地半蹲(右腿外旋)3、双腿外旋(髋关节外旋)训练量:6至8次(图2-4)图2-4 迷你带原地半蹲(双腿外旋)二、迷你带运动姿纵向走 向前、向后分步走或滑步走10至15米。需要注意的是,练习时前后行进,需保持重心,身体上下起伏不要过大,除了臀肌,核心也要收紧,上身保持稳定。左右脚交替向前或向后迈出1个脚长的距离,双臂屈肘交替摆动,完成动作至

    羽毛球 2020年11期2020-11-10

  • 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比较
    为进一步探索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本研究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 组,分别使用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观察组)及手牵足蹬复位法(对照组)进行复位治疗,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要求的60 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外展外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9期2020-09-23

  • 易筋经(四)
    姿势。同时,右臂外旋,左臂内旋,摆至側平举,两掌心向前,掌尖向外。目平视前方。(图?譹?訛、图?譺?訛)2.两掌向前环抱至体前;随即两臂内收,两掌(五指并拢成柳叶掌)立于云门穴前(注:云门穴,在锁骨之下,肩胛骨喙突内方的凹陷处),掌心相对,掌尖向上。目视前方。(图?譻?訛、图?譼?訛)3.展肩、扩胸。然后松肩,两肘下垂,使两掌心向前。(图?譽?訛、图?譾?訛)4.两臂缓缓前伸,并逐渐十指微张(即荷叶掌),掌尖向上;至两臂伸直。瞪目。(图?譿?訛、图?讀?訛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3期2020-07-24

  • 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外旋肌群修复对髋关节预后的影响
    需要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修复外旋肌群持保留态度。本人于2014年以《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外旋肌群修复对髋关节预后的影响的》为名进行了课题立项,通过对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回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外旋肌群是否修复对预后的影响,为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9 年3月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2020-07-21

  • Larson术式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治疗体会
    膝关节内翻和胫骨外旋、后坠的功能,PLC损伤通常伴随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其他韧带结构损伤,如果忽视或者延误其损伤治疗,将会导致膝关节不稳,最终导致其他韧带结构重建失败。一旦PLC损伤诊断明确建议一期进行修复或重建[1-2]。PLC损伤后的重建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重建方式繁多,分为解剖重建和功能重建两大类。解剖重建恢复了韧带的解剖走行,然而需要更多的移植物和骨道,功能重建重建了后外侧结构的功能,成为目前临床的主流术式。笔者回顾性研究了2014年4月至201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6期2020-06-25

  • 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药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68350)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是踝关节骨折的一种分型,在整个踝关节骨折中占50%~75%,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如果在治疗中不能保证关节的稳定和力线吻合,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由于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受力机制特殊,治疗中对骨折部位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整个下肢力线要求很高,保守治疗很难达到临床复位要求[2]。目前,手术切开复位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最有效手段,但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0年2期2020-05-19

  • 宅在家 八段锦调身心
    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二.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臂外旋微下落,捧掌于腹前;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颚内收,动作稍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经侧平举;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该式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6次。三.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9期2020-03-05

  • 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动力性重建研究进展
    动上举障碍,主动外旋受限不明显。1.1 背阔肌转移背阔肌转移(LDT)于1988年由Gerber等[10]首次应用在冈上肌和冈下肌完全损伤的治疗,采用双切口入路,将背阔肌肌腱从肱骨上分离并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前方近肩胛下肌肌腱处,后逐渐成为重建后上肩袖损伤的最常用方法。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已证实经典双切口入路治疗不可修复性后上肩袖损伤的可靠性。Gerber等[11]对46例LDT患者进行了147个月的随访(最短随访10年),发现平均主观肩关节评分从29分提高至7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3-03

  •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常做“四步操”
    次。第二步:内旋外旋双脚脚腕内旋、外旋交替缓慢打圈,分别转15~20圈。第三步:屈膝伸膝臀部紧贴床,双下肢交替进行屈膝伸膝10~20次。第四步:躯体抬高躯体伸直抬高,脚尖下压,自感腓肠肌紧绷感,双腿交替,空中保持停留5秒。另外,还可以进行吹气球锻炼,也能预防下肢血栓。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需要强调的是,吹气球不在于吹得快,也不在于吹得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就可以。一般每天吹5~6次,不要过于勉强,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期2020-02-10

  • 学舞带来的伤痛
    如双脚立正、外展外旋时,是不会到位的!”她马上问道:“您怎么知道的?”接着我查其骨盆,发现位置不正,我告诉她:“您的单腿平衡不好,做这种舞蹈动作时会不稳。”她一惊:“这您也知道?”最后,我查其腰椎,这里外表直挺,内里却僵硬。我半开玩笑地对她说:“您这只‘天鹅,大概只能用手臂来表现了,腰以下的动作是不会像的!”她无可奈何地说:“您说得对!”我又说:“跳舞时您肯定是用伤腿作为主要支撑腿,另一腿很少用。”她答道:“是的,另一条腿转不起来。”病因 不能简单解释芭蕾

    新体育 2020年1期2020-01-13

  • Legion工具在Genesis Ⅱ膝关节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
    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外旋,需要调整时一般先在内侧定位孔置入定位钉,旋转测量器调整外旋,两定位孔与通髁线平行和Whiteside 线垂直后,确定外侧定位孔。选择合适的截骨导板完成股骨远端四合一截骨(图1 c),测试屈伸间隙,安装髁间截骨模块,通过箱式导向器行髁间截骨(图1 d)。安装合适的股骨试件、胫骨试件及合适的衬垫试模,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行胫骨侧扩髓,髌骨置换,冲洗关节腔,完成假体置入。(二)Legion工具组手术方法使用Legion工具完成胫骨侧处

    骨科 2019年6期2019-12-13

  • 一招解决颈肩僵硬
    摆,即进行肩关节外旋运动。当肩关节外旋到最大限度时,迅速用两侧肩胛骨夹紧脊柱,再放松身体。循环往复,每次练习20至30遍,每天进行2至3次。 以上动作一方面能改善含胸、驼背等脊柱变形问题。另一方面,能通过肩胛骨夹紧脊柱的动作来刺激后背部的膏肓穴。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各四指寬处,在肩胛骨内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肩关节肌肉僵硬、咳嗽、气喘及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华声文萃 2019年9期2019-09-10

  • 一招解决颈肩僵硬
    摆,即进行肩关节外旋运动。当肩关节外旋到最大限度时,迅速用两侧肩胛骨夹紧脊柱,再放松身体。循环往复,每次练习20至30遍,每天进行2至3次。 以上动作一方面能改善含胸、驼背等脊柱变形问题。另一方面,能通过肩胛骨夹紧脊柱的动作来刺激后背部的膏肓穴。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各四指宽处,在肩胛骨内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肩关节肌肉僵硬、咳嗽、气喘及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摘自《张家港日报》7.5)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9期2019-09-10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切开皮肤、筋膜、外旋肌群(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及下孖肌)及后外侧关节囊等结构,破坏了后方软组织的完整性及保护作用,且该入路的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较其它入路高,有报道经后外侧入路的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可达2%~11%,脱位后翻修率可达初次的2倍[1],Wooretal在1982年也曾报道,经后外侧入路THA发生髋关节后脱位的概率为5.8%,而前侧入路仅2.3%。随着对疾病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及THA技术的的日益精进,后外侧入路行THA时后方软组织平衡的处理方式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4-28

  • 后外侧结构重建对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
    可能与此入路需切外旋肌群和后关节囊有关。为了减少脱位的发生,临床医生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术中对后方结构的仔细修复,重建外侧结构,能明显降低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4],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骨科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THA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后外侧结构重建在预防早期脱位方面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新鲜股骨颈骨折;②髋关节骨性关节炎;③股骨头坏死;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

    骨科 2019年2期2019-04-10

  •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移等[1]。上臂外旋时,冈下肌的力臂最大[2],为肩关节主要外旋肌。肩袖损伤最常累及冈上肌肌腱[3],邻近肌肉也受累[4-5]。在肩袖损伤和肩前方不稳等肩部损伤中,在大部分运动范围内,冈下肌活动呈下降趋势,尤以外展外旋时下降明显,而三角肌无异常[6-7],这就打破了肩关节主动稳定系统的平衡。许多以上肢过顶为特点的运动,如棒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易诱发冈下肌损伤[8-9],影响运动表现。近年来肩关节闭链练习逐渐被应用到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早在1998 年k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1期2019-02-20

  • 肩袖修复术后注射皮质类固醇
    个月时,前屈、外旋、外展位外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外旋(P=0.04),外展位外旋(P=0.05)。6 个月时未发现这种差异。12 个月时,再撕裂率(由MRI 所确定)组间没有差异。结论:这项对正在进行肩袖撕裂修复的患者的研究发现,术后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有助于改善短期疼痛和功能,而不会增加肩袖损伤的风险。

    中国康复 2019年10期2019-01-03

  • 多桨推进的干扰因子研究
    螺旋桨都设计为向外旋转以避免来流的收缩,所以在四桨推进的分布设计中,两个外桨被固定设计为向外旋转,通过改变两个内桨的旋转方向来研究干扰因子的变化。在螺旋桨的分布设计中总共考虑了五个设计因素,其中外桨和内桨分别有三个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所以这四个因素都是三水平的设计因素;而螺旋桨的旋转方向则为一个二水平的设计因素,分别包括外桨外旋、内桨内旋和外桨外旋、内桨外旋两个水平的设计。如果对所有的因素和水平进行全面的试验设计,则需要对162组螺旋桨分布进行试验研究,实

    船舶力学 2018年11期2018-11-30

  • 外旋铣对滚珠丝杠副质量的改善
    度等。绿色环保的外旋铣与传统的砂轮磨削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螺纹磨削一直采用砂轮磨削滚道,磨削加工是通过成形砂轮来磨削螺纹滚道的。滚道是丝杠的重要部分,包含多项参数:螺距、齿形、跳动和硬度。这些关键参数直接影响装配后的手感、力矩和使用寿命。砂轮的截面形状相当于被磨螺纹截面齿间形状,经过螺纹磨床来实现各种螺距的螺旋线磨削,最终磨出合格的高精度的螺纹零件(见图1)。采用外旋铣加工与传统的砂轮磨削加工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外旋铣是刀盘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工件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8年7期2018-07-27

  • 个体化股骨后髁旋转截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s,PCL ) 外旋 3° 设计,而对于不同人种,不同个体,不同年龄的人群而言,假体后髁角 ( 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 ) 存在较大差异,统一外旋 3° 或术者依据经验截骨容易造成股骨旋转力线不良。目前尚无统一、完善的确立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方法,外科上髁轴 ( surg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sTEA ) 仍是临床最常用的股骨旋转参考轴[1],但其在术中定位较为困难,使其应用受到局限,然而,术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8年4期2018-04-24

  • 《三十二式太极拳》精要赏析
    ,手心向下;左手外旋,向右画弧至右腹前,手心翻向上,与右手心相对如抱球状。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图2-1~图2-3)。2.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轻轻落地,随之两手微合前送。(图2-4)3.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向前掤出,左手与胸高,手心向内,指尖向右;右手向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图2-5)4.重心移向右腿并屈蹲,上体微右转,左脚稍内扣,接着重心移至左腿并屈蹲,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左臂内旋,屈于左

    少林与太极 2018年4期2018-04-18

  • 少林小武功(二)
    图2-2)右手臂外旋至头顶,往上托举,掌心朝上,右手指朝左方。左手掌至右肩前,掌心朝左前方。(图2-3)右手臂内旋回收,至与右耳齐,左手托右肘处,右手掌心朝左方。(图2-4)双腿变成左弓步,左手掌外旋,掌心朝外,手掌平弧向左前方搂出。(图2-5)左掌收至左腰间抱拳;右手往左前下方推出,至踝关节处,掌心朝下。(图2-6、图2-7)右掌外旋翻掌,掌心朝上。(图2-8、图 2-9)少林小武功右掌握拳缓缓提起至肩膀处,身体右转,然后右拳收回腰间,弓步变马步。(图2

    少林与太极 2018年2期2018-03-14

  •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三角韧带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钧 李志忠旋后-外旋型的踝关节骨折是最多的损伤类型,约占所有踝关节骨折的80%左右[1,2]。是否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根据踝关节骨折是否稳定决定的,对于不稳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3-5]。外踝骨折联合内踝损伤,可以是由于内踝骨折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三角韧带撕裂引起的。目前对于三角韧带的诊断是有限的,有些作者报道在稳定性骨折中存在有被误认为稳定性骨折的不稳定性骨折,其预后较差[6-8],所以区分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6期2018-01-19

  • 跟老祖宗学长寿呼吸法
    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倒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此法治腹胀、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呬字益肺: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多练练。吹字强肾:足五趾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4期2017-05-26

  • 外旋肌群止点缝扎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0)·临床经验·外旋肌群止点缝扎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黄飞,崔豫宝,郑群龙,叶方立(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骨科,湖北 武汉 430000)目的 探讨外旋肌群止点缝扎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术式,其中42例患者术中缝扎外旋肌群止点(观察组),42例患者不予缝扎外旋肌群止点(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

    海南医学 2017年3期2017-02-26

  • 肩关节为何老脱臼?
    创伤如极度外展、外旋或单纯极度外旋是引起脱位最主要的原因。肩关节脱位主要发生在青中年人,他们活动量大,外伤机会多;先天关节发育不良或松弛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普通人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三角肌不发达,在运动跌倒时上肢伸直支撑着地,更容易出现肩关节脱位。发生肩关节脱位时,患肩往往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出现“方肩”畸形,手不能触碰对侧肩部。一旦出现肩关节脱位情况,最好第一时间到医院请专业医师复位,从初发脱位到复位的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那么,那些习惯

    保健与生活 2017年4期2017-02-26

  • 银质针行肩周炎(冻结期)治疗的应用
    屈、后伸、内旋、外旋功能锻炼,循序渐进。2 结 果3周后随诊:4例女性患者明显减轻,外旋、后伸为恢复正常;2例女性上举活动时上举>160°、外旋55°伴疼痛,能忍受,余病人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1个月后1例女性患者上举3 讨 论肩周炎(冻结期)特点:反复发作,肩部呈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痛,天气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加重,本病最大特点是以昼轻夜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及睡眠,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会形成再次粘连。自从我

    贵州医药 2016年3期2016-03-10

  • 大学生男子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肌力特征分析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节肌力的屈伸、内外旋进行测试分析,以期找出主要的特征差异。1 实验对象以武汉体育学院男排球队1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 受试者基本资料见表1。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2 研究方法2.1 实验仪器BIODEX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2.2 实验方法本测试的过程严格遵守BIODEX的要求进行:在测试前对BIODEX等速测力系统进行常规标定,先输入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身高和体重,然后在测试肩关节时先规定受试者屈伸、内外旋的最大范围,并在测试肩关节屈伸时受试者取坐位,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2期2016-01-29

  • 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的外科治疗分析
    8)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的外科治疗分析沈超,傅跃龙,王秀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骨科,上海 201318)目的 总结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65 例Lauge-Hanse分型旋后-外旋Ⅳ度的踝关节损伤进行随访并评估分析。其中男28 例,女37 例;年龄18~71 岁,平均47.4 岁。骨折按Danis-Weber分型,A型18 例,B型39 例,C型8 例。术后半年根据美国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7期2015-07-02

  •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的研究进展
    过伸、内翻和胫骨外旋的稳定性结构包括:髂胫束 (iliotibial band,ITB)、股二头肌腱(biceps femoris tendon,BFT)、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腘肌腱(popliteus tendon,PT)、腘腓韧带 (popliteo fibular ligament,PFL)、腓肠肌外侧头、外侧关节囊、弓状韧带、腘斜韧带和豆腓韧带。生物力学上分析证明PLC主要由LCL、PT和P

    浙江实用医学 2015年3期2015-01-22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大结节不同固定方式的稳定性研究
    别测定肩关节不同外旋和前屈上举角度时大结节与肱骨干之间的相对位移。结果在肱骨干外旋至中立位时,重叠重建组标本的平均位移为(3.22±2.92)mm,显著高于解剖重建组标本的(1.81± 1.74)m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标本在外旋10°和20°时,平均位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肱骨干前屈至30°和60°时,解剖重建组的位移与重叠重建组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被动外

    中外医疗 2015年6期2015-01-16

  •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临床研究
    位修复后关节囊、外旋肌群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103例,将其分成A组34例、B组32例、C组37例,术中3组梨状肌群止点分别选在臀中肌肌腱、股骨大转子和梨状肌窝处,A组采用修补缝合至臀中肌肌腱,B、C组均采用锚钉固定,以修复保留的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3组的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率、Harris评分以及患髋内旋、屈曲范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 3组术后早期发生髋关节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3期2014-08-11

  • 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临床研究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袁锋 蔡俊丰 周炜 马敏 罗树林 尹峰*目的探讨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后外侧入路初次THA术患者186例,根据术中是否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90例,“T”形切开关节囊,术毕将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原位缝合于大转子后方;B组96例,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4年5期2014-05-02

  • MRI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在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0)MRI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在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王旭 张超 尹建文 王晨 黄加张 马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上海 200040)背景:旋后-外旋骨折占所有踝关节骨折的40%~75%。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依赖对内侧结构损伤程度的判断,特别是内侧三角韧带是否有损伤。循证医学的资料表明,术前MR扫描与术中外旋应力试验是判断三角韧带损伤的方法。那么,术前MR扫描是否可以替代术中应力试验,明确三角韧带损伤的情况并指导踝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4年4期2014-04-08

  • 胫骨近端反旋截骨术在严重胫骨外旋畸形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育畸形及严重胫骨外旋畸形等,但严重胫骨外旋畸形一直被忽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们于8例严重胫骨外旋畸形患者TKR中同时行胫骨近端反旋截骨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8例严重膝骨关节炎伴严重胫骨外旋畸形患者(8个膝关节),男2例,女6例;年龄55~64岁,平均59.4岁。旋畸形位于左侧3例,右侧5例;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90°,最小50°。术前心肺功能及相关血液学检查证实符合手术要求,仰卧位测量的胫骨外旋

    山东医药 2014年31期2014-04-05

  • 股骨近端侧位像对判断股骨近端旋转意义的初步研究
    °、内旋25°、外旋5°、外旋10°、外旋15°、外旋20°、外旋25°时的侧位X线片。拍摄结束后将X线片发送到数据库,使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测量数据。每张X线片上测量:① 侧位所见股骨干前皮质延长线(AB线)与股骨头最高点D与AB线的垂线CD(即股骨头高度)的长度;②沿股骨头弧度作圆测量股骨头直径EF长度(图1)。计算CD/EF的比值,观察其变化规律。图1 于X线片上测量CD的长度和股骨头直径EF的长度2 结 果测量结果显示,股骨头高度与股骨头直径的比值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3-15

  • 外旋肌群止点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471400)外旋肌群止点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葛建智(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洛阳 471400)目的 初步评价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外旋肌群止点重建的作用。方法 2007 年 1 月至 2010 年 6 月,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 65 例 65 髋,在股骨大转子钻孔将外旋肌群止点用 PDS 线水平褥式缝合重建止点。将重建组 THA 术后脱位率及患肢外旋肌力与同期常规行 THA(未行外旋肌群止点重建,对照组)的 70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4期2013-06-23

  • 奥运会徽的含义(三)
    ipetal (外旋) and centrifugal (内旋).The centrifugal motion represents the world’s boom while the centripetal motion stands for(代表) the gathering of worldwide people in Korean,thus symbolising(象征)worldwide harmony.1988年汉城见证了以世界和谐为主题的第

    中学生英语 2012年18期2012-11-04

  • 老年患者踝关节旋前外旋Ⅲ度损伤手术治疗的疗效
    45)踝关节旋前外旋损伤是踝关节骨折中不常见的损伤,约占踝关节骨折的7% ~19%〔1〕。其中Ⅲ度损伤可出现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外踝下胫腓联合上方骨折,距骨外侧移位,导致踝关节不稳,日后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因此,目前主张积极手术治疗,重建踝穴的稳定性〔2〕。而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治疗相对棘手,我科室自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Ⅲ度损伤老年患者,治疗效果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2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3期2012-01-25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重建术后步态分析
    伤会导致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目前常用的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检查方法存在不够客观、只能静态下测量等缺点[2-5]。步态分析是一种较新的研究膝关节运动轨迹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已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评估患者步态情况。目前尚无研究将步态分析应用于评估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本研究采用步态分析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重建术后的后向及旋转稳定性进行测试,对比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膝关节的步态指标。实验假设韧带重建可以恢复后向以及后外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年3期2010-05-12